每个人身上都会有几颗痣,有的痣从出生起就存在,有的是后期才逐渐显现。长痣很正常,但如果不加注意,一颗芝麻粒大小的痣也可能给健康带来巨大危机。
从医学角度看,痣是一种良性的皮肤肿瘤,分为很多种,如色素痣、结缔组织痣、皮脂腺痣等。人们常说的“痦子”,通常指的是色素痣,又称黑色素细胞痣。
黑色素痣和黑色素瘤
绝大多数色素痣是良性的,除了可能对外观有一些影响,对身体健康没有任何影响。但少数色素痣却有恶变成黑色素瘤的可能。
黑色素痣和黑色素瘤,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二者的区别却非常大。
黑色素瘤是皮肤癌的一种,但与其他皮肤癌相比,它属于比较“恶”的一种,病情发展迅速,易转移,死亡率高。主要的发病原因有:紫外线照射、过度日晒、结构不良痣恶变、遗传、外伤、内分泌异常、化学致癌物及免疫缺陷或免疫功能减退等。
判断痣的“好坏”
大家如果发现身上长有黑色素痣也不必过于忧心,今天教给大家一套初步判断黑色素瘤的“ABCDE”法则。
A 非对称(asymmetry):色素斑的一半与另一半看起来不对称。
B 边缘不规则(border irregularity):边缘不整或有切迹、锯齿等,不像正常色素痣那样具有光滑的圆形或椭圆形轮廓。
C 颜色改变(color variation):正常色素痣通常为单色,而黑色素瘤主要表现为污浊的黑色,也可有褐、棕、棕黑、蓝、粉、黑甚至白色等多种不同颜色。
D 直径(diameter):色素斑直径>5~6mm或色素斑明显长大时要注意,黑色素瘤通常比普通痣大,要留心直径>5mm的色素斑。对直径>1cm的色素痣更好做活检评估。
E 隆起(elevation):一些早期的黑色素瘤,整个瘤体会有轻微的隆起。
是痣是瘤,看图说话
黑色素瘤——形状不规则
图中为黑色素瘤,可以看到它们常为不规则形状,呈多种颜色。
早期通过正规治疗,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若是晚期,预后就非常差,不到10%。每月自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异常。一般来说,黑色素痣恶变的信号就是大小、形状或颜色的改变;也有可能是新长出来的、形态异常的痣。
正常的痣——光滑的圆形
图中为正常的痣,可以看到它的形状呈一个光滑的圆形;黑色素瘤形状则往往是不对称的。
黑色素瘤——不对称变化
图中可以看到黑色素瘤的不对称,好像重心往一边倒。
如果你身上有50个或更多的痣(或超过5个形状异常的痣),那么建议你每年都对皮肤进行彻底检查。当然,即便是身上没什么痣的人,也应该定期关注自身皮肤状况。
正常的痣——单色
图中为一颗正常的痣,可以看出整体呈单色,并没有发现褐、棕、棕黑等阴影。
黑色素瘤——边缘不规则
图中的黑色素瘤边缘不整齐、有锯齿状;而正常的痣边缘光滑整齐。
正常的痣——不同大小、颜色
图中是不同大小、颜色的正常痣。
a) 芝麻粒儿大小,像颗雀斑
b) 稍微大一点的斑点
c) 这颗痣稍微凸出皮肤表面
d) 这颗痣颜色较浅。
这四种类型的痣都不属于黑色素瘤。
黑色素瘤——多种颜色
图中黑色素瘤颜色就包含了褐、棕、棕黑。
正常的痣——边缘光滑
图中是更多正常痣的实例:
a) 皮肤上一处颜色均匀的褐色小点,直径约1~2mm
b) 稍微大一点的斑点
c) 稍微凸出皮肤表面的痣
d) 凸出皮肤表面较明显的痣
e) 粉色或接近肤色的痣。
图中均为正常的痣,而且还可能是单颗痣不同时期的形态。但它们都有一个明显共同点,就是边缘光滑整齐。
黑色素瘤——大小的改变
最后一张实例图,展示的是非常典型的黑色素瘤,可以看到它已经很大,而且还在随着时间推移变大。如果你发现自己身上出现这种可疑变化,尽快看皮肤科医生,通过专业手段诊察。
痣人人都有,但小心“痣”命威胁—黑色素瘤,出现这些信号要警惕近日,一位大学生刘同学来到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皮肤科就诊,因为脸部多处有痣前来咨询。
什么样的痣需要点?
什么样的痣可以留?
祛痣需要做手术?
