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钙菜的副作用,高钙菜的食谱大全-生活-

高钙菜的副作用,高钙菜的食谱大全

牵着乌龟去散步 生活 73 0
补钙没效果,一吃钙片还便秘?一次性讲清钙的分类,及如何选择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下“关注”,方便与您讨论分享,便于和大家共同评论探讨,也能及时观看下一篇精彩文章。非常感谢您的关注!】

?——·前言·——?

钙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对于维持骨骼、牙齿、肌肉、

神经和血液的正常功能都有重要作用。

然而

很多人在补钙的过程中

却遇到了各种问题

本文将为您一次性讲清楚钙的分类

和补钙的注意事项

让您补钙更科学、更有效。

?——·故事·——?

李阿姨今年60岁

退休在家

平时喜欢打麻将、跳广场舞。

她一直不爱喝牛奶

也不爱吃奶制品和海鲜

觉得这些东西太腻了。

她的饮食以粗粮和蔬菜为主

偶尔吃点肉和鸡蛋。

她觉得这样吃很健康

也不胖。

但是最近一段时间

李阿姨发现

自己的牙齿开始松动

咬东西时总是觉得疼。

她去医院检查

医生告诉她

她的牙龈萎缩了

牙槽骨也有些疏松

这是缺钙的表现。

医生建议她每天服用一片钙片

补充钙质。

李阿姨听了医生的话

就去药店买了一盒碳酸钙片

每天早上空腹吃一片。

过了一段时间

她发现自己的牙齿没有好转

反而出现了便秘的问题。

?——·科普知识·——?

那么为什么李阿姨会出现便秘呢?

  1. 李阿姨空腹服用碳酸钙。

碳酸钙需要胃酸分解才能被吸收

空腹服用会导致胃液分泌过多

*** 胃黏膜

造成胃部不适。

而且空腹服用时

在胃里停留时间较短

不能充分分解和吸收。

  1. 李阿姨只吃碳酸钙不吃维生素D。

维生素D是促进钙质吸收的重要物质

没有维生素D的帮助

钙质很难被利用。

而且维生素D

还能帮助钙质沉积在骨骼中

增强骨密度。

  1. 没有不注意食物中的草酸和植酸

草酸和植酸是一些食物中含有的物质

如菠菜、甜菜、芋头、红薯、大米、白面等。

它们会与碳酸钙结合形成。

那么在补钙时,常出现的问题有哪些呢?

问题一:吃钙片后出现便秘。

这是因为一些无机钙片

如碳酸钙、磷酸氢钙等

会与肠道中的水结合

形成不溶性的盐类

导致肠道内的水分减少

使粪便变硬

引起便秘

问题二:吃钙片后没有明显效果。

这是因为一些钙片的吸收率很低

或者与食物中的其他物质

发生反应而影响吸收。

比如

无机钙片需要胃酸分解

才能被吸收

但是胃酸分泌量和时间有限

所以只能吸收少量的钙 。

钙的种类常见有三种

分别是无机钙

有机钙和复合钙。

该如何选择呢?

一般来说

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

饮食习惯、经济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

以下是一些选择的原则:

原则一:选择吸收率高、副作用小的钙片。

一般来说

有机钙和复合钙的吸收率高于无机钙

而且副作用也小于无机钙。

有机钙和复合钙不依赖胃酸分解

可以在小肠直接被吸收。

而且它们不易

与食物中的其他物质

发生反应而影响吸收 。

原则二:选择含量适中、价格合理的钙片。

一般来说

无机钙的含量高于有机钙和复合钙

但是价格也低于有机钙和复合钙。

但是含量高并不代表效果好

因为身体每天只能吸收一定量的钙质

超过了就会排出

或者沉积在血管或器官中

造成危害 。

所以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和经济能力

选择含量适中、价格合理的钙片。

原则三:选择配合维生素D和镁等其他营养素的钙片。

有些复合钙片已经含有这些营养素

可以一次性补充

也可以另外服用

维生素D和镁等其他营养素的药品或食物。

?——·结语·——?

补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但是不是随便吃一片钙片就可以了

我们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饮食习惯

选择合适的钙片

并注意服用时机和方式。

同时

我们还要注意饮食平衡

多吃一些含钙丰富的食物

少吃一些影响钙质吸收的食物。

这样才能保证钙质的充分吸收和利用

让身体更健康。

【免责声明】文章案例过程、图片都来源于 *** ,此文章旨在科普健康,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

中疾控:中国餐馆菜太咸,钠严重超标!给你细数高钠饮食的5宗罪

我们都知道饮食习惯不正确会引发各种疾病,其中佼佼者要属高钠饮食。根据《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报告中指出,全世界每年估计有165万人死于高钠饮食。提到中国菜,咸是之一印象,虽然也有清淡的菜色,但是还是偏于重口。因此,中国疾控中心分析了8000余道菜,发现中国餐馆的菜肴,钠含量严重超标。我们都知道,高钠饮食危害大,尽快调整是重中之重。

中国餐馆菜肴的钠到底有多少?

中国疾控中心进行了相关的调查研究,发现中国餐馆里的菜品一般都比较咸,一道普通的炒菜,含钠量比中国成年人每日推荐摄入钠的含量,要高出2.2倍。

疾控中心分析了全国192家餐馆的8000余道菜肴,记录这些菜肴中钠的数据,发现南方菜肴钠含量更高,是我国的重灾区。正是因为我国菜肴过咸的特色,中国人每日平均摄入钠的含量也严重超标,平均每天能摄入5013毫克的钠。不仅如此,高钠饮食还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几率,带来了更大的风险。

高钠饮食有哪些危害?

1、增加糖尿病发病几率

身体摄入过多的盐,会影响到淀粉的吸收速度,会让淀粉吸收速度加快,影响血糖数值。长时间高钠饮食还会引起胰岛素抵抗,也会增加糖尿病的发病几率。

2、诱发骨质疏松

本身随着年纪的增长,骨质大量流失就容易患上骨质疏松,再加上高钠饮食,问题就更加严峻了。身体在排出钠离子的同时,钠离子会携带钙,会造成钙的流失。钙流失严重,骨密度下降,就会导致骨质疏松。

3、危害肾脏健康

钠离子是通过肾脏过滤排出体外的,高钠饮食导致人体摄入过多的钠离子。时间长了会给肾脏带来很大的压力,影响肾脏功能。

4、影响血压

高血压患者想要控制血压,医生会建议他少吃点盐,吃得清淡一些,就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吃得过咸,摄入过多的钠离子,会让血管收缩变大,会让血液流通受到阻碍,血压会因此上升。

5、诱发心血管疾病

长时间高钠饮食会影响人的血压、血糖,也会让血管变硬。高钠饮食还会让人的胆固醇得以升高,这些因素都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出现哪些症状说明盐吃多了?

