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没有一只兔子可以活着逃过四川,哈哈,这道来自自贡的名菜,经过改良,不那么辣,佐餐下酒绝绝子!
By 戒咖啡
用料- 兔子 1只(3斤左右)
- 盐 1勺
- 胡椒粉 小半匙
- 料酒 10ml
- 姜 1块
- 小葱 3根
- 干海椒 若干
- 海椒面 40克
- 白糖 1适量
- 八角香叶桂皮三奈茴香 适量
- 陈皮 适量
- 白芝麻 10克
- 青花椒红花椒 各50颗
1、兔子肉切成小块,反复洗净血水。
2、放入葱姜,料酒,适量盐,胡椒粉,码味20分钟。然后倒掉多余水分,捡出葱姜不要。
3、准备了两种干辣椒用剪刀剪成段,七星椒和二荆条,辣度不一样,让辣味更有层次。两种花椒,青花椒和贡椒。
4、烧半锅水,放入剪好的干辣椒煮几分钟,捞起备用,辣椒籽就不要了。
5、锅里烧菜油,七成油温倒入老姜,葱段。有条件也可以放入洋葱和香菜,让油的味道更丰富。
6、葱姜脱水后捞起不要,关火让油温冷至7成。
7、重新开中火,倒入兔肉,把水分炒干,大概5分钟(兔子肉多时间则更多),炒至兔肉收紧,油变清亮就可以了。
8、准备香料,八角三个,香叶五六张,桂皮一小块,三奈切碎,小茴香三十颗左右。陈皮切丝用温水浸泡五分钟后捞起备用。
9、放入花椒。
10、放入香料和陈皮炒香。
11、转中小火,放入干辣椒段翻炒。
12、放入生抽2勺,白糖半勺,料酒一勺,半勺香醋,鸡精味精适量翻炒。
13、放入干辣椒面3圆勺(这一步是决定辣度的关键,我放的这个量不是太辣,辣度在3左右)喜欢吃辣可以多放一点。
14、转小火,放入脱皮白芝麻翻炒均匀即可。
15、在锅里放凉。
16、装盘上桌!
17、就问你想吃不?
小贴士干辣椒用水煮避免燥辣,用不用辣度的辣椒,让辣味更有层次感!
做菜好吃都有技巧,我的每道菜都有小妙招,大家搜索“豆果”可以直接查看我的菜谱!
喜欢这个食谱记得收藏、关注哦!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您对这道美食的建议。
春天,抓紧吃茴香,用它包饺子,比白菜鲜比韭菜香,女性要多吃!导语:春天,遇到此菜别放过,用它包饺子,比白菜鲜,比韭菜香,女性要多吃!
大家好,我是傻姐美食,在我国有一习俗就是逢年过节都要吃饺子,饺子也是我们北方人的一种传统面食之一,它不仅营养美味。而且饺子还有着美好的寓意。饺子的口味比较多,像肉馅、素馅、白菜肉、韭菜鸡蛋等等,每个人的口味也不同,因此每种口味的饺子同时也受到了人们的所喜爱。
说起饺子馅,小编全家人比较喜欢吃这种素馅饺子,它也是春天常见的一种蔬菜,营养鲜嫩,香味十足,也是一种纯天然的“青霉素”,它就是茴香菜。茴香包饺子吃比白菜鲜、比韭菜香,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多吃一些茴香,茴香中的一些营养物质被人体吸收后,能够帮助身体消炎杀菌,提高免疫力,尤其是女性朋友要多吃。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茴香猪肉饺子的做法,鲜嫩翠绿,鲜美又好吃,一起来看看吧!
【茴香猪肉馅饺子】 准备的食材:适量的茴香、少许的猪肉馅、大葱2棵、生姜20克、蚝油10克、味极鲜10克、盐少许、食用碱、香油、食用油、十三香
具体做法:1、每年婆婆都会在小菜园里种一些应季的蔬菜,茴香就是其中的一种,天气比较暖和,茴香的成长速度很快,一般2周就可以长大。去地里割一些新鲜的茴香,茴香在割的时候不要连根割,要与地面平割,这样还可以吃第二茬茴香。自己种的茴香吃着放心,清洗两遍控干水分,然后切碎就可以。
2、肉馅要想好吃肉味,我们需要提前放入调味品把它腌制一会,具体放入的调味品有2棵剁碎的大葱、20克剁碎的姜末、20克蚝油、10克味极鲜、少许十三香、适量盐、香油用筷子搅拌均匀。
3、茴香馅切好后,先放入少许的食用碱,食用碱可以让茴香鲜嫩翠绿,用筷子搅拌均匀后再放入腌好的肉馅,放入2勺食用油,把菜馅搅拌融合在一起即可。
4、擀饺子皮一定要把饺子皮擀的圆润一些,这样包出来的饺子才更美观。取适量的菜馅放入饺子皮内,对折后捏出小花褶,一个漂亮的饺子就完成了。
5、把包好的饺子底部粘少许的面粉,避免饺子战破底部,最后把粘完面粉的饺子依次摆放在锅盖上。
最后煮饺子这一步也很关键,饺子煮破是常见的事情,大家记住不管是煮素馅饺子还是肉馅饺子时,都是锅内水冒泡后再放入包好的饺子,饺子全部放入后,千一定要调为中火,大火煮会把饺子煮破皮。煮熟后的饺子会鼓起来漂浮在锅里,关火后再把它控水捞入盘子内。
翠绿鲜嫩,皮薄馅大的茴香猪肉馅饺子就熟了,一口咬下去贼香,喜欢吃大蒜的还可以蘸着蒜泥醋汁吃,一口一个非常的过瘾,春天大家一定要多吃此菜,应季而食,身体更健康!
