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又干又冷,记得给孩子吃雪里蕻,膳食纤维含量高,开胃下饭《广群芳谱·蔬谱五》中写道:“四明有菜名雪里蕻。雪深请有冻损,此菜独青。”这里说的就是雪里蕻,就是看起来有点像萝卜叶子又异于萝卜叶子的菜。其实它是芸苔属芥菜的栽培变种,叶子摸起来有点刺手,茎有点硬,闻起来似乎带着辛辣味,吃起来鲜美清爽。
如果大家没有听过雪里蕻的名字,那你总听过雪菜、春不老或者是霜不老吧?江浙一带人喜欢吃酸菜肉丝面,也叫雪菜肉丝面,它的浇头就是用雪里蕻和肉丝制成的,人们百吃不腻。
雪里蕻可以腌制食用,可以用来清炒,可以煮粥煮米饭。它的营养非常丰富,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钙、磷等微量元素,其中膳食纤维的含量也很高,这也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原因之一。
入冬后天气干燥寒冷,再加上学习任务重,孩子们总不愿意动。长此以往,对我们的身体不利。作为家长的我们除了要多陪陪孩子们运动起来,饮食上也要记得多给他们吃新鲜的应季食材。像小油菜、茼蒿、菠菜等都是冬季常见的蔬菜,可以每天轮换着吃。当然,作为优质食材之一的雪里蕻也不要错过了。大量的膳食纤维、丰富的钙质、维生素A、氨基酸等对于长身体的孩子来说也有很多好处。
雪里蕻该怎么做给孩子吃呢?宝妈建议还是炒着给孩子食用。炒出来的雪里蕻没有了那股特殊的气味,吃起来清爽可口,搭配猪肉特别鲜。再放上几个辣椒,开胃下饭。炒雪里蕻可不是简单往锅中一扔就可以了,想要它好吃是有窍门的。今天分享一下我的做法,您看看能不能找到窍门。
香辣肉丝雪里蕻
①我们取出雪里蕻,把黄叶、烂叶、老叶都去掉,再把茎的底部给掰开。因为茎底部接触泥土,它的缝隙里面有很多杂质的,不掰开不容易清洗干净。
②我们把雪里蕻处理好后放入盆中,加水没过。水中记得加一点盐搅拌一下,这样可以杀菌,泡泡可以去除农药残留。
③泡好雪里蕻后,搓洗干净。我们把雪里蕻整理齐整,然后双手握着雪里蕻的茎,使劲地揉搓一会儿。这样做可以把雪里蕻里面的筋给破坏掉,吃起来口感更佳。
④我们用刀把雪里蕻的茎和叶子对半切开,分开焯水。先给茎焯水,水中记得加1勺盐和1勺油,可以杀菌,可以保持菜色不变。雪里蕻的茎焯水时间久一点,一般水开后50秒左右。焯水久一点,可以让茎柔和起来,不会那么硬。捞出茎后记得过冷水,挤干水分。
⑤我们把雪里蕻的叶子也放入锅中焯水,大概20秒左右就要捞出来,过冷水冲洗一下。雪里蕻的叶子小、薄,焯水时间长了营养易流失。
⑥我们把焯好水的雪里蕻茎和叶子分别切成小块,分开放。
⑦配料只需要准备蒜子和小米辣,分别切成小块。
⑧猪前腿肉去皮,搓洗干净,切成肉丝。加入葱姜水、生抽、料酒、淀粉搅拌均匀,腌制几分钟。
⑨热锅冷油,倒入猪肉丝干煸一会儿。一直大火,炒到猪肉丝颜色变白为止。
⑩倒入小米辣和蒜子,煸香。要多炒一会儿,这样蒜香味和小米椒的辣味才会被激发出来。
(11)倒入雪里蕻的茎,大火快速地翻炒一会儿。不要把叶子一起放进去,茎比较硬,所以先放进去炒一会儿。
(12)待雪里蕻的茎颜色变深后倒入雪里蕻叶子,加入盐煸炒一会儿即可。雪里蕻叶子比较薄,又焯过水了,所以炒几下就可以食用的。
宝妈小贴士
香辣肉丝雪里蕻就做完了,大家不要看整个过程有这么多,其实真正做起来都是顺手的事情,没那么复杂。想要它做好吃,您知道窍门在哪里了吗?
