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肉苁蓉,阿拉善肉苁蓉

牵着乌龟去散步 生活 36 0
地方|阿拉善:宏魁苁蓉集团走上兴企富民的沙产业之路

关注我们哟

?定期推送科技与知识产权事件,政策解读 ,项目进展,成果信息 ,科普知识等科技动态,提供政策查询、专利检索、需求对接、专业课程等诸多优质服务,内蒙古最权威的科技与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微信平台!关注我们妥妥没错!

金秋时节,记者来到位于阿左旗巴彦浩特镇城西十几公里处的内蒙古阿拉善宏魁苁蓉集团沙生植物试验示范园,只见一片片梭梭林随风摇曳,长势茂盛。“植物园是以繁育梭梭苗木为主的沙生植物苗圃,同时是集沙生植物引种驯化、科学研究、试验示范、技术推广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现在种植面积有10万亩,为公司发展梭梭肉苁蓉等沙草产业提供了保障。”该集团董事长祁成宏说。

宏魁苁蓉集团是阿拉善盟较早发展沙产业的企业。自2008年成立以来,该集团把沙产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牧民收入的战略核心业务,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坚持规模发展、龙头带动农牧民致富的理念。通过多年发展,如今已成为集梭梭种植,肉苁蓉接种、相关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肉苁蓉龙头企业。据介绍,目前,该集团苁蓉种植和深加工已形成了1000吨/年肉苁蓉酒、500吨/年苁蓉养生液、3000万粒/年胶囊剂、1亿片/年片剂、1000吨/年营养白酒等系列产品生产线。

发展沙产业,关键是科技支撑。该集团成立之初,就把科技创新作为重中之重。联合中科院多家院所成立阿拉善沙产业研究院,集团公司董事长祁成宏出任研究院理事长。研究院是自治区 *** 与中国科学院院区合作“126战略”重点建设的两个研发中心之一。2014年,该集团又成立了以中科院匡廷云院士为首的沙生资源植物院士专家工作站。工作站通过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引进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为公司培育科技创新团队,提升了公司的自主创新能力与水平,同时也促进了院地合作与产学研的结合。

“刚开始,企业生产的产品只有2种,现在已增至8种,还有6种正在研发中。企业研发生产的‘七味苁蓉酒‘和‘苁蓉养生液’在市场上很是畅销,企业几年来销售额达到5000万元,这都是靠推进科技研发新产品带来的成效。”祁成宏说。

在加大科技支撑的同时,该集团以“沙地绿起来、企业强起来、牧民富起来”为目标,在打造肉苁蓉——梭梭基地的同时,成立宏魁沙产业合作社,大力实施“企业+基地+科研+合作社+农牧民”的产业化发展模式,由企业出技术、设备、种子和苗木,无偿提供给合作社农牧民,规范种植梭梭嫁接肉苁蓉和锁阳,收获后企业以市场价收购进行深加工,这种产业化发展模式不仅壮大了企业实力,也有效地保障了农牧民发展沙产业的收入。

据了解,如今该集团共种植梭梭肉苁蓉100万亩,嫁接肉苁蓉20万亩,加入宏魁沙产业合作社的有118户1053人,以“公司+基地+科研+合作社+农牧民”的形式辐射带动2万多农牧民通过沙产业获得增收。

(来源:内蒙古日报)

内蒙古善宗芸品牌肉苁蓉

善宗芸品牌肉苁蓉

内蒙古利诚农牧业坐落于内蒙古包头市达茂旗,企业是集沙产业、电子商务、物流、进出口贸易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农牧业科技公司,公司沙产业致力于肉苁蓉的栽培、加工,产品研发、销售,以及沙漠治理;“善宗芸”为公司旗下肉苁蓉品牌,公司秉着“服务之一、品质至上”的产品理念竭诚为您服务。

