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的餐桌之上,鱼是最容易出现的一种肉类美食,肉质鲜嫩,营养丰富,脂肪含量却很低,其做法更是层出不穷,可清蒸、红烧、煎炸、炖汤、醋溜等等。咱们常吃的鱼有两种,一种是淡水鱼,还有一种就是海鱼,相信大家或多或少会有一些了解,市场上的淡水鱼几乎都是人工养殖的,海鱼虽然价格高点,可是大家都吃着放心,毕竟野生环境生长的海鱼,无论是从营养还是从口感上那都是人工饲养无法比拟的。
大家在挑选鱼时一定要注意了,现在鱼贩子都抓住人们喜欢买野生海鱼的心理,以次充好,把人工养殖鱼当成野生鱼售卖,不懂行的人,根本就辨别不出来。那么该如何挑选呢?今天小编分享给大家,市场上常见的6种海鱼,纯野生的人工无法养殖,高营养味道美,碰到千万别错过,鱼贩子都夸你是行家。
第1种:鲅鱼
鲅鱼又叫“马鲛鱼”,生活在80~150米深的海域,对生长环境要求严苛、成活率低,就算能养殖,成本也非常高,还不如直接从海里捕捞,所以市面上的鲅鱼都是野生的。它刺少肉多,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有"山有鹧鸪獐,海里马鲛鲳"的美誉。吃法也很多样,可以油炸、红烧、五香等等,最经典的做法就是香煎,煎好鲜香浓郁,开胃还下饭。
第2种:黄花鱼
黄花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对人体有很好的补益作用,但黄花鱼可分为大黄鱼和小黄鱼。大黄花的体形较大,价格也贵一些,目前很多养殖场都开始养殖大黄花。而小黄花体形小,养殖成本远高于捕捞成本,所以都是海捕的野生鱼,个头就成人巴掌那么长,腹部鳞片反黄光,肉嫩鲜美,吃法也是众多的,可以油炸、炖煮等等,好吃得不得了。
第3种:白鲳鱼
鲳鱼是一种洄游性鱼类,我国只产于南海,尤以广东沿海产量较多,它的肉厚刺少,肉质细嫩,特别鲜甜,备受食客们的喜爱。鲳鱼的种类有很多,分为金鲳鱼和白鲳鱼,目前金鲳鱼已经可以养殖,价格也便宜,而白鲳鱼生长速度缓慢,人工养殖经济型太差,而且还要洄游产卵,因此白鲳鱼也都是野生的。家常做法有清蒸、红烧、干烧、香煎等,刺少鲜美,特别适合老人与孩子食用。
第4种:马面鱼
马面鱼,又叫橡皮鱼或剥皮鱼。说句实在话看着这鱼长得也太丑了,在市面上并不是很受欢迎。但是别看它样子难看,肉质可是特别细腻,营养价值也很高,属于非常小众的一种海鱼,只能生长在零下十八度的深海水域,很难捕获,并且不可人工饲养。所以市场上所能见到的都是海洋野生的,可以放心购买。
第5种:秋刀鱼
大家可能听过秋刀鱼,这种鱼形如上好的弯刀,弧度美妙,鱼嘴锋利,鳞片泛着青色,带有月光一样妩媚的明亮光泽。秋刀鱼是所有鱼类中,蛋白质含量更高的鱼,蛋白质含量为20.7%,含量与牛羊肉相仿。体内含有丰富的脂肪酸,并多为人体不可缺少的DHA等不饱和脂肪酸,属于深海鱼,很难人工喂养。吃法有很多,盐渍、香煎、生吃、碳烤,或者做成寿司。
第6种:带鱼
对于带鱼,相信大家也发现了,所有的带鱼都是冷冻,我们根本没有见过鲜活的。那是因为带鱼生活在深海,长期处于高压之中,一旦上岸就会因为无法适应压力差死亡,再加上它生性凶猛好斗、需要徊游,所以人工很难养殖。另外,带鱼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肉多刺少,但做不了汤,最简单的就是红烧带鱼、糖醋带鱼和干炸带鱼的做法。
以上这6种鱼,目前为止没办法人工养殖,所以放心买着吃吧!喜欢吃海鱼的小伙伴,可以收藏备用噢。亲爱的朋友,您喜欢吃哪种鱼呢?
