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藤的副作用是什么,雷公藤的副作用与副用-问答-

雷公藤的副作用是什么,雷公藤的副作用与副用

牵着乌龟去散步 问答 62 0
丁樱和她的三株“苗” | 2023最美医生

经常穿梭于病区、门诊和义诊的现场,哪怕一直忙碌,72岁的河南中医药大学之一附属医院儿科医院主任医师丁樱始终面带微笑。翻开她的履历,里面有建设中医儿科重点专科、名科,制定一系列中医儿科优势病种诊疗指南,带出一支强劲的中医儿科人才队伍……在中医药这座百草园里,她耗费了大半生的心血,细心呵护着三株“苗”。

诊苗:“干儿科是个良心活儿”

每周的坐诊日8点不到,丁樱的诊室外已经站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患儿和家长。随着助理把厚厚的一摞病历放在桌前,丁樱用最快的速度戴上眼镜,穿上白大褂,开始一天的问诊。

来找丁樱看病的患儿,患有过敏性紫癜或紫癜性肾炎的居多。因此,反复解释患儿生活和就诊中的注意事项,成为丁樱接诊中的重要一环。

丁樱为患者把脉。(采访对象供图)

“对于每个在她这里看过病的孩子正在吃什么药,病情发展到什么程度,丁老师都了解得一清二楚。”一位患儿家属说,丁樱对孩子就像亲奶奶一样,非常用心。

1968年从卫校毕业,做了5年基层医生,一路摸爬滚打,丁樱深知,一个医术好、有耐心的好医生,能给病人多大的希望。

这些年,慕名而来的患者越来越多,可丁樱看病却“越看越慢”。细致的问诊节奏常常让她一坐就到中午,错过“饭点儿”成了常态。

“干儿科是个良心活儿,要耐得住寂寞,要有医术,更要有医德。少吃一顿饭没什么,患者可不能错过一个。”这是丁樱常常挂在嘴边的话。

熟悉的人都知道,丁樱开方有个原则:能用一味药绝不用两味药;疗效一样,能用便宜药就不用贵的药,尽可能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传承历代医家形成的治疗儿科疾病的 *** 和理论,促进中医儿科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被丁樱当作义不容辞的责任。

研苗:“中医要跟上现代医学的步伐”

丁樱办公桌上,摆放着一棵雷公藤根。中药雷公藤,是她钻研数十年的另一株“苗”。

“从学术角度来讲,儿科病房非常重要,它是培养人才、打造人才的一个战场。”丁樱说,她和团队将儿科发展的下一个目标定在了发展中医药诊疗优势和坚持科研创新上。于是,雷公藤进入了丁樱的视野。

雷公藤的副作用是什么,雷公藤的副作用与副用-第1张图片-

国内用雷公藤治疗过敏性紫癜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临床治疗主要靠中成药雷公藤多苷片,尽管在成人内科已被普遍采用,但雷公藤存在的一些副作用,一度让患儿家长谈“雷”色变。

丁樱深知,临床控制得当的话,雷公藤的副作用并不那么可怕。更现实的原因在于,她不想让紫癜患儿错失便宜有效的救命好药:一瓶雷公藤多苷片,50片的价格仅为十几元。

随着研究的深入,丁樱接连申请两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研究中药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疗效与毒副作用,结果甚为理想。她创新性地把雷公藤引入儿科临床,提出雷公藤多苷片及雷公藤颗粒在儿科临床的使用方案和使用剂量,证实其疗效及安全性。

众人眼中的丁樱似乎有着使不完的劲儿。接下来,她设想把中医治疗优势病种建一个数据库,通过研究药物间的对比,以及纯中药、西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间的对比,用科学的 *** ,把中医药的疗效和作用机制说明白、讲清楚。

“如果能把中医药的理论和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将会更加彰显中医药的生命力。”丁樱说。

培苗:“要培养‘承者’更要培养‘传者’”

直到50岁左右,丁樱才感觉自己成为一名“基本合格的中医”。在她看来,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太年轻的中医人通常很难透彻理解其内涵。

从医50多年来,丁樱不断向学生、向年轻医生分享着她的成长路径:在校期间掌握西医基本知识后,再深入研究中医理论,结合临床经验不断挖掘中医知识的深刻内涵——两条腿走路,走得更稳、更快。

丁樱在查房。(采访对象供图)

多年深耕于中医儿科临床、教学之一线的丁樱深知,中医学的传承创新发展需要人才,即使自己生活简朴,2018年10月,丁樱仍以个人名义向河南中医药大学捐款,建立“丁樱奖学金”基金,资助那些家庭贫困但品学兼优的中医儿科学子。

如今,一有机会,丁樱就送她的学生去进修。这些年,她栽培的一批批小“苗”也逐渐成长起来。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虽然年事渐高,丁樱仍然心心念念要为儿科医学事业“多做点事”。

“我会继续努力工作,培养更多中医药儿科事业的‘传者’,为患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丁樱说。