善宗芸品牌肉苁蓉

被誉为苍天圣地的内蒙古阿拉善,得天独厚的产地优势,诞生出品质上乘的正宗阿拉善荒漠肉苁蓉,善宗芸品牌旗舰产品为油苁蓉原切切片以及肉苁蓉鲜干切片,每片都精选自生长三年以上的优质肉苁蓉,从人工采挖到生产加工都倾尽着每一位荒漠牧人深深的善意,愿善待每一份肉苁蓉的来之不易。

善宗芸品牌肉苁蓉

内蒙古阿拉善荒漠肉苁蓉,素有“沙漠人参”之美誉,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是中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放射性菊花纹清晰可见,油性大,经久耐泡,性温、补而不峻适合长期食用,在历史上就被西域各国作为进贡朝廷的臻品,肉苁蓉作为中华九大仙草之一,正受到全球养生人士的广泛推崇。

阿拉善治沙的两个“奇迹”

隆冬的阿拉善北风凛冽,在通往阿拉善左旗的戈壁滩上放眼望去,曾经的黄沙踪影不再,唯有高矮不一的沙生植物分布其间,固守着一方。隔着一条公路,乌兰布和沙漠和贺兰山遥遥相望,这些草丛和灌木俨然成为一道阻止沙漠前进的屏障,使沙漠“爬”上贺兰山的态势基本得到遏制。

当地人把这里称为“飞播造林区”。“水资源是有限的,必须利用当地的灌乔木品种,实施以封为主、封飞造相结合的治理。”阿拉善盟林业治沙研究所所长田永侦说。

连续30多年来,腾格里沙漠东南缘、乌兰布和沙漠西南缘在实施飞播造林后,绿色覆盖度在30%以上的区域达到300万亩以上,形成了长350公里、宽3公里—10公里的锁沙、阻沙带,有效遏制了腾格里、乌兰布和两大沙漠的扩张和“握手”之势。

在这片土地上,国际学术界“在年降雨量不足200毫米的地区不适宜飞播造林”的论断被打破,他们创造了人类治沙史上的一个奇迹。然而,在这里,关于治沙的奇迹可不止这一个。

在巴彦浩特镇城西的名贵药材肉苁蓉的科研示范区,一片片梭梭林迎风而立。阿拉善宏魁苁蓉集团党委书记任存福告诉记者,该园接种了不同来源、不同存放年限、不同存放条件和不同处理 *** 的苁蓉种子。

“梭梭的根系非常发达,种上3年后,我们在距离梭梭树约0.5—1米的距离打一个坑,放进土肥和肉苁蓉种子,诱导肉苁蓉寄生在梭梭树发达的根系上。”任存福兴奋地介绍着梭梭与肉苁蓉连接到一起的秘密。在梭梭发挥防风固沙作用的同时,其根部高价值的中草药肉苁蓉,给梭梭树种植户们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

“现在种植梭梭 *** 还给发补贴,再接种肉苁蓉,收入翻了好几番呢。”阿左旗巴彦诺日公苏木苏海图嘎查的牧民马忠强跟记者感叹着,“现在真是过上好日子了。老家甘肃民勤的亲戚来了,临走再把苁蓉给拿上,不像以前要啥没啥。”

如今在阿拉善,像马忠强一样通过搞林沙产业实现增收致富的农牧民不在少数。在推进生态建设中,阿拉善盟向沙漠要绿色、要效益,先后启动了梭梭肉苁蓉、白刺锁阳、黑果枸杞“3个百万亩”林沙产业基地建设。截至目前,阿拉善盟人工梭梭造林规模达到270万亩、接种肉苁蓉54万亩,真正实现了绿富双收。

说得出口 拿得出手 送得出去!看阿拉善如何把土特产做成大品牌!

