鲇鱼多少钱一斤,鲇鱼多少一公斤

牵着乌龟去散步 万象 34 0
草鱼涨破10元 鲫鱼价格翻倍 合肥淡水鱼价格为何节节攀升?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买条三四斤的花鲢要四五十元,鱼价快贵得吃不起了!”5月30日一早,正在菜市场挑鱼的张女士嘟囔说。近期,不少合肥市民反映淡水鱼价格持续上涨,包括青鱼、草鱼、鲫鱼、鲢鱼在内的多种常见的淡水鱼价格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新安晚报、安徽皖、大皖客户端记者走访市场发现,淡水鱼单价均已突破10元/斤,就连原来更便宜的草鱼价格也翻了一番。那么,淡水鱼的价格为何持续上涨?未来价格走势如何?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市民:鱼价涨得离谱 都快吃不起鱼了

“鲫鱼都17块一斤啦?” 5月30日上午,在合肥西七菜市场,市民张女士惊奇地发现,鱼价涨了不少,她随手挑的一条鲫鱼都要30多元,“再这样下去要吃不起鱼了!”

很多市民表示近期鱼价太贵。周先生告诉记者,“以往买一条鱼只需要20多块,现在要四五十,比猪肉都贵,我们本来经常吃鱼,现在也就周末吃下。”

“最近淡水鱼每斤都涨了两三块,过年之后一直在涨,这段时间涨得特别快,去年鲫鱼12元一斤,现在很多地方都卖十七八块。”水产摊主朱女士告诉记者,他们都是从周谷堆市场批发进货,“批发价上涨了我们只能涨价,一斤也就只能赚个块把钱。”

在位于合肥黄山路的一家超市,叶女士也质疑鱼价涨的有些“离谱”,“这鱼价涨得太狠吧?这周买比上周一斤又贵了两三块,去迟了有些鱼还没货,买不到。” 超市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草鱼没有货了,大概12元一斤。“鱼价确实贵了,现在买鱼的人还好。对市场行情影响不是很大。”

探访:鱼价普遍突破每斤10元 有的近乎翻番

上周末,记者走访了合肥多家菜市场、超市和水产销售点发现,每种淡水鱼都涨价了,有的1斤涨了三五元,有的价格则翻了一番。

黄鲫鱼1斤14.8元、白鲫鱼1斤18.8元,鲶鱼1斤11.8元、草鱼1斤14.9元、黑鱼1斤16.9元……在黄山路的一家永辉超市,记者看到,以往,鲫鱼、草鱼、鲶鱼、黑鱼的价格都在10元以下,如今都突破了10元。

“涨价的不是我们一家,全部涨价。”该超市的一名员工介绍,很多淡水鱼价格上涨明显,几乎翻了一倍,比如草鱼每斤从六七元涨至14元,花鲢每斤从8元涨至16元,鲫鱼每斤从七八元涨至15元。“鲈鱼以前(每斤)是23元吧,现在28元,汪丫鱼(每斤)18元现在20多。”该员工告诉记者,从过年之后鱼价就开始上涨,肯定是因为供不应求导致。他告诉记者,超市销售的淡水鱼很多都是从湖北、江西等等外地进货,少部分是合肥本地供应。

蜀山区的一名水产商介绍,今年淡水鱼价格跟去年相比差别很大,几乎所有淡水鱼都出现价格翻倍增长的情况。他抱怨因为价格太高,销量也受到影响,“我们进货价格就高,没办法不涨价,很多酸菜鱼、以鱼类为主的饭店都经营不下去了,饭店的批发量也是持续缩减。”

养殖户: 饲料养殖成本增加 养殖户关停转行

肥东撮镇一家鱼苗养殖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养殖淡水鱼苗供应给淡水鱼养殖户。“淡水鱼价格最近是涨得很快,跟供应不上有关系。”该工作人员表示,因为从今年1月份开始,鱼饲料就在持续上涨,养殖成本增加,他们养殖鱼苗不赚钱,去年的疫情也导致鱼苗孵化不足。据他所了解,身边有不少同行因为不赚钱而转做其他行业了。

该工作人员分析,去年因为疫情影响,淡水鱼没有大的销售市场,行情不好,很多淡水鱼的养殖户减少了放苗数量,甚至一些淡水鱼养殖户直接关停、转行,市场上淡水鱼变少了,价格自然就高。另外,受环保因素影响,肥东肥西的不少池塘都填平了,导致淡水鱼养殖面积大大缩减。

预测:淡水鱼批发价格仍在走高 秋季新鱼上市后有所回落

据安徽省物价部门的监测数据显示, 5月28日,鲫鱼、鲢鱼全省零售均价每500克分别为14.6元、7.55元。与上周比,分别上涨1.88%、2.44%;与上月同期比,分别上涨21.57%、16.69%。

根据周谷堆菜市场提供的数据显示,2021年5月淡水鱼批发均价与去年同期相比,鲤鱼从3.8元每斤涨至5元;鲢鱼从3.5元每斤涨至4.5元,鲫鱼从10元每斤涨至12元,草鱼从5.5元每斤涨至10.5元。

“从数据上可以看出,淡水鱼今年的批发价涨幅相当明显,与去年同比上涨40%左右。”合肥周谷堆信息中心信息员王萍告诉记者,淡水鱼的供不应求是造成近期价格高涨的主要原因,“合肥市场的淡水鱼六成来自湖北、江苏等地,少部分来自肥东肥西、巢湖、霍邱等地。去年受疫情影响,外地进入市场的淡水鱼大量减少,价格已经出现缓慢上涨,今年过年后涨幅特别明显。另外,之前猪肉价格上涨,居民消费转移到鱼肉上,导致鱼肉水涨船高。”她表示,随着气温上升,鱼类运输过程中死亡率高,成本增加,短期内价格还将处于高位。

“前几年淡水鱼价格较低,部分水产养殖户转行;加之5月份,沿海陆续进入休渔期,海产品较少,导致淡水鱼消费增加,同时季节性因素气温升高不利于淡水鱼储运,以及饲料价格上涨成本增加等因素都导致今年的淡水鱼价格上涨。

”安徽省发改委价格监测局的相关负责人分析,养殖面积减少和禁捕退养也影响淡水鱼的生产。他表示,去年汛期,部分鱼塘受淹,导致洪水过后鱼存量不足;从价格监测情况看,近期淡水鱼价格涨幅有所减缓,但总体仍将高位运行,预计秋季新鱼上市后价格将有所回落。

原因:淡水鱼涨价主要因为养殖面积缩减

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最近淡水鱼价格上涨较快,“草鱼往年价格五六元一斤,现在市场价格已超过10元,基本翻了一番;鲫鱼市场价现在十八九元一斤,往年有过八九元一斤。另外,白鲢、花鲢的价格,现在也卖到十几元一斤。”

大宗淡水鱼为何价格上涨?有人认为长江禁渔导致。但这名负责人说,其实长江禁渔影响很小,“长江巢湖禁渔的主要是江鲜和特色鱼类,禁捕的淡水鱼仅占全省淡水鱼养殖产量不到5%,对市场的波动其实很小,对大宗淡水鱼价格影响很小。”

“因为大宗淡水鱼主要靠养殖。”这名负责人说,真正的原因,是因为这几年鱼类价格比较低,草鱼价格多年维持在三四元左右,长期这样,社会投资渔业的积极性不高,“鱼类养殖业仅仅维持成本,不少人赚不到钱,所以转行。”另外,安徽鱼类的养殖面积在缩小,“过去一些水面网箱养殖,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而拆除,非禁养区、限养区很多也退出养殖业,池塘的面积在缩减。比如,肥东肥西几千亩池塘逐渐退出养殖,变成湿地。”此外,这名负责人还表示,鱼类养殖的技术和水平有待于提高,品种结构有待调整,这些也影响了养殖鱼类的总体产量。

他说,其实去年已经出现上涨的苗头,短期内很难解决这个问题,“每年淡水鱼上市有个周期性过程,夏季气温高,鱼类的价格较高,也属于季节性波动。国庆节以后价格开始走低,到了年底都在清塘,鱼的价格会下降。”他说,10月份之前鱼的价格基本不会下降,“因为现在供不应求。”不过,他也表示,现在市场反应都很快,“大家发现哪些鱼类走俏,也会加大养殖力度,增加产量。”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刘旸 文/图

编辑:唐恒钢

长江的“江团”是什么鱼?2000年卖300元一斤,如今反而降价了?

