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的产地,人们在利用这一食材上迸发出更多的创造力。流传百年的靖江蟹黄汤包是其中的经典……”
2012 年,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把镜头转到了江苏靖江。从那以后,皮薄汤鲜的蟹黄汤包被越来越多人知晓,成为人们到靖江一定要品尝的特色美食。
▼汤包,用来喝的包子
靖江,早上的汤包馆是极为热闹的。本地人会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吃汤包,再喝碗 子粥,然后开始一天的工作。
“九月正是吃靖江汤包的时候,一直到十二月蟹都很肥,到元月想吃汤包就没了。”汤包还未上桌,做了三十年汤包的老师傅陶晋良向我们介绍道。
摄影| 王牧
他告诉我,一个皮薄如纸、汤汁浓郁的汤包,要经三十多道工序才能做出来。
味道正不正宗取决于其中最复杂、重要的步骤——熬制汤汁,也就是 *** 汤包的馅。调制汤汁,首先要将猪蹄膀的厚皮切细,用文火在鸡汤中煨上近三个小时,让猪皮完全溶入汤中,关火冷却形成透明的皮冻。再选用手工拆出的当季蟹肉,与鸡汤、姜蒜末、皮冻一起搅拌均匀。
▼
可别小看了这里面的馅,和陶师傅仔细了解,才知道其中一些小秘密。
首先,蟹黄汤包中的“汤”,是冷却后的皮冻得来。裹馅时皮冻类似果冻的质地让蟹肉、蟹黄都能裹进面皮,上屉后皮冻一遇热就化作了鲜味浓厚的汤汁,这也是蟹黄汤包中“汤”的来源。
此外,蟹黄汤包中的“蟹黄”并不是每个月都有的。在蟹黄不够肥的时节,不少做汤包的餐馆干脆不放蟹黄,只放蟹肉。要想吃到味道绝佳的蟹黄汤包,就得每年农历十月左右来,这个时候本地蟹已肥,蟹黄最为饱满,汤包味道也最是鲜美。
摄影| 王牧 、龙马
除了原材料,汤包的口感韧不韧关键还要看擀皮和包馅。
*** 汤包皮的师傅,用的都是两头尖的擀面棍,用力的时候,外重内轻,可以很快将一块中间厚四周薄的面皮擀出来。听师傅们说,擀面皮看似是整个汤包 *** 中最简单的一环,实则很有技巧,稍有偏差,蒸的时候就容易破损。
▼
皮擀好了就到了最后一步——包汤包,这是最考验师傅技术的时候。
一只正宗的蟹黄汤包馅差不多三两,要想用一层薄薄的面皮牢牢锁住,这一圈细密的面褶极为关键。捏褶讲究轻、柔、均匀,每个包子上的褶要控制在 28— 35 道之间。褶子少了,会漏汁;褶子多了,中间那坨面疙瘩太厚,会煮不熟。
一道道细致均匀的面褶在师傅们的手下飞快地诞生出来,每位师傅几乎 3—5 秒就能包好一只鼓鼓的、极富弹性的汤包。上笼屉蒸几分钟后,被靖江人戏称是“放在盘里的座钟,夹在筷子上像灯笼”的蟹黄汤包就做好了。
碗里的汤包晶莹剔透、皮薄如纸、几近透明,稍微一碰,便可看见里面的汤汁随之轻轻晃动。吃之前,陶晋良还特意给我们说了一道秘诀:“吃我们靖江的汤包,要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喝汤。”边说还边晃了晃眼前的高脚碗。
开了口的汤包,蟹肉的鲜、猪肉的香、汤汁的醇,此时都顺着这个“天窗”一股涌过来,实在令人垂涎欲滴。汤汁很烫,但汤里的蟹肉、蟹黄一齐被吸进嘴里,味道特别鲜。坐在我旁边的摄影师边吃汤包边笑,“好像是在吃一碗海鲜粥”。
和汤包一起上来的除了姜丝、醋,还有一大碗蟹黄汤包的绝佳伴侣——粯子粥。靖江人还给这浅棕色的粥起了个别名,叫“靖江咖啡”。
