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3、4月份,随着气温回升,潮湿天已经悄然而至。每年都会有一段时 外面是灰蒙蒙的阴天,雾大云多,偶尔还飘着零星小雨,衣服晾了两三天还是潮潮的不干爽,多晾几天反而有一股说不出的异味......
潮湿的天气也会给人带来各种影响,让人出现莫名的疲倦,有些人还会头部昏重、四肢疲困乏力,甚至胃口变差、大便不成形、舌苔变厚变腻……诸如此类湿阻经络、湿困脾胃的症状,困扰着许多人。
这种时候该怎么办呢?一些有经验的珠海人,已经想到了一味药食同源的中药材。没错,它就是——
薏仁!
薏仁是什么?
薏仁,又名薏苡仁,俗称薏米,是我国传统的药食两用的保健食品,质地粉性坚实,白色或黄白色。
《中国药典》记载,薏仁味甘、淡,凉,归脾、胃、肺经,能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
《本草经疏》记载,薏仁性燥能除湿,味甘能入脾补脾,兼淡能渗湿,故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及风湿痹,除筋骨邪气不仁,利肠胃,消水肿令人能食。
生薏仁、炒薏仁……有啥区别?
很多人都听过两种薏仁:生薏仁和炒薏仁,这两种薏仁有什么区别呢?
生薏仁性质偏凉,除了健脾利湿的作用以外,还有清热的功效,比较适合湿中夹热的朋友。
薏仁经过炒制后,性质偏于平和,健脾的作用会增加,更适合脾虚较重的,或兼有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症状的朋友。
体质偏寒凉的市民,如果买不到炒薏仁,可以自己在家用小火炒制生薏仁,至表面微黄色后放凉即可;或是使用生薏仁的时候,加入少许生姜,可以制约生薏仁的凉性。
所有人都能吃薏仁吗?
不是的!
薏仁的主要功效是健脾渗湿,有较强的利尿作用,因此如果体质偏于阴虚或阴虚火旺,有口干舌燥、眼睛干涩、大便干结难解等症状的朋友,摄入薏仁有可能加重以上症状,需要慎用。
薏仁的性质偏于滑利,药理实验证明对子宫平滑肌有兴奋作用,可促使子宫收缩,有诱发流产的可能,因此一般情况下不建议孕妇食用。
除湿食疗
跟大家分享几款除湿食疗
烹调简单
在家就能做!
01
参苓薏仁汤
材料:龙骨500克,党参10克、茯苓10克、淮山10克、薏仁15克、扁豆10克、陈皮一瓣、红枣三颗去核。
做法:龙骨洗净后焯水,其余材料洗净后和龙骨一同入锅。加入清水适量,大火煲开后,转成小火继续煲1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补气、利水渗湿。适宜脾虚湿滞的人群,如出现头昏身重、倦怠乏力、大便溏烂、舌苔白厚或腻症状的朋友。
02
薏仁赤豆茶
材料:薏仁、赤小豆各30克。
做法:以上材料洗净后入锅,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煲开后转成小火继续煎煮30分钟,代茶饮。
功效:清热祛湿、利尿消肿。适宜湿中夹热的人群,如伴有颜面出油多,易长粉刺痤疮或皮肤易长湿疹,小便黄赤不畅,大便粘滞不爽,舌苔黄腻或兼有身重水肿等症状的朋友。
03
淮山薏仁小米粥
材料:鲜山药100克、炒薏仁50克、砂仁3克、杞子一把、小米200克。
做法:薏仁提前浸泡1小时,鲜山药洗净后去皮切小块,杞子洗净、砂仁研末备用。薏仁放入锅中加入足量清水,大火煮开后加入小米,煮开后转中火续煮15分钟,加入山药,续煮15分钟后加入杞子,10分钟后加入砂仁粉末,最后适当加盐调味。
功效:健脾开胃、理气化湿。适合湿困脾胃的人群,症见身体瘦弱、疲乏困倦、口淡、食欲不振、大便稀或易腹泻的朋友。
来源: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
湿气的12中症状,薏米这样处理才能除湿,不然会让身体越来越湿很多人时常会觉得身重乏力,大便不成形、口苦口臭,尤其以夏天最为严重,这些症状很可能就表示你身体中湿气很重。
中医上认为湿气是“万恶之邪”,湿气起初会让人舌苔厚腻泛黄、稍重时则会胸闷乏力,进一步发展会出现痤疮、长斑、长痘,湿气长久淤积在体内会引发高血压、脂肪肝、心脑血管疾病,女性的一些妇科疾病如白带异常、瘙痒也与湿气有关。
所以,养生之道,“湿”在必除!