①雪里蕻的茎要搓一搓,它比较硬,搓搓就软和一点,更加入味,口感就好。
②雪里蕻的茎和叶子都需要焯水,焯水不仅能保持颜色翠绿,还能去掉它特有的辛辣气味。这个味道去除,孩子们更爱吃了。
③茎和叶子也要分开炒,茎不易熟,不易入味。只有先炒它,然后放叶子才能保证口感一致。
结语:入冬后天气干燥,孩子们都不愿意走动。记得多陪陪他们锻炼,多给他们吃新鲜的食材。雪里蕻膳食纤维、蛋白质、钙等含量都很高,隔三岔五吃一次有身体健康。我是宝妈私房七七八八,一个喜欢捣鼓饭菜的上班族。每天围着灶台、锅碗瓢盆和工作转,累并快乐着。我会竭尽所能分享我家的三餐四季,给大家提供参考,也是记录我逝去的青春,同时也期待与您的交流。
雪里红是什么菜?这野菜北方独有,南方少见,常被误传为雪里蕻
雪里红是什么菜呢?它实际上是芥菜的一种,因其在秋冬季节其叶片部分变红,故得名“雪里红”。在中国南方,因为很少见到变红的“雪里红”,所以也被误传为“雪里蕻”。雪里蕻为常见蔬菜,南北两地播种广泛,北方地区多三伏天栽培,可作为冬季蔬菜;在南方冬季可以露地越冬。
雪里蕻性味辛、甘、酸、温,归肺、脾、胃经,具有健胃消食、活血祛湿、宣肺豁痰、温中利气、解表利尿的作用。雪里蕻还含有大量的抗坏血酸,是活性很强的还原物质,能增加大脑中氧含量,激发大脑对氧的利用,有醒脑提神、解除疲劳的作用。日本国立癌症预防研究所的技术人员发现,新鲜雪里蕻有预防肿瘤和抑制癌细胞扩散的作用。
雪里红一年生草本植物,又称雪里红,雪菜,春天不老,霜不老,香绿色蔬菜,北方地区秋冬季节,雪红色的叶子会变成紫红色,所以叫做雪里红。
雪里红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蔬菜,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希望大家能够多食用雪里红,保持身体健康。
雪里红种植 *** 与时间雪里红是芥菜的变种,又叫做辣菜,雪菜,春不老,是药食兼用的蔬菜,人们种植雪里红常用来做腌菜,雪里红腌制后会有特殊鲜味以及香味,食用可以开胃,增进食欲,深得人们喜爱,因此很多地区都有种植雪里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雪里红种植 *** 与时间。
1、种植时间
雪里红种植时间是根据品种,食用方式决定的,总体分为三个播种期。春季在2-4月播种,秋季品种在7月下旬左右播种,冬春型品种一般在9月下旬-10月上旬播种,30天后移栽,春季抽薹期采收地上部分,嫩薹、茎叶都可以腌菜。
2、整地播种
雪里红种植土壤要求肥沃力高,种植前,将土地整平,整成条状,一条脚宽的排水沟。播种时,一般选雨后早晨或傍晚播种,亩用种量1斤左右,播前浇足底水,播后覆土薄土,出苗后及力争苗齐、苗匀、苗壮。
3、定植
在雪里红苗高15厘米左右,具有5片叶子时候时看天气情况移栽,时间控制在早上8~10点左右,定植苗种上要有一定的泥土。定植时要求行距30厘米,株距35厘米,亩植4000株左右,移植完一定要浇好水。
4、浇水
将雪里红移栽之后,要防旱以及防涝。如果没有经常下雨,应该及时的进行浇水。如果没有及时的进行浇水的话,就可能会出现雪里红干枯情况。如果在多雨的季节,应该做好排水的工作,雪里红虽然是比较喜欢水分的,但是如果经常进行浇水的话,可能会出现地底积水情况,非常影响雪里红的生长。
5、施肥
雪里红的肥料主要是氮肥,辅以磷钾肥。通常,一亩土地需要100斤复合肥料,100斤碳酸铵,30斤钙,镁和磷酸盐肥料以及20千克氯化钾肥料。值得注意的是,在我们采摘雪里红的前20天,就不应该进行浇水和追肥了,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雪里红的质量。
6、病虫害
雪里红主要是病毒性疾病,重点是预防蚜虫,如果一旦你发现雪里红叶片颜色不对,记得及时查看植株。另外有时还会出现菜青虫,可用杀灭菊酯等药剂防控,注意采收前20天停止用药。
以上就是关于雪里红种植时间以及 *** 介绍了,雪里红这种蔬菜主要生长在北方,在北方地区雪里红这种蔬菜,到了秋天和冬天,它的叶子就会变成紫红色,所以它才会有雪里红这个名字。
雪里红到底是不是芥菜?一盘雪里红端上来,细碎碧绿的,可是它为何偏取名叫雪里红呢?
