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古称海州,别称港城,江苏省辖地级市。
连云港是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具有海运、陆运相结合的优势。同时,它也是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城市,有2200多年建城史。
2021年,连云港被列为全国沿海27个主要港口之一,并正式确定为国际枢纽海港。
然而,2022年GDP总量仅为4005亿元,在省内排最后一名。
看似拿着一手好牌、起点不低的连云港,为什么经济发展不起来呢?
一、区域经济对港口依赖度低、同质化竞争严重
早期的连云港货物运输以中西部地区为主,但这部分的区域经济对港口的依存度不到15%。根本原因在于港口建设在腹地、产业、水运等要素方面先天不足。
上世纪30年代连云港的定位以铁路集散为主,当时的港口经济并未与产业发展相联。
另一方面,沿海港口密集度高,连云港北面是日照港,两者相距不足100公里,另有青岛、天津、烟台等港口不断崛起。
即使在本省沿海,除了东台、海安没有自己的港口外,其他均建设了海港,大丰港已经开通到日韩的国际航线。苏中、苏北的出海通道增多,连云港不再是唯一选择。
二、交通发展滞后于周围城市
从交通条件来说,连云港拥有海港、铁路、机场、运河、高速公路等交通集成的完整体系。
但是,连云港的规划和建设却严重滞后于新世纪发展需求,等级不高,集疏运条件较为落后,也严重制约了港口作用的充分发挥。
2018年,青盐铁路开通运营,连云港才正式迈入“高铁时代”。2020年,连镇高速铁路全线开通运营,将苏北、苏中、苏南连为一体,终于实现了连云港与长三角中心城市的无缝对接、互联互通。
三、港、产、城发展上思路不够清晰,长期缺乏系统性思维
连云港本是国家和省里一直给予关注的城市,但这也导致一种“等靠要”的心态,积极主动的干劲相对不足,对标意识和接轨意识不强。
连云港曾先后提出过“以港兴市”“以工兴港、以港兴市、以市带农” 、“一心三极、一体两翼”、“港产城互动”等多项发展战略,遗憾的是在发展上思路不够清晰,缺乏定力,且未能拿出行之有效的措施。
没有一鼓作气、迎难而上的干劲,也没有有效可靠的措施,致使连云港在发展中节节败退。
四、未能抓住发展机遇
1984年,江苏省长顾秀莲为连云港争取成为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随之而来的是400亿贷款援助。各类酒厂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原以为这会成就连云港新一轮的经济腾飞,却不料被举报到北京了。
1994年,根据建设部、国家计委联合印发陇海兰新地带城镇发展与布局规划,连云港成为了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方桥头堡。本是政策倾斜和扶持,然而,连云港依旧没抓住这次机遇。
2009年,连云港和南通作为江苏沿海大开发战略方案中的排头兵,连云港没有立即出台配套政策,在招商引资方面一直是爱来不来的姿态,领导班子不作为的态度,也是连云港发展无力的原因。看看已经迈进万亿元俱乐部的南通,就知道了。
2013年,在“一带一路”的项目中,连云港可谓是重要的一环。除了民营医药产业外,连云港依旧错失了很多,大部分汽车元器件企业选择了盐城,铁路集装箱选择了徐州,港口出海有日照和青岛分流。
结束语
连云港的发展虽然不尽人意,归其原因有客观方面的,也有它自身的因素。但不管怎样,不纠结于过去,勇于展望未来、奋力前行才是正确的姿态。
连云港:迅猛发展的城市实力,璀璨蜕变的城市面貌连云港作为江苏省重要的沿海城市,近年来以其迅猛的发展速度而备受瞩目。在城市的各个方面,连云港都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和进步,焕发出璀璨的新光彩。从基础设施建设到经济发展,从城市规划到生态环境保护,连云港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蜕变成为现代化、宜居宜业的城市。
首先,连云港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近年来,城市加大了对交通运输、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力度,提升了城市的整体交通和供给水平。新建的高速公路、铁路、港口等交通枢纽,使得连云港与内陆地区的联系更加便捷,大大促进了物流和产业发展。
其次,连云港的经济发展蓬勃壮大。传统的渔业、造船业等产业依然发展良好,同时新兴产业如物流、新能源、高新技术等也迅速崛起。城市以打造开放型经济为目标,积极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人才。连云港逐渐成为一个具有多元化产业优势的现代化城市。
此外,连云港注重城市规划与建设,使得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新建的现代化商业区、城市广场、公园绿地等配套设施林立,提供了丰富的休闲娱乐场所和公共服务空间。城市的建筑风格也日益多样化,传统与现代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景观。
与此同时,连云港对生态环境保护也给予了高度重视。大力推进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工作,加强对海洋、湖泊、森林等生态资源的保护,努力创造宜居的生态环境。通过生态文明建设,连云港正在打造一个绿色发展的城市形象。
连云港的迅猛发展不仅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和城市的面貌变化,也带给居民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生活品质的提升。这座城市以其宜人的气候、丰富的资源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才和投资。连云港正以其蓬勃发展的城市实力,焕发着璀璨蜕变的城市面貌。
总之,连云港作为一个迅速崛起的现代化城市,正以其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城市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巨大变化,展示出令人瞩目的发展速度和实力。连云港正在以其璀璨蜕变的城市面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目光,成为一个充满希望和活力的城市。
连云港:一个有着无限可能的城市连云港:一个有着无限可能的城市
连云港,这座位于江苏省东海岸的城市,或许对大多数人来说都还有些陌生。
但是,它却是一个有着无限可能的城市。
它拥有着漫长的海岸线、独特的港口优势,以及自然美景。
那么,如何将连云港变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
发展港口经济:提升城市竞争力
