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井是名优绿茶,在茶界也是家喻户晓。各方茶友在冲泡龙井时,常出现茶叶下沉的情况,这种现象非常普遍,甚至有人说这是龙井茶品质好的表现。
可事实究竟如何?茶叶下沉就代表品质优秀吗???
龙井茶,多见于领导的玻璃杯或爷爷的大茶缸子,遗憾的是,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囿于龙井尝个鲜就够了的想法,导致很多人对龙井下沉这件事,虽然疑惑颇深,却抱持着不明觉厉的观望态度。
不知你是否,曾有过这样的疑惑:龙井下沉真的能说明茶品优良这回事儿?还是由于人们玄学的考量,约定俗成的都说下沉的茶好,而默认出来的公理?
趁着今儿天气好,就给大伙解解惑,带你看看不一样的下沉之谜。
走进“下沉”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鉴于市面上还存在着不知下沉为何物的少年,所以特地先问了度娘,对下沉这个名词进行了一个专业的科普。
度娘给出的专业的解读是说:下沉是一种竖直向下的运动,如物体在液体里向下沉降。
凡是在液体里下沉的物体,其本身的密度必然大于液体的密度,即ρ物>ρ液。
仅用初中的物理知识就能很好的解释:当物体的重力大于液体的浮力的时候,物体就会下沉。
所以当提出,龙井为何下沉的疑问时,得到的之一个反馈竟然是:“因为地球有引力啊。”仔细想想,这样的回答好像也没什么不对。
如何从专业的角度理解“下沉”
凡事都讲追根溯源,老师傅的建议很有道理。
于是我们花精力捋了捋整个龙井茶的 *** 过程,果然有了重大发现。
说白了,能真正决定茶叶下沉的因素,也就两点:一个是茶叶的内质(嫩度);另一个就是茶的 *** 工艺(杀青、辉锅)。
茶叶嫩度
一般而言,同一个小环境下,越早采摘的鲜叶要比中后期采收的茶叶,内质更加丰富。
且嫩采的鲜叶形状小,叶质柔软,锯齿有排水孔,叶脉较平滑,在 *** 时,可塑性好,干茶容易成型,身骨也会重实。
这样的茶,随手拿一把放在手心,无论是外形的观感,还是放在手心的感觉,都给人一种厚实且具分量的即视感。
(左)老茶树叶片-(右)龙井43叶片
而中后期采收的茶叶,茶叶偏老,叶片薄,所以老叶制成的茶,往往轻飘,且滋味粗淡。
*** 工艺
对于西湖龙井的 *** 方式而言,最为常见的有:全手工、机手结合、全机械三种方式。
“一芽二叶”鲜叶
手工龙井在炒制时,要根据鲜叶的老嫩厚薄,含水量高低,采摘的不同时期,不同质地的鲜叶要求,“看茶做茶”适时调整炒茶手法,调整炒茶锅温,适时掌握加工手法轻重来炒制茶叶。就手法而言,就有抖、搭、搨、捺、甩、抓、推、扣、压、磨十道之多。
手工炒制西湖龙井 | 左 青锅 右 辉锅
机械加工西湖龙井茶只能定时定温,炒制时,温度不能随水分的高低进行调节,因此水分蒸发不均匀,所以干茶色泽虽绿但缺少活力。
两种方式炒制出的干茶,外形上就有很大的区别:
手工加工的西湖龙井茶,外形扁平光滑,芽叶饱满,挺秀尖削,均匀整齐,色泽鲜活自然。
机械加工的西湖龙井茶,外形较宽,叶片四周欠光滑,茶叶身骨较轻,欠厚实,色泽翠绿,欠润。
为了更直观的感受,我们特地找了同一山头,同一时期采摘的不同工艺 *** 的两种干茶,用100℃的开水冲泡,机械 *** 的茶叶,漂浮在茶汤表面,迟迟不下沉。
上三图为全手工茶,下三图为非手工茶
经过各种实验比对,才知道下沉这点,是可以作为判断龙井茶品质好坏的一个 *** 之一的。
下次,当你遇到有关龙井下沉这样的难题,不知如何回答时,可以直接祭出这篇文来哦。
对于喜欢绿茶的茶友们来说,品啜一杯上好的西湖龙井,感受回味它那沁人心脾的茶香,真是一件令人心旷神怡的事情。十大名茶之首的名头,可不是白给的。什么叫上好的西湖龙井?自然应该是“明前茶”了。
好茶,确实是需要细细去品的。年轻的时候,我虽然喜欢喝茶,但是并不懂茶。那时我喝茶的方式,说出来有点伤自尊。如果按照《红楼梦》中妙玉的评判标准,那应当是属于“饮驴”层次的。所以,那时的我,既没有时间和耐心,也没有阅历和积累,去谈什么品茶鉴茶的事情。
对于誉满天下、文化积淀深厚的西湖龙井,我虽然久闻其名,但是所知甚少,本无资格说三道四。但是,当初次揭开西湖龙井的神秘面纱,对其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之后,原本对茶道并不怎么感兴趣的我,却从心底里生发出了一些属于自己的感悟,并且有了倾诉表达的欲望。
一杯好茶,所能带给人们的,并不仅限于一缕茶香。它还能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有味道。生活的味道,原本就应该是丰富而多维的。而泡在杯中的西湖龙井,毫无疑问是一杯味道丰富的好茶。
