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酒是什么酒哪能买到,黄酒是什么酒哪能买到

牵着乌龟去散步 生活 71 0
世界三大古酒之一的黄酒,如今为何没几人喝?难道还比不过酒精酒

我已经回到工作的城市好几天了,明天就要开始上班了,我这个假期放的比较长,主要是今年家里事情也比较多,所以多请了几天。回来还给同事领导和朋友们带了一些家乡的土特产,所以避免不了,要有很多的聚会和酒局。

不知道你们聚会的时候都喝什么酒呀?是喜欢喝地地道道的白酒呢?还是喜欢喝常见的啤酒,又或是更高端的红酒之类的呢?说实话,我的酒局阶层跨度还是比较大的,但是好像从来没在那种酒局里面看到黄酒。就很让人奇怪,明明这是诞生于我们中国的。

而且他的文化和发源历史都是特别早的,在世界上都非常闻名,是三大古酒之一。结果在我们国家的销量居然还不如那种在工厂里面拿到的酒精兑水出来的产品销量高。那么他如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困境呢?甚至还比不过酒精酒。

其实主要原因也和咱们中国古代文化或者是传统文化的困境差不多,只不过这些年来有些被大众熟知,与现代文明结合的差不多,所以大家就觉得如今的传统文化保护的很好,但其实还是有很多小众的存在,被忽视到了,就是黄酒

在我们的传统印象里面,觉得好的白酒就应该是透明的,就应该有一系列的标准和规范,但其实大家不知道最纯正的白酒或者说是最开始的白酒,就是这种稍微发黄的颜色,他可以保证是地地道道的粮食酿造出来的。也是因为古时候的提纯技术其实不到位,所以才是这个颜色。

它的香味上对比起普通的白酒,粮食味道会更浓重一些,在酒精的度数上会稍微差一些,口感上来讲,我觉得它更偏向是绵柔口感,但实际上也会绵里藏针,暗暗有一些锋芒。其实黄酒还真的不太容易踩雷,只是知道的人太少了。其实我觉得黄酒公司倒不如多花些心思在广告上。

在质量合格的前提下,多做广告多去营销,打造一个比较好的市场氛围,对于他现在的困境来说才是比较重要的,当你的销量上升了之后,你才能逐渐在人们目光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也能更好的拉来投资,进行良好的公司融资。对于传承黄酒还是很重要的。

尤其是在当下这个大家都追求绿色食品,追求返璞归真越简单,越无公害的产品越容易受到人们的喜欢,就像白酒,现在大家的要求都不是便宜好喝,而是要求它的配方足够良心,原材料也足够好。喜欢纯粮食白酒的也喜欢,这种年代传承比较久远的,可以选择绵阳大曲黔春酒

他们都是在白酒市场上很有质量和口碑的酒,而且价格也算适中,只不过如果你对包装的要求比较高的话,可能他们就不太适合你了,但我觉得它作为日常来说,我们正常的饮用是非常好的上佳之选。大家可以多关注一下这样的酒,因为他们确实是地地道道的用良心做的好品质的东西。

大家如果要求可以在大一些的场合上使用,或者说给不太相熟,但是想打交道的人送礼的话,可以选择坤酱台这款酒的外包装就很符合现代的潮流,它也是近些年才出现的新款白酒。整体的包装是金色的外壳简洁大方,又不失优雅。配方上也是选用的长达10年的窖藏加上15年的老酒。

原料也非常让人放心,选择的是贵州的红樱子高粱,知名度也很高质,工艺上更是特别有讲究了,很多人可能没有听说过他是近些年才从古书上完整被复原的12987工艺,非常的讲究酿造时间和酿造条件,很讲究的一个工艺。

这款酒的技术总监也是原茅台酒厂的范应华先生他是很优秀的酿酒工程师,曾经在贵州省荣获多个大奖,对于酿造这种绵柔口感的白酒十分的有独到的经验。对于白酒有需求或者喜欢喝的朋友们,可以关注一下这款酒,我认为它还是很合适的,从各个维度上来讲都不错。200不到能有这样的质量,很不错了。

像黄酒这样好的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我们应该多给予一些包容心和目光,让他慢慢的去适应现代的社会,不断的去发展和融合。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文化真正的做到历久弥新,而且可以再延续下一个5000年。你们觉得面对黄酒现在这样的困境,他应该做出什么样的改变呢?可以把 *** 打在下方的评论区进行一个交流。

8款黄酒测试:女儿红、塔牌口感及香气一般,乘黄鲜味“最淡”

按:想买到一款好的黄酒应该关注哪些指标?