连云港素以其独特的港口优势而著称。
它是华东地区更大的沿海港口城市,港口吞吐量一直位列全国前列。
但是,与其他港口城市相比,连云港的港口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港口业务单一、运输成本高昂等,这些问题限制了连云港港口的发展。
因此,改善港口的运输条件,提高港口的吞吐量和效率,对于提升连云港的竞争力而言至关重要。
旅游业:打造一张城市名片
随着人们对旅游业的需求增加,连云港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连云港拥有着独特的海岸线和豁然开朗的自然美景。
市容整洁、环境优美、气候宜人,这些优质的环境资源都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因此,打造一张城市名片,推广城市风貌,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对连云港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会。
创新产业:推动城市经济发展
高端制造和新兴产业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些领域,连云港的发展也是出类拔萃的。
连云港有着优秀的科研机构、技术人才,这为创新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因此,支持和推动创新产业的发展,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对于连云港而言是实现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途径。
政策扶持:加快城市发展步伐
政策扶持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政策扶持方面,江苏省已经开始向连云港倾斜。
从政策上来看,江苏省近年来出台了很多支持连云港发展的政策,例如:新区发展、产业转移等。
与此同时,江苏省还注重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这也将为连云港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
结语
在未来,连云港将会面临很多挑战,但也有很多机遇。
要想把连云港这座城市打造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我们需要把握机会,充分利用城市的资源优势,加快城市发展步伐。
只有这样,连云港才能成为一个富有活力和活力的城市,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为何江苏连云港市如此疯狂造城,激进的连云港与连云港市城市格局为何江苏连云港市如此疯狂造城,激进的连云港与连云港市城市格局
近年来,江苏省连云港市以其不断扩张的城市格局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城市中高楼林立,道路纵横交错,不断涌现出新的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园区。这一连串的城市建设项目引发了人们的疑问,为何连云港市如此疯狂地进行造城?这背后究竟是什么样的考量和战略?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这一问题。
首先,经济发展是推动城市扩张的最主要动力之一。连云港地处中国沿海,拥有得天独厚的港口资源,是我国重要的外贸港口之一。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对外贸易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连云港作为一个区位优势明显的城市,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外贸发展的热点区域。为了适应外贸的发展需求,城市需要不断扩大港口和相关的基础设施,从而吸引更多的商贸活动,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
其次,人口增长也是城市扩张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连云港市吸引了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和投资者前来定居和创业。这些人口的增加带来了更多的消费需求和劳动力资源。为了满足这一人口增长的需求,城市不得不进行住房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以确保人们的居住和工作条件。
另一方面,城市规划和政策也在推动着连云港的城市扩张。 *** 部门往往会制定一系列的政策,鼓励投资者参与城市建设项目。这些政策可能包括税收优惠、土地出让等方面的激励措施,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流入城市。而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商业环境的改善,更多的投资者会被吸引到这里,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然而,尽管城市扩张带来了许多好处,也引发了一些问题和担忧。首先,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往往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这可能导致土地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其次,过快的城市扩张可能会导致基础设施跟不上,造成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此外,城市扩张还可能导致社会资源分配不均,加剧贫富差距。因此,在进行城市扩张时,必须要在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公平等多个方面进行权衡。
综上所述,江苏连云港市之所以如此疯狂地进行造城,是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经济发展、人口增长、政策支持等因素都在推动着城市不断扩张,以适应当地和国家发展的需要。然而,城市扩张也需要谨慎处理,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等问题。在未来的发展中,连云港市需要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可持续发展,建设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
江苏发展的短板——连云港市:为何未能实现经济实力?
