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肉粽的热量,鲜肉粽的肉腌多久

牵着乌龟去散步 广角镜 40 0
粽子热量高吗?

眼看就要到粽子节了,如果你正在减脂,那还能不能愉快的吃粽子呢?

JAMES跑遍了超市,看遍了超市里售卖的所有的粽子,总结了几点经验。

如果你不想看细节内容,直接翻到最后,看总结就行。


一个粽子由什么组成?

一般分为咸粽和甜粽,最主要的成分都是糯米,咸粽一般放肉和咸蛋黄,脂肪含量比较高,而且每一个咸粽的钠含量在300-400毫克,属于高钠食物,高血压的人要小心。

甜粽一般放豆沙、蜜枣、红枣,当然现在新产品也有放各种新奇食物的。另外还会添加白砂糖、猪油或者植物油。甜粽对糖尿病的人来说,更好不选。

一个粽子有多重?

一般我们常吃的粽子,重量都是100克,相当于半碗的米饭的重量。

当然也有更大一些的,一个的重量可以到150克左右,但这样的很少。

小的粽子有多重?

那种很小巧的粽子,一般重量在50克上下,包装的时候往往是五六个放一起。

一个粽子的热量有多少?

每百克粽子的热量一般在800千焦左右,也就是200千卡左右,相当于饭店里一标准碗的米饭的热量。

如果我们只从热量出发,大家在减脂期间,男生一般单餐主食吃一个粽子,女生单餐主食吃1/2或者2/3个粽子是没问题的。

但是粽子的升糖指数高,当主食吃,很容易饿,这所以更好可以搭配蔬菜肉蛋奶一起吃。


总结:

  • 咸粽油多盐多,高血压的人尽量不吃;甜粽糖多,糖尿病的人尽量不吃。
  • 普通大小的一个粽子100克,小巧的粽子一个是50克上下。
  • 男生单餐代替主食,吃1个100克的普通粽子没问题。
  • 女生单餐代替主食,吃1个小粽子,或者1/2、2/3个普通粽子没问题。
  • 吃粽子容易饿,所以尽量搭配蔬菜、肉蛋奶一起吃。

不查不知道,原来粽子的口味有这么多,有荤有素,你吃过哪几种?

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龙舟节,端午节、清明节、春节和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四大节日,在国际上都影响甚广,端午节是上古人民创立的,每年的端午节,人们会祭拜神龙,祈福辟邪,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端午节两大特色,一是赛龙舟,现在的龙舟队伍,正在紧张的训练中,鼓声咚咚,处处可闻,二是吃粽子,口味好的粽子,早已被抢购一空,浙江的粽子最为好吃,口味丰富多彩,这么多年,我一直爱吃蜜枣馅的粽子,想换一下口味,今天查了一下,不查不知道,原来粽子的口味有这么多,有荤有素,你吃过几种呢?

一、红枣馅

粽叶飘香,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粽子是必不可少的美食,在北方的超市中,粽子大多为甜味,其中红枣馅,堪称经典中的经典,从小到大,已经吃了几十年,软糯香甜的口感,更利于被大众所接受,小时候就盼着过节,能吃到甜甜的粽子,嘴上就跟抹了蜜一样。

二、豆沙馅粽子

超市有现成的豆沙馅出售,而我更倾向于自制豆沙馅,用料十足,干净卫生,高压锅25分钟就能搞定,煮散的豆沙馅,再加入一勺红糖,润一下颜色,这样就变得很甜了,底下放糯米,中间放红豆沙,上面再铺满一层糯米,收紧扎口,蒸熟之后,软糯香甜,有一股特殊的香气,孩子们很乐意吃。

三、八宝粽子

大家都听说过八宝粥吧,没错,还有八宝粽子,江米、糙米、红枣、葡萄干、黑豆、玉米粒、花生、红豆、芸豆等,提前泡水之后,混合在一起,包成粽子,蒸出来的粽子,颜色五花八门,这个出锅要蘸着白糖吃,口感非常棒,粮食的清香味很足,吃健康美味的素粽子,更能传递浓浓情谊,记得分享给家人朋友。

