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健康时报
图片来自 ***
近日,英国广播公司和美国《国家地理》等媒体纷纷报道了“全世界最有营养的100种食物排行榜”,引起广泛关注。
该排行榜来自美国《影响因子》杂志刊发的一项研究。科学家研究了1000多种食物,排出了最有营养的前100名。大家可在均衡饮食、多样化饮食的前提下,根据食物评分、个人喜好,搭配食用。
全世界最有营养100种食物排行榜
排行 | 食物 | 营养得分 |
1 | 杏仁 | 97 |
2 | 番荔枝 | 96 |
3 | 海鲈 | 89 |
4 | 比目鱼 | 88 |
5 | 奇亚籽 | 85 |
6 | 南瓜子 | 84 |
7 | 瑞士甜菜 | 78 |
8 | 猪肉脂肪 | 73 |
9 | 甜菜叶 | 70 |
10 | 鲷鱼 | 69 |
11 | 干欧芹 | 69 |
12 | 芹菜片 | 68 |
13 | 西洋菜 | 68 |
14 | 橘子 | 67 |
15 | 豌豆 | 67 |
16 | 狗鱼 | 65 |
17 | 阿拉斯加鳕鱼 | 65 |
18 | 葱 | 65 |
19 | 红甘蓝 | 65 |
20 | 太平洋鳕鱼 | 64 |
21 | 扇贝 | 64 |
22 | 粉红葡萄柚 | 64 |
23 | 蒲公英 | 64 |
24 | 冷冻菠菜 | 64 |
25 | 辣椒粉 | 63 |
26 | 罗勒 | 63 |
27 | 羽衣甘蓝 | 63 |
28 | 蛤蜊 | 62 |
29 | 辣椒 | 62 |
30 | 球花甘蓝 | 62 |
31 | 甘蓝 | 62 |
32 | 牙鳕 | 61 |
33 | 大西洋鳕鱼 | 61 |
34 | 芥菜叶 | 61 |
35 | 生菜 | 61 |
36 | 香菜 | 61 |
37 | 白鳟鱼 | 60 |
38 | 鱼籽 | 60 |
39 | 杏子 | 60 |
40 | 水芹 | 60 |
41 | 大白菜 | 60 |
42 | 鲈鱼 | 59 |
43 | 鲱鱼 | 59 |
44 | 欧芹 | 59 |
45 | 新鲜菠菜 | 59 |
46 | 核桃 | 58 |
47 | 红樱桃 | 58 |
48 | 奶油生菜 | 58 |
49 | 豇豆 | 58 |
50 | 豌豆 | 58 |
51 | 车前草 | 57 |
52 | 海军豆 | 57 |
53 | 西葫芦 | 57 |
54 | 银鲑 | 56 |
55 | 蓝鳍金枪鱼 | 56 |
56 | 鳗鱼 | 56 |
57 | 青豆 | 56 |
58 | 芋头叶 | 56 |
59 | 绿生菜 | 56 |
60 | 绿西红柿 | 56 |
61 | 红西红柿 | 56 |
62 | 红辣椒 | 55 |
63 | 细香葱 | 55 |
64 | 芝麻菜 | 55 |
65 | 红鲑鱼 | 54 |
66 | 鲭鱼 | 54 |
67 | 柚子 | 54 |
68 | 黄金奇异果 | 54 |
69 | 绿猕猴桃 | 54 |
70 | 辣椒 | 54 |
71 | 韭菜 | 54 |
72 | 红叶生菜 | 54 |
73 | 绿豆 | 54 |
74 | 黄鲈 | 53 |
75 | 虹鳟鱼 | 53 |
76 | 酸樱桃 | 53 |
77 | 细鳞 *** 哈鱼 | 52 |
78 | 金鲳鱼 | 52 |
79 | 金橘 | 52 |
80 | 倭瓜 | 52 |
81 | 鲤鱼 | 51 |
82 | 橙子 | 51 |
83 | 红醋栗 | 51 |
84 | 石榴 | 51 |
85 | 大黄 | 51 |
86 | 墨西哥胡椒 | 51 |
87 | 奶油南瓜 | 51 |
88 | 胡萝卜 | 51 |
89 | 章鱼 | 50 |
90 | 李子 | 50 |
91 | 哈密瓜 | 50 |
92 | 荸荠 | 50 |
93 | 花菜 | 50 |
94 | 西兰花 | 50 |
95 | 球芽甘蓝 | 50 |
96 | 牛蒡根 | 50 |
97 | 南瓜 | 50 |
98 | 姜 | 49 |
99 | 无花果 | 49 |
100 | 红薯 | 49 |
榜单排名前列中,
有哪些我们常见的食物?