茴香菜还有哪些美食做法?欢迎留言分享您的烹饪心得,让更多的朋友学习受益吧,如果我的分享对您有帮助,记得点赞、收藏、关注哦,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您的阅读和支持,我们明天见,拜拜!
(小敏)
冬日里的驱寒神器:简单易学的乌鸡炖茴香茴香中除含有大量的VB族和胡萝卜素外,还含有高质量的茴香醛、茴香脑等对人体有益的天然香味调料,可将医药美味和养生保健功效融为一体,食后有健胃理气,温中散寒等舒适的明显感受,冬天喝汤,保暧健康。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仍然是一碗汤菜一一乌鸡炖茴香。
By 静妈de厨房
用料- 乌鸡腿肉 300克
- 球茎茴香 2个
- 胡椒粉 半小勺
- 盐 适量
1、准备好食材
2、先将乌鸡腿肉洗净,用刀从中间剖开并切成块状,球茎茴香洗净后切成大块,分别装入容器中备用。
3、中号汤锅中放入半锅清水
4、将切好的乌鸡肉也同时放入凉水中,盖上盖子,开火煮至沸腾时,用汤勺捞除浮沫,转小火煮至能用筷子从鸡肉中插穿为止。
5、在煮熟的鸡汤中,倒入切好的茴香块,盖上盖子,煮至茴香熟透发出香味为止(茴香鲜嫩,煮几分钟即可熟透)。
6、将煮熟的鸡肉和茴香,一同移入到大汤碗中,撒入胡椒粉
7、撒入盐
8、再舀起二勺汤,从胡椒粉和盐的上面浇下去,一碗汤菜,即可享用。
做菜好吃都有技巧,我的每道菜都有小妙招,大家搜索“豆果”可以直接查看我的菜谱!
喜欢这个食谱记得收藏、关注哦!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您对这道美食的建议。
它是饭店里最“脏”的一道菜,内行人从来不点现如今人们因为工作的繁忙,一般很少自己动手下厨,大多都是点外卖、下饭店,虽然这样很方便省事,但是卫生问题让人不敢想。因为现在的饭店并不是透明化的经营模式,我们又去不到后厨,看不到大厨的 *** 流程,即便大厨不洗菜直接 *** ,也很少有人能发现。
好在现如今餐饮卫生局对各种餐饮店铺,都有不定期的查验,这才让很多饭店没有心存侥幸心理。其实说到饭店的很多菜品处理都很得当,但唯有这道菜内行人从来不点,因为它被公认为饭店里最“脏”的一道菜,想吃在家 *** 就好。这道菜品其实就是肥肠,很多人调侃肥肠,吃起来带点“s”味才好,但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不是,很多人之所以会吃出“s”味,就是因为肥肠处理不当。而去到饭店点菜,饭店是比较注重效率的,他们上菜速度会很快,因此在肥肠这种难处理的食材上,都不会洗得太干净,所以我们下饭店最不能点的就是肥肠。如果因为处理不当味道腥臭,还容易食欲,不如不点。下面要给大家带来一道肥肠的做法,好吃有卖相。
【卤大肠】
准备食材:1500克肥肠、150克面粉、100克盐、100毫升醋、100毫升料酒
要做 *** 出好吃无异味的肥肠,关键一步就是洗,虽然清洗是琐碎事,但最后的成品却让人觉得值。将买来的肥肠内面在外拉扯,下入面粉搓洗20分钟,再下入清水继续搓洗,使用面粉清洗干净后再将肥肠翻面,用剪刀将肥肠表面的肥油剪掉,继续将肥肠内面翻出。
下入食盐搓洗,清洗20分钟后冲水洗净。放入醋继续重复前面的动作,搓洗20分钟冲水洗净,下入料酒搓洗20分钟洗净,再切姜丝搓洗20分钟清水洗净即可,此时的肥肠清爽无异味。
锅内下入清水和料酒,煮至水沸腾,下入大肠煮5分钟后捞出。捞出后,再将大肠用清水冲洗干净。锅内下入猪油,冰糖用小火炒出糖色,然后下入生姜、大蒜、葱、花椒炒香加水,再加入八角、桂皮、香叶和茴香烧开煮成卤汁。
把肥肠放入卤汤中用大火煮开,盖上锅盖用小火煮一个小时,煮好之后出锅盛盘。大肠切段配上大葱青椒爆炒,是道超级下饭的硬菜哦。
以上图片及素材均来自 *** ,如有侵权请连续删除。
炖肉都在用,却不知何用的香料:小茴香在大多盛产于南方的香料堆里,“小茴香”这个原产北方的本土香料,在香味和浓郁程度上,都要逊色不少。
但就如同他的名字“茴香”一样,小茴香怕是香料界里为数不多的主攻“回味”的香料了。
鲁迅先生的名作《孔乙己》里,孔乙己能用四种 *** 写茴香豆的“茴”字,其实茴香豆里的茴香并不是小茴香,而是有着“大茴香”之名的八角。
但在我河北老家,确实有一种用“小茴香”为君料做成的小吃,主料也是蚕豆,在我们那边叫做“吴豆”。
吴豆里满是小茴香的味道,绵软的豆加上清新的香,每个偷吃的孩子,都会因为悠远的回香被大人发现。
从茴香的名字里,就能读出他的特点,“怀香”和“回香”都是他的曾用名。
含香入怀,回香于外。大概因为回香是个动词,所以给回字找来了一顶草帽,成了现在的“茴香”。
小茴香是茴香的种子,就是那个被河北人视作天生用来包饺子的绿色蔬菜。