四、鲜肉粽

很多人吃不习惯南方的鲜肉粽,那是因为你没做对,鲜肉粽软糯好吃,油而不腻,一次能吃三四个的,大有人在,每一个粽子里面,都有2块肉肉,一般是肥瘦搭配,当然,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来放,温热粘软的糯米,包裹着肉块,糯米吸满了肉汁,咬一口太香了。

五、蛋黄鲜肉粽

在鲜肉原有的基础上,再加入咸蛋黄,一整个蛋黄,加上一大块肉,包入粽子里,包上一大锅,蒸熟之后,开盖就能闻到浓浓的粽香味,蛋黄一定要沙沙的那种,在蒸的过程中,蛋黄也会流油,香上加香,一口气能吃三个,一点问题没有,端午节快到了,记得包给家人吃。

六、腊肉粽子

在四川很多地方,都吃到过这种粽子,名叫腊肉粽,每次一包都是几十斤,可以送朋友,送同事,一定要取味道醇香的腊肉,肥不腻口,瘦不塞牙,混合着糯米、花生、老抽、生抽,腊肉提前用沸水煮3-5分钟,去掉表面的杂质和油污,改刀切成小块,每一个粽子里,都放上两块,捏紧收口,上锅煮熟,腊肉味浸入了米粒中,香味弄完,非常好吃。

七、紫薯粽子

紫薯粽子,很多人没吃过,我偶尔还会包上几个,柔软香糯的紫薯,加上红豆沙馅,混合着黏黏的糯米,简直是一种美食治愈,吃完心情顿时会好起来,多种香味的口感,在舌尖慢慢融化,吃完一次就好爱上它, *** 过程很简单,红薯改刀切成小块,直接混合豆沙馅,包入糯米中,煮熟即可,也可单独包紫薯,省略豆沙馅。

八、蛋黄鸡肉粽

除了猪肉粽以外,鸡肉也能包粽子,鸡肉粽更好选择鸡胸肉,避免了增胖,因为猪肉热量大,对于瘦身的小伙伴来说,肯定不公平,只能忍疼割爱,换成鸡胸肉了,糯米要提前腌制,加入生抽、老抽腌制一会儿,鸡胸肉也要腌制,底部一勺糯米,中间是蛋黄和鸡胸肉,上面再铺一层糯米,包好放入锅中煮熟。

九、排骨蛋黄粽

咸味粽中的经典,生在北方的小伙伴,可能不知道吧,排骨也能包粽子,我也是之一次听说,排骨洗净,先用生抽、老抽、料酒、白花椒粉,抓拌均匀,腌制一个晚上入味,糯米同样需要蚝油、生抽、老抽拌匀,包的时候,底下是糯米,中间是排骨、香菇粒和蛋黄,上面再铺一层糯米,上锅煮熟,即可开吃。

十、蜜枣粽

甜味中比较经典的一款馅料,小时候,妈妈常包给我吃,把糯米、红豆浸泡一个晚上,沥干水分,即可开包,软糯香甜,非常的好吃,到目前为止,每年的端午节,无论买还是自己包,蜜枣粽子,必不可少。

粽子的口味有很多,每个人的口味不一样,肯定有喜欢的,也有不喜欢的,一方水分养育一方人,找到适合自己的味道,就是更好的,这么多口味的粽子,你吃过几种呢?

禁止抄袭,我是食味菜谱,热爱美食,每日更新家常菜和面食的做法,关注我每天学习做菜,总会给你惊喜.

你是不是适合吃粽子的人?

医学指导:

广州市之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 邓聪

端午节 is coming

粽子、箬叶、五彩绳、荷包、艾蒿……

托屈原的福

小长假有了,吃货的心也满足了

广东卫生计生实在不忍心透露这个残忍的事实:

粽子的脂肪、糖、热量远超各种主食

爱美怕胖的小哥哥 *** 姐们

吃粽子前记得量一 *** 重

心血管病、糖尿病、消化不良人群就忍忍吧

高糖高脂肪的小粽子不太适合你们

粽子虽小,热量惊人

传统的粽子清香糯滑,北方的粽子馅料以豆沙、枣和各类豆子为主,南方的粽子馅料以蛋黄、鲜肉、腊肉、火腿等为主。

别小看这小小一个粽子,所含热量可不低。很多粽子里都有猪油,尤其肉粽;红枣、豆沙粽则含糖极高。

一只中等大小、约120~150g重的“裸粽”,就是什么都不加的白粽子,热量约200~250千卡,而一只肉粽根据所用肉的肥瘦和含猪油的多少,热量有300~400千卡,豆沙粽的热量也在300千卡左右。