“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大文豪苏轼,在自己的诗中,将美景西湖与美女西施,作了形象类比。其实,江南的美女,同江南的美景一样,都是清秀纤巧型的,属于“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那种,原本不需要浓妆艳抹的。如果有谁那么去做了,就是浪费资源、弄巧成拙的愚蠢之举。
跟江南的美景、江南的美女一样,产于江南的西湖龙井,走的也是清新淡雅路线,不以重口味取胜。喜欢西湖龙井的茶友都知道,这种茶不大耐泡,尤其是西湖龙井中的“明前茶”,一杯茶最多只能泡三次。到了第四泡,基本上就寡淡无味,该清杯另换了。
说到耐泡不耐泡,我喝过一种海南五指山绿茶。披着绿茶马甲的那家伙,可真是太厉害了!一杯茶泡了将近一下午,竟然就没怎么变色!我们山东的日照绿茶,大部分也是挺耐泡的。不管是何种品类的茶叶,只要是耐泡的,口味一般都比较重。当然,这是题外话了。
西湖龙井尤其是其中的“明前茶”,冲泡时水温不宜过高,以八十五度左右为宜。这一点不太好掌控得那么精确,总不能拿个温度计不停地量吧?当然了,你如果非要那个精准劲儿,买个带温度显示功能的热水器盯着看也成。不过我以为,把水烧开后,停几分钟再泡,也就差不多了。在这个问题上,没必要那么较真儿。
茶友们都说,西湖龙井“明前茶”,用八十五度左右的水冲泡,口感更佳,最能体现出它的精髓。但是这样泡基于何种道理,却少见有人言及。在此,我倒是想打一个也许不太恰当的比喻。正因为西湖龙井走的是清新淡雅路线,如果用太烫的水冲泡,就好比一个清纯可爱的少女,非要去大红大绿地浓妆艳抹一样。那样一来,反而掩盖了其天然具有的气质本色。
冲泡西湖龙井,更好使用玻璃杯。因为透过玻璃杯,观赏嫩绿中泛着微黄、清亮透彻的茶汤,以及纤巧秀气的芽尖,也是一件让人赏心悦目的事情。妙玉虽然很懂茶,但在她所生活的年代,要想享受用玻璃杯泡西湖龙井的待遇,怕是也很困难。当然了,泡茶的玻璃杯,可是要及时清洗干净的。上面要是残留着茶垢污渍,可是很有碍观瞻的哦。
就像妙玉所说,西湖龙井需要宁心静气地小口品啜,才能体会到它的精妙之处。茶汤入口之后,先让它在舌尖上停留片刻,再在口腔里轻轻回旋一下,那种富有层次感的茶香,就会更加清晰而悠长。
品啜之一泡西湖龙井,初入口时,你可能会感到有一丝丝微苦。其实那不是微苦,而是清香。片刻之后,就会感觉有一股丰满圆润的豆香,泛起在舌尖。丰满圆润的豆香,正是西湖龙井的标志性味道。等到品啜第二泡的时候,那一丝丝微苦就消失不见了,豆香更加清楚浓郁。到了第三泡,你会感觉到有一股回甜,游走于口腔之内。哦,用品茶的术语讲,回甜应该是被称为回甘的。而回甘明显,也是西湖龙井的标志性味道。如果你用心去品了,但是没有品出明显的清香、豆香和回甘,那么不好意思,你喝到的肯定不会是真正的西湖龙井。
一杯西湖龙井,清香、豆香、回甘,三种味道渐次显现,递进更替,构成了一种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的味觉体系,在带给人神清气爽的愉悦感的同时,又很能考验品茶者的味蕾。从这个角度讲,感受一杯西湖龙井的妙处,也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无论什么好东西,用久了都会因为习以为常而逐渐归于无感,西湖龙井也是这样。但是有句俗话讲,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当我喝了一段时间的西湖龙井,感觉有点习以为常时,一个朋友送了我一包某地产的绿茶,说是今春的新茶,很好喝的。
至于朋友送的这茶,产于何地、是何品牌,还是不明说了吧,那样有点伤自尊。那茶泡出来之后,汤色碧绿,看上去挺养眼。但是品啜之后,却感觉只有“青”,而没有香。请注意,我这里并没有用错字,“青”就是青草的青。这真叫是,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啊。不过这样一来,倒是让我重新找回了对于西湖龙井的感觉。
早餐过后,品上一杯西湖龙井,心旷神怡。一天的生活,也会随之神清气爽。
壹点号谷荻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都是龙井茶,价格却天差地别,你买对了吗?爱绿茶者,必追春茶,爱春茶者,必痴龙井。
西湖龙井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以“色绿、味甘、形美”著名,更因为乾隆皇帝赐封的十八棵御茶树而被人津津乐道。
不过,不是所有的龙井都是上等的龙井,俗语说“明前茶,贵如金”,清明前后,龙井茶的价格相差巨大。而不同产地的龙井,有的几百一斤,有的几千一斤,如果不懂这里面的玄机,买茶的时候就很有可能以高价买到了普通的龙井茶。
那么同为西湖龙井,为什么价格相差这么大呢?