写“孜然”的文章时,曾说过孜然在新疆也有“小茴香”这个名字,或许是因为二者长相有些相似。
但与浓烈热辣的舶来品孜然相比,小茴香更像是内敛的东方人。
微甜,淡香,回味远。
小茴香虽然香味算不上太浓,但是仍旧可以作为君料使用,在某些地方的特色小吃,还以小茴香为单独的香料 *** 。
例如最近比较火的茴香小油条,大学时陕西舍友带去学校的石头馍,里面都有且只有小茴香的身影。
小茴香不仅是浪迹街头的平民美食,国宴的殿堂上,也曾有过他的身影,国宴茴香蒸鸡,据说征服了很多人挑剔的口味。
小茴香做君料,是我曾经提到过的甜卤里的主力之一,即便是遇上味道有些相似或者重叠的八角,也不能把小茴香舍弃。
小茴香的香味,与其说是清新的香料香味,倒不如直接点说他就是茴香味儿。
茴香这个被河北人视作家珍的蔬菜,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是被拒之门外的。
因为他的香,有点怪异的热烈。跟他有同样境遇的还有香菜,以蔬菜的身份用作增香调味料。
不过我们很容易发现,香菜虽然也受人“ *** ”,但在全国各地的菜市场里,总有他的身影。
而茴香,就带着明显的地域化色彩了,出了北方,难觅其踪。
我一个嫁到云南的高中同学,因为思念那股茴香味,不惜斥巨资 *** 新鲜茴香,即便到了她手上的时候已经蔫头搭脑了,她还是乐此不疲的买买买。
古人把茴香还叫做香丝菜,而她把茴香当做了思乡菜。
但拒绝茴香,不代表拒绝茴香的香味。
跟花椒不同,花椒果实是花椒身上香味最浓的部分。茴香籽,却是茴香身上茴香味儿最淡的。
这大概是小茴香聪明的藏拙技巧,降低香味的浓度,以满足更符合大众的香味价值观。拉伸香味的广度,让香味变得悠远绵长,从回味上打败其他所有香料。
这弯道超车的本事,竟也蕴藏着中国人的智慧。
也正因为这样,让小茴香即便是遇上香味匮乏的豆类和面食,都不会抢了豆和面的味道,从而争取了更多的登台机会。
用到卤料里的时候,小茴香因为香味淡雅,用量可以适当的多一些,即便是吃的时候,不小心咬到了,也不会像花椒那样的味道炸弹一样。
吃到小茴香,反而是对喜欢茴香的人的一种奖励。
即便只以“甜,鲜,香”的味道准则评判,小茴香也是一个合格的香料,他没有白芷的苦,没有花椒的麻,也没有辣椒的辣,有一点辛但无伤大雅。
我们中国人的饮食,深受文化的影响,著名的五香粉里,也有小茴香的名字。
细看这五位,花椒,八角,桂皮,丁香,小茴香,没有哪个是飞扬跋扈的那种。论辣味比不过辣椒,比甜味抵不过陈皮、甘草,甚至全世界用量最多的香料,胡椒都不在其中。
解释这一点,小茴香最有代表性,中庸不代表平庸。
小茴香做臣料,更大的功劳就是提高回味,我们所熟悉的香料群体,各个都是身怀绝技的人。
香料大多体积很小,却承载着大量的香味因子,在生长的过程中,本体把香味因子向他们输送,而香料要做的就是把香味因子一遍遍的压缩进自己的体内。
待到温度合适的时候,香味因子会喷涌而出,气势恢宏,香味浓郁,但大多后劲不足。
换句话说,香味儿出来的快,但留在锅里不多,跑的也快。
大部分的香,是被鼻子闻走了,吃进肚里的并不多。
鉴于这样的现状,卤料里就急需一位能提供长久回味的香料,维持香味的浓郁。
这个任务,就交给了小茴香,小茴香在卤料里作为臣料使用,增香,增甜是其次,增加回味才是他的首要任务。
我对小茴香的用量,一直没有太固定的数字,但大多数的时候,不会低于5克。
因为他本身香味并不浓郁,所以多放点也不会夺其他香料的香味。
其次就是我对茴香的味道,有种痴迷的喜爱,所以并不会介意他过量这件事。
用法跟其他香料一样,过油炸的话,香味会更好一些,但他体积太小,高温下很容易炸糊发苦,所以泡水就显得更关键。
其实香料在大多数的使用场景中,都是要提前泡水的,一来可以清洁泥沙,二来让香料喝水。
以 *** 料油为例,使用泡过水的香料会比不泡水的香料,得到更更浓香的成品。
香料泡水后,水分浸入香料内部,在遇热升温后,水分由于热胀冷缩的特性,能够打开香料体内的部分空间。
同时由于水分的存在,升温的过程会被拉长,给香味溢出留出了更多的时间。
这样的话,会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帮助香味更多地被激发出来。
同时因为可以更容易地控制温度,香味在溢出后,不会因为温度过高而直接汽化逃跑,反而以挥发性油的形态存储在了油里。
以上就是香料泡水,能让料油更香的理论依据。
我们都知道,除了小茴香,还有一味大茴香,名气和用量比小茴香更大的八角。
八角与茴香,应该算是远方亲戚吧,体内都有茴香的味道,只不过八角来得更浓郁,而小茴香则更淡雅。
说回开篇时的“吴豆”,原材料的蚕豆我们当地并没有种植,想要顿顿吃上“吴豆”还是比较奢侈的。
所以小时候吃到更多的,是小茴香与花生豆的结合。刚从地里拽起来的花生,带着嫩壳洗掉泥沙。菜地里大人总会留上几颗茴香开花结果,扒下一把茴香籽儿,跟花生一起入锅慢煮。