因此,一只粽子的热量,往往比一碗饭(100g、116千卡)的热量高出许多。再加上有些人喜欢在粽子表面撒一层糖,食用时摄入的糖分就又增加了。

是不是觉得有棱有角的粽子,瞬间没那么可爱了呢,小编忍不住看了一眼腰部的“游泳圈”,强忍下口水,决定少吃一个蛋黄馅粽子。

粽子再好吃,下列人群宜少吃

1心血管病患者

传统的肉粽和猪油豆沙粽所含脂肪多,属油腻食品。高血脂、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患者食用过量,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2糖尿病患者

传统的碱水粽,由含糖量很高的红枣、豆沙等组成,吃的时候通常还要加糖拌匀,如果不加节制,会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

3胃肠功能虚弱者

粽子多数是用糯米做成的,黏度高、不易消化且缺乏纤维素,胃炎、胆结石、胆囊炎等病人及老人和儿童如过量进食,极易造成消化不良,产生胃酸过多、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其实,在传统的粽子 *** 中换个花样,如主料以部分杂粮米、红豆、薏仁、山药、芋头或红薯取代,不仅可以增加纤维质含量,还可以减少肠胃负担,更有益于身体健康,同时也能给节日带来新鲜的感觉。

各位吃货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时间到了~能吃的东西都能做成混搭馅包进粽子里,什么??还有辣条粽、燕窝粽、小龙虾粽,小编跪倒~

要粽子,更要健康

1.粽子应趁热吃,且避开空腹及睡前两小时食用。

加了油脂、肉、蛋黄的粽子更不宜冷吃,对于消化能力差的人来说尤其要注意。

2.吃粽子一次更好不要超过两个。吃了粽子就要相应减少米饭、馒头、面条等主食,切忌图省事,餐餐以粽果腹。

3.吃粽子的同时可搭配蔬菜、水果,帮助肠胃蠕动,可避免因吃粽子引起的肠胃消化不良。吃完粽子后喝点绿茶或乌龙茶,也能起到很好的解腻效果。

注意:吃粽子不宜搭配促进身体发热的牛羊肉类、油炸食品和辛辣食品。

广东卫生计生祝各位小伙伴们

端午节安康!假期愉快!

通讯员:黄月星

我的早餐日记:食用肉粽挑对时间,既养胃又不会担心热量太高

#好吃的健身零食# #生活日记#

今日早餐分享:驴肉粽子、青椒炒鸡蛋、咸萝卜、苹果果盘、纯牛奶泡炒香米。

我特别喜欢软糯香甜的食物,可以对于爱美的姑娘来说,越好吃越香甜的食物热量相对来说越高,不利于减肥,所以说软糯香甜的食物一定要挑对时间食用,不仅养胃,而且摄入的热量也会得到充分的消耗。

对于一个土生土长的东北人来说,其实更喜欢纯糯米或者纯黄米的大粽子,甜粽子,南方的咸粽子还有加入其他馅料的粽子真的吃不习惯。

曾经看过一个搞笑的视频,南方和北方的饮食差异,说是南方朋友来东北,发现粽子是甜的,和东北朋友说喜欢吃咸粽子,东北朋友说,那就沾点盐吧,南方朋友很不解,问东北朋友,你们喜欢吃甜粽子,那就沾点糖吧,东北朋友很开心说谢谢,便沾了糖,留下南方朋友一脸问号。

对于饮食习惯来说,真的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尝遍不过天下美食,才是吃货的真谛吧。

今天做了青椒炒鸡蛋,因为家里没有生抽了,所以做法和以前稍微不同,用老抽兑了蚝油和水做提鲜,味道还是很赞的。

咸萝卜是寿司萝卜,前段时间做的寿司,还剩些萝卜,近期不打算做寿司吃,所以萝卜也不想浪费,直接切块,配上肉粽,爽口解腻。

搭配一个“雁南飞”的果盘,最近刀工退步了,因为早上时间不太充足,只能简单切切了。

文章的末尾,落木还是会和大家说好好吃饭,好好生活,我是落木@南落木萧萧 喜欢分享生活,分享身边事,早餐的完美搭配来源于你胃口的容量。早餐不知道吃什么,记得关注我吧,我不是厨师,但我是早餐的分享师。