27万平方公里的阿拉善大地上,93%的地表为沙漠和戈壁,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然而在这样的环境中,却生长着具有很高药用价值的苁蓉、锁阳等沙生植物,它们既是名贵的中药材,也是大家眼中的“土特产”。如今,从种植、加工到销售,曾经“零敲碎打”的阿拉善土特产生产经营正走上产业化之路,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搭上这列“产业快车”,实现了增收致富。

阿左旗巴彦浩特镇腾格里路集聚了四十多家销售苁蓉、锁阳等土特产的实体店,蓉蓉土特产批发总汇就是其中的一家。“我和丈夫已销售苁蓉、锁阳这些土特产十多年了,一开始在街边摆摊,之后开了一家十几平方米的小店,2010年有了如今这个店面,现在年销售额100余万元。”经营者彭蓉告诉记者,这些年阿拉善盟旅游业发展很快,每年都有不少游客在阿拉善游玩之余购买苁蓉、锁阳,而且他们非常认可这些产自大漠的土特产品质。随着口口相传,阿拉善的苁蓉、锁阳越来越有名。

近年来,阿拉善盟以钱学森院士“沙产业”理论为指导,立足盟情实际,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提出把阿拉善建设打造成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功能示范区和国家重要的沙产业示范基地,依托梭梭——肉苁蓉、白刺——锁阳、沙地葡萄、黑果枸杞等特色沙生植物资源优势,按照“规模发展、龙头带动、科技支撑”的总体要求,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创新体系,探索走出了一条兼具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特色沙产业发展之路。

初秋时节,巴彦浩特城西十几公里处的阿拉善宏魁苁蓉集团沙生植物试验示范园里,一片片梭梭林随风摇曳,长势茂盛。该集团沙产业公司总经理李鹤介绍,该园种植面积7.6万亩,是集沙生植物引种驯化、科学研究、试验示范、技术推广,同时兼具科普教育、旅游观光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

李鹤告诉记者,2011年宏魁苁蓉集团创建农牧业产业化肉苁蓉-梭梭基地,成立了宏魁沙产业合作社。为了让合作社成员规范化种植梭梭、嫁接肉苁蓉和锁阳,企业负责提供技术、设备、种子和苗木,待肉苁蓉、锁阳成功产出后,再以市场价收购进行深加工。

去年,首届全国沙产业创新创业大赛在阿拉善盟举行,宏魁苁蓉集团“基于肉苁蓉功效综合开发利用”项目获企业组三等奖。赛后,其生产的“七味苁蓉酒”和“苁蓉养生液”产品订单显著增加,仅5个月时间,50吨产品售罄,销售收入3000万元。目前,宏魁苁蓉集团苁蓉种植和深加工已形成了1000吨/年肉苁蓉酒、500吨/年苁蓉养生液、3000万粒/年胶囊剂、1亿片/年片剂、1000吨/年营养白酒等系列产品生产线。

在加快科技研发和品牌建设的同时,阿拉善盟大力推动“企业+基地+科研+农牧民合作社”的发展模式,鼓励企业规模化发展沙生动植物人工种养殖基地。全盟从事沙产业的农牧民超过2万人,农牧民沙产业经营性收入占纯收入的40%左右。近五年,全盟40多家沙产业企业投入资金超20亿元,建设了梭梭——肉苁蓉、白刺——锁阳、黑果枸杞、沙漠葡萄、沙葱及双峰驼、白绒山羊等特色种植养殖基地。目前,我盟梭梭种植面积421万亩,人工接种70余万亩肉苁蓉,年采集肉苁蓉1500吨左右,年加工肉苁蓉产品1000吨;接种锁阳23.5万亩,年产干锁阳2000吨左右;葡萄原料基地2万亩,3万吨葡萄酒加工生产线全面投产;黑果枸杞人工种植面积达1.28万亩,“苁蓉枸杞片”“苁蓉普洱茶”及驼奶系列产品等30余款新品已上市销售;以肉苁蓉为主要成分的保健品——蓉阳强健品、蓉杞柔美品已在香港生产销售……“阿拉善肉苁蓉”“阿拉善锁阳”被国家工商总局批准注册为地理标志著名商标,我盟也被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授予“中国肉苁蓉之乡”称号。

未来,阿拉善盟将进一步依托丰富的沙生植物资源,打造出更多“说得出口、拿得出手、送得出去”的高端特色产品,让兼具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特色沙产业在阿拉善大漠崛起。


信息来源:阿拉善日报(记者 何晓琴)