大部分人都会有这些疑惑,接下来就由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皮肤科杨欣医生给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
痣的前身,是皮肤中的黑素细胞。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黑素细胞均匀分布在皮肤中,当黑素细胞数量增多聚集成团块状,就形成了肉眼可见的痣。
究其本质,色素痣是皮肤的一种良性肿瘤。
几乎所有人都会长痣,只是有些痣颜色浅,分布在不显眼的位置,不容易被注意到。
俗称的痣,在医学上被称作色素痣或痣细胞,绝大多数的痣会相安无事度过一生,只有极少数的痣会发生恶化。
当色素痣出现异常疯狂增殖,妄图通过血管、淋巴管扩散到全身时,色素痣就恶化为了黑素瘤。
黑素瘤细胞癌变几率大、恶性强、易转移,是皮肤肿瘤中极为可怕的一种,死亡率也很高。
研究表明,约50%的恶性黑素瘤源于色素痣。
经常受到摩擦、外伤、反复感染等伤害,会加大痣的癌变风险;
长时间暴露在紫外线下的同样会加大痣的恶化几率。
痣、黑素瘤傻傻分不清楚?
黑素瘤虽然可怕,但痣的恶变并不是无迹可寻的。
从色素痣转化为黑素瘤通常会经历几个月到数年的过程。
在这期间,我们可以通过视觉、感觉监测痣是否恶化。
1.痣长在皮肤上通常不会有什么感觉
当你的痣持续出现瘙痒、刺痛等症状时,一定要引起足够的警惕。
2.痣在恶化过程中会出现肉眼可见的变化
医学界结合痣早期恶变的症状,汇总了色素痣和黑素瘤在不对称性、边缘、颜色、直径、变化上的征象,根据这5个症状对应的英文单词首字母,这一判断 *** 被称为ABCDE监测法。
再者说,不同位置的痣恶化风险是不同的。
根据所在的皮肤层次不同,痣又可以分为皮内痣、交界痣和复合痣。
这3类痣中,交界痣的危险指数更高。
从医学文献的统计分析来看,手掌、足掌和指(趾)甲等部位也是恶性黑素瘤的多发地。
点痣,手术还是激光?
色素痣没必要点,有恶化趋势的痣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观察。
说到鉴别色素痣和黑素瘤,就不得不提到皮肤科医生的“法宝”——皮肤镜。
肉眼难以分辨的皮损在皮肤镜下无所遁形,皮肤镜能准确观察该组织是否有癌变的细胞,进一步提高早期诊断黑素瘤的准确率。
市面上常见的祛痣 *** 有4种:化学灼烧法、激光法、冷冻法和手术疗法。
1.化学灼烧法
化学灼烧法是将一些具有强酸、强碱或强氧化剂的溶液涂在有痣的部位,达到灼烧祛除色素和黑素细胞的目的。
这种手段方便快捷,但化学药品的健康隐患和操作者的专业性存疑,存在较大争议。
2.激光祛痣
可以使用二氧化碳激光将痣烧除,只适合较小的色素痣。
较大较深的色素痣,很有可能因为没有彻底清除异常的黑素细胞导致复发甚至可能因为激惹发生恶变。
若误将黑素瘤当作色素痣治疗,也会延误治疗时机。
3.冷冻法
冷冻法是利用低温祛痣,将液氮涂在有痣的地方,利用低温消除黑素细胞。
但冷冻法治疗周期长,易出现色素沉着的后遗症,故此不建议采用。
4.手术法
手术就是通过手术的方式切除痣,再将创口进行缝合。一听到“做手术”,部分患者会紧张畏惧。
其实祛痣只是一个操作简单的小手术,只要不是瘢痕体质,切口比激光烧灼的还小,不会影响美观。
点痣不要随便去美容院。前往去正规的医院就诊,皮肤科医生会给你最专业的解答。
(编辑zebra。图片来源 *** ,侵删)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皮肤科 杨欣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点击“了解更多”,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资讯!
身上长了72颗痣是什么体验?算命先生说,你很快就要大富大贵了文/傅华轩
?喜欢读史的人,一定会在脑子里出现过历史上一个个名人的形象,当然这个形象是在读书过程中慢慢形成的,朦朦胧胧的。在古人还没有掌握准确画像的技能时,一个人的形象只能靠文字描述。人们比较感兴趣的是各位开国皇帝的模样,开国皇帝都是改天换地的一代雄主,他们都长的什么样?高大威猛?还是其貌不扬?还是相貌平平?