来靖江之前,我们从未听说过“ 粯子”这个词。陶师傅和我们说,“粯子”指的就是用元麦——大麦的一个变种,磨制成的灰白色粉末,模样近似面粉。原来靖江老岸地区地势较高,种元麦比种水稻的多,家家户户几乎都吃用粯子熬的粥,就像靖江童谣说的“栀子花开六瓣头,靖江日脚有过头,早起烧点粯子粥,中午烧点毛芋头”。
粯子粥做起来也很容易,先将米或饭加水烧开,再将用冷水调成糊状的粯子倒入锅中,搅拌均匀。等到再次沸腾,粯子粥便做好了。
就在要喝完整个汤包的时候,陶师傅又发话了。他告诉我,因为面皮极薄且韧性佳,喝完汤汁,包子皮能再吹起来。我在同伴的怂恿下,就着咬开的口冲汤包里吹了吹气,果然,汤包像气球一样鼓起来,惹得大家一阵惊呼。
蟹黄汤包从过去只能“限购”品尝的小众美食,到现在走出靖江,在扬州、南京,甚至香港都闯出了自己的名气。三四十年间,在保留原有风味的基础上,蟹黄汤包在靖江人的手中被不断升级改良,逐渐成为靖江人宴请亲朋的美味,也成了他们最为认同的味觉符号之一。
-END
-文章| 《风物中国志》
-编辑| 地道风物
-图片| 部分图片来自 ***
做为一名江苏人,提到蟹黄汤包他一定知道靖江的南园宾馆。是的,这里有一家很出名的蟹黄汤包店——南之缘,平常这里的食客骆驿不绝,春节期间更是座无虚席,为了尝一口家乡美食,大家也是拼了,哪怕等上20分钟也是值得的,真是吃在嘴里乐在心里。
摄制 陈金刚
校对 李海慧
没吃过靖江的蟹黄汤包?那你好意思说吃过蟹黄汤包蟹黄汤包:皮薄如纸,汁多味美
蟹黄汤包是靖江市传统小吃,早在明、清时期已经享有盛誉。其特色是皮薄如纸,吹弹即破, *** "绝"、形态"美"、吃法"奇"。
来了泰州不去靖江吃下正宗的蟹黄汤包真的相当可惜,所以我们将原本比较赶的行程压缩,特意抽了一个上午的空闲时间去靖江吃汤包。
南之缘的汤包在当地相当有名,不光是游客,市民也是会经常光顾。拖智灏的福,一来二去竟然说动了经理带我们参观后厨。
厨房里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蟹黄汤包的 *** 原料十分讲究,馅为蟹黄和蟹肉,汤为原味鸡汤, *** 工艺精妙绝伦。
看到师傅们在分工合作,有的搓面然后揉成一个个小团,再由别的师傅用擀面杖擀成薄片。
每道工序看似简单,其实很考验功力,很多师傅做一道工序,每天反复,一做就是好多年。
其实这个工作看上去相当枯燥,但师傅们每个人都做的相当认真,即便我们去参观,她们也不曾停下,因为汤包每天供不应求,一旦停下来就有客人吃不到,这一点都不夸张。
靖江汤包的汤是包在皮里面的, *** 工序较繁,从头到尾有三十几道,我们看到的其实也只是一小部分罢了。
师傅们动作相当娴熟,包一个汤包只需要几秒钟,眼睛不能眨,或许才能看的更真切一些。
汤包在包好后放上蒸笼,只需等最后的工序就大功告成了。
经理说曾有外国朋友尝了靖江汤包后赞誉“靖江汤包是中国神奇的包子,然后问外国朋友智灏要不要动手学习做一个汤包。
显然这话问到了智灏的心坎里,赶忙洗手,带上帽子,有模有样地和师傅们学起来。
碰巧后厨遇到了南之缘的金牌厨师,师傅做汤包已经做了几十年了,带了很多的徒弟。在大厨的指导下,智灏终于做成了一个不错的汤包。
看样子他对自己的作品还是挺满意的,大厨说之一次做成这样已经相当棒了。
最后一道工序是汤包上笼蒸,看到热气腾腾的场面,不一会儿就闻到了香味。