产区不同,价格千里
这两天,有一则消息刷爆了茶人的朋友圈:武夷岩茶正岩产区的一片133亩的正岩山场,通过62轮出价,最终以740万/年的租金成交,租赁期10年,共7400万。
虽说价格令人咋舌,不过也正好说明了核心产区的价值。
西湖龙井也是一样,2002年,《原产地域保护产品龙井茶》(2008年更名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龙井茶》)发布,正式确定浙江省内18个区县市所产茶叶可称为龙井茶,分西湖、钱塘和越州三个产区。而只有产于西湖产区的才能称为西湖龙井茶。
曾有研究者选择了一批西湖产区、钱塘产区、越州产区的龙井43号,它们的采制时间、原料标准以及工艺都相同的情况下,比较它们的香气的主要成分及含量差异,结果如下。
结果表明,从西湖产区到越州产区再到钱塘产区,不仅香气组成有差异,而且主要组分含量呈下降趋势,这说明西湖产区的香气含量更为丰富。
除了不同产区之间的龙井有差异,即便在西湖产区,也分为一级产区和二级产区。
其中,一级产区有狮峰山、云栖、龙井村、虎跑、梅家坞五个核心产区,历史上叫做“狮龙云虎梅”。其余的西湖龙井茶基地皆为二级产区。
一级产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以漫射为主,年平均气温16℃,年降水量在1500毫米左右,种种优越的自然条件,非常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发育。
采摘时间
前面我们说过“明前茶,贵如金”,茶树经过冬天的休养生息,汲取营养,在春天开始萌芽,此时芽头中的内含物质丰富,氨基酸含量高,茶多酚含量低,因此,茶叶滋味更为鲜爽。
另外,清明前气温整体偏低,因此病虫害也少,茶树无需喷洒农药也能茁壮成长。
而清明过后,随着气温逐步走高,芽头不再鲜嫩,甚至迅速成长为老叶,就没有了明前茶的鲜爽以及馥郁的香气。
其实,不仅清明前后价格相差很大,即便都是明前茶,在前几天采摘的茶,与在后面采摘的茶,品质上也有所差异。
西湖龙井采摘时间一般为3月20号左右开始采摘,这一批新茶,芽头饱满,内含物质丰富,较为鲜嫩,但因为采摘期特别短,时间紧张,因而价格差不多在几千元一斤。
清明过后,原料变得粗老,茶叶可采摘芽以及叶片,因此,价格就会逐渐降下来,不过口感当然也与明前茶不可相提并论。
*** 工艺
西湖龙井传统的 *** 工艺是手工炒制,不过现在为了追求效率,也有半手工以及机器加工的工艺。
机器制茶效率高,出产快,品相好,能满足大批量的需求。
手工制茶,需要高水平的炒茶师父手工 *** ,茶叶品相不如机器制茶,但是滋味、香气比机器制茶要好处不少。
手工制茶由于炒制慢,产量低,技术要求高,时间投入多,滋味更饱满,因此,往往比机器制茶的价格要高上几倍。
西湖龙井是什么茶你知道吗?龙井茶,是我国名气更大的茶叶种类,喜欢喝茶的人,都或多或少的听说过西湖龙井的名号,但是西湖龙井是什么茶?你真的知道吗?
西湖龙井,因原产自我国杭州西湖而得名,是绿茶的一种,因为其 *** 工艺中有炒青步骤,所以也被称作炒青绿茶。西湖龙井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这四大特点而驰名海内外。毫不夸张的说,西湖龙井是我国更具影响力的绿茶,也是中国最著名的茶叶种类之一,千百年年来,西湖龙井一直都是我国十大名茶之首,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这名茶之首的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是什么茶你知道吗?