1、口干舌燥

吃了过咸的食物,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口干舌燥。身体事后过多的钠离子,体内水钠失衡,就会感到口渴。

2、排尿频繁

吃盐吃多了会排尿频繁,一是因为口渴人们会多喝水,二是认为排出钠离子时需要肾脏的参与,而肾脏排出毒素的方式就是通过排尿,所以会频繁上厕所。

3、身体水肿

食盐吃太多,摄入过多的盐分,会引起水肿。不过一次两次吃太多盐不会引起水肿,长时间的高钠饮食才会出现这样的反应。如果最近体重没有多大变化,外表却看这种了,或者戴戒指或者戴手表都有紧的感觉,要注意一下饮食。

如何减少钠的摄入?

1、选择正确的食物

一顿饭高盐食物不要超过一道,少吃腌制类食物,少吃甜口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在烹饪的过程中会加入很多糖,会减轻高盐的咸味。

2、少放调料

自己烹饪菜肴时要少放些调料,不仅要少放盐,还要少放酱油、味精,因为这些调料当中也含有较多的钠离子。外出就餐的时候也可以叮嘱厨师少放些盐,做得清淡一些。

3、不要长时间让菜在汤汁里浸泡

有些菜肴本身不咸,但是汤汁很咸。出锅之后要尽快地把菜夹出来,不要让菜长时间在汤汁里浸泡,渗入更多的盐分。

4、把菜过一遍清水

每次吃菜之前把菜过一遍清水,用水涮一下,可以涮掉一部分盐,也可以涮掉一部分油,对身体健康有好处。

家医君寄语

不管是哪一种菜系,普遍有很多的盐。在做菜的时候要掌握好调料的多少,外出就餐时也可以用自己的 *** 减少盐分的摄入。高盐高钠饮食危害太多,会增加许多疾病的发病风险,为了自己的健康,要少吃盐,少摄入钠。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缺钙会造成很多的危害,这些蔬菜含钙量比较高

缺钙会造成很多的危害,儿童缺钙会导致毛发稀疏、骨骼发育不良、易患佝偻病,中老年人缺钙则易患骨质疏松症、增加骨折的风险。我国居民补钙量普遍低于推荐摄入量。如成年人每天800mg,老年人则需要增加到1000mg,孕妇和哺乳期妇女需要量更高。而很多人连推荐量的一半都达不到。

很多人都知道纯牛奶也是补钙的佳品,同时要注意经常在阳光照射下可以合成维生素 D,动物的肝、蛋黄、海鱼、蘑菇等也富含维生素 D,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可能在很多人看来蔬菜只是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含量比较高,其实有的蔬菜却是含钙高手呢。

木耳菜,芥蓝,绿苋菜,含钙都很丰富,因此选对了蔬菜也是可以补钙的。当然一些不好的习惯也要改掉,如经常宅在家里,酗酒等。吸烟、长期饮酒会阻碍人体对钙的吸收和利用。一直吸烟会影响骨峰的形成,导致骨密度降低。

夏季高温蔬菜徒长甭担心!控旺药的正确选择及用法来了

高温季节温度高,夜温高、浇水多,很容易引起各种蔬菜的旺长,如瓜果类蔬菜旺长后会影响花芽分化,继而影响果实的品质及整体产量,所以菜农应想方设法调节好蔬菜长势。但在实际操作时,常因为方式、 *** 不对造成了很多控不住或控旺过度的情况,给蔬菜生产造成不必要的损失。那么,应该如何正确控旺呢?

控旺选准时机。若缓苗后开始出现旺长则应及时进行控旺,菜农可选用磷酸二氢钾或控旺效果比较温和的“健而壮”等,效果好且副作用小,不要等到拔节太长时才开始调节控制。

番茄坐果

选准控旺药剂及所用剂量。控制旺长在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及周边地区一般选用磷酸二氢钾、“健而壮”、“蓝虎”、叶绿素等同类产品。磷酸二氢钾是一种肥料,不含氮,含磷较高,能使茎秆粗壮,起到控旺作用。常规补充营养时,叶面喷施的用量为50克/桶;当蔬菜出现稍微旺长,拔节有点长、头细、叶片大而薄,需要使叶片变小增厚,茎秆粗壮,促进花芽分化时,叶面喷施的用量可增加至80克/桶—100克/桶,或者可以冲施磷酸二氢钾每亩2.5千克—5千克,效果更持久,并能促进根系生长。当旺长严重且喷或冲磷酸二氢钾效果较差时,该办法可以作为辅助。

从“健而壮”、“蓝虎”、叶绿素到其他同类产品,控旺效果是越来越强。菜农在选择控旺药剂及用量时,一定要根据植株的长势及温室内氮肥的施用情况来选择,不能千篇一律或按照其他菜农选择的药物和用量。再是按照季节选择,冬季或早春温度低、浇水少不宜选用叶绿素等控旺效果太强的控旺药。调环酸钙根据不同的用量有很好的控旺效果,兼具补钙作用,并且在控棵的同时不会影响果实的生长。

选准用药方式。上述控旺药同一般杀菌或杀虫药基本都能掺混,但控制旺长一般选择单独使用,只喷施植株的生长点,同样的控药和剂量单打生长点时,植株吸收量较少,一旦出现控旺过度的情况还容易缓解。但同其他农药混用时,药剂是喷植株全身,作物吸收量大,特别是在有果的情况下,就会影响果实的生长。

此外,部分菜农为了一劳永逸,随水冲施控旺药剂,用量难以把握,一旦用量过大难以缓解,使得个别温室蔬菜出现连续几茬生长缓慢甚至不长的情况,所以尽量不要冲施控旺药剂。

值得注意的是,控制旺长也要沉得住气,操之过急就会出现不良现象。当蔬菜苗刚开始旺长时,菜农不注意及时调节,等到拔节太长时又着急用药控旺,喷药两三天后效果不明显,又换效果更强的药剂喷施,接二连三地使用控药,使植株从旺长变成了不长。一般来说,农药或叶面肥都有3天—5天的见效过程,在药效还没有充分发挥时,又补加一遍更强的控药,势必会造成控药的用量成倍增加,反而起到了相反的作用。

控制旺长需要多措并举。影响植株旺长的因素很多,温度高,特别是夜温高,浇水偏多,氮肥用量大都能引起植株旺长。如果植株出现旺长不能只依赖控药,也要从调节温度,适当控制浇水,适当少施氮肥,多施磷钾肥等方面进行,多措并举。

晒太阳补钙不靠谱!营养师:27种食物含钙量比牛奶高,建议多吃

对于补钙,中国重来都是“认真”的,早上喝牛奶、中午吃菠菜、晚上大骨汤、再加一粒钙剂……各种操作猛如虎。

然而,中国人又是缺钙的,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96.6%的国人钙摄入量不足。越补越缺钙,到底是哪一步出错了?