文章的最后,分享下茴香蒸鸡的做法,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家里试着做给家人尝一尝。
食材:三黄鸡
调料:盐,花雕酒
小料:葱,姜
香料:小茴香
整鸡清膛,反复冲洗,血块血水冲洗干净。
去掉鸡 *** ,脚趾
表皮搓盐,全方位都要搓到
内膛也搓盐,这是入味关键
用花雕酒,给表皮再搓一遍
葱姜小茴香塞到肚子里,腌制4个小时
水开上锅蒸40分钟,中小火
倒出鸡汤,整鸡放凉以后去掉葱姜小茴香
拆鸡后,淋上部分蒸出来的鸡汤。
9月遇上茴香别手软,2块一斤,没精神多吃点,可惜很多人不懂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已经是9月了。虽说入秋后天气渐渐凉爽,然而很多朋友却没觉得特别舒适,整天没精神没力气、脸色蜡黄、吃点生冷的东西脾胃就受不了……如果您有类似的烦恼,请用5分钟读完这篇文章,或许能帮您解决这些困扰。我将带大家认识一种适合秋季吃的时令蔬菜:茴香。茴香好吃的做法也一起分享给您。提起茴香,大家都认识吗?茴香又称香丝菜或茴香苗。我们这的茴香又鲜嫩又便宜,9月遇上茴香别手软,2块一斤,没精神多吃点,可惜很多人不懂。
茴香,听说在很多地方的菜市场并不多见,这是真的吗?很多南方的小伙伴误以为茴香就是一种香料,此茴香非彼茴香,我们要说的可不是它!我们说的是茴香“小时候”,即茴香的茎部及嫩叶,当茴香苗结出的果实经过晾晒,才是我们熟悉的调味品小茴香。
茴香长啥样?茴香总体上看有点像家中摆的文竹盆景,叶片是阔三角形的形状。茴香可春秋两季栽培,秋播的茴香会在9月份收获。因此,眼下正是茴香大量上市的时候,遇上了您可别错过了。去了趟菜市场,正碰上新鲜的茴香,一大捆3斤,才6块钱,我赶紧捎回家做成各种好吃的。
茴香苗不仅好吃,还营养多多,其富含维生素、胡萝卜素和纤维素,它独特的香味来源于主要成分“茴香油”,茴香油能促进消化,所以常吃茴香可以帮我们养脾胃;另外,茴香还可以驱寒,尤其是天刚一凉就手脚冰凉、没精气神的人更要多吃,不懂真的可惜了。
在我们北方,茴香苗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食材,若是问起茴香怎么做好吃?想必很多人都脱口而出:茴香饺子。其实茴香的吃法还有很多,除了作馅儿,它可炒可拌,不管怎么吃都很美味。有一种茴香的吃法,我从小就爱吃,洗净切碎再用鸡蛋炒一炒,比大葱炒鸡蛋还好吃,真的太香了!
下面我来教您一个茴香的家常做法:茴香炒鸡蛋。茴香炒鸡蛋的做法很简单,但在 *** 的过程中,有些注意事项您要知道!茴香炒鸡蛋怎么做?下面我就把它的做法仔仔细细地整理出来分享给大家。您不妨把文章收藏起来,抽空试试看!
【茴香炒鸡蛋】
食材:茴香1把、鸡蛋3个、油和食盐适量。想炒出的茴香鸡蛋口感特别香可是有小窍门的,我把烹饪的技巧关键整理在文末的小提示里了,您要记得看!
先把茴香上的老叶子和根儿剪下去,清洗干净,控干水分后放在案板上,切成碎。茴香段别切得太长,这样炒出来的口感更好。
把鸡蛋打入碗里,充分搅打均匀。鸡蛋的数量可以根据咱们家里的人数调整,总体上鸡蛋要多于茴香,这样炒出的茴香鸡蛋才不会散。
把茴香倒入鸡蛋液中,加入适量的盐,再继续搅拌均匀。
锅中倒入适量的油,油烧至八成热后,倒入蛋液,先不要急于搅动,等稍微定型后再翻动。
等蛋液稍微凝固了,用铲子将其翻动成大小适中的块儿,当两面炒至浅金色时就可以出锅盛盘了。让茴香炒鸡蛋口感清香又蓬松的小窍门有哪些呢?我们赶紧接着往下看。
炒茴香鸡蛋时油量稍微要多一点,这样炒出的鸡蛋口感才蓬松柔软。油温要稍微热一点再倒入鸡蛋,这样鸡蛋遇热后会迅速膨胀起来,口感更鲜嫩。当鸡蛋液蓬起来后再转为中火炒制。
茴香顶端的根儿可以留下包茴香饺子,如果也放在鸡蛋里炒着吃,那就切得碎一些,这样炒出的口感好。
我再来分享一些挑选茴香的小窍门:如果茴香的颜色比较深,那就说明茴香比较老,我们还可以用手指甲掐茴香的杆是不是很鲜,茴香苗的杆非常脆嫩的话,这样的茴香更鲜嫩。
9月遇上茴香别手软,2块一斤,没精神多吃点,可惜很多人不懂。俗话说:应季而食。作为一种秋季的时令菜茴香,是大家不能错过的。秋季茴香大量上市,才2块一斤,在菜市场遇见了可别手软,回家洗净切碎了炒鸡蛋吃,真的是又解馋又养人,不懂吃太可惜了。
秋天经常吃茴香,到了天冷,您也会惊喜地发现,胃口越来越好了,手脚不再怕冷了,人比以前精神多了。这个茴香的做法您学会了吗?茴香虽好,但并非所有的体质都适合食用,如果您想知道什么人不适宜吃茴香,可以问我哟。
“茴香炒鸡蛋”的分享就到这里了,秋季是吃茴香的好时机,赶快行动吧!您的每一个留言,和每一个点赞,都是我前进的动力!也请转发给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吧!