湿气一般分为内湿和外湿,内湿一般是身体的内脏出现问题,从而产生湿气,外湿是因为外部的因素导致的湿气重。
湿气重的12重症状
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湿气重的12种症状,可以通过这些症状来判断你是不是已经中招。
1、大便不成形,如厕会粘马桶
2、口气不好,口干、口苦、口臭、舌苔厚腻有齿痕
3、痰多、咳嗽
4、头发出油多、脱发明显、白发增多
5、肥胖,尤其是虚胖,减肥后容易反弹
6、面部浮肿、眼袋大、黑眼圈明显
7、胸闷气短
8、腰酸腿酸、关节疼痛
9、没精神、头晕、易疲劳
10、私处潮湿
11、脸上长斑、长痘
12、睡觉流口水、打呼噜
三大原因导致湿气重
一、不注意保暖
很多人夏天的时候一味贪凉,喜欢待在空调房里,甚至晚上睡觉的时候也会开一整晚空调。冬天也是“只要风度,不要温度”,露脚踝、穿单衣,导致身体一直处于低温环境中,寒气尤其容易侵入到体内,形成湿气。
二、病从口入,没有良好的饮食习惯
俗话说“病从口入”,夏天为了图一时凉爽而食用冷饮,甚至从冰箱中拿出食物直接吃,这些都会导致寒气入体,伤害人体内脏。
三、不经常锻炼
中医认为,锻炼可以让身体的“阳气”上升,也能把体内淤积的水气通过汗液的形式排除出去,从而缓解湿气重的情况。如果没有养成锻炼的习惯,体内累计的湿邪没办法排除,便为疾病的发生埋下隐患。
湿气重喝这道茶饮:薏米红枣茶
薏米有利水消肿、健脾祛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的功效,大枣性温,长久食用可以活血补气。
*** *** :薏米若干入热锅干炒,炒至出香且略微变黄即可。将炒好的薏米与若干红枣一起用沸水冲泡,约3分钟后饮用即可。
*** 要点:薏米需要进行炒制,炒制过程中可以中和薏米本身的寒性,但也不建议月经期间饮用薏米红枣茶。
另外,湿气是一点一点聚集在体内的,也要坚持保养和调理才能祛除湿气,除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外,良好的睡眠习惯和运动习惯也对湿气的祛除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湿重就喝红豆薏米茶真的好吗?
这个越发适宜长肉的天气里,身体自然地开始变得能吃能睡。而夏季被高温耽误了的睡眠也有报复性补偿的趋势。有多少人开启了一天12个小时不够睡的模式?各种吃吃吃也让舌苔变厚了呢?
下面这些情况,是不是也找上了你?
1.脾胃不运化,吃完东西老觉得胃脘部胀胀的;
2.吃完饭就想躺平,洗碗真是太累了;
3.小肚腩好像又厚实了一圈;
4.脾胃没力气,人也不想吃饭,浑身没劲儿;
7.大便粘厕所,有时候还会腹泻;
8.总犯困,早晨睡不醒,睡不够,想睡回笼觉;
这时候,我们对着镜子看看自己的舌苔,它可能就是这样的。
说到湿重,你可能就会下意识地想:喝点红豆薏米茶呀。
湿重就喝红豆薏米茶,真的好吗?
