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病是由关节、骨骼、肌肉、血管及有关软组织或结缔组织为主疾病,多数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多比较隐蔽缓慢,病程比较长,大多数有遗传因素, 治疗均有一定难度,血液中检查出不同自身抗体,与不同亚型有关;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有较好短期或长期缓解性反应。
风湿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风湿病有很高发病率,生活中许多人受到了风湿病折磨。得了风湿病,及时治疗很重要,如果不知道风湿病症状就无法对风湿病进行治疗。那么,风湿病有哪些常见的症状呢?下面就简单来介绍一下关于风湿病具体如下:
1、乏力:肌力下降或丧失,风湿病症状主要表现。由乏力与其他症状一起出现,常见风湿症状包括,如:疼痛、晨僵、疲劳等,有时会分辨不清什么是乏力。无法完成行走、咀嚼、吞咽等动作时,才会发现自己出现了乏力常见风湿病症状。
2、关节肿胀和压痛:常见有疼痛关节,滑膜炎或周围软组织炎体征,程度因炎症轻重不同而异。由关节腔积液或滑膜肥厚所致。骨性增生性肥大多见於骨性关节炎。
3、疲劳:风湿病症状最常见一种,严重时甚至无法完成日常活动也是常见风湿症状。
4、疼痛:疼痛部位对于判断疼痛是否来自关节病变有帮助。要分清局部病变引起疼痛与系统性病变引起广泛性疼痛区别是常见风湿病症状。
介绍了风湿病有哪些常见的症状,风湿病各种症状表现,大家应该有所了解了吧。患上风湿病后,需要及时去正规医院接受治疗,要做好日常的护理。
在日常生活中,饮食方面也要注意,多吃祛风湿食物,既清淡又营养不油腻,多喝水,少吃多餐,偶尔还可以喝点药酒去湿气,切忌辛辣,生冷 *** 性食物等,多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还可以缓解病情和减压,不管有没有用都要懂点医学常识来堤防疾病,祝早日健康。
风湿病误诊率高严重可致命 专家称这些症状都是风湿病的常见表现来源:【温州新闻网】
温州网讯 7月24日,《名医大讲坛》如期举行,酷暑挡不住“粉丝团”的热情,他们早早地在温州书城等候孙莉主任。公益活动现场,专家介绍了风湿免疫性疾病的表现、患者饮食运动事项以及哪些情况要看风湿科等。让听众对风湿病有了科学的认识。
专家简介:孙莉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温医大附一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主持工作)、浙江省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副主委
风湿病很多有皮肤问题,女性脸上长蝶形红斑,警惕红斑狼疮
“关节痛、腰痛,去哪个科室看病?口干去哪个科室?皮疹去哪个科室?”讲座开始,孙莉主任先做一个小调查,结果发现,听众对风湿免疫科知之甚少。
“其实这些症状都与风湿免疫性疾病有关。” 孙莉主任介绍,风湿免疫性疾病不只是关节病而是全身性疾病;不只是内科学中的一个分支,而且与皮肤科、五官科、眼科、神经科、骨科、肾脏科、呼吸科等基础医学相互交叉。
很多风湿免疫性疾病开始以皮肤问题为表现。“女孩脱发,两侧颧骨长着蝶形红斑丘疹,久治不愈,结果一查是红斑狼疮。有人一到冬天,双手特别冰冷,手指皮肤发白、发紫,这是雷诺病的表现。”孙莉主任解释,多发皮肤表现的常见风湿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硬皮病、皮肌炎、血管炎、脂膜炎等。因此,温馨提醒:当你出现皮肤表现为不痒或轻度瘙痒、疼痛、全身症状(关节疼痛、发热、口腔溃疡)时,警惕风湿病。
腰痛可能是风湿病,中青年男性腰背痛,小心强直性脊柱炎
40多岁的中青年,间歇性腰背痛多年,没有正规就医,结果几年之后明显驼背,且腰痛影响晚上睡眠。这样的脊柱关节病患者在风湿免疫科不少。
孙莉主任介绍,以腰背痛为主要表现的脊椎关节病误诊率很高,有的当作肾虚治疗,有的当成椎间盘病治疗。误诊后,导致患者疾病加重、驼背畸形,还会引发虹膜炎、心脏瓣膜病等病。
脊柱关节病中最典型的是强直性脊柱炎,多发于中青年男性,常见表现有腰痛、 *** 痛、大腿根痛、髋部痛、关节痛、足跟痛、腹泻、眼红、皮疹等。
孙莉主任称:“查出强直性脊柱炎,需要长期规范治疗。但患者也别担心,现在的生物制剂,定期打一针能很好地控制疾病。”
专家提醒,多数关节疼痛可以去风湿科就诊和做一些鉴别诊断,比如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还有无明显外伤或运动史的情况下出现的肌肉疼痛,以及一些非特异的症状,比如怕风怕冷、僵硬感、乏力、体重下降、反复自然流产、反复发热等,建议去风湿科就诊。
风湿病误诊率高、致残率高,部分患者误诊可能致命
风湿免疫性疾病的发病率高、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活动。由于漏诊率和误诊率高,不少患者没有及时规范的治疗,引发身体的多个器官受损,甚至危及生命。孙莉主任就碰到过一些遗憾的病例。
一位心脏瓣膜病的患者,在上海胸外科做了多次换瓣膜手术,但术后却仍有严重瓣周漏情况。孙莉主任对她会诊,了解她常年反复发作口腔溃疡,再结合相关化验单,确诊其患“白塞氏病”(风湿病一种),由于没有及时控制疾病发展,累及其心脏,最终她因心脏问题而去世。
孙主任提醒:当碰到关节痛、肌肉痛、腰痛、皮疹、眼干、口干等症状时,不要以为只是一个普通的问题,它有可能是风湿病,而且往往几种情况一起出现时,你更加要警惕。部分病人误诊后,后果严重。建议有上述症状的患者,先来风湿免疫科看看,因为风湿病与多个学科有交集,而且疑难杂症多,所以大部分的风湿科的医生见多识广,知道这个症状大概是什么情况,避免患者就医踩坑,少走弯路。
本文来自【温州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风湿病早期会有哪些症状?风湿是一种主要表现为关节痛、畏风寒等的临床症候群。该病的发病多见于乍寒乍暖以及阴雨天气。在风湿病的早期,患者会出现关节红肿疼痛、发烧、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容易疲劳乏力、关节僵硬等症状表现,对正常的日常生活有着严重的影响。
风湿是一种常见的关节性疾病。该病发作会使得骨、关节、肌肉及其周围软组织出现疼痛和不适感,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有着严重的影响。因为个体差异不同,风湿病的严重程度不同,症状表现也略有不同。那么,早期的风湿病有哪些症状表现呢?