1杏仁
杏仁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能帮助降低心脏病发作的风险。杏仁也是维生素E的更佳食物来源之一,维生素E具有强大的抗氧化作用,还可预防认知能力减退,保护记忆力。
2番荔枝
番荔枝除了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外,还富含黄酮类物质,其具有很好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有清洁血液,保护心血管的食疗作用。它还含有精氨酸和赖氨酸,前者可促使胰岛素生成和分泌,而后者能 *** 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对儿童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
3比目鱼
比目鱼样子长得很奇怪,但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经常食用可帮助我们清除血液中的垃圾。
4南瓜子
南瓜子每100克含磷1159毫克,还富含胡萝卜素和维生素E,这些物质能够直接滋养牙龈,预防牙龈萎缩。另外,南瓜子中的活性成分和丰富的锌元素,对前列腺有保健作用。
5海鲈
海鲈鱼因为是海产品,在内陆地区的市场上以冰鲜的多见。鲈鱼富含蛋白质,A族维生素,B族维生素,钙、镁、锌、硒等营养元素,营养价值较高。既滋补身体,又不必担心营养过剩而产生的肥胖问题。
6芹菜
芹菜有水芹、旱芹、西芹三种,功能相近。芹菜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钙、磷、铁、钠以及挥发油类、黄酮类等成分,具有抗癌防癌、养血美容、清热生津、平肝降压、镇静助眠、减肥通便等作用。
7橘子
亚硝胺是一种强致癌物,而亚硝胺的“对手”就是维生素C。它能抑制亚硝酸胺的合成,从而减少亚硝胺产生。此外,维C还具有抗氧化、抑制肿瘤作用。橘子等柑橘类水果,富含维C,橙子、柚子等也有同样效果,以深色为佳。
8豌豆
豌豆虽然是蔬菜,但每100克鲜豌豆中的蛋白质含量有7.4克,和相同重量的豆腐差不多。而且,B族维生素含量高是豌豆的优势,维生素B1、B2等含量都比豆腐高。
9鳕鱼
鳕鱼营养丰富、刺少肉嫩,生长在北欧、加拿大及美国东部的寒冷深海里。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近年来进口量迅速攀升。
10葱
葱(包括洋葱)的硫化物含量比较高,可 *** 消化道、增进食欲,对肿瘤患者的康复也有一定帮助。另外,葱含有的微量元素硒,对胃肠道肿瘤也有不错的防治作用。
11扇贝
和其他海鲜相比,扇贝的锌含量比较高,适合给孩子吃。同时,胆固醇含量也较高,带壳扇贝一天吃别超100克,去壳的别超50克。
12葡萄柚
葡萄柚除了柑橘类家族里的共性营养价值外,还含有丰富的番茄红素。番茄红素抗氧化的能力是维生素E的100倍,有助护肤美颜。
13蒲公英
蒲公英作为一种“天然抗生素”,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它是一款药食两用的传统野菜,可凉拌、烧汤或炒熟,也可以拌肉作饺子馅。
14辣椒(粉)
辣椒中主要含有辣椒生物碱、维生素C、胡萝卜素,以及微量元素、植物蛋白等。辣椒还可以燃脂,它会 *** 人体的肾上腺,进而加快新陈代谢,并且快速消耗热量。
(责任编辑:石敏琦)
民以食为天,食物不仅是人体能量的来源,更与健康紧密相连。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我国居民营养状况显著改善。每年5月第三周为“全民营养周”,中国营养学会近日发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旨在指导居民通过平衡膳食改变营养健康状况、预防慢性病、提升健康素养。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合理膳食、营养均衡?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我国居民膳食结构发生巨大变化,高盐成为影响人群健康的重要因素
从吃饱到吃好,再到吃出健康,随着中国人餐桌上的食物不断改变,与之相关的健康问题也在变化。
“从1982年起,我国每10年做一次营养与健康方面的监测,2012年后,监测周期缩短为5年一次。监测数据表明,中国人的膳食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告诉记者,1982年,蛋白质营养不良的居民非常多,微量营养素缺乏也非常普遍。如今,这种情况已发生改变,儿童和青少年生长发育迟缓率从10%下降到2%以下。与此同时,成年人体重超标率达到50.7%,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患病率也在持续增加。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指出,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仍然普遍存在。例如,膳食脂肪供能比持续上升,农村首次突破30%的推荐上限;家庭人均每日烹调用盐和用油量仍远高于推荐值;居民在外就餐比例不断上升,食堂、餐馆、加工食品中的油、盐问题值得关注;儿童青少年经常饮用含糖饮料问题已经凸显。