前言

有一句谚语说:“不食江团,不知鱼味”。这句话形容的是江团鱼,一种既美味又稀少的珍品。

在1985年左右的成都,江团鱼的售价只有10多块一斤。

随后价格一路飙升,到了2000年,甚至卖到了300元一斤。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江团鱼的价格不断上涨,数量却逐渐减少,直到2007年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可是,如今江团鱼虽然仍然在保护名单上,但市场价格已经下跌至约30元一斤,远低于二十年前的价格。

这引发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这种受保护的鱼类价格反而下降了那么多呢?

自古就是美味佳肴

江团鱼,又称长吻鮠或鮰鱼,其特点是没有刺,身上的肉和脂肪占据了体重的87%,口感鲜美而嫩滑。

宋代词人苏轼曾在他的诗中描述了江团的美味。他写道:“粉红石首仍无骨,雪白河豚不药人,寄语天公与河伯,何妨乞与水精鳞。”

这句诗表达了江团鱼的无骨和美味,与其他珍馐如鲥鱼和河豚一样。

因此,江团自古以来就被视为上等食材。

在1985年,成都的野生江团以10多元一斤的价格销售,而到了2000年,价格仍然高达300元一斤。

当时,只有一些富裕的家庭能够偶尔品尝到这种美味,通常只有在特殊的节日或亲戚聚会时才能享受到。

由于江团的高价值,一些不良商贩经常以鲶鱼冒充江团来进行欺诈。

他们将鲶鱼混入江团的池塘中,然后以江团的价格出售。

如果顾客无法分辨真伪,就相当于以江团的价格购买了普通的鲶鱼。

因此,很多人开始将江团鱼视为次品。

如何辨别江团和鲶鱼

然而,要区分江团和鲶鱼其实很简单,只需观察外表即可。

江团鱼通常更有吸引力,背部呈暗灰色,肚子较浅,嘴巴附近有明显的粉色。

江团的胡须也更细短,有些甚至没有胡须。

另外,江团通常较小,体长约为30-50厘米,体重约为450-1500克,而鲶鱼体型较大,体重可达3-5斤。

江团与鲶鱼在其他方面也有明显的不同,江团没有鳞片,全身皮肤 *** ,并能分泌出酸性粘液以防御危险。

此外,江团的背鳍和胸鳍上有毒刺,被刺中会引起剧痛和灼烧感,因此具有较强的毒性。

为什么越来越稀少

江团主要分布在东亚地区,包括中国、日本、朝鲜和韩国等国家。

它们通常栖息在阴暗的地方,如水沟坑洞和池塘底部。

江团是杂食性动物,以小型鱼类、水生昆虫和甲壳类动物为食。它们还能吃水草以缓解饥饿。

江团的进食受到季节和水温的影响,当水温超过31度或低于10度时,它们停止进食以减少能量消耗。

然而,野生江团数量稀少,导致其濒临灭绝。

禁止捕捞,开始人工养殖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采取了严格的保护措施,禁止捕捞野生江团。

人工养殖成为品尝江团的唯一途径。

川江1号是一种野化驯养的江团品种,具有更快的生长速度和更强的抗疾病能力。

许多养殖户引进了川江1号,通过农业技术将其养殖成为一种经济作物。

十多年来,江团的养殖不断发展,养殖量不断增加。

例如,2022年,仅四川省的江团年产量就达到了9万吨,几乎可以与四大家鱼相媲美。

然而,江团的养殖周期较长,通常需要3年或更长时间,这是需要改进的地方。

结语

尽管江团的价格下降,但仍然是一种美味佳肴。

希望在未来,江团的养殖技术能够进一步改进,以满足更多人的口味。

这样,全国各地的人们就能随时品尝到这种珍贵的美食。

好多人都以为它是鲶鱼,11一斤真不贵,没鳞没刺肉细味美真好吃

还是在饭馆吃过一次鮰鱼,饭馆里叫江团,48一斤,真够价儿的。没想到昨天在早市看到卖这个鱼的,一打听老板说是鮰鱼11一斤,天呢我一听这么便宜呀!赶紧买一条回家自己做吧!回家一查原来它也叫鮰鱼,长的跟鲶鱼有点像。买的鮰鱼太大了,吃了一半,今天我忽然想起饭馆不是老有鲶鱼炖茄子么, *** 脆用它跟茄子一起炖炖吃吧,于是拿出冰箱的圆茄子,切了一起炖。我赛,居然炖茄子比单独炖鱼还好吃,估计因为茄子把鱼的脂肪吸走了,不那么腻了,效果真棒,怪不得人家这是名菜呢哈哈,下次还是炖茄子吧。

鮰鱼学名长吻鮠俗称江团、鮠鱼,在分类学上隶属鲶形目、鮠科、鮠属。鮰鱼肉质细嫩,肉味鲜美,含脂量高,膘特别肥厚,新鲜时为银白色,干制后为名贵鱼肚,食者无不称赞,有“不食江团,不知鱼味”之说。很多人分不清鮰鱼和鲶鱼的区别,其实它们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只要仔细观察就能发现。

1.尾巴不同

鲶鱼的尾巴是圆扇形的,鮰鱼尾巴和普通鱼一样是分叉的;

2.头部不同

鲶鱼的头部会明显的比鮰鱼头大,而且扁平,一般鱼头大过身体;

3.鱼鳍不同

鲶鱼背上只有1个背鳍,而且小;鮰鱼背鳍有2个,一个前面,一个尾部,尾部的是肉质的背鳍。

用料:

主料:茄子(圆)400克

辅料:生抽15毫升 盐3克 小葱末10克 葱姜片15克 炖好的鮰鱼600克、

*** 过程:

  1. 圆茄子洗干净

2.将茄子切大块,葱姜切片

鲇鱼多少钱一斤,鲇鱼多少一公斤-第1张图片-

3.油热葱姜呛锅

4.下茄子煸炒

5.加适量盐

6.将炖好的鮰鱼倒进去

7.加入一点生抽盖盖子炖,直到汤汁收干

8.最后撒上小葱末出锅。

小贴士:

因为鮰鱼脂肪多,所以呛锅时少放油就行了,另外鮰鱼已经有咸味了,所以少放盐和生抽。

国内最昂贵的10种鱼类,最贵的6万一条,说不定你曾吃掉了一套房

你知道国内最贵的鱼有哪些吗?你见过一条售价近6万的刀鱼吗?你相信吗?在我们身边常见的鱼类中,有些售价远超你我认知,有的堪比一套房子的价格,有些甚至有钱都不一定能够买到,今天我们带来了国内售价,最昂贵的10种鱼类,说不定你还曾吃过,喜欢这类食品的老总,烦请帮忙点个赞支持一下,谢谢。

