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延收益怎么摊销(详解递延收益的摊销 *** )-百科-

递延收益怎么摊销(详解递延收益的摊销 *** )

牵着乌龟去散步 百科 48 0

递延收益是指在一定期限内未实现的收益或费用,例如企业应收账款的利息、应付账款的利息等。递延收益的摊销是会计核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将递延收益按照一定的方式分配到各个会计期间中,以便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济状况和财务状况。

递延收益的摊销 *** 有以下三种

1.直线摊销法

直线摊销法是将递延收益平均分配到各个会计期间中,每个会计期间摊销的金额相等。摊销公式为递延收益÷摊销期限=每期应摊销的递延收益金额。则该企业需要在12个月内摊销2万元的递延收益。每个月摊销的递延收益为2万元÷12个月=1666.67元。

2.比例摊销法

比例摊销法是将递延收益按照实际发生的比例分配到各个会计期间中,每个会计期间摊销的金额不相等。摊销公式为递延收益×本期实现收益÷预计总收益=本期应摊销的递延收益金额。如果在2019年6月30日将其中一半的有价证券出售,获得6万元的收益,则该企业需要在2019年上半年摊销1万元的递延收益。上半年的实现收益为6万元,预计总收益为12万元,因此摊销比例为50%。摊销的递延收益金额为2万元×50%=1万元。

3.单次摊销法

单次摊销法是将递延收益全部分配到一个会计期间中,不进行分期摊销。适用于递延收益的实现时间无法确定的情况。如果在2019年12月31日收到全部收益,则该企业需要在2019年12月31日摊销2万元的递延收益。

以上是递延收益的三种摊销 *** ,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 *** 进行摊销,以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济状况和财务状况。

递延收益是指企业在一定条件下获得的、尚未实现的收益。企业购买了一项长期投资,但该投资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还未能带来收益,这部分收益就被称为递延收益。那么,如何摊销递延收益呢?下面将详细介绍递延收益的摊销 *** 。

递延收益怎么摊销(详解递延收益的摊销方法)-第1张图片-

1. 确定递延收益的来源

在进行递延收益的摊销前,首先需要确定递延收益的来源。递延收益主要有两种来源一种是长期资产的折旧或摊销,另一种是长期负债的利息。

2. 确定递延收益的期限

递延收益的期限是指递延收益所产生的实际收益的期限。一项长期投资的递延收益期限可以是该投资的使用寿命。在进行递延收益的摊销时,需要根据递延收益的期限来确定每年的摊销金额。

3. 确定递延收益的摊销方式

递延收益的摊销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线摊销法,另一种是加速摊销法。

直线摊销法是指将递延收益平均分摊到递延收益期限内的每一个会计期间。一项长期投资的递延收益期限为10年,那么每年的摊销金额就是递延收益总额除以递延收益期限,即每年摊销1/10的递延收益。

加速摊销法是指在递延收益期初,将递延收益的总额与递延收益期限相除,得到每年的摊销比例。在后续的会计期间中,递延收益的摊销金额会逐年递减。一项长期债券的递延收益期限为5年,那么第1年的摊销比例为1/5,第2年的摊销比例为2/5,第3年的摊销比例为3/5,以此类推。

4. 计算递延收益的摊销金额

在确定了递延收益的来源、期限和摊销方式后,就可以计算出每年的摊销金额了。摊销金额等于递延收益总额乘以每年的摊销比例。一项长期投资的递延收益总额为10000元,递延收益期限为10年,采用直线摊销法,那么每年的摊销金额就是10000元除以10年,即每年摊销1000元的递延收益。

总之,递延收益的摊销 *** 需要根据递延收益的来源、期限和摊销方式来确定。只有正确地进行递延收益的摊销,才能保证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标签: 摊销 收益 详解 *** 怎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