我国主要疾病原因分析表明,慢性病已经占到人群死因的88%以上,其中,每5例死亡人口当中有2例死于心血管疾病。同时,18岁以上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高达27.5%,糖尿病患病率达到11.9%。
国际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的论文中,曾多次谈到我国心血管疾病和其他慢性疾病致病原因,其中高盐或高钠摄入排在之一位。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膳食指南修订专家委员会主任杨月欣表示,中国居民食盐摄入量现状分析数据表明,目前全国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的成人还很少,多数人每日平均摄入量9克以上,有的甚至高达11克以上,高盐已经成为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
“慢病高发,除了遗传方面的因素,最主要的原因是生活方式的改变。一方面饮食方式发生改变,另一方面运动减少,包括职业活动也在减少。” 丁钢强说,如果运动大幅减少,饮食习惯还停留在过去,选择高油、高盐、高糖食物,对健康影响非常大。
合理膳食能解决78%的慢性病相关问题,摒弃不良饮食习惯是根本
每年春节,在京工作的湖南籍青年欧小慧都会收到老家亲友寄来的腊肉腊鱼,家乡的味道让她齿间留香,倍感温暖。
“健康是可以吃出来的,但一定要讲科学。”杨月欣说,中国人素有美食文化传统,但很多膳食习惯需要作出改变,“烟熏制品、腊肉制品是过去保存食品的一种 *** ,也形成了一种特别的风味,我国居民非常喜欢。但是它们确实会大大增加胃癌、食管癌的发病风险,建议适度食用。”研究表明,合理膳食能解决78%的慢性病相关问题,比如减少盐的摄入有助于控制57%的高血压发生率。因此,确保健康高质量生活,首先要摒弃不良饮食习惯。
专家表示,很多人对健康饮食的认识有误区。有人因为追求纤细身材拒绝碳水食物,有人认为素食最健康,也有人偏爱大鱼大肉。其实,健康人的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占能量来源的50%至60%,蛋白质占10%至15%,脂肪占20%至30%。碳水化合物占比超过70%或者低于40%,都会提高死亡率风险。所以,即便减肥减脂,也不应该在膳食当中去掉谷物。同样,动物性食品给人类需要提供了优质蛋白、维生素A和B族维生素,但也含有较高脂肪和胆固醇,因此要遵循适量原则,适当摄入鱼、禽、蛋、瘦肉,每天平均摄入120克至200克更佳,不能吃太多。
如何做到每人每日摄入5克盐?杨月欣给出三条建议:一是整体考虑全天食物摄入量,因为除了盐本身以外,其他食物也有可能含钠;二是在家炒菜要按照人份计算总盐量,做到心中有数;三是少吃肉制品,因为无论是加工肉类还是自己在家烹制肉类,盐消耗量都较大,所以尽量少买加工肉特别是腌制熏制的肉类。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22)》已经面世,每天摄入的油、盐、奶制品、蔬果、谷物、动物性食物需要多大量,看图谱一目了然,每天的膳食‘照章办事’就好。”杨月欣说。
应回归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模式,专家推荐“东方健康膳食模式”
近几年,“地中海饮食”在网上走红,成为不少人追逐的健康膳食模板。《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首次提出“东方健康膳食模式”概念,令人耳目一新。
所谓膳食模式,就是一段时间内膳食中所有食物的品种、数量、比例和消费的频率,它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包括农业生产、地理环境、宗教信仰、人口流动等。
2019年,《柳叶刀》曾将195个国家和地区的膳食和疾病状况进行比较认为,中国膳食盐摄入太多,精制谷物太多。膳食指南修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营养生化研究室主任常翠青认为,中国人传统的膳食结构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膳食结构慢慢变化,动物性食品摄入比较多。基于食物与健康研究的证据,中国人应回归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模式。