第十种淮王鱼

淮王鱼学名长吻鮠,在四川地区被称为“江团” ,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淮河长江珠江等水系,由于形象酷似鲶鱼,通体无磷体表光滑,头部扁平嘴唇肥厚,因此也被称为肥王鱼,淮王鱼肉质非常鲜美滑嫩,绝佳的口感深受人们喜爱。

尤其是西汉淮南王刘安,特别爱吃这种鱼,还经常用来宴请贵客,这也是淮王鱼名字的由来,不过由于人类的肆意捕杀,加上长江水质变差,淮王鱼的生活环境遭到破坏,数量急剧减少。所以渐渐地,淮王鱼变的非常罕见,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如今野生淮王鱼的价格,甚至可以达到800左右一公斤,随之也变成了人们口中的天价鱼,不过 人们为了保留这种味道,渐渐的开始人工培育。

如今,人工养殖的淮王鱼价格,要稍微便宜一些,但也比普通鱼类贵上许多,由于其独特鲜美的口感,淮王鱼便成为了许多富人,才能吃得起的美食。

第九种军鱼

军鱼学名光倒刺鲃,形象酷似草鱼,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 珠江,海南岛及台湾岛等水系,喜欢生活在水流较急,水质清澈的江河溪水中,由于自身对水质的要求非常高,所以也仅在我国极少地区分布,数量非常稀有。

军鱼肉质鲜美, 营养价值非常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脂肪,维生素以及多种微量元素,一直以来都有着淡水珍品的美誉,不过因为其跳脱的性格,以及生活环境的隐蔽性,导致军鱼极难捕捉。特别是野生军鱼,价格甚至可以达到,1000元左右一公斤,不过由于军鱼咬钩后,便会奋力挣扎,这给垂钓者带来了,非常好的垂钓体验,因此,野生军鱼也被众多,爱好垂钓的人士称为,溪水特级鱼类。

第八种抚仙湖野生抗浪鱼

抗浪鱼学名鱇浪白鱼,分布于我国云南玉溪澄江抚仙湖,因为是抚仙湖独有的一种鱼,所以也叫抚仙湖抗浪鱼,抗浪鱼体积非常小,全长只有124至186毫米,鱼体呈银白色,但是肉质细嫩刺软,香味十足,营养价值极高,因此成为了很多人最喜爱的鱼类之一。

据了解,在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抗浪鱼成为了抚仙湖居民,每天能都见到的餐桌美食,不过由于外来物种的引进,抗浪鱼的生活环境被侵占,加上人类的过度捕捞,抗浪鱼的产量锐减,甚至一度接近濒危的边缘,数量的减少带来的便是价格的飙升。如今,野生抗浪鱼的价格,甚至可以达到3000元每公斤。

虽然,目前的抗浪鱼,已经能够通过人工进行养殖,但由于抗浪鱼的养殖方式,与一般鱼类并不相同,所以即便是人工养殖的抗浪鱼,价格也并不便宜。

第七种长江刀鱼

长江刀鱼学名长颌鲚,与河豚、鲥鱼并称为长江三鲜,中国十大顶级食材之一,正宗的长江刀鱼鳞片白亮,背部呈黄色前身稍翘,尾部尖细 体型优美匀称,肉质鲜美、入口即化。

虽然是长江中下游的重要经济鱼类,但这种鱼极不容易人工养殖,可绝美的味道,导致市场需求量只增不减,加上环境恶化等诸多因素,目前野生长江刀鱼,已经开始面临枯竭,所以它的价格也只增不下。

据了解,四两一尾的长江野生刀鱼,可以达到1.8万元每公斤,2012年江苏拍卖会上,一条325克的刀鱼王,更是卖到了5.9万的价格。

第六种松江鲈鱼

松江鲈鱼别名花花娘子,老婆鱼,属于沿海洄游性鱼类,主要分布在我国黄海,渤海和东海的河流与海洋交汇处,它们在海水中产卵,在淡水河流中生长发育,味道极其鲜美,是沪菜中的头牌名菜,松江鲈鱼本身,也是我国五大贵贡鱼之一,自古以来便是人们最喜爱的一种类,就连宋代最著名的美食家苏轼 苏东坡,对松江鲈鱼都赞不绝口,近代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来华时,因为没能品尝到这种鱼,最终抱憾而归,可见这种鱼的美味程度绝非凡品。

不过由于环境污染,以及人类的过渡捕捞,加上洄游被切断,松江鲈鱼的分布范围逐渐缩小,野生松江鲈鱼也几乎绝迹,所以在上个世纪的时候,野生松江鲈鱼便被推到了,4000元每公斤的高价,甚至可能有钱也买不到。

第五种野生大黄鱼

大黄鱼又叫黄金龙,是传统的四海产之一,虽然名叫大黄鱼, 但是却与我们在海鲜市场,见到的普通黄鱼不同,我们要说的大黄鱼,是一种非常罕见的野生大黄鱼,这种大黄鱼营养价值非常高,有很高的滋补养生的功效,是更好的食疗之一。

其实原本大黄鱼是非常常见的鱼种,年产甚至能够达到20多万吨,也正是因为过度捕捞,导致大黄鱼的数量迅速下降。如今,野生大黄鱼每公斤,可以高达8000元左右,重量越重 价格也就越高,每条每条卖出几万的价格,都是非常常见的。

第四种泰山赤鳞鱼

赤鳞鱼又叫钱鱼斑纹鱼,是泰山特有的一种小型淡水鱼,是鱼类中的稀世珍品,也是我国五大名鱼之一。

相传,赤鳞鱼是古代御膳必备的一道菜,深受诸多帝王喜爱,这种鱼食用起来没有腥味,肉质细嫩 可作药用,是非常名贵的美味佳肴,不过赤鳞鱼生长速度极慢,对生存环境的要求极为苛刻,就连人工养殖的赤鳞鱼都必须,引用泰山上的山泉水才能够存活,对水温也极其敏感,水温过低就会进入休眠期停止生长,水温过高便会因为无法适应直接死亡,所以如此娇贵的鱼,价格高昂也就不奇怪了。

当然因为其珍贵程度,野生的赤鳞鱼已经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不能够捕捉食用的,但是养殖的赤鳞鱼可以放心食用。据了解,赤鳞鱼基本都是按条售卖的,一条20厘米左右的成鱼,价格大概在2000到3000块钱不等,每公斤可以达到上万元,可即便如此,依然有很多富人慕名前来,一品这赤鳞鱼的绝美。

第三种抚远鳇鱼

抚远鳇鱼有着淡水鱼王之称,是我国更大的淡水鱼之一,一般体重50至100公斤,更大的可达1000公斤,产自黑龙江抚远市,起源最早可追溯到白垩纪时期,是世界上保存下来,最古老的脊椎动物,有着水中活化石的美誉。

因此,抚远鳇鱼价值极高,同时由于其肌间无细刺,营养非常丰富,是不可多得的大型食用鱼类,所以深受人们喜爱,你能想象么?如此珍贵的鱼类,除了鱼肉可以食用外,大型鳇鱼的鱼子还可以制成鱼子酱,每公斤可以达到1.5万元,一条鱼便可以达到20万的高价。