江苏省作为一个经济大省,各个地级市的发展水平普遍较高,然而却存在着一座发展短板,那就是连云港市。
作为之一批对外开放的城市,连云港市地理位置优越,基础设施完善,然而其经济发展却一直平平,不仅在江苏省内排名倒数,也在全国范围内不具备较高的地位。
为什么连云港市无法将其优越的条件转化为真正的经济实力,这的确令人遗憾。
一、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势
连云港市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位于亚欧大陆桥的最东部。
其基础设施建设已经非常完善,包括陇海铁路、徐连高铁、连云港港、连云港花果山机场等。
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为连云港市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然而,尽管有这些优势,连云港市的经济发展却迟迟未能起步。
二、经济发展水平的疲软
尽管连云港市具备一定的基础设施条件,然而其经济发展水平却一直疲软。
据统计,连云港市的GDP规模在江苏省内名列倒数,而在全国范围内也无法有所突破。
虽然连云港市拥有发展优势,但仍未能在经济领域展现出真正的活力和竞争力。
三、经济结构调整的不到位
连云港市的经济结构主要以传统产业为主,如港口、石化等。
尽管这些产业是连云港市的支柱产业,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传统产业已经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
然而,连云港市在经济结构调整方面的努力并不足够,没有有效地引进和培育新的支柱产业,这导致了经济发展的停滞。
四、人才的流失和留用问题
连云港市的人才流失问题也是其经济发展短板之一。
由于经济发展乏力,连云港市吸引人才的能力不足,不少优秀的人才选择离开连云港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
与此同时,连云港市在引进和留用人才方面的政策和措施也较为滞后,没有为人才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五、缺乏创新驱动发展
连云港市在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存在欠缺。
虽然近年来有一些创新型企业的涌现,但整体创新能力相对较弱。
缺乏创新的驱动,会导致企业竞争力的下降,也限制了连云港市经济发展的长远动力。
六、 *** 角色的不到位
连云港市 *** 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的角色发挥不到位。
*** 在引导和支持企业发展、制定发展规划等方面需要更加积极主动,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政策支持。
此外, *** 在人才引进和培育方面也需要加大力度,为人才提供更好的平台和机会。
总结
连云港市作为江苏省的发展短板,尽管具备较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基础设施优势,却在经济发展方面一直处于平平状态。
其经济发展疲软、经济结构调整不到位、人才流失和留用问题、缺乏创新驱动等方面都是导致连云港市无法实现经济实力的主要原因。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连云港市 *** 需要积极主动地推动经济发展,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培育新的支柱产业,加强创新驱动,改善人才引进和留用政策等,以实现连云港市经济的长远发展。
连云港市:现状与未来发展多是指连云港市位于江苏省苏北地区的阿连多渔港。
近年来,连云港市委、市 *** 高度重视发展,积极推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力争在未来几年夺回第12宝座。
下面将为您介绍连云港市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规划。
一、黄海之滨,连接世界的大港
连云港市位于黄海之滨,地理位置优越,是苏北地区重要的海港城市。
该市拥有多个港口,其中以阿连多渔港最为著名,是全国重要的渔业港口之一。
此外,连云港还拥有大亚湾港口、新海港等,为进出口贸易提供了便利条件。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连云港的港口经济也蓬勃发展,成为苏北地区乃至整个江苏省乃至全国的重要物流节点。