“我国地大物博,不同地区有不同膳食代表,其中不乏健康的膳食模式。”杨月欣表示,我国烹饪文化具有民族特色,江南及广东、福建沿海一带居民膳食营养状况相对较好,膳食的主要特点是:烹调清淡少盐,食物多样,谷物为主,有丰富的蔬菜水果,经常吃鱼虾等水产品、大豆制品和奶类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膳食营养调查和慢性病调查发现,这些地区高血压等慢性病患病率低,人均预期寿命尤其是健康预期寿命较高,超重肥胖发生率相对比较低。比较发现,这一模式与平衡膳食模式较接近,《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首次将其定义为“东方健康膳食模式”,并予以推荐。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人要基于国土资源来安排合理饮食。”常翠青认为,不仅在南方,通过合理搭配,其他地区也可以找到健康膳食的解决方案。
在新版膳食指南中,“食物多样,合理搭配”的原则位列之一。膳食指南修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杨晓光说,人们可选择的食物丰富多样,只有通过合理搭配,才能满足机体方方面面的需要。
新版膳食指南提倡每天平均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摄入25种以上食物。合理搭配,意味着不同人群要有个性化选择,健康人要搭配不同食物以达到营养平衡。老人、婴幼儿等特殊人群,更需要膳食合理搭配。
近年来,外卖点餐成为不少人尤其是年轻人的生活方式。调查发现,外卖点餐食物中的前20位都是肉类,油炸食品占比高,辛辣口味特别受欢迎,极少有人点蔬菜和水产品。
“吃外卖是为了便捷,但外卖选餐时,人们更容易挑选重口味的高油高盐餐食,很难顾及营养均衡。如果每周多次购买这样的食物,很容易养成口重的习惯。”杨月欣说,吃饭是人生之一要事,不仅影响个人身体健康,还关乎全民健康素质,甚至影响整个社会的医疗体系、食物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等。希望大家充分重视“饮食与健康”这件大事,学会认识食物、选购食物,自己设计膳食,尽量回家做饭,保证合理搭配,做到均衡营养,促进身体健康。
■延伸阅读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提出的平衡膳食八准则是:一、食物多样,合理搭配;二、吃动平衡,健康体重;三、多吃蔬果、奶类、全谷、大豆;四、适量吃鱼、禽、蛋、瘦肉;五、少盐少油,控糖限酒;六、规律进餐,足量饮水;七、会烹会选,会看标签;八、公筷分餐,杜绝浪费。
作者:本报记者 孙秀艳
来源: 人民日报
食物、营养与人体健康人体健康取决于多种因素,如食物营养、遗传、体力活动、心理状态、生活习惯、环境状态等,其中最重要、最息息相关的因素就是食物营养。一切生命活动包括呼吸、心跳、说话、走路、工作、运动等都需要能量。能量是生命动力,没有能量也就没有生命和任何活动。而能量又源于食物中的营养素在体内燃烧产生的热能,因此食物、营养是人体生命能够维持的基础和动力。除提供能量以外,食物中的营养素也是构成机体组织的成分和组织更新的原料,并参与机体生理机能的调节。
食物营养与生长发育
人还是胎儿的时候就是靠母体胎盘转运提供营养物质,出生后就需要食物。食物陪伴人的医生,知道生命的中介。人一生需要消耗数十吨食物。食物中提供各种营养素和能量,通过消化、吸收、转运、代谢,以促进机体生长发育,调节生命活动、维持机体健康。处于生长发育个体如果长期能量摄入不足(饥饿),机体会动用自身的能量储备甚至消耗自身的组织以满足生命活动能量的需要,从而导致生长发育迟缓、销售、活力消失,甚至停止而死亡。蛋白质是组织细胞的基本组成成分,是生命活动的重要基础。
研究证明,儿童时期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可使智商降低15分,导致成年收入以及劳动生产率下降10%。严重的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可导致局部和全身性水肿,小儿智力低下,甚至死亡。
食物营养与衰老
引起人体衰老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自身和环境两个方面。自身的因素包括细胞凋亡失常、自由基大量产生、代谢废物堆积、基因损伤等;环境因素则以饮食和营养最为重要。研究证实,在满足机体对各种营养素需要量的前提下,适当限制能量摄入,能明显延缓衰老的速度。
食物营养和慢性病