煮好的蟹黄汤包吹弹可破,皮薄汁多,在这里客人来了都是要等汤包的,而不是汤包等客人,为了保证口感,要以最短的速度送上桌。原来吃汤包这么一件看似很平常简单的事情,其实并不简单。
精白面粉塑皮囊,蹄膀老鸡铸热肠。
皮冻融和凝正气,蟹黄作伴送秋阳。
满笼飘溢腾腾雾,古巷散发细细香。
颤颤微微娇又嫩,悠悠晃晃狷微狂。
乾隆怪惑苦遭罪,百姓稔熟乐啖尝。
提放自如皆有道,开窗尽吮岁华芳。
百年古法 *** 的靖江蟹黄汤包,真材实料每只18元,你觉得贵吗?靖江蟹黄汤包是中国四大名点之一,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其皮薄如纸、汤足如泉、浓而不腻、味道鲜美的特点,在中式面点中独竖一帜,深受大江南北食客的青睐。蟹黄汤包的 *** 原料十分讲究,馅为蟹黄和蟹肉,汤为原味鸡汤, *** 工艺精妙绝伦,被称为“中国最神奇的包子”。此行来到江苏泰州靖江,拜访靖江蟹黄汤包的领军人物陶晋良大师以及传说中的汤包“梦之队”。
2017年11月拍摄于江苏泰州靖江。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靖江蟹黄汤包在激烈市场竞争下,很多店家对传统名点进行改革,内容五花八门,有的增加汤料的品种,有的加大汤包的个头,有的尝试机械加工面皮……但很多都以失败而告终。而中国烹饪大师、国家特级点心师陶晋良大师的“南之缘”汤包仍采用传统手法 *** ,却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陶晋良(图上穿白色工作服)认为,客人品尝汤包不仅是享受美食,还要能感受到靖江传统名点独特的情韵,只有传统工艺才能赋予靖江蟹黄汤包这种韵味。他要求蟹黄汤包 *** 上必须按流传百年的老法进行。汤包必须手工包制,包裹时手法用力均匀,每个褶皱大小如一,褶皱数相同。
陶大师同时改良了熬汤的手法,去除影响健康的油脂,保留了汤汁的醇厚。推出市场后,人们逐步意识到“南之缘”汤包的口味在靖江最能代表传统特色,甚至有消费者认为,正宗的靖江汤包就应该是“南之缘”。
靖江蟹黄汤包 *** "绝"、形态"美"、吃法"奇"。汤包皮薄、馅汁特别多,汤是包在皮里面, *** 工序繁琐,有三十几道之多。不仅寻常百姓家不能 *** ,就是一般点心师也未必能做,必须有专业汤包师才能完成。
如今,陶晋良和二十多名弟子组成了靖江最强的团队,被称为靖江汤包 *** “梦之队”。陶大师毫无保留传授技艺的现代工匠精神,让他的“梦之队”魅力无限。
“南之缘”蟹黄汤包用料是实实在在的。他们把每天产生的蟹壳等下脚料磨成粉来喂鸡养猪,再把鸡和猪用于 *** 蟹黄汤包馅料。稳定的原料质量保证了“南之缘”高品质。
随着陶大师靖江汤包 *** “梦之队”不懈努力,靖江蟹黄汤包名扬四海,食客纷至沓来。据说“南之缘”汤包平均一天销售1000多笼,国庆期间每天卖出3500多笼,每笼6只,一年要卖出200多万只靖江蟹黄汤包。
“轻轻提,快快移,先开窗,后喝汤,最后一扫光。”如今,食客们不仅能品尝到汤包鲜美味道,还能感受到传统靖江蟹黄汤包独特韵味。正是有了像陶晋良大师这样为靖江传统名点传承的不懈努力,才能守护好“中国汤包之乡”的荣誉!作者简介:寒残一叶(摄影师、旅行家、自媒体人)。2016今日头条年度旅游头条号。