之一、风湿病早期的症状表现之一便是关节红肿疼痛。特别是在冷热交替的季节,天气反复无常,乍寒乍暖,患者常常会出现关节疼痛、沉重以及肌肉发酸症状,对正常的生活、工作都有着比较严重的影响。因此,当突然出现关节红肿疼痛的时候,要及时就医诊断,及早干预。
第二、发热也是风湿病早期常见的症状。由于引发风湿的病因较多,如果是感染性引发的风湿的话,患者则会有发热症状表现。风湿发热主要表现为不规则单纯性发热,有的人误认为是普通感冒发烧,吃抗生素来治疗,但是这种情况吃抗生素是没有效果的。
第三、关节畸形以及功能障碍。风湿病引发的关节畸形一般表现为关节出现了变形,与正常形状区别较大。此外,在风湿早期,关节活动也受到一定的局限,比如膝关节不能完全伸直了,手指也呈半脱位现象。
第四、风湿早期,患者会感到身体感觉疲劳乏力。这种症状是风湿病最为常见的症状表现了。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干预,当疾病发展至严重时会造成劳动力丧失的。
总之,如果发现自己有出现以上介绍的症状表现的话,就要警惕是不是患上风湿疾病了。因为风湿病的发病病因较为复杂,可能是感染、内分泌失调、也可能是免疫异常等因素导致,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和卫生习惯。
糖尿病,痛风,风湿性关节炎……这些脚部症状你必须要注意
一点小伤很难痊愈,脚背什么也没有却很痛…… HB 提醒大家,这类症状也可能是全身疾病的信号。
拇趾根部红肿的“痛风”,没有注意任其发展,脚部出现坏疽等的“糖尿病”,脚部出现疼痛的“风湿性关节炎”……脚部是全身疾病发展的线索,也是重要的部位。此次,针对这些“引起脚部症状的疾病”,我们来了解下注意事项吧。
首先,“风一吹就痛” 俗称痛风。拇趾根部突然出现红肿,产生剧痛。实际上,风不吹也痛。“痛风的疼痛,很强烈,即使是成年人也无法走路。” 专门治疗脚部的综合医院,日本下北泽医院糖尿病中心主任富田益臣先生说道。
“高尿酸血症”是指血液中尿酸沉积,尿酸值超过7.0mg/dL的状态。“痛风发作”是尿酸结晶后的尿酸盐在关节沉积,进而脱落,引起炎症并产生强烈疼痛。
痛风的原因是尿酸。“血液中的尿酸达到7.0mg/dL 以上,就会被诊断为高尿酸血症。其典型并发症是痛风发作。”(富田先生)尿酸结晶后,在关节沉积,脱落时会产生疼痛,产生疼痛的位置,常见于脚趾根部的之一跖趾关节。
但是,即使尿酸值高也并非每个人都会痛风。痛风的诱因是:过食,饮酒过度,温度下降,激烈运动,精神压力等。“从发作到结束大概持续几天到一周左右,但是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持续高尿酸值的状态,就会反复发炎,还有可能出现侵蚀脚趾骨等的关节破坏。”(富田先生)
不仅是脚部问题。尿酸结晶形成瘤子一样的“痛风石”,可能出现在脚趾、手指、耳垂或内脏器官。在肾脏沉积会导致肾功能下降,在尿管或膀胱沉积会形成尿路结石。
尿酸结晶形成的“痛风石”容易产生在耳朵等远离心脏、血液流动较差的位置。除脚部关节以外,尿中的尿酸沉积就会形成“尿路结石”,在肾脏沉积会导致肾功能下降。
高尿酸血症常见于具有过食或过度饮酒习惯的30?50岁男性。女性得益于女性荷尔蒙作用,能够控制尿酸值,但是,闭经后尿酸难以被排出体外,痛风风险增加,因此需要注意。此外,高尿酸血症会增加患高血压和糖尿病的风险,所以,如果发现尿酸值异常,请接受治疗。
“如果已经确立药物疗法来控制,以防尿酸值上升。就要减少内脏、鳕鱼籽等富含嘌呤碱基的食物,减少酒精摄入的饮食疗法也很重要。”(富田先生)
糖尿病是与血液中的尿酸长期升高的高尿酸血症相同的生活习惯病,其“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长期升高”。这不会引起脚部疼痛,不过,没有感觉反而是个问题。
糖尿病是由于抑制血糖值上升的胰岛素激素缺乏或作用低下,持续高血糖值的状态。“糖尿病的可怕,在于不知不觉中全身的并发症都在发展。”(富田先生)
血液中葡萄糖溢出会损伤血管。长年累月,微血管(细血管)和大血管(粗血管)受到损伤,从而引起的并发症。
血糖值无法降低,血液中糖分过多,血液中的蛋白质和糖结合就会发生“糖化”。糖化产生的“ ACG (糖基化终产物)会使血管壁变硬变脆,或者引发炎症。其结果会导致无法发挥正常的血管功能,引发各处内脏器官的并发症。”(富田先生)粗血管或细血管发生障碍,大脑或心脏,眼睛或肾脏等全身会出现并发症。
平时可参考体检等显示的数值,即空腹血糖值在126mg/dL以上,HbA1c6.5%以上。“如果超过这个标准值,现在就算没什么,但必须意识到20年或30年后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很高。”(富田先生)
越恶化的人越不想让医生检查脚部
