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
济南一张餐饮店结账账单火了!
和其他账单有所不同,
这张3个人就餐的账单
菜品只点了3份拍黄瓜+3份花生米,
却点了117瓶啤酒! 117瓶啤酒!!!
而且没有剩余……
近日,一张结账小票在短视频平台上火了有网友发出这张用餐小票,并配文:“青岛纯生,喝的你怀疑人生”究竟有多怀疑人生呢?
视频显示,这是一张济南某餐饮店的结账单,打印时间是2020年7月23日下午13时,账单上显示,就餐人数为3,消费内容是3份黄瓜3份花生米,还有117瓶啤酒,人均39瓶...光酒水就花费1404元。
该账单发布后,引来一众网友围观。 “但凡有一个人起来结账,也不至于喝这么多。”
“ 这都是花生米的功劳,黄瓜你别抢。”
“ 117瓶啤酒就着心酸干了。”
“ 可能两包纸巾,是用来擦眼泪的。”
另据济南时报,对于网传结账单的真实性,这家餐饮店工作人员证实,确有此事。 7月23日上午9点多 ,店里刚开门这3个顾客就来了,锅底还没开始熬,火锅没法点,3人就先点了一份拍黄瓜和一份炸花生米,边喝边聊。
“下午一点左右,其中一个人来结账,结完账以后又接着喝,一直到下午5点才离店 , 中间续了两次花生米和黄瓜。 我们都挺好奇,就问了几句。” 店员回忆说,"3人不是本地人,是来济南玩的游客,离开时喝掉了9箱多啤酒,共计117瓶, 没有剩余。 "
没!有!剩!余!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小红书何止旅游搭子涉黄!黄瓜茄子香蕉评论区早已沦陷在阅读此文之前,创作不易,辛苦点击右上角的“关注”或点个赞,感谢您的支持!本账号下所有文章均为本人今日头条原创首发,没有再次发布任何平台,请尊重作者创作权益,不得搬运抄袭!
近日,社交媒体平台小红书再度陷入涉黄风波,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这一事件于8月30日浮出水面,媒体曝光了与“旅游搭子”相关的帖子存在涉黄内容。一时间,微博热搜榜上涌现出这一话题,从上午10点22分开始露面,到11点53分已经荣登热搜榜榜首,阅读量高达2.2亿。
对于这一指控,小红书方面迅速做出回应,表示高度重视此事,并启动了全面回查与“旅游搭子”相关的笔记。截至目前,尚未确定文章中所提及的问题,但一旦确认存在违规内容,将会依法依规对涉事用户采取严厉的处理措施。同时,小红书也强调了对违法违规内容的持续治理,并欢迎社会各界提供线索协助。
然而,与此同时,社交媒体上也涌现出了新的爆料,指称小红书平台上仍然存在大量与色情相关的违规内容。一位网友指出,在搜索关键词“黄瓜”、“茄子”、“香蕉”等时,会出现涉及色情擦边的帖子。
为了了解事情的真相,我们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初始印象下,这些帖子的封面图和配文都显示出一种正常的生活分享,仿佛是岁月静好的一幕。然而,一旦点击进入这些帖子,一个全新的世界便呈现在眼前。
在帖子底部的评论区,充斥着一些我们无法理解的暗语,如“互换”和“dddd”,甚至还伴随着身材 *** 的美女照片。明显地,这些内容与正常的水果蔬菜无关。一位新手网友好奇地询问了“互换”的含义,而下方的“内行人”告诉他,香蕉代表男性生殖器。
从这可以看出,“互换”的意思很可能是男女双方共享极其私密的照片。
显然,这些帖子中的软色情内容已经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社群,评论者大多都是内行人,他们使用简短的字或字母组合来传递信息,一看就知道其中的含义。这些暗语的最终目的已经变得非常明显,所以说这些内容没有涉及色情擦边,恐怕谁也不会相信。
经过查看多个帖子,我们发现其中更加露骨的内容比比皆是,简直令人难以忍受。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个畸形的社群中居然还有未成年人的身影。
在小红书平台上,许多分享日常生活和美食的博主都深受这一怪圈的困扰。一位美食博主只是分享了与茄子有关的趣事,但评论区的内容却格格不入,令博主感到震惊。还有一位博主因受到干扰,不得不清空了涉及擦边内容的评论,并进行了举报。
令人不安的是,这些帖子的发布日期早在去年9月,也就是说,这种软色情的畸形社区文化在小红书平台上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即使有博主早在去年进行了举报,但相关内容至今仍然轻松查阅。这也暗示了小红书对这类内容的监管和治理力度相对薄弱。
值得注意的是,小红书并非之一次因涉黄问题被曝光。早在2021年,央视新闻曾揭露了小红书平台存在明显泄露未成年人身体隐私的视频,这些视频下的用户留言也含有明显的性暗示。由于此事,小红书曾被上海市黄浦区文化和旅游局处以30万元罚款,罚款理由是 *** 服务提供者未能立即采取措施停止传输含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的信息。
尽管小红书曾声称将加大治理力度,并启动了未成年人治理专项行动,但涉及“涉黄”内容、评论和未成年人辨识方面的治理力度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
新华社济南10月23日电(记者杨文 邵鲁文)近日,山东潍坊市民庄先生15岁的儿子在玩手机时,给短视频平台某主播打赏47000多元。近年来,部分手机APP随意打赏、诱导消费、内容涉黄等问题频发,导致未成年人使用家长手机打赏主播,沉迷网游、直播等事件时有发生。
2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专门增设“ *** 保护”专章。相关专家认为,修订草案体现了保障和引导未成年人安全、合理使用 *** 的原则,助力未成年人健康上网。