舌尖上的粽子,怎么吃最健康——附各类粽子热量表

中/国/传/统/民/俗/节/日

农历五月初五

是我国民间古老的

传统节日—端午节

“五月初五” 粽叶飘香。各地的端午节虽风俗不同,但粽子却是大家共有的吃食,“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随着生活水平提升,粽子花样繁多。粽子的内里也早已不止是小米或大米,开始增加糯米,且其中还加了枣、糖、松子、栗子、胡桃、姜桂、水果之类食材,甚至还出现了杨梅粽、蜜饯粽、星冰粽。

鲜肉粽的热量,鲜肉粽的肉腌多久-第1张图片-

关于在粽子中充当主角的糯米,很多人有困惑:中医认为糯米可以“健脾养胃”,建议胃肠道弱,消化能力差的人,喝糯米粥。但也有医学专家嘱咐患者“糯米不易消化,消化能力不好的人要少吃,尤其是血糖高的人,更要视如禁区”。这可难为大家了,这曾被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推荐过的香糯的食材--“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的粽子,到底能不能吃?

我们先来看看糯米的营养成分:主要的营养物质是淀粉和蛋白质,淀粉的含量大概为 80%左右,蛋白质的含量大概为8%。食用后,糯米中的淀粉被消化为葡萄糖,吸入血液,循环到身体各部位细胞,代谢、分解、放出热量,为人体提供能量。而糯米中支链淀粉比普通大米多,所以吃起来更黏,同时更容易与淀粉酶发生作用,更快分解成葡萄糖分子,有研究称,热糯米饭升糖指数高达97(堪比葡萄糖)。

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有些地方会加入草灰水,其中含有较多的碳酸钾和碳酸镁,这会加强粽子的粘性和弹性,同样可能降低消化速度,从而会让粽子更难消化。而且一个粽子的热量高到爆表哦。请看下图:

我们的营养师告诉你:粽子虽美味,选择需谨慎:血糖高、老年人、儿童吃粽子时,记住挑个头小的粽子(如果粽子太大,可以每次吃半个),品种选肉粽、杂粮粽比较适合。同时配合绿叶蔬菜和瘦肉、豆制品等,这样可以降低粽子对血糖的影响。糯米是主食的一种,所以吃了粽子后,米饭、面条等主食应减少。另外,糯米会 *** 胃酸的分泌,对胃酸过多者不宜多吃;对于胆结石,胆囊炎,胰腺炎患者;不应该吃肉馅和蛋黄粽子。

文:宁波市之一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 励丽

宁波市之一医院营养科营养师 刘佳宁

编辑:栾兆琳

审核:吴卫红

这食材怎么还没火,我一个月吃瘦了5斤!饱腹又香甜

看图猜菜名。

大胆预测,南方的小伙伴,估计都答不上来。

我也是之一次见它真身:

青麦仁,也就是灌浆饱满,但还未完全黄熟的小麦粒。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南方人,我上一次见它,还隔着屏幕。

纪录片《风味人间》里,台词是这么描述的:

此时的麦粒,内部汁水充足,糖分尚未转化成淀粉。

用石磨磨碎成圆条状,像碧色的面条,麦香温软,凉拌和炒菜均可。

风味人间里的碾转

当时就给我整馋了。

跟北方朋友一打听,这青麦仁竟是他们集体回忆。

在他们爷爷那一辈,青麦仁是青黄不接时的救急粮食。

到了他们这一辈,则是甜美的回忆。

大人割了青麦,在火上燎去麦芒,搓去麸皮给孩子们尝鲜,清甜馨香。

燎麦

如今再吃青麦仁,不光为好吃,还为健康。

青麦仁膳食纤维含量高,又是粗粮,是做轻食的不二之选!

很适合减脂期和高血糖的朋友,用来替代部分米饭作为主食吃。

图源:纪录片风味人间

不过身处南方,想要吃到青麦仁,可不容易。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阴长。”

青麦仁的赏味期,一年仅有几天,过后便在南风吹拂里,逐渐黄熟。

摘下来若不及时吃,脆弹的口感也会慢慢消失。

好在现代保鲜技术和物流发达,这两天,我就托商务 *** 姐的福,被投喂了一包今年刚收成的青麦仁。

迫不及待投进嘴里品尝了下,微甜、清香,是Q弹带点韧劲的口感,真的一流!