糖尿病并发症在脚部发生的是“糖尿病足病”。此时,神经和血管作用也会出现问题。神经障碍,脚部的知觉就会变得迟钝,即使受伤或烫伤也完全感觉不到。血液循环障碍导致修复伤口的免疫功能无法正常工作,从而更易引起细菌感染。
因此,小伤口会发展成溃疡(波及皮肤深层组织的缺损)和坏疽(皮肤或肌肉等组织坏死,变黑或变黄),有时必须将脚部切除。“糖尿病足病的下肢截肢率很高,复发率也很高,因此,以防发展成这种程度,控制血糖很重要。”
持续高血糖值状态,无症状时并发症就在发展。脚部发生的并发症是“糖尿病足病”。由于感觉不到疼痛,伤口无法治愈,就会发展为溃疡或坏疽,甚至存在下肢切除的风险。
除了控制血糖,还要观察脚部
为什么不是手部而是脚部出现症状呢?“因为脚趾离头部和心脏最远,血管或神经容易受到损伤,容易受到糖的影响。”(富田先生)糖尿病足病住院的患者中个子高、腿长的男性居多。
如果被告知患有高血糖,改善饮食,不过分偏食糖分和卡路里非常重要。其中有一个设备有助于测量血糖,可以测量24小时,两周的血糖(下图)。
“ Freestyle Libre ”可以自己测量血糖值。在上臂安装1元硬币大小的传感器, 24 小时都可以随时测量血糖值。从衣服外刷一下本体( Reader )就会显示数值。健康的人,餐后血糖值会上升,但会恢复到正常值,并保持稳定。糖尿病患者,长期保持高血糖状态,而且血糖值很难下降。
“优点是饮食和血糖值的关系一目了然,例如,如果不吃早餐,午餐后血糖值容易升高。”
自己自不必说,如果父母或伴侣被告知“要注意血糖值”,请仔细检查脚部。即使脚部病变正在发展,但是由于知觉变得迟钝,本人就很难发现。
如果肥胖,为减轻体重,步行很重要,“脚部的知觉迟钝,步行反而可能引起脚部坏疽的风险。”(富田先生)通常,如果存在伤口、嵌甲或拇外翻等,疼痛会导致无法步行。但是如果患有神经障碍却继续行走,脚部病变就会不断恶化。
许多患者存在视网膜症并发症,导致视力下降,懒得修剪趾甲,或者由于肥胖或身体僵硬,从而减少观察脚部机会。“脚部症状越恶化,就会越尴尬。诊疗时更不愿意让医生检查脚部。正因为本人很难察觉,所以如果父母或伴侣患有糖尿病,平时请观察他们的脚部。”
患有糖尿病时,肌肉和跟腱也更易变得僵硬。结果导致脚趾容易僵硬卷曲。因此,福田先生推荐伸展脚背的 *** 。平时观察脚部,如果有在意的症状,请向医生咨询。
使用双手拉伸脚背,并 *** 至趾尖。诀窍是慢慢地仔细放松。
高尿酸血症和糖尿病是男性常见疾病,相反,风湿性关节炎在女性中很常见,风湿性关节炎是免疫功能异常,关节肿大,并伴有疼痛的疾病。
“众所周知,最早期出现的症状,是早晨手部僵硬,但是脚部出现疼痛的情况也很常见。”日本下北泽医院糖尿病中心田边谷彻也先生说道。
脚部疼痛如果是由拇外翻或足底筋膜炎等原因引起,站立或步行时通常伴有疼痛。“如果脚部出现风湿性关节炎症状,睡觉也会伴有疼痛。脚踝、脚背、脚趾等持续疼痛1~2周的情况下,必须要注意。”(田边谷先生)除此之外,他还表示手脚两侧相同部位,同时出现疼痛也是其特征。
风湿性关节炎的病理如下。关节被称为滑膜的薄膜包裹着,其中充满了滑液的高粘度液体。滑膜引发炎症并增殖,滑液增加,是其早期症状(下图)。结果,关节肿胀并产生疼痛或僵硬等症状。如果病情恶化,会影响骨骼、软骨、肌腱,导致关节变形,或活动不便。
初期引起炎症的滑膜开始增殖,导致关节肿大,产生疼痛。滑膜的炎症从初期开始就对骨骼、软骨、肌腱造成损伤,严重时还会导致变形。这样一来,关节逐渐变得难以活动。
不过“治疗药物有了飞跃性的进步,如果及早发现,就能够及时遏制骨骼破坏(糜烂)和关节变形。此外,之前普遍认为它发展缓慢,但现在发现,特别是在发病初期病情会快速恶化,尽早发现并尽早治疗非常重要。”田边谷先生说道。100个人中就有一名患者,虽然不是常见病,但是如果具有可疑症状,请尽早去就诊。此外还发现,吸烟习惯和牙周病也是其风险因素。
“脚部的情况,穿鞋,加之施加体重,炎症还没有消除状态下就活动脚部,关节变形就容易恶化。因此,以防脚部变形,根据建议穿鞋或使用鞋垫等。”
手疼脚疼关节疼,风湿类疾病的各种痛,看看中医怎么治疗?各种风湿病,比如常见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这种风湿类的疾病,在临床上的表现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关节疼痛。对这种关节疼痛,中医认为,这些不同性质的疼痛,在临床上辩证上都有重要的意义。
1、胀痛,患者自我感觉关节发胀,疼痛的同时关节发胀发僵,既可能是大关节也可能是小关节。但是类风湿关节炎往往是小关节最为多见,多见于手指的指尖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肘关节等。这种胀痛,从中医辩证来说往往是湿邪致病为主,既可能是寒湿痹阻关节,也可能是湿热痹阻关节,这两种痹阻导致的关节疼痛大多数以胀痛为主。