有些APP仍在“毒害”青少年
记者近期调查发现,部分手机APP在青少年使用上仍存在漏洞,未成年人打赏巨款、游戏操作误扣费、社交APP涉黄并允许青少年随意注册等现象频出。多位家长表示,手机游戏、直播、短视频等APP层出不穷,但不少应用在对青少年群体的保护上,不仅缺乏有效约束,还存在诱导青少年参与或消费等情况。
江苏宿迁家长李先生向记者反映,家里9岁的孩子在使用家长手机玩游戏“皇上吉祥2”时,短短几分钟内扣取1000多元费用。原因一方面是孩子自身误操作;另一方面,游戏内常常出现“点击下注100%保本”“充值50元包赢3场”等背后暗藏“陷阱”的诱导性提示,由于青少年自身缺乏判断力,常常被提示诱惑,加上没有金钱损失防范意识,很容易导致短时间内大量扣费的现象。
此外,不少家长告诉记者,在手机上发现部分社交APP存在涉黄问题。记者在应用市场以关键词“交友”搜索,发现不少打着“同城约会”名义的软件,注册时大多不需要填写年龄等信息,并能跳过身份验证环节。记者选择一款“同城爱陌约”APP以男性角色登录后,即有“女性”用户发来大尺度的照片和暧昧话语,想要回复还必须充值。一位家长说,曾发现自己的孩子下载或使用过类似软件,“严重影响了学习生活。”
青少年安全上网为何难?
齐鲁师范学院教授滕秀芹说,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导致青少年上网安全缺失。
——一些不法机构靠青少年赚钱。某手机游戏开发商程序员沈威合(化名)告诉记者,当前,大多数软件都通过下载免费、游戏中“内购”的方式赚取收益。内购指通过充值使用户获得付费道具或更多游戏机会等增值服务。但一些专门面向青少年开发游戏的开发商,为赚取更多利益,不仅不在游戏中设置防沉迷模式,还通过诱惑性提示、大量付费道具等方式 *** 青少年购买,同时很少设置退款、申诉渠道,一旦青少年出现误操作,即便家长发现,想退钱也十分困难。
——青少年模式缺失。滕秀芹说,当前不少软件仍然没有开发青少年模式,对青少年的保护是空白。记者在应用市场下载了10多款直播和短视频软件发现,不少中小型视频APP并没有青少年模式,如“青瓜视频”“刷宝短视频”等。此外,平台上多次出现主播衣着暴露、视频含危险动作等不当内容。
——技术甄别能力不足。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当前,不少APP在对青少年群体防沉迷系统的技术甄别上还存在不足。在一些直播和短视频平台上,用户不开启青少年模式,以游客身份即可观看所有视频内容。“一些应用开发商推出的青少年模式存在应付现象,技术甄别能力不足导致保护存在盲区,使对青少年的保护手段成了‘摆设’。”
专家呼吁:多方合力,共建青少年信息安全保护体系
21日,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其中专门增设的“ *** 保护”,对 *** 保护的理念、 *** 环境管理、 *** 企业责任、 *** 沉迷防治等作出全面规范,力图实现对未成年人的线上线下全方位保护。
中国互联 *** 信息中心今年8月30日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 *** 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其中19岁以下网民占比超过20%。滕秀芹说,近年来, *** 贷、交友骗局、过度打赏主播等问题给青少年个人和家庭都带来了危害。相关部门要加强对互联网信息、 *** 服务提供商的监察力度,形成健全的“黑白名单”制度,对于不符合要求,被列入“黑名单”的APP,应禁止在各渠道上架。同时,应积极引导行业自律,让应用开发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保护青少年健康上网。
草案规定, *** 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应当避免提供可能诱导未成年人沉迷的内容。齐鲁师范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李伟说,为青少年健康发展提供绿色的“ *** 净土”,主管部门应继续指导APP开发商完善青少年模式,提升青少年模式在互联网应用中的覆盖率。此外,相关企业还要进一步提升技术能力,保证青少年浏览内容健康的同时,不会因特定操作而出现手机被扣费、青少年模式失效等情况。
山东大学社会学教授王忠武说,在加强监管、完善技术保障的同时,学校和家庭要各自担起责任,家长要提高日常关怀,做好示范;学校也要促进教育内容多元化,加强是非辨别教育、理性消费教育,培养青少年健康的消费观、价值观。“家庭、学校以及有关社会组织应当相互配合,多方合力共建青少年信息安全保护体系,预防和干预未成年人沉迷 *** 。”
20人被抓!在APP进行淫秽视频表演并传播淫秽物品牟利近日,西湖区警方专案组统一收网,查获一起涉嫌在“黄瓜视频”APP上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
经查,犯罪嫌疑人吴某等人通过“黄瓜视频”APP组织主播进行淫秽视频表演并上传淫秽视频牟利,累计上传淫秽视频20余部,非法获利超1万元。西湖专案组共派出20路抓捕组,分赴全国7省13地市,对涉案的20名目标对象展开抓捕。目前采取刑事拘留6人,取保候审10人,案件还在进一步办理中。
潇湘晨报综合浙江扫黄打非