仅 *** 工序就多达30多道!你喜欢的蟹黄汤包,美味秘诀公开了→(央视财经《生财有道》)立冬一过,正是江苏省靖江市螃蟹最为肥美的时候,这个时候也是张跃竞最为忙碌的时刻。
张跃竞,土生土长的本地人,现有蟹塘养殖面积100亩,年产值达到了上百万元。张跃竞的蟹塘位于靖江市生祠镇的东进村,长江支线水源汇集而成的水塘,水质良好,进出水方便。蟹池底的沙壤土、砂砾土,通气性能好,这种环境中长大的螃蟹,真的是膘肥体壮、膏满肉厚。
目前,像张跃竞这样的螃蟹养殖户,东进村共有十多位,整村蟹塘占地超过两千亩,村里的螃蟹养殖目前亩产量平均都能达到两百多斤。
靖江人会养螃蟹也会吃螃蟹,在这里把螃蟹作为食材的美食有很多,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蟹黄汤包。据统计,靖江每年大约销售三千万个蟹黄汤包,这些汤包所要消耗的螃蟹量可想而知。
陆林凤,靖江市蟹黄汤包技艺传承人。她参与创建的“朱阿姨”汤包平均每天销售上百笼,一天就能卖出近千个蟹黄汤包。
靖江蟹黄汤包历史悠久,据传已有二百五十多年历史,靖江蟹黄汤包, *** 绝、形态美、吃法奇、口味鲜,以其独特的个性和口味在食客们的心中占据了一方位置。
蟹黄汤包的 *** 工序多达30几道,汤包的馅料首先取猪蹄膀的厚皮,切细,文火煨一夜,至猪皮完全溶入汤中,再冷却成为透明果冻一般的胶状物。然后用蟹黄、蟹肉、熬好的鸡汤、姜丁、蒜末一起放入猪皮熬成的胶冻内拌匀。待它在汤包里蒸熟之后,那脂膏浓厚的胶冻便溶为汤汁了。
靖江除了蟹黄汤包这张美食名片之外,近些年螃蟹宴也渐渐崭露头角,成为众多食客的新宠,其中滨江花园酒店的螃蟹宴最为有名。
独具匠心的螃蟹宴在带给众多食客一种全新味觉体验的同时,也让到过靖江的人,对靖江有了更为独到的了解与深刻的记忆。
现如今的靖江,无论是螃蟹养殖还是汤包、蟹宴的 *** ,已经形成了靖江一条相对成熟的产业链条。可以说,这条产业链不仅为当地百姓提供了坚实的财富基础,同时,也为靖江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更多活力。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央视财经频道《生财有道》11月29日19:00分播出。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喝着酱香拿铁食着大螃蟹,谁还能过不好周一啊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地理标志产品就代表着这“一方水土”的馈赠和“一方人”的乡愁。2022年6月20日,由江苏省知识产权局、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主办,扬子晚报承办的“苏地优品——2022我最喜爱的江苏地理标志产品”公益调查活动正式启动。经过激烈的“角逐”,今天,总榜单正式出炉!快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深入人心的“苏地优品”吧。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徐媛园
上百万网友为“苏地优品”点亮“小星星”,得票之一的是它