蒋洋说,还不如说是雪里绿呢,青儿说会不会是因为它在冰天雪地里长势宏旺,惹人注目呢?然后又指着那几个红色辣椒圈说:“可能是因为这个才把这盘菜叫雪里红的罢。”
雪里红清雅入口,非常下饭,模样清秀,青儿每次去湘菜馆都指名要吃它。
青儿想起小时候在家里,冬天里吃得最多的就是苦芥菜了,妈妈为了去掉苦味,会在沸水里焯一下,再细细切了,多放些油来炒,也会放红辣椒的,迎合一下湖南人口味的需要。所以青儿认为这雪里红原本就是芥菜,只不过到了饭馆里,芥菜名土色,需要取个好听的名字来提提身价,况且配料里有瘦肉的参与,也算登堂入室做了城里菜,可以来个艺名。就好像鲁迅说: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讲温室,且美其名日“龙舌兰”,是一样的道理。
青儿便去买了介菜来做雪里红,依着想象踌躇满志地操作,先整枝放到沸水里去烫,拖出来用手搓搓,再细细地切,怎么也切不出菜馆里那么均匀细碎,看相上就逊色一筹。
烧油锅,将红辣椒瘦肉粒爆香了,再倒入芥菜粒去炒,出锅一试,蔫蔫的,完全不脆爽,大家归结为烫得太熟、失了水分的原因。
第二次在商场里看到苗条翠绿的春菜又记起好吃的雪里红来,买了一把,洗了,先切碎,再倒入沸水里焯,捞出来沥干水分,烧油锅下辣椒蒜子去炒,这回没放肉,因为想着这回一定会成功,可不能让肉抢了味道的功劳,故意要斋素起来。略炒出锅,自己先试试,味道是比之一次大有长进了,可是依然吃不出湘菜馆里的味道来。
第二天公司食堂里有道春菜,切成一段一段的,纯清炒,味道有点苦,倒也保留着清香,冬冬同事说:“看起来有点像雪里红哦。”青儿说:“我昨天就用它做了雪里红。”
“可是它不是雪里红啊。”冬冬很较真。
“雪里红不过是菜式名,就是用芥菜或春菜做的。”
“胡说,雪里红是青菜的名字,原本就有一种青菜叫雪里红的,你是哪里人?”
“湖南人。”
“那能说你是湖北人吗?”
冬冬拐弯好快,青儿有点摸不着头脑。
“当然可以,如果我嫁到湖北去,不就是湖北人吗?同样道理,芥菜和春菜做成那样子就叫成雪里红了。难道不是吗?”青儿不甘示弱。
“乱说,真是一点见识也没有,亏你还是湖南人,湘菜里的雪里红都不知道,难道你们家乡没有雪里红这种青菜吗?”
“根本就没有本身就叫雪里红的这种青菜,我们冬天吃很多芥菜,因为下雪天没什么菜吃,芥菜那时最红火,到了湘菜馆里才美其名曰雪里红的。”青儿自执一方道理。
“你不要告诉我花生是树上结出来的哦。”老马师傅取笑青儿说。
“那倒不会,吃花生时经常看到上面有泥巴,自然知道它是土里来的了。”
“说个笑话给你们听,咱们老板的儿子小时候去北方,对老板说,我看见黑色的莲藕了。你们知道是什么吗?”老马师傅转过来让大家猜。
“他是不是看到甘蔗了?”