一、晒太阳可以补钙,靠不靠谱?

“多喝牛奶、多晒太阳能补钙”这是长辈经常在耳边唠叨的话。但实际上,不少医生却不建议通过晒太阳来补钙,这是为什么?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晒太阳补的到底是什么。

当阳光的紫外线照射到皮肤上,可以促进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转化成维生素D,而维生素D不仅能促进钙的吸收,同时还能减少钙通过尿液排出,全方位帮助骨骼强健。

这也导致了,很多人误以为晒太阳补的是钙。

实际上,仅靠晒太阳补充维D其实并不靠谱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年四季并非每一天阳光充足,就如广州一年四季晴天居多,而在浙江一带,就经常下雨阴天。

若是到了夏天,阳光灿烂,很容易发生皮肤晒伤,出现脱皮、红肿等。若是涂抹了防晒霜,又会影响到维生素D的吸收,所以说,只凭借“光作用”,是不靠谱的。

不过,太阳光对促进钙质吸收还是有一定帮助的。因此,在进行“阳光浴”前,一定要做好防晒,建议选择太阳较为温和的时间,如上午10点至下午3点,晒20-30分钟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紫外线不能穿透玻璃,所以隔着玻璃晒太阳也是没有用的。

二、为什么天天补钙,还是缺钙?

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可以从食物中获取一定量的钙元素,来维持机体所需。但有部分人,明明有额外吃钙片补钙,为什么还是会缺钙?

对此,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硕士李海强表示,造成缺钙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机体钙吸收量的减少,另一方面则是钙消耗量的增多。

例如老年人,骨质疏松,需要大量的钙来支撑,导致钙需要大幅度增加。此外,个体对钙吸收也有差异,钙的吸收率会呈现增龄性递减。尤其是以下5种食物,还会导致钙元素流失,让钙元素“入不敷出”。

食盐:钠的摄入量与尿钙排出量有关,有研究发现,每排出1000mg钠,就会同时损耗26mg的钙;

:糖在人体内的代谢,需要消耗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糖吃得越多,消耗的钙元素也越多;

油脂:油脂类食物中的脂肪分解的脂肪酸,在胃肠道可与钙形成难溶物,使钙的吸收率降低;

草酸:草酸会跟钙结合形成不溶性的沉淀,即草酸钙,多吃还会引起结石;

碳酸:碳酸饮料,如苏打水,可乐等,摄入过多会影响体内钙磷代谢的平衡,对骨骼生长有副作用

三、正确补钙,日常该怎么吃?

相比钙片或钙剂,我们可以从日常饮食吸收人体所需的钙。对于健康的成年人而言,做到饮食均衡,能保证每天摄入300g左右的奶制品,基本上可从食物获得足量的钙。

而在饮食方面,除了牛奶,豆类、坚果、深色蔬菜也是不错的补钙来源,北京营养师协会理事顾中一推荐了27种食物,含钙量比牛奶还高。具体如下:

图源:营养师顾中一

需要注意的是,人体对于钙的吸收是有限制的。通过食物最多能吸收30%的钙,随后钙的吸收率就会下降。

因此,高钙食物不能一次吃太多,否则过量的补钙,同样也会带来健康的问题,短期可能会干扰铁和锌吸收,长期还能增加肾结石、前列腺等风险。

对于孕期、哺乳期、绝经期的女性,及高龄老人而言,对钙的需求会增大,有可能会需要额外补充钙剂来满足钙的需求。

但要注意的是:钙片更好随餐服用或餐后1小时服用,更利于钙的溶解,减少对胃粘膜的 *** ;服用钙片时,还要多饮水,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钙质溶解量。

良好的饮食方式能满足钙的需求,而错误的饮食、生活习惯则会把钙“赶走”。“晒太阳补钙”这种说法虽然有歧义,但一定程度上能促进钙的吸收,不过想要正确补钙,更好还是从饮食方面“下手”会靠谱一些。

#谣零零计划#

参考资料:

<1> 《深扒晒太阳给孩子补钙,有多不靠谱?》.丁香妈妈.2021-06-04

<2> 《27个钙含量比牛奶高的食物,快收好、多吃点!》.营养师顾中一.2021-10-27

<3> 《天天补钙还缺钙?这些“夺钙”食物可能都是你爱吃的!4个促钙吸收法,一个都不能忽视~》.我是大医生官微.2021-08-22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维生素也伤肝,别把这4种维生素当保健品吃,危害你承受不起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增长,人们开始对健康这个话题重视起来,纷纷走上了养生之旅。而养生一事在大多数人看来就是从吃保健品开始,他们往往会觉得水果摄入不够了就吃点维生素……但是这种想法和做法真的是对的吗?