编辑整理:阿拉善发布

「林下经济发展典型案例」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发展肉苁蓉产业

【林下经济发展典型案例】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发展肉苁蓉产业

一、发展背景

阿拉善盟是肉苁蓉的道地产区和传统产区,出产的肉苁蓉以“油亮、体重、肥厚、质柔润、味甘”而闻名。近年来,阿拉善盟通过支持人工造林、加大科研攻关力度、打造地域公共品牌、培育龙头企业等方式大力推进梭梭—肉苁蓉产业发展,提升了广大农牧民造林护林的积极性,延伸了产业链,提高了附加值,真正实现了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

二、经验做法

(一)摸清家底,系统规划,科学布局。

2013年,委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制定了《阿拉善盟沙生植物资源研发与产业化规划》,对全盟各类沙生植物进行了本底调查和产业规划。一方面明确了梭梭人工造林的区域范围,主要布局在立地条件合适的三大沙漠周边和“握手”之处,既能有效地改善生态,又能推动产业发展,从而极大地提高造林资金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明确了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和先后次序,有的放矢地出台相关政策,明确各部门职能作用,为企业和农牧民提供发展方向和指导。

(二)统筹利用各项政策,大力扶持非公主体参与造林。

通过统筹,三北重点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草)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四大工程及造林补贴项目,制定了《阿拉善盟重点城镇营造防护林优惠政策》,明确了“谁造林谁受益的”原则,极大调动了非公主体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由“要我造林”转变为“我要造林”。目前,非公主体人工造林面积占全盟人工造林面积的90%以上,成为生态建设的主力军。其中,又以扶持广大农牧民造林为重点,占比高达90%,在实现生态保护的前提下,提升了农牧民的收入,并为其后续发展肉苁蓉产业、实现可持续收入奠定了重要基础。

(三)加大科技攻关力度,突破产业发展瓶颈。

首先,阿拉善盟与中国科学院签订院地合作协议,依托当地苁蓉龙头企业内蒙古阿拉善苁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科研平台,成立了阿拉善沙产业研究院和院士专家工作站。其次,积极争取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内蒙古干旱荒漠区沙化土地治理与沙产业技术研发与示范项目”“沙区生态产业技术推广模式及政策研究项目”“中药肉苁蓉大品种开发与产业化项目”先后获得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通过各项科研项目的实施,在梭梭规范化种植,及肉苁蓉休眠打破、良种选育、高效接种、分级提取、产品开发等方面均取得重要突破。2019年,成功推动肉苁蓉列入药食同源名录,为肉苁蓉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奠定了重要基础。

(四)积极打造区域公共品牌,提高产品竞争力。

首先,通过肉苁蓉标准化项目,建立健全了肉苁蓉基础通用标准、产地环境标准、种植生产技术标准、加工技术标准、质量检测和分级标准,以及产品包装、标识、贮运标准,推进标准之间相互衔接配套,形成了完善的肉苁蓉质量标准体系。其次,加强产品认证工作,阿拉善肉苁蓉先后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内蒙古阿拉善苁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获得有机产品认证、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认证、道地药材认证、7S道地保真管理体系认证、中国森林认证。最后,组织盟内企业积极参与各类展会,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拓宽品牌流通渠道,增强品牌知名度。目前,“阿拉善肉苁蓉”品牌已经成为大众购买肉苁蓉的首选,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三、主要成效

(一)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成效。

“十三五”期间,阿拉善全盟新增人工梭梭林面积450万亩,在乌兰布和沙漠北缘、腾格里沙漠东缘形成了带片结合的防护林体系,阻挡了沙漠蔓延扩展,遏制了三大沙漠进一步“握手”,保护了当地生产生活安全,对改善沙区生态环境、抵御并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减少沙尘暴的发生发挥了重大作用。