换句话说,胀痛肯定是有湿,或者是寒湿,或者是湿热。如果是湿热呢往往是胀痛的同时还有红肿。如果是寒湿类型的痹症呢,往往是胀痛的同时还有局部发凉、皮色紫暗。这两种是最常见的胀痛类型。
羌活
胀痛还有一种类型,气滞型,由于气机瘀滞、经络不通。中医说,不通则痛,那么在临床上就表现为胀痛。除了胀痛以外呢,患者往往还有情志不畅的病史。气机不畅会表现得容易生气,情绪爱波动,胸胁腹部往往有胀满疼痛。
麻杏苡甘汤
面对这三种不同的症状呢,中医有不同的药方来应对:
寒湿:羌活胜湿汤、麻杏苡甘汤
湿热:宣痹汤、四妙散
气滞:柴胡疏肝、四逆散
2、灼痛。关节疼痛的同时局部体温升高,用手摸着烫手就是灼痛。这类灼痛的症状,有时也伴有肿胀。灼痛主要由热邪或者是湿热邪气导致,因此呢我们辩证有两种类型,一个湿瘀热痹阻关节,这种瘀热痹阻关节往往关节红肿、热痛程度都比较高,同时伴有体温发烧甚至38度以上。口干口苦口渴、心烦汗出。这种情况我们用:白虎加桂枝汤,重用生石膏。
桂枝汤
如果瘀热的同时又加湿热,往往表现得肿胀更明显。患者往往有口苦口干,口中粘腻,大便不通畅,舌苔黄厚腻,脉象滑数。这种情况我们以清理湿热,清热散痹为主:宣痹汤、二妙丸、四妙散、防挤蚕矢汤。
3、刺痛,关节痛如针刺、锥刺,或者像痛风患者有撕裂感的疼痛,这些都与瘀血有关系。瘀血痹阻以后,经络不通,不通则痛,表现为刺痛。
刺痛在临床上往往由两个方面所致:一个是因为久病加瘀,中医认为久病会留瘀,久病入络,经络当中有瘀血,不通畅了会疼痛。第二方面,外伤以后导致瘀血经络受损,瘀血停滞。外伤可能是直接的外力损伤或者是由于过度的疲劳,或者是过量的运动。这种情况下都有可能导致外伤性的关节疼痛。
刺痛是瘀血疼痛的典型特征,瘀血痹症的典型特征。那么瘀血导致的痹症在临床上除了刺痛以外还往往有关节局部活动受限。皮肤发暗、发紫、发青,患者往往夜间病情加重,运动后病情加重。舌象往往舌质比较暗,舌体可以有瘀斑、瘀点,脉象往往是悬涩脉。
针对淤血痹导致的关节疼痛,我们在临床上主要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主。
代表方:身痛逐瘀汤、血府逐瘀汤,老年人有气虚血瘀的,选用补阳还五汤。
血府逐瘀汤
4、串痛。关节疼痛游走不定,一会儿是上肢关节,一会儿又下肢关节,一会儿可是大关节,一会儿又可以是小关节,这种特点属于中医行痹的特点。这种行痹它的病因主要是受风所致。因为中医认为,风的特点是善行而数变,走串不定。所以说,风邪侵犯人体,入住经络以后往往表现出行痹的特点,所以行痹又叫风痹。
在临床上感受风邪以后,它既可能加寒湿,也可能加湿热,所以说在临床上辩证的时候应该分清寒热,如果是带有寒湿类型的痹症,我们祛风通络,同时养血活血,代表方首选防风汤,防风汤是治疗行痹中医非常有名的一个名方,祛风通络,治疗串痛。
防风
如果风邪加湿热,中医说风湿热痹,在临床上我们选用白虎加桂枝汤,如果湿热重,还可以合用宣痹汤或者是四妙散。
风湿免疫病不只表现为关节肿痛春天昼夜温差大,多风,忽燥忽湿,很容易导致“老风湿”症状加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医师慈维苹提醒,风湿病的病因并不只是受凉受潮,它的症状表现也不只是关节肿胀和疼痛,治病不要“闻激素色变”,也不能盲目进补增强免疫力的保健品。
(1)受凉受潮易加重病情
风湿病全称为“风湿性疾病”,是一组累及骨与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其他相关组织器官的慢性疾病的总称,包括10大类100余种疾病。其中有大家比较熟悉的骨质疏松、痛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也有容易混淆的类风湿关节炎和风湿热,还有相对陌生的干燥综合征、肌炎、系统性硬化症、抗磷脂综合征等。
风湿病并不单是受凉受潮造成的,多数时候这只是一个诱发疾病加重的因素。风湿病的病因复杂,虽然它不是一种遗传病,但许多患者因自身携带有易感基因,后天可能在病原菌感染、紫外线等环境因素和免疫紊乱的共同作用下发病。
在医院里,风湿免疫科有个外号,叫“疑难杂症科”,因为前来就诊的患者症状往往多种多样,包括反复发烧找不到感染证据的;心肌酶增高但没有冠心病的;年轻人发生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的;不明原因的血常规、肝肾功能异常的;部分肺病等。一些患者经专科治疗后效果不理想的,也会被推荐到风湿免疫科就诊,比如多发皮疹、眼红眼痛、长期眼干口干、反复口腔溃疡和多次流产、胎停育甚至是不孕不育的患者。
(2)注意不典型的风湿病
因为风湿病种类较多,当症状不典型时,通过一次筛查常常只能划定大致方向,医生还需要做进一步的化验检查来帮助诊断。到底是不是患有风湿病,医生最后会结合病史、症状、查体和辅以必要的化验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得出结论。