黄酒的酒味是否醇厚受到非糖固形物的影响;黄酒的鲜味则来自于氨基酸态氮;实际口感和香气如何又决定了消费者是否会买账。


2021年6月,《消费者报道》向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送检了8款较受欢迎的半干型黄酒,为你一探究竟。


测试产品



测试指标

非糖固形物、氨基酸态氮、主观(口感及香气)


测试结果


1、会稽山纯正绍兴酒、塔牌绍兴酒(陈三年)非糖固形物含量较高,品质较为突出;乘黄加饭酒(三年陈酿)氨基酸态氮含量最少,鲜味“最淡”。


2、主观评价方面,女儿红绍兴酒味道有点冲且口感较酸、塔牌绍兴酒(陈三年)酒香一般且口感有点辣,这2款黄酒主观评分均较逊,只有5.8和5.9。


3、乌毡帽清爽型黄酒得分较高,达到7.3分。该款黄酒香气比较足,而且入口之后有唇齿留香的感觉。


会稽山、塔牌非糖固形物较多


黄酒,是以稻米、小米、小麦、水等为主要原料,经加曲或部分酶制剂等糖化发酵剂酿制而成的发酵酒。


非糖固形物就是专门用来指代黄酒中的营养物质和风味物质,它是衡量黄酒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


同一类型的黄酒中,非糖固形物含量越高,黄酒的品质越好、酒的口味更佳,但生产成本也相对较高。


《GB/T 13662-2018 黄酒》国家标准规定,传统型和清爽型半干黄酒的非糖固形物更低 *** 分别为13g/L和8.5g/L。


《GB/T 17946-2008 地理标志产品 绍兴黄酒》则规定半干黄酒非糖固形物更低 *** 为22g/L。


测试结果显示,鉴湖加饭酒(半干型黄酒)、古越龙山绍兴花雕酒(三年陈酿)、女儿红绍兴酒、塔牌绍兴酒(陈三年)、会稽山纯正绍兴酒等5款绍兴黄酒的非糖固形物分别为36.9g/L、37.1g/L、37.3g/L、40.6g/L、42.5g/L,比标准更低 *** (22g/L)分别高67.7%、68.6%、69.5%、84.5%、93.2%,其中,会稽山纯正绍兴酒表现较为突出。



乌毡帽清爽型黄酒、乘黄加饭酒(三年陈酿)等2款清爽型黄酒非糖固形物分别为12.3g/L、14.2g/L,比标准更低 *** (8.5g/L)分别高出44.7%、67.1%。


传统型的孔乙己雕黄酒非糖固形物为35.6g/L,比标准更低 *** (13g/L)高出173.8%,表现同样较好。


整体上看,塔牌绍兴酒(陈三年)、会稽山纯正绍兴酒和孔乙己雕黄酒的品质不错,乌毡帽清爽型黄酒在该指标的含量上处于较逊的位置。


一般而言,酒曲中的小麦会给黄酒带来较多的蛋白质类物质,增加非糖固形物的含量;此外,糯米在发酵过程中比大米更容易残留较多的糊精,这也会提高非糖固形物的含量。


乌毡帽清爽型黄酒主要以大米和小麦为原料,塔牌绍兴酒(陈三年)和会稽山纯正绍兴酒等绍兴酒则以糯米和小麦为原料,这就造成了它们在非糖固形物方面的差异。


乘黄鲜味“最淡”


鲜味,是黄酒区别于啤酒、白酒等其他酒类的重要特质之一,也是消费者钟爱黄酒的重要原因。


酒液中的肽、氨基酸和高级醇等对黄酒所具有的香气和醇厚口感起着一定作用,这一“作用”可以用氨基酸态氮的高低来反映。一般而言,氨基酸态氮含量越高,黄酒的口感越醇厚鲜美。


《GB/T 13662-2018 黄酒》国家标准规定,传统型和清爽型半干黄酒的氨基酸态氮更低 *** 均为0.16g/L。


《GB/T 17946-2008 地理标志产品 绍兴黄酒》则规定半干黄酒氨基酸态氮更低 *** 为0.6g/L。


测试结果显示,古越龙山绍兴花雕酒(三年陈酿)、鉴湖加饭酒(半干型黄酒)、塔牌绍兴酒(陈三年)、会稽山纯正绍兴酒、女儿红绍兴酒等5款绍兴黄酒氨基酸态氮分为0.66g/L、0.69g/L、0.7g/L、0.73g/L、0.85g/L,比标准更低 *** (0.6g/L)分别高出10.0%、15.0%、16.7%、21.7%、41.7%,其中,女儿红鲜味“最浓”。



乌毡帽清爽型黄酒、乘黄加饭酒(三年陈酿)等2款清爽型黄酒氨基酸态氮分别为0.54g/L和0.28g/L,比标准更低 *** (0.16g/L)分别高出237.5%和75.0%,因此,乌毡帽的鲜味相对而言也比较突出。


传统型的孔乙己雕黄酒氨基酸态氮为0.61g/L,比标准更低 *** (0.16g/L)高出281.2%,鲜味较浓。


从整体上看,女儿红绍兴酒氨基酸态氮绝对含量占据优势,孔乙己雕黄酒相对含量则更胜一筹,它们的口感在理论上应该比其他黄酒更鲜爽、浓郁。


不过,也有企业指出,黄酒不应追求过高的氨基酸态氮,因为黄酒中的风险物质氨基甲酸乙酯的含量与氨基酸态氮这一指标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应保持合理的氨基酸态氮水平,以减少风险物质含量。