当时就觉得,把它放进甜品或沙拉里,一定非常有趣!

灵光乍现自创了一款青麦仁红薯泥

嘿嘿,不过今天的主角,不是它,而是下面这道,一炒就成、低脂健康的麦仁粒粒香。

青麦仁很容易煮熟,下滚水煮2-3分钟就成。

再和去皮的鸡腿肉、清甜的玉米粒、爽脆的胡萝卜丁等,统统炒成一锅,就是肉菜主食皆有的丰盛一餐,再快手不过。

这道菜谱简单来说就是借鉴了这两年很受减脂党欢迎的无米炒饭,用青麦仁代替米饭和其他食材同炒。

青麦仁因为没完全去壳,属于粗粮,热量更低,饱腹感更强。

更喜人的是,口感也比米饭更胜了一筹。

舀一勺入口,鸡肉爽嫩,蔬菜脆甜。

而青麦仁在锅里滚一圈后,草涩味散去,余留一丝麦芽般的清香微甜,和脆弹的口感。

- 麦仁粒粒香 -

< 食材 >

青麦仁150g 鸡腿肉150g 胡萝卜1/2个 玉米棒半个 食用油1小勺 盐1小勺 糖1/2小勺 菌菇粉1小勺 蚝油1大勺 生抽1大勺 蒜末1.5小勺

1大勺=1 table spoon=15ml

1小勺=1 tea spoon=5ml

< 食谱 >

1.去皮鸡腿肉切丁,加入1大勺生抽、1/2小勺糖、1/2小勺蒜末腌渍10分钟

去皮鸡腿肉丁跟鸡胸热量相近,但口感更佳


2.胡萝卜去皮切丁,玉米对半切开剥粒

3.冷冻的青麦仁浸泡清水解冻,分成小包,把不食用的冷冻保存,可保存一年


4.煮一锅沸水,加入1/2小勺盐,放入煮2分钟,捞起沥干


5.起锅加入1小勺食用油煸香蒜末,加入鸡丁煸香,再倒入蔬菜丁翻炒2分钟

最后倒入焯过水的麦仁、1/2小勺盐、1小勺菌菇粉、1大勺蚝油调味,翻炒均匀


炒完出锅,礼毕!

橙的、黄的、绿的尽收一盘,热热闹闹地组成一幅初夏景观,直诱人胃口大开!

青麦仁饱腹感强,有减脂需求的,可以在平时饭量基础上减半。

前面提到的红薯椰油青麦仁团子也不能私藏,下面就教给你们。

其实超简单的,红薯泥和椰子油混合,再下一把青麦仁,用端午做粽子余下的粽叶,包裹起来,沾染植物清香。

翠绿咸韧的外衣,橙红甜软的内里,组成了简单、清新的饭后小甜点。

将熟未熟的麦子,绿衣未褪,提前上餐盘,本是解无粮可吃的解燃眉之急。

几代人为此拼搏奋斗,才换来我们今日吃穿不愁,把青麦当作时令风物。

每一口,当思感恩。

粽子虽好,但是粽欲过度危害很大,你需要了解粽子的6个真相

今天是端午节,又到了吃粽子的时候,然而,粽子虽然好吃,但是不能贪多哦。

关于粽子,更大的争议莫过于咸粽子还是甜粽子,到底哪一个正宗,然而,曾医生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口味和饮食习惯,只要你认为好吃就行,无所谓甜粽子还是咸粽子。

今天曾医生不想讨论这个话题,而是要给大家分享几个知识点,你需要了解:

1、粽子热量高

一个200克的粽子,热量至少有300千卡,如果是很甜的粽子,或者油很大的粽子,那热量就会更高,一个粽子的热量,足够你跑8000米,所以一天吃一到两个粽子就够了,吃了粽子,更好就不要吃主食了。