除了骨、关节和肌肉疼痛这些最常见的症状外,风湿病还有很多不典型的表现,如脱发、皮疹、光过敏、肢体末端遇冷变白变紫、口腔及外阴溃疡、口眼干燥、腮腺肿大以及消化、呼吸、泌尿、神经、血液等系统的相关症状。遇到这些病因不明的情况,建议尽快前往正规医院的风湿免疫科就诊,避免因延误诊治导致病情加重,造成内脏损伤。
由于风湿病与自身免疫反应密切相关,所以大多数情况下,抽血化验必不可少。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沉、免疫球蛋白、抗链球菌溶血素O、类风湿因子和抗核抗体谱等是风湿免疫科常做的化验。但需要说明的是,任何化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难以达到100%。也就是说,上述化验指标异常,不等于得了风湿病,只能反应存在患风湿病的可能性;而上述指标都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风湿病,只能说明患风湿病的可能性较小。以化验类风湿因子为例,阳性不一定是代表患有类风湿关节炎,还可能是系统性红斑狼疮、乙型肝炎、肿瘤等,有少数健康人也可显示为阳性。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类风湿因子的阳性率在80%左右。
此外,影像学检查对于诊断风湿病也很重要。比如,关节炎可能需要做关节X线、CT、核磁或者超声检查,而怀疑血管炎的患者,还需要完善多部位血管的超声或者CT、核磁检查。
(3)“利大于弊”方可使用激素
在门诊,时常听到有患者说,“风湿病是不死的癌症”。事实上,早在100多年以前,就已经有了之一种治疗风湿病的药物,那就是从柳树皮里提取出来的阿司匹林。如今,药物治疗风湿病已经取得了迅猛发展,药物种类主要包括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生物制剂及小分子靶向药物等。
糖皮质激素可能是大多数人一提到风湿病治疗首先想到的药物。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风湿病都需要使用激素治疗,只有在使用激素利大于弊的时候,医生才会根据患者的风湿病类型、病情轻重、合并症及体重等因素,制定个性化应用方案。比如,对于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后抗炎止痛效果不佳的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重要脏器功能受损甚至危及生命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医生会使用适当剂型剂量的激素,借助激素强大的抗炎和免疫抑 *** 用,迅速控制病情。
虽然以目前的医学发展水平,风湿病还不能被根治,但只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并坚持治疗,绝大部分患者都可以缓解症状、延缓病情发展甚至控制病情不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做到带病正常生活和工作。
更为重要的是,大部分治疗风湿病的药物,包括之前价格较高的一些生物制剂和小分子靶向药物已大幅降价,被纳入集采品种、医保目录、特药目录,大大减轻了风湿病患者的经济负担。
(4)增强免疫力的保健品别乱吃
一旦确诊风湿病,千万不要讳疾忌医。除了少数患有免疫缺陷病的患者外,多数风湿病的自身免疫反应并不是免疫力低下,而是免疫功能紊乱——也就是免疫功能异常活化后产生了大量的自身抗体,造成机体组织损伤。部分抗风湿病药物就是通过免疫抑制发挥治疗作用的,而盲目进补增强免疫力的保健品可能加重免疫功能异常活化,不但对治疗无益,反而可能导致病情恶化。
有些患者“闻激素色变”,却轻信“偏方治大病”。医生查看患者带来的所谓偏方发现,里面的成分其实就是激素。患者刚开始使用时觉得消肿止痛效果很好,但是时间一长便出现了高血糖、股骨头坏死等副作用,一旦停药症状还会加重。
所以,药物只有遵医嘱使用,才能既达到治疗效果,又能把风险控制在更低。不论被确诊为哪一种风湿病,也不管医生制定了哪一种治疗方案,都需要患者配合医生规律服药,千万不要症状见好或者化验指标恢复正常就擅自停药。不同风湿病的治疗需要不同的疗程,突然停药很容易造成疾病的反复甚至是加重。当然,也不是说服药就得一成不变,还需要患者定期到医院复诊、监测治疗效果,由医生根据复查情况适时调整治疗方案。只有做到了这些,才能在控制好病情的前提下,把药物的副作用降至更低。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 汪丹