女儿红及塔牌主观评分较逊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这体现了“香气”、“口感”等感官指标对于一款黄酒的重要性,因为,只有口感好、香气显著的黄酒才能先入为主地抓住大家的灵魂。

黄酒是什么酒哪能买到,黄酒是什么酒哪能买到-第1张图片-


本刊采用主观实验的方式对黄酒进行香气和口感的评价。具体操作为邀请一批具有正常嗅觉和味觉的志愿者进行主观盲评。


主观盲评结果显示,乌毡帽清爽型黄酒得分较高,达到7.3分。多数志愿者表示,该款黄酒香气比较足,而且入口之后有唇齿留香的感觉。



紧随其后的是乘黄加饭酒(三年陈酿)和孔乙己雕黄酒,它们的得分均为6.8分。有志愿者评价,乘黄加饭酒(三年陈酿)有点酱油味但口感软和不 *** ,孔乙己雕黄酒闻起来酒香不太明显但入口鲜爽。


鉴湖加饭酒(半干型黄酒)、古越龙山绍兴花雕酒(三年陈酿)及会稽山纯正绍兴酒则位于“第三梯队”,得分分别6.1、6.1和6.2。


有志愿者认为,鉴湖加饭酒(半干型黄酒)有黄酒香气但口感有点辣,古越龙山绍兴花雕酒(三年陈酿)香味较浓但入口酒味重但余香不足,会稽山纯正绍兴酒有酒味而香气不够、入口带点酸。


而评分较逊的则是女儿红绍兴酒和塔牌绍兴酒(陈三年),得分分别为5.8和5.9。有志愿者吐槽,女儿红绍兴酒味道有点冲且口感酸后带点苦,塔牌绍兴酒(陈三年)酒香一般且口感有点辣。


让人意外的是,女儿红绍兴酒氨基酸态氮含量为8款测评产品中更高的一款,但并没有在主观实验中体现出这一优势。


当然,主观实验的结果只能反映出一部分人群的喜好,并不是一个绝对客观的测量值,以上结果仅作参考。


测评预告


甲醛、重金属、氨基甲酸乙酯……我们喝的黄酒都安全吗?继续关注《消费者报道》后续测试。


【特别声明】:本报道中试验结果、提及品牌仅对测试样品负责,不代表其同一批次或其他型号产品的质量状况。

江苏丹阳的黄酒,为什么又叫新丰酒

丹阳,自古以来就以盛产鲜甜醇香的黄酒而闻名于世。这个美酒的秘密,部分源自曲阿练湖水,这里是古代丹阳酿酒的重要水源。传说相传,在三国时期,镇江有一口美酒井,号称产出美酒如井。有一天,蜀汉的大将张飞路过这个地方,闻到了美酒的香气,贪馋之下便不顾一切地大饮起来,结果喝得大醉。关羽见状,担心张飞的醉态会误事,于是挥起青龙偃月刀,一刀将酒井劈开,顿时井破酒涌,美酒如涛涛江水般倾泻而出,遂成了酒海街。这些美酒沿着漕河顺流而下,最终汇入曲阿湖。人们智慧地利用这些酒水,开始酿造了曲阿美酒。

有一本古籍《太平寰宇记》中记载着曲阿练湖:“(练湖)上承丹徒高骊,长山马林溪诸水,色白味甘”。这里的“色白”指的是湖水清澈透明,宛如翡翠一般;而“味甘”则是指湖水自然含有一股甜味。这种优质的水源是酿酒的关键。

想象一下,湖光山色下,一群勤劳的人们在曲阿湖畔,取着这甘甜的湖水,开始了酿造黄酒的工序。他们小心翼翼,仿佛在进行一场神秘的仪式。水的质地和味道,温度和湿度,这些都是酿酒的要素,而曲阿练湖提供了完美的条件。

酒坛中的酒液渐渐变化,开始发酵,散发出一阵阵浓郁的酒香。当终于品尝到这来自曲阿湖的美酒时,人们感到幸福和满足。那是一种只有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才能品味到的滋味。

在《魏书卷七十·刘藻传》中,我们可以找到一段关于丹阳酒的引人注目的记载。这段文字描写了公元497年的一幕,当时正值南北朝时期,曹魏在北方,梁在南方。

在这段记载中,梁元帝刘藻被任命为征虏将军,领导军队前往南方作战。他的任务是打败南方的贼虏,确保国家的安宁。刘藻领导的四军被派往东道,而他自己在洛水之南等候皇帝刘裕的驾临。

当刘裕驾车南伐时,他与刘藻相见,刘裕对刘藻说:“与卿石头相见。” 这里的“石头”可能指的是刘藻的字号或号令的意思。刘藻回应说:“臣虽才非古人,庶亦不留贼虏而遗陛下,辄当酾曲阿之酒以待百官。” 这句话表达了他虽然才智不及古代伟人,但他会尽力为国家效力,待百官于曲阿美酒之中。