第二种大理裂腹鱼

大理裂腹鱼又叫大理弓鱼,因其能用嘴咬住尾巴跳出水面,形象可是一把弓,因此得名。

大理裂腹鱼是属于中国独有的鱼种,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洱海,以及澜沧江水系中,鱼肉肥美多汁 籽多刺少,肉质鲜嫩可供药用,所以市场需求量巨大,但是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外来物种的入侵,大理裂腹鱼的数量急剧减少,几乎已经濒临灭绝。

如今,大理裂腹鱼已被评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国科学院曾出价10万,购买一条野生裂腹鱼,却至今求而不得,所以现在的野生裂腹鱼,只能说是无价无市了。

之一种黄唇鱼

黄唇鱼又叫金钱鳘,金钱猛鱼,是近海暖温性稀有底层鱼类,主要分布在我国广东珠江口海域,浙江杭州湾舟山海域,等江河出口海域,是石首鱼科 *** 型更大的鱼类,成年后体长可达1.2米左右,体重甚至可以达到25公斤左右,黄唇鱼全身皆可入药,特别是鱼鳔,甚至有贵如黄金的说法。

曾经的黄唇鱼是我国近海,数量最多的鱼类之一,可由于其珍贵的鱼鳔,黄唇鱼的价格开始急剧上升,市场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大规模的捕捞活动,导致黄唇鱼的数量直线下降,虽然还不至于到达濒危的程度,可如此高级的珍贵补品,依然是很多有钱人口中,不可或缺的食物。

如今,黄唇鱼的鱼鳔,一斤甚至可以炒到100万元的天价,堪比三四线城市的一套房子,可即便如此,也无法改变其有价无市的现状。不知道以上的几种鱼类,你吃过几种呢?有没有无意间吃掉了一套房?

海鲜大降价–应季海鲜降价20%,皮皮虾一斤!便宜约20元

本文素材来自于 *** ,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据央视财经报道,9月黄渤海休渔结束后,梭子蟹、皮皮虾等时令海鲜将大量上市销售。水产品已进入旺季。记者参观了河南郑州一家大型水产批发市场,了解到海鲜价格普遍下跌20%左右。



河南郑州农贸市场水产品区,各个摊位上摆满了梭子蟹、皮皮虾、石斑鱼等海鲜。每年的9月至10月是海鲜销售的旺季。由于市场上海鲜较多,海鲜价格也会季节性下跌。其中,来自连云港的梭子蟹和皮皮虾价格跌幅更大,达到20%左右。

河南省郑州市水产品贸易商朱许介绍表示,现在浮蟹比较丰富,4两以上的价格大约是每只60元至70元。皮皮虾前段时间卖60元、70元一只,现在卖50元左右。价格正在下降。



与虾、蟹、贝类等海鲜季节性价格下跌相比,鱼类价格略有上涨。其中,大菱鲆、东鳕鱼、虎鱼、鲶鱼的价格平均每只上涨10%左右。在该市场工作的人员告诉记者,9月份水产品销量增长了30%左右,价格总体稳定。随着双节临近,目前市场供应充足,每天约有200吨海鲜上市。



新媒体编辑:崔晓萌

之一名:崔小萌 第二名:何英熙 第三名:周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 *** ,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 *** 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侵权,谣言或其它问题请联系删除。最后,大家对于这个事件有什么不同的想法,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湖北荆州,渔民在荆江捕获一条30斤的鲶鱼卖了20万,连夜搬家走了

2008年,湖北荆州江陵县马甲寨,一渔民从荆江捕捞到一条30斤重伤的大鲶鱼。鱼因为挣扎厉害浑身是伤。

渔民本以为卖个一两百块就不错了,结果居然卖了20万。钱拿到手,他连夜搬家去了远在广州的女儿家。

这个买鱼的人是谁,花这么多钱,买一条受伤的鲶鱼做什么?

  • 服装商人发现鲶鱼商机,边卖服装边卖鱼

袁丹军,湖北荆州人,农村出身,初中毕业就到北京打工,起初是在厂里做工,后来自己做服装批发生意。

因为头脑灵活,为人实在,服务态度好,生意越做越大,到2000年的时候,就从打工人变成小富豪了。回到湖北老家,没有人不夸他能干的。

湖北荆州

2000年春节,他带着妻儿回老家,和朋友聚会时,见到餐桌上的大口鲶鱼,突然萌生出一个大胆的想法——把湖北的大口鲶鱼带到北京去卖。

自从有了这样的想法,他就在心里盘算着该怎么做。回到北京,他一边做服装生意,一边抽空跑北京的水产品批发市场和餐馆饭店。

当他了解到北京水产品市场没有大口鲶出售,饭店餐馆也没有大口鲶这道菜时,他坚定在北京销售大口鲶是一个好门路。

泡椒烧大口鲶

说干就干,他开始联系北京的湖北餐馆和水产品经销商,并且主动承诺先拿鱼给他们,他们卖后再给钱。

在他的游说下,有一些水产品经销商表示愿意试一试,有一家湖北餐馆也被说服了。于是,他趁到广东拿服装货源的时候,顺带收购广东的大口鲶鱼运回北京。

后来,又开始联系湖北跑北京的货运司机,把湖北荆州的大口鲶鱼拖到北京去卖。

运鱼车

  • 鲶鱼供不应求,服装商成大鱼贩

自从鲶鱼在北京打开销路后,北京市场对鲶鱼的需求越来越大,袁丹军的销路也越来越广,一些水产品经销商和餐馆甚至主动找上门来,找他买鲶鱼。生意更好的时候,一天卖了6万斤鲶鱼。

由于生意太火爆,袁丹军不得不在全国各地到处找鱼。

当他得知辽宁省灯塔市小堡村家家户户养鲶鱼却卖不出去时,主动找上门去收购,小堡村村民们大喜,袁丹军也大喜,怀头大鲶鱼的品质正是他想要的,可谓互惠互利。

袁丹军从一个服装商,摇身一变成卖鱼的大佬。

北方鱼塘

  • 销售大王又变养殖大户,净赚百万又血本无归

跟辽宁省灯塔市小堡村合作期间,袁丹军认识到,与其全国各地到处收鱼后再去卖,不如自养自足。他盘算着停止做服装生意,一心准备发展鲶鱼养殖销售一条龙产业。

2007年5月,袁丹军真的回到湖北荆州,投资300余万,承包200多亩鱼塘,办起了鲶鱼养殖场。

此时,他养的都是辽宁小堡村的怀头鲶鱼。

因为怀头鲶生长在北方,不怕冷怕热,习惯不了湖北的气候,再加上运输条件限制,鱼苗存活率很低。

于是,袁丹军只得小心翼翼地伺候着那些活着的鱼苗,还好在辽宁小堡村学到了一些养殖技术,积累了一些经验,等到那年腊月,他养的之一拨怀头鲶鱼居然都可以出塘了。

更令他没想到的是,2008年春的那一场大雪,不仅没有让它的鱼卖不出去,反而被人在5天内抢购一空,除了投入的本钱外,他还赚回100多万。

不过,幸福来得太快,意外来得更快。袁丹军养殖的头一拨鱼赚到钱后,他就扩大规模,请来关系要好的同学帮助打理。

然而,这个同学却背着他购买变质的饲料给鱼吃,造成鱼儿大面积死亡。鱼儿死了不说,这个同学居然还把他的流动资金全部卷跑了。

他想法设法弄到400万来填补亏空,却远远不够。各种债主找上门来,他一下子血本无归,四处求援,为了借钱甚至到了给人下跪的地步。

  • 贷款200万,从头再来,花20万买了一条奄奄一息的鲶鱼

后来,袁丹军老家村里的村支书担保帮他贷款200万,作为他东山再起的启动资金。

拿到贷款后,袁丹军不停地琢磨怎么快速翻身。这次,他想到改良鲶鱼的品种,把广东大口鲶鱼生长速度快、产量高和怀头鲶鱼不怕运输、死亡率低的优点集于一身。?