大汉王朝的草根皇帝刘邦,开创了汉朝400多年的基业,他长什么样?依据史料记载,刘邦应该是相貌出众风流倜傥的帅哥!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刘邦的描述就20个字,
“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这20个字的意思是说:汉高祖刘邦的相貌是:鼻子高高直直的,眼睛上面的眉骨很突出,还长着很漂亮的胡子和鬓相连.左边的大腿上还长着72颗黑痣。
隆是直、高的意思。准本意指鼻子。
龙颜用来形容相貌就是指眉毛骨突出(显的眼窝深,有立体感)
须髯就是指的络腮胡子,古人指“在颐曰须,在颊曰髯。”这里颐指的是面颊, 和颊同意。
司马迁的描述,依旧是大概的轮廓。下面通过事实故事,我们推测刘邦的形象如何。
出身草根的刘邦在三十多岁的时候通过了秦朝的公务员考试,成功进入大秦帝国公务员行列,当上了泗水亭长,职位相当于如今的大村庄的村委会主任。尽管如此的小官,刘亭长仍然派了他手下的人员从沛县跑到薛地(今山东滕州),不辞劳苦地取了当地特有的竹皮,煞费苦心地为自己制了一顶闪闪发光的竹皮冠。刘邦对这顶来之不易的竹皮冠情有独钟,自是日日佩戴,尤其是进县城办事,一定戴上,成为沛县街头的一道风景。甚至多年后建立汉朝当上皇帝,他平时也总是将它戴在头上,世间称之“刘氏冠”。
这也是一个通例,但凡帅小伙,都爱打扮自己。
这一年,沛县发生了一段故事。
当时家居单父(今山东菏泽单县)的吕公为了躲避仇家追杀,举家搬迁至沛县投靠沛县县令。因为吕公与县令私交甚好,同时,沛县县令看上了吕公漂亮的女儿吕雉,一度想讨吕雉做自己的儿媳。这件事就算是在当今,女儿嫁给县长的儿子,也是普通百姓有几分荣耀的事。
一次县令为迎接贵客大摆宴席,命办公室主管萧何负责收礼。客人众多,萧何遂规定根据礼金就座,以交红包一千钱为界,一千以上坐堂上,一千以下的坐堂下,少于一百的直接端碗蹲门口吃。刘邦囊中羞涩,兜里自然是一分钱没有,不过他却高喊着“送钱一万!”来到县令门口,一个小小的亭长,竟敢空喊礼金,足见其胆子不小!刘邦的出现,令吕公大吃一惊。史载吕公“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吕公被刘邦的相貌气质镇住了!连忙起身,亲自把刘邦让到上座。假如刘邦不是仪表堂堂,就另当别论了。如今不但不再计较礼金,还将他带入大堂,坐了上上座,酒足饭饱之后,吕公将刘邦单独留下,继续套近乎,然后干脆直说,我有一个女儿…… 。列位,你觉得吕公对待女儿的婚事太草率了吧,其实是吕公被帅小伙刘邦的相貌、气质、风度迷住了。
准丈母娘吕媪知道了后,对吕公吹胡子瞪眼,埋怨吕公:县令跟咱们提亲多次,且跟咱家多年交好,你都一口回绝,为什么却把心爱的女儿嫁给刘季(刘邦的俗名,就是刘三儿),要知道他可是除了好看,一无是处(“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吕公哈哈一笑:我看刘季面相奇特,日后前途不可 *** ,是个典型的潜力股,女儿嫁给这样的人,肯定不差!
的确,后来吕后临朝称制,操纵大汉王朝很多年。
数年后刘邦当了汉王,开始了楚汉相争,这一年刘邦亲率大军五十六万出汉中入彭城征讨项羽,不幸大败而归,几乎全军覆没。刘邦孤身一人逃至一个无人认识的村落,被一对父女收留。一顿酒足饭饱之完,刘邦梳理了头发,整理了衣服,洗了把脸,将自己狼狈奔逃的痕迹去除,露出英俊面容。父女二人立马都被眼前的帅小伙迷上了。刘邦抬头一看老头的女儿,哇,仙女下凡啊!民间美女不施粉黛,素面朝天,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老头心甘情愿当了他的老丈人,将女儿许配给了刘邦,这便是日后几乎夺走吕雉皇后之位的戚夫人。
这也算是刘邦的一次艳遇。
由以上两段故事,可推测,刘邦就是一个漂亮的帅小伙!如若刘邦其貌不扬,甚至是“三寸丁,谷树皮”,那就会是另一种结果了。
说起“痦子”,有没有感觉特别耳熟?没错,今天就来跟大家聊一聊这个“痦子”,看看跟你认识的“痦子”一样吗?
我们大家平常所说的“痦子”,多数是对医学上各种各样叫做“痣”的皮肤肿物的总称,如色素痣、皮脂腺痣、疣状痣、毛痣、巨痣等等,统统叫做“痦子”。有时还会将一些长得相像的鳞癌、基底细胞癌、恶性黑色素瘤错当成痦子,导致未能及时看诊,出现了严重后果。
我们一个一个来看看:
? 色素痣:较为常见,是由痣细胞形成的一种良性的皮肤肿物,几乎每个人身上都有。大多出现在儿童或青年时期,这些色素痣大小不一,颜色从黑色、褐色、棕色到无色不一。一般来讲,这些色素痣都会相安无事,但也有极少数会出现恶变。若长在暴露部位会影响外观。
? 皮脂腺痣:是由皮脂腺构成的一种错构瘤,又称器官样痣。通常表现为单个圆形或类似圆形的斑块,边界清楚,最常发生在头部、颈部,表现为黄色、扁平或突起的斑块,表面通常没有毛发。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增大。
? 疣状痣:是发生于表皮的良性错构瘤,因表皮细胞发育过度致表皮局限性发育异常,又称表皮痣,常在婴幼儿时期出现,儿童期时逐渐增多、增大,至青春期则停止进展,主要表现为淡黄色至棕黑色疣状丘疹,可融合成斑块,大小形态各异,多呈带状分布,影响外观。极少数有恶变倾向。