龙井茶在我国有着明确的等级区分,随着等级的降低,龙井茶外形也会存在差异,就拿西湖龙井来说,级别的降低的具体体现在外观上就是茶叶颜色的不同,从嫩绿到翠绿,再到青绿墨绿,不同颜色就代表着不同品级的西湖龙井,其中,当属嫩绿色的西湖龙井最受茶客们欢迎。此外,不同品级的西湖龙井的茶叶大小也是不一样的,茶条由光滑至粗糙,香味由嫩爽转向浓粗,叶底由嫩芽转向对夹叶,色泽嫩黄、青绿、黄褐各异,也是西湖老龙井品级的具体体现。
西湖龙井产地是具有局限性的,正宗的西湖龙井按照产地可以划分为狮、龙、云、虎、梅五个产地。狮指的是狮峰一带,因地制宜,狮峰所产的龙井通常被叫做狮峰龙井,因为其地处龙井村周边,所以工艺也相对精湛,所以其产出的龙井茶被公认为西湖龙井中的上品。龙则值得是龙井以及周边地区,龙井茶区所产的龙井中,尤以翁家山所产茶叶品质可以和狮峰龙井称得上不相上下,而云值的则是云溪茶区,如果说狮峰和龙井被列入五大产区是因为品质,云溪则不同,云溪茶区之所以能被列入五大产地则是因为产量,云溪是西湖龙井产量更大的地区;而虎则是因为此地的虎跑泉与龙井茶公称杭州双绝而且也有高品质龙井茶的产出而被列入五大产地;五大产地中的梅所指的则是所产龙井品质也极高的梅家坞。
严格来说,只有这五大产地所产的龙井茶,才是我们所说的西湖龙井,除此之外,浙江其他地区所产的龙井茶被统称为浙江龙井。西湖龙井不仅可以按照产地划分,还能按照采摘时间区分。根据茶叶采摘时间的不同,西湖龙井又可分为明前西湖龙井茶和雨前西湖龙井茶。
西湖龙井属于绿茶,它的香气与口感别有一番独特的滋味。
?文章来源longjing100.com,本文链接https://www.longjing100.com/a/news/act/13449.html
绿茶是我国的六大茶类之一,其品种繁多,产量大,面积广。绿茶是指采取茶树新叶,未经发酵,经杀青、揉捻、干燥等三个步骤,制成的茶叶保留了鲜茶叶的绿 *** 调,而且冲泡后茶汤颜色也以绿色为主。那么,龙井茶也有绿茶的特性,它是不是也是绿茶中的一种呢?
龙井茶属于绿茶吗?对于龙井茶来说,它也属于绿茶中的一种,而且是绿茶中的精品,并且是中国十大名茶之首。特别是西湖龙井茶,无论是它的外形汤色还是口感都非常好,可谓是龙井茶中的佼佼者。
防伪标签
我们在选购的时候应该记得询问卖家是否有防伪标签!不得不说的是,西湖龙井茶虽然是杭州的特产,但是不等于只有在杭州卖家处购买的就是正宗的西湖龙井创。
龙井茶的形状
大家千万不要盲目的追求西湖龙井的形状,因为茶叶是自然生长的植物,又经过采摘炒制,样子不可能都那么整齐!而且因采制的时间不同,形状自然不同。如果您买到的茶叶形状都是小芽,很可能就是假冒的西湖龙井经过人工挑拣出来的。
冲泡出来的龙井茶茶汤绿亮有光泽,看起来十分的清澈,且茶汤闻起来香味非常浓,口感非常好,冲泡后的龙井茶叶在杯底舒展开来一片片十分的整齐,十分的美观。
另外,西湖龙井茶既然是名茶之首,自然价格不菲。那么,我们要是决定买正宗的西湖龙井茶就要做好心里准备,茶叶是一分钱一分货的商品,好茶自然也是好价格,千万不要存捡便宜的心理。
绿茶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种类最多、也是产量和销量更大的茶类,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炒青、烘青、蒸青、晒青4大类。
由于茶树品种、加工 *** 等不同,绿茶的香气也有所不同。
目前在茶叶感官审评中,常见的香型主要有清香、栗香、花香、嫩香等,如清香型的庐山云雾、栗香型的湄潭翠芽、宜宾早茶,花香型的太平猴魁等。
尽管香气物质仅占干物质的0.005%~0.020%,但其香气成分却多达300多种,比如芳樟醇及其氧化物、香叶醇、丁香烯……,它们共同构成了绿茶的香气品质。
在GB/T23776-2018国家标准《茶叶感官审评 *** 》中,对绿茶香气的打分范围不同:比如有高爽“栗香”或“嫩香”或“花香”的,给分范围为90~99分;而具有“清香”等特征的,给分范围为80~89分。
所以,绿茶的香型对其品质的影响,是占有很大比重的。
那么,绿茶的不同香型是怎么形成的呢?