他特意向长江大学动物学院的杨教授请教。杨教授告诉他只要能找到野生怀头鲶和野生大口鲶的亲本鱼,就有希望培育出它想要的品种。

?自此,袁丹军脑子里每天惦记着的就是找野生的亲本鱼。野生怀头鲶的亲本鱼算还好找,没过过多久就找到了一条雄性怀头鲶。

可是野生大口鲶的雌性亲本鱼,真是愁坏了他。他每天带着人在湖北的江边码头寻找。

有一天,他来到江陵县马家寨一个渡口,意外发现岸边一条渔船里有条血淋淋的大鲶鱼,他一眼认出是条怀卵的雌性野生大口鲶,欣喜若狂,飞奔过去问价,渔民见他势在必得的样子,竟然漫天要价,说少了20万不买。

渔民本是随口一说,没想到袁丹军居然一口就答应了。找到怀卵的雌性野生大口鲶真是太不容易了。

一条30斤的鲶鱼,价值20万,这条鱼真的有这么值钱吗?

查了很多资料,看了这几十年来鲶鱼的价格,现在再贵的鲶鱼也就100元左右一斤。

这条鲶鱼为什么能卖到20万?说到底,纯属袁丹军需要,是他的执念。

首先,它不是什么稀奇品种,也就是鲶鱼中比较好的品种大口鲶而已。就算当时大口鲶在北京畅销,也就10多块1斤。袁丹军之所以起初卖鲶鱼赚了大钱,是他销售的量可观而已。

再说,这条鱼个体也不大。30斤的土鲶,虽然还是要些年头才能长大。但野生的大个头鲶鱼也不少。

鲶鱼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鱼,只要食物充足,土鲶也能长很大,2米左右100斤上下的土鲶鱼至今还有人能钓到。

比如,2014年7月,辽宁沈阳,有人钓到92斤重1.6米长的怀头鲶。

其次,就算它是难得一见的怀卵的大口鲶,对其他人来说,也不过是一条鲶鱼而已,能卖到几百块钱就算顶天了。

何况这鱼,捞上来时,因为挣扎得厉害,还搞得浑身血淋淋,奄奄一息,要死不活的样子。

也难怪渔民要连夜搬去女儿家,他是担心袁丹军反悔了,回去把鱼退给他,那到手的鸭子就飞了。再说一下子多了这么多钱,村里的人都知道了,他也担心被坏人惦记。

那么,袁丹军后来到底反悔了没有?他会被他的执念所坑吗?鱼又怎样了呢?

袁丹军带着这条浑身是伤的大口鲶鱼回到养殖场,当人们得知他买这条鱼花了20万时,几乎所有的人都觉得他疯了。

要是培育不成功,他好不容易借来的钱将再次打了水漂,再翻身恐怕更难了。

面对别人的疑惑和异样的眼光,袁丹军不是不担心,但他却没有考虑的时间,他一门心思想要新品种。

两种亲本鱼都弄到了,这对他来说,无疑是离成功更近了一步。

他来不及思前想后,马不停蹄地高价请杨教授带领团队,对两种鲶鱼进行研究和杂交配对。

功夫不负有心人,没过多久,专家们还真的培育出了袁丹军想要的既长得快又肯活的新品种。

他把这条花20万买回来的大口鲶,像宝贝一样宠着。不过,这条鲶鱼第二次产卵后便死了。好在新品种已培育成功。

这个鲶鱼新品种,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中华鲶鱼。中华鲶鱼不仅给袁丹军带来了效益,还带来了荣誉。

2011年,袁丹军养殖的鲶鱼销售额突破1亿。后来,中华鲶在全国推广养殖。袁丹军培育中华鲶致富的故事在2012年上了央视《致富经》栏目。

袁丹军说起当初卖那条鱼给他的渔民,不仅没有怪他坑他,还认为是命运派来考验他的贵人。

总之,这条鲶鱼卖出如此高价,卖鱼人算是中了大奖,天降横财于他。买鱼人呢?不仅没怪卖鱼人漫天要价坑他,还把他当成贵人。这世界就是这么奇妙。

补充实用指南

  • 野生鲶鱼钓获技巧

鲶鱼贪吃,而且大都是晚上出来觅食。所以,不管用手杆或是海竿,鲶鱼都很容易上钩。而且,更好是准备好鸡肝、鸡肠这些鲶鱼爱吃的食物。

要是想要钓大的怀头鲶,还是建议用路亚钓法,这样跑鱼的可能性会小很多。

  • 品种辨认

大口鲶鱼

嘴巴特别大特别宽,2根或4根胡须,也有6根胡须的,六根胡须,一般是两根较发达,四根较细小。与土鲶相似,但比土鲶大。

大口鲶鱼

个体较大,可生长至60斤以上,且具有抗病能力强、对水质要求较低等优点,很快便受到了很多养鱼户的认可,成为渔业市场上的优良品种。

在很多菜市场都可以看到大口鲶鱼的身影,价格通常在八到十元左右一斤。

革胡子鲶

革胡子鲶

8根胡须,灰黑色,背部和腹部有鱼鳍,其中背部鱼鳍中有一根刺,个头比较大,头部比较长。

生长速度快,一年就可长到到四斤左右。因为它连垃圾都吃,所以,很多人讨厌吃它,而且就因为它,还使得许多人误解了所有鲶鱼。

它是鲶鱼中最不讨人喜欢的品种,有时卖两块钱一斤,也没人要。

本地胡子鲶

本地胡子鲶

8根胡须,上下各4根,暗黄色,个头比较小。头部较扁平、扁平、细小,背鳍和臀鳍较长,尾巴根胡须生长缓慢,个体较小,通常都不超过一斤。一斤可以卖到30-50元。

被“误解”最多的鱼,5元一斤都少有人买,殊不知营养不比甲鱼差

俗话说得好:四只脚的不如两只脚,两只脚的不如没有脚,也就是说吃猪、牛、羊肉不如吃鸡、鸭、鹅肉,吃鸡、鸭、鹅肉不如吃鱼肉。

大多鱼类都为优质蛋白,脂肪含量相对较,是非常好的肉类食物。

图片来源于 ***

有这样一种鱼,它的肉质细嫩、肥美、无鳞、刺少、开胃、易消化,价格也便宜,但就是因为生长环境特殊,被大家疯狂吐槽,背负各种“骂名”于一身。

这种鱼就是鲶鱼,头扁口阔,嘴边挂着两根胡须,浑身黏糊糊的,长相有点吓人。其实媚媚觉得鲶鱼有点丑萌丑萌的~~哈哈!

图片来源 ***

民间曾流传「鲶鱼炖茄子,撑死老爷子」等俗语。如今它却从餐桌上的常客沦为「垃圾鱼」、「世界上最脏的鱼」,有些地方每斤降至5元也少有人买。

01

鲶鱼是“垃圾鱼”太脏不能吃?