2021年“扫黄打非”十大案件公布!安徽警方侦办的这个案件入选——浙江杭州“黄瓜视频”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2021年11月,杭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队破获一起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件,抓获平台博主、家族长、主播、技术支持、第四方支付等犯罪嫌疑人260名。经查,“黄瓜视频”APP通过付费点播淫秽视频、淫秽直播表演非法牟利3亿余元。目前,110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批准逮捕。
——上海浦东“青山汉化组”等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2021年8月,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破获一起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件。经查,王某等犯罪嫌疑人组建“青山汉化组”“大帝国汉化组”“超能汉化组”等多个汉化组,从欧美、日本、俄罗斯等境外网站获取大量淫秽游戏进行专业破解、转译,通过社交软件招募会员玩家,以互联网分享方式向玩家提供淫秽游戏下载,目标受众为广大青少年学生群体,涉案金额310余万元。目前,67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批准逮捕,9人被取保候审。
——广州“5·06”重特大走私淫秽物品案。2021年11月,广州海关缉私局破获一起重特大走私淫秽物品案件。经查,2020年以来,以杜某为首的走私揽货团伙大肆走私来自境外的淫秽物品、非法出版物。海关总署缉私局部署31个直属海关缉私局对通关、揽货、货主等实施全链条集中收网,共抓获犯罪嫌疑人91名,现场查扣涉嫌淫秽书籍约25万册、非法出版物约28万册。
——山东枣庄“12·03”制售非法出版物案。2021年上半年,枣庄市公安局破获一起制售非法出版物案件,打掉一个专业制售非法出版物及盗版书籍的犯罪集团,查明涉案金额7亿余元,非法获利3200余万元。目前,公安机关已抓获犯罪嫌疑人126名,打掉制售窝点27处,查扣印刷设备131套,收缴非法出版物10万余册、侵权电子书20TB。
——安徽蚌埠“4·25”制售非法出版物案。2021年4月,蚌埠市怀远县公安局、文化执法等部门破获一起制售非法出版物案件。经查,宋某某等犯罪嫌疑人以牟利为目的,委托胡某某等人印刷 *** 非法出版物,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累计制售非法出版物69种、10万余册,涉案金额100余万元。目前,5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抓获。
——江苏徐州成某某等人侵犯著作权案。2021年3月,徐州市公安局鼓楼分局破获一起侵犯著作权案件。经查,该案出版物的电子版来源于高校图书馆,犯罪嫌疑人成某某通过论坛等渠道搜集部分高校图书馆的账号密码,登录后使用采集软件批量下载馆藏电子书378万余种,廖某某向其购买后转卖给邹某等人,邹某等人印刷后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牟利。目前,15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抓获。
——山西朔州“12·22”假记者敲诈勒索案。2020年12月,朔州市公安局破获一起假记者敲诈勒索案件。经查,2012年以来,犯罪嫌疑人师某以其注册的公司为依托,成立“法制与监察杂志社”,自建“法制与监察”“法制与反腐”“法制观天下”等6家网站,伙同他人假冒新闻工作者收集企事业单位负面信息,以公开报道为由,有组织地实施敲诈勒索和强迫交易等犯罪活动,作案70余起,非法获利220余万元。目前,15名犯罪嫌疑人已被逮捕。
——江苏南京“9·30”非法出租游戏账号案。2021年8月,南京市公安局建邺分局破获一起非法租售 *** 游戏账号案件。经查,犯罪嫌疑人蒋某雇佣多人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经非法渠道搜集多款游戏账号,采取非法技术手段将400余个游戏账号通过成年人实名验证后,向包括未成年人在内的网民出租牟利,涉案金额300余万元,涉公民个人信息6万余条。目前,47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抓获。
——北京某科技公司传播含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的广播电视节目和 *** 信息案。2021年9月,北京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在工作中发现,某科技公司经营的视听平台向用户提供含有宣扬淫秽色情内容的广播剧、动画片、电视剧。2021年11月,北京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依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对该公司作出警告、罚款和没收违法所得的行政处罚。
▲《人民日报》1月11日报道
7月12日,市场监管总局公布《食品经营许可和备案管理办法》,对拍黄瓜、泡茶等简单食品制售行为,作出简化许可的规定。此前,多个商家曾因无冷食许可切黄瓜丝被罚,引发热议。
天眼查App显示,近期,北京回天桂敏商贸中心因在外卖平台经营凉菜拍黄瓜被罚款5000元;北京刚建林餐饮有限公司因超许可经营项目范围经营口水鸡、果仁菠菜、蒜泥黄瓜等冷食类食品,被罚款4000元;上海米帆餐饮管理有限公司金桥分公司因未取得冷食类食品制售许可,在店内及外卖平台经营含有配菜黄瓜丝的凉皮,被罚款5000元。