? 毛痣:是色素痣的一种,主要是黑色素细胞在局部聚集而形成的良性肿瘤。因其颜色发黑有毛发覆盖,会严重影响美观和整体形象,由于形态、大小不一被称为“黑毛痣”、“斑痣”、“兽皮痣”、“巨痣”等。某些黑毛痣有一定恶变风险。
一般情况下,以上这些“痣”都会与我们相安无事,不必过于担心。但如果是先天大片的毛痣建议尽早专业治疗;或那些原有的痣突然开始变化,不管是大小、颜色还是高度变了,都应提高警惕,如果还破溃、出血甚至老长不好,一定要及时去正规医院相关科室就诊。另外,有些长在容易摩擦或 *** 部位(手掌、足底、毛发密集部位等)的“痣”,更好也切除掉,免留后患。
再有就是看起来和“痦子”长得有些相像的恶性皮肤肿物了,比较常见的如下:
? 基底细胞癌:是常发生于有毛部位的表皮基底细胞或皮肤附属器的一种低度恶性肿物,黄种人发病率低于白种人。多见于户外工作者和老年人,头面部多发,初起为基底较硬的斑状丘疹或呈疣状突起,逐步破溃形成溃疡。生长缓慢,极少转移。
? 鳞状细胞癌:是一种起源于表皮或附属器角朊细胞的恶性肿物,多发生在慢性溃疡、粘膜白斑、着色性干皮病等基础上,头面部及四肢好发。其恶性程度不等,可出现局部浸润、淋巴结转移,血行转移较少见。
? 恶性黑色素瘤:简称“恶黑”,是起源于皮肤黑色素细胞的高度恶性肿物,表现为逐渐增大的色素浓重的结节,周围可有红晕,恶性度大,多发生于成年人。
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虽然不好,但只要及时彻底切除,一般对人们以后的生活没有太大的影响。而恶性黑色素瘤,一旦确诊,后果很严重,患者病情多样化,治疗方案较为复杂,早期未转移的肿瘤应行扩大切除手术,扩切范围依据肿物的病理表现而不同。有些情况下,截肢/指/趾术是必要的,应清扫已肯定受累的淋巴结,必要时还需要联合化疗、放射治疗、生物治疗等综合手段。
最后,还要提醒大家,如果想通过激光点掉“痦子”,一定要找专业医生进行,有些是不适合点的。如果激光治疗后更大更黑,没有一点改善,建议手术切除。若有改善,但局部没有点干净或者有残留,可以尝试再点一次,如果效果不好就考虑手术切除。
不同色素痣的处理和应对建议我们常说的痣,一般指的是黑素细胞痣,也叫做色素痣,它是黑色素细胞的良性增生。还有一些皮肤病变,我们也叫它“痣”,比如说表皮痣和皮脂腺痣,它们的病理结构是错构瘤。
放心,不是恶性肿瘤,而是皮肤内正常组织的错误组合与排列。
色素痣当然是非常常见咯,几乎每个人都有,一般出现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随年龄增长而数目增加。所以有的人脸上或者手上,突然出现一些黑点点,这个不奇怪的哦。
(图源图虫创意)
痣的分类
时间
根据色素痣的发生时间,可分为先天性色素痣和获得性色素痣。先天性色素痣指的是出生时就有了,它们根据大小又可分为先天性小痣、先天性中等大小痣和先天性巨痣。
位置
另外一个分类 *** ,是根据黑色素细胞巢–痣细胞在皮肤中的位置,可以分为交界痣、皮内痣和混合痣。皮内痣就是那种凸起来像半球状的,交界痣是摸起来基本上是跟皮肤齐平的,混合痣就是两者之间。
特殊
还有其他几种特殊的黑素细胞构成的痣,例如晕痣、蓝痣、Spitz痣和真皮黑素细胞增多症。其中,真皮黑素细胞增多症又包括了蒙古斑、太田痣和伊藤痣。
(图源图虫创意)
应对原则
下面说下色素痣的应对大原则:绝大多数都可以不用治疗。也就是说,如果色素痣没有突然变大、破溃出血、颜色变得不均一等,不用急着处理。别着急吓自己。
特别需要说的是手足上的色素痣,我觉得很多人过度恐慌了。大可不必,很多情况下,观察即可。特别是在门诊遇到一些家长,很小的孩子,就带过来要求处理,何苦呢,何必呢。
下面部的普通色素痣
着重说下面部的普通色素痣。如果是为了美观,比较小的可以用激光,大的建议手术。
这个小和大的界限究竟是什么呢,我个人觉得是大概可以直径3-5mm为判断标准。3mm以下建议激光。5mm以上建议手术。3-5mm根据具体情况判断,这个可以灵活一点掌握。
(图源图虫创意)
激光的优点是方便、快捷,又便宜,一颗几十块钱,一般也不会有啥疤痕。激光缺点是复发率高,有报道复发高达20-30%。特别是比较大的痣,如果使用激光的话,更是容易复发,有些医生,有时候为了减少复发,也是为了减少创伤,就特意的分两次激光祛除,这样效果更好。
比较大一点的色素痣,建议首选手术治疗,优点是复发率低,瘢痕小,美容缝合做得好的话,可以几乎看不到疤痕。缺点是费用相对比较贵,一颗上千块,而且是有创的。
(图源图虫创意)
至于药物腐蚀、冷冻这样的 *** ,是强烈的不建议尝试。药物腐蚀容易留下疤痕,有些疤痕还很明显。在目前激光已经普及的情况下,真的没必要去做这些了。
温馨提示:如果色素痣在特殊部位(如眼周、鼻部、口唇等),手术实施困难或会造成形态改变严重影响美观的,可考虑应用激光保守治疗,减淡颜色。
此外,如果先天性小痣及细胞性蓝痣,也是尽量手术切除,但是不要着急,如果是儿童的话,没有特别的变化,手术时间可待成年后。
(图源图虫创意)
但需要特别强调是,如果是先天性巨痣。特别是在,面部等关键部位,处理要积极一点。因为越大越难做,切除的范围就越广,通常都是要分多次做,有些情况下,甚至需要植皮。