二、低调发展,追求真实的幸福
尽管连云港市的发展相对低调,但这并不妨碍该市追求真实的幸福生活。
连云港市委、市 *** 一直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不断推进民生改善和社会事业发展。
近年来,该市加大了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的投入,提高了居民的生活品质。
同时,连云港市还注重保护生态环境,积极推进绿色发展,为居民提供更宜居的环境。
三、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虽然连云港市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连云港市需要更多的基础设施建设,以提升城市的发展水平。
其次,该市需要吸引更多的投资,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
再次,连云港市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苏北地区的发展。
面对挑战,连云港市也有着巨大的机遇。
近年来,国家对苏北地区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为连云港市提供了发展的良好机遇。
此外,连云港市还可以借助自身的优势,加大对外合作,吸引更多的资金和项目,推动经济发展。
四、未来发展规划
连云港市已经制定了2023年的发展规划,力争夺回第12宝座。
该市将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的发展水平。
同时,连云港市将继续推动产业升级,加快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该市还将加大对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的投入,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同时,连云港市还将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苏北地区的发展。
综上所述,连云港市作为苏北地区重要的海港城市,发展潜力巨大。
虽然目前在苏北地区的竞争中暂居第13名,但连云港市将全力以赴,力争夺回第12宝座。
未来几年,该市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与此同时,连云港市还将注重民生改善和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相信在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连云港市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连云港一季度GDP数据低调公布,谨慎中透露着提防?2023年4月22日,连云港在江苏省人民 *** 官网上发布之一季度GDP数据: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9.5%,高于全省平均增速4.8个百分点,增速位列全省之一位。#连云港头条#?
连云港在2022年四季度被宿迁虐了一把之后,连云港变得聪明了。在2023年一季度GDP数据的公布中,连云港没有直接公布一季度GDP具体数据,而是采取公布区域生产总值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比例。从这一点上看,连云港是留足了心眼,可比价同比计算增长率达到9.5%,这只是连云港自己跟自己比,并不能代表一季度GDP的名义增长率。
2023年一季度,广东省的GDP按照可比价同比计算,增长率为4.0%,但是名义增长率为5.89%,江苏省的GDP按照可比价同比计算,增长率为4.7%,但是名义增长率仅为5.54%。可见按照可比价同比计算出增长率和名义增长率不具备对应关系。#江苏头条#?
连云港选择公布按照可比价同比计算增长率的方式公布一季度的GDP数据,可以避免三个尴尬:
- 可以避免再次被宿迁忽悠,把自己的底牌露出来,造成无法挽回的局面。给连云港和宿迁都留足了空间,不至于从一季度一直比拼到四季度。很有可能,连云港2023年全年都会采取公布按照可比价同比计算增长率的方式公布GDP数据。以进为退,把自己的成绩单给上级看,既有亮点,也顾全了大局。#宿迁头条#?