夏天用茴香来煎鸡蛋,是最家常的味道,女生常吃能暖腹,健胃理气茴香具有令人难以置信的精致风味和清新的香气,它的叶子非常的轻柔,香味也非常的清淡。而且香气中是那种带着一丢丢中药味的甜香,非常浓烈且具有散发性,吃不习惯的人会认为太过于浓郁,但是喜爱它的人会一刻也忘不了。
茴香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调味香料,是烧鱼炖肉、 *** 卤制食品时必用之品。小茴香就是它的果实,而茴香的嫩叶和茎秆可作菜蔬直接食用。在北方,茴香经常用来做馅料包饺子,在云南,茴香大多数是用来炒鸡蛋的。除了可以做馅料,炒鸡蛋,做饼之外,还可以用来打卤面。
所谓简单的食材,做出最家常的味道,茴香用来直接炒鸡蛋是相当美味的,而且几分钟就能够做好,调味料也简单。而且这个季节的茴香含有的维生素和胡萝卜素都是很丰富的,是一种开胃促消化、营养丰富又养人的时令菜,像现在天气闷热可以多吃一些。
茴香炒鸡蛋
食材的准备:茴香、鸡蛋、盐、生抽。
1、茴香冲洗干净,锅里倒水烧开后,将茴香放进去焯水断生捞出。
2、然后把茴香切细碎,打入3个鸡蛋,加入适量的盐打散搅拌均匀,把鸡蛋和茴香充分融合为一体。
3、热锅倒油烧热,油温六成热以后,把搅拌好的鸡蛋液倒入锅里,先不要搅动,等底面凝固之后,再翻动炒另一面,煎熟后就可以关火装盘了。
因为加入了茴香,所以鸡蛋的香中缠绵着茴香的植物清香,吃一口,齿颊留香。
茴香鸡蛋饼
食材的准备:茴香、鸡蛋、面粉、盐、清水。
1、把茴香清洗干净以后,切细碎备用。
2、取一碗的面粉放入大碗中,加入适量的盐搅拌均匀,以免结块。
3、加入适量的清水搅拌成稀面糊,然后加入俩鸡蛋搅拌均匀,再然后把先前切碎的茴香倒进去,接着搅拌均匀。
4、平底锅里倒油涮匀,然后把面糊从锅中间倒入,拿起平底锅手柄,轻轻转动锅底一圈摊开,让面糊均匀的铺在锅底。(也用铲子辅助摊开)
5、小火慢煎,等到底面慢煎凝固后,用铲子翻面,把两面煎至微微焦黄就可以了。
好啦,这样一份香气四溢的茴香鸡蛋饼就做好啦,用茴香做出来的鸡蛋饼,味道特别的香,做法也非常简单快捷,不用揉面不用发酵,从 *** 到出锅一共也用不了多长时间。
茴香蛤蜊鸡蛋饼
食材:茴香、鸡蛋、蛤蜊肉、盐、白胡椒粉、芝麻油、辣椒粉。
1、茴香清洗干净后,焯水断生捞出切碎。
2、蛤蜊肉解冻清洗干净,焯水2分钟捞出。
3、鸡蛋打散放入切碎的茴香碗里搅拌均匀。
4、加入盐、白胡椒粉、芝麻油、辣椒粉搅拌均匀。
5、平底锅涮油,然后倒入蛋液,轻轻晃动锅底把蛋液摊开。
6、开小火慢煎,慢煎的同时把蛤蜊肉摆上,这样看上去会比较美观。
7、等到饼底凝固后呈金黄色时,用铲子翻面继续小火慢煎1分钟左右就可以关火,出锅装盘了。
芝麻油和辣椒粉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喜好进行添加,然后在煎的过程中一定不要着急,要耐心等待,毕竟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茴香馅料
食材:茴香、猪肉、鸡蛋、葱姜、盐、生抽、蚝油、香油。
1、把茴香清洗干净,然后切细碎备用。
2、把肥多瘦少的猪肉切好剁碎,剁的同时剁入葱姜会更入味。
3、加入俩鸡蛋,适量的盐、生抽、蚝油搅拌均匀。
4、再加入切碎的茴香搅拌均匀。
5、搅拌好的茴香馅料就可以包了,饺子呀~包子呀~煎饼呀等等都可以。
嫩绿的茴香用来做馅料是更好吃的,把茴香快刀细切,剁碎跟猪肉馅搅拌最美。如果想要茴香煮熟之后颜色还是嫩绿好看的,可以加入一点食用碱,这样煮出来的茴香细软滑嫩,口感也非常好,还可以增香,而且煮好之后的茴香还是碧绿色的。
新鲜茴香怎么吃?新鲜茴香怎么吃?投给茴香馅儿饺子的票数肯定不少,但除了包饺子呢,茴香怎么吃?