当今市场上,多种多样的维生素产品让人目不暇接,很多人都将维生素类产品当成保健品,每天都坚持服用,甚至有些人还超量服用。然而,越来越多的医学研究表明,不正当的使用维生素不但不会达到健康的目的,反而会带来更大的危险和疾病。

一、维生素的作用

首先,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不能失去的一类重要营养物质,如果人体内缺乏维生素,很可能会导致机体代谢障碍,也会引起多种疾病的发生。

而且有多种辅酶类也是由维生素组成的,身体内很多物质的代谢和合成也离不开维生素的参与。维生素对骨骼的生长也有益处,还可以保持上皮组织的完整。

维生素还可以保证人体正常的生长发育,具有增强视力、美白肌肤、预防贫血、抗氧化、增强免疫、抗衰老、促凝血等作用。各种维生素的作用具体如下:

如果想要具有增强视力的效果和美白肌肤,以及治疗夜盲症和肌肤干燥症等症状的作用可以选择增加维生素A。

我们的身体如果摄入量少于身体所需求的维生素B1,很可能会导致出现B1缺乏相关的症状,严重时会出现脚气病以及周围神经炎等。维生素B1是很常见的,其主要功能是参与人体内辅酶的形成,具有保证充足的糖代谢的功能。

维生素C是最常见和最接近人们生活的。它能够参与身体内抗体和胶原的形成还能够有效提高身体的免疫能力,解决牙龈出血等症状。我们可以看到在很多护肤品中也有维生素C的成分,主要具有美白的作用。

有两种维生素相互帮助,可以更好的改善我们的身体循环。其一是维生素B6,它是辅酶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人体内代谢糖、蛋白质和脂肪的过程,并且和白细胞、血红蛋白的生成有关。另一是维生素D是参与身体内钙和磷的代谢,它可以促进身体对钙和磷的吸收。

二、缺乏维生素的症状


大家要知道,其实在身体不缺乏维生素的时候,一般情况下可以不进行补充多余的维生素,只要在身体有所缺乏的时候补充就可以,那么当身体出现什么症状时就知道此时自己的身体缺乏维生素了呢?

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有关口腔的种类疾病,往往和我们缺乏维生素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医学上通常说是缺乏维生素B群的表现,它主要包括的是维生素B2以及常见的维生素C,所以当你有这个症状时,就应该及时选择维生素为身体补充了。

皮肤粗糙和长痘痘与维生素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也就是为什么生活中常见的营养不良的人会经常面瘦饥黄。所以当我们发现自己的皮肤开始出现暗沉和长痘等现象的时候,就说明此时我们的身体内开始缺乏维生素了,及时补充维生素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总而言之,当我们的身体内有了满足需求的维生素时,皮肤状态就会变好。我们必须要在保证健康和规律的饮食的同时,及时补充自身缺少的维生素。这样我们的身体内有了足够的维生素之后,皮肤就会有充足的营养,我们的皮肤才能够更加健康。

缺乏维生素时也会有日常最难解决的问题,那就是经常掉头发。一般而言,经常掉发的人可能是缺乏维生素B7引起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掉发都与它有关。这时候的我们要注意,尽早知道掉发的原因才能早日治疗。如果是由于缺乏维生素造成的,直接补充相应的维生素即可。

三、维生素不良症状

从大量的报道中,我们可以听到维生素吃多了可能会引起中毒的信息,维生素并不能和果蔬一样想吃多少吃多少,如果长期大量服用维生素,很有可能会出现中毒的症状。

维生素中毒是由在一定时间内过量服用不需要的维生素进而导致的现象,只要我们正确食用维生素是不会引起这种维生素中毒的。下面是几种维生素中毒的危害,提醒你切忌过量服用维生素。

如果在短时间内服用过量的维生素A,会容易出现维生素A急性中毒。具体会出现嗜睡和腹泻等一系列不良症状。如果在长时间不恰当的服用维生素A,则会容易出现维生素A慢性中毒。慢性中毒具体表现为骨关节肿胀和肢体无力、女性月经量少等一系列问题。

如果我们长期大量服用B族维生素则容易引起血小板聚集和血栓的形成,最后直接导致我们的身体会出现头痛、视力模糊等症状,还有可能会导致我们 *** 现低血糖和血压过高的症状。

在我们的观察中,维生素D食用不当也非常容易引起中毒,其中毒症状主要有:高血压和心律失常等。中毒引起的慢性高钙血会导致全身血管钙化和肾功能衰退等问题。

对于部分人群,过量摄取维生素E的危险非常大,如我们可以观察到的服用快速降低血凝度药品(如阿司匹林)的人以及身边的吸烟者。如果吸烟的人每天服用大约50mg维生素E,那么他患脑溢血式中风的概率则提高了50%。

大多数人们普遍认同“吃维生素就等于吃水果和蔬菜”、“维生素会带来好处”“吃点没什么坏处”等观点。维生素虽说确实会带来一定的好处,但过量摄入很有可能会对人体产生极大的危害,严重的还会导致人体中毒。

四、为什么吃维生素会伤肝

肝脏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因为身体的代谢中心就是肝脏,食物经过肠道后被吸收,然后通过循环系统进入肝脏,最后在肝脏内进行分解和维持基本代谢。同时,作为身体内的更大的解毒器官,我们体内平时日常代谢所产生的毒物跟废物也是经过肝脏来达到解毒的。

(肝脏作用如图)

这样看来,当机体内摄入有副作用的产品的量过多的时候,无法避免地增加了身体内肝脏的负担,哪怕是人们认为都是好处的维生素,也可能会导致药物性肝损伤,即药物性肝炎。

(肝部位置示意图)

对于那些肝脏本来就有疾病的人来说,肝脏的代谢功能会差于健康的人,服用这些药物,只会让肝脏的负担越来越大,结果严重的话还会引起急性肝衰竭,甚至死亡。其中,少部分引起肝衰竭的患者,可能需要肝移植才能存活。

对于那些身体健康的人来说,适量服用和补充维生素对身体和肝脏没有坏处,只会带来好处,有益于我们的肝脏和身体,能够提高肝脏的代谢,而且还能够预防肝癌的形成。

长期过量服用维生素则会对肝脏造成一些不好的影响,甚至还可以连带导致一些其他的不良症状,严重的话还可以造成肾功能衰竭,内分泌功能紊乱等情况。临床上还需要根据缺乏维生素选择的种类来适当的进行补充,不能够盲目。

五、注意需要适时补充维生素的人群

食物中维生素的含量较少,人体的需要量也不多,但却是绝不可少的物质。如果日常摄入的食物中包含的维生素较少,很可能会导致身体代谢不稳定,这就是医学上所说的维生素缺乏症。但是超量摄入没有必要,甚至对身体还有不利之处,需不需要补,还要看您是不是以下特殊人群。
如果您是工作量大及运动多的人,就需要特别补充维生素B群。因为维生素B群是提供人体精力的重要物质,它可以让脂肪转化成热能充分为人类所用。

如果您是孕妇及哺乳中的妈妈,就需要补充适当的叶酸。叶酸不能靠人体自然生成,特殊时期的孕妈妈必须通过适当的补充叶酸满足孩子生长对于叶酸的需求。叶酸可以减少胎儿神经管缺损风险,同时孕妈妈要注意医生建议的用量。