- 可以回避连云港一季度GDP名义增长率低于预期的事实。2022年,沿海七大重点石化港口城市都在积极布局石化产业,在国内外大环境不好的形势下,很多石化企业的毛利都在下降,从恒力、盛虹等石化企业的一季度财报可以明显感受到这一点。连云港电耗增长全省之一,但是创造的工业增加值可能不及宿迁。
- 连云港掩耳盗铃,自己给自己打气。在一季度反腐斗争中,连云港的 *** 发生塌方式腐败,为了扭转群众对 *** 作为力度不够的印象,采取报喜不报忧的方式公布一季度的GDP数据,无非是让连云港人民对 *** 保持信心。
困难只是眼前的,连云港具备超越宿迁的发展潜力。连云港坦诚阳光,努力前行,超越宿迁只是几个季度的问题。
连云港头上顶着太多的虚名,身上背负着太多的厚望,总是想着摆脱宿迁的追赶,超越淮安的步伐。其实,想着这些又有什么用呢?连云港是具备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但是连云港不具备宁波那样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宁波的背后是杭州,是上海,是浙江,是长三角经济最发达的区域,而连云港的背后是宿迁、徐州,是鲁南,是盐城。鲁南有青岛,盐城还有南通,留给连云港的选择只有宿迁、徐州。连云港要实现快速增长,需要找到突破口。
- 宿迁、徐州以及河南、安徽等部分城市正在承接苏南、浙江等地大量纺织企业,这些行业的发展会用到大量的纺织印染助剂,而这些企业大多还集中在苏南、浙江,而纺织印染助剂的主要生产原料就是石化企业的产品。在全国范围内招商,把纺织印染助剂的生产企业招到连云港来,一方面可以消化连云港石化企业的产品,另一方面可以从宿迁、徐州的发展中获利。将宿迁、徐州、连云港的产业链联系起来,提升宿迁、徐州、连云港的区域竞争力,实现共同发展。#徐州头条#?
- 连云港把过多的财力投入到徐圩新区的建设中去,把大量的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是非常明显的赌徒心态。提升区域GDP最省事的 *** 就是招几个大企业,例如东方盛虹、卫星化学等,但是这些企业真的很大吗?真的很厉害吗?广东湛江港引进了德国的巴斯夫等一流化工企业,连云港呢?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做事还是要脚踏实地的。既然不能招来像巴斯夫、特斯拉这种巨无霸企业,也可以招入一些小企业。苍蝇腿虽小,但是也是肉,不能挑肥拣瘦。浙江萧山地区大量的纺织印染助剂企业无法在当地发展下去,连云港可以给他们提供发展的沃土。
- 连云港是大型港口城市,具有优越的海运条件,比较适合做整车整合。宿迁近几年积极部署机械、电子、新能源等产业链,而徐州又能够生产重型机械。连云港可以尝试引入一些新能源汽车企业,借助宿迁、徐州的产业链优势,提升自身产业的多样性。
连云港必须学会融入到苏北的大发展中,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苏州之一季度GDP增量只有50亿元,主要原因就是苏州的经济产业过度依赖于出口,因此在江苏进出口出现负增长的大环境下,苏州之一季度的GDP增长放缓,仅有上一年同期的八分之一。
连云港应该看到苏州之一季度的窘境,应该从苏州的经历中有所感悟。苏州是上海的后花园,得益于上海、杭州等城市经济的高速增长,苏州经济一枝独秀。风水轮流转,2023年杭州的经济增速开始放缓,一季度GDP增量不及南京。玩经济需要拼圈子,长三角腹地出现增长乏力,即使强如苏州,经济增长也出现下滑。#杭州#?
连云港应该抓住历史发展的机遇,担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努力实现:
- 从各省一季度的GDP数据来看,东三省经济有增速发展的趋势。黑龙江毗邻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在中俄互信战略深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东北经济的复苏是大势所趋。连云港作为江苏最重要的港口城市,俨然已经成为苏北连接东北亚各大城市的纽带。广东占据东南亚,那么江苏就要抢夺东北亚。韩国、日本还有非常大的国际市场,东北三省与远东的发展赋予了江苏非常巨大的历史机遇,从连云港出发,必将打造一个全新的时代。
- 连云港的发展缺乏多样性,不能够为落户连云港的石化企业提供更多市场。没有市场,产能无法转化为销量。像恒力、盛虹之所以布局连云港,是因为他们在宿迁也有产业布局。他们投资宿迁看重的是地方 *** 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投资连云港看重的是连云港的地理优势。他们最终完成的只是自给自足,而不是面向市场。一旦他们的经营出现问题,那么对于连云港来说GDP会腰斩。宿迁看到了这一点,因此宿迁提出发展20条重点产业链的构想,宿迁最终是面向国内市场。
- 连云港的发展需要立足于周边区域的发展,借助江苏省、苏北的产业优势构建对青岛、济南的竞争优势。面向东北亚,山东、江苏是对手。山东擅长的,连云港要做,山东不擅长的,连云港也要做。连云港要把自己打造成为引领苏北经济持续向前的尖兵。#连云港#?