其实,经常喝红豆薏米水能祛湿这事,简直能列入近年来坊间十大错误传言之一。
我们生活中,常食用的红豆有赤豆和赤小豆之分。
赤豆(常见的一种红豆)
性味:甘、平
功效:清热解毒,祛痰杀虫,还能补阴血、疏风清热、燥湿止痒、润肤养颜,对脾胃虚弱的人比较适合。
但赤豆的功效相对不强,一般多作为食用。赤豆容易被煮烂,口感粉糯,有豆子的清香,所以大家经常用红豆煮粥、做成豆沙、甜品等。
常常吃红豆可以滋补五脏,促进排毒排便。
赤小豆
性味:甘、平
归经:心、脾、小肠经
功效:健脾益气、利水除湿、解毒排脓。
中医入药都用赤小豆。其性善下行而利水,对脾虚湿盛,水肿胀满,肢体重困等,疗效甚佳。
《神农本草经》言其“消热毒痈肿,散恶血不尽,烦满,治水肿及肌胀满”。
《食疗本草》言其“甚治脚气及大腹水肿,散气,去关节烦热,令人心孔开,止小便数”。
《随息居饮食谱》中记载:“多食耗液”。可见,赤小豆不适合大量的食用。
而薏米,对于非湿热体质的人,就十分不友好了。
薏米,性味甘淡、微寒。利水渗湿、清热排脓。它是被划分到利水药的分类里的,利下的作用非常强,能让身体强有力地去排掉湿气。用哪里的能量来强力祛湿呢?答案是身体自身的气血。
而过度调用气血去完成某个目的,我们讲这叫“破血耗气”。
所以喝红豆薏米茶能祛湿吗?答案是“能”,但只适合湿热体质。薏米偏小寒,湿热体质喝可以。但如果是偏寒湿的体质呢?当然会越喝,体质越偏寒。
怎样才算是正确地“祛湿”呢?
红豆薏米水的作用,只能把坑里的水清理掉,那用什么能从源头解决问题呢?就要找主管运化的大总管——脾脏啦。我们常常讲“脾虚湿困”,可见,脾虚和湿困,这两件事真像一对难兄难弟,所以湿困了,我们要问问,脾脏的功能还好吗?通常是先脾虚了,对水液的运化功能变差了,接着湿困了。
打个比方,脾功能正常的时候,每天运化1000ml水液,轻轻松松。但脾虚了,现在每天运化个500ml水液,还累得慌。恨不能时时 *** 。那些脾脏没功夫处理的水液去不了该去的地方,反而在不需要的地方停滞下来,成了让我们都讨厌的废水——“湿”。
湿重是标,脾虚才是本。所以从源头上解决“湿”的问题,就要让脾脏有充足的动力,好好干活儿,把不需要的水液代谢出去。
温和地补脾祛湿
试试四神汤
这里就要推荐一款老少皆宜的中医经典健脾食方——四神汤。
它将茯苓、芡实、莲子与山药,这4味“神药”,按1:1:1:1的比例,汇集在一起。
莲子养心安神为首功,山药以补虚为长,茯苓以去湿为长,芡实健脾祛湿。
四神汤里不但有茯苓化湿,还有芡实把湿气转化成津液,又有山药莲子补虚,且能镇水,达到安神之功,使湿气不再为害,从而整体调理身体,达到健康。而且,四神汤里面这四位药食同源的食材性质都非常平和,效果好,祛湿的同时,没有寒或热的偏性,不管你是湿热还是寒湿都能用。积食了,不爱吃饭的小朋友可以喝;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人群也可以喝。最后,再提醒一下你。四神汤,性味甘平,可以治疗脾虚、脾阴不足、消化不良等症状。适合脾胃功能低下者长期食用。
但孕妇、糖尿病患者、更年期女性则需慎服或少服。如果最近有便秘的症状,也需要等便秘症状改善后再食用。
解暑冬瓜薏米茶——夏秋交换之际的清热解暑好选择丨杏林之声又长又热的三伏天马上就要接近尾声,在这夏秋交换之际,天气依旧潮湿炎热,长时间躲在空调房里容易寒湿淤积体内,形成湿气,从而出现食欲不振、头晕乏力等症状。这个时候就需要食用一些具有清热解暑、健脾祛湿功效的饮食啦。