导致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慢性病增加的危险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不健康的饮食、吸烟、体力活动少。其中饮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例如:复含脂肪的饮食可引起高胆固醇血症,而高胆固醇血症是冠心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因与肥胖和高盐饮食等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食物营养与心理行为
心理学家以及营养学家经过近几十年研究发现,人的心理状态与食物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作用。一方面,食物中营养素会影响人的情绪和行为;另一方面,人的情绪反过来也会影响人的饮食行为。
食物中碳水化合物与蛋白质的含量会影响包括情绪、睡眠、具有冲动性以及侵略性的行为。缺乏某些营养素会出现一些精神和行为上的异常。如维生素D长期摄入不足的人会形成佝偻病,早期常出现神经精神症状,患儿睡眠是惊跳,烦躁不安,易激怒等。
反过来,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人的饮食行为也会发生某些改变。如,在愤怒期间人们可能增加冲动型进食,在高兴期间则增加享乐型进食;在压力状态下,有的人食欲会降低,但也有的人则会吃更多的食物,以“吃”来缓冲或转移自己的压力。
春节家宴,必做6道吉祥菜!搭配几物,营养全面更健康春节是团聚的日子,各式各样的美食很多,一不小心就容易发福,尤其是鱼、鸡、猪肉等这些有过年寓意的菜,吃多了还有可能胆固醇增高……
但如果这些吉祥菜搭配一些不一样的食材,不仅好吃彩头足,还能吃得更健康~
鱼:年年有“余”
年节的餐桌上,少不了鱼。鱼的谐音“余”,代表生活富足,年年有盈余。
鱼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价值极高,富含维生素、DHA、Ω-3脂肪酸,有助于保护心血管健康。特别是它高蛋白低脂肪的优点,深受大家喜爱。
在鱼类的选择中,鲽鱼的蛋白质更高,脂肪更低。100g鲽鱼含19g蛋白质,却只有1.2g脂肪,可以选择用鲽鱼做一道家常菜。
红烧鲽鱼
食材:鲽鱼、银杏、料酒、蛋液、淀粉、葱姜蒜、黄酱、黄酒、酱油。
做法:
1.用料酒、蛋液裹满鱼身,再裹上淀粉,放入锅中小火低温煎至成形;
2.锅中留少许油,加入葱姜蒜爆香,再加入黄酱、黄酒、酱油、水,调成汁;
3.将煎好的鲽鱼放入锅中,加入适量银杏,小火炖煮10min,加入盐并勾芡,即可出锅。
鸡:大“吉”大利
“过年吃鸡,大吉大利”。除了彩头吉利,鸡肉还有“食补之王”的美誉。
中医认为鸡肉性温,可以入脾、胃经,有温中益气,补虚填精、健脾胃、活血脉、强筋骨的功效。
如果搭配三七花和红菇,有养肝、补气,辅助保护血管的作用。三七花可以清肝养肝通血脉,红菇和鸡搭配补气效果更强。用熬炒代替炖,还能更香更入味~
家乡熬炒鸡
食材:鸡肉、红菇、三七花。
做法:
1.鸡肉切块,不焯水,直接下锅大火煸炒,炒至鸡块上色;
2.放入大蒜、葱段、料酒去腥,生抽增香,再倒入少许清水,熬炒入味;
3.红菇焯水后放入鸡肉中,放入青蒜、彩椒继续煸炒,加盐、胡椒粉调味,出锅前放入三七花茶水,收汁即可。
另外,很多人喜欢喝鸡汤,但其实大部分的营养仍在鸡肉中,鸡汤含的是大量油脂、嘌呤和盐。痛风、三高人群不宜多喝。
红烧肉:红红火火
红色是国人最喜欢的颜色之一,红艳艳的菜色看起来也会让人食指大动,口水直流。就比如红烧肉。
但红烧肉油脂很多,我们可以在烹饪的时候放入适量茄子,吸走部分油脂,让肉更健康。但此时,茄子就不宜大量食用了。
少脂红烧肉
食材:五花肉、鲜魔芋、茄子、葱姜、料酒、胡椒粉、老抽、红糖、桂皮、八角、香叶、盐。
做法:
1.五花肉切块,加入葱姜、料酒、胡椒粉、老抽,抓拌均匀,腌制15min;
2.锅中加入少量水、红糖,炒出糖色,下入桂皮、八角、香叶爆香;
3.加入腌制好的五花肉,并加水没过,放入提前煮熟3h的鲜魔芋,炖煮45min;
4.加入茄子,少许盐,炖煮10min即可。
丸子:团团圆圆
春节是团圆的日子,佳节的饭桌上必然少不了一道肉丸子菜。分享一道寓意人生“福、禄、寿、喜”四大喜事的四喜丸子。
荸荠有清热润燥的功效,搭配猪肉馅还可以解腻。不仅吃得健康美味,还能喜上加喜!
四喜丸子
食材:猪肉馅、荸荠、鸡蛋、白菜、海米
做法:
1.将肉馅、荸荠、葱姜末混合,再加入一个鸡蛋,少许淀粉、花椒粉搅拌均匀。
2.把肉馅捏成丸子,捏丸子的时候稍微抹点油,可以使丸子更嫩滑。
3.五成热油温丸子下锅,煎制金黄。
4.砂锅中放白菜叶,炸好的丸子,加海米、大料等调味炖煮20分钟即可。
饺子:招财进宝
饺子是春节的传统食物,有着“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寓意着新的一年能走财运。