(二)促进了牧民增收和牧区产业转型。

首先,牧民通过承担梭梭人工造林项目,依据立地条件不同,每亩收益可达40—80元;其次,梭梭成活后接种肉苁蓉,肉苁蓉的收益每亩可达200元。阿拉善地广人稀,户均草场面积过万亩,牧户种植肉苁蓉的收入普遍超过每年10万元,部分种植大户可达每年50万元。在大面积实施国家重点公益林和草原生态奖补的政策背景下,整体压缩了阿拉善的载畜量,但当地牧民通过大力发展肉苁蓉产业,反而增加了收入,有效地保障了国家重大生态保护政策的实施。

(三)实现了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一方面,有了肉苁蓉的收入保障,阿拉善盟人工营造梭梭林的积极性高涨,近年来每年新增造林面积均超过百万亩,并且为了提高肉苁蓉的接种成功率,林区的后续管理也有了保障,从根本上解决了造林易、护林难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大力发展肉苁蓉产业,极大地改善了阿拉善地区经济发展主要依托煤炭和盐碱化工的依赖性,在当前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大背景下,实现了绿色发展。此外,在荒漠区营造梭梭林,发展肉苁蓉产业,除了荒漠化治理的功效外,未来还可以在碳交易市场中大有可为,为我国碳达峰碳中和作出积极贡献,更可为“一带一路”有关沿线国家提供可借鉴的发展模式。

信息来源:林下经济发展典型案例


“阿拉善肉苁蓉”的功效,全凭生长环境的塑造-漠北至尊

古书中记载的一种药材吗?这种药材在民间广为流传,最近小编身边发生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就在不久前我的一个好朋友神秘兮兮地问我,你知道肉苁蓉这种东西吗?

他这个问题问得,我当时就生气了,看来这个所谓的好朋友从来不看我写的文章,我写这么多关于肉苁蓉的文章,而且我身边还有一个葆生医谭号主朋友,他竟然还能问出我这些问题。

当即我便给他讲解了肉苁蓉的来历和用法,肉苁蓉来源于当科植物或许说这个知道的人不多,但是肉苁蓉属于一种寄生植物,这样说大家就应该很清楚了,在肉苁蓉当中有两种,一种叫肉苁蓉还有一个叫管花肉苁蓉虽然这两种长相上差不多但是功效上完全不同。

管花肉苁蓉是比较干燥带菱叶的肉质茎,是常年生活在我们西北地区的一种独有的草生寄生药草。按照地域来讲的话他们的生长的环境不同所产生的效果也不相同。

肉苁蓉在我国应用历史悠久,在增强体力、抗疲劳等方面具有性味缓和,力量适中,补而不峻的特点,因其补益功效与人参相当,且没有人参的 “上火”和“燥性”,故有“沙漠人参”之美誉。但作为药物而言,肉苁蓉虽久服轻身,胃肠虚弱便溏者和相火旺的人仍需慎用,以免加重病情。大家古书中记载的一种药材吗?这种药材在民间广为流传,最近小编身边发生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就在不久前我的一个好朋友神秘兮兮地问我,你知道肉苁蓉这种东西吗?

他这个问题问得,我当时就生气了,看来这个所谓的好朋友从来不看我写的文章,我写这么多关于肉苁蓉的文章,而且我身边还有一个葆生医谭号主朋友,他竟然还能问出我这些问题。

当即我便给他讲解了肉苁蓉的来历和用法,肉苁蓉来源于当科植物或许说这个知道的人不多,但是肉苁蓉属于一种寄生植物,这样说大家就应该很清楚了,在肉苁蓉当中有两种,一种叫肉苁蓉还有一个叫管花肉苁蓉虽然这两种长相上差不多但是功效上完全不同。

管花肉苁蓉是比较干燥带菱叶的肉质茎,是常年生活在我们西北地区的一种独有的草生寄生药草。按照地域来讲的话他们的生长的环境不同所产生的效果也不相同。

肉苁蓉在我国应用历史悠久,在增强体力、抗疲劳等方面具有性味缓和,力量适中,补而不峻的特点,因其补益功效与人参相当,且没有人参的 “上火”和“燥性”,故有“沙漠人参”之美誉。但作为药物而言,肉苁蓉虽久服轻身,胃肠虚弱便溏者和相火旺的人仍需慎用,以免加重病情。

阿拉善荒漠肉苁蓉被列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试生产名单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好消息!