流程编辑:U031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风湿对人体有什么危害?患者会觉得非常痛苦风湿是中老年人群特别容易出现的一种疾病,一旦出现风湿问题,患者就会觉得非常痛苦,风湿疾病出现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遗传因素引起的,也有可能是感染因素造成的,患上风湿疾病对身体健康的危害也非常大,一定要注意做好预防措施,也应该注意劳逸结合。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风湿对人体有什么危害,想要了解的人就一起和重庆鑫舜风湿医院(原重庆风湿医院)来看看。
风湿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风湿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现在出现风湿疾病的人越来越多,患者会觉得比较痛苦,出现风湿疾病可能是湿气寒气侵入身体里面所引起的,患者会出现的症状有腰背疼痛,颈肩疼痛,关节疼痛等等。
风湿疾病会造成的危害还是非常大的,会出现僵硬的感觉,特别是早上起来以后或者长时间休息以后,关节就容易出现僵硬感,适度的进行活动以后,这种僵硬的感觉就能够慢慢的消失以及缓解,可能会持续几个小时。
风湿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风湿疾病还容易导致乏力的情况出现,肌肉的力量会下降,或者肌肉的功能会丧失,可能会和其他的症状同时出现,所以很多患者都没有办法很好的辨认清楚,像疲劳,疼痛的症状就会和乏力一起出现,在做吞咽咀嚼或者行走的动作时候就会出现明显乏力症状,一定要进行正确的鉴别以及诊断。
风湿病还容易导致疲劳症状出现,情况严重的话患者的日常生活也没有办法正常完成,不管是在非炎性疾病还是炎性疾病情况之下,疲劳的感觉都会出现。
风湿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风湿疾病想要更快的改善,一定要好好的锻炼身体,让身体体质增强,这样对身体的恢复有更大的帮助,坚持锻炼身体的人抵抗疾病的能力也会增强,这样患上疾病的几率自然也能够减少一些,风湿疾病恢复的速度也可以更快。
风湿对人体有什么危害?上面给大家介绍的就是风湿的危害有哪些,患上风湿疾病以后还应该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总是处在悲观的情绪之下,注意劳逸结合,也应该做好保暖措施,不要让身体再次受寒气侵袭,只要认真的调节疾病就能得到控制以及得到更有效的治疗。
风湿,关节疼痛,老中医:用这几味中药泡脚,驱寒散湿、疼痛减轻生活中,我们的身体很容受到风寒、湿邪的入侵,进而侵袭到我们的经络,或者关节,就会导致经络组织不通,出现关节疼痛,特别是经常在户外,或者长期生活的环境较为潮湿的人群中比较常见,一方面是受外邪的侵袭,主要指的是风、寒、湿;另一方面主要是指患者口中经常说到的受风了、受寒了、受凉了,这些情况都会导致我们肢体关节的疼痛。
寒湿引起关节疼痛的主要表现?
引起寒湿引起的关节疼痛,一般以酸重为主,特别是酸痛,或是有肿胀,在阴雨季节症状更明显,中医学上这种情况属寒湿痹症。 主要是指的寒、湿等邪气侵入人体的经络,留于关节,导致经脉气血闭阻不通,不通则痛。另外呢,肾主骨生髓,肝主筋,肝肾气不足也会导致关节疼痛,所以在治疗上,中医以温补肝肾,散寒通络,祛风除湿为主。
我们可以从我们的双脚来达到这个目的,比如泡脚疗法,为什么呢?
我们的双脚在人体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人体的“第二大脑”,中医学认为,双脚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经络的重要起始部位,我们的脚上有136个穴位,人的五脏六腑的功能在脚上都有相应的穴位反应区。
而我们的双脚是在身体的最下方,也是阳气最薄弱的地方,也是最容易受风寒湿邪的入侵,久而久之,体内就会出现寒湿加重的情况,进而导致一些因寒湿引起的关节疼痛。
通过泡脚能 *** 足部的穴位、反射区和经络,增强机体的免疫力,防御外邪入侵对关节造成疼痛。
巧用这几位中药泡脚熏洗,关节更健康。
当归、赤芍、熟地、川穹、桃仁、红花、伸筋草、透骨草、桑枝、丝瓜络、桂枝、薏仁、艾叶,这几位药材分别有温补肝肾,散寒通络,祛风除湿的作用,每天用这几味药材泡脚,对风寒湿引起的关节疼痛有很好效果。
用法:首先将上述药材浸泡1日,再进行煎熬,熬30分钟左右即可,然后将药液倒入瓷盆内,趁热熏洗双脚(先熏后洗),每次泡脚20分钟左右即可。时间允许的话,每天早晚各两次, 泡脚的时候,水位尽量淹过脚踝。
泡完脚之后,趁热打铁,可以做下反射区的一个 *** ,那么我们脚部关节的反射区在哪里呢?