潇湘晨报综合
爆料、 *** 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帮忙”一键直达“晨意帮忙”平台;或拨打热线0。政企内容服务专席19176699651。
海外短视频收割下一个时代继扫码支付、共享单车等“中国新四大发明”出海之后,如今短视频这一中国式创新,也正在海外市场上演一城一池的争夺战。
如同诸葛亮在东汉末年为刘备献良策:面对拥兵百万的曹操和占据江东的孙权,若刘备能攻下荆、益两州,则霸业可成。
国外短视频战场中,字节的TikTok、快手的Kwai以及YY的一众出海产品,也在开展一场“三国杀”。拿下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市场,每个市场占有率的高低,都关系到这场出海战役的成败。
尤其近日Sensor Tower宣布,TikTok海外下载量已达15亿。短短2年做到了堪比微信的成绩,委实令人刮目相看,不过无意中“亮肌肉”的行为,也将加剧整个市场的竞争。
如今,TikTok在日本、美国、泰国、印尼、印度、德国、法国和俄罗斯等地,多次登上当地应用总榜的首位;快手海外版Kwai多次登顶巴西应用总榜之一;VMate雄踞印度拥有5000万月活。欢聚时代Likee在东南亚和俄罗斯占据首要位置。
字节跳动、快手、阿里巴巴、欢聚时代等群雄逐鹿海外市场,谁能成为最终赢家?
出海大潮,席卷而来
从2016年开始,国内移动互联网流量增长到达瓶颈期,市场饱和、红利锐减避不可免。
下沉、出海、拓新是摆脱困境的三条道路。如果产品创新具有竞争力,能争取海外广阔的市场空间,出海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
经历了国内短视频大战的玩家,更加懂得入场时间早晚所带来的差异。尽早出海,享受红利成为共识。
musical.ly被称为国内短视频出海的鼻祖,早在2014年该产品便在北美上线,主打国外市场,一度登顶美国App Store榜,在2016年便拥有了1亿多用户。
美国的文化氛围对于新奇玩法的musical.ly很接纳,使其迅速跻身仅次于社交媒体前列,甚至吸引小扎想要将其收入旗下,无奈却被字节跳动抢先一步。2017年字节将原有的TikTok与全资收购来的musical.ly进行合并,抢先占领美国这一重要市场,随后挺进日本和韩国市场。
就在字节跳动在美国砸下重金收购时,欢聚时代(YY母公司)也将短视频出海定为公司战略。欢聚时代集团董事长兼CEO李学凌表示:“在2019年第三季度,我们扩大了Likee,imo,BIGO LIVE 和 HAGO 的全球足迹,全球用户群迅速增长至4.701亿。”
早在2016年,YY就开始布局海外短视频市场,先是发布直播平台 BIGO Live,已经在东南亚市场稳固之一,然后拓展至中东、北非、欧洲和北美。LIKE短视频已在俄罗斯站稳短视频老大的位置。YY现已形成直播产品BIGO Live、Nimo TV、Yome Live 、Cube TV等,短视频产品Likee的内容出海矩阵。
在Sensor Tower发布的2019年Q2季度的中国海外短视频应用下载排行榜中,YY有5款产品排名前20。11月13日,欢聚时代发布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该季度公司全球移动端月活跃用户达4.701亿,海外用户占比约77.9%。如今,欢聚时代重心已腾挪在国外领域,成为字节跳动敬畏的海外对手。
在东南亚成为欢聚时代的主战场时,同一时期起步的快手海外版Kwai,已多次占据巴西应用排行榜之一,随之不断辐射拓展其他国家。
短视频海外征战中,还有一位易被忽略的实力选手。VMate作为阿里大文娱之一个内部孵化项目,将目光瞄准印度市场,目前月活已经达到5000万。
在广袤的全球市场中,国内短视频玩家的身影越来越多,无论是东亚、南亚,还是欧美、日韩、中东,国内短视频玩家纷纷建立自己的据点,在重点地区展开争夺。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出海是一致的选择,但为了避免水土不服,赛道中的各位选手,从一开始便开始紧密筹划,步步为营。
张一鸣曾说,字节跳动的全球化战略是“技术出海,本土化运营”。自2017年开始,字节跳动的短视频出海节奏加速,收购、上新,动作频繁。据《晚点LatePost》报道今年9月,字节已将TikTok和主攻印度的Vigo合并,多闪产品也交由Alex(Musically创始人)管理,也将探索出海。
Sensor Tower日前透露最新数据,社交媒体应用TikTok在iOS App Store和Google Play Store的下载量已经超过15亿,今年的下载量达到了6.14亿次。两年时间,TikTok覆盖了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TikTok的发展确实令人侧目。
用户的高增长,有字节激进的推广买量因素。一位菲律宾当地短视频从业者曾透露,2018年TikTok光是在菲律宾就花费了近千万美元买量,并且2018年全年的亏损额增至12亿美元。
字节跳动在海外分互娱和头条两个部队。TikTo、kHelo分别为互娱、头条系业务的主力产品。Helo主要负责与印度本土的ShareChat和Clip竞争,而Vigo Video主战巴西和印度市场,字节跳动在多个国家埋下种子候补选手。
如今,北美市场和日韩市场遇到了增长瓶颈,而印度市场成为新的增长主角。2018年数据显示,印度13.53亿的巨大人口市场,正成为短视频出海鏖战的重要一站。
印度是个短视频玩家集中看好的宝地,据数据显示在今年5月,TikTok在印度短视频平台遥遥领先,YY旗下的Likee短视频增长迅猛,字节跳动的Helo和UC孵化的VMate紧追其后。