对于太田痣和伊藤痣这样皮损,目前是建议调Q激光,一部分人效果相当不错。
今天就说到这里哦,以上所有的建议仅供参考,具体以面诊为准。
免责声明
本内容由皮肤科冷医生原创,为读者进行科普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皮肤问题还需及时问诊医生
部分图片来源于 *** ,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封面图源 ***
皮肤上的黑痣也会癌变!好痣与坏痣,一眼就能分清楚28岁的刘女士,无意中发现右颈部有菜籽粒大小的黑痣,不疼不痒,故也没放在心上。过了一段时间,“菜籽粒”已经长到黄豆大小,她觉得碍眼,于是几个月后就去医院做了激光切除。
谁知不到两个月,颈部黄黑痣是没了,但耳后却长了一个花生米大小的肿块。这一次她不敢乱来,到当地医院头颈外科做了切除术。没想到,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竟是“恶性黑色素瘤”。
小黑痣,离黑色素瘤有多远 ?
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皮肤黏膜和色素膜(如眼球)恶性肿瘤,恶性度高。而绝大多数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些不痛不痒的小黑痣,难道这些都有可能成为肆虐生命的恶魔?
为了解这个问题,我们要先学习一下黑痣的医学档案。
黑痣,是皮肤上的一种色素斑块。医学上可分为三种:
皮内痣
痣细胞位于表皮下的真皮层,常高出皮肤表面。表面光滑,可长汗毛(许多人称毛痣)。这种痣少见有恶变。
交界痣
这种痣扁平,颜色较深,痣细胞怕遭遇激惹,若局部外伤或感染,易发生恶变。交界痣多位于手、足等部位。这种痣要警惕,千万不要盲目到美容店或小诊所做不完整的切除或激光烧灼。
混合痣
皮内痣与交界痣同时存在。这种黑痣须细心观察,假若发现黑痣色素加深、变大,或有瘙痒、疼痛、破溃时,应及时到专科医院接受正规手术,同时送病理学检查。要高度警惕恶变成为恶性黑色素瘤。
ABCDE,识别早期癌
在医学上,皮肤黑色素瘤的早期症状可以用5个字母——ABCDE来概括,据此区别普通黑痣和恶性黑色素瘤。
A:不对称性(Asymmetry)
普通痣常呈圆形或卵圆形,两半对称;而恶性黑色素瘤常为不规则形,将其一分为二时,两半看起来不对称。
B:边缘不规则(Border Irregularity)
正常色素痣具有光滑的圆形或椭圆形的轮廓。恶性黑色素瘤边缘不整或有切迹,呈锯齿状等。
C:颜色改变(Color Variation)
正常色素痣通常为单色,而黑色素瘤主要表现为污浊的黑色,也可有棕色、棕黑、蓝色、粉色甚至白色等,杂色常为恶性病变的信号,尤以蓝色为不祥之兆。
D:直径较大(Diameter)
普通痣一般都小于5毫米。直径大于5~6毫米,或色素斑明显长大时要注意,直径大于1厘米的色素痣更好切除作病理学检查。
E:隆起(Elevation)
一些早期黑色素瘤整个瘤体会有轻微的隆起(高于皮肤表面)。
除此以外,早期黑色素瘤进一步发展可出现溃疡、破溃后反复不愈;晚期黑色素瘤则容易发生肺部、肝脏、骨头或脑的转移,眼球和直肠来源的黑色素瘤容易发生肝脏转移。
恶性高,早治仍能愈
恶性黑色素瘤是恶性度较高的肿瘤,一旦发现,最根本的 *** 还是手术切除原发病灶。只要是早期诊断,仅通过手术切除就能获得90%的治愈率。而极早期的雀斑型恶性黑色素瘤接受放射治疗,也有较好效果。
但许多患者就诊时已经不是早期,即便是早期病变,也有近10%的患者术后出现复发或远处转移。因此,常常需要配合放化疗、生物治疗、免疫治疗等。
三招预防恶性黑色素瘤
皮肤黑色素瘤、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的发生与长期受紫外线照射有关,而且受紫外线照射的强度与发病率有明显关系。
防外伤和不正规手术
外伤或不当手术会使黑痣恶变,例如用化学腐蚀剂烧灼、足疗师挖除术,常导致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生。
防反复摩擦 ***
位于头面部、会阴、足底等经常受摩擦部位的黑痣,也容易发生恶变。
60岁的王奶奶三个月前右脚踇趾上长了一颗痣,开始有些瘙痒,但她并未引起重视,想想看,谁身上还能没有一颗痣啊。但是王奶奶脚上的痣却似乎又有点与众不同,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痣似乎越长越大,最终竟发生了溃烂。
溃烂后王奶奶同样没有引起重视,她说自己有严重的脚气病,以为就是普通的娇气,于是跑到外面,随便买了一点药膏涂在伤口上。
溃烂的创面很快发生了感染,不仅有脓性分泌物,碰一下还容易出血,没办法,王奶奶只能在子女的陪同下来到医院,医生一检查伤口,发现不同寻常,于是从伤口上切下了一些标本送去病检,结果提示为黑色素瘤。
很多人并不了解黑色素瘤,它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如果未及时发现,发展速度会非常快。
正因很多黑色素瘤早期和一般的皮肤痣没什么不同,所以很多人才会忽视它。
那么,如何更好地来鉴别是痣还是黑色素瘤吗?