跑题之一名,先不说怎么吃,先来说说茴香的“缺点”。
个人认为茴香更大的缺点就是碎,如云似雾,像细细碎碎的一棵小树,一个小型森林,它静静的待在那里的时候甚至可以用清秀好看来形容。但是,从洗开始麻烦就大了,然后又到切的时候,入锅的时候。
麻烦在哪里呢?麻烦在它到处掉渣,洗菜盆洗菜池、馅儿盆、锅、到处都是它细细的叶渣,切碎之后那更是到处都是,漫山遍野,虽然水一冲就没了,但是想想就麻烦。你细想,麻烦不麻烦。
好了说怎么吃吧,分享两种吃法,茴香土豆泥和腊肉茴香汤。
茴香土豆泥,先把土豆连皮蒸熟或煮熟,然后去皮弄成土豆泥,全凭各自手法,只要是泥就行了。然后把茴香切碎,推进装有土豆泥的盆里,滴些香油拌匀,撒盐,盐一次性放够,炒的时候就并不用加了。
炒锅里放两三勺植物油烧热,趁着锅正辣的时候,把一碗土豆泥茴香扣进去,用铲子拨拉一下拨平,转中火让它煎一会儿,见到起小焦壳了,翻面再煎一会,然后拌匀,用锅铲边压边煎,油不能少,算着差不多起锅就行了,反正是熟的。
可以先铲到碗里压实,再扣进盘子里做个造型。细细碎碎的茴香点缀在土豆泥了,味道清爽,茴香味是掰碎了揉在里头,几乎吃不出特别浓的茴香味,但你无法忽视它是一道多么好吃的茴香菜。
腊肉茴香汤,腊肉就不说了,先过水煮一道刮洗一道再重新放水煮,那个汤才吃得成。茴香给它打成茴香结,在这肉汤里煮着吃,肉提前捞起来切片,让茴香在汤里煮,一直煮到你喜欢的软硬口感,反正不会散。老一点的茴香,味道浓郁,吃起来回甜,要多煮一会才煮得烂,烂了才吸味。
两道菜听起来都像老年人的饮食?其实还好了,共同点就是非常入味,佐料放得都很少很少,凭食材本身的味道就足够发挥了。
吃新鲜茴香没有吃茴香籽那么有“茴香回甜”的浓郁感觉,喜欢吃茴香叶的不一定喜欢吃茴香籽调味的菜,你是不是也这样? 还是说你至今还没吃过新鲜茴香?
啊对了,茴香炒鸡蛋也好吃!
(图片整理自 *** )
香料知识:茴香有大小,小茴香历史更长,甚至开启膳食香料的篇章本文系《粤厨宝典》丛书作者潘英俊先生原创作品,旨在饮食文化及烹饪技术研究
正文:
公元5世纪前后,南北朝梁国本草学家陶弘景(456年―536年)一句“煮臭肉下少些,即无臭气。臭酱入末亦香,故曰茴香”的话语,让茴香及后世的膳食香料从此舞动起来。
为什么说茴香舞动起来呢?
这与世界上烹饪的发展历程有关。
需要说明的是,陶弘景所说的“臭肉”有两个含义,
一种含义是“臭”的味道来自肉本身的气味,也就是臊味、腥味、羶味及骚味等。
一种含义是“臭”的味道来自肉的存放形成气味,也就是酸臭味或腐臭味等。
反正就是不愉悦的气味。
小茴香与兽肉类共烹,可产生水果香气及甘甜味道
如果我们翻阅世界的烹饪史,中国烹饪的发展历程总让中国人骄傲不已,甚至可以说没有什么问题能阻碍着中国烹饪的发展的。
反观欧洲,单单肉类保鲜一项,就已经让欧洲人苦恼不已。
直至16世纪前,他们仍然沿用古罗马时期的利用天然冰和雪保存肉类的 *** 。
这种 *** 受着季节的限制,除了冬季,其余三季就无能为力了。
当然,欧洲人亦曾试图利用更简单的并且适宜四季使用的 *** ——以盐作为保鲜剂去保存肉类。
可惜始终未能掌握核心技术,导致肉制品往往不是太咸就是太淡而制约着欧洲烹饪的长足发展。
我们再看中东, *** 人的烹饪技术虽然并不高明,但是,他们在远古时期就掌握了利用天然植物去作肉类保鲜的材料。
因为这些天然植物不但能对肉起到保鲜作用,还能发出诱人食欲的香味而深受世人喜爱,世人亦因此将这些天然植物称作Spice(香料)。
小茴香放大的形状
*** 人的香料,正可以解决欧洲人未能解决的问题,因此欧洲人十分渴望得到 *** 人手里的香料。
*** 人并没有因为欧洲人的殷切渴望而将香料的背景供诸于世,反而刻意地成为世代相传的贸易去获取暴利。
为了不让欧洲人知道香料的背景, *** 人编出一大堆稀奇古怪的故事来欺瞒欧洲人,使欧洲人在《东方见闻录》(又称《马可·波罗游记》)付梓之前,对于香料大部分来自亚洲西南部一直懵然不知。
正当 *** 人用香料在欧洲上下其手地获取暴利之际,中国人正式对外宣告找到了一种作用与 *** 人掌握的香料效果相同的植物。
事实上,中国人在远古时期就对能发出香味的植物产生浓厚的兴趣。
早在公元前3世纪,诗人屈原在《九歌·湘夫人》一诗中咏道:“荪壁兮紫坛,菊芳椒兮成堂,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证明在那个时期中国人就提倡在堂前屋后栽种香芬植物了。
迨至3世纪,最吸引人的香芬植物文献,是出自三国时期魏国嵇康(223年―262年)的《蘹香赋序》:
“余以太蔟之月,登于历山之阳,仰眺崇峦,俯察幽阪,及睹蘹香,生蒙楚之间。曾见斯草,植于广厦之庭,或被帝王之圃,怪其遐弃,遂迁而树于中唐。华丽则珠采婀娜,芳实则可以藏书。又感其弃本高崖,委身阶庭,似傅说显殷,四叟归汉,故因事义赋之。”
这首赋序,后来又被他的侄孙嵇含(263年―306年)——植物专著《南方草木状》的作者改称为《槐香赋序》。
无论是“蘹香”又或是“槐香”,说明嵇氏家族笔下的这种植物只是“植于广厦之庭,或被帝王之圃……芳实则可以藏书”而已,充其量称为Herb——香草,还未去到Spice——香料的层次。
作为膳食香料,在那时还得完全倚重于 *** 人。
小茴香图谱
不过,嵇含身后二百多年之后,一个叫陶弘景的本草学家,让中国人对香料的理解与 *** 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之所以称“与 *** 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是从陶弘景舍弃了以往“蘹香”的名字而称之为“茴香”上得到印证的。
“蘹”是取自“懷(怀)”字之义,
所谓的“懷(怀)”,在《书尧典》有“藏”的解释,用现代的话说,“蘹香”即存留着香味的植物,只能归入Herb——香草的项下。
明代药学家李时珍(1518年-1593年)在《本草纲目》亦如是云:
“俚俗多怀之衿衽咀嚼,恐蘹香之名,或以此也”。
而“茴”,很明显是取自回味的“回”,有的药学家干脆就将它写成“回香”,依此则可归入Spice——香料的项下。
两音虽近,却是截然不同的取义。
那么,有没有证据说“蘹香”就是“茴香”呢?