2、胃肠道不好的人,粽子要少吃

糯米会促进胃液分泌,胃食管返流,胃溃疡,胃酸分泌过多,消化不良的朋友,粽子要少吃。

而且,粽子油性及粘性比较高,从胃肠道排空较慢,容易引起腹胀,腹痛等症状,所以,胃肠道功能不好的人,老人和小孩,需要少吃。

胃肠道手术后的患者,也不能多吃,有可能出现消化不良,肠梗阻,甚至肠扭转或者内疝,需要手术治疗。

3、糖尿病患者少吃

南方的甜粽子,里面往往会加入红枣、豆沙等含糖量高的辅料,本身糯米粽子的含糖量就较高,所以,糖尿病患者要少吃。


4、高血压、高血脂患者少吃

如果是咸粽子,盐分含量高,对高血压患者不友好,如果是肉粽或者蛋黄粽子,热量和脂肪含量都不低,高血脂、冠心病患者要少吃。

5、胆囊疾病和胰腺炎患者

类似的,肉粽或者蛋黄粽,里面脂肪或者胆固醇含量高,有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以及胰腺炎的患者,也要少吃,可诱发胆囊炎急性发作,出现腹痛、发热、黄疸等症状,严重的需要手术治疗。

6、小小粽子,可能要命

有些朋友喜欢在粽子里面放枣,但是一定要注意,一定不要把枣核吞进去,我们的消化液不能消化枣核,而且尖锐的枣核,有可能扎穿食管和胃肠道,引起消化道穿孔,严重的可以扎穿主动脉,引起大出血,危及生命。


吃枣粽一定要特别小心,特别是小孩和老年人,咽喉部反射不敏感,如果不注意,就可能把枣核吞进去了,非常非常危险。

这样吃粽子,更健康1、控制总量

根据自身的情况,一天吃一到两个粽子就可以了,特别是老人和小孩,三高人群,千万不要贪多,对身体不好。

2、晚上更好不吃

由于粽子不太好消化,晚上更好不要吃,早上和中午吃比较好,细嚼慢咽,有助于消化,同时,吃完后可以喝点茶水,解解油腻,缓解胃肠道不适。

3、少盐、少糖、少油

三高的人群,以及胆囊疾病和胰腺炎的患者,更好不要吃咸肉粽和甜粽子,可以吃白米粽,近年来还有杂粮粽子,粽子里面加入绿豆、小米、高粱、花生、紫薯、莲子等配料,由于健康设计,少放油和盐,热量也不是很高,是比较健康的粽子。

总而言之,粽子虽然好吃,但一定不要粽欲过度,对身体不好,请转发到家庭群和朋友,让它们了解粽子的真相。

最后,曾医生祝大家端午节快乐,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

端午节怎么能不吃粽子呢?糖友吃粽指南,教你美味健康两不误!

端午佳节将至,各式各样的美味粽子也已新鲜上市。端午节吃粽子是我们的传统习俗,但每到此时,糖尿病人就会开始纠结:我能吃吗?

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糯米的升糖指数(GI)高达87,不易消化,而且缺乏纤维质,从这个角度来说,粽子的确不是糖尿病人饮食的绝佳选择。

但是升糖指数高的食物如果适量摄入,并不会对血糖造成较大的影响;相反,升糖指数低的食物如果摄入过多,反而会造成血糖的波动。所以糖尿病人并没有不能吃的食物关键还是在于怎么吃总热量的把控才是糖尿病人饮食的核心

血糖控制需稳定

糖尿病人吃粽子,是有大前提要求的,即血糖控制需保持稳定。血糖控制得较好的糖尿病人,相对而言各种食物吃得都可以比较放心;而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人,在合理控制血糖、保持血糖稳定后,也可以适量食用粽子。

具体要求:

① 空腹血糖低于7.8mmol/L;

② 餐后2小时血糖低于10mmol/L;

③ 糖化血红蛋白低于7.5%

④ 近期血糖保持较为稳定,未出现忽高忽低的现象。

消化功能要健康

粽子不易消化,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肠胃不适等问题,所以患有胃酸过多、胃溃疡等消化功能疾病的糖尿病人建议不要食用粽子。