01茶树品种
茶树品种是决定绿茶香型的决定性因素,在相同的加工条件下,不同茶树品种,构成了不同的绿茶香气。
比如龙井43号、龙井群体种、迎霜、鸠坑群体种等制成的龙井茶,在香气组分上就有不小的差异。
02生长环境
茶树所在的海拔、光照、土壤等都会影响茶叶香气的形成。
比如,高海拔茶园相对云雾较多、低温高湿,漫射光丰富,茶芽生长较缓,比较利于香气物质的积累和形成,一般来说花香比较显著。
同时,栽培环境也对香气有所影响,比如贵州南部的绿茶以花果香为主,贵州中部以清香、花香为主,贵州北部带有清甜香。
03采摘季节
通常来说,春茶中清香、花香的芳香物质以及糖苷类香气成分的总量较高,而夏茶较低;夏茶中呈现甜香的醛酮类物质的含量更高。因此这也构成了春茶与夏茶之间的香气会有较大差异。
04采摘等级
采摘成熟度的不同,直接影响绿茶香气品质。比如原料嫩度高的绿茶多有嫩香、清香等特征,而随着原料成熟度的增加,香气成分会逐渐有所降低,表现为香气尚高。
05杀青方式
杀青是决定绿茶品质的关键工序,也是香气转化的重要程序。
在杀青过程中,小分子、低沸点、气味 *** 的醛类物质会挥发掉,而具有花香的芳樟醇等香气会得以凸显。
大量研究发现,绿茶的不同杀青温度会形成不同的香型:低温杀青利于嫩香形成,而高温杀青利于栗香、烘焙香、豆香的形成。
绿茶,大家好像都知道,但又好像都不知道?到底什么是绿茶?编辑/向日葵风车,关注,点赞,收藏
绿茶,基本上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能说出的一款茶,可是什么是绿茶?怎么区分?它又有什么特点?是怎么制成的?喝绿茶有什么好处?它又有什么样的历史文化?
茶的基本连载(九)
茶叶的分类
绿茶<2>
<绿茶是我国最主要的茶类之一,历史非常悠久,属于六大茶类中不发酵的茶叶。通过摊晾、杀青、做型、干燥后形成。从工艺上区别,绿茶可以分为四种:晒青、蒸青、炒青、烘青>
历 史
中国茶最早开始都是绿茶,直到明朝才发展有其他茶类。我们饮用绿茶的历史非常悠久,关于茶叶的记录,西汉时期王褒《僮约》<成文于公元前59年>中有记载“武阳买茶”,这是最早关于饮茶、买茶、产地的记载。根据《华阳国志》巴志<写于东晋公元348年—354年>记载,周武王供伐纣时,巴人有“献茶”,茶作为贡品被记录。如果记载信实,绿茶最早起源于不晚于西周时期,巴地(今川北、陕南一带)则是最早的茶叶起源地。在中国在古代书籍中还有不少关于茶树培植的记录,西汉时期<公元前153年间>道家学派人物吴理真在四川雅安蒙顶山种植茶树传说,这是我国有关于茶树培植最早的文字记录,四川蒙顶山也被认为是茶树种植和茶叶制造的起源地。
▲<唐>宫乐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主要活动内容:品茗、奏乐、酒令
最早的茶叶被用于药用或食用,直到陆羽之后,茶从“食用”升级为高级的“饮用”,《茶经》中详细地记载了茶叶的 *** 方式<蒸青绿茶>,做成块状使用时要碾磨成粉,有完整的器具、流程、仪式等,形成煎茶道。到了宋代块状的蒸青绿茶做成“龙团凤饼”,也有做成茶膏,继承唐代的茶风,茶叶也是碾磨成粉状后使用,宋代点茶、斗茶、茶画等是具有更复杂和精致的茶文化。绿茶到了明代以后从蒸青变为炒青,从饼茶变为自然的散茶为主,直到现在。
▲<宋>刘松年《撵茶图》
工 艺
绿茶的 *** 工艺通常按以下步骤:鲜叶采摘?摊晾?杀青?揉捻?干燥。这是大部分绿茶的 *** 工艺流程,但并不是所有都按这个步骤,例如揉捻并不是所有绿茶都需要,揉捻的主要作用是对茶叶作造型,缩小体积和增加茶味,如果是扁平型茶叶就不用揉捻,在锅炒的时候就可以成型,例如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茶,扁形(炒青)
分 类
绿茶按工艺的不同,主要分为四类:晒青、蒸青、炒青、烘青。其他分类按历史则可以分为历史名茶和新创名茶;按季节可分春夏秋冬,还可以按产地、按等级、按成品茶外形、按海拔等分类。
▲按工艺分为四类
——晒 青——
从人类采集野生茶叶开始,最原始古老的 *** 是直接晒干茶叶保存,最早利用茶叶的是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古人在漫长的摸索中,对茶叶开始进行加工再利用阳光晒干,不同于其他的干燥方式,太阳的温度较低,晒的时间较长,较多的保留茶叶内的天然物质,更带有自然特性,有“太阳味”,多了些有机制。晒青的工艺:杀青?揉捻?晒青。
▲云南滇青(晒青)