其实,大家对鲶鱼的误解常见来自下面几个原因:

原因一:吃粪便

鲶鱼是肉食性动物,可以吃腐肉甚至粪便。所以,自然界许多动物的腐肉、粪便都可以是鲶鱼的食物。虽然具备吃排泄物的能力,但不代表它们喜欢吃,水域污染太严重的话,鲶鱼也容易生病甚至死亡。

其实,动物粪便本身就是一种无毒且廉价的天然肥料,粪便为水中的浮游生物提供了大量的营养物质。

大自然本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正因为鲶鱼是一种杂食性动物,什么都吃,所以它的生命力很顽强,包括可以在污水中(飘满垃圾、粪便污水)生存。

图片来源 ***

原因二:吃腐食

鲶鱼的视力比较差,眼睛很小,嗅觉和触觉发达,它的触须对于它捕食其他鱼类起到辅助作用,食量很大,各种小鱼小虾以及腐食都是它们的食物。

食腐是人们觉得鲶鱼肮脏的一个原因,其实不管是肉食性鱼类、草食性鱼类还是杂食性鱼类都会食腐。

这是鱼类的天性,自然水域内并没有多少食物供鱼类使用,碰到什么吃什么,不挑食才能生活更好。

不管什么食性的鱼类都会吃腐食,即便是号称水中「软黄金」的鳗鱼,也是食腐。

图片来源 ***

原因三:生长环境

很多人看到上面说,鲶鱼吃腐食、粪便的时候,就已经感觉鲶鱼很脏了。再加上污水的生长环境,大家只会觉得它更脏!

虽然,鲶鱼有可能生活在比较脏的污水、浑水、臭水、垃圾水之中,但是它并不喜欢太恶劣的环境。若生活的环境污染太重,会影响鲶鱼的正常繁殖和健康生长,甚至撑不了多长时间就会中毒而亡了。

其实,能够在污水中生存的鱼类很多,不仅仅是鲶鱼,鲶鱼只是忍受能力较为强大罢了。(这也体现出鲶鱼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

原因四:长相不讨喜

鲶鱼长相「丑陋」,浑身粘液,主观上人们更容易和「恐怖」、「恶心」挂钩。「无鳞鱼」或一些细鳞鱼常见身体更多的粘液,其实那只是保护液。

不只是鲶鱼,像鳝鱼、泥鳅,这些也是没有鳞片的鱼,而体表分泌的粘液对它们来说很重要。因为这些鱼类身上的鳞片已经退化,为了保护直接暴露在外的皮肤,只能靠这些粘液。

除此之外,有了粘液,鱼的皮肤就可以不透水,这对维持鱼体内渗透压的恒定有好处。尤其是鲶鱼,身上有黏液,就能使它适应水中盐液浓度的变化,还可以减少水的摩擦阻力,提高运动能力;清除附着在鱼体的细菌和污物等。

同时,体表滑溜容易逃脱敌害。所以,这粘液对鲶鱼的生活及生存都有着重要意义。

图片来源于 ***

原因五:不了解品种

埃及塘鲺鱼和鲶鱼属于同一科的鱼类,生长环境和习性相同,但是塘鲺鱼生长很快,在养殖过程中,当年就能够达到2公斤以上。

不经常吃鲶鱼,或者不了解鲶鱼的人,很容易把鲶鱼和埃及塘鲺鱼搞混,造成提到鲶鱼就敬而远之,因为埃及塘鲺鱼的名声太差。

其实,分辨鲶鱼和埃及塘鲺鱼很简单,可以通过土鲶的胡须数量来判断它的身份,土鲶有两根胡须,塘鲺有八根胡须,这是非常容易区分的。

图片来源于 ***

另外埃及塘鲺鱼的外观,颜色和本土鲶鱼相差很大,本土鲶鱼的色泽为偏黄色,土黄色,这些鲶鱼的价格并不低。

黄河鲶鱼,图片来源于 ***

有些人觉得只要是鲶鱼,就是埃及塘鲺鱼,自己并不能分清楚,也容易造成对于鲶鱼的误解加深。

02

鲶鱼有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鲶鱼这种杂食性动物,处于食物链比较高的地方,的确更容易富集一些有害物质。但这并不是鲶鱼独有的问题,这是所有大型动物都存在的问题,这也是食物链的必然结果。

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大部分正规养殖、正规水体中的鲶鱼并不存在重金属超标等安全问题,还是可以放心食用的。我们现在吃的鲶鱼大部分也都是人工养殖的。

人工养殖时为了鲶鱼长得更好,对水质和饲料的要求也更高,通常水质都很好,用的饲料也会用比粪便好得多。

鲶鱼不知道生存了多少年,但可以肯定的是,比人类生存的年限高多了,任何物种的生存繁衍,都有它的道理,不是我们觉得它“脏”就是“脏”。

为什么说它脏?因为我们把环境搞脏了,它才会脏,想要让它干净,就要多保护我们的环境。

(高质量生活家)

曾是穷人的食物,如今变成“奢侈品”的5种海鲜,今年你吃过吗?

#头条创作挑战赛#我是一个从小到大都生活在海边的70后,我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海边不过500米,小时候只要一放学就会去海边钓鱼或赶海,那个时候即使在岸边,只要你去就会有所收获。

大连海边的钓鱼人

以前海边退潮后 *** 的礁石上,各式各样当地小波罗,以及海蛎子和海菜有很多,当年这些东西没有几个人要,大家去赶海和钓鱼,还是喜欢诸如花盖蟹、巴蛸、天鹅蛋、海参和鲍鱼这些比较美味的海鲜,不过这些海鲜在当年也不是很多,需要退大潮后才能赶到。

当年只要用个破竹竿绑上鱼线和铅坠,看好潮流爬到探进海里的礁石上,用海蛆做鱼饵,一潮水也能收获满满,像黄鱼、黑鱼、小嘴和海鲶鱼等各式杂鱼都能钓上一些,回家洗洗下锅就是一顿好菜。

以前可能是海鲜比较多的原因,有些海鲜特别多,大家都是论盆吃,当年吃海鲜总是感觉不如吃肉过瘾,只有靠海居住的穷人家才会顿顿吃海鲜,尤其是这5种海鲜,几乎是海边人都吃够了的食物,当年没有人会花钱去买,都是去海边自己弄,现在却都摇身一变变成了“奢侈品”,尤其是每年的五一前,这几种曾是穷人食物的海鲜,因为正处于最肥美的时候,早已变得身价不菲,今年你吃过吗?

1、虾爬子(皮皮虾)

春季里是虾爬子繁殖的季节,尤其是清明过后到五一这段时间,随着海水温度的变化,这个季节上市的虾爬子母的肚子都带籽,公的也肉质紧实丰腴肥美,因此这个季节的虾爬子也成了明星海鲜。

母虾爬子

虾爬子在以前真是属于没人喜欢吃的海鲜,因为给大家感觉这种海鲜没有多少肉,吃了饱腹感不强,而且剥起来还费劲。

现在去海鲜市场看到卖虾爬子的,我基本不太敢问价,都是直接绕道走,因为现在的虾爬子动辄就要50元一斤以上,如果全挑母的带籽的,基本上要百八十一斤,吃一斤虾爬子好赶上吃10斤猪肉了,因此虾爬子今年我还真没舍得买过。