满足这两个要求的糖友,适量食用粽子一般不会对血糖造成不利影响,可以较为放心地食用。

1首选五谷、蔬菜粽

各式各样的粽子琳琅满目,糖友在挑选时需要仔细查看粽子的配料表,尽量不要选择含糖量较高的蜜枣粽、豆沙粽以及脂肪含量较高的鲜肉粽。

建议糖友选择一些添加黑米、燕麦、栗子等杂粮材料的五谷粽,或是添加香菇、鲜笋等材料的蔬菜粽,既能帮助补充膳食纤维,又能中和升糖指数,减缓血糖的上升。

2吃肉粽 以“瘦”为佳

肉粽是粽子中的一大主角,很多糖友都很喜欢吃。但鲜肉粽中一般含有较多肥肉,而且多油、多盐,对糖尿病人的健康较为不利。尤其是并发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人,更好不要吃以五花肉为主料的鲜肉粽。

如果糖尿病人实在想吃肉粽,可以选择只包有瘦肉的粽子,此外鸡肉、鱼肉、海鲜等食材 *** 而成的“肉粽”脂肪含量低,对血糖影响小,也是爱吃肉的糖友的不错选择。

3晚上前 趁热吃

吃粽子最合适的时间是早餐时或午餐时,此时将粽子当做主食食用便于总热量的控制,同时还能随餐吃些蔬菜、肉类,促进肠道蠕动,避免便秘的发生。

晚上肠道蠕动较慢,消化液分泌减少,食用粽子容易引起消化不良,所以不建议晚餐时吃粽子。

另外,粽子中的糯米放凉后会增加消化难度,所以粽子更好趁热吃

4先吃小菜再吃粽

粽子的升糖指数较高,空腹食用,可能会造成血糖的波动。而且糯米在胃中长时间停留,一直 *** 胃酸分泌,还可能导致慢性胃炎的发生。

建议糖尿病人在吃粽子前可以先吃点小菜,如蔬菜、鸡蛋等,延长碳水化合物的分解时间减缓小肠对于糯米中糖分的吸收,从而避免血糖产生剧烈波动。

5喝点茶水助消化

茶叶中的咖啡碱和儿茶素类可以促使消化道松弛,非常有助于消化。因此在吃粽子时可以喝点茶水,既清爽解腻还能帮助消化。

而且茶叶还能吸收人体中的有害物质,对胃、肾、肝脏等有独特的“净化”作用,对糖尿病人的健康较为有利。

糖尿病人可以根据自身喜好选择茶叶,绿茶、红茶、大麦茶皆可。

6注意热量交换

糖尿病人吃粽子时一定要谨记热量守恒的原则,保证每天摄入的总热量保持不变

每一百克豆沙粽的热量约为243卡,肉粽的热量约为450-500卡,碱水粽的热量约为160卡。通常情况下,糖尿病人吃一个粽子相当于吃了一碗米饭或是两个馒头,所以主食量需要适当减少。

另外,有些地方有蘸料吃粽子的风俗。如碱水粽吃前需要沾取白糖,但沾糖后粽子的热量会增加,而且血糖反应也会加大,所以建议吃这类粽子时可将砂糖加水稀释或用木糖醇等代糖取代,以保持血糖的稳定。

小贴士

番茄酱、甜辣酱等蘸料中钠含量较高,摄入过多可能导致血压上升,所以并发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糖友一定要慎用蘸料,若必须蘸酱,建议加水稀释,更大程度地减少钠的摄入。

有条件的糖尿病人,可以选择自己包粽子。食材选择上多蔬菜、菌菇、豆类、杂粮, *** 时少油少盐尽量不要放糖,在营养丰富的同时降低粽子的升糖指数,减少对血糖的影响。

建议将粽子包成100g一个,这样吃一个时就可以少吃一碗饭,吃半个时就替代半碗饭,方便明了,更便于糖尿病人总热量的控制。

「短视频」生活提示:端午节吃粽子注意事项

来源:甘肃广电-丝路明珠网

“五月五,麦子熟,包好粽子过端午。”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了,甜枣粽、蛋黄粽、咸肉粽等南咸北甜的各种粽子,成为餐桌必备美食。不过,端午节粽子虽然口感好,但糯米黏度高,不太容易消化,今天的生活提示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科学吃粽子的小常识。