如何吃遍3万多公里的海鲜?都是带鱼,为啥有的一斤10元,有的300元?老渔民告诉你差在哪儿
从9月份开渔以来,市面上的海鲜逐渐增多了,比如梭子蟹、对虾、带鱼等,新鲜又便宜。
和其它海鲜相比,带鱼是较便宜,一斤才十几元,营养却很丰富,包括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尤其是它表面的银色物质,很多人认为是鱼鳞,其实它是一种特殊的脂肪,而且不饱和脂肪酸(比如DHA、EPA等)占大多数,有助于儿童的大脑和神经发育。
超市里的带鱼价格相差很大,更便宜的十几元,也有几十元甚至上百元一斤等,刚开始我以为肯定是进口的带鱼会贵一些,但仔细一看,进口的比国产的还便宜,为什么会这样呢?
请教了一位老渔民,价格差距大主要是产地的原因。那进口带鱼到底差在哪儿呢?
今天我就和大家说说买带鱼的事儿,如果你也喜欢吃带鱼,快来看一看,以后买带鱼保证不会吃亏。
带鱼主要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沿岸,中国沿海各省均可见到,而印度、日本等国也有带鱼。
中国沿海的带鱼可以分为南、北两大类,北方带鱼的个体比南方带鱼大,主要有渤海带鱼、黄海带鱼、东海带鱼、南海带鱼,它们有啥不一样呢?
1、渤海带鱼
渤海带鱼的个体比其它3种带鱼大,头小眼睛小,肉质肥厚细嫩,味道鲜美,最适合煎、炸,但产量较少,价格比较贵,一斤超过百元。
2、黄海带鱼
渤海的污染比较严重,而黄海的水质清澈,所以光照充足,是天然的优质渔场,最有名的就是吕泗渔场,盛产鲳鱼、大小黄鱼、带鱼、梭子鱼、海蜇等2000多种海产品。黄海带鱼的肉质鲜嫩,口感好,但容易破皮,而产量高所以价格比较便宜,一斤30~40元。
3、东海带鱼
东海的水质也比较清澈,这里有著名的舟山渔场,而舟山带鱼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它的特点是“三小一厚”,体长小、鱼头小、眼睛小,肉厚。同样重量下,舟山带鱼比其它带鱼更窄更厚,肉质鲜嫩,味道鲜美,价格从十几元到七八十元一斤,1~2斤的要300多一斤。
4、南海带鱼
南海属于亚热带气候,气温高,这里的带鱼口感比其它3种带鱼要差很多,价格也很便宜,一般一二十元一斤。
5、进口带鱼
进口带鱼主要产自东南亚太平洋、南亚印度洋,比国产带鱼宽很多,体长也超过1米,又宽又厚,看起来很不错,实际上进口带鱼的口感很差,鱼肉吃起来是柴的,鲜味也不明显,也是产量大所以很便宜,一斤十元很常见。
现在大家知道各种带鱼的差距了吧,不同的产地带鱼的产量、口感、味道都不一样,所以价格也会差很多。
如何挑选带鱼呢?
带鱼离水即死,所以市面上的带鱼都是冷冻的,购买时牢记3点,保证买到新鲜带鱼。
①看表面的冰层
带鱼捕捞后立刻用冰块进行冷冻,如果表面的冰层很薄,说明是比较新鲜的。要是表面有很厚的冰,就是冷冻了很长时间,不新鲜。
②看鱼眼
新鲜带鱼,鱼眼比较明亮,眼仁乌黑,眼白清澈透明。如果鱼眼上雾蒙蒙的,像一层白霜,说明放了很久了。
③看银脂
银脂颜色银白,完整无脱落,说明是新鲜的。如果银脂大量脱落,用手一摸就掉,说明冷冻了很长时间。觉得我的文章不错,请给我点赞、评论、转发、收藏、关注,下次见。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带鱼的价格差异,一方面是品质决定的,另一方面是和产量有关,产量大肯定就便宜一些。觉得我的文章不错,请给我点赞、评论、转发、收藏、关注,下次见。
钓条不认识的鱼,肚皮是红色的,差点被咬伤,网友:食人鱼?对于钓鱼人来说,一年四季不管刮风下雨,不管寒风凛冽,河边总有钓鱼人静静地等待鱼儿上钩。近日南京的一位钓友,在夜钓的时候钓获2条不认识的鱼,取钩的时候差点没被咬伤,看着像食人鱼,那么这到底是什么鱼?