现在的晒青主要是指云南滇青,也可以叫晒青绿茶、晒青毛茶、大叶种晒青毛茶。这些晒青毛茶主要是普洱生茶或沱茶的原料,晒青 *** 的普洱生茶饼,有机的内质使后期发酵变化更加丰富。当然还有其他地区的晒青品种, 例如黔青、川青、粤青、桂青、湘青、陕青、豫青等。
▲晒青毛茶压饼(生茶)
——蒸 青——
是中国最古老的绿茶 *** 工艺之一,陆羽《茶经·三之造》中唐茶饼的制造:“…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在明代改用锅炒之前,一直都是以蒸青绿茶为主。蒸青的 *** 工艺:蒸青?揉捻?干燥。蒸青是指以蒸汽杀青,茶青在蒸汽高温、短时的作用下,叶绿素破坏较少,保留了茶叶的原色。有茶色深绿、茶汤浅绿、茶底青绿的“三绿”特征,香气较闷带有青气,涩味较重,口感不如炒青鲜爽。
▲湖北恩施玉露蒸汽杀青
我国的蒸青绿茶在80年代又开始有少量生产,例如湖北恩施玉露茶,属于蒸青绿茶,主要用于出口贸易需求。我国还有蒸青煎茶,主要生产地在浙江、安徽、福建,用于出口贸易较多。蒸青工艺在唐代时,传入日本延续至今,成为日本绿茶的主要工艺,日本茶道所用的抹茶和煎茶都是蒸青绿茶。抹茶在我国古代称为末茶,今天蒸青绿茶制成的抹茶作为食品或添加剂被广泛应用。我国抹茶的主要生产地集中在浙江、江苏、贵州等地。
▲湖北恩施玉露(蒸青)
——炒 青——
炒青是元末明初开始才有,据说最早的炒青绿茶是出自安徽松萝山的寺庙里,松萝茶被称为炒青绿茶的鼻祖。《中国名茶志》记载:“南宋后,安徽茶区名茶生产全面崛起,明清时代达到鼎盛……休宁松萝山松萝茶作为炒青型名茶的鼻祖,创制于明初,到明代中期已远近闻名炒青绿茶。”炒青的工艺为:杀青?揉捻?炒干。青有香气高、滋味浓、口感鲜爽的特点,明代开始逐渐代替唐宋元盛行的蒸青绿茶,开始盛行。
▲西湖龙井茶手工锅炒
炒茶有分传统手工锅炒、现代机械炒;柴火炒(机械也可以用柴火)、电炒(也有用煤);有些炒茶也分为轻火炒、高火炒、老火炒等等(例如客家炒青)。炒青绿茶按成茶不同的形状分为条形、扁形、针形、圆形(也称为珠茶)、螺形等,形状一般是在炒茶和揉捻时形成。每一款炒青都有不同的工艺需求,用的工具、火候、炒的次数、做的形状等都决定着一款炒青的特色。炒青绿茶主要有西湖龙井、碧螺春、信阳毛尖、客家炒青等。
▲信阳毛尖,条形(炒青)
——烘 青——
烘青大概在16~17世纪形成,也就是明清之间,烘青绿茶香气一般不及炒青高,有青香味,茶叶外形完整,大部分被用于窨制花茶,被称为茶胚。烘青绿茶的工艺是:杀青?揉捻?烘干,烘干时又分为毛火烘焙和足火烘焙,现在除了少量用炭火烘焙,已经采用全自动烘干机来提高效率以供应花茶需要的大量茶胚。除了用于 *** 花茶的茶胚,市场上还有其他在销售的烘青绿茶,例如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等。
▲安徽太平猴魁(烘青)
内含物质
绿茶的内含物质可以包括茶多酚类、茶色素类<例如绿茶中的叶绿素,红茶的茶红素等>、茶多糖、茶皂素<通常说的用茶叶搓手有滑滑的感觉>、蛋白质、氨基酸、生物碱、矿物元素、芳香物质、果胶等。因为绿茶是不发酵茶叶, *** 过程中较大地保留了茶叶内的茶多酚和咖啡喊的天然物质,大约85%以上,叶绿素保留50%左右,其他儿茶素、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等物质的损失也较少。
▲茶叶的主要内含物质
茶叶中不同成分也决定了茶的不同口感,茶叶中的茶多酚主导着茶的收敛性,即苦涩后回甘生津的过程。咖啡碱主导着茶的苦涩味,而芳香物质使茶产生不同的香气,氨基酸则使茶鲜爽和甘甜,茶多糖类物质则产生甜味,果胶则让茶汤口感饱满、顺滑、醇厚。
价值与功效
绿茶的内含物质决定着它有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特殊功效,根据所含的内含物质的作用:(具体可查书
【1】延缓衰老的作用。【2】抑制心血管疾病的功效。【3】有助预防和抗癌功效。【4】抑制和抵抗病毒菌的作用。【5】美容护肤的功效。【6】醒脑提神的作用。【7】有利尿解乏的功效。【8】降脂助消化的作用。【9】护齿明目的功效。【10】其他功效
▲安徽六安瓜片(烘青)
以上功效是指日常饮用绿茶的健康好处,并非直接有治疗作用(不限于一些茶的提取物质)。茶的最终功效还是作为日常饮用品带给我们解渴消闲沉浸的生活方式。在满足日常上,再多一些闲情、浪漫和健康。
▌提醒:绿茶性寒,胃寒的人不宜多喝绿茶,总之适量饮茶。
▲客家绿茶(炒青)
下一章,介绍绿茶的冲泡以及保存的方式
<茶的基本连载>
以《中国茶的基本》这本书为主导,结合其他“茶之书”整合内容,连载介绍关于茶的基本知识,向所有人推广茶生活。欢迎有疑点或问题的留言讨论。