吃热不吃冷,营养健康!吃粽子记得要趁热吃!吃冷粽子的话很容易饱滞不消化,对肠胃造成不好的影响,且很容易引起血糖升高。

粽子来配茶,更易消化!吃粽子配上一杯茶,山楂茶、绿茶等!粽子里的糯米吸水性和膨胀性小,难以消化,搭配一杯茶,易消化,且营养更易被吸收。

两餐间吃粽子,呵护肠胃!不要把粽子当作早餐或夜宵!清晨和睡前,我们的胃肠蠕动要比白天慢很多,这时候吃粽子很容易引起消化道疾病。

粽子虽好吃,不要吃多!每天吃粽子不要超过2个!一个200克的粽子热量至少有300千卡,需要跑8千米才能消耗掉。粽子美味是美味,但切莫贪吃哦。

甘肃台报道。

甘肃广电总台全媒体记者:于兆鹏

来源:甘肃广电总台·电视新闻中心

编辑:赵 倩

责编:许玲芳

主编:史 昆

本文来自【甘肃广电-丝路明珠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关于吃粽子的那些事儿,你必须要知道

端午佳节,你吃粽子了吗?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粽子种类琳琅满目,它们外形各不相同,以糯米为主料,配以红枣、豆沙、果脯,或鲜肉、腊肉、咸蛋黄等,黏糯清香,种类丰富,深受大家喜爱。

作为粽子的主料,中医认为糯米可以健脾养胃,起到滋补作用。不过粽子虽好吃,也不能“放飞自我”敞开吃。今天,就请北京市疾控中心慢病所和佑安医院的专家跟大家介绍下吃粽子的讲究。

四类人群吃粽子悠着点

北京市疾控中心慢病所专家介绍,糯米消化速度快,容易在短时间内升高血糖。且糯米含有很多支链淀粉,有很强的黏性,只能被部分水解,消化不完全,如果吃太多糯米,容易导致积食、胃酸、胃胀。特别是以下四类人群,过嘴瘾的同时更得悠着点儿。

比如,老人、儿童和胃肠道疾病患者不宜过量进食粽子,否则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咸肉粽子所含的脂肪较高,比较油腻,心血管疾病患者应当少吃。

此外,甜粽子中的红枣、豆沙等含糖量较高,糖尿病患者也要谨慎食用。粽子的热量还与其大小和配料有关,一般一个肉粽的热量相当于一碗半至两碗米饭,超重/肥胖人群或正在控制体重的人群也要根据自身的身体状态适量食用。

粽子这样吃更健康

*** 粽子时,配以杂粮米、红豆、山药、红薯等,可以增加粗纤维含量,减少胃肠负担。肉粽子虽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但要控制加入的肉类配料,尽量选用瘦肉或鸡肉。

吃粽子时可以选择个头小一点的,每次少吃一点。由于粽子提供的营养物质单一,可以搭配清淡的蔬菜、水果等食物,补充膳食纤维。粽子也不适宜被当作早餐或夜宵食用,更好在两餐之间适量食用。睡前两小时就不要再吃粽子了。

同时,粽子的存放也应注意,冷藏更好不要超过3天,冷冻不要超过两星期,冷冻过的粽子一定要煮熟后再食用。

吃粽子谨防枣核卡喉

江米小枣粽子可谓粽子界的“当家花旦”。不过,粽子里的金丝小枣也时常让市民遭遇枣核卡喉的困扰。北京佑安医院五官中心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鲍诗平主任医师介绍,食管异物是临床常见疾病,而枣核是最常见的食管异物之一,其以端午节期间进食粽子而形成发病的高峰期,发病人群以老年人居多。

鲍诗平表示,误食枣核后,一部分人枣核可随食物进入胃内,无特殊不适,无需到医院就诊,但部分患者枣核滞留在食管,轻者刺入食管壁,不能进食;重者刺透食管壁,造成食管穿孔或食管气管瘘,合并肺部感染,甚至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而对于枣核所致的食管异物,许多人习惯进食含纤维素的食物,带动枣核下行排除枣核。殊不知这样往往使枣核扎得更深,加重病情。

在此提醒大家,一旦异物卡进食管或气道,不要用吃馒头、喝醋等“土办法”,应该及时就医。此外,吃饭进餐时更好不要说笑聊天,也不要“狼吞虎咽”。而儿童和老人由于牙齿不健全,更易造成异物卡喉甚至卡进气管,独居老人更好不要食用含枣核的粽子。

标签: 鲜肉 热量 多久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