之一,看颜色,黑色素瘤的色素会比一般的痣颜色更深。
第二,动态观察的过程中,如果痣不断增大,则一定要警惕可能是黑色素瘤。
第三,出现瘙痒,疼痛或是发生溃烂,也一定要想到黑色素瘤,因为如果是良性的血管痣,一般不会出现这些异常。
我们一般所说的良性皮肤痣,常常高于皮肤,表面非常光滑,可存在汗毛,一般出现在颜面部,背部,腋窝等地方的皮肤痣,多半都是良性的,但在足部,脚底,手掌等容易摩擦的部位,出现痣需要小心,因为痣在反复被激惹的情况下也可能恶变。
Currently Dying,中文的意思是“正在死去”。
这是美国一位27岁网红皮尔森在社交媒体上的个人介绍,年纪轻轻却是一位晚期癌症患者,她无数次懊悔,反思自己的大意,不该让癌症由一颗小小的痣发展为恶性肿瘤。
18岁时,皮尔森在大腿内侧意外发现了一颗痣,这颗痣有些奇怪,不像其他的痣那样对称均匀,而且形状和大小每天都有变化,有时候还会干燥发痒,甚至流血。
因为当时皮尔森没有医疗保险,加上仗着年轻,她并没有去检查,直到3年后,她21岁参保后才到了医院进行检查,医生马上安排了活检,被确诊为黑色素瘤,更加让人绝望的是已经扩散到了淋巴结,这意味着已经是晚期。
即使之后接受了手术切除原发病灶,但是之后还是陆续出现了肺部转移、脑转移等,癌细胞几乎遍布全身,皮尔森于今年8月底去世。
在得知自己的病情已经无法挽回之后,皮尔森经常在网上分享自己的生活,记录自己走向死亡的过程,并忠告大家,一定要重视自己的皮肤:“我希望我的教训能帮助其他人,避免人们为了省一点小钱而不去检查皮肤。我希望他们能从我的故事中知道——越早检查越好,它可以挽救生命。”
一、常常被耽误治疗,我国患者情况更糟糕
黑色素瘤作为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疾病常常以“恶变的黑痣”出现,我国目前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病率虽然较低,但每年新发的恶性黑色素瘤病人仍然有八千到一万例左右。从全球来看,如今恶性黑色素瘤发病人数每年都以3%至5%的速率增长,显然已经成为了全球增长速率最快的恶性肿瘤疾病之一。
“由于地域差异和生活习惯等因素影响,我国恶性黑色素瘤发病人群有独有特征。”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恶性黑色素瘤诊治中心陈勇主任直言。
陈勇主任认为欧美国家恶性黑色素瘤发病人群病灶主要集中在皮肤表面,而我国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多以肢端型病灶为主,并且有六成病人发病位置集中在掌指、甲下或者足底这些部位,绝大部分病人确诊时已经到了中晚期阶段。
目前我国恶性黑色素瘤的手术治疗情况也不容乐观,我国恶性黑色素瘤病人术后的五年生存率在65%上下,比欧美发达国家的80%要低很多。
二、身上这几个部位长了痣要小心,千万别当福相
说到“痣”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可以说人人都是“有痣之士”,痣它会出现在身体的各个部位,脸上、腿上、 *** 上,有时就连胸口也不放过,并且有些痣可能还会成为“夺命痣”!