刘裕听后大笑,答应给刘藻一些“河东数石”作为赏赐。这里的“河东数石”可能指的是河东产的美酒。这段故事反映了当时曲阿美酒的盛名,甚至连皇帝和将军都向往它。

梁元帝在《登江州百花亭怀荆楚》诗中提到了新丰酒,诗云:“极目才千里,何由望楚津。落花洒行路,垂杨拂砌尘。柳絮飘晴雪,荷珠漾水银。试酌新丰酒,遥劝阳台人。”诗中的新丰酒,就是古代丹阳产的酒。新丰,丹阳北面的小镇,濒临曲阿古运河,历史上以产“新丰美酒”著称。这进一步印证了曲阿美酒的名声,不仅在南朝,就连北朝的皇帝也为之倾倒。

公元756年,李白随着永王李璘东巡,曾一度客居丹阳。在丹阳,他品尝到了新丰酒,对其赞不绝口。他在诗中写道:“南国新丰酒,东山小妓歌。对君君不乐,花月余愁何。”、“情人道来竟不来,何人共醉新丰酒。”、以及“君歌杨判儿,妾劝新丰酒”。这些诗篇表达了他对新丰酒的钟爱之情。

此外,唐代的陈存也是新丰酒的忠实爱好者。他在丹阳品尝了这美酒后,即兴作诗写下《丹阳作》:“暂入新丰市,犹闻旧酒香。抱琴沽一醉,尽日卧垂阳。” 这些诗句生动地描绘了一个书生在新丰镇上醉卧的场景。

另一位唐代文学家张子容,也在他的诗作《九日陪润州邵使君登北固山》中歌颂了新丰酒:“新丰旧酒美,况是菊花朝。” 这句诗表达了他对新丰酒的美誉和对菊花的赞美。

唐代文学家段成式在他的《酉阳杂俎》中也将曲阿酒列为“天下名肴佳酒”之一,进一步印证了新丰酒在当时的盛名。

这些文人士大夫们的赞美,使得新丰酒的声誉传遍了古代,成为了丹阳的一大特色。新丰酒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口腹之欲,还激发了无数文人的诗意和创造力,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宋代,新丰酒的声誉依然显赫。陆游在他的《入蜀记》中提到了新丰酒,他引用了李白的诗句:“南国新丰酒,东山小妓歌。” 这句诗表达了他对新丰酒的美誉。陆游还指出,唐代的诗句“再入新丰市,犹闻旧酒香”正指的就是丹阳的美酒。他在记述丹阳时写到:“至今居民市肆颇盛”,说明了当时丹阳市场的繁荣和新丰酒的盛行。

进入元代,丹阳的美酒依然受到文人士大夫的喜爱。达鲁花赤,当时的镇江录事,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对丹阳的山水和古寺名庙情有独钟,尤其是对新丰酒钟爱有加。在他的诗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新丰酒的深厚情感。在《春日过丹阳石仲宅会茅山道士石山辉》中,他写道:“杏花一夜雨声寒,酒醒丹阳几日还。” 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在丹阳畅饮美酒后的快乐和醉意。他通过诗歌将自己沉浸在美酒之中,暂时忘却了尘世的忧愁和烦恼。

这些历史文献和诗歌作品都反映了新丰酒在丹阳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这美酒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口腹之欲,还启发了许多文人的诗意创作,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它成为了丹阳的一大特色,传承至今,仍然是该地区引以为傲的宝贵资源。

同为黄酒,“17946”和“13662”有什么区别?弄懂再买心里有底

黄酒作为世界三大名酒之一,有着数千年的历史。秦汉就有了明确记载,此后便一直作为我国传统主流酒,可谓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酒

和白酒一样,黄酒也是有执行标准号的。相信各位爱喝黄酒的酒友,在买黄酒的时候或多或少会关注到酒瓶上标的执行标准

关注过这的酒友就会发现,标注的是“17946”和“13662”这两种。

那“17946”和“13662”,代表的黄酒有什么区别?总不会是粮食酒跟酒精酒那样的区别吧?

?自然是不一样的。

喝黄酒的酒友都了解,黄酒源自绍兴,绍兴黄酒是极其有名的。

“17946”就是绍兴酒(绍兴黄酒)执行的国标。有专属、特指之意。特指国家绍兴黄酒

主要有绍兴元红酒、绍兴加饭(花雕)酒、绍兴善酿酒、绍兴香雪酒。

“13662”,是黄酒执行的国家标准。指的是一般黄酒,是除了浙江绍兴其它地方的黄酒。可以理解为是黄酒的通用执行标准

但这两个标准都是纯粮黄酒,跟白酒可是不一样的。

?那“17946”和“13662”黄酒本质区别是什么?