猴头菇芳香醒脾、改善食欲,在所有菌类中健脾更好,还有一定的抗癌效果;茼蒿具有宁心、安神、健脾的功效,做成饺子健脾养胃的功效自然更足。
八方来财饺
食材:瘦肉馅、猴头菇、茼蒿、面粉
做法:
1.往瘦肉馅中加入油和水,加入切碎的猴头菇,再加入两勺酱油、两勺料酒、少许盐和胡椒粉,搅拌均匀。
2.和好两个面团,一个普通白面团,一个加了茼蒿汁的绿色面团;将绿色面团擀成长形,白色面团包在绿色面团里面,搓成条形,下剂子,擀成皮。
3.将馅放在饺子皮中间,先将饺子皮捏出四叶形,之后用手捻出叶子的纹理。
4.锅中放入少量油,下入捻好的饺子,等饺子底部煎出焦壳,放入使饺子出冰花焦壳的水,等冰花成型,即可出锅。
牛肉:牛气冲天
最后,牛年自然要吃上一道“牛菜”。牛肉有补脾胃、补气血、壮筋骨的作用,做成的这道温心通脉红汤,有温心通脉,护阳散寒的功效。
番茄宁心平肝,对降血压和心脏有好处;洋葱走窜御寒,开胃;红酒促进牛肉吸收;果木姜子入药叫做荜澄茄,具有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的作用。
温心通脉红汤
食材:牛肉500克、西红柿500克、洋葱一个、红酒200毫升、番茄酱200毫升、果木姜子(荜澄茄)适量
做法:
牛腩焯水,锅中倒油,放入番茄酱和果木姜子煸炒,放入西红柿、牛腩和红酒,放入清水。炖煮一小时即可出锅。
注意:胃酸过多,有溃疡的人或者胃炎急性期不要食用。
青椒
青椒是家常菜中常见的蔬菜,含有维生素a和c钾含量也很高,热量很低,可以有效地燃烧体内多余的脂肪,含有芬芳辛辣的辣椒素,能促进食欲,帮助消化。还能加快脂肪代谢等功效,且青椒中还含有能促进维生素C吸收的维生素P,具有消除疲劳的的作用,对皮肤也有好处,有美容功效。
丝瓜
到了夏天,又是吃丝瓜的季节,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矿物质,能够有效帮助我们保护皮肤。防止皮肤老化,消除皮肤上的斑块,还能够为人体提供充足的养分。另外丝瓜里面含有丰富的水分。能够有效的清热降火。还能够有效的保护我们人体的肝脏的健康。维护肝脏的运作。
荔枝
荔枝的糖分高,因此要是血糖比较低,适当吃点荔枝,也是对于能量的补充。荔枝的成分里,含有利于脑部组织的成分。要是存在失眠或者是经常处于高压用脑工作状态,建议吃点荔枝,也是缓解脑部疲劳的效果。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吃好早餐很重要,注意5种食物摄入,健康营养均衡提高免疫力我们每天起来后基本都要吃早餐的,不吃早餐的话不仅早上会饿,身体得不到营养和能力,而且还会让人早上工作和学习效率下降,这些都是不利的。
还有就是,如果长期早上不吃早餐,久而久之则容易诱发胃病和胆结石的发生,给身体带来疾病痛苦。因此,无论如何,早餐我们是一定要吃的,千万不能不吃,尤其是上班族和学生族。
早餐是很重要的,而早餐怎么吃得健康营养也是非常重要的。早餐吃得好,那么不仅能够满足早上的能量需求,而且还能够帮助提高身体素质,提高身体的免疫力,让你的身体每天都能够保持良好的状态,更好的面对生活和工作。
那么,早餐该怎么吃呢?其实在平时要注意5种食物搭配,这样就营养均衡些,健康些,更好的呵护身体健康。
5种食物搭配,营养均衡提高免疫力
1、淀粉主食
主食是我们早餐最主要的热量来源,包括米饭、面条、面包、包子、馒头、油条等等。不过有些人担心吃主食会不会导致身体发胖,糖尿病患者则担心吃主食会不会导致血糖升高,于是可能会选择早餐不吃主食。
这种想法其实是错误的,早餐经常不吃主食是不行的,毕竟热量会跟不上,而且人也会很容易饿的,这会影响早上的工作和学习。
其实,早餐吃主食很有必要,适当吃并不会导致身体发胖,也不会导致血糖升高,因为我们的身体经过一个晚上的新陈代谢,是需要营养和能量的。
如果是怕胖或者升血糖,那么在早餐可以通过吃粗粮(红薯、玉米)这类主食来替代传统的米饭、面条、馒头、包子,这不仅热量低一些,而且饱腹感强,也不容易升高血糖,经常吃是不错的选择。
2、蛋白质食物
早餐要吃得营养,那么蛋白质是必不可少的,蛋白质是构成我们身体组织必不可少的营养成分。早餐吃蛋白质食物,还能够增强饱腹感,延缓胃的排空速度,从而延长餐后的饱腹感。
早餐推荐的蛋白质食物主要有鸡蛋、牛奶、豆浆三种,这三种是早餐常见的补充蛋白质的食物,营养各有千秋。
鸡蛋含有的氨基酸能够满足人体的需求,并且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吃了对改善记忆力有帮助。而牛奶则是含钙较多,想长身体,想要骨骼好,补充钙就很有必要,那么喝牛奶就是很不错的选择。豆浆则是含有丰富的磷脂和植物蛋白,脂肪和胆固醇含量更少,对改善血管有帮助。
3、适当吃点肉
如果是需要早上参加一些重体力的劳动,或者要进行较为激烈的运动,那么早餐适当吃点肉就很有必要了,能够更好的填饱肚子,并且更好的补充蛋白质和能量。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轻体力劳动女性每人每天摄入55g蛋白质,男性65g。
早餐可以选择吃面的时候加肉一起吃,如果喜欢吃鱼的话那就更好。