从图片来看,这两条鱼和食人鱼相差无几,有些朋友说是食人鱼。食人鱼又叫食人鲳,主要分布于安第斯山以东至巴西平原的诸河流中,除亚马逊河外,库亚巴河和奥利诺科河也是其主要产地。
食人鱼为水虎鱼的一种,属脂鲤科中的锯鲑脂鲤亚科,按食性不同,可分为:杂食性,肉食性两种。肉食性的食人鲳,正名红腹锯鲑脂鲤,即纳氏锯齿鲤,体长30厘米(不计尾鳍)。
食人鱼的品种很多有56种,以凶猛闻名,俗称“水中狼族”,以鱼类和落水动物为食。食人鱼为群居性鱼类,比较欺软怕硬,当食人鱼小群游动的时候,不会攻击大型鱼类,以及落入水中的大型动物,如果群落比较大,就会攻击大型鱼类,甚至在游泳的人群。
2013年12月26日阿根廷罗萨里奥市,约有60余人在游泳时遭到大规模食人鱼的攻击,其中还包括20多名儿童。大多数人身上都被咬出深深的伤口,一名7岁女童的指头甚至被生生咬掉。
食人鱼因长有锋利的牙齿,和群居性成为最臭名昭著的鱼类之一,与众不同的三角形牙齿,咬力惊人,能够轻易将猎物撕裂。进食时,它们将猎物吃得干干净净,只留下一堆白骨,那么南京这位钓友钓获的是食人鱼吗?
从外观来看,不像是食人鱼,而像红鲳鱼,红鲳鱼属于锯脂鲤亚科、巨脂鲤属的一种,与俗称的“食人鱼”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它和食人鱼颜色不一样,红鲳鱼体色为银灰色,胸、腹、臀鳍呈红色,尾鳍边缘带黑色。食人鱼身体呈灰绿色,背部为墨绿色,腹部为鲜红色,牙齿锐利,下颚发达有刺,这是它们更大的不同。
红鲳鱼是什么鱼?
红鲳鱼原产于南美亚马逊河,属于热带鱼类,又叫淡水白鲳、鲳鱼等,外形酷似鲳鱼,成体背鳍黑色,腹鳍为橘红色,为杂食性鱼类。能够以小鱼、虾和底栖动物等水生生物为食,又能以水草、藻类等水生植物为食,如果在特别饥饿或者食物缺乏的时候,能进化成食人鱼,攻击其他鱼类,因为它的牙齿非常锋利。
幼鱼主要以藻类,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或者浮游生物为食,生长到6-7公分后,主要以水生植物,小型鱼类为食。这种热带鱼类不耐低温,适合它生长的水温为12-35°,当水温过低,就有被冻死的现象。
红鲳鱼除了不耐低温外,生存能力强悍,在低氧的环境下,其他鱼类无法生存,但是它却可以,还能在含盐量10‰以内的咸淡水中生存,并且它的鳞片致密,肉质紧实,在水域中受伤的几率大大减少。属于中下层鱼类,群居性,经常大群活动。
红鲳鱼是如何来到我国的?
红鲳鱼1982年被引入我国台湾,之后人工繁殖成功,开始在淡水鱼塘推广养殖;1985年从台湾经香港引入广东试养,1987年获得人工繁殖成功,以后逐渐推广全国。如今这种鱼类,在国内很多地方都有生存。
那么为什么要引进红鲳鱼?其实任何物种的引进,都有一定的道理,有些是它们生长速度快,养殖成本低,有些是它们生命力顽强,有些外观漂亮被当做观赏鱼引进。而红鲳鱼的生长速度很快,更大个体超过20公斤,养殖情况下,饲养一周年可达1公斤以上,如果按照上市规格1斤重的话,一年可以多次饲养。
红鲳鱼和其他外来鱼类进入我国的方式基本一样,比如:引进罗非鱼、埃及塘鲺鱼、露斯塔野鲮等,这些鱼类生长速度快,养殖成本低;鳄雀鳝、孔雀鱼、太阳鱼,等这些鱼类外观比较艳丽,被当做观赏鱼引进;食蚊鱼、清道夫等,引进这些鱼类是为了减少蚊虫的滋生,或者清理鱼缸内的垃圾。
红鲳鱼为何出现在自然水域?