投票开启之一天,活动就引发了大量关注,超10万人参与投票,为自己心仪的江苏地理标志产品点亮“小星星”。经过多轮“你追我赶”的激烈竞争,在活动截止第二天,记者看到,在“我最喜爱的江苏地理标志产品”投票活动中,总访问次数为4977361,累计点赞次数为1146379。其中,宜兴百合“突出重围”排名之一,票数为74152。公众投票排名前十的为宜兴百合、高邮鸭蛋、阳湖水蜜桃、赣榆梭子蟹、龙池鲫鱼、东台西瓜、兴化大米、泗洪大闸蟹、黄桥烧饼、丰县牛蒡。
公众投票结束后,进入评委评选阶段。来自社会各界的评委和专家评出了“江苏地理标志产品30强”。此外,活动还产生了“更佳电商营销产品”“更佳富民增收产品”等五大类奖项。
来自南京公交集团第四客运分公司团总支书记徐若男此次作为大众评审参与了评选,她表示,江苏地理标志资源丰富,地理标志产品数量众多,每一件地理标志产品都体现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品质魅力。“通过参加评审活动,我也了解到,近年来,江苏省知识产权局深入挖掘地理标志资源,不断加强工作创新,打造了一批风味独特、品质优良的地理标志产品。”徐若男说,此次“我最喜爱的江苏地理标志产品”公益调查活动,让更多老百姓走近地理标志,了解地理标志,有力提升了江苏地理标志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
征文、抽奖、三行诗表白“地标”……丰富活动让“苏地优品”深入人心
活动期间,在微博进行的四轮幸运抽奖和一轮“锦鲤盲盒”抽奖得到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在微博抽奖活动中,超10万人浏览页面并互动。我们惊喜地发现,无论是中奖与否,江苏网友都积极地为家乡地理标志产品“代言”,而其他省份的网友也闻“香”而来,讲述自己曾经在江苏求学、工作、旅游时尝到的江苏美食,或者规划下一次来江苏“逛吃”的行程。
作为“锦鲤盲盒”的获奖者,扬州人赵先生收到了我们精心筛选的13件地理标志产品。“整个大礼包很丰富,基本上代表了各市的特色。高邮鸭蛋咸淡适中,油很足,阜宁大糕口感软糯香甜,非常好吃!”赵先生说,13件“苏地优品”中除了吃的,还有南通印花布、苏州镇湖刺绣、连云港东海水晶等其他特色产品,让他也获得了不少江苏地理标志产品的相关知识。
在“三行诗表白江苏好味道”征集活动中,热情的读者们纷纷发来精心创作的三行诗。小龙虾爱好者田先生虽然是南京人,但从20岁就开始吃盱眙龙虾,每年夏天都会跑到盱眙去吃,如今已经40岁了,见证了小龙虾和盱眙的发展。所以,当田先生看到“三行诗表白江苏好味道”征集活动后,专门为盱眙龙虾写了三行诗:一只小龙虾,“红”了一座城,舌尖难忘。90后杨先生是徐州人,曾就读于镇江的江苏大学。每每回忆起自己的大学生活,杨先生总绕不开镇江香醋。于是,他为家乡的镇江香醋写下三行诗:上大学的那四年,是飘着醋味的四年,现在却无比怀念。
在征文活动中,扬子晚报也收到了来自江苏各界人士的投稿上百篇,不少同学都用自己的笔尖,记录下自己更爱的江苏地理标志产品。来自南京市燕子矶中心小学的陈星然写道:我迫不及待地拆开包装,一只油光光、 *** 嫩的鸭子出现在我的面前。我的嘴巴不自觉地贴了过去……而扬州市民王道清则记录了他参加工作后在街边吃黄桥烧饼的感受。不少人都在文章中祝愿江苏的地理标志产品越来越丰富。