4、要吃蔬菜水果
早餐是吸收营养的好时间段,要饮食均衡,营养全面,那么早餐吃点蔬菜水果就非常的不错。因为蔬菜水果能够提供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天然抗氧化物,让早上的身体更加的充满活力。
根据中国膳食指南蔬菜推荐量,每个人每天蔬菜300-500g;水果200-350g,如果能够在早餐吃点,那么就能够帮助分担中餐和晚餐的蔬菜量。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大多数人吃蔬菜水果没有达标,或者一些人把蔬菜水果集中放在晚餐吃,这会增加长胖的风险,建议是每餐都更好吃点蔬菜和水果,这才均衡,更健康,也更容易达标。
5、吃点坚果
如果喜欢的话,早餐吃点坚果也是很不错的,坚果富含多种人体所必须的微量元素,同时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并且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脏和血管健康有帮助。
坚果是植物的精华部分,因此营养价值都是非常不错的,值得平时多吃,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均有不错的效果。
吃早餐注意3件事
吃早餐想要吃得健康营养,那么一些注意事项还是要了解的。
1、早餐不宜吃得太晚
现在很多人周末喜欢睡懒觉,或者是起来了很久才吃早餐,这就导致吃早餐很晚,这其实是不利于肠胃健康的,也不利于自身生物钟正常的。
并且,早餐吃得晚,那么就会影响到午餐,可能导致午餐吃不下什么东西,但下午又会很容易饿。因此,早餐和午餐的时间间隔在3~5个小时比较好的,因此早餐更好是能够在9点前吃了。
2、早餐不宜吃油腻、煎炸食物
在早餐,我们的肠胃还没有完全激活,这时候更好是吃一些清淡且容易消化的,这样才不会增加肠胃的负担,也更容易消化吸收些。
因此,早餐就不建议吃油腻、煎炸的食物,否则不仅不容易消化吸收,而且次数多了可能会损耗肠胃功能,容易引起消化能力的下降,这是值得注意的。
3、不宜吃凉性、冰凉食物
早餐我们的肠胃还属于苏醒状态,这时候是不宜吃凉性、冰凉食物的,而是要注意温养我们的肠胃,要多吃热乎温热的食物,这样才有利于血液循环,加快肠胃的苏醒,才有利于肠胃的健康。
现在进入夏季,很多人喜欢吃冰凉的食物,但早餐是不建议吃的,早上本身气温比较低,然后就是早上吃冰凉的食物,很容易伤害我们的肠胃,很容易对肠胃造成不良的 *** 。
因此,建议早餐要吃点热乎的食物,这样有利于肠胃的苏醒,同时也有利于肠胃的健康,温养肠胃,提高食欲,在中餐就能够吃下较多食物,对身体健康和免疫力均是有帮助的。
资深营养专家每天吃什么?不要被商家骗,这些食物坚持吃就健康【范志红注册营养师 原创文章 请勿转载】
2017年就要过去啦,感谢朋友们一直以来的信任和支持。新年到来之际,人们习惯欢聚一堂,用美食、美景和美丽的祝福来迎接下一个崭新的365天。不过,你有没有想到,自己的身体或许也在期待一份特别的新年礼物呢?
在这里,想和大家分享我对自己的10个健康承诺。让我们一起通过努力,战胜时光,收获更健康更自信的生活吧。
1.每天半斤粮
五谷为养,粮食能提供能量,也能养护肠胃,适量吃主食并不会使人发胖哦。只要记得,其中更好有一半是全谷杂豆。
2.每天一把豆
大豆和豆制品能帮助身体补充蛋白质,更是多种保健成分的来源,让我们不容易发胖,而且不容易衰老。
3.每天一斤菜
健康饮食永远少不了新鲜的蔬菜,它们提供的维生素、膳食纤维和多种保健成分能帮助人们远离多种癌症。
4.每天半斤绿
在蔬菜当中,深绿色叶菜是当之无愧的营养冠军,不管是强健骨骼,还是延缓认知退化,绿叶菜都有意想不到的效用!
5.每天半斤果
水果不仅风味清甜,还能提供维生素C、大量的钾元素和多种抗氧化成分,对于稳定血压、控制血胆固醇和预防癌症都有益处。
6.每天一两肉
水产、肉类中的血红素铁、锌和蛋白质能帮助女性拥有红润容颜和温暖的身体,只要适量摄入、烹调得当,就能美味与健康兼得。
7.每天一个蛋
你知道吗,蛋黄可是货真价实的营养素宝库——含有12种维生素和多种保健成分。它不仅无害于心脏,而且有利于延缓衰老,保护视力。
8.每天一杯奶
奶类含有丰富的钙、优质蛋白和多种维生素。如果不习惯喝牛奶,酸奶也毫不逊色,其中的益生菌对身体好处多多。
9.每天一勺仁
坚果和种子都是营养密集的食物,每天上午吃一勺作为加餐,满足食欲,还能补充多种微量元素,同时养肤美颜。
10.每周做150分钟中强度运动。
包括有氧运动(跑步,快走)和肌肉维持运动,还有其它日常短时间活动,比如广播操,工作间隔的伸展运动,家务等。
2017年,生活似乎承载了太多的伤痛和沉重。2018年,希望每一个善良的人都能被温柔以待。
「维护健康」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坚持一生的事业,从今天起,珍惜父母赐给我们的身体,好好疼爱自己和亲人,一起向着更阳光健康的生活出发吧!