有!
北宋(960年―1279年)药学家苏颂撰写的《图经本草》有“蘹香,北人呼为茴香,声相近也”以及同代寇宗奭撰写的《本草衍义》亦有“蘹香子,今人止呼为‘茴香’,唐本注似老胡荽,此误矣,胡荽叶如蛇床,‘蘹香’徒有叶之名,但散如丝发,特异诸草”等可作证明。
我们再看看“茴香”的发展,实际上是经历着“香草”到“香料”再到“草药”(Herbal medicine)的进程。
自从陶弘景之后,唐代显庆四年(659年)由唐代李绩、苏敬等22人集体编撰的《唐本草》正式将它列为“草药”,并将其特征描画出来:“叶似老胡荽,极细,茎粗,高五六尺,丛生。”
读至此,有读者不禁茫然,《唐本草》不是说茴香“叶似老胡荽”吗?
为什么后来的《本草衍义》又说“唐本注似老胡荽,此误矣”呢?
就这个问题,清代药学家吴其浚(1789年―1847年)在《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加以纠正,书中说“按胡荽结子时极与茴香相类,《衍义》未细考老胡荽形状,以斥唐本注,殊误!”
不晚于宋代,另一种——由海外舶来的植物亦来凑上热闹,从中得以证实陶弘景所取“茴香”一名实与“香料”(Spice)同义。
明代《本草纲目·茴香》有道:“宿根深,冬生苗,作丛,肥茎丝叶,五六月开花如蛇床花而色黄,结子大如麦粒,轻而有细棱,俗呼为‘大茴香’。今惟以宁夏出者之一,其他处者谓之‘小茴香’。自番舶来者实大如柏实,裂成八瓣,一瓣一核,大如豆,黄褐色,有仁,味更甜,俗呼‘舶茴香’,又曰‘八角茴香’,其形色与中国茴香迥别,但气味同尔。北人得之咀嚼荐酒。”
清代《本草正义·茴香》亦云:“茴香始见于《唐本草》,据苏颂谓结实如麦而小,青色,此今之所未见者。苏又谓入药多用番舶者,则今市肆之所谓‘八角茴香’也。”
这两段文,实际上将“茴香”分为“本土”与“舶来”或“大茴香(实为现在所说的‘小茴香’)”与“八角茴香”,我们亦凑合地将它们分作“北茴香”与“南茴香”。
我们所分的“北茴香”即“小茴香”,又称“香丝菜”“茴回香”“野茴香”“穀茴香”“土茴香”“角茴香”“大茴香”、“青芫荽”“小香子”“小香之”“香子”“回香”“穀香”“刺梦”等,
英文称Fennel。
我国各地普遍栽培,主产山西、甘肃、辽宁、内蒙古。此外,吉林、黑龙江、河北、陕西、四川、贵州、广西等地亦产。
小茴香为多年生草本双子叶植物纲
其株高0.4~2米,具强烈香气。茎光滑直立,灰绿色或苍白色,上部分枝开展,表面有细纵沟纹。
茎生叶互生,较下部的茎生叶叶柄长5~15厘米,中部或上部叶的叶柄部或全部成鞘状,叶鞘边缘膜质。叶片轮廓为阔三角形,四至五回羽状全裂,末回裂片丝状。
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小伞形花序有花14~30朵,花柄纤细,长不等。花细,无萼齿,花瓣黄色,倒卵形或近倒卵形,中部以上向内卷曲,前端微凹。雄蕊5枚,花丝略长于花瓣,花药卵圆形,淡黄色,纵裂,花柱基圆锥形,花柱极短,向外叉开。
双悬果长圆形,长0.3~0.6厘米,宽0.1~0.2厘米,主棱5条,尖锐,每棱槽内有油管1条,合生面有油管2条,胚乳腹面近平直或微凹。
花期在5~6月份,果期在7~9月份。
待到9~10月份果实成熟,割取全株,晒干后打下果实再烘干即为膳食香料。
此时的“小茴香”质干燥,呈小圆柱形,两端稍尖,长0.5~0.8厘米,宽约0.2厘米,形如空壳稻谷(稻穀)。
基部有时带小果柄,顶端残留黄褐色的花柱基部。
外表黄绿色(久放会慢慢变为灰色)。
分果呈长椭圆形,有5条隆起的棱线、横切面呈五边形、背面的四边约等长,结合面平坦。
分果中有种子1粒,横切面微呈肾形。气芳香,味甘微辛。以颗粒均匀、饱满以及黄绿色、香浓味甜者为佳。
中医称此时的“小茴香”有“散寒止痛,温肾缩尿,理气和胃,祛温利浊”的功效,并主治“寒疝,少腹冷痛,胃痛,呕吐及干、湿脚气”的症状。
不过,中医补充说“阴虚火旺者慎服”。
如果在晒干的基础上,再用文火炒至表面呈深黄色并发出焦香味时喷入盐水再焙干,即为中药“盐茴香”。
或以100克的分量加3克的精盐拌匀,略闷,置镬(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黄色再晾干,即为中药“盐炒茴香”。
中医称其有“引药下行之功”。
除了陶弘景的话语,《本草纲目》有“夏月祛蝇辟臭,食料宜之”及《药类法象》亦有“破一切臭气”的说法。
为什么药学家们都将他们眼中的这种“草药”(Herbal medicine)视为“香料”(Spice)呢?