如果您是长期吃素的人,更需要及时补充维生素。长期吃素的人很少能够营养均衡,这对身体成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十分不利。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类人的身体内各种器官的衰老程度更快,很容易由于人体生长跟不上身体器官而产生各种疾病。

这类人想要强健体魄,必须从增加维生素D入手。皮肤是一个人身体状态最容易观察的地方,及时的补充需要的维生素可以从皮肤上直接观察到。此外,在一些研究中发现,每天服用适量维生素能帮助女性更平稳地渡过更年期。

六、如何正确使用维生素

在服用维生素时要选择有利的搭配:维生素E可以在吃过脂溶性食物之后服用,维生素C可以和水溶性果汁一起服用,每天1-2次即可。同时要牢记正确食用维生素的时间,一般选择饭后半小时食用更好,这个时间段的维生素才可以发挥更大的效果。

此外还要注意一点,那就是维生素与其他药物很有可能会出现相互作用的问题,在使用过程中应当注意。如两种维生素同时服用的话可能会导致两种维生素的药效全部丧失。

七、维生素的摄入


俗话说得好,药补不如食补。从结果和安全、健康的角度来说,食补摄入维生素的好处是远远大于药补的。其实如果在日常生活里,能够做到合理饮食、均衡搭配、不要挑食,就能很好地预防维生素缺乏。此外,在生活中可以通过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来补充。

之一种从动物和植物上及时摄取。其中维生素A多存在于动物体内和植物整体中,所以可以适当多吃富含营养的食物。当然还可以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比如我们常见的芒果和胡萝卜等,除此以外各种绿色蔬菜也能补充维生素A。

另外,维生素B和维生素C普遍也存在于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中。从各种资料中,我们可以发现只要是新鲜的水果和蔬菜都能简单的为我们的身体补充一定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B,所以多吃蔬菜和水果对于自身的成长有重要的影响。

第二种可以从鱼类和油类中及时摄取维生素。例如如果缺少维生素E,可以通过鱼类和油类进行有效补充。维生素E普遍存在于动物肝脏和一些油类物质中,其中的葵花籽油、大豆油等中的维生素E含量比较丰富,选择它们一定不会错。

总而言之,日常补充维生素不需要特定的药物补充。想要及时补充维生素的最有效和最健康、最安全的 *** ,就是做到生活中的饮食均衡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态度,不要养成挑食和偏食的恶劣习惯如果实在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的,更好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药物补充。

结语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机能代谢的必需品。随着现代人的养生意识越来越强烈,人们已经清楚认识到维生素带来的好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依赖保健品,但是长期过量服用维生素很可能会导致身体出现一些健康问题。补充维生素也不是越多越好,而且食用维生素片也并不能代替天然食品。

如果自身想要补充维生素,必须要根据不同的身体情况进行选择。因为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性别所需要的补充均不同,只有在医生的建议下合理选择,才能有效补充。总之,我们应当正确的认识维生素,才能做到安全、有效、合理地使用维生素,达到维生素的更优效果。

上了年纪不想骨头变脆,请远离5种"抢钙"食物,看完涨知识了

“医生,我最近一段时间膝盖疼得厉害,究竟是怎么回事啊?”

“老人家不要紧张,先拍个X光,了解一下情况。”

65岁的孙大爷是一位退休老人,平日里闲来无事就喜欢带上一杯泡好的浓茶,去小区公园里和其他人一起聊天,生活得好不惬意。虽然儿子在外地工作,但是也经常买很多营养品寄回家,给孙大爷补充营养。

这一天,孙大爷和往常一样,在吃过晚饭后打算到公园玩,可是刚走出家门没几步,他就感觉腿部膝盖处,有些痛感。因为疼痛感并不特别强烈,孙大爷缓了一会就继续朝公园走去,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

可是几天后,孙大爷在上楼时,突然又感觉膝盖处出现疼痛,这次的痛感比上次严重,且持续时间也更长。赵大爷担心膝盖出了什么问题,就赶紧坐公交到医院检查。医生为了安排了X线检查,发现其疼痛是骨质疏松导致的。

后来经过了解才知道,孙大爷每天都有喝浓茶的习惯,医生告诉他这浓茶会严重影响机体对钙元素的吸收,并给他普及了缺钙的危害,叮嘱他一定要戒掉饮茶的习惯,按时服用钙片。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钙”在人体究竟起到什么作用。

中老年人缺钙有哪些危害?

随着全球老龄化的不断加重,“补钙”似乎成为了中老年人躲不掉的话题,那么钙元素究竟在人体内扮演者怎样的角色呢?中老年人长期缺钙又会对身体造成什么不利影响呢?

“钙”是人体含量更高的矿物质元素,也是人体肌肉、骨骼、血液、神经等部位所必须的营养物质,它在神经传导、肌肉收缩、生长发育、物质转运等各个方面都发挥着重大作用。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如果不注意钙元素的补充,很有可能会给身体带来以下危害。

首先,缺钙有诱发高血压的可能。

可能很多人看到这里会十分纳闷,想着钙元素怎么会和血管有联系呢。

根据试验研究发现,当机体缺钙时,会出现钙离子通道阻断,导致细胞外的钙离子不能进入细胞,出现钙离子紊乱,从而引起心脏平滑肌收缩障碍,增加了外周循环的阻力,诱发高血压。

其次,根据美国哈弗大学最新研究结果显示,长时间缺钙有诱发肾结石的风险。可能人在生活中听过钙补多了有诱发肾结石的危险,但是这缺钙会诱发肾结石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补钙过多并不会诱发肾结石,相反还可以起到预防肾结石的作用。因为肾结石的主要原料就是草酸钙沉淀,所以想要预防肾结石减少体内草酸浓度才是关键。可是我们平日里食用的大部分绿叶蔬菜中都含有草酸,我们只能想办法减少小肠对草酸的吸收

而根据美国试验发现,当人体摄入较多的含钙食物后,会很大程度血液中的草酸浓度。所以最后得出结论,补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肾结石发生的几率。

再者,缺钙会大大提高骨质疏松出现的几率。

可能很多人都认为我们的骨结构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但其实它们每天都会进行新陈代谢(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钙的代谢),保持骨流失和骨形成的平衡。一旦出现钙代谢失衡,就会导致骨钙流失大于骨钙吸收,导致骨细胞结构受损(骨骼布满空隙),诱发骨质疏松。