那么红鲳鱼为什么出现在自然水域内?原因很简单,主要有2点,一是养殖场逃逸,因为很多养鱼场为了取水方便,直接建在大型水源旁边,养殖的过程中逃逸现象难以避免,它们就进入自然水域内。二是人为放生,有些所谓的“爱心”人士,不管这些鱼类有没有危害,甚至知道它们的害处,但是还把它们放生到野外水域内。
它们进入野外水域后,有些地方的水温适合它们的生长,进而在水域内生存下来。那么我们不禁有个疑惑,那就是外来鱼类它们进入野外水域后能繁殖吗?个人认为,主要是几率的问题,有50%以上的几率会繁殖,因为鱼类进入水域后,很难抓捕,并且它们的寿命很长,难保它们生长的过程中遇到同类,而繁殖。
比如:鳄雀鳝,这种来自北美的外来鱼类,随着放生,它们在南方一些水域内已经形成种群!而罗非鱼、清道夫、埃及塘鲺鱼、麦瑞加拉鲮、露斯塔野鲮、食蚊鱼、太阳鱼等,这些鱼类的种群已经非常庞大。
并且红鲳鱼这种鱼类,已经被很多垂钓园,当做垂钓鱼类,垂钓园在换水、投放的过程中难保没有逃逸,在国内很多自然水域内已经有了它的踪迹。
红鲳鱼有什么危害?
外来物种经过引入、或者夹带后,进入新的生态系统,有可能因不能适应新环境而被排斥在系统之外;也有可能新的环境中没有相抗衡或制约它的生物,这个引进种可能成为真正的入侵者,打破平衡,改变或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而红鲳鱼也不例外,危害主要有3个方面。
1、抢夺食物、红鲳鱼作为一种外来鱼类,和本地鱼类的食性基本相同,它们在水域内生存就要和本土鱼类抢夺食物,这种鱼类比较强壮,并且有一定的攻击性,本地鱼类很难和它们抗衡。
2、天敌较少、红鲳鱼的天敌较少,我国自然水域内,真正对它产生威胁的鱼类很少,即使鱤鱼、黑鱼等其他鱼类,也只能捕食红鲳鱼的幼年个体罢了,一旦成年没有天敌,如果水域内出现种群,很可能大规模繁殖。
3、挤占本土鱼类生存空间、自然水域内各种鱼类经过千百年来的进化,早已形成生物链,也就是“各司其职”,每种鱼类都有自己的生长方式,而红鲳鱼在自然水域内生长,就会打破物种之间的平衡,严重挤占本土鱼类生长空间。
最后:2021年2月,《更高人民法院更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执行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七)》规定了非法引进、释放、丢弃外来入侵物种罪罪名。不仅仅是不能放生外来鱼类,只要是本地没有的本土鱼类,也是不能放生的,一旦放生将会承担法律责任。
外形酷似鲳鱼却凶猛异常,稍不注意鱼竿就被拉下水很多人不喜欢去黑坑,觉得这种玩法失去了钓鱼的乐趣,而且太烧钱,短短几小时就要收费几十、几百,实在叫人难以接受
这些问题确实存在,但话又说回来,不是每个人都是心甘情愿去黑坑的,
有些地方野钓资源匮乏,要么干脆放弃钓鱼,否则只能去黑坑“解毒”了
我也经常往黑坑跑,与别人不同的是,我并不是因为没地方钓鱼才去,而是想去见识一下某些在野河里见不到的鱼种
比如大家很讨厌的罗非鱼,我们这边的野河就没有;还有银鳕鱼、鸭嘴鱼、鲟鱼等等,都只有去黑坑才能见到
今天要和大家介绍的这种鱼也是我前两年在黑坑见到的,它的外形酷似鲳鱼,连名字都非常像,叫做淡水白鲳!不知道有没有钓友钓到过
此鱼长着“一口好牙”,可轻松咬断鱼线,拉爆鱼竿也是常事
淡水白鲳的学名是短盖巨脂鲤 ,我们这边也称其为红鲳,正如前面所述,它的外形酷似鲳鱼,但背部是黑色的,腹部为桔红色,作为观赏鱼不错