记者了解到,接下来,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开展地理标志宣传推介活动,不断提升江苏地理标志品牌价值,为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特色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苏地优品——2022我最喜爱的江苏地理标志产品”公益调查活动评选结果
由江苏省知识产权局、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主办,扬子晚报承办的“苏地优品——2022我最喜爱的江苏地理标志产品”公益调查活动,经公众投票、专家评审、公示等环节,现将评选结果发布(排名不分先后):
一、江苏地理标志产品30强
赣榆梭子蟹、高邮鸭蛋、镇江香醋、盐水鸭、东台西瓜、盱眙龙虾、兴化大米、黄桥烧饼、丰县牛蒡、邳州大蒜、靖江蟹黄汤包、镇江金山翠芽、南通长江河豚(养殖)、高邮湖大闸蟹、宜兴百合、洞庭山碧螺春、东海(老)淮猪肉、阳山水蜜桃、洋河大曲、镇江锅盖面、丁庄葡萄、阳湖水蜜桃、雨花茶、龙池鲫鱼、兴化香葱、扬州漆器、南京云锦、震泽蚕丝、镇湖刺绣、东海水晶
二、更具人气产品
宜兴百合、高邮鸭蛋、阳湖水蜜桃、赣榆梭子蟹、龙池鲫鱼、东台西瓜、兴化大米、便仓枯枝牡丹、惠山泥人、南通蓝印花布
三、更佳富民增收产品
盱眙龙虾、固城湖螃蟹、丁庄葡萄、高邮鸭蛋、东台西瓜
四、更佳电商营销产品
阳山水蜜桃、高邮湖大闸蟹、洞庭山碧螺春、赣榆梭子蟹、震泽蚕丝
五、更具创新性产品
镇江香醋、镇湖刺绣、南通长江河豚(养殖)、邳州银杏、东台发绣
六、更具成长性产品
阳湖水蜜桃、横溪西瓜、无锡毫茶、溧阳青虾、龙池鲫鱼
校对 盛媛媛
追寻舌尖上的中国探店,江苏靖江蟹粉汤包,这工艺绝了江苏靖江,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士荣”蟹粉汤包老店探店
店内大厨,非遗传人,汤包、河豚做的棒极了
泥塑展示汤包 *** 及食用过程,捉蟹、拆蟹
熬汤、擀皮
包馅、灶蒸
提抓、品尝
每个一碟,汤汁饱满,是我吃过的更好吃的汤包
提抓
这个技术可是要练上几年的啊
配上姜丝、姜汤,先开窗、后喝汤,再配点醋,巴适极了
最正宗的蟹黄汤包,今天我想介绍一下靖江的众多美食在外多年,一直吃到汤包。
但是总是没有在靖江吃到的那个最正宗的蟹黄汤包来的有滋有味。
馅料:
@BIU BIU
@7wenjingdnlwu
江南一带售卖蟹黄汤包的地方不少,但最出名的还得数靖江。
一个段落简单介绍江苏靖江
据说淮扬美 *** 华汇集在这里
@靖江文体旅游
上网搜资料,你很容易就会发现这么一句话:“天下美食在淮扬,淮扬美食在靖江”。
撑起靖江美食底气的主要有这两个原因:
@ericaxu_0702
1??地处江淮平原南端、长江下游北岸,近海且三面临江,优越的地理位置让这里物产极其丰富。
@靖江文体旅游
2??历史上接纳了4次大规模的移民,各地美食特色汇聚融合,让靖江菜具备淮扬之清鲜、苏杭之甜润、川菜之热辣……
@靖江文体旅游
@大美靖江
立春的河豚;惊蛰的春笋、油豆腐填肉;立夏的盐水河虾;大暑的红烧鲻鱼;立秋的板栗烧鳝段……
总而言之,它是一座可以为了吃专程去一趟的惬意城市!