另外,缺钙还会导致神经肌肉异常兴奋

钙元素是机体负责神经传导的重要介质,如果人体血液中的钙含量过低,就会出现因介质缺乏,引起神经异常兴奋,容易出现痉挛和抽筋的症状。并且,钙离子还负责肌肉系统的收缩和舒张,当体内钙离子缺乏,同样会导致肌肉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出现抽筋现象。

虽然生活中很多人知道钙元素对身体的重要性,也像文章开头的孙大爷一样,每天按时补钙,却仍然会出现缺钙、骨头变脆的情况,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可能是以下几种食物将你体内的钙“偷走”了。

哪些食物会与骨头“抢钙”

体内钙元素的多少不仅与钙的摄入和吸收有关,也有钙元素的消耗有很大的关系。以下几种食物是“抢走”钙的主要原因,千万别让家中老人在吃了。

1、高糖食物

细心的朋友可以发现,很多中老年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味觉的生理性衰退,经常会出现口中无味的情况,喜欢吃蛋糕、面包等高糖食物,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些高糖食物可能是导致你骨骼变脆的主要原因。

因为机体长时间摄入含糖量过高的食物,会导致机体血糖升高。而高血糖会引起渗透性利尿,增加钙、磷等物质的排泄。同时高血糖还会影响肾小管对磷、钙元素的重吸收,导致体内血钙水平下降, *** 甲状旁腺激素分泌量增加,提高了破骨细胞的活性,破坏了骨密度。

2、高盐食物

根据实验调查发现,食盐量过大是导致钙元素流失的主要因素。

因为高盐饮食会增加我们的肾脏负担,机体会通过排尿多余的钠(钠盐)元素排出体外。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我们每排泄1000mg的钠,就会损失30mg的钙,所以长期饮食就极有可能会导致我们体内的钙元素缺乏,诱发骨质疏松。

3、高磷食物

磷是人体必须的营养元素,是细胞膜等各类细胞器的基本组成成分,主要分布在软组织、骨骼内。生活中,我们常见的干果类食物动物内脏等食物中,都含有大量的磷元素。

但是,近期的研究调查显示,长时间食用高磷食物,会影响骨健康,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人体骨骼中的磷钙比例是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状态,一旦其中一个元素的含量发生较大改变,另一个元素也会随之变动。当人体内磷元素含量过高时,会导致钙浓度降低,出现钙磷比例失调。而且体内多余的磷元素会与钙元素结合,形成磷酸钙排出体外,所以体内磷元素过多就会导致钙大量流失。

4、高蛋白食物

生活中很多中老年人为了补充营养,会使用大量蛋类、奶制品、肉类等高蛋白食物。但是很多人不知道,长时间高蛋白饮食也可能会诱发钙流失。

因为长时间过量食用高蛋白食物会代谢产生一定量的酸,使血液酸碱值发生较大改变,需要借助体内的钠、钙等碱性物质帮助中和。研究发现,我们每摄入80克的蛋白质,就会导致体内近40mg钙流失,所以说中老年人要学会控制饮食,避免长时间使用过量高蛋白食物诱发钙流失。

5、浓茶

我国很多人都有喝浓茶的习惯,但是你知道吗,浓茶中含有的过量咖啡碱,会导致体内钙元素大量流失。尤其对于长期爱喝浓茶的中老年人来说,浓茶中的 *** 物质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12指肠对钙元素的吸收,加速尿钙的排泄,诱发骨质疏松。

所以建议中老年人一定要注意以上5种,可能会悄悄“偷走”骨骼中钙的食物,避免骨头变脆,诱发骨质疏松。同时,也建议中老年人学会通过以下方式,保护骨骼健康。

中老年人如何保护骨骼健康?

首先,补钙是保护骨骼健康,防止骨头变脆的关键因素,建议中老年人可以在生活中多食用牛奶、虾皮等含钙量较高的食物,适当补充钙元素。如果缺钙较为严重,算遵医嘱服用钙片、葡萄糖酸钙等药物进行补钙。

其次,增加维生素D的摄入也可以帮助保护骨骼健康。

实验研究发现,人体内钙的吸收与维生素D的含量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为维生素D属于脂溶性维生素的一种,他可以促进小肠黏膜对钙的吸收,提高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能力。所以建议人们在补钙的同时,可以适当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利用。

再者,定期骨密度检查也可以及时观察骨骼健康。

对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来说,定期进行然后骨密度检测可以帮助了解有无骨质疏松症状的出现。尤其对于50岁以上的绝经女性来说,雌激素的减少会加重骨质的流失,如果不积极补钙,可能会诱发骨质疏松,甚至骨折。

总结: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想要保持骨骼健康,首要条件就需要积极补钙,在补钙的同时还要注意减少体内钙流失。所以建议大家们在补钙的同时,一定要避免上文中介绍的,会“偷走”钙的食物,避免钙流失过多,导致骨质疏松。

文献来源:

<1>《补钙,真的是个"技术活儿"》,李中东;朱玲萃,2022-07-01

<2>《缺钙、补钙,因“钙”而生的烦恼如何解》,陈煜,2022-03-26


孩子吃它有这么大的危害!只因妈妈喜欢这种调料!家长们要注意了

你知道吗?盐吃多了,也是会“死人”的。

曾经,俄罗斯一位2岁男孩,被保姆强喂50g盐,不幸盐中毒去世!

在几年前,山东也发生过一例吃盐过多死亡的案例!

之所以发生这样让人痛心的事情,就是因为妈妈给孩子的粥里,加入了过量的盐,宝宝因摄入盐太多,导致高血钠,引发脱水窒息死亡!

过量的盐,就像是洪水猛兽一般,无情地杀害了这些幼小的生命!

孩子吃太多盐,有哪些危害?