两种黄酒的本质区别,主要有3点。

其一,好山好水出好酒。

能酿出好酒的地方,一定具备适合酿酒微生物生长的气候、环境。而浙江绍兴的气候、湿度都十分适合黄酒酿造。

而且黄酒属低度酒,对水质要求极高,水质直接影响着品质。

“17946”黄酒,用的水是会稽山的活水,是经过鉴湖湖底碳层吸收净化的。硬度呈中性,盐分含量少,有多样的微量元素,酿酒很合适。

“13662”黄酒,不仅没有规定酿酒的产地,而且对水源的要求也没绍兴黄酒严格。

其二,酿酒工艺有不同。

“17946”绍兴黄酒酿制工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遗,神秘而难得。

它的酿制是从每年的农历7月到次年的农历3月,酿造工艺漫长又复杂。最关键的是蒸米的火候和冷却的技法,酿酒师傅们要具备充分的经验。

“13662”则是按照传统的黄酒酿造工艺酿制的,相对没有那么复杂。

其三,饮用体验有优劣。

不同的酿造工艺,造就了不同的风味口感,饮用感受自是不同。

“17946”具有酸、甜、苦、辣、咸、鲜、涩七种味道,色香味俱全,饮用后非常舒服。

“13662”黄酒口味没有绍兴黄酒那么丰富,相对来说略显平庸。

酒,向来是千人千味。有酒友喜欢黄酒,觉得黄酒口感柔和,营养价值高。有酒友喜欢白酒,觉得白酒口感醇正,喝着够劲。

黄酒、白酒向来无高下之分,只是饮用者喜好有不同。

说到白酒,市面上有不少纯粮好酒。尤其是那些大厂酿造的高性价比佳酿,都是很不错的口粮酒。

就比如下面这款,不仅酒厂历史够悠久,在酒友圈的口碑也是相当不错的,喜欢酱酒的酒友可以了解一下。

风云酱父 封藏

由茅台厂老厂长李兴发、特级酿酒师李长寿李先生跨世纪酿的。酱香之父”则是李兴发。

李兴发,是酒界之一个整理出三大白酒典型体的人。他也凭借着这一大发现带领茅台人提高了茅酒酒质的稳定性。

技艺传承,酒厂传承,匠心传承,父子二人花了多年才酿制了此酒。酿造时不仅严格采用12987的酱酒专属大曲坤沙工艺,更充分融入勾调技艺

原料小红粮也与其它酱酒不同,所含淀粉含量很高。好粮出好酒,酿出的坤沙基酒在特定位置一存放就是5年,然后再加入12年老酒勾调。

酱香层次很丰富,粮香很是突出。又因为加入了老酒,所以每一口,都带着老酒才有的陈香。

喝到嘴里,不辣嗓子,不呛喉咙,喝完让人难以忘怀,是很值得喝的酒!

古时候就一直在喝的黄酒,为啥现在却无人问了?难道还不如酒精酒

古时候就一直在喝的黄酒,为啥现在却无人问了?难道还不如酒精酒

我国上下这几千年的白酒文化中,其实有很多年间,更流行的就是黄酒了,基本从古时候人们就一直在喝,但到现在,黄酒好像很长一段时间都无人问,好像消失了一般。

以前还是咱们的国民酒,现在却成了一种不知名的地方酒,这究竟是为什么?难道还不如现在市场上横行的酒精酒吗?

说起来,白酒以前在黄酒面前可能都抬不起头来,但为什么能变成现在的局面呢?其实无非也就这3种原因。

原因一:定位尴尬

白酒的存在跟黄酒其实是完全不同的,白酒在平时的社交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送人或者办事上,都有自己清晰的定位。

可是黄酒就不同了,不管在哪一方面做的好像都没有白酒明确,甚至还有很多人用黄酒来做饭,难道千古酒水就只有这点用处吗?所以说黄酒的定位非常尴尬。

原因二:没有很多的做宣传

纵观现在市场上的那些白酒,其实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广告宣传做的非常好,但黄酒在这方面差的就有点多了,在一些白酒品牌火遍大江南北的时候,还是一直偏安一隅。

没有为自己的发展考虑,在宣传上没有做了很多,没有抓住机会,所以少有人知。

原因三:大环境不好

其实白酒和黄酒都是用粮食酿造的,这样的酒水非常让大家喜欢,可是大家都知道,我国曾经出现过一段粮食短缺的日子,在那段时间里,人们连吃的粮食都没有,更别说酿酒用的粮食了。

但是在大环境的影响下,白酒出现了勾兑的酒水,这样产量也提上了,可是黄酒并没有如此,所以现在被白酒压了一头。

不过说白了,好像咱们老百姓喝酒的时候关注的并不是这些,大家喝酒之时为了让自己开心而已,要是能有一款纯粮酿造的酒水,那就更好了,但其实在现在的大环境下,不管是白酒还是黄酒都很难选择,可是下面这2款酒水都是一些老酒友非常喜欢的口粮酒,都有很不错的口碑,大家不妨来尝试一下。


这款来自贵州之一酒镇的好酱酒,在当地还是小有名气的。其独特之处在于采用了稀缺的红缨子高粱作为酿造原料,并选用赤水河河水进行酿酒。

赤水河被誉为“美酒河”,因为其水质清澈透亮,富含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非常适合酿酒。所使用的这种清澈的河水,无疑为其注入了诸多天然的优势。

此外,酿造人范应华在酿造时也十分重视基酒的储存和窖藏环节。大部分用来调配的基酒都储存了10年以上,这些基酒经过多年的陈化,口感更加浓郁、柔和,带来了更加丰富的层次感。