1、经常被太阳照射的部位
皮肤表面的色素痣的癌变与过度照射紫外线有很大关系,特别是头部、颈部的痣最容易受到阳光的暴晒,病变的几率也会高一些。
2、有创伤的部位
部分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原发病灶部位可能还存在外伤病史,比如压伤、砸伤等,这些受伤的部位发生黑色素沉淀问题且一直不消退,在自我修复的过程中也会出现细胞癌变的情况。
3、容易摩擦的部位
我们的手掌以及脚底,鼻咽还有 *** 以及佩戴文胸皮带的部位若有痣,应当格外注意,这些部位的痣常常会被摩擦,因过度 *** 也会增加其癌变的可能性。
另外,中国人喜好看手相面相,而相学上也习惯把长在手心下巴以及脚心等部位的痣寓意为“开运吉祥痣”,对此南京市妇幼保健院美容整形科主治医师高艳丽表示这些“开运吉祥痣”癌变的可能性更高。
高艳丽医生认为像手上、脚心、下巴等部位很容易受到摩擦和挤压,此处的痣就算是良性,但在反复摩擦 *** 后也会恶变,对于这些“开运吉祥痣”,建议还是及早切除以免留下后患。
三、痣出现这些变化,要当心是癌
尽管我国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病率低且痣的癌变率不高,但是不幸患上恶性黑色素瘤且到了中晚期阶段,那病死率还是相当高的!所以恶性黑色素瘤的早发现极为重要!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肿瘤血液病一科的杨忠明主任就对黑色素瘤的早期症状做了总结,若身上的痣出现以下症状,更好之一时间就医检查:
1、不对称、边缘不规则
普通的痣多是圆形或者卵圆形且两半对称,但是恶性黑色素瘤的痣则是不规则形状,且两半不对称。
2、直径变大
普通的痣直径一般都会小于5毫米,但是当痣的直径大于5至6毫米或观察痣的面积明显变大的时候要高度警惕有无癌变问题,特别是直径超过1cm的色素痣更好做病理学检查已排查肿瘤疾病。
3、颜色发生改变
一般普通的痣为单色,但恶性黑色素瘤的显现出污浊的黑色,甚至还会有棕黑色、棕色或者蓝色、粉色、白色等。
4、表面隆起
某些恶性黑色素瘤在早期会出现瘤体高于皮肤表面的情况,这种凸起来的痣应当小心。另外,如果近期突然破溃出血,也应该注意。
痣真的是很常见的东西,不过有些人的痣能够巧妙的增添了美感,比如全智贤的鼻尖痣,而有些人的痣却可能危害性命。一般对于会受到长期暴晒且频繁摩擦的痣,更好及时采取切除措施,而对于长在面部或其他非摩擦、非暴晒等部位的痣,一般不要过度“骚扰”它,以免反复或不当的 *** 增加其癌变的可能。#健康明星计划##秋季健康不打烊#
参考资料:
<1>《以为黑痣却是恶性黑色素瘤,这种疾病常常被人忽视耽误治疗》.澎湃新闻.2020-01-04
<2>《身上3个部位长痣,特容易癌变!有的赶紧切除了》.家庭医生.2021-07-31
<3>《有些痣,乱抠易癌变!辨别是痣还是瘤的秘诀在这里!》.人民网健康.2019-05-08
<4>《【提醒】身体上两个地方长痣,当心癌变?》.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服务号.2020-05-17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一旦皮肤上长了这种痣,十有八九是肝硬化,一拖再拖会很麻烦33岁的小王是一名乙肝病毒携带者,他自诉在读初中的时候就发现了,但是自己从未接受过任何治疗,这么多年来,感觉身体没什么不适,所以也从未到医院复查过。
最近三个月,小王无意间发现自己身上出现了一些红色的痣,而且 *** 也开始发育了,这让他感到不可思议,也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是不是健康出了问题?
通过到医院检查,我们发现,小王身上出现的这些红色的痣,其实是属于蜘蛛痣,而他的 *** 发育,并非与蜘蛛痣有关,而是与导致蜘蛛痣的疾病有关。
这就是肝硬化,我们告诉小王,肝硬化之所以会导致蜘蛛痣和 *** 发育,就是因为出现肝硬化之后,肝脏对体内雌激素的灭活作用大大减弱,相对于健康的成年男子,患者体内的雌激素水平明显升高,大量的雌激素不仅会促进乳腺的发育,还会导致蜘蛛痣。
蜘蛛痣,顾名思义,看起来像是蜘蛛一样,它其实就是一种红色的血管病变,在蜘蛛痣的正中央往往有针头大小鲜红色的丘疹,周围有辐射状的毛细血管扩张,直径从几毫米到几厘米不等,有时可单独存在,有时也可多个一起存在,在颈部和面部最为常见。
虽然并非所有人出现蜘蛛痣都一定是肝硬化,但是对于有乙肝的人群,如果无意间发现皮肤上这了这种血管痣,就需要高度重视,因为它极有可能是肝硬化的征兆。
如果一拖再拖,始终没有及时就诊,肝硬化还可能进一步发展为肝癌。
正如33岁的小王,即使在读初中的时候就被确诊为乙肝,但他却长期疏忽对肝脏健康的重视,从肝炎到肝硬化,可能10-15年左右的时间就形成了,这个过程,往往是非常隐匿,患者也不会有任何不适,即便出现一些症状和体征,也容易被忽视,等到明显不适的时候,到医院检查才发现已经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或是晚期肝癌。
之一,有乙肝的人群,至少每年要检查一次乙肝病毒定量,肝功能,甲胎蛋白,肝脏彩超。
第二,有乙肝的人群,应该特别注意身体的一些改变,比如乏力,纳差,食欲不振,厌油,腹胀等不适,也要注意蜘蛛痣,肝掌,乳腺是否发育等等。
第三,并非所有的乙肝都会转变为肝硬化,但是酗酒,高脂肪饮食,则是促进肝硬化形成的帮凶,应该改变这些坏习惯。
近日,惠阳一位20岁的年轻男子小陈(化名),因腹痛难忍被紧急送到医院急诊。
会诊时医生发现,小陈的口唇周围、指尖和脚趾都长满了密密麻麻的黑色斑点,但小陈表示,由于黑斑不痛不痒,所以并没有理会。
经过CT、胃肠镜、活检等一系列检查,确诊小陈患上黑斑息肉综合征。并且小陈体内出现了几处肠管套叠,结肠和小肠里有20多个大小不等的多发 *** 肉,需要马上切除。
在手术期间,医生甚至在小陈的小肠里发现有早期恶变倾向的肠管巨大肿瘤。所幸发现及时,该肿瘤是早癌,只要截断性切除那段肠管即可,术后也无需放化疗。
这一事件引起大家的热议,媒体也相继报道,原来小小的黑色斑点也会出现这么大的问题,看着如此瘆人。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嘴上、手脚等部位长黑斑可能是身体向我们发出的报警信号!