盐是百味之王,是我们一生中离不开的调味品。

但对于孩子来说,摄入过高,是会对宝宝的身体造成伤害的。

1. 养成孩子重口味,引起挑食、偏食

盐摄入过多,孩子容易觉得渴,想喝水。水喝多了占肚子,这样吃饭就会受到影响。

经常吃过咸的食物,会养成孩子的重口味,继而很难对天然味道的食物产生兴趣,久而久之,养成了挑食、偏食的坏习惯。

另外,过量的盐,还会影响体内锌的吸收,孩子也容易出现厌食的坏习惯。



2. 体内钙质流失,影响骨骼和身高发育

学过化学的都知道,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

盐吃多了,身体就会把多余的钠排出去,顺便带走钙质,从而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研究表明,如果孩子血液中的钠浓度越高,孩子的个子就会越矮小。

因此,给孩子少吃点盐,就意味着帮助孩子多补充了一些钙,是对他的骨骼百利而无一害的。

3. 增加孩子肾脏和心脏的负担

我们吃进去的盐,是需要经过肾脏的处理后,随尿液排出的。

但孩子的肾脏功能尚未发育完全,钠摄入过多,无法及时排出,就会在血液内堆积,就会对肾脏、甚至是心脏造成负担,难以维持体内的钠水平衡。



4. 降低孩子身体免疫力

食物吃太咸容易口渴,是因为盐会抑制口腔细胞的繁殖,减少唾液分泌量,杀菌物质溶酶菌随之减少,免疫力降低,最终病从口入。

另外,盐还具有一定的渗透作用,造成口腔内菌群失调,导致生病。

这20种食物,偷偷加了很多盐

《美国心脏协会杂志》2019 年7月的一篇,2万多人的尿钠测定研究发现:

中国北方的人均每天摄入 11.2 克盐,世界之一,其中山东、江苏、河南的盐摄入量更高。

很多人都觉得,我平时也没有那么爱吃咸?怎么就我们之一啦?美国人吃的汉堡,明明比我们还咸呢!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盐,而在于盐里的钠。

而盐的摄入,不仅仅从菜里,许多加工类的小零食,也是含钠量满满的!



世界卫生组织,对于不同年龄阶段,每日摄取钠的含量,做出了如下建议:

成年人:每日摄入盐含量小于5克(每日钠摄入量小于2克);

老年人:特别是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每日摄入盐含量控制在3~4克(每日钠摄入量1.1~1.5克);

儿童:更高摄入量参照成人,但应酌量减少。

你知道吗?

40g一包的原味薯片,里面含有将近200mg的钠,这就已经吃了每日推荐摄入量的1/10!

下面有一份常见零食含钠量的表格,看完后惊了!

原来我们常吃的这些“不咸零食”,含钠量高得惊人!

食物

克数

含钠量

占每日推荐摄入量的百分比

1盒牛奶

250g

163mg

8%

1根西芹

100g

313mg

16%

1把茼蒿

250g

403mg

20%

带壳海虾

250g

385mg

19%

带壳花蛤

500g

830mg

42%

3片早餐全麦面包

110g

380mg

19%

3块豆腐干

90g

622mg

31%

1把挂面

100g

900mg

45%

1包香瓜子

308g

1894mg

95%

大份薯条

135g

583mg

29%

2小包番茄酱

20g

188mg

9%

1颗咸鸭蛋

65g

1759mg

88%

1包辣条

106g

2904mg

145%

1桶方便面

130g

3575mg

179%

1桶方便面+1根火腿肠

/

4169mg

209%

2个泡椒凤爪

/

6130mg

307%

10颗话梅

40g

1920mg

96%

1包芒果干

/

202mg

10%

高钙菜的副作用,高钙菜的食谱大全-第1张图片-

4片雪饼

35g

228mg

11%

2个甜甜圈

120g

572mg

29%

(数据来源于丁香医生)

三种 *** ,预防孩子盐摄入过多

想要补充钠, *** 有很多,不是非得从盐中获取。

天然的食物中,也都含有一定的钠元素,能帮助孩子及时补充,还能避免食盐摄入过多!

1. 多吃蔬菜和水果

如果担心孩子钠摄入太少,更好的方式不是从盐里补充,而是从蔬菜水果等新鲜食物中补足。

菠菜、甜菜、裙带菜、芹菜、胡萝卜等蔬菜中,含有丰富的钠;

杏、甜瓜香蕉、柑橘类、梨、葡萄、柿、西瓜等水果中,同样含有钠。

多吃这些果蔬,同样也能为孩子补充每日所需的钠。


2. 少吃腌制型食品

每到冬天,腊肠、腊肉、腊鱼等高盐高钠食品,都会出现在家家户户,注意不要让孩子一天吃太多。

另外,豆瓣酱、榨菜、酸菜、酱黄瓜、咸鸭蛋、腐乳等同样也重盐重钠,尽可能让孩子少吃。

3. 注意提防“隐形盐”

“隐形盐”,一般出现在孩子的零食中。

儿童饼干、儿童薯片、儿童香肠等,都有可能成为隐形盐的藏身之地。

因此,在为孩子购买零食时,注意看清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选择低盐低钠的零食。

小提示:

国标规定,低钠食品的要求是钠含量≤120mg/100g(或100ml),无钠食品的要求是钠含量≤5mg/100g(或100ml)。

孩子每天应该吃多少盐?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6 版)》推荐:

0-6个月的婴儿,钠的每日适宜摄入量为170mg;


7-12个月的婴儿,钠的每日适宜摄入量为350mg;


1-3岁的孩子,钠的每日适宜摄入量为700mg;


4-6岁的孩子,钠的每日适宜摄入量为900mg。

换算成对应的吃盐量:

1岁以内的婴儿,不需要吃盐,因为母乳和纯天然的辅食中,同样含有钠;


1~3岁的孩子,每天应该摄入1.8g的食盐。如果在每日膳食中,含钠的天然食物偏多,也可以减少盐的摄入。


4到6岁的孩子大约需要2.3g的食盐,去掉天然食物中本就含有的钠,推荐盐的摄入量为2.1g。


6岁以上的儿童食盐量更好控制在3-5g之间。


备注:1g钠=2.5g食盐,要想把钠折算成对应的盐,只须在钠含量后面乘以2.5。

数据来源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2013 版》

煮菜不加盐孩子也能成为“干饭人”!

妈妈煮菜时,并不是一定需要加盐、或是加糖这些调味料的,许多食物,天然自带味道,常常混着搭配一些,也能起到调味的作用,还能吃到食物本身的鲜味。

天然带有咸味的有:

海鱼、海带、紫菜、虾皮、贝壳类、芝士、海苔等。

天然带有甜味的有:

水果、白菜、胡萝卜、洋葱、红薯、南瓜、水果玉米、红枣、甜豌豆、番茄等。



天然带有鲜味的有:

菌菇类、猪肉、鸡肉、牛肉、羊肉、鱼虾贝壳类等。

天然带有香气的有:

葱、罗勒、香菜、百里香、欧芹、大蒜、坚果类等。

如果孩子爱吃咸的,妈妈可以常做一些海产品,海鱼、带鱼、贝壳、螃蟹等,都是天然带咸的食材。选择清蒸,还能吃到它本身的鲜味。

如果孩子爱吃甜的,妈妈常常为他准备水果拼盘、红薯粥、南瓜泥等,也都能让爱吃甜味的孩子,一饱口福。


虽然我们推荐吃“少盐”的食物,但并不意味着, 完全不需要摄入盐,毕竟盐中的钠,也是我们人体必须的元素之一。

如果钠摄入不足,也有可能引起头晕、虚弱等症状,同样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正确的方式是,严格按照推荐的摄入量来食用盐,保证钠的摄入刚好!