大家好,最近“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在连云港召开,不妨借此机会我们来聊聊这座港口城市。
连云港港口
连云港是江苏省下辖的一座地级市,简称“连”,古称朐县、朐山、海州,建国初期叫做“新海连市”。从古称可看出连云港与“朐”源远流长,恰巧现在连云港有朐阳门和朐山书院。
朐阳门
位置上,连云港位于江苏省东北部沿海,东濒黄海,是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其连云港港是华东重要港口,“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方桥头堡;地势上,西北高,东南低,中部的云台山主峰玉女峰为江苏省更高点,山、海、港、城连云港四位一体融合而成;时间线上,连云港19年纳入自由贸易试验区以及长三角一体化区域,21年建成并通航“花果山国际机场”,成为江苏的第三大国际机场,仅次于南京禄口和苏南硕放机场。
连云港最后一次区划调整是14年赣榆撤县设区,新浦、海州合并成新的海州区。至此连云港市辖海州、连云、赣榆三个区,东海、灌云、灌南三个县,总面积15142平方千米。其中,陆域7626平方千米,海域7516平方千米。
连云港市行政区划图
经济方面,22年连云港GDP4005亿,位列江苏省第十三。虽然在省内是“十三妹”,但连云港单拎其他省的地级市进行比较都能排到前列。
工业方面,连云港拥有恒瑞、康缘、豪森、正大天晴四家医药行业的上市公司,医药总市值位列全国城市前三;连云港的石化产业园是国家规划的七大石化产业园之一,也是江苏唯一一个。能源方面,连云港在新兴产业发展上较为迅速,碳纤维、风电、太阳能产业在市内均有布点;在连云区还有一个田湾核电站,这是我国和俄罗斯合作的技术项目。东海县的硅储量达6亿吨以上,水晶产量和质量居全国之首,有“水晶之乡”之称;海州区的锦屏磷矿始建于1919年,是中国之一座大型磷矿。
东海水晶博物馆
看完连云港的基本盘,我们来看看:
“到2035年连云港市的远期总体规划”
战略定位的发展目标:将连云港建设成,“一带一路”强支撑点、高质量海州湾、美丽宜居山海城
区域协调上,连云港会全面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省内协同南通、盐城共绘江苏向海发展蓝图;省外强化苏鲁滨海文旅互补式联动,深化与青岛、日照海洋经济协作。
苏北五虎(徐州,淮安、连云港、盐城、宿迁),徐州在规划建设他的都市圈和经济圈,连云港刚好位于徐州规划的“淮海经济圈”里面。对于徐州以及他的发展,以后我们单独开一期聊聊。
未来连云港还将构建1个中心城区和3个地区中心城市(东海县城、灌云县城、灌南县城)。
连云港的旅游在全国享有一定美誉:“大圣故里”的花果山、滨沙海岸的连岛,羊山岛、山水人文的云台山、孔望山、渔湾······。找好定位打造好全域旅游是连云港现在的一个困扰,连云港要说是一座旅游城市吧,他有自己的港口和核心产业,说他不是旅游城市吧,每逢节假日来游山、玩水、看海人满为患。连云港的旅游一直是一个摇摆不定的方向,经常看到大家的一些问题:青岛、大连、日照、连云港看海去哪一个?连云港与他上面的几个滨海城市比总是略逊一筹,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是未来的重点。
连岛
“海州湾”作为连云港的基本盘和重要增长极,未来将划定四片陆海协调发展区:
柘汪临港产业功能协调区:加强生产安全与生态防护,围绕石化、钢铁深耕细作,拓展粮油深加工产业
赣榆(青口-海头)三产融合与生态功能协调区:推进海洋牧场、海鲜电商、海洋休闲装备制
造等海洋产业融合发展
连云中央活力区与生态功能协调区:汇聚更具连云港特色的滨海城市功能,打造连云新城中央活力区
徐圩新区—两灌临港产业功能协调区:严控陆源污染,改善近岸海域水质,加速国家石化产业基地建设
柘汪、赣榆作为海州湾北翼,壮大石化、钢铁、粮油等临港产业集群;中央活力区作为中部,发展海洋文旅度假、国际港航服务、总部经济等现代化服务业;徐圩作为南翼,打造世界级石化产业群。北翼、中部、南翼三处构建“一湾统筹、两翼起飞”的陆海产业发展格局。
连云港:究竟怎么了?连云港,你到底是怎么了?