数据来自SimilarWeb
今年3月,欢聚时代宣布完成对海外视频社交平台BIGO的全资收购,业务覆盖了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三个月后,Bigo旗下的LIKE短视频更名为Likee,在印度做了一轮大规模的营销推广,称未来三年内Bigo将在印度投资1亿美元。
在争夺印度市场中,我们还看到了一个不怎么熟悉的身影——阿里。今年5月,VMate作为阿里巴巴创新业务事业群孵化的产品,获得了上亿美元投资。这款由UC孵化的VMate,不到5个月内,VMate的月活增长了2000万。
但相比起字节跳动和欢聚时代的密集攻势,阿里的平稳发展显得比较佛系。创新业务事业群组总裁朱顺炎曾表示:阿里将不会以重金砸入、迅速扩张的模式,去推动VMate争取更多市场份额,从商业化角度看,印度市场“是一个谨慎待开拓的市场”,同时也不会过多考虑通过UC为VMate导流。
在面对提问:未来是否会试图往其他国家拓展时,VMate相关人员回复:“目前还没有计划,印度市场依旧还很有发展,希望继续深耕。”
VMate事业部负责人程道放也对媒体表示:“别人撤、我就进,所以取决于别人撤。我们和友商逻辑不同,不会大规模砸钱买量,而是要耐心做社区”。
印度之后,短视频出海的下一个战场,正是南美洲的金砖国家巴西。
作为国内短视频领域的重要玩家,快手海外短视频业务经历人员变化后,重启奔跑的区域正是巴西。
去年8月,有消息称快手海外化团队已经大幅收缩,其团队人员已大量离职或者内部活水到其他部门。12月海外业务的实际负责人、原快手首席增长官刘新华已于12月初离职。
并且在此之前,快手海外版已经在东南亚、印度市场停止投放,截止今年6月的数据,快手海外版的排名已经跌出前十。据《晚点LatePost》报道,曾经的Kwai在海外曾一度力压TikTok,但现在快手海外用户总数不足字节跳动的1%。
今年9月份,快手重启海外业务,迎来了出身360的新海外负责人,目前主要拓展巴西地区,由程一笑为主要负责。目前另辟蹊径的快手,在巴西拥有Kwai、VStatus两款主打产品,日活高达700万。
Kwai(左)和 TikTok(右)的登录页面
今年9月,抖音国际化去巴西考察,10月便将其设立为重点市场,随后巴西市场增长动向也位列张一鸣OKR中。同时,YY旗下海外短视频产品Biugo,也将巴西列为重点市场,由CTO鲁鹏俊亲自带队。巴西或将成为继印度之后的下一交锋城池。
激进的字节、低调的欢聚、重整的快手以及沉稳的阿里,大家都在用自己最合适的方式在海外市场进攻,守住优势国家辐射其他区域。
中国式创新,道阻且长
有人将短视频出海命名为内容上的“中国式创新”,“划一下”正在全世界流行开来。
相比过去C2C(Copy to china)模式的流行,短视频这一在国内发展起来的产品形态,以另一种形式,让全球用户见识到了来自东方的互联网产品的魅力。
在2019年Q2中国海外短视频APP下载量榜单中,TikTok以1.43亿次的下载量居于榜首。但同样的这也是其背后大规模的投放所带来的置换。
“短视频出海是巨头的游戏,烧钱买市场是一定的。”一位短视频领域人士表示。曾有外媒爆出:由于TikTok高昂的买量成本,字节跳动2018年亏损额高达12亿美元,字节跳动并未对此予以回复。
短视频出海经历了巨头加码、小平台求生的发展阶段,现在已经进入一个洗牌期。国外互联网巨头的醒悟,也在为这一市场增添更多变数。
据外媒报道,Instagram推出了新产品Reels,对标TikTok。“这不能说算是一个坏消息,当国外开始模仿我们的时候,不正好证明了我们的模式是正确的吗?”上述人士说道。
缺乏推广流量、巨头竞争等外部因素,是国内短视频出海可预见的难题。但更大困难,还是短视频出海产品自身的因素,更决定市场竞争最终的成败。
本土化程度低、竞品差异性小、社交能力弱是众多出海短视频应用存在的问题。例如:在东南亚地区,一个用户甚至会下载4-5款短视频应用,这些产品并没有很强的功能区别,因此都很容易被替代。
如何基于每个国家的国情、互联网开放水平、文化基因情况,制定不同的推广运营策略,走出由于“水土不服、不接地气”,最终被当地的产品所替代的怪圈,考验着每家公司的智慧。
“出海的过程中会遇到缺乏经验,本地化的战略布局以及变现难的问题。”一位常年研究东南亚领域的投资人表示。“但大方向是没问题的,出海是蓝海,大家都是抱有很大的信心的,很多人在看这块的机会。经纬、GGV、达晨创投等很多投资机构一直在看出海的机会。”
未来的格局还很难预测,是字节跳动独占鳌头,或者欢聚时代稳中求进,亦或者错失的快手卷土重来,还是阿里最终爆发收割所有,目前取法定夺。
总的来说,面对无限可能的海外市场,几位玩家已经做好了准备,占据每一座城池。
“净网”集中行动清理 *** 有害信息千余万条 多部门联合挂牌督办125起典型案件□ 本报记者 郄建荣
从今年年初开始,“扫黄打非”部门按照既定部署,组织开展“净网2021”专项行动,着重清理 *** 直播、 *** 游戏、 *** 文学、弹窗广告、 *** 社交平台5个领域的淫秽色情低俗、暴力恐怖迷信等有害信息。
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日前透露,今年6月至10月,“净网2021”专项行动共计清理 *** 有害信息1000余万条,封堵关闭网站11万余个,查办 *** 案件2012起。
中宣部网信办等6部门开展联合整治
今年6月1日,一场针对网上突出问题的专题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后,中宣部、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文旅部、广电总局6部门决定联合起来,在100天内,着重整治网上涉历史虚无主义、涉黄涉非、涉低俗等有害信息,深度清理有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 内容。