2、剥皮鱼

剥皮鱼估计上了年纪的人都对这种鱼记忆犹深,因为以前这鱼的产量特别大,售卖时都是拿铁锨铲着卖,毛八分钱一斤的价格,不少人还不喜欢买,因为这鱼的“扔头比较大”。

现在的剥皮鱼在海鲜市场上只能偶尔遇到,而且这鱼的价格现在要高过大多数海鱼,只要新鲜够大,剥皮鱼的价格也就越高,一般都是在50元上下,这个价格让很多人咋舌。

剥皮鱼的味道还是不错的,尤其是它的鱼肝油脂特别丰富,吃起来鲜香滑嫩,鹅肝在它面前都不值一提,就是现在剥皮鱼量少价高,一般情况下真不舍得买。

3、海胆

市场上常见的海胆主要有三种:一,黑色刺的紫海胆;二,灰色刺的灰海胆;三,短刺的马粪海胆。

我们这里是海胆的主产区,以前只要退大潮都能赶到海胆,而这三种海胆的上市季节不同,冬天是马粪海胆最肥,春夏是紫海胆和灰海胆。

海胆以前渔民出海用渔网挂上来后会非常生气,因为全是刺不好摘网,所以我小时候经常看到有人把捕捞上来的海胆用铁锨拍碎后苗地,当年吃海胆人也不是很多,因为这东西处理起来比较费劲,如果壳里面黑色的内脏不处理干净还发苦。

海胆价格飙升是九十年代初的事,因为那个时候外贸开始收购海胆出口日本,当年一到夏天我也会戴上自制的水镜去海边碰海,主要就是捞海胆,一潮水收获好的时候可以弄100多斤,卖到水产公司可以换100多块钱,这在当年可是一笔巨资。

现在海胆已经变成论个售卖的高档海鲜,十几块钱一个的海胆又没有多少肉,吃它给我感觉有些太奢侈了。

4、海肠子

海肠子以前在海边真没有多少人吃,退潮后的沙滩上会看到孔洞,很多赶海的人会以为底下藏着的是大蛤,结果挖了半天挖出来呲着水,抓在手里还会收缩的海肠子,都觉得有些沮丧,会把这海肠子剪开头把水挤干,拿回家晒干后磨成粉代替味素使用,或者用来当鱼饵。

海肠子的价格暴涨还是这十来年的事,现在一肚子都是水的海肠子带水售卖也要50块钱一斤以上,一斤称不了几个,而且去了水和内脏可以吃的就剩一层皮,要是以前有人花钱买海肠子,会被人认为钱多“烧的”,现在买上二斤海肠子吃的人都是有钱人。

海肠子涨价的原因跟餐饮业的发达密不可分,我们这里的一家饭店就是靠经营海肠饺子而火爆起来的,也引来众多餐馆效仿,现在市场上的海肠子即使价格再贵,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5、虾怪

虾怪只有每年的春季才有,这个季节上市的虾怪都有个肥嘟嘟的大肚子,这个大肚子里都是虾怪的籽,煮熟后一咬一包鲜汤,特别的过瘾。

虾怪除了吃肚子以外可食用部分就是那一大一小的两个夹子,这个夹子里的肉一丝丝的,吃起来比蟹钳的味道要鲜甜,但是虾怪的可食用部分是非常少的。

虾怪以前都是捕捞多了把夹子掰下来煮着吃,很多人对这种吃着费劲的海鲜不感兴趣,因为肉少就是咂个味,所以很少有人把虾怪当做一盘菜。

现在虾怪的价格基本都是维持在30块钱以上一斤,花这个价钱买回来吃不到多少肉,就是咂个味的虾怪,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确实有些过于奢侈。

海鲜主要吃个新鲜和味道,而且也没有什么油水,以前物流和保鲜技术不发达,因此海鲜只能本地消化,所以价格比较低廉,现在物流和保鲜技术已经特别成熟,加上海鲜的产量逐渐缩小,这也是很多以前穷人常吃的海鲜,现在变成“奢侈品”的原因,以上这5种海鲜今年你吃过吗?

湖北长江边“野生鱼摊”,刀鱼只需8元一斤,网友:不是禁渔吗?

长江君:在长江全面禁渔后,商业捕捞是绝对禁止的,甚至一些江段还严禁休闲垂钓。

然而,令人有些难以置信的是,在湖北黄冈的长江边,却出现了“野生鱼摊”——其中甚至出现了“刀鱼”......


01各种“野生鱼”种类齐全

这位湖北黄冈的网友(@青月凌云)说,他本身是一名钓鱼爱好者,但长江禁渔后很多地方都不让钓鱼了。

因此每逢“钓瘾”犯了,他就来江边走走看看,没想到却在江边发现了“新鲜事物”。

“应该是最近才出现的,(卖鱼)的老伯说都是野生鱼,随便挑,都很好吃,我就纳了闷了,这鱼都不让钓,怎么还有人敢捞鱼?”

拍下这一幕的黄冈钓鱼爱好者(@青月凌云)目瞪口呆说,没想到现在长江鱼都不让钓了,竟然还有捞鱼来卖!

这些都是“江连”——即江鲶?

——只见这个江边鱼摊上品类齐全(而且大多是肉质鲜美的肉食鱼),既有半大的翘嘴鱼、红尾鱼、黄尾鱼和刁子鱼(即一种餐条鱼),也有鲶鱼和大嘴黑鲈(外来物种,俗称菜鲈),甚至还有一箱黄鳝和一袋子绿皮青蛙和甲鱼。

并且这些“野生鱼”价格也不高,比如鲶鱼10元一斤、鳝鱼38元一斤,因此也是吸引了不少路人停下来挑挑拣拣。

翘嘴鱼和刁子鱼

(长江君:在当前禁渔背景下,“野生鱼”本身难求,而且这里却卖价格并不高,也难怪来买鱼的人不少,这个鱼摊生意很不错。)

02刀鱼只要8元一斤?

而更令人有些目瞪口呆的是,在这个江边“野生鱼摊”上,竟然出现了刀鱼的身影——并且只要8元一斤!

“给我整懵了,刀鱼不是长江三鲜了,而且不让捕了嘛,怎么还有卖的呀,而且不是说几千一斤吗?怎么这么便宜,假的刀鱼吧?”

拍下这一幕的湖北网友称自己感觉很魔幻,禁渔期有“野生鱼摊”就算了,没想到这传说中的刀鱼还如此不值钱!

高级酒店的天价刀鱼——资料图

长江刀鱼是名副其实的天价鱼,为何这处鱼摊只卖8元一斤?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03长江君:十有八九都是假货

在长江君看来,这处江边的“野生鱼摊”售卖的鱼虾水产,十有八九都是假货——基本都是养殖水产。

其实有一定垂钓经验的朋友应该很容易分辨出,比如鱼摊上的鲶鱼基本个头差不多,鱼体颜色“黑白分明”,是典型的“养殖色”,至于甲鱼和青蛙,长江里更是不可能成群成群的捕获。

卖鱼的老伯坚称是“野生鳝”

再说刀鱼,其实刀鱼的种类有许多种,其中又分江刀、湖刀、河刀——禁渔前被炒上天价的“长江刀鱼”就是江刀,就是长颌鲚,一般又称长江刀鲚、刀鲚。

而河刀是最不值钱的,据说口感和肉质远差于江刀和湖刀,但是数量很多,这位湖北老乡在江边摆摊卖的“刀鱼”,应该都是这些河刀。

不太值钱的“河刀”——配图

河刀在我国自然水域中广泛分布,许多通江的沟汊河渠里都能捕获,在各地的价格也同普通的餐条鱼、鲫鱼差不多。

因此,综上看来,这处长江边的“野生鱼摊”其实虚有其名,属于挂羊头卖狗肉,本身售卖的大多数是养殖水产——不过,这些养殖鱼被包装成“野生鱼”之后,似乎更能吸引吃客们......

养殖鱼包装成野生鱼更有风味?