“不是,他看到的是煤球,中间不也是一个一个的孔嘛,长得跟莲藕一样。”
“真有意思,就像常常有人分不清葱和蒜一样。”
“葱和蒜分不清的人还少一些,分不清韭菜和葱的人才多呢。”
最终大家也没有认可青儿的说法,他们觉得雪儿红并不是芥菜的美其名曰,而是原本就有一种青菜叫雪里红。一桌的同事们在摇头叹息青儿的无知,青儿也茫然了,到底是不是呢?
油菜和小青菜是同一个品种吗?本人研究油菜育种,应该可以给你一个比较准确的说法。在植物学分类上,油菜的分类其实很大。但是就我们生活中所见到的油菜而言,一般有甘蓝型油菜、芥菜型油菜、白菜型油菜。而在我们日常生活人们广义泛指的油菜就相当广泛了,比如说我们见到的小青菜、春天开花的白菜、春天开花的萝卜等都划归到油菜当中了。
其实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这所谓的几种作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属于芸薹属,从外观看,无论从叶型,还是茎秆、长势等均较为类似。对于像我们整天识别油菜的人来说,有些种类尚不能准确区分,更不用说大众了。而普通大众来说,由于这些所谓的各种油菜长相类似,也就干脆统称为油菜了。
下面言归正传,先来看看小青菜。其在植物学上分类学名是Brassica chinensis,十字花科芸薹属。有一说是该物种源于我国,但是不管其是不是原产于我国,原产于亚洲的说法还是可以得到证实的。小青菜在我国的名字也非常的多,比如小青菜、青菜、小白菜、勺菜、上海青、小油菜等但是无论以何种身份出现,大家也都明白指的就是这个青菜。
下面再来说一下油菜,刚刚也已经有所介绍,所谓的油菜在我国广义的指代范围是很广的。不得不说芸薹属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可供食用的的蔬菜,是不是最多的属不清楚,但是前列我觉得是肯定没问题的。下面简单介绍几种,看下图:
这是韩国一位农学育种家禹长春在1939年所提出的一个十字花科物种进化对应关系表,又被称为“禹氏三角”,经过当今物种测序等已经对该进化关系得以验证。从长相看,这个三角中所涉及的6个物种在生活中我们都可以归为油菜的范畴,并且可以说真的长的非常的像。简单介绍几个物种我们看白菜,也就是右下角的芸薹,这就是我们所见的白菜,娃娃菜也属于这一类。芥菜来说非常多了,雪里蕻,榨油芥菜、咸菜都属于这一种,我们所熟知的涪陵榨菜也属于芥菜。此外像甘蓝和甘蓝型油菜也都比较熟悉了。
从我们上面的介绍,相比应该明白了,所谓的小青菜和油菜不是一个物种,更不会说是一个品种。而两者的共同点都是属于十字花科芸薹属,都可以在不同的用途中满足我们人类的需求。
这里是科学兴农,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您。
很多花友冬天都想在阳台种点蔬菜,一方面能吃上自己亲手种的菜,另外一方面绿油油的也能点缀一下家里。家里有暖气的话,阳台也是暖洋洋的,想种什么就种什么,没那么多限制。家里没有暖气的话,温度低种啥都不长,有些即便出苗了,也可能会冻死。冬天气温低阳台种点什么蔬菜好?推荐下面5种,耐寒性很好,有些零下5度也冻不死,冬天种植还特别有味道。
乌塌菜