优越的地理环境让靖江极其适合鱼类生存,每年秋季洄游到此的中华绒螯蟹,肉质饱满蟹黄鲜美,成就了这方水土上的各种蟹味美食。
最有名的当然是蟹黄汤包,据说有近200年的历史,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认识的江苏、上海朋友10月隔三差五就要呼朋唤友周末去靖江“喝”汤包。
一天跑三家老牌汤店,朋友圈发小视频,汤包晃得人头发昏,直想钻进屏幕里吃掉它。
都说正宗靖江汤包,“皮薄如纸,汤足如泉,行如玉菊,不溢不破”。想要达到这种境界, *** 工序可是讲究又复杂。
/馅、汤/
拍纪录片的保留项目之一,看汤汁奔流 @cctv
皮冻 @cctv
老母鸡+筒骨熬汤,放入切细的猪蹄膀厚皮,文火煨至猪皮完全溶入汤中,再冷却成为皮冻。
@大美靖江
人工拆出蟹肉、蟹黄,吊汤的老母鸡拆肉切丁,和皮冻混合,包入皮中。
在蒸的过程中,皮冻融化,也就有了鲜掉眉毛的汤。
/皮/
皮也是蟹黄汤包的一大特点,看似吹弹可破,却韧性惊人,能兜住滚烫、满满的汤。
韧性好的高筋面粉是支柱,让面皮能像气球一样吹鼓起来。
用两根两头尖的擀面杖同时擀皮,保证面皮中间厚四边薄。
三次擀制,让面皮经过三次收缩伸展变得既薄又有柔韧度。
/包/
包汤包也是个大学问。褶皱数不能少于28个,不然汤包会破。但也不能超过35个,不然中间那坨面疙瘩蒸不熟。
包制过程中还要注意封口与馅不能碰触。
上锅蒸约4分钟,时间误差不得超过10秒钟。
/吃/
足够的鲜让靖江汤包的配料极为精简。配些姜丝、滴些香醋,就能成就美美一餐。
老牌汤包店,会有专门的服务员帮你把汤包从蒸笼里移到小碗上,毕竟手里没有轻重,一只汤包就会在瞬息间“香消玉殒”。
“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喝汤”。经验丰富的服务员会把汤包放在小碗靠边的位置,让你凑上去“喝”汤包更加方便。
用牙咬个小口,吸吮略微有些浓稠的汤汁。感受极致的鲜从舌尖铺到胃肠的惬意。
吸完汤汁,就可以开吃皮和蟹黄、蟹肉。拌着姜丝、米醋,开胃不油腻,还不用担心太“寒”。
南园宾馆(南之缘汤包):虽然当地人口碑褒贬不一,但谁都无法阻止南之缘成为知名度更高的汤包。大师坐阵,让各种纪录片、新闻媒体都认准他来采访。
摇头酒楼:当地人较为推崇的汤包店,用料实在
百盛大酒店:煎汤包极其有名,蒸熟后置于平底锅油煎,增加别样风味
靖江的秋冬还可以这样吃
贴膘从来不是件难事
/其他蟹味/
除了蟹黄汤包,你还可以尝试蟹粉狮子头、蟹黄粉皮、蟹黄肉圆、蟹酿橙、蟹黄豆腐、蟹黄饼嫂……
或者自己去市场上挑蟹清蒸、生/熟醉、辣炒。
如果觉得单吃蟹不够饱,推荐你加点一份粯子粥,粯子即“元麦”,在 *** 被称为青稞。煮粥后清爽又不会寡淡,嚼起来糯唧唧。
八圩江鲜美食一条街:一条街聚集十余家江鲜馆,一年四季供应一手江鲜
/羊肉/
秋冬正是吃羊肉进补的大好时节。在靖江羊肉江湖,孤山桑木桥、新桥太和高山桥、西来土桥,三足鼎立。
桑木桥羊肉肉质肥嫩,鲜而不膻。煮羊汤、烤羊腿、白汤羊头颈、孜然羊棒骨、酸汤羊血肚……各具风味。
新桥太和村,白切羊肉、羊肉粉丝汤等深受喜爱。
土桥则用红烧羊肉打出一片天,尤其是缪家埭出品的红烧羊肉色泽微红油亮,香浓软糯,肉质酥烂。一吃难忘。
/河豚/
初春是吃河豚的更佳时节,但人工养殖让河豚一年四季都能吃得到,而且更加安全。