对此,长江君只能说这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了,不过也需警惕背后可能隐藏的非法捕捞利益链。

朋友们,你们对于这种江边的“野生鱼摊”怎么看?#户外捕鱼#

长江的“江团”是什么鱼?2000年卖300元一斤,如今反而降价了?

有句俗话叫“不食江团,不知鱼味”,这种既鲜美刺又很少的江团鱼,在1985年左右的成都,售价是10多块一斤。

后来它的价格一路走高,数量却越来越少,直到2007年成为国家一级保护的鱼类。

可现在的江团虽然还在保护名单里挂着,但市场上江团鱼的价格却从二十年前的300一斤,降到了现在网店里30左右一斤。

明明是保护动物,吃了不会牢底坐穿吗?为什么价格反而还低了那么多呢?



自古以来就是珍馐

开头讲到的江团,其实就是长吻鮠(wéi),也叫鮰(huí)鱼。据说这种鱼没有刺,浑身上下的鱼肉和鱼脂占到了体重的87%,口感鲜美嫩滑。宋代词人苏轼,就曾在《戏作鮰一绝》里描述了江团的美味。

诗句为:“粉红石首仍无骨,雪白河豚不药人,寄语天公与河伯,何妨乞与水精鳞”。意思就是,江团没有骨头和刺,肉质是半透明的,跟鲥(shí)鱼、河豚等珍馐同为美味佳肴。由此可见,江团自古就是一种上好食材。

即便是到了现代,江团依旧是属于上等菜肴。比如在1985年的时候,成都菜市场里的野生江团就卖到了10多元一斤。

到了2000年的时候,江团依旧是300元一斤。在那个年代也基本上只有小康家庭才能吃得起,而且还不能经常吃,得逢年过节走亲戚时,才能享用一番。

由于江团的价格如此之贵,所以在那时候,经常有不良商贩用鲶鱼来冒充江团。比如他们会把鲶鱼掺杂在江团的池子里,然后摆摊售卖。

如果顾客眼力见不行的,那就相当于花了江团价来买鲶鱼了。因为这个事儿,当时很多人纷纷把江团比做了垃圾鱼。



如何辨别江团和鲶鱼

其实要分清楚江团和鲶鱼很简单,直接看外表就行。像鲶鱼的话,相对来说比较“丑”。

鲶鱼体表的颜色比较斑驳,看起来更像石头,而江团背部是暗灰色,肚子颜色明显更浅,在吻部、鱼鳍根部这些位置会带着较为明显的粉色,看起来就很“嫩”。

江团和鲶鱼眼睛都不大,但江团“脸型”更细长,看起来更秀气些,而鲶鱼通常都长着一张能“吃四方”的宽大厚嘴,脑袋明显比江团更宽。

鲶鱼

其次就是胡子。鲶鱼的胡子又粗又长,而江团的胡子也又细又短,有的江团甚至还没有胡子。所以根据胡子这个特征,也能及时分辨出江团和鲶鱼。

第三就是看体格。如果是鲶鱼的话,体格可以达到3-5斤,就跟草鱼差不多。但如果是江团的话,它的体长只有30-50厘米,体重只有450-1500克,就跟鲫鱼一样。

江团

所以从体态大小上也能准确分辨出江团和鲶鱼。到时候只需要消费者擦亮一下眼睛,立马就能判断谁是真假美猴王。

除了体格以外,江团在其他方面,也有很明显的特征。比如江团是没有鳞片的,它全身的皮肤都处于 *** 状态。在遇到危险时,还能分泌出酸性粘液,就跟黄鳝一样。

此外,江团的背鳍和胸鳍上有毒刺,被扎中的话立刻就会引起剧痛,还会带着灼烧感,是淡水之中毒性比较强的一种,因为体质不同,有些人还会因此而发烧,有一定的危险性。



江团的食性和习性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江团主要分布在东亚地区。也就是中国、日本、朝鲜、韩国等国家,颇有一种“东亚专属鱼”的感觉。

这种鱼一般畏惧光亮,喜欢待在阴冷的地方。比如水沟的坑洞里,池塘底部的边边角角,像那些角落都是江团的栖身之所。

如果水温低于15度的话,那江团就会找一个乱石缝或者石窟过冬。因为那里的水温下降的不会太快,而且石头还具有保温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在寻找栖身之所的时候,江团种群会有严格的地盘划分。如果一不小心触碰了其它江团的地盘,那就会爆发一场打斗活动。因为这个特点,江团也被冠以了“水中古惑仔”的称号。

在摄食方面,江团主要吃一些小型鱼类,有时候也会吃一些水生昆虫。等长到了一定程度,江团会去捕食一些甲壳类动物,比如螃蟹、虾米等。

当然了,如果水中实在没有肉类食物,江团偶尔也会吃一吃水草来缓解饥饿。换句话说,江团就是一种典型的杂食性动物。

而且江团的进食很讲究季节性。如果水温达到了31度以上,或者降到了10度以下。那江团就会停止进食,以保证自己的生命系统处于低能耗状态。

所以说,那些想钓江团的人,在冬天或者夏天的时候,基本上会毫无收获。毕竟这时候江团已经不进食了,你的饵料再怎么诱人,它也不会上当。但如果是春天和秋天去的话,那就有机会可以钓到了。



从野生到养殖

当然了,这也只是说说而已。毕竟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野生江团早已被列入了保护动物的行列。原因无他,只因为野生江团的数量实在是太稀少了。

早在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野生江团的数量就处于濒危状态。那时候长江上游的江团年产量,仅仅只有1500-2000千克。和四大家鱼动辄上万吨的捕捞量来看,江团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也正是从这时候开始,国家对于江团的管控就变得严格起来了。当时已经明令禁止捕捞野生江团,要想吃江团的,那就只能人工养殖了。

于是乎,一款名为川江1号的江团鱼苗横空出世。这是一款野化驯养的品种,跟野生江团相比,川江1号的生长速度提高了30%,而且抗疾病能力也得到了大大提升。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养殖户纷纷引进川江1号,将其作为自己发家致富的摇钱树。

在此后的十几年时间里,各种网箱、池塘化、工厂化的养殖模式,纷纷开启。大家都把川江1号鱼苗引进自家鱼池,然后用农业技术指导员教授的 *** ,把这种名贵鱼给养大养肥。

从后面的结果来看,川江1号的实验基本上算是成功了。比如在2022年的时候,光是四川省,其江团的年产量就达到了9万吨,几乎可以和四大家鱼相提并论。

至于长江中下游其他省份的江团产量,更是超乎想象。这一刻,全国人民基本上实现了江团自由。

从当前的市场行情来看,养殖江团的价格已经降到了一斤30元左右。跟以前300元一斤相比,足足下降了10倍。如果用不同时代的货币购买力进行换算的话,其价格下降程度更加惊人。由此可见,“科技是之一生产力”,这句话一点都没错。

当然了,虽然如今江团已经走入了寻常百姓家,但相比于其他鱼类,江团也是有一定缺点的。其中更大的一个缺点,就是养殖周期长。一般来讲,要想把一条江团从小养到大,怎么也得3年时间。如果养殖技术不到位,说不定就得奔6年去了。

由此可见,在江团品种改造这方面,还有许多值得提升的空间。如果下次能够把江团的生长周期给缩短的话,那江团就真的可以和四大家鱼平起平坐了。

但愿这一天早日到来吧,这样的话,到时候全国各地的人们,就能随时品尝到这种美味佳肴了。


标签: 鲇鱼 多少 公斤 钱一斤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