一、长黑斑竟是罕见遗传病信号?
黑斑息肉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家族遗传性疾病,发病率大概在8千分之一到20万分之一,约有50%患者有明显的家族史。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男女发病率大致相同。
黑斑息肉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不一,个体差异很大。主要的两大症状为:皮肤黏膜色素沉着和胃肠道多发息肉。
皮肤黏膜色素沉着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出现黑色素斑点。这种黑斑在儿童期或婴儿期即可出现,青春期颜色最深,中年后颜色变淡,可能数年内变大、增多。黑色素斑通常呈扁平状,主要发生于面部、口唇周围、颊黏膜、手指、手掌、足底部、生殖器等皮肤处。
而胃肠道多发息肉多发生在小肠、结肠和胃,以小肠最为多见。此外,在输尿管、膀胱、气管等腔系器官也可存在。约半数患者在确诊时没有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腹痛、腹泻、便血、便秘等症状。随着息肉的增长,可引起肠套叠和肠梗阻,严重的还可引起肠坏死。
二、黑斑息肉综合征会癌变吗?
浙江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潘文胜教授表示,以前人们认为胃肠道息肉不是癌前病变,所以不存在癌变的可能。但经过大量研究,证明黑斑息肉综合征患者为典型的恶性肿瘤高发人群,肿瘤发病率为23%左右,常见的发病肿瘤为结直肠癌、胃癌、小肠癌等。
这些患者的发病年龄平均较低,为32.2岁,其肿瘤一般分化程度低且预后差。因此,一旦患者出现此病的疑似症状,应该及时就诊,及早医治。
三、确诊黑斑息肉综合征应该如何治疗?
首先,如果发现口唇、口腔黏膜等部位的色素斑,需要结合胃肠镜、内窥镜等检查发现是否存在肠道息肉。若无,则无需过于担心,色素沉着一般极少恶变,一般无需处理。若有,则需进行手术治疗。
北京 *** 总医院之一医学中心急诊科孟庆义表示,胃息肉及大肠息肉以内镜下治疗为主,配合手术治疗;若发现小肠息肉,不论数量多少,如无急腹症,可不必急于手术治疗,若发现肠梗阻、肠套叠等并发症及恶变者则需要手术切除。
四、身上的痣还可能是2种病的警告
- 1.蜘蛛痣-肝硬化
蜘蛛痣,是一种特发性的毛细血管扩张症,痣体中心点周围有呈辐射形的小血管分支,看起来像是蜘蛛,因而得名“蜘蛛痣”。
如果发现蜘蛛痣数量较多且长时间不消退,或本身的蜘蛛痣逐渐增大,需要警惕肝硬化的发生,或者肝硬化病情加重,甚至是肝癌。50%-60%的肝硬化、肝癌患者会出现蜘蛛痣。
- 2.色素痣-黑色素瘤
色素痣,老百姓常说的“黑痣”,是人体黑色素细胞的良性肿瘤。颜色可为棕褐色,黑色,蓝黑色,或者与正常肤色接近。
但若出现被压迫的痣,即长在背部、脚心、腰部及脖子后的痣,则可能因为摩擦、 *** ,导致良性痣癌变;若出现有出血倾向、肿胀、溃烂的痣,则要警惕黑色素瘤的发生。
黑斑息肉综合征为遗传疾病,建议患者做好产检孕检,同时患者及家族成员都应定时进行胃肠镜等检查,达到早诊断,早治疗。#清风计划##癌症离你有多远##39健康超能团#
参考资料:
<1>《黑斑息肉综合征》.遗传与疾病论坛.2017-05-24
<2>《发现身边的遗传病(1):黑斑息肉综合征》.中国急救医学杂志.2019-07-04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