乌塌菜是比较喜欢凉爽生长环境的蔬菜,在高温环境中反倒会生长不良。经常能在冬天的菜市场看到乌塌菜,夏天却不见踪影。冬天想在阳台花盆里种点菜,温度低首选乌塌菜。乌塌菜的耐寒性非常好,即便零下8度的低温,也不能把它怎么样。有时候温度低叶子冻成黑褐色,温度升高或者太阳晒一晒,就又变得翠绿。在零上5度的环境中,乌塌菜就能生长。因此,温度低时,即便其他蔬菜都不生长,花盆里种点乌塌菜,也能绿意满满,时不时地吃上一盘。
注意点
乌塌菜虽然比较耐低温,但种子发芽需要温度在20度左右,否则是发不了芽的。要是阳台温度比较低,可以先在室内温暖一些的地方育苗,使其发芽以后移栽到阳台让生长。乌塌菜生长需要充足的光照,冬天温度低光照又不足时,会降低它的耐寒能力,冻伤叶子影响生长。
羽衣甘蓝
说羽衣甘蓝可能有些花友不知道是什么,但说牡丹菜可能就知道了。羽衣甘蓝比较少食用,通常作为观赏植物种植。冬天天气冷的时候,街头花坛或者公园里就会种很多羽衣甘蓝,叶子特别的好看。实际上羽衣甘蓝也是可以食用的,采中间的嫩叶清炒、打汤即可。冬天阳台气温低,完全可以种几棵羽衣甘蓝,既能欣赏又能食用。羽衣甘蓝的耐寒性和耐霜冻性特别好,能耐零下12度的低温。一般零下10度以上的环境中,它都可以保持美美的样子生长。
注意点
现在播种羽衣甘蓝有点晚了,想要栽种的话,可以买现成的苗来种。羽衣甘蓝养出状态来特别的好看,很多花友本来养了羽衣甘蓝是想食用的,结果养着养着就舍不得吃了。羽衣甘蓝不能干旱到,否则下面的叶子就容易变黄。在低温环境中,也要见干见湿。
雪里蕻
雪里蕻也是冬天常吃的一种绿叶蔬菜,它的耐寒性特别的好,冬天即便下雪也不会冻死,能耐零下7~8度的低温,名字真是名副其实。阳台花盆里想要种菜,也可以种雪里蕻。和乌塌菜一样,雪里蕻虽然比较耐寒,但需要在温暖的环境中才能发芽。因此,要先在温暖一些的地方让发芽,然后再养护在凉爽的地方,不怕寒冷,不怕霜冻,就能长得绿油油。
注意点
雪里蕻在生长期间,要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浇水不足时,即便是嫩叶也有比较多的纤维,咬不动,变得很不好吃。只有水分供应充足的雪里蕻,叶嫩汁多,吃起来菜够味。阳台种植雪里蕻,要保证有充足的光照。光照越充足,雪里蕻的生长速度就越快。
菠菜
菠菜虽然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但深秋、冬天的菠菜味道更佳。菠菜的耐寒性不及上面的3种蔬菜,能短时间耐零下3~4度的低温,温度过低时叶子就会发黄、冻伤、停止生长。但在零度以上的环境中,菠菜就能生长。因此,冬天在阳台种点菠菜,只要更低温度不是特别低,就能吃到美味的菠菜了。菠菜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在低温环境中只要盆土湿润,也一样能发芽。
注意点
菠菜受冻以后,叶子会变成墨绿色,这个时候别急着拔掉,只要冻得不是太厉害,温度升高晒晒太阳就又正常了。要是当地晚上温度比较低,担心露养的菠菜会冻伤,可以在花盆上盖块塑料膜或者旧衣服,就能防冻。
香菜
香菜最适合冬天在阳台花盆里栽种了,因为冬天吃肉会多一些,炒或者煮的时候加点香菜,味道会格外的好。香菜能耐零下1~2度的低温,长时间温度过低时,叶子会发红,但香味会越发浓郁。
注意点
香菜能在低温环境中生长,更高温度15度左右,保持充足光照,就能撒欢儿的长。同菠菜一样,晚上温度过低时,适当给香菜遮挡一下,就能有效防冻,避免影响白天生长。香菜小苗的耐冻能力要差一点,更好养护在5度以上的环境中,大苗零度左右基本不用管。
你家阳台上今年种了哪些菜?还有哪些菜比较耐冻,适合冬天种在阳台上?觉得有用点个赞,关注我了解更多养花知识。
?