最后,在新年来临之际,祝各位朋友和亲人健康、幸福、进步!
关注头条号【范志红注册营养师】,和我一起健康饮食、乐享生活!
范志红
北京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高精尖创新中心岗位科学家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
中国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协会理事
中国科协聘营养科学传播首席专家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博士
说起纯天然,只有两个字可以形容:健康,纯手工:营养。曾有研究表明,近六成的人在购物时会寻找带“纯天然”标识的食品。
然而,你以为你以为的纯天然、纯手工就是你以为的那种纯天然、纯手工吗?今天就为大家科普一下!
“纯天然食品”是个什么概念?
“纯天然食品”概念很模糊,食品相关标准中均没有明确的定义。
目前比较公认的只有以下四类食品:
我们认为的“纯天然食品”往往过于完美,既要自然生长、健康无污染,还不能使用任何农药、化肥、添加剂。如果以这个标准进行定义,那在工业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是找不到真正的“纯天然食品”的。
所以商家宣传的纯天然食品只是指自然条件下生长、未经人工干预或经过轻微处理,换句话说就是“土生土长”的食品,如野菜野味。
为什么纯天然食品广受追捧?
纯天然食品是相对于人工食品的存在,人们往往认为人工食品中含的都是化学物质,对健康有害,而纯天然食品无添加、不含任何化学物质。足可见我们对化学物质误会有多深。
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脂肪、氨基酸、蛋白质都是化学物质,自然界存在的事物都是由各种化学物质构成的,当然包括纯天然食物。所以不要再以为带有“化学”二字的就是洪水猛兽。
纯天然食品绝对安全吗?
当然不是。
也有农残
纯天然食品虽然不直接使用农药、添加剂,但不意味着土壤、水源等生长环境中不存在,常在河边走哪儿能不湿鞋,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中,大部分食品或多或少都会含点农残、重金属。
存在天然毒素
在优胜劣汰的自然界生存法则下,很多动植物都会分泌天然毒素抵御天敌,保护自己。
最典型的是就是千奇百怪的蘑菇,每年都有追求纯天然的美味去深山老林里采野蘑菇的人,殊不知有些是有剧毒的。
营养结构不一定适合所有人
纯天然食品营养往往比较固定、单一,不一定适合所有人。
乳糖不耐症的人喝不了牛奶,而酸奶却是个不错的替代品。
容易变质
大多数纯天然食品都宣称“无添加”,这就又回到食品添加剂的问题。食物中如果不使用防腐剂、抗氧化剂等食品添加剂,往往保质期比较短,容易出现腐败变质的问题,质量得不到保证。
因此不要过于迷信纯天然食品,市场上的纯天然食品多是噱头,食用前也必须适当加工。
如何选购健康食品?
1. 新鲜的食品只要充分清洁、适当加工,都可以放心吃。
2. 如果还是不放心又不差钱,可选择有机和绿色食品,但现在市场上认证标签随意贴,所以还是尽量到正规场所购买。
3. 有机食品必须包含有机认证标识、有机码、认证机构名称三样信息。
绿色食品包装物上需印制绿色食品标志图形、文字和企业信息码,部分还会使用绿防伪标识。
市面上的纯天然、纯手工没你想的那么好,如果处理不当或是被微生物污染反而会损害健康。所以只要食材经过相应处理,没事,放心吃。
【一线讲述】
作者:刘志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近年来,我国面临着人口老龄化、慢性病高发等诸多问题,尤其是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生活节奏加快、高油高盐高糖的饮食结构变化,对居民健康产生了极大的挑战。
营养与健康是农业生产、食品工业的最终目的。中国居民对于食物的需求已经逐渐从“吃得饱”“吃得好”,过渡为“吃得健康”。在这个大背景下,社会急需大量既懂营养健康又懂食品科学的交叉型人才,以填补社会岗位空缺、应对重大挑战。食品营养与健康是紧跟新时代脚步,面向社会新需求而建立的交叉型专业。
2020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面向全国招收了首批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本科学生50余人。学生既需要学习“食品化学”“食品工程原理”等食品科学的工科课程,又需要学习“解剖学”“生理学”等医学相关课程,同时还要学习大数据分析管理、慢病的预防与干预等综合性课程内容。
从懂得农田到餐桌再到人体健康的培养目标上看,要求我们在兼顾传统食品学科的基础上,融合医学、生物学、信息学等,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
在设置培养方案时,我们采用“卓越班”的培养模式,即本科学生可以选修本研贯通课程,优秀的学生可以直接推免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实现真正的贯通式培养。学生配备科研导师,能让同学们在大一大二期间就可以提前进入科研实验室学习,甚至开展感兴趣的研究课题。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够真正体会、理解食品科学与营养科学的交叉魅力,并且提前掌握了进行学术研究和产品研发的技能,实现了真正的综合能力提升。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