淡水白鲳原产于南美亚马逊河,在1982年引入中国台湾,养殖成功后又从台湾引入广东,这些知识百科都有大家一查便知,就不再赘述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鱼长着一口好牙十分锋利,普通的尼龙线一咬就断
百科上介绍它与咱们经常提到的“食人鱼”有着较近的亲缘关系,可想而知有多厉害
我们是如何钓这种鱼的
刚开始接触这种鱼我也没啥经验,只是听钓友们说它喜欢吃火腿肠和黄豆,然后力气特别大,我们这边黑坑放的淡水白鲳体型在半斤至一斤左右
我想这点体型的鱼力气再大也大不到哪去,但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准备了很多不同型号的线组
想着开始用0.8子线,不行就用1.0、2.0,在黑坑用3+2的线组遇上十斤的螺蛳青都能扛一扛了
到钓场后老板还免费提供黄豆,那也是我之一次直接挂黄豆钓鱼,还觉得挺新奇
拿出鱼竿装上线组刚准备开钓,旁边钓友却笑了
“你就这线钓红鲳啊”
“啊?怎么了”
“之一次来吧”
“嗯,以前没钓过”
“那你等着切线吧”
听到这话我整个人都不好了,感觉今天是要歇菜,但装备就这样了,钱也交了有啥办法,硬着头皮钓呗
下竿没多久就中鱼了,但和钓友说的一样,切线了,我都没反应过来就切线了
第二竿也是如此,依然秒切,我马上换粗线,并且尽量不抛满竿
于是我开始了自己的表演,0.8切1.0切,1.0切完2.0切
旁边钓友看不下去了,给了一幅子线,我连连道谢
他们的子线看起来和普通尼龙线没什么区别,只不过加了一小段塑料软管,有效地防住了红鲳的撕咬
换上子线后不久,我再次中鱼,这次没有切线,不过鱼的力量真是大
3.9的鱼竿单手居然控不住鱼,竿把顶在小臂处都不行,感觉随时都要拔河,也可能是我之一次钓没有经验吧
成功上鱼后,旁边钓友还提醒我不要直接用手抓鱼容易被咬伤,更好隔着抄网抓,取钩也得十分小心
其实那天出糗的不止我一个
之一次钓这种鱼不知道套路很正常,因为它和平常的鲫鲤差别太大了
有的人低头点烟,烟还没点着鱼竿就被拖走了;还有的拿软杆钓,鱼冲力太大,然后拼命后仰想拖回来,于是啪一声,竿子断了
结束的时候我沿着塘走了一圈,发现大家的招数也是五花八门
除了旁边钓友给的那种子线加塑料软管的,还有海钓用的长柄钩,有些甚至直接上了大力马线(主线子线全是大力马)
最后再次提醒
钓过这种鱼的人自然有经验,对于那些没钓过想要钓的朋友或者是某天偶然遇到这种鱼,记得别用尼龙线了,一板线断完也钓不了几条
鱼竿更好采用硬度较高的鲤竿或者钓罗非的战斗竿,取钩的时候要小心,被咬到可是很严重的哦
【作者简介】:小飞,一个90后钓鱼爱好者,希望用文字记录垂钓的美好、把心得留给需要帮助的人,欢迎渔友们关注
中国的美食和中国的汉字一样博大精深,同时也是融会贯通,比如一个“鲜”字,拆开就是“鱼”和“羊”,水里的和路上的配在一起就是一个绝美的“鲜”。
今天,我们就先来说一说这个水里的“鱼”,俗话说,地上跑的,天上飞的,都不如水里游的来得鲜美!
家里老人小孩都喜欢吃刺少肉多的鱼,这种鱼吃起来不容易卡到,而且比较细腻。有一种鱼就非常适合——鲳鱼。
A、鲳鱼其实也分银鲳鱼和金鲳鱼:
1、 金鲳鱼。又被称为“黄金鱼”,外表是金灿灿的,看上去比较好看;里面含有丰富的DHA,可以补充大脑。整体的体型比较厚实,头部比较圆比较大。
2、 银鲳鱼。身体全部是银色,体型较金鲳鱼要薄一点,头部比较小。
B、银鲳鱼和金鲳鱼的区别:
1、 生长环境:银鲳鱼比金鲳鱼更靠北一点,比较耐寒。
2、 体型和颜色:银鲳鱼和金鲳鱼从名字上就可以区分,一个是银色,一个是金色;金鲳鱼的体型大,肉质厚;银鲳鱼的体型偏小,肉质薄一点。
3、 口感:银鲳鱼的口感比较细腻,金鲳鱼的肉质比较紧实粗糙一些。
C、那如何能钓到新鲜的银鲳鱼和金鲳鱼呢?