冬瓜具有利尿消肿、化浊降脂的作用,可美容养颜、降低血压、控制血脂。薏米有利水消肿、健脾止泻、美白肌肤的作用。其中含有的维生素E,能够改善皮肤,帮助保持人体皮肤光泽细腻。陈皮具有健脾理气、燥湿化痰的功效,无花果能够清热生津、解表除烦。
今日为大家介绍一款清热解暑、健脾祛湿的养生茶解暑冬瓜薏米茶。
【材料】
带皮冬瓜150克、无花果3颗、薏米20克、陈皮1片、姜丝适量。
【 *** *** 】
1.冬瓜带皮切块;
2.生姜切丝,姜丝放入锅中小火炒制;
3.姜丝脱水后,加入薏米一起煸炒,炒至微微发黄;
4.将炒制好的姜丝和薏米放入壶中,再加入切好的冬瓜、无花果、陈皮和清水炖煮30分钟。
【功效】
解暑冬瓜薏米茶具有清热解暑、利水消肿、健脾祛湿止泻的功效,对于腹胀、小便不利、水肿、脚气浮肿等症状有很好调理作用。日常服用还可美容养颜。
【注意事项】
解暑冬瓜薏米茶对于脾胃虚寒者、阴虚体质、经期妇女、孕妇等人群不宜食用。
【演示】
明星同款瘦身水|红豆薏仁水|秋冬每天一杯排脂祛湿去水肿
研究食谱的时候,发现薏仁米既可作为食物也可作为药材,它有很多功效:比如祛湿、减肥、健脾、养颜等等,但薏仁米也需要正确的吃法才可以发挥它的作用。 今天自制的红豆薏仁水就用到了赤小豆、薏仁米、橘皮、柠檬等,大家可再加些乌梅,山楂,芡实。 *** 过程: ①赤小豆用热水浸泡1h以上 ②薏仁米放入锅中,干炒8min左右至微黄状态 ③将准备好的赤小豆和薏仁米倒入砂锅,水煮开后小火炖15min ④加入柠檬片、橘子皮、冰糖继续炖5min ⑤关火焖一会儿,只倒出汤汁就可以饮用啦~
By winnie的小日子
用料- 红豆 150克
- 薏仁 50克
- 橘子皮 1个
- 柠檬 0.5个
1、薏仁米放入锅中,干炒8min左右至微黄状态
2、将准备好的赤小豆和薏仁米倒入砂锅,水煮开后小火炖15min
3、加入柠檬片、橘子皮、冰糖继续炖5min
4、关火焖一会儿,只倒出汤汁就可以饮用啦~
红豆的营养功效中医学认为,红豆气味甘、酸、平、无毒,有化湿补脾之功效,对脾胃虚弱的人比较适合,在食疗中常被用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各种原因引起的水肿及消暑、解热毒、健胃等多种用途。
做菜好吃都有技巧,我的每道菜都有小妙招,大家搜索“豆果”可以直接查看我的菜谱!
喜欢这个食谱记得收藏、关注哦!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您对这道美食的建议。
想要补脾肾的人,可以适量吃这种果实,祛湿,止泻,固精初秋时节,芡实很快就要成熟了。
芡实的叶子大于荷叶,皱纹如波。
因茎软,出水后立不起来,平平飘浮于水面,如蜻蜓的水上公园。
开得花紫红色,花瓣数轮排列,足够吸睛。如鸡头的果子就在微风荡漾,水泽沁润中成熟起来。
其被保护的很好,外表有一层半透明带刺的包衣,褪去包衣,还有一层较硬的壳,除去这个硬壳,才是可食用或药用的芡实。
咬一口,微微甜,带一点儿涩,不燥不烈。用于补肾固精再好不过。
且甘味入脾,芡实又生于水中,特别善于以水治水,补脾利湿,是一味祛湿良药,什么遗尿、尿频,脾虚久泻,水肿,白浊用上它,都是看家本领。
而对于两种功效的运用,医家有生芡实以补肾涩精为主,炒芡实以健脾开胃为主的说法。