中宣部牵头制定行动方案,落实任务分工加强行业监管。其间,全面清理了历史虚无主义信息,核处江苏联通官微涉嫌侮辱烈士等事件;开展 *** 文学阅评和监测工作,查处违禁 *** 文学作品180余部;强力推进 *** 游戏防沉迷工作,加强 *** 游戏事中事后监管,处置违规游戏229款;同时,还部署开展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工作,协调相关部门加大对违法失德艺人惩处力度。
网信部门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开展“饭圈”乱象、移动应用程序弹窗、暑期未成年人 *** 环境、算法滥用等专项整治。通信管理部门处置违法违规网站、移动应用程序1.2万余个。公安机关严厉打击违法活动,抓获犯罪分子3400余人。文旅部出台《 *** 表演经纪机构管理办法》。广电部门关停相关音频节目版块。
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指出,各地积极落实属地管理责任,组织监管执法力量开展 *** 监测巡查,调查核处重点问题线索,并督促网站平台健全内容审核机制,综合运用约谈整改、行政处罚、通报曝光等方式,严肃处置违规互联网企业,有力压实企业主体责任。
严厉打击各类涉黄涉非违法违规行为
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表示,在“净网2021”专项行动中,各地各部门开展 *** 社交平台整治,有关地方排查利用 *** 社交平台传黄引流问题,查处刑事案件8起。网信部门处置处罚多个平台,并责令全面整改、公开曝光。
针对 *** 文学整治,依法处罚“17K小说网”“纵横中文网”“疯读小说”“狸猫阅读”“菠萝阅读”“凝香阅读网”等 *** 文学平台。其中,上海查办“疯读小说”App刊载淫秽色情信息案,对运营企业作出罚款约50万元的行政处罚。
在直播领域整治中,处罚一批问题直播平台。针对游戏《江南百景图》抹黑英雄形象、《欢乐魏蜀吴》《钢铁雄心4》等游戏未经批准擅自上线等问题,处罚相关运营企业。
针对社会反映强烈的 *** 销售盗版图书问题,关闭500余家无证店铺,约谈、处罚问题电商平台。对 *** 搜索引擎引 *** 秽 *** 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封堵非法下载站点近百个,对一批涉淫秽色情App线索落地查人。
“净网2021”专项行动中,各地各部门坚持将查办案件作为重要抓手,严厉打击各类涉黄涉非违法违规行为。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与公安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版权局等部门联合挂牌督办典型案件125起。河南查办“魅爱”直播平台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对771名涉案人员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浙江杭州查办“黄瓜视频”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抓获犯罪嫌疑人260余名,查明涉案资金3亿余元。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两批通报13起典型案件案情。
查处一批侮辱抹黑志愿军英雄烈士案件
据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介绍,在“净网2021”专项行动中,各地及时清理涉历史虚无主义、非法宗教、淫秽色情低俗等网上有害信息。
其中,广东查删拦截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20万余条、关闭违规群组1800余个。北京查处金山毒霸软件弹窗推送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案,对相关企业进行处罚。天津清理各类有害信息61万余条、关闭账号1881个。
四川查删一批“达州惊现乞讨团队”“五千块钱买来一个媳妇”等违背公序良俗短视频,处置“四川傻妞”“成都妖王”等违规自媒体账号20余个。江西集中整治“软色情”等低俗广告,监测互联网广告110万余条(次)。陕西处置“撒大声地我问问”等低俗有害公众号230余个。
北京、天津、海南、江西、新疆等地查处一批侮辱抹黑志愿军英雄烈士、中印边境戍边烈士等案件,关闭多个自媒体账号,刑事拘留罗某平等大V、博主,有力遏制了网上错误价值观的传播势头。
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表示,“净网2021”专项行动期间,坚决打击、扫除危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有害信息和不良内容。针对媒体反映少数网站再现“儿童邪典”视频的问题,“扫黄打非”部门立即核处问题线索。
其中,北京组织清理有害视频、图片4万余个(张),删除相关链接8万余条,对7家违规 *** 平台予以了行政处罚。上海责令3家视频平台进行整改,并要求属地15家重点 *** 平台自查清理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广东责令问题视频平台进行整改,全面清理有害视频,对违规用户予以限期封禁。
来源:法治日报