1、膝关节
在我们外边踝关节的正下方,然后去找痛点或者酸胀的点,重按10次,反复做2组。
图:白点处即是反射区
2、肩关节
肩关节的反射区在小指指根后侧,同样找到酸胀的点,重按10次,反复做2组。
图:白点处即是反射区
另外,上述已经说过,肾和关节的健康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此时也可以找到肾的反射区进行 *** 。脚底肾反射区就在人体左右脚板的正中间,同样找到酸胀的点,重按10次,反复做2组
总结:
我们的关节对天气的变化非常敏感,关节组织往往随气候改变而收缩和松弛,造成旧病复发,关节疼痛。所以,对于关节炎等疾病的预防和调养首先要保暖防寒,特别是关节和脚部的保暖。每日泡泡脚,并且适当 *** 脚步相应的反射区,可以起到很好的通血活络、散寒祛湿的作用。对于比较严重的关节疾病,除了防潮保暖外,还应及时就医,及时做出相应的治疗。
什么是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怎么判断?症状有哪些?大家好,我是中医陈大夫。今天和大家说说风湿性关节炎,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骨骼性疾病,风湿骨病的发生往往和患者的抵抗力以及外界的风湿病毒的侵害有关,其主要症状就是会出现红肿、灼热、剧痛,严重的还会出现关节变形,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多不便。如果觉得我说得对啊,对你呢也有用,大家可以点赞收藏,转发给身边有需要的人。下面我以一位患者的实际案例为大家详细讲解一下。
我接诊过一位46岁的男性患者,这位患者关节疼痛、肿大变形、僵化,肢体不能活动已经一年多了。有一天突然高烧39度多,继而出现左膝、左踝、关节红肿疼痛,行走不便,虽然治疗半年,但病情日渐加重,两手腕、食指关节也相继红肿疼痛,变形,僵化,活动严重受限,晨起伸不开。两膝关节肿大、变形,不能自由屈伸,左腿较重。两踝关节肿大如脱。经医院检查,诊断为风湿性关节炎。用过各种办法,不见好转。来诊时,患者是由孩子背进来的,患者自述,除了上述情况,自己还间断性高烧,身体怕冷,食欲不振。我看了看他的舌脉,见他舌苔白腻,脉象弦数。那我们可以通过这些症状,中医辨证来看,患者属于风寒湿三邪侵袭致痹,肾虚而寒邪入骨,骨失所养之尫痹。治拟补肾祛寒、散风活络之法,先调理2个月。二诊时,患者已经能自己行走,不用拐杖。两手腕及指关节虽仍有变形,但可用力活动,手按着也不疼。效不更方,用原 *** 继续调理2个月。三诊时患者说自己最近食欲不错,关节虽然仍有变形,但均不影响活动。之后用活血通络的 *** 长期巩固调理半年。再次复诊时,患者四肢功能明显好转,可以自由蹲下、站起、站立一小时也不觉得累,舌苔恢复正常。患者去医院复查,类风湿因子仍为阳性,但能坚持上班,并且能胜任比较繁重的工作,并无痛苦。病情已经稳定。接下来呢给大家讲解一下这位患者的诊断思路,大家认真听:
这位患者因久处于寒潮之地而发病,尫痹多因风寒湿邪侵袭所致。寒湿最易伤肾,肾虚不能御邪,寒湿乘虚深侵,致使风寒湿三邪深侵致肝肾、筋骨。而且内外之邪互为影响,凝聚不散,经络闭阻,血气不行,常可加重病情发展。尫痹的治疗 *** 大多是以补肾祛寒为主,辅以化湿散风,养肝柔筋,祛瘀通络。祛寒、化湿、散风,使风寒湿三邪从内出外。活血通络可去瘀生新。肾气旺,精气足,则髓生骨健,关节筋脉得以淖泽荣养,可使已失去正常功能的肢体、关节渐渐恢复功能。建议大家平时注意保暖,避免受凉,保持室内的干燥和通风。
那么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我是陈雪,关注我更多中医问题我们下期见。
风湿免疫病不只表现为关节肿痛春天昼夜温差大,多风,忽燥忽湿,很容易导致“老风湿”症状加重。而实际上,风湿病的病因并不只是受凉受潮,它的症状表现也不只是关节肿胀和疼痛。治疗风湿病不要“闻激素色变”,也不能盲目进补增强免疫力的保健品。
视觉中国供图
受凉受潮易加重病情
风湿病全称为“风湿性疾病”,是一组累及骨与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其他相关组织器官的慢性疾病的总称,包括10大类100余种疾病。其中有大家比较熟悉的骨质疏松、痛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也有容易混淆的类风湿关节炎和风湿热,还有相对陌生的干燥综合征、肌炎、系统性硬化症、抗磷脂综合征等。
风湿病并不单是受凉受潮造成的,多数时候这只是一个诱发疾病加重的因素。风湿病的病因复杂,虽然它不是一种遗传病,但许多患者因自身携带有易感基因,后天可能在病原菌感染、紫外线等环境因素和免疫紊乱的共同作用下发病。
在医院里,风湿免疫科有个外号,叫“疑难杂症科”,因为前来就诊的患者症状往往多种多样,包括反复发烧找不到感染证据的;心肌酶增高但没有冠心病的;年轻人发生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的;不明原因的血常规、肝肾功能异常的;部分肺病等。一些患者经专科治疗后效果不理想的,也会被推荐到风湿免疫科就诊,比如多发皮疹、眼红眼痛、长期眼干口干、反复口腔溃疡和多次流产、胎停育甚至是不孕不育的患者。
注意不典型的风湿病