阅读参考资料:
1.英国,罗伯特·福琼,两访中国茶乡2.英国,艾伦·麦克法兰&艾丽斯·麦克法兰,绿色黄金茶叶帝国3.中国,姚国坤,惠及世界的一片神奇树叶4.法国,皮埃尔·约瑟瑟夫·雷杜德画植物图绘5.中国,罗威尔主编,中国茶的基本6.中国,郑国建主编,中国茶事7.中国,吴觉农,茶经述评8.美国,乌克斯,茶叶全书9.美国,梅维恒&郝也麟,茶的真实历史10.英国,罗伊·莫克塞姆,茶、嗜好、开拓与帝国11.日本,荣西禅师,喫茶养生记12.中国,吴钩,风雅宋 看得见的大宋文明13.美国,伊沛霞,宋徽宗14.英国,柯律格,雅债 文徵明的社交性艺术15.加拿大,卜正民,纵乐的困惑 明代的商业与文化16.德国,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17.中国,周重林,茶叶的战争18.中国台湾,陈慈玉,生津解渴 中国茶叶的全球化19.中国,周伟洲,英俄侵略我国 *** 史略20.中国,周重林,茶叶江山21.中国,方雯岚,茶与儒22.中国,姚国坤,茶与佛23.日本,冈仓天心,茶之书24.中国,周重林,茶道 *** 论25.中国,南怀瑾,禅与生命的认知初讲26.中国,姚国坤,茶与道27.中国,庄周,庄子28.中国,老子,道德经29.日本,柳宗悦,茶与美30.日本,田中仙翁,茶道的美学31.日本,山本兼一,寻访千利休32.日本,俳句的魅力33.美国,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34.日本,柳宗悦,工艺之道35.日本,佚名,伊势物语36.日本,新渡户稻造,武士道37.日本,桑田忠亲,茶道六百年
38.中国,萧乾,萧乾散文特写选-茶在英国37.中国,杨绛,我们仨39.中国台湾,汤舒皮,下午四点钟的茶会40.中国台湾,杨玉琴,英式下午茶的慢时光41.日本,矶渊猛,一杯红茶的世界史42.中国,庄周,庄子43.中国,老子,道德经44.斯里兰卡,德宝法师,观呼吸45.美国,帕特里克·皮尔布斯,斯里兰卡史46.中国,佟加蒙,殖民统治时期的斯里兰卡47.中国,罗龙新,寻茶斯里兰卡48.加拿大,迈克尔·翁达杰,安尼尔的鬼魂49.美国,萨拉·贝斯基,大吉岭的盛名50.印度,DP·辛加尔,印度与世界文明51.刘再起,湖北与中俄万里茶道50.中国,陈椽,茶业通史51.中国,艺美生活,寻茶记 中国茶叶地理52.中国,徐馨雅&茗溪,中国名茶 品鉴全书
百科知识 | 西湖龙井是什么茶?西湖龙井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的时候出现在唐朝,但是著名的茶圣陆羽还为其做了记载。但是要说到西湖龙井属于什么茶,很多人都不知道,那么今天就来告诉大家关于西湖龙井的一些知识。
西湖龙井属于绿茶
其实,西湖龙井茶属于我国六大茶类中的绿茶。特级西湖龙井茶扁平光滑挺直,色泽嫩绿光润,香气鲜嫩清高,滋味鲜爽甘醇,叶底细嫩呈朵。
关于西湖龙井茶的特色,它有四绝:色绿、香郁、味甘、形美。
西湖龙井是中国的十大名茶之一,它是属于绿茶扁炒青的一种,扁炒青品质特点是形状扁平光滑,因产地和制法不同,分为龙井、旗枪、大方三种。
龙井茶始产于宋代,明代益盛。在清明前采制的叫“明前茶”,其嫩芽初绽,形如莲心,因此称“莲心”。每制一公斤干茶约采摘鲜叶七万个左右,极为珍贵。谷雨前采制的叫“雨前茶”,又叫二春茶。此时茶柄已长出一片小叶,形状似旗,茶芽稍长,形状似枪,故称“旗枪”。
立夏采摘的称“雀舌”,再过一个月以后采摘的称“梗片”。向有“雨前是上品,明前是珍品”的说法。龙井茶泡饮时,但见芽芽直立,汤色清洌,幽香四溢,尤以一芽一叶、俗称“一旗一枪”者为极品。
西湖龙井茶的功效作用
①抵抗癌细胞
龙井茶中含有百分之十五的儿茶素,儿茶素抵抗能力是维他命C的四十倍左右,有效帮助人们抑制血管的老化,最终净化血液,预防癌症。
②抗氧化防衰老
龙井茶里面含有的特殊营养成分具有抗氧化防衰老的作用。这点对于女性朋友来说是更好的福利了。而且龙井中的茶多酚能够快速消除人体内多余的自由基因,从而抵抗脂肪酸的过度氧化。
③减肥润颜
龙井能够降低血液中的血脂及胆固醇,其中含有的咖啡碱及肌醇和叶酸,能够帮助人们调节脂肪代谢。
④可以提高皮肤的抗氧化能力
龙井茶对皮肤的更大好处便是可以提高皮肤的抗氧化能力。我们的皮肤很大部分都是暴露在空气中的,尤其是脸部,皮肤会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一些反应,让皮肤变暗、长色斑。
都叫龙井,有区别吗?江南三月是绿茶上市的季节,
名气更大的,莫过龙井茶,
都叫龙井茶,有区别?