是多么令人啼笑皆非的场景啊!
连云港,这个曾经鲜为人知的小城市,竟然成了江苏省的"十三妹",令人啧啧称奇。
不过,说真的,你倒是有些真本事。
连云港作为一个沿海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可惜经济总量却在宿迁面前黯然失色。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连云港的地理位置。
位于中国东海沿岸的江苏省,连云港地处黄海之滨,与日本、韩国相距仅数百海里。
拥有得天独厚的港口资源和便捷的交通条件,连云港自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沿海城市。
然而,连云港在经济总量上却远远落后于宿迁。
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宿迁的GDP已经超过了连云港,这可真是个令人大跌眼镜的消息。
2019年,宿迁的GDP达到了8367.66亿元,而连云港仅为7566.46亿元。
这个数字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
或许,连云港的经济结构存在一些问题。
作为一个沿海城市,连云港一直以港口经济为支撑,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港口经济已经不再是唯一的支柱。
宿迁则相对更加多元化,拥有着农业、制造业等多个产业的支持。
这或许也是宿迁在GDP上超过连云港的原因之一。
另外,连云港的发展模式也有待改进。
一些业内人士指出,连云港的经济发展过于依赖 *** 投资,缺乏创新和市场化的力量。
与此同时,宿迁注重培育本地企业,积极吸引外来投资,不断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这无疑为宿迁在经济总量上超过连云港提供了有力支持。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连云港的发展潜力仍然巨大。
作为一个沿海城市,它无疑具备了与其他门户城市相媲美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
未来,连云港有望进一步改善经济结构,加大产业转型升级的力度,提高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从而逐步迎头赶上,重拾昔日的辉煌。
综上所述,连云港虽然被戏称为江苏的"十三妹",但在经济总量上却不敌宿迁。
地理位置优越,却因经济结构、发展模式等问题而落后。
但不可否认的是,连云港作为一个沿海城市,仍然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
只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完善产业结构,相信连云港一定能够迎头赶上,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让我们拭目以待,期待连云港的崛起!
颠覆认知!探寻东方桥头堡沿海城市发展之谜
在我们脑海中,桥头堡一词往往与防御和战争联系在一起。
然而,东方桥头堡沿海城市却不同寻常。
它拥有天然的深水良港和悠久的历史积累,然而却一直未能实现真正的发展。
我们不禁产生疑问,为何如此潜力巨大的城市一直未能崛起?
未被发掘的天然深水良港
在全球范围内,拥有深水良港的城市一般都具备极高的发展潜力。
浩渺的海洋浩渺无垠,深水良港就如同大门,为城市带来无限机遇。
然而,东方桥头堡沿海城市却并未吸引足够的海洋交通。
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该城市拥有仅次于南方沿海城市的深水港口数量,然而海运业务却相对疲软。
这个数字对比真的令人匪夷所思。
深究原因,我们发现多方面因素导致了这一局面。
首先,这座城市的港口设施并未充分开发和利用。
虽然拥有深水港口,但其在港口航道疏浚、码头设施升级等方面投入仍然不足。
其次,港口管理体系亟待完善。
过去的种种管理问题导致了诸多不便和限制,远远没有满足海运需求的能力。
最后,市场推广力度不够。
在全球竞争激烈的海洋运输市场中,城市形象的宣传和市场推广至关重要。
尽管拥有深水良港,但东方桥头堡沿海城市在国际舞台上的知名度却远远不够。
只有改善这些问题,才能真正挖掘出深水良港带来的巨大潜力。
历史积淀的双刃剑
历史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它孕育了文化和独特的魅力。
东方桥头堡沿海城市也拥有悠久的历史积淀,然而却成为了发展的双刃剑。
首先,历史传承使得该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受到制约。
在历史悠久的城市中,文化遗产和历史建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保护这些遗产和建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平衡发展和保护的关系。
东方桥头堡沿海城市恪守传统,注重历史建筑的保护,但这也阻碍了城市的现代化建设。
其次,历史文化过于浓厚使得该城市的形象偏向保守与传统,缺乏吸引力。