与此同时,在酿成之后还需要进行长达5年的窖藏发酵,以使其口感更加纯正、醇厚。这种传统的工艺和态度,不仅确保了品质,也带来了更加独特的香味和风味。

所采用的12987大曲坤沙工艺,也是其成功的关键之一。这种传统的酿造技术,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和演化,在贵州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传承。

国康1935沿袭了这一古老的工艺,将其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力求在保留传统口感的同时,也能够不断创新、提升品质。总体来说,这是一款融合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好酱酒,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是中国酱香型白酒中的佼佼者,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和推崇。


这是一款同样属于酱香型的名酒,产自广阔的黑土地上。因为当地粮食品质优良,水源清澈甘甜,所以酿出的白酒品质极佳。

在60年代初期,北大仓成功酿造出了酱香型白酒,随后开始畅销黑龙江和东北市场。如今,已经过去将近70年,这款酱香型白酒依然火热,并且其品质也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

这篇关于“古时候就一直在喝的黄酒,为啥现在却无人问了?难道还不如酒精酒”的文章就到此结束了,要是大家还有什么看法的话,不妨留言!

买黄酒应该怎么选?买错口感差别太大,一定弄明白再买!黄酒推荐

说到黄酒,哪怕是不喝酒的朋友都更先想到绍兴黄酒,毕竟是黄酒核心产区,酒质自然没话说,但是只知道绍兴的话就有点太落伍啦,在全国各地都有非常有特色的黄酒,不管怎么选是个难题,很多不懂黄酒的朋友,往往瞎买一通,买回家发现不合自己胃口,酒认为黄酒不好喝,这就导致很多人对黄酒产生一个误解,认为黄酒没人喝是因为难喝,今天我就为黄酒正名,给大家介绍几款更受欢迎的黄酒。

导语:买黄酒应该怎么选?买错口感差别太大,一定弄明白再买!黄酒推荐

1.丹阳黄酒

丹阳黄酒,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丹阳黄酒,以丹阳的糯米作原料,用麦麸作糖化发酵剂,在澄清的酒液中加入米白酒配度,酒度为11°度以上。色橙黄有光,清澈透明,香气浓郁,鲜甜香美,醇和爽口, *** 性小,风味独特。丹阳黄酒的酿造历史,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在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已很有名。

2.即墨老酒

山东即墨老酒与绍兴黄酒、江西封缸酒、福建沉缸酒被称为黄酒界中的四大名酒,即墨老酒与其说是酒酒不如说是药,即墨老酒中的营养物质包括十六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及酶类维生素,十七种氨基酸,比啤酒高十倍,比葡萄酒高十二倍,可谓是黄酒中的珍品。

3.新余老酒

来自江西新余的新余老酒,采用传统黄酒工艺,其色如酱油,酒味甜润醇厚,并且江西地区生产的黄酒与绍兴黄酒有很大的不同,它的味道更浓稠,不添加一滴水,口感是一种入口非常顺的甜。这种传统甜黄酒,更适合中国人的口味。在如今食用色素勾兑黄酒泛滥的今天,江西黄酒依然正宗而传统,这款新余老酒采用坛存五年的老黄酒,这可不是夸大宣传,自从这黄酒酿好以来,坛存实打实的五年时间再灌装出售。其价格能买到五年的老黄酒已是一大亮点!

4.九江封缸酒

这款酒可能一些上年纪的酒友还记得,虽说因为重重困难以及破产倒闭,但九江封缸酒近些年还在生产,但是有很多九江本地酒友都不知道曾经能够媲美茅台的九江封缸酒还在生产。

5.房县黄酒

在湖北十堰的一个小县城里,有一种著名的特产酒,它虽然貌不惊人,却深受古今文人墨客的喜爱。它就是房县黄酒,在我们印象中,真正的酒总是辛辣的、初喝涩口的,而比较爽口的都是低度的果酒、米酒、香槟等。像房县黄酒这样清香中带着丝丝甜味,清爽好入口的酒,是之一次喝,不仅喝着很舒服,不辣不呛,微醺微甜,而且喝完还有回甘,是一款真正的好酒。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有什么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世界三大古酒之黄酒

#酒业杂谈#

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距今已有2500余年的历史,酵母曲种质量决定酒质。源于中国,且唯中国有之,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


约在三千多年前,商周时代,中国人独创酒曲复式发酵法,开始大量酿制黄酒。黄酒产地较广,品种很多,著名的有:房县黄酒、绍兴老酒、龙岩沉缸酒、九江封缸酒、福建老酒、无锡惠泉酒、江阴黑杜酒、绍兴状元红、女儿红、安徽古南丰、安徽宣丰黄酒、张家港沙洲优黄、吴江吴宫老酒、苏州同里红、上海老酒、鹤壁豫鹤双黄、南通白蒲黄酒、江苏金坛和丹阳的封缸酒、湖南嘉禾倒缸酒、河南双黄酒、河南刘集黄酒,广东客家娘酒、湖北老黄酒、陕西谢村黄酒、陕西黄关黄酒等。