1、看眼睛:新鲜的鱼眼睛比较清澈透亮、不浑浊。
2、看鱼鳞:鱼鳞不完整,缺少光泽就是不新鲜的,要买颜色发亮,鱼鳞完整没有掉落的。
▲推荐菜谱一:干烧鲳鱼
准备食材:金鲳鱼、五花肉、红干辣椒、大蒜、葱、姜、淀粉、生抽、料酒、盐
*** 方式:
1、 干辣椒切成段;大葱和大蒜、生姜,一半切成末,一半切成片;
2、 五花肉用水冲洗干净,切成肉丁;
3、 金鲳鱼清洗干净内脏之后,去除鱼鳃,洗干净肚子里面的黑膜;
4、 在背部打上十字花刀,放在盘子加入一点料酒和生姜,腌制了之后去一下腥气;
5、 腌制一会之后,用厨房纸吸干鱼表面的水分,然后在表面撒一点干淀粉;
6、 起锅倒入一点点油,油热将鱼放入进去,煎至两面金黄;
7、 接着将五花肉放入锅中,开小火煸出五花肉里面的油脂,接着将干辣椒、大蒜末、生姜末放入进去爆香,再加入适量的清水,倒一点点料酒,加入适量的生抽和盐;
8、 将煎好的鱼倒入锅中,盖上盖子焖煮一会;
9、 知道锅里的汤汁变的浓稠即可转盘出锅。
▲推荐菜谱二:红烧银鲳鱼
准备食材:银鲳鱼、红椒、大蒜、生姜、芹菜、盐、生抽、老抽、糖、醋、料酒
*** 方式:
1、 红辣椒切成段;大蒜切成段;生姜切成丝;芹菜切成丝;
2、 银鲳鱼清洗干净,在背部画上十字刀;
3、 起锅烧油,油热将银鲳鱼放入锅中,先将一面煎至黄色,然后翻面将另一面也煎一下;
4、 煎好了之后,放入红辣椒、大蒜、生姜和芹菜炒香;
5、 加入2勺生抽、2勺老抽,放入一点盐和糖,加入适量的清水,盖上盖子煮一下;
6、 最后汤汁变少了之后,滴入几滴醋,提鲜。
(团团)
喜欢吃鱼,认准6种海鱼买,人工养不了,肉质鲜嫩营养高,无污染喜欢吃鱼,认准6种海鱼买,人工养不了,肉质鲜嫩营养高,无污染
大家好,感谢阅读我分享的文章,这次我要和大家说的是:『喜欢吃鱼,认准6种海鱼买,人工养不了,肉质鲜嫩营养高,无污染!』
大热天,出汗多,能量消耗快,多吃高蛋白的食物能给身体补充能量,鱼肉就是更好的选择。鱼肉口味清淡、鲜美,蛋白质含量比肉、禽、蛋、奶,因此夏季要多吃鱼。
除了蛋白质高,鱼肉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以及DHA、EPA等不饱和脂肪酸,对脑部发育有益。市场上的鱼有海鱼、淡水鱼之分,海鱼的营养比淡水鱼高。而海鱼又分为野生海鱼、养殖海鱼,野生海鱼的营养高,纯净无污染,更值得吃。
哪些海鱼是野生的呢?建议大家买下面这5种,人工养不了,全是野生的,放心吃。
1、鲅鱼
鲅鱼学名蓝点马鲛,因为身上有蓝色的斑点而得名,主要分布地为中国渤海、黄海、东海,以及朝鲜近海,体长0.3~0.5米,最长能长到1米,生性凶猛,肉质肥美,营养丰富。
之所以人工养不了,是因为鲅鱼属于洄游型鱼类,夏秋季结群洄游产卵,这个过程必须在海水中完成,否则就无法繁殖,因此目前能买到的鲅鱼都是野生的。
鲅鱼可以红烧、焖、熏、煎等,还能剁碎了做馅。
2、鮟鱇鱼
鮟鱇鱼也叫海蛤蟆、琵琶鱼,我国有3种鮟鱇鱼,一种是黄鮟鱇,一种是黑鮟鱇,另一种是隐棘拟鮟鱇。鮟鱇鱼通常生活在500~1000米的深海海底,产卵时它们会移动到浅海地区,人工养殖根本达不到它的生存条件。