1、心肾是一家,肾阴不足,引起心慌慌,跳动不安,失眠,用善于缓解焦虑的百合,与芡实一道加水煮粥,能够补肾固精,养心安神。
2、脾肾好了,湿气得除,下焦得固。若配上酸而甘涩,有固精缩尿,固崩止带,涩肠止泻功效的金樱子合制成丸,不仅益肾滋阴、收敛固摄功效也得增强。
治遗精白浊、带下,以及小便频数、遗尿等症。
对于位于下焦的病症,比如前列腺炎, *** 炎,盆腔炎,也是佳方。
3、慢性腹泻困扰了不少朋友,其发生的原因虽多,但脾虚湿盛,脾肾两虚,是常见原因,用方也分门别类,比如藿香正气散可治寒性腹泻。
而芡实煮粥的方式,可谓食疗方:
将芡实新鲜的磨烂,不新鲜的研成粉。与等量的糯米同煮成粥,食用时加少量白糖。非常适合脾胃虚弱,反复腹泻的朋友。
我有个朋友用过这个方子,因为有腹痛的症状,又加了与芡实等量的鸡内金加面粉做成饼,当零食常食,一举多得。
4、芡实与莲子同出于水中,莲子能镇静心神,而芡实除了健脾利湿补虚,同样有镇静功效。芡实的补脾止泻,益肾涩精,莲子也拥有。
不同点在于莲子镇静效果更出名,而芡实的补脾益肾效果更为人知。
二者合力,等量加粳米做成粥,可优势互补,收小便,止便溏,尤其在补肾方面效果优良,可治肾虚型不孕,月经后期,腰酸腿软等。以舌质淡红,苔白,脉细为辨证。
关于月经后期,不仅和肾虚相关,也和血虚相关,而芡实还有一个赞誉为水中桂圆,桂圆可是补血佳品呢。
5、在利湿方面,茯苓大名鼎鼎,但茯苓去湿主要是泄浊,配芡实,芡实收,茯苓泄,对于小便浑浊色白与涩痛效果佳。可以等量打成粉,煎后服用。
6、再说一个与湿有关的名配:赤小豆薏米茶,二味不是以祛寒湿出名吗,当它俩和芡实等量相遇,不仅健脾利湿,更有补肾功效。
最后,由于芡实还有水中人参之称,人参之补众所周知,所以芡实也补益效佳,被称补中益气益寿延龄。宋代的苏大文豪特别喜欢吃它。
秋季以燥当令,芡实出产于秋,有防燥之效。
温馨提醒:每个人身体情况不同,文章所提供的方子,宜根据情况辨证加减,建议找专业医生指导。
睡不好,腰围粗,皮肤差......医生特别推荐:这么喝茶好处多多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通讯员 邓月月 姜洁斯 记者 何丽娜 图片由医院提供
你为减肥拼过哪些命?
斥巨资买了代餐品,结果营养失衡了;晚上跑步结果路过夜宵摊,忍不住大快朵颐;在家跳绳结果姿势不对,膝盖越练越疼......
据悉,杭州市妇产科医院中医科调制的养生保健花茶一直是每年的热门话题。
想要坐在办公室里轻轻松松消油脂吗?不妨试试以下这些茶:
减肥茶
组成:荷叶、决明子、山楂等破壁处理
功效:减肥消脂
用法:每次1-2包,开水冲泡
本茶方消脂、明目、润肠通便,适用人群广。
孕妇不宜,特殊胃寒体质的人群饮用仍须谨慎,可咨询门诊医生
健脾除湿茶
组成:薏苡仁、茯苓、玉米须、赤小豆等破壁处理
功效:健脾胃除湿气
用法:每次1-2包,开水冲泡
本茶方益气、除湿、和中、健脾,适用人群广。
辩证后有需要者可与减肥茶联用,孕妇不宜。
咽炎茶
组成:南沙参、麦冬、胖大海等破壁处理
功效:养阴利咽
用法:每次1包,开水冲泡
是专门配置的养阴利咽茶,可缓解咽部不适。
扶正防感茶
组成:黄芪、炒白术、防风等破壁处理
功效:益气固表,易感人群提高抵抗力
用法:每次1包,开水冲泡,辨证使用
长期饮用本茶方可用于增强抵抗力。
安神茶
组成:炒酸枣仁、合欢皮、百合等破壁处理
功效:安神助眠
用法:每次1包,开水冲泡