农村有种冬季蔬菜,在年轻人眼里略显“神秘”,下雪天冻不坏对于农村人来说,提起冬天吃的蔬菜,除了萝卜白菜胡萝卜之外,腊菜也是一种颇受欢迎的冬季常见蔬菜之一。
提起腊菜,若较真起来,还是会有一番争论的,而争论的原因就是它的名字,在当地农村,大家对此众说纷纭,有人说此菜生长在寒冬腊月,应该称之为腊菜,有人说此菜生吃有股辣味儿,应该称之为辣菜。
还有人说,此菜真正的名字叫雪里蕻,意思就是即使大雪纷飞的日子,田野里的雪里蕻依然青枝绿叶,雪里蕻的蕻意指茂盛的意思。
貌似越是严寒,植株就越是翠绿,真是一种不怕冻的蔬菜呀,这也算蔬菜中的异类了,在当地农村实属罕见。
还有一种说法,这种蔬菜在全国各地都能种植,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特别是北方农村,每到下雪之际,雪里蕻的叶子就会变红,因此也被称之为雪里红。
不过,在我们当地,大家是见不到这种蔬菜在雪地里变红的样子,因为现阶段,田野里的雪里蕻基本收获完毕了,据前来村头收购站销售雪里蕻的王大哥介绍:“这是他们最后一批雪里蕻销售,很多收获早的邻居,腾出的茬口,种植的小麦都已经快出苗了。”
对于今年的雪里蕻行情,王大哥表示只有0.15元/斤,这种价格,还不如当前的大白菜行情,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雪里蕻行情(地头价)每年基本都在这个价格上下,每斤能超过三毛钱,那就属于过年了。
那么,如此低的价格,为啥雪里蕻还在当地形成种植规模了呢?看种植户的神情,并没有半点沮丧的样子,这种对年轻人略显神秘的蔬菜,到底有什么魅力让农民朋友舍不得放弃呢?
在亳州市牛集镇的一个村子旁,村民李大叔也是正在紧张地收获田里的雪里蕻,据他介绍,由于腾不出时间,田里的雪里蕻如今才开始收获,好在今年天气冷得较迟,晚茬小麦还是不耽误种的。
在提及雪里蕻行情如此低迷,为啥当地农户还如此执着种植时,李大叔表示:“虽然雪里蕻行情较低,但它属于高产作物,每亩正常产量能达10000斤,这样算来,一亩也有1500元的收益了。
第二个原因是这种蔬菜生长期短(60天左右),整个生长季节几乎不用农药,因此可以说是一种真正的绿色蔬菜,主要用途是腌菜,像村头就有大量收购的,就是大型酱菜厂作腌菜用。
第三个原因才是最主要的,因为咱这里是辣椒和烟草种植区,收获相对较早,如果下茬种植小麦,土地就要空闲一段时间,这时候,就该雪里蕻上场了,在这个空白期内,正好收获了雪里蕻,而后还不耽误小麦种植,因此,雪里蕻属于见缝插针的产物,即使每亩收入1000多元,农民也是愿意的,毕竟这种作物投资成本也是极低的。”
对于现代很多年轻人来说,雪里蕻实属“神秘”作物,因为它主要用于腌菜,如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吃雪里蕻越来越少了,而在笔者小的时候,那时的农村生活相当匮乏,特别是冬季,下饭菜几乎都是腌菜,而腌制的雪里蕻,几乎是每顿都要吃的,现在想想,仿佛嘴里还能感受到一股浓浓的腌菜味道。
不管如何,当地村人通过种植雪里蕻,赚取了额外的收入,这种方式还是值得鼓励的,在他们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农民的勤劳与智慧,对于雪里蕻这种农作物,在你们当地有种植吗?对于它的名字,在你们当地又有哪些叫法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积极留言交流。
雪里蕻种植时间及措施雪里蕻是叶用蔬菜,多用于腌制咸菜,或直接做成美食。因为它喜冷凉气候,耐热性较差,抗寒性强,是一种季节性蔬菜,只有在冬春季节吃到雪里蕻。在什么时间种植更好,采取哪些措施,才能种好此菜呢?本文就回答这些问题。
一、播种时间