鮟鱇鱼最常见的做法就是红烧,还可以清蒸、做鱼汤。
3、带鱼
带鱼是最常见的海鱼之一,它的外形像一条银光闪闪的带子,因此得名,生性凶猛。
带鱼也属于洄游型鱼类,生活在20~40米的浅海,离开海水后就会因为内脏破裂而死,所以目前也无法人工养殖。
带鱼的做法很多,比如清蒸、红烧、油炸等,肉质鲜嫩,几乎没有小刺。
4、银鲳鱼
银鲳是近海暖温性中下层鱼类,栖息于水深30~70米的海区,有季节性洄游现象,生存条件依然是人工养殖达不到的,所以银鲳鱼都是野生的。鲳鱼有银鲳、金鲳2种,金鲳鱼目前已经可以人工养殖了。
银鲳鱼适合清蒸,吃起来细嫩鲜美。
5、黄姑鱼
黄姑鱼属于近海中下层鱼类,通常生活在水深70-80米的海水里,也具明显的季节洄游习性。
黄姑鱼有很多别名,比如黄姑子、黄铜鱼、罗鱼、铜罗鱼、花蜮鱼、黄婆鸡等等,我国近海就发现了7个品种的黄姑鱼。
黄姑鱼和黄花鱼很像,但黄姑鱼的肉质要差一些,但基本上没什么刺,口感鲜嫩,适合红烧、干烧,或是炖鱼汤。
6、秋刀鱼
秋刀鱼又称竹刀鱼,为表层洄游性鱼类,生活在水深0~230米的太平洋亚热带或温带海域中,所以一上岸就会迅速死掉,人工无法养殖。
秋刀鱼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适合蒸、煮、煎、烤等多种吃法。
有没有发现,只要是人工无法养殖的鱼,通常都见不到活的,因为离开海水就会死。喜欢吃鱼,就认准这6种海鱼买,人工养不了。
2元,5元,18元,30元,都是鲳鱼为啥价格差别辣么大?这篇文章对您有用吗?如果觉得有用,请大家给我点赞、评论、转发、关注,让更多的人都学到技巧,下次我会继续给大家分享有用的美食知识。
清晨,在海鲜市场,早已经是人头攒动,这里是日照更大的海鲜批发市场,许多摊贩和市民都到这里来挑选海鲜。一起来看看吧!
在这个摊位上,鲳鱼、鳘鱼、鲅鱼、红头、牙鲆等种类齐全,几十个鱼筐摆在地上,让人插脚都难。
这是银鲳鱼,20元一斤,一条在一斤左右。银鲳鱼系名贵的海产食用鱼类之一,肉质细嫩且刺少,尤其适于老年人和儿童食用。对于消化不良、贫血、筋骨酸痛等病症有辅助疗效。
这是金鲳鱼,有金色的尾鳍,18元一斤,一条在一斤左右。金鲳鱼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胆固醇的功效;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硒和镁,对冠状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有预防作用,并能延缓机体衰老。
这是鲳鱼,应该是本地鲳鱼,跟成年人的手掌差不多大,摊主要价30元一斤。值得注意的是,鲳鱼不要和羊肉同食。
在市场的另一侧,一个摊主只摆着3个鱼筐,可以说是这个市场最小的摊位了。
这种青色的鱼叫梭鱼,卖6元一斤,够便宜吧?
还有更便宜的,这2种鲳鱼,右边的5元一斤,左边的2元一斤,有没有惊掉下巴?2元一斤比西红柿、黄瓜等蔬菜还要便宜,您可千万不要说买不起海鲜。从2元到30元,都是鲳鱼,价格为什么差别这么大?