红烧河豚更受欢迎,皮软糯滑嫩、肉紧入味、汤汁浓稠。配上些草头清甜解腻。
鸿运酒楼:汤包也是靖江闻名(南环路93号近229省道)
/香沙芋/
香沙芋,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是靖江人的美食自豪。口感细腻,有一股独特香味,素有“芋粟”之美称。
清蒸毛芋头享受芋头最原始的味道,蘸上陈醋、甜酱,或麻辣酱变换不同风味。
此外还有蟹黄芋艿、奶香芋泥、凤尾芋艿球等做法。
靖江知名美食聚集地-季市
千年古镇小吃尤其多
千年古镇季市,年轻人出去闯未来,老人们留守老街过老日子。
许多老底子美食让城里的人也经常大老远来这里采购。
/老汁鸡/
将鸡漫没在老汁里,用文火慢烟。因为老汁上层一层油,看似不冒热气,实则汤温很高,硬是靠着汤温慢慢烟熟。这样做出来的老汁鸡,入味很深,回味无穷。
现在,除了老汁鸡,还有老汁肉、老汁鹅、老汁猪肝等。
/肉圆/
季市的肉圆也极为有名。八成瘦,二成肥,有油脂香但又不会腻,口感软而不散。
蟹季当然要尝蟹黄肉圆。蟹肉和肉沫搅拌在一起。蟹黄则裹在外层,经油炸后形成了独特的味觉包裹层。一口咬下去,满满的肉感让人沉沦。
/老肝大肠/
@新新酱
猪肝+大肠,再加上些茭白/慈菇一起炖煨,猪肝嫩滑、猪肠Q弹耐嚼,下水爱好者过来狂欢!
/大炉饼/
大炉饼也是来了不吃等于白来的季市名片。
一层油面,一层水面,擀上十几层,包馅,松子,豆沙,桂圆,肉松……有甜有咸,最后裹上白芝麻增加香气。
出炉的大炉饼最烫但也最香,一手往嘴里送,一手接着掉下来的芝麻和饼屑。饼吃完了,另一个手里的屑子往嘴里一按,咂一下,会吃到饼的最香。
/其他小吃/
千年的历史让这里的小吃种类繁多。
比如秋季加入桂花做出的荷叶桂花茵糕。软糯Q弹。荷叶的清香和桂花的香气融合在一起,口腔中清甜的滋味在飘荡。
再比如涨烧饼,酒药发酵制成的酵水和面,面发酵后散发淡淡酒香。经过油淋煎,外脆里软。
靖江人的日常生活还有这些
看似平平却是游子忘不掉的乡愁
/马桥馄饨/
@一位非常神秘的猹猹
靖江吃馄饨,马桥极其出名。
馅以猪肉青菜、韭菜和菠菜馅为主,还会加入淡水虾增加口感和鲜甜味道。
拌入一些猪油,既罪恶又好吃到眉头扬起。
@WhoeveR就是爱谁谁
传统马桥馄饨使用骨汤。后来创新做法在粯子粥里下馄饨,滑溜爽口还管饱。
除了汤馄饨,还有干捞、蒸、油煎等做法。
/百叶卷/
@吃在靖江
百叶卷是靖江人早餐的更爱之一。用百叶取代面皮,多了一股子豆香,风味独特。
包裹的馅料选择也极其多。想吃得饱一些就包油条、糯米饭。
想吃得“奢侈一点”就包里脊、鸡排、肠……
抹上的秘制甜面酱、时不时出来刷存在感的榨菜粒是美味灵魂。
向阳早点:工农路16号-7
高家美食:新建南路36号
/煎饼/
搜图
编辑@D_懵袋子
现摊面饼,打个鸡蛋,撒上香菜葱花,秘制酱是各家的制胜法宝。
旁边的油锅里炸上手工自制的肉串或者靖江特色红肠,裹起来趁热吃,纵使秋冬气温骤降也不放在心上。
眼镜哥煎饼:永远排队的人气店,肉串有淡淡咖喱香(胜利街酸奶烧烤店前)
芬芬煎饼店:自制的肉串是人气秘诀(静安路华发公寓107)
/猪肉脯/
@新浪江苏
猪肉脯也是靖江美食名片之一。街头猪肉脯随处可见。
本地人力推“双鱼”牌肉脯。还可以顺便带点红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