中国黄酒有三大派系,一是以绍兴黄酒为代表的江浙流派,二是以客家米酒为代表的客家流派,三是以孝感米酒为代表的湖北流派。黄酒南方以糯米、北方以黍米、粟及糯米(北方称江米)为原料,一般酒精含量为14%—20%,属于低度酿造酒。

黄酒是中国的汉族特产,属于酿造酒。在世界三大酿造酒(黄酒、葡萄酒和啤酒)中占有重要的一席。酿酒技术独树一帜,成为东方酿造界的典型代表和楷模。

黄酒香气浓郁,甘甜味美,风味醇厚,并含有氨基酸、糖、醋、有机酸和多种维生素等,是烹调中不可缺少的主要调味品之一。


中国民间流传黄酒是天上的酒星酿造的,人们把酒星当作酿酒的天神。宋代窦革在《酒谱》中就有这样的说法:“天有酒星,酒之作也,其与天地并矣。”

黄酒


选用稻米为原料,其酒精含量为14%~20%。早在3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大规模的酿造黄酒。一提到黄酒,很多人自然而然地想到了绍兴黄酒。绍兴是黄酒的发源地,绍兴黄酒的酿造历史悠久,其酿造工艺也更具代表性,也是我国酿造的黄酒的佼佼者。 除了浙江之外,江苏、安徽、江西、福建等地也各有佳酿,只是它们始终无法与绍兴花雕酒媲美。 说到花雕酒,就要先介绍加饭酒。绍兴黄酒以糯米为原料,加饭酒是绍兴黄酒更具代表性的一种酒,在酿造时改变了水和糯米的比例,增加了糯米和麦?的投入量而得名。近一百年来,绍兴花雕酒在各种世界性和全国性的展会上获奖无数。坛装的陈年加饭酒即为花雕酒,江浙一带方言习惯称黄酒为“老酒”。绍兴旧俗,每当有户人家生下小孩时,家人就会用糯米酿一坛酒,埋藏地下。如果生的是男婴,则称此酒为“状元红”,如果生的是女婴,则命名为“女儿红”。等到孩子成人,到大婚之日,才将酒从地底下挖出来招待宾客。这样一来,岂不是全民酿酒?如此大规模的持续性的酿酒行为,不断地提升着绍兴黄酒的 *** 工艺,造就了绍兴黄酒今天无法逾越的地位。 其他地区著名的黄酒有:无锡惠泉酒、福建老酒、丹阳封缸酒、九江封缸酒、山东即墨酒等。各地黄酒的用米和用水各不相同,酒色、酒味自然不一,但在选购调料酒时,鉴别 *** 大同小异。一般购买瓶装酒时,首先要看企业是否规范,就算知名品牌也要观察比较厂家信息。其次是通过产地和成分,选择适合自己口味的黄酒种类。好的黄酒酒色晶莹透明,呈琥珀色。 使用黄酒作为料酒最多的自然是江浙菜了,当地几乎每家每户都备有黄酒。海鲜、河鲜是该地区的重要食材,黄酒中的羰基化合物能和水产类食材中引起腥味的胺类物质发生反应,消除腥味。烹调肉类时,先用黄酒进行腌渍再烹调,这时酒中的乙醇与水解的油脂脂肪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酯类芳香物,产生复合香味。黄酒自身所含的醛类和氨基酸在烹调时也会产生有色香味物质。烹制菜肴时添加黄酒的更好时间是在锅中温度达到更高时,在高温下,黄酒的各种成分能够充分地发生化学反应,更大限度地发挥其去腥解腻,增香着色的作用。

传承数千年的黄酒,现在为何无人问津?行家:4个现实令人心寒

自古以来,酒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不可撼动,酒的分类也比较多,比如白酒、黄酒、果酒、药酒等等。现如今,白酒已经“一家独大”,其余种类的酒,日常已经很少见到了,尤其是黄酒。

作为古代宫廷用酒,黄酒在“酒历史”中占据了“大半江山”。因为口感香醇浓郁,很受人们的喜爱。可随着酒文化的不断传承,直到近代白酒的异军突起,打破了黄酒传承数千年的“霸主”地位,喝的人越来越少,这是为何?

笔者特意咨询了一位酒圈资深行家,行家直言:黄酒没落不是没有原因,4个现实令人心寒。

现实一、酿酒原料的匮乏

很多人都不知道,酿造黄酒特别耗费粮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由于自然灾害等原因,粮食数量急剧下降,人们吃饱饭都是问题,为了节约粮食,人们只好放弃酿造黄酒,转而酿造粮食耗损较少的白酒。随着白酒日益蓬勃的发展,渐渐的就没有黄酒的席地了。

现实二、黄酒的酿造工艺相对复杂

酿造黄酒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过程,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过滤、蒸馏等工序,时间一旦把握不好,酒中的杂质会增多,从而影响口感。因此酿造黄酒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

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下,大多数厂家都去酿造利润高、成本低的白酒,基本不会耗时耗力去酿造一款优质黄酒了。

现实三、宣传和营销不到位

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想将一款酒做到人尽皆知,或是提高销售额,大量的宣传和营销必不可少。这也是有的酒企一年能耗费上百甚至上千万来做宣传打广告的原因。