雪里蕻生长最适宜温度为15~20度,高于25度,低于15度会造成生长缓慢和叶片细小。种子发芽最适温度为20~25度,当温度30度时发芽受限。据此,雪里蕻播种期应在9月上旬至10月初。
二、品种使用
选择籽饱,纯度高,抗病性强的品种,必须是当年生产的新种子。雪里蕻种子分两类,一类是细叶(花叶辣菜、小叶辣菜),叶子细裂纹深,边缘皱缩,颜色淡绿带紫色,叶少柄多,辣味浓,代表品种有花叶腊菜。另一科大叶品种,叶子宽大,边缘有锯齿裂缺,叶片颜色翠绿,叶多柄少,具有独特菜香。代表品种有九头鸟。一般早种使用小叶品种,晚种使用大叶品种。
三、育苗
雪里蕻可以直播,也可以育苗移栽,以移栽产量高,菜品质好。本文以育苗移栽为例介绍其中的措施要点。
按育苗地与移栽田,一比七的比例准备好育苗地。施足底肥,整成1~1.5㎝宽的畦子,播前浇透水,将种子进行均匀撒播,盖上0.5~1㎝的细湿土,用秸草覆盖保湿。到种子有60~70%顶土,立即撤出覆盖物,并小水轻浇保持土壤湿润,以利幼苗生长。真叶展开后间苗,2片叶时定苗,留苗5㎝见方。6~7片真叶时进行移栽。
四、整地与移栽
移栽田要施足底肥,特别是氮肥,因为雪里蕻叶片多,生长快,需要氮肥较多。所以土壤要肥沃,满足叶片生长对氮素的需要。每亩除施土杂肥3方外,尿素25斤,复合肥20斤,补充磷钾元素。土壤施肥后,耕翻整平,做成平畦。
移栽前先将苗床浇透水,做到带土移栽,利于缓苗。密度35~40㎝见方。稍密些,可浅采大留小提前上市。
五、田管
1、中耕:全生长期进行两次中耕,之一次在缓苗后,新叶展开后浇透水,地皮泛白后进行中耕松土,进行蹲苗7~10天,促进根系向纵深扩展。第二次在团棵后,叶片封行前,主要是松土,提高土壤通透性,利于植株快速生长。
2、浇水施肥:从移栽至采收追肥两次即可,之一在蹲苗后,每亩追尿素20斤,第二在团棵期没有封行前,每亩追复合肥25斤。施肥结合浇水,前期浇要轻,8叶以后可浇大水,但不能浇得太勤,一般5~7天浇水一次,保持土壤不干为原则。
六、采收
当基部之一叶微黄,株高60㎝高,有绿9~11片时即采收上市,在上冻前8叶以上植株全收完,留小株年后采收。
有一天,我和同事去公司饭堂吃饭,那天吃的是梅菜扣肉,当我问他你们把梅菜叫啥?他说“也叫梅菜”
我们家乡不是这样的,叫做盐菜。这时候我突然想起江苏有个菜用脚制出来的。这也是偶尔好久以前有人说。从来没有见过。
处于好奇 我就问他有没有这个菜。他认真的说,是真有这个菜。而且要男人的有力气,脚越越臭菜越香 。男人的脚有力气。用脚踩不用穿鞋子,使 蔬菜脱去水份。然后放到 水缸 里面加上适量的盐。 把缸密封起来 。 放很长时间菜都不会坏 。 而且吃的时间很长 。 这是他们农村人 在冬天保存菜的一种 祖辈传下来的传统方式 ,
这个菜到了冬至以后,他们每个家庭里几乎都要做这个菜 , 这种特殊的做法也是我有生以来之一次见过 , 也许你们没来过江苏,也不知道这个菜的做法 。 你们敢吃用脚 *** 出来的这道菜吗 ? 他的名字就叫“雪里红”。这个名字很好听的 , 他说这个菜也很好吃,又开胃 。 我觉得有点好笑。 但是这种笑只能在心里, 难道没有别的办法 来 *** 这道菜吗 ?为什么非要用脚来 呢。
二十四节气|小雪腌雪里蕻,美味背后是古人冬日藏菜的智慧11月22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雪。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写道:“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雪是反映降水与气温的节气,之所以叫“小雪”,不是因为雪下得“小”,而是用来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和程度,小雪后气温继续下降,开始降雪,但这个节气期间的气候寒未深且降水未大,所以叫“小雪”。我国地域辽阔,“小雪”代表性地反映了黄河中下游区域的气候情况。这时北方已进入封冻季节。