原来,药学家们眼中的这种“草药”含有丰富的茴香醚(Anethole)和小茴香酮(Fenchone)。
其中苦茴香(Bitter variety)含60%的茴香醚和30%的茴香酮,而甜茴香(Sweet variety)含80%的茴香醚和10%的茴香酮。
亦有部分不含茴香醚而含爱草脑(Estragole)的。
除此,还含有对-聚伞花素(P-Cymlene)、顺式茴香醚(Cis Anethole)、茴香酸(Anisicacid)、二戊烯(Dipentene)、α-蒎烯(α-Pinene)、茴香醛(Anisealdehyde)、α-水芹烯(α-Phellandrene)、莰烯(Camphene)等成分。
另外,这种“草药”还含有约挥发油和脂肪油酸。
挥发油含有反式茴香脑(Trans-anethole)、甲基胡椒酚(Methylchavicol)、D-小茴香酮(Fenchome)、β-香叶烯(β-myrcene)、草蒿脑(Estragole)、α-水芹烯(α-phellandrene)、p-伞花醇(p-cymol)等。
脂肪油酸含洋芫荽子酸(Petroselinic acid)、岩芹酸(Petroselinic acid)、亚油酸(Linoleic acid)、棕榈酸(Cetylic acid)、花生酸(Arachic acid)、山萮酸(Behenic acid)、槲皮素(Quercetin)、谷甾醇(Sitosterol)、7-羟基香豆精(7-Hydroxycoumarin)、齐墩果酸(Oleanolicacid)、6,7-二羟基香豆素(6,7-Dihydroxycoumarin )、植物甾醇酰基-β-果糖呋喃甙(phytosteryl-β-fructofuranoside)、豆甾二烯醇(stigmastadien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7-豆甾烯醇(7-stigmastenol)、胆甾醇(Cholesterol)、7-菜油甾烯醇(7-campestenol)、菜油甾二烯醇(Campestadienol)、5-燕麦甾醇(5-avenasterol)等成分。
这些成分综合起来形成了类似“甘草”“樟脑”“八角”(大茴香)及“花椒”(川椒)般的香气,哪有不增香祛臭的道理,哪有不被视为“香料”的道理。
陶弘景一句“煮臭肉下少些,即无臭气。臭酱入末亦香,故曰茴香”的话语,
启发着中国人去找寻更多的有“茴香”作用的“草药”,不再假手于 *** 人贸易。
对于“小茴香”而言,除了更多类似的植物被开发对它冲击外,还有一件事和一种植物让它失去了霸主的地位。
一件事是发生在唐代,段成式在《酉阳杂俎》引用一位将军的话说“物无不堪喫(吃),唯在火候,善均五味”,使中国人无须依赖“茴香”,利用“火候”就可以让菜肴增添香味。
而“火候”便成为中国烹饪的主力。
一种是不晚于宋代登陆中国,被称为“八角”的植物,其果实的香味更加浓郁。
从此,如非特别说明,人们口中所说的“茴香”就是舶来的“八角”。
自从“八角”登陆中国之后,很快就落地生根,福建、广东、广西都有栽种,使这种“茴香”迅速占领长江以南的市场,有“南茴香”之名实。
而陶弘景口中的“茴香”退守于长江以北的市场,陡然变为“北茴香”。
“茴香”的变化,和应了《道德经》上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之理。
如今,“小茴香”在中国烹饪之中很少唱独角戏,多与其他香料配套使用,如配套在“卤水”及“五香粉”之中。
不过,“小茴香”还有撒手锏,它的撒手锏是“八角”(大茴香)及其他香料所不具备的。
宁夏、甘肃人认为,“小茴香”的香味较为优雅,并且給人有轻微麻舌的 *** 、清凉的口感,因此常配用在熬制“兰州拉面(兰州拉麪)”的骨汤里,既辟味,又增香,不亦乐乎。
在印度,“小茴香”的消耗量相当大,印度人认为这种果实味道清香,常配在“马萨拉”(即我们俗称的“咖喱”)之中。
美国人则认为“小茴香”碾成粉加入肉类中,在回锅时会令肉类产生新鲜感。
全文完
脾胃虚寒,三伏天就喝这碗汤!天气一热,温度一高,很多人就忍不住,总想吃点凉的冰的来降温,但是稍微吃点呢,就容易肚子难受、腹胀腹泻,这是脾胃虚寒的表现。今天就教你一个 *** ,让你的脾胃能够变的更加健壮!
我们用小茴香加上生姜煮水代茶饮就可以了,每天喝上一次,坚持一段时间,你会看到效果的。这其中的小茴香能够散寒止痛、理气中和;生姜能够促进胃液的分泌、保护胃粘膜,也能起到散寒止痛的效果。但是喝完容易拉肚子的,就不太适合了。并且代茶饮它代替不了药物的疗效,如果是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一定要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