父子买下人民币花束后举报店家!曾49次举报“拍黄瓜”、涉400余起投诉来源:【杭州日报】
据澎湃新闻报道,湖南株洲一对父子购买了9999元“人民币”花束,隔天投诉至中国人民银行株洲市中心支行并要求处罚花店负责人。相关部门查询掌握,该父子在全国涉及投诉400余起,系今年 *** 上举报饭店“拍黄瓜”事件的当事人。
银行表示,投诉人5月曾到银行咨询,人民币花束是否违法,得到肯定答复后,表示去取证,目前,花店已按要求下架相关产品。当地 *** 部门表示,保护市场主体与规范并行,对涉事花店落实首违免罚。
视频截图
相关部门查询掌握,该父子系今年 *** 上举报饭店“拍黄瓜”事件的当事人。
据工人日报5月19日报道,湖南省株洲市餐饮行业协会公布的一份文件显示,该市多家餐企反映,当地一对晏姓父子利用餐企无凉菜证销售“拍黄瓜”等凉拌菜这一由头,通过频繁举报要求餐企高额赔偿,自2020年至今举报了49次。
株洲当地对花店老板“首违免罚”的柔性执法受到网友点赞,然而这对父子疑似职业打假的行为却遭到网友质疑。
有网友称“哪怕是图利,也确实起到了促进行业进步的作用”,另有网友表示,这与敲诈勒索没有分别,如果把400件案件放在一起看,可能会改变法律上的属性。
7月16日,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该事件从相关监管部门和法律法规的角度来说看,人民币作为我国的法定货币,是国家经济 *** 的象征,在我国整个经济社会运行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我们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其实都是对如何保护人民币、防范滥用人民币进行相关的规范。如果故意损毁人民币,或者说以人民币作为商品进行流通,这其实从法律角度来说都是严格禁止的。”因此,王鹏看来,花店将人民币折成花进行售卖而受到处罚或批评教育是合情合理的。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也认为,花店将人民币折成花束作为商品销售,属于在商品上使用人民币图样。根据《人民币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禁止下列损害人民币的行为:(一)故意毁损人民币;(二) *** 、仿制、买卖人民币图样;(三)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在宣传品、出版物或者其他商品上使用人民币图样。因此,将人民币折叠成花束的行为,可能会损毁人民币,对人民币的流通和使用造成阻碍,花店的做法违反本法的相关规定,但根据当地的政策法规,首次违法可以免除处罚。
至于该事件中,父子两人对商家的违规行为进行举报,王鹏认为他们个人 *** 意识较强,从优化营商环境上来说,确实维护了市场秩序,有助于经济社会更好地发展。“但是这对父子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其实是很难界定的,从另外一个维度来说,如果这对父子他们以打假、 *** 为幌子,去获得所谓的经济收益,那么消极角度来说,就会一定程度上扰乱正常的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这对父子在全国涉及投诉400余起。”
王鹏表示,一些被投诉的商家出于维护自己的形象、保障正常经营、避免处罚等目的,选择息事宁人与他们私了,那么这对父子就可能产生一定的盈利行为,“因此我觉得这事还需要进一步调查,之一是这对父子400多起相关投诉,有多少是真正的违法违规,有多少是让这对父子产生了经济收益,有多少是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营,造成了不良影响,这个需要进一步界定,才能进行后续分析。”
付建认为,父子举报的这种行为属于正常履行消费者的监督权,市场的规范和秩序不仅依靠法律,也依靠消费者的监督,消费者积极对违法行为进行举报是积极守法的值得鼓励的行为,但是结合此前父子二人打假,如果将“打假”作为一种常态化的职业,并且“钓鱼打假”,甚至对相关商家敲诈勒索,可能会对市场造成反向影响,浪费公共资源,扰乱公共秩序的,违反治安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可能涉嫌刑事犯罪。
来源:红星新闻 记者 罗丹妮
编辑 蒋波 杜海锋 审核 涂孝丰
更多新闻下载
杭州首席新闻客户端
“杭州新闻”
本文来自【杭州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布2021年“扫黄打非”十大案件新华社北京1月10日电(记者史竞男)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10日公布2021年“扫黄打非”十大案件,涉及 *** 传播淫秽物品、制售非法出版物、假记者敲诈勒索、侵权盗版、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等类型。据统计,过去一年,全国共查办“扫黄打非”案件1.3万余起,其中刑事案件近1900起,刑事处罚4070人。