古人将小雪分为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意思是,由于气温降低,北方以下雪为多,不再下雨了,也就看不到雨后的彩虹了;又由于天空中的阳气上升,地中的阴气下降,导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所以万物失去生机,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寒的冬天。
农民采收雪菜 本文图片:视觉中国资料图
从气象上来说,气温跌破零度,雨才会化为雪。下雪意味着天气寒冷、万物凋零,但同时,雪又为来年的丰收打下伏笔。对于古人,小雪时下雪是一件吉祥的事,有农谚道:“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还有民谚曰:“小雪不见雪,来年长工歇”,意思是到了小雪节气还未下雪,我国北方冬小麦可能缺水受旱,病虫害也易于越冬,影响小麦生长发育而欠产,故不必请长工,这也从另一角度说明了“瑞雪兆丰年”的道理。
但气温降到冰点后,植物难以生长,对于古人,如何吃到蔬菜成了难题。为此,古人想到了许多贮存蔬菜的方式。
在北方,冬日蔬菜多采用土法贮存,或用地窖,或用土埋,以利食用。俗话说“小雪铲白菜,大雪铲菠菜”。在暖棚蔬菜大规模出现之前,大白菜永远占据北方冬日餐桌的重要位置。白菜较为耐寒,菜农在白菜收获前10天左右即停止浇水,收获后将白菜根部向阳晾晒3-4天,待白菜外叶发软后再储藏入窖,就可以保持很久的新鲜度。
在南方,更多人记忆深刻的冬日蔬菜则是雪里蕻。小雪前后,正是江南人民腌菜的时节。华东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应用研究中心研究员方云讲述了雪里蕻这一“江南著名腌菜”的历史。
雪里蕻又称雪菜,《广群芳谱·蔬谱五》云:“四明有菜名雪里蕻,雪深,诸菜冻损,此菜独青。”
“雪里蕻耐寒力强,在天寒地冻中依然能安然越冬季直至第二年春天。”这是雪里蕻冬季被用于腌菜的重要原因。方云表示,雪里蕻还被称为“春不老”,这也与它腌后的特性有关,“与其他清一色的酱色咸菜不同,雪里蕻腌制过后仍然通体碧绿。在一片沉寂的冬日里,端上一盘绿茵茵的雪里蕻,正如把春天的颜色也端到了饭桌上。”
雪菜的衍生物“倒笃菜”是江南著名的腌菜品类之一。“倒笃”是俗语,字义是“倒放”,就是腌菜时将容器倒放。倒笃菜以新鲜的雪里蕻腌制,不似雪菜那般咸,味较清淡,有一股暗香气,而且菜较干、较轻,便于携带和存放。清代名人美食家袁枚非常喜爱倒笃菜的美味,在《随园食单》中称赞它“是家常菜中简便难得的实用珍品”。
方云提到在上海郊区,这种“倒笃菜”的腌制 *** 也十分普遍,“在上海郊区,民间多有应用腌菜罐倒置的腌菜 *** 。清朝上海郊区的人民普遍食罗汉菜,罗汉菜是用野菜腌制成的。上海崇明岛也用腌菜倒置法制成倒笃菜,是一道有名的农家小菜。”
雪菜炖豆腐
上海地区《嘉定县志》(1930年)对此也有记载:“罗汉菜一年生草本,产岗身等处,盐渍为范,盛以瓦瓶,倒置于稻草灰中,数月后取食,味鲜美,为邑人所重。”
腌菜是古人抵抗冬天寒冷和食物匮乏的智慧。冬季蔬菜供应紧张时,腌菜保留下了蔬菜的鲜甜与营养。冬天的腌菜一般要吃到来年春天。甚至在春天到来后,许多人依然留恋腌菜的美味。蚕豆上市时,用新鲜蚕豆烧雪里蕻是一绝,干菜烧五花肉也是一年四季的美味。
“古人冬日藏菜,聪慧地将有限的食材发挥到极致。而现代人对雪菜的钟爱,守望的不仅是那份‘莼鲈之思’的乡愁,更是一份独到的冬日小确幸吧!”方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