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拟将阿拉善荒漠肉苁蓉(简称肉苁蓉)等9种物质列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目录(简称食药物质目录)。国家卫计委建议肉苁蓉主产地或申报省份开展为期2年的试生产工作,试生产期间将进一步开展食用安全跟踪调查,试生产期满后再评估纳入食药物质目录全国推广。

荒漠肉苁蓉拟列入食药物质目录相关信息

1

国家卫计委指出,肉苁蓉特指列当科植物荒漠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 Y.C.Ma)的带鳞叶肉质茎,在《中国药典》中用量为6—10g(干品)。

2

内蒙古自治区卫生计生委提供了荒漠肉苁蓉的食用历史证明,主要食用 *** 为炖肉、炒菜、 *** 主食、泡茶、泡酒等;按照传统习惯正常食用,未见不良反应报道。

3

资料显示,荒漠肉苁蓉的大鼠急性经口毒性属实际无毒级,未见遗传毒性、致畸作用报道,大鼠90天喂养试验未见不良影响。

4

目前荒漠肉苁蓉中未鉴定出抗营养因子等有害成分,铅、镉、汞、砷等重金属含量和所检测的农药残留不会引起安全性问题。普通人群按照传统习惯食用荒漠肉苁蓉是安全的,但未成年人不建议使用。

自2013年我盟正式启动荒漠肉苁蓉申报新食品原料项目工作以来。阿拉善沙产业专项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盟科技局)及各成员单位(盟卫计委、林业局等)做了大量工作推进申报进程。

2014年7月,积极邀请国家卫生计生委专家组来我盟进行实地考察。

2015年6月,正式向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计生监督中心评审中心递交了申请报告;8月,阿拉善荒漠肉苁蓉申报新食品原料进行评审答辩;10月,阿拉善盟肉苁蓉申报新食品原料进行现场核查。

2016年4月,国家卫生计生委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评审中心完成评审;8月,发布公告公开征求意见;12月,国家卫生计生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组织的第六次新食品原料专家评审阿拉善荒漠肉苁蓉全票通过。

2017年10月,国家卫生计生委下发通知,将增补一批既是食品又是中药的物质进入食药物质目录,阿拉善荒漠肉苁蓉被列入拟重点研究的物质名单。11月、12月荒漠肉苁蓉两次通过增补食药物质目录专家评审会。

2018年1月,国家卫计委下发通知公开征求意见,要求荒漠肉苁蓉试生产两年。至此,阿拉善荒漠肉苁蓉进入食药物质目录申报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我盟荒漠肉苁蓉发展现状

目前,全盟已人工种植梭梭林421万亩,人工接种肉苁蓉64.3万亩,年产干肉苁蓉1500吨。从事肉苁蓉的企业12家,已开发出肉苁蓉产品30余如:阿拉善苁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研发的七味苁蓉酒、苁蓉养生液,以及与中科院过程所合作研发的地王精口服液、苁蓉怡志胶囊、肉苁蓉多糖片、肉苁蓉润逸冲剂、甘康源舒肝软胶囊、肉苁蓉膳食纤维片、肉苁蓉低聚糖饮料。内蒙古曼德拉沙产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与天津中医药大学合作研发出苁蓉膏、苁蓉酒;阿拉善盟明昇食品饮料有限公司研发出的苁蓉果汁饮料;内蒙古中兴华冠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出仙蓉酵素;内蒙古华洪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出蓉杞柔等产品。阿拉善尚容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合作研发出的苁蓉普洱茶、苁蓉锁阳礼盒、母子营养粥、臻品油苁蓉鲜脯、“万果”苁蓉葡萄酒;内蒙古百蓉堂生物科技公司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合作研发出苁蓉枸杞含片、百蓉堂漠蓉抗疲劳酒、百蓉堂漠蓉增强免疫力袋泡茶、苁蓉亚麻籽油、苁蓉亚麻籽超微粉、苁蓉亚麻籽膏、百蓉堂苁蓉快速消费品、肉苁蓉干细胞活性香皂、肉苁蓉干细胞面膜、肉苁蓉干细胞活性乳液。