龙井属于绿茶,位列中国十大名茶之首,被誉“国茶”。
原产产于浙江杭州西湖一带,已有一千二百余年历史,
根据《龙井茶原产地域保护管理办法》规范了龙井茶的三大产区和称呼,
凡西湖区168平方公里范围内产的龙井茶,通称为龙井茶西湖产区。
只有这里种植、生产为“西湖龙井”。
按照小产地不同,又有分“狮(狮峰)、龙(龙井)、云(云栖)、虎(虎跑)、梅(梅家坞)”五个品牌产区,
“狮”、“龙”为核心产区,其余为一级产区,
而除西湖区之外的杭州地区,则是龙井茶的钱塘产区,称为钱塘龙井。
主要以钱塘江流域的千岛湖、建德、桐庐、富阳等地
除去这两块产区之外,所有被列入龙井茶原产地保护范围的地区,称为龙井茶越州产区。
主要以绍兴、丽水、台州等地。
龙井以外形扁平为主要特点,
所以也不要以为扁平型的都是西湖龙井茶,
西湖龙井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独称,
色泽黄中带绿,香气以豆香、板栗香为主,兰香上佳,
滋味醇厚、回甘快,生津明显,
对于如何区别三个不同产区的龙井,请继续关注本号
我们国家的茶文化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茶叶从古至今都深受人们的喜爱,说到茶叶自然会想龙井,对于龙井的了解你知道哪些?咱们一起往下看!
西湖龙井:属绿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龙井村周围群山,并因此得名。
龙井茶的采摘有三大要求:一是早,二是嫩,三是勤。
西湖龙井的炒制工艺包括:“抖、带、挤、甩、挺、拓、扣、抓、压、磨”十大手法。
鉴别西湖龙井有四大招数:
一摸:判别茶叶的干燥程度。随意挑选一片干茶,放在拇指与食指之间用力捻即成粉末,则干燥度足够;若为小碎粒,则干燥度不足,或者茶叶已吸潮。干燥度不足的茶叶,比较难储存,同时香气也不高。
二看:看干茶是否符合龙井茶的基本特征,包括外形、色泽、匀净度等。
三嗅:嗅闻干茶香气的高低和香型,并辨别有否烟、焦、酸、馊、霉等劣变气味和各种夹杂的不良气味。
四尝:当干茶的含水量、外形、色泽、香气均符合要求后,进行开汤审评。取3至4克龙井茶置于杯碗中,冲入沸水150至200毫升,5分钟后先嗅香气,再看汤色,细尝滋味,后评叶底。这个环节更为重要。
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龙井茶?主要有四点:
(1)消臭、助消化功效:口臭时食物残渣在酶的作用下形成甲基硫醇化合物产生臭味。西湖龙井茶汤可抑制这种酶的活性,起到消除口臭的作用,更能 *** 分泌更多的消化液,有助于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分解,帮助消化。
(2)减肥养颜:龙井茶中的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和芳香类物质等多种化合物,能调节脂肪代谢。茶多酚和维生素C能降低胆固醇和血脂,所以饮龙井茶可减肥,不过冷饮会适得其反。
(3)延缓衰老:龙井茶中的茶多酚可以有效清除多余的自由基,防止脂肪酸的过氧化。
(4)消除疲劳:龙井茶中的咖啡碱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帮助人们振奋精神、增进思维、消除疲劳、提高工作效率。
贮存茶叶的四种 *** :
1.石灰储藏法
2.炭储藏法
3.塑料袋、铝箔袋贮存法
4.金属罐贮存法
今天关于西湖龙井的相关知识分享就结束了,对于龙井你们有更深的了解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