作者:朗读君,来源:朗读君(ID:langdu120),每日分享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等各科学习资料和家长教育心得。转载请联系微信号(zsy_5387)。

哪些蔬菜草酸高

受访专家: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 何洪巨

本报特约记者 凌雪儿

随着健康素养的提升,人们对草酸的认知也越来越多。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何洪巨介绍,草酸是一种最简单的二元羧酸,在植物体内普遍存在,对于提高植物的抵抗力有着重要作用。草酸有可溶性和难溶性之分。难溶性草酸只是降低蔬菜中一些矿物质(比如钙)的吸收利用,不会影响人体内钙的有效性。但草酸晶体容易对人体消化道产生 *** 作用,引起不适。可溶性草酸如果摄入过量,可在被人体吸收前,与食物中的很多矿物质(如钙、铁、锰、锌)结合,生成难吸收的草酸盐,影响这些矿物质的吸收,从而可能引起人体矿物质的缺乏。吸收后,还可能与体内的钙及其他物质形成难溶性草酸盐,如草酸钙,进而增加患肾结石的风险。

不过,如今的生活已不像困难时期那样天天吃糠咽菜,蔬菜的摄入总量在减少,故而现代膳食中的草酸摄入量与20年前相比有逐渐下降的趋势。甚至最新研究提示,草酸是植物中一种重要的抗氧化成分,如果膳食中有足够的钙质,一般数量的草酸摄入并不会引起缺钙和结石问题。但一些特殊人群仍需要控制草酸的摄入量,比如肾结石反复发作、高草酸尿症、短肠综合征等患者,草酸过量摄入可能会增加一些并发症的风险。

一般来说,以下几类蔬菜草酸含量较高:(1)藜科。代表蔬菜:菠菜(0.97克/100克)、甜菜叶(0.61克/100克)、厚皮菜(0.41克/100克)等。(2)伞形科。代表蔬菜:西芹(1.7克/100克)、胡萝卜(0.5克/100克)等。(3)苋科。代表蔬菜:苋菜(1.09克/100克)等。(4)马齿苋科。代表蔬菜:马齿苋(1.31克/100克)等。此外,鲜竹笋、苦瓜、茭白中草酸含量也较高,这是它们有涩味的重要原因。还有很多蔬菜,比如西洋菜、茄子、韭菜、大蒜、西兰花等,草酸含量相对较高,在0.2%~0.5%之间。与此相比,十字花科的蔬菜,如大白菜、小白菜、圆白菜、芥蓝等,草酸含量都非常低,在0.1%以下。番茄、黄瓜、南瓜、土豆等也都是低草酸蔬菜。水果其实也含草酸,苹果、杏、李子、芒果、樱桃、菠萝、柑橘类等含少量的草酸,蓝莓、黑莓和猕猴桃中草酸含量略多一些。

一般来说,可以根据食物的涩味来判断草酸含量高低。如果蔬菜的涩味很重,就可能含比较多的草酸。而适当的加工烹调,可以把蔬菜中的草酸降低到不危害健康的水平。国内外研究都发现,焯烫处理后弃掉菜汤,可以有效减少蔬菜中的草酸含量,降低率在30%~87%之间。焯煮时间根据食材种类、大小等而有所不同,通常是1~10分钟。例如,菠菜焯1分钟就可以,马齿苋3分钟比较好,大块竹笋需要10分钟,甚至更长时间。

来源:生命时报

补钙也有“危险区”,警惕过量补钙的危害

来源:人民网

当骨质疏松成为中国中老年人群中高发的健康问题时,“补钙”似乎就成为了全民践行的健康理念。各类补钙产品层出不穷,大有成为生活必需品的发展势头。但从科学的角度来讲,钙补得过多,反而对健康有害。

在我们每天摄入的钙质中,绝大部分应通过饮食获取。对于严重骨质疏松患者或者对进食有限制的人群,可通过钙质补充剂进行补充。但是,过量补钙的现象在中老年人群中非常普遍。

一般来讲,我们建议绝经前的女性更佳钙摄入量(饮食+补充剂)为1000mg/天,帮助钙吸收的维生素D的摄入量为600U/天;绝经后的女性更佳钙摄入量(饮食+补充剂)为1200mg/天,帮助钙吸收的维生素D的摄入量为800U/天。

但是,当我们的钙摄入量达到2000mg/天时,我们就已经超过了每日钙质摄入的安全上限。我们首先要明确,通过膳食补钙,钙质是不会超量的。这种过量补钙的情况,往往是由于过量服用钙质补充剂也就是钙片所造成的。那么,这种过量服用钙片的行为会存在哪些不良影响呢?

1.肾结石。研究发现,单纯通过钙含量高的饮食摄取钙质,是不会增加肾结石风险的。但是如果超量服用钙片,或完全通过钙片来进行补钙的话,患肾结石的风险确实有所增加。所以,一方面,食补强于药补。另一方面,钙质补充剂需遵循医生建议,科学服用,切勿“好大喜功”。

2.消化不良。当前市售的钙片多为碳酸钙,此类钙片的钙含量较高,但是在进入消化系统后,碳酸钙对胃肠道会存在一定 *** ,单次大剂量服用后,胃肠功能较弱的中老年人可能会吃不消。所以,针对服用钙片,我们建议:一方面,小剂量分次服用。因为胃肠道对钙的吸收有一个适应过程(即阈值),单次摄取大量的钙,吸收效果其实小于分次摄取少量的钙。另一方面,随餐服用或饭后服用,既可以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同时还能在胃酸分泌旺盛的时候,促进钙离子的吸收。

俗话说:过犹不及。在健康养生领域,任何食物和药物的过量摄入都有一定风险和隐患,遵循循序渐进、科学合理的补充方式,才是真正的健康养生之道。

本文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医学科普专委会主任委员王韬进行科学性把关。

“达医晓护”供稿

本文来自【人民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标签: 食谱大全 高钙菜 副作用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