本茶方安神宁心,养肝开郁。
补气茶
组成:黄芪、太子参、麦冬等破壁处理
功效:补气养阴
用法:每次1包,开水冲泡
本茶方注重补气,适合亚健康易疲劳人群,孕妇可用。
止汗茶
组成:浮小麦、穞豆衣、防风等破壁处理
功效:固表止汗
用法:每次1包,开水冲泡,辨证使用
产后少量出汗为正常反应,如果暴汗淋漓也可调整。
补血茶
组成:黄芪、当归、大枣等破壁处理
功效:养血补血
用法:每次1包,开水冲泡
除了日常多吃富含“造血原料”的优质蛋白质、必需的微量元素、叶酸和维生素B12等营养物质之外,还可以经常喝一杯补血茶。
养生茶
组成:玫瑰花、百合、红芪等破壁处理
功效:养颜祛斑
用法:每次1包,开水冲泡
本茶方理气解郁、宁心静神、补气养血,能温养人的心肝血脉,舒发体内郁气,改善气色。
适用人群较广,辩证后男女皆宜,孕妇、经期量多者需咨询医生。
以上花茶均由杭妇院中医科配伍药剂科监制,9款花茶分别针对不同不适症状。
花茶开具方式:
1、杭妇院微信公众号预约(中医妇科/中医科/中医乳腺/中医针灸)门诊普通号或者专家号皆可;
2、医生开具处方(自费,历年余额可用)。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 *** 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红豆薏米水可以减肥、祛湿?医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小护小护,我在某直播博主那里种草了可以减肥、祛湿的红豆薏米水,推荐给你呀?
——其实小护想说,红豆薏米水并不适合所有人,有些人喝了反而对身体不好,今天小护就和大家掰扯掰扯红豆薏米水。
红豆薏米水可以减肥、祛湿?
首先大家要知道红豆薏米水这款茶饮来自哪里?这就要看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医食疗方了。这款红豆薏米水中的红豆并不是大家可以在超市就能买到的红豆,而是中医药中的赤小豆。但也有人为了方便,用红豆自制茶饮,最后还是没达到祛湿的效果,因为红豆并没有祛湿的效果,不过用来充饥还是不错的。这一点大家要区分好。
红豆和赤小豆鉴别
在《中国药典》中有记载:赤小豆呈长圆形而稍扁,表面紫红色,无光泽或微有光泽。味甘、酸,性平。归心、脾、肾、小肠经。有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的功效。
在《中华本草》中是这样介绍红豆的:为豆科植物红豆树的种子,呈椭圆形,或近圆形,表面鲜红色或暗红色。味苦,性平,小毒。归肝、脾经,主要是理气活血,清热解毒。
经过上面对比,就应该能看出来哪个能祛湿了吧?而且薏米是中药中的薏苡仁,在《神农本草经》中,它可是被列为上品的药材。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而且想要祛湿,更好是选择熟薏米,也就是炒制过的薏米。因为生薏米就会损伤脾胃,而脾是负责运化水湿的,脾伤了,湿气更加排不出,越祛湿反而身体越湿。
从此来看,薏苡仁和赤小豆都是可以祛湿的中药材,但却不是适合所有人,其实红豆薏米水主要用于祛除湿热。
红豆薏米水专攻湿热
湿也是分种类的,而红豆薏米水主要作用还是祛湿热,小护给大家列举了一些湿热体质的症状,快来看看你有没有吧?