因为风湿病种类较多,当症状不典型时,通过一次筛查常常只能划定大致方向,医生还需要做进一步的化验检查来帮助诊断。到底是不是患有风湿病,医生最后会结合病史、症状、查体和辅以必要的化验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得出结论。
除了骨、关节和肌肉疼痛这些最常见的症状外,风湿病还有很多不典型的表现,如脱发、皮疹、光过敏、肢体末端遇冷变白变紫、口腔及外阴溃疡、口眼干燥、腮腺肿大以及消化、呼吸、泌尿、神经、血液等系统的相关症状。遇到这些病因不明的情况,建议尽快前往正规医院的风湿免疫科就诊,避免因延误诊治导致病情加重,造成内脏损伤。
由于风湿病与自身免疫反应密切相关,所以大多数情况下,抽血化验必不可少。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沉、免疫球蛋白、抗链球菌溶血素O、类风湿因子和抗核抗体谱等是风湿免疫科常做的化验。但需要说明的是,任何化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难以达到100%。也就是说,上述化验指标异常,不等于得了风湿病,只能反应存在患风湿病的可能性;而上述指标都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风湿病,只能说明患风湿病的可能性较小。以化验类风湿因子为例,阳性不一定是代表患有类风湿关节炎,还可能是系统性红斑狼疮、乙型肝炎、肿瘤等,有少数健康人也可显示为阳性。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类风湿因子的阳性率在80%左右。
此外,影像学检查对于诊断风湿病也很重要。比如,关节炎可能需要做关节X线、CT、核磁或者超声检查,而怀疑血管炎的患者,还需要完善多部位血管的超声或者CT、核磁检查。
“利大于弊”方可使用激素
在门诊,时常听到有患者说,“风湿病是不死的癌症”。事实上,早在100多年以前,就已经有了之一种治疗风湿病的药物,那就是从柳树皮里提取出来的阿司匹林。如今,药物治疗风湿病已经取得了迅猛发展,药物种类主要包括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生物制剂及小分子靶向药物等。
糖皮质激素可能是大多数人一提到风湿病治疗首先想到的药物。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风湿病都需要使用激素治疗,只有在使用激素利大于弊的时候,医生才会根据患者的风湿病类型、病情轻重、合并症及体重等因素,制定个性化应用方案。比如,对于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后抗炎止痛效果不佳的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重要脏器功能受损甚至危及生命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医生会使用适当剂型剂量的激素,借助激素强大的抗炎和免疫抑 *** 用,迅速控制病情。
虽然以目前的医学发展水平,风湿病还不能被根治,但只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并坚持治疗,绝大部分患者都可以缓解症状、延缓病情发展甚至控制病情不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做到带病正常生活和工作。
更为重要的是,大部分治疗风湿病的药物,包括之前价格较高的一些生物制剂和小分子靶向药物已大幅降价,被纳入集采品种、医保目录、特药目录,大大减轻了风湿病患者的经济负担。
增强免疫力的保健品别乱吃
一旦确诊风湿病,千万不要讳疾忌医。除了少数患有免疫缺陷病的患者外,多数风湿病患者的自身免疫反应并不是免疫力低下,而是免疫功能紊乱——也就是免疫功能异常活化后产生了大量的自身抗体,造成机体组织损伤。部分抗风湿病药物就是通过免疫抑制发挥治疗作用的,而盲目进补增强免疫力的保健品可能加重免疫功能异常活化,不但对治疗无益,反而可能导致病情恶化。
有些患者“闻激素色变”,却轻信“偏方治大病”。医生查看患者带来的所谓偏方发现,里面的成分其实就是激素。患者刚开始使用时觉得消肿止痛效果很好,但是时间一长便出现了高血糖、股骨头坏死等副作用,一旦停药症状还会加重。
所以,药物只有遵医嘱使用,才能既达到治疗效果,又能把风险控制在更低。不论被确诊为哪一种风湿病,也不管医生制定了哪一种治疗方案,都需要患者配合医生规律服药,千万不要症状见好或者化验指标恢复正常就擅自停药。不同风湿病的治疗需要不同的疗程,突然停药很容易造成疾病的反复甚至是加重。当然,也不是说服药就得一成不变,还需要患者定期到医院复诊、监测治疗效果,由医生根据复查情况适时调整治疗方案。只有做到了这些,才能在控制好病情的前提下,把药物的副作用降至更低。
(原标题:风湿免疫病不只表现为关节肿痛)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 慈维苹(作者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医师)
流程编辑:u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