金鲳与淡水鲳鱼区别金鲳鱼是沿海市场上的常见鱼类,但内陆市场比较少见,随着金鲳养殖的发展,现在金鲳已逐步进入内陆市场。可是因内陆淡水鲳鱼的存在,许多人都分不清金鲳与鲳鱼的区别。
金鲳鱼又叫镜鱼、平鱼,是暖水性中上层鱼类,体型较大,一般不结成大群,春夏季由外海游向近海,冬季又游到外海深水区。大的有5公斤~10公斤。金鲳鱼肉细嫩,味鲜美,为名贵的食用海鱼之一。
与内陆常见的淡水鲳鱼相比,最明显的区别就在于:
从外表上看,之一金鲳鱼身上部有淡淡的金色,而淡水鲳鱼一般通体为白色,第二,金鲳鱼的长度与宽度比介于1.5倍到2倍之间,相比之下,鲳鱼的长宽比小于1.5倍,更像一个菱形;第三,金鲳鱼的背鳍上长了硬刺,鲳鱼是光滑的;第四,金鲳鱼的泄殖孔长在身体中部后面,鲳鱼长在身体中部前面。
从大小上看,一般金鲳鱼市面上见到的都是1斤左右的;而淡水鲳鱼半斤的个头。
从肉质来看,金鲳生活在海里,相塘养鲳鱼相比,肉质更加紧密富有弹性。
从营养价值来看两者的差别并不是很大,都含有大量的脂肪、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两者在各种营养元素的差别不是很大,适合各类人群进行进补。但是如果从细节对比,海鱼所含有的营养物质可能更丰富一些,尤其在矿物质和不饱和脂肪酸方面。
现在你再去市场,是不是能清楚的分辩你买到的是海水鲳鱼还是淡水鲳鱼了呢?
淡水鲳鱼图片
深海金鲳图片
海鲜的鲜味吸引着很多人的味觉,尤其是生活在内陆地区的人,过去想要吃到海鲜还是很困难的,能偶尔吃到海鲜就感觉很好了,所以对海鲜情有独钟。而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海鲜捕捞和养殖技术都提高了,海鲜的储存,冰冻,运输等等也方便了很多,所以想吃海鲜变得越来越简单。
阻挡大家对海鲜美味追求的,主要就是价格因素,现在很多的海鲜价格依然还是很贵的,只有少数实现人工大量养殖的海鲜,或者是滩涂,近海就能抓到的海鲜价格才相对亲民,毕竟海鲜增加了不少的运输和储存成本。而在海鲜市场有两种鱼很常见,但是价格上却极为奇特,它们就是金鲳鱼和银鲳鱼,按照人们对名字的猜测,应该金鲳鱼要比银鲳鱼价格高才对,但是事实恰恰相反,银鲳鱼价格是金鲳鱼的好几倍,所以对它们不熟悉的人,难免会感到很奇怪。那么金鲳鱼比银鲳鱼差在哪?为何“银的”反而要比“金的”贵?
其实主要的区别就是养殖问题,目前金鲳鱼的养殖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市面上买到的金鲳鱼,绝大多数都是人工养殖的。金鲳鱼产量大,成本低,只要6个月时间就能长到1斤重。根据数据统计,作为南方地区的经济鱼类之一,金鲳鱼的养殖年产量达到了8至10万吨重。
金鲳
而银鲳鱼目前还无法养殖,只能从海里面捕捞,其实我们平时简称的鲳鱼,主要也是指的银鲳鱼,它是非常珍贵的海鲜食材,如果是直接买鲜活的银鲳鱼,价格在300元左右1斤,普通人很难吃上。银鲳鱼很懒,喜欢待在水里面不愿动,而且可以说是很娇贵的鱼,因为它容易受到惊吓,如果将强光的手电筒对着它照,有的银鲳鱼第二天就会因为受惊死掉。而银鲳鱼要长到斤至少要2年左右的时间。
银鲳
当然养殖问题也不一定会产生如此大的价格差,还有一个关键的因素在,那就是鱼肉的味道。鲳鱼一般都是用清蒸的方式来做,而银鲳鱼的味道要比金鲳鱼好很多,肉质更加鲜嫩,而且刺比较少,做出来又嫩又鲜,所以成为最有名气的海鲜食材之一,所以难怪同样是鲳鱼,“银的”反而要比“金的”贵。
鲳鱼美食
在做法上,金鲳鱼一般适合于香煎,如果用来清蒸,味道和口感则比较一般。银鲳鱼味道鲜美,清蒸是最适合不过的做法了,只要加上一点葱姜简单去腥即可,鱼肉是蒜瓣状的,吃起来非常细嫩。而在营养方面,金鲳鱼和银鲳鱼则没有太大的区别,都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特别是不饱和脂肪酸。如果作为普通的消费者,选择金鲳鱼无疑有着更高的性价比。如果你追求更好的口感和味道,可以选择品质更上乘的银鲳鱼。
朋友们,你们喜欢吃金鲳鱼还是银鲳鱼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