而黄酒在这方面太过匮乏,压根没有做好宣传工作,也就占不到多少市场份额,慢慢的就淡出人们视野。

现实四、市场定位不清晰

各位酒友,谁能说出黄酒到底属于哪一类酒呢?它到底是不是保健酒?大家可能都说不出来个所以然。这也是黄酒的弊病之一,不清晰的定位让大家模棱两可。把它比作白酒,但喝起来没有白酒的感觉,当做保健酒来饮用,可专家说黄酒并没有任何保健作用。不清晰的定位,会让大家认为酒做的不够“专业”。

以上4个现实原因,让不少人对黄酒的没落感到惋惜,但这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过程。现在人们喝酒的首选还是白酒,可白酒的种类如此之多,有没有一款好喝还不贵的白酒呢?大家不知道如何挑选的话,可以尝试一下这款满上酒。

这款酒来自贵州茅台镇,大家都知道茅台镇盛产酱酒,尤其是大名鼎鼎的茅台,而满上酒能从中脱颖而出,想必它一定有极其优良的品质。

首先,酿造此酒的酒厂,是当地有名的老字号酒厂——茅渡酒厂。该酒厂在70多年的发展中,在酱酒的酿造上有着很深的技术沉淀,酿出酒品质自然没的说。

值得一提的是,满上酒不管是酿造的工艺上还是原料上,都与“飞茅”看齐。选用了单宁含量丰富的红缨子糯高粱和赤水河的水源,采用12987古法坤沙工艺,耗时1年萃取出精华,再将原浆倒入陶坛中,以红泥封口,在百年老窖储存6年以上才能出厂上市。

打开瓶盖的一瞬间,醇厚的酒香直扑面门。倒入杯中,酒体饱满丰盈,轻轻摇晃会有明显的油亮感,细闻还能闻到粮食香和花果香。入口香醇细腻,收口厚实且余长,层次感分明,下咽利索不拖沓,完全没有辣喉上头感。

或许有人会问:如此佳酿,价位应该不低吧?非也,该酒和其他好酒的区别就在这里,仅百元的价格,就能尝到与“飞茅”相同的风味,也难怪该酒一经推出就受到河南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的宣传和赞赏。

好了,今天的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大家对黄酒的没落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讨论。

关于黄酒,你知道点啥?


视频加载中...

雁门金波——黄酒瑰宝

代县古称“雁门郡”“代州”,春秋属晋,战国归赵,秦建县,魏立郡,隋设州,明清置道,是历朝历代州、郡、道、县行政治所。是“胡服骑射”的实践地、“和亲政策”的起源地、“雁门之变”的发生地、“克用复唐”的起兵地、“杨家将御辽”的镇守地。被誉为“赵国门户、汉室要塞、大宋边防、朱明重镇”

代县地处北纬38度“黄金种植带”。光照长,温差大,养育了品质优良的五谷杂粮之首的黍米,也成就了色黄似金,绵香醇厚的代州黄酒。代州黄酒源于仰韶,兴于汉唐,名于元宋,盛于明清。杨家将镇守边关,每次出征和凯旋归来都要喝一碗黄酒。现今通过收购黍米助农增收,黄酒已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之一。

黄酒以优质黍米为主料,辅以绿豆、红枣,以雁门滹沱河深层水加之祖辈传承下来的工艺酿造,营养丰富,富含21种氨基酸,具有改善消化、健脾胃等多种功能。

作为山西省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山西四达酒业占地53亩,建筑面积23余平方米,具备年产4000吨黄酒生产规模。雁门金波成为中国民族品牌日展示产品,被中国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特色风味食品标志性产品”称号。

小编了解的黄酒经典饮法:

黄酒加枸杞。将生姜切片,备用。把枸杞浸泡一分钟后洗净,备用。黄酒煮30秒,加入生姜、枸杞,煮2分钟即可。冬天饮用暖身健脾。

黄酒温饮。温饮的显著特点是酒香浓郁,酒味柔和。黄酒的更佳品评温度是在38℃左右。在黄酒烫热的过程中,黄酒中含有的极微量对人体健康无益的甲醇、醛、醚类等有机化合物,会随着温度升高而挥发掉。同时,脂类芳香物则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蒸腾,从而使酒味更加甘爽醇厚,芬芳浓郁。

黄酒加话梅或柠檬。在黄酒中加入柠檬或者话梅,会使酒液更醇美,话梅、柠檬本身的酸甜加上黄酒香气,喝起来酸酸甜甜,营养效果也很好。

黄酒加冰块、苏打水、柠檬。取一直线杯,倒入黄酒三分之一,放三分之一冰块,再放入三分之一冰冻苏打水,最后放一片柠檬,喝起来,有防暑、去湿之功效。

黄酒加鸡蛋。往黄酒中打入一个生鸡蛋,就成了一杯非常独特的中式鸡尾酒。这种酒叫“ *** 开天”,表“万物之初,天地混沌如鸡子, *** 生其中”之意。

标签: 黄酒 什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