——河南周口“魅爱” *** 直播平台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2021年10月,根据全国“扫黄打非”办转办线索,周口市公安局破获一起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件。经查,2020年10月以来,犯罪嫌疑人利用聚合类软件在境外搭建“魅爱”等黄赌 *** 直播平台,非法牟取利益。目前,包括平台开发、运维 *** 、代收代付、推广 *** 、黄赌主播在内的771名犯罪嫌疑人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浙江杭州“黄瓜视频”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2021年11月,杭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队破获一起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件,抓获平台博主、家族长、主播、技术支持、第四方支付等犯罪嫌疑人260名。经查,“黄瓜视频”App通过付费点播淫秽视频、淫秽直播表演非法牟利3亿余元。目前,110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批准逮捕。
——上海浦东“青山汉化组”等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2021年8月,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破获一起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件。经查,王某等犯罪嫌疑人组建“青山汉化组”“大帝国汉化组”“超能汉化组”等多个汉化组,从欧美、日本、俄罗斯等境外网站获取大量淫秽游戏进行专业破解、转译,通过社交软件招募会员玩家,以互联网分享方式向玩家提供淫秽游戏下载,目标受众为广大青少年学生群体,涉案金额310余万元。目前,67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批准逮捕,9人被取保候审。
——广州“5·06”重特大走私淫秽物品案。2021年11月,广州海关缉私局破获一起重特大走私淫秽物品案件。经查,2020年以来,以杜某为首的走私揽货团伙大肆走私来自境外的淫秽物品、非法出版物。海关总署缉私局部署31个直属海关缉私局对通关、揽货、货主等实施全链条集中收网,共抓获犯罪嫌疑人91名,现场查扣涉嫌淫秽书籍约25万册、非法出版物约28万册。
——山东枣庄“12·03”制售非法出版物案。2021年上半年,枣庄市公安局破获一起制售非法出版物案件,打掉一个专业制售非法出版物及盗版书籍的犯罪集团,查明涉案金额7亿余元,非法获利3200余万元。目前,公安机关已抓获犯罪嫌疑人126名,打掉制售窝点27处,查扣印刷设备131套,收缴非法出版物10万余册、侵权电子书20TB。
——安徽蚌埠“4·25”制售非法出版物案。2021年4月,蚌埠市怀远县公安局、文化执法等部门破获一起制售非法出版物案件。经查,宋某某等犯罪嫌疑人以牟利为目的,委托胡某某等人印刷 *** 非法出版物,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累计制售非法出版物69种、10万余册,涉案金额100余万元。目前,5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抓获。
——江苏徐州成某某等人侵犯著作权案。2021年3月,徐州市公安局鼓楼分局破获一起侵犯著作权案件。经查,该案出版物的电子版来源于高校图书馆,犯罪嫌疑人成某某通过论坛等渠道搜集部分高校图书馆的账号密码,登录后使用采集软件批量下载馆藏电子书378万余种,廖某某向其购买后转卖给邹某等人,邹某等人印刷后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牟利。目前,15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抓获。
——山西朔州“12·22”假记者敲诈勒索案。2020年12月,朔州市公安局破获一起假记者敲诈勒索案件。经查,2012年以来,犯罪嫌疑人师某以其注册的公司为依托,成立“法制与监察杂志社”,自建“法制与监察”“法制与反腐”“法制观天下”等6家网站,伙同他人假冒新闻工作者收集企事业单位负面信息,以公开报道为由,有组织地实施敲诈勒索和强迫交易等犯罪活动,作案70余起,非法获利220余万元。目前,15名犯罪嫌疑人已被逮捕。
——江苏南京“9·30”非法出租游戏账号案。2021年8月,南京市公安局建邺分局破获一起非法租售 *** 游戏账号案件。经查,犯罪嫌疑人蒋某雇佣多人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经非法渠道搜集多款游戏账号,采取非法技术手段将400余个游戏账号通过成年人实名验证后,向包括未成年人在内的网民出租牟利,涉案金额300余万元,涉公民个人信息6万余条。目前,47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抓获。
——北京某科技公司传播含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的广播电视节目和 *** 信息案。2021年9月,北京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在工作中发现,某科技公司经营的视听平台向用户提供含有宣扬淫秽色情内容的广播剧、动画片、电视剧。2021年11月,北京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依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对该公司作出警告、罚款和没收违法所得的行政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