1、脸总像洗不干净。面色发黄、发暗、油腻。
2、牙齿比较黄,牙龈比较红,口唇也比较红。
3、容易生以脓包为主的痤疮,红肿疼痛较明显。
4、口干、口苦、口臭。汗味大、体味大。
5、大便燥结或者粘滞不爽。小便深黄色,异味大。
6、容易紧张、压抑、焦虑、发怒。
7、湿热严重者会出现:脘闷腹满,恶心厌食,肝区胀痛,发热怕冷交替,尿频、尿急,涩少而痛,腹痛腹泻,泻下脓血便, *** 灼热。
最后小护还想提醒大家,薏米性寒,有些女孩子生理期本来身体就比较虚,此时再吃寒凉的食物,更容易加重腹痛,还可能会拉肚子,所以要慎重选择哦~
小儿湿热汗多 喝薏仁木棉花茶体型偏壮,偏好肉食、煎炸、甜腻食物的儿童,往往有自汗或盗汗,额部、胸部及四肢出汗多,伴身体发热、汗臭渍黄、口臭、小便黄、舌质红、舌苔黄厚等症状。
对于上述湿热多汗的小儿,在此推荐一款清热祛湿茶。取薏仁15克、木棉花3朵、淡竹叶5克、川萆薢(音bì xiè)10克。所有材料放入砂锅,加清水1升,大火煮至500毫升,可加入少许冰糖调味。每日1剂,代茶多次服用,连服3天。
方中,薏仁味甘淡,性凉,归脾、胃、肺经,能利水渗湿、健脾止泻、解毒散结。木棉花清热利湿、解毒止血;淡竹叶能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利尿通淋;川萆薢归肾、胃经,可利湿去浊、祛风除痹。诸药同用,有清热利湿止汗的功效。本方适用于1岁以上小儿服用。
(责编:韩昱君、王浩)
肚子老是“咕咕叫”?专家推荐4杯代茶饮,对症解尴尬肚子总是咕咕叫
是饿了?还是病了?
专家说,有可能是肠道“乱”了
张声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肠鸣音
肚子咕噜咕噜叫,医学上称之为肠鸣音,是肠道蠕动时,肠道中的气体和液体碰撞发出的一种断断续续的、咕咕噜噜的声音。
正常情况下,肠鸣音是听不到的,如果能清楚听到自己的肠鸣音,说明您的肠蠕动亢奋,可能肠道发生了功能紊乱,如功能性腹泻、肠易激综合征、消化不良等。专家推荐您4杯代茶饮,带您对症解尴尬!
山谷麦芽茶
因为进食豆类等易产气的食物或进食太杂,肠胃负担过重后引发的肠鸣,专家推荐您喝山谷麦芽茶。
炒山楂重在消食;炒麦芽、炒谷芽重在消米面之食,但炒麦芽入脾,主升而助胃气下降;炒谷芽入胃,主降而助脾升,两者合用可帮助调和脾胃,使之升降有序,恢复胃肠消化功能。此茶开水泡或热水煮均可。
如果您有消化不良、胃胀肠鸣的问题。除了刚刚介绍的代茶饮,您还可以选用中成药大山楂丸。
欢玫实茶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脾主运化,情绪的抑郁会影响肝脏的疏泄,进而影响到脾的功能。如果您的肠鸣伴随有情绪问题,推荐您选择欢玫实茶。
玫瑰花和合欢花都有疏肝解郁的作用,玫瑰花还能理气解郁、活血散淤、养颜美容;合欢花能解郁安神;芡实能健脾止泻。注意,芡实需打碎后再泡水,代茶饮配合自我情绪疏解,坚持饮用2周左右可看到明显改善。
气滞导致的脾虚,常常表现为乏力、拉肚子、肚子咕噜咕噜叫,推荐您选用中成药参苓白术散。
益智姜茶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但运化过程需要阳气的推动。如果人脾肾阳虚,就容易脾胃功能失调,出现拉肚子等情况。如果您经常在吃凉东西后出现肠鸣,专家推荐您选择益智姜茶。
姜炭能够温阳,有收涩、温脾止泻的作用;益智仁能够补肾,两味药合在一起,既能温脾又能温肾。
应对脾肾阳虚,厨房里也有法宝!专家推荐您巧用调料热敷穴位缓解肠鸣↓↓↓
玉薏茶
稍微吃点油腻、辛辣的食物,肚子就容易咕噜咕噜叫,这可能是湿热引起的肠鸣,推荐您选择玉薏茶。
生薏米粉重在淡渗利湿,兼有健脾的功效;玉米须既能淡渗利湿,又能宽肠下气,两者合在一起,有祛湿健脾的作用。玉米须煮水后,用煮好的水冲泡生薏米粉即可。
肚子“咕咕叫”,可能问题在肠道
4杯茶对应4种症状
记得对症饮茶哦~
健康提示:请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少去人群密集处。
健康之路
《为何肚子“咕咕叫”》
播出时间:7月30日 18:05
监制 / 闫东 主编 /刘铭 黄丽君
编辑 / 郭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