当今时代,现代化和国际化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
虽然保留历史建筑和文化,但也需要与时俱进地融入现代元素。
过于浓重的历史文化氛围,使得东方桥头堡沿海城市难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和外国游客,从而限制了城市的发展潜力。
发展新策略,崛起的曙光
尽管东方桥头堡沿海城市发展困境重重,但仍有希望。
在国内外的市场竞争中,发展新的策略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首先,需要改善港口设施和管理。
通过投入更多资源进行港口航道疏浚和码头设施升级,提升港口的竞争力和效率。
同时,完善港口管理体系,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使得港口成为国内外航运公司首选之地。
其次,要通过市场推广增加知名度。
加大对东方桥头堡沿海城市形象的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投资和游客。
通过举办国际性活动、打造创意文化产业等方式,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让更多人了解和认可这座城市。
最后,要平衡历史保护和现代发展。
在保护历史建筑和文化的基础上,注入现代元素,打造新的旅游景点和休闲场所,增加游客的吸引力。
同时,通过办展会、举办文化艺术活动等方式,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吸引更多人前来参观和体验。
谜底即将揭晓
东方桥头堡沿海城市的发展困境困扰着无数人。
然而,通过改善港口设施和管理、加大市场推广力度、平衡历史保护和现代发展,这座城市的发展前景一定会焕发出璀璨的曙光。
谜底即将揭晓,让我们拭目以待。
日照为何热门而连云港默默无闻?原因何在?为什么日照成为苏北旅游热门,而连云港默默无闻?
这实在让人感到困惑。
连云港作为沿海开放的重要城市之一,基础条件明显优于日照,但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一、基础设施的差异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连云港与日照存在明显的差距。
以交通为例,连云港拥有众多高速公路和铁路线路,四通八达。
而日照在这方面的发展相对滞后,交通便利性不及连云港。
这也是为什么选择去海边旅游时,很多人更倾向于选择日照的原因之一。
此外,连云港还拥有完善的港口设施,可进行大规模的货物运输和海上贸易,而日照在这方面的竞争力较弱。
二、旅游资源的利用差异
虽然日照相对较小,但其旅游资源却被充分利用起来。
日照拥有壮丽的海岸线和独特的自然景观,如龙口、灵山、三峡湾等。
而连云港虽然也有类似的旅游资源,但却没有得到足够的开发和宣传。
这导致了连云港在旅游业方面的竞争力不及日照。
三、城市形象的差异
除了基础设施和旅游资源的差异,连云港的城市形象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与日照相比,连云港的城市发展相对滞后,城市规划和建设水平不及日照。
这也导致了连云港在人们心中的形象相对较弱,缺乏吸引力。
那么,面对这些差距和问题,连云港应该如何反思和发展呢?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连云港应该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提升城市的交通便利性。
通过修建更多的高速公路和铁路线路,提供更便捷的出行条件。
同时,连云港还应加强港口设施的建设,提高货物运输和海上贸易的能力,增加城市的国际竞争力。
二、充分利用旅游资源
连云港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旅游资源,加大对旅游业的发展和宣传力度。
通过加大投入,提升景区设施和服务水平,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和消费。
同时,连云港还可以借鉴日照的成功经验,加强与旅游企业的合作,推动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创新。
三、改善城市形象
最后,连云港应该重视城市形象的塑造和提升。
通过改善城市环境和市容市貌,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氛围。
同时,连云港还可以积极开展文化活动和体育赛事,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总结起来,连云港在发展中面临诸多问题和差距,但这并不意味着连云港没有发展的机会和前景。
只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旅游资源,改善城市形象,连云港有望实现更好的发展,成为一个有竞争力的城市。
我们期待着连云港的未来,希望它能够迎头赶上,展现出更加独特和魅力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