下一步发展建议

阿拉善肉苁蓉,阿拉善肉苁蓉-第1张图片-

阿拉善荒漠肉苁蓉进入食药物质目录试生产之际,产业发展机遇重大。建议我盟应加大肉苁蓉种植基地建设扶持力度。同时,积极与盟内外科研机构开展合作,收集国内外有关肉苁蓉深度开发研究成果,充分发挥肉苁蓉丰富的营养成分,及其药用、保健价值,研发有效提高人体健康的肉苁蓉新产品,开发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制定全面的质量技术标准,强化肉苁蓉品牌建设,促进肉苁蓉产品高值化发展,延伸肉苁蓉产业链,形成龙头企业带动有力,中小企业多点开花、星火燎原的强劲势态,使我盟肉苁蓉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

(供稿;王旭)

大家都在看

除了阿拉善肉苁蓉苁蓉还有哪些肉苁蓉呢-漠北至尊

今天就拿一种比较有争议的药材肉苁蓉来举例,看看肉苁蓉是新疆的好还是内蒙古的好?

肉苁蓉是新疆的好还是内蒙古的好

其实产量和功效更好的是阿拉善肉苁蓉,而阿拉善是属于内蒙古的一个地方,我们常说的肉苁蓉其实就是阿拉善肉苁蓉。

新疆肉苁蓉虽然也是肉苁蓉的一种,但是从产量和功效上都比阿拉善肉苁蓉要逊色一些,因此内蒙古的肉苁蓉要比新疆的好一些。

肉苁蓉是一种很名贵的滋补养生药材,它目前的主要产地有内蒙古阿拉善、新疆,另外在宁夏和甘肃也有一定的分布,但是产量并没有前面的两种多。


肉苁蓉的品质应该怎么鉴别

肉苁蓉的种类不同,其产量和效果也有一定的差异,目前肉苁蓉常见的种类有三种,下面三顶养生网就分别给大家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

1、盐生肉苁蓉

它主要生长在荒漠盐碱地中,有温肾壮阳,润肠通便的作用。

2、管花肉苁蓉

这类肉苁蓉的主要产地是新疆,它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的功效。

3、沙漠肉苁蓉

这类肉苁蓉数量稀少,药用价值极高,是补益效果极佳的一种滋补药材。

所以肉苁蓉根本就没什么地域之分,真正好的肉苁蓉是在哪里都可以的,重要是这个肉苁蓉到底是不是自然生长或者这个肉苁蓉是否生长在沙漠中摆了!

我们常常都说肉苁蓉有补肾壮阳的功效,但是真正的功效却不知那么简单,补肾壮阳的功效业务费就是管花肉苁蓉摆了,像是来自阿拉善的肉苁蓉不只是有着补肾壮阳的功效,更多的而是被当做沙漠人参一般,有着延年益寿的效果。

原文来自:http://www.mobeizz.com/news/2966.html

到阿拉善一定要吃的10大美食

<

阿拉善盟“荒漠肉苁蓉优质高产种子繁育技术”通过自治区审定

日前,记者从阿拉善盟林业和草原局获悉,阿拉善盟“荒漠肉苁蓉优质高产种子繁育技术”于10月28日正式通过自治区审定,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相关专家对该项目给予充分肯定。

据悉,“荒漠肉苁蓉优质高产种子繁育技术推广与示范”是2019年度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三个重点项目之一,落实中央财政科技推广资金300万元。项目由我盟林业治沙研究所承担,执行期为3年即2019年11月至2021年12月,推广示范规模3200亩,实施地点主要集中在阿拉善苁蓉集团宏魁沙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梭梭—肉苁蓉基地,主要推广技术内容为寄主梭梭林田间管护技术、肉苁蓉接种技术、肉苁蓉优质高产种子生产技术。(记者徐爱翔)

标签: 阿拉善 肉苁蓉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