来源:新华社

记者:王烁、田晓航

编辑:吴风港

研究发现雷公藤还有这种妙用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何雪华 通讯员黄伟彪、张梦媛)近日,广东省计划生育专科医院(广东省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所)的国家卫生健康委男性生殖与遗传重点实验室唐运革、秦卫兵科研团队联合美国加州大学教授团队历经十年研究,发现中药“雷公藤”中提取到的雷公藤内酯酮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非激素类男性避孕药。相关研究成果在世界著名期刊《自然通讯》在线发表。 雷公藤作为中药常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肾炎、红斑狼疮等。不过,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人们发现长期服用雷公藤可引起男性不育,这引起了科研人员的关注,试图从雷公藤提取物中寻找“抗 *** ”成分。 此项研究2009年提出把 *** 发生的单倍体期作为研发男性非激素类避孕药靶点的观点。而早期的测试主要是集中在雷公藤中含量较高的两种化合物:雷公藤内酯醇和雷公藤氯内酯醇,不过,研究人员很快就发现,这两种化合物具有严重的肝毒性和生育不可逆性。 2012年,研究团队发现雷公藤内酯酮在雄鼠身上具有良好的避孕有效性和可逆性;2015年为进一步测试该药在灵长类动物中的有效性、可逆性和安全性,广东省计生医院联合美国加州大学教授组成的科研团队,开始了5年的艰苦攻关。 最终,经过近10年的研究,他们发现在中药“雷公藤”中提取到的雷公藤内酯酮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非激素类男性避孕药。口服雷公藤内酯酮可以诱导雄鼠和雄性食蟹猴 *** 畸形,使 *** 失去活力和受精能力,从而达到避孕效果。测试显示这种 *** 近乎100%有效、无明显副作用,一旦停药,雄性的生育力可以完全恢复,并能生产出正常子代。 研究还初步阐释了其作用靶点和避孕机制,认为雷公藤内酯酮是一种极具转化应用前景的非激素类男性避孕候选药。 广东省计生医院表示,将马上开展下一步课题研究,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着手开展雷公藤内酯酮临床试验前期准备,以期早日研制出安全、有效、可逆的人类男性避孕药,更好地造福人类。

瞎保健、信偏方:滥用某些中草药小心造成药物性肝炎

新华社北京7月28日电(记者林苗苗、鲍晓菁)“是药三分毒”,而保健品不是药品,有些人就认为保健品“想吃就吃”,无需担心副作用。医生提示,不少保健品含有中草药提取物,其中何首乌等一些中草药长期服用会导致药物性肝炎、肝损害甚至发展为肝衰竭等严重疾病,需引起重视。

近年来,含何首乌等中草药的保健品所引起的肝损害案例屡见不鲜。据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病科主任魏来介绍,国内外多项研究认为,药物性肝损害中约20%至30%由中草药导致。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病科副主任医师杨明说,一些极其严重的肝病和死亡案例中,很多是肝病患者采信民间偏方,滥用中草药或超剂量、超疗程服用中草药所致。此外,导致肝损伤的中草药很多是非处方药,有些药缺乏对毒害性的清晰说明,导致患者乃至开药医生不清楚中草药的肝损伤风险。

魏来等专家提示,常见导致肝损害的中草药有何首乌、补骨脂、延胡索、大黄、决明子、附子、土三七、雷公藤、黄药子等。中草药服用要注意疗程和用量,有些药短期适量使用问题不大,长期使用则可能造成蓄积毒性反应。肝病患者要去正规医院就诊,不要盲目使用“民间偏方”“祖传秘方”等,以免含有伤肝、伤肾的成分。(完)

雷公藤是治疗类风湿的神药还是毒药?医生一文讲清

在进行类风湿关节炎科普时,经常有人在评论区说: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效果好,还没有副作用,不要用西药。这些人究竟是不是患者我们不知道,但这种言论真的会“带坏”不少患者。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真的没有副作用吗?我们今天就来看看类风湿中药的代表——雷公藤,究竟是神药还是毒药。

雷公藤是类风湿关节炎的克星吗?

雷公藤是一种具有我国特色、很有前途的抗风湿药物,这是值得肯定的

雷公藤产于我国各地,是卫矛科雷公藤属的一种植物,各地叫法不一,也被称为黄藤、水莽草、菊虫菜、断肠草等。在古代,雷公藤是民间常用的驱虫药。雷公藤及其提取物的成分很复杂,在临床上发挥治疗作用的有效成分包括:

  • 雷公藤多苷(TG)——含多种二萜内脂、活性生物碱、三萜类及苷类成分,有独特的抗炎及抑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等作用。
  • 雷公藤甲素(TP)——是分离出的活性更高的环氧二萜内脂类化物,是雷公藤有效组分中最主要的抗炎和免疫抑制成分之一。
  • 雷公藤红素(Cel)——是分离出的活性较高的五环三萜类物质,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如抗炎、免疫抑制、抗氧化及抗肿瘤活性等。

这些具有药理活性的成分,让雷公藤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包括抗炎、免疫抑制、抗肿瘤、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抗病毒,雷公藤也广泛用于肾病、胰腺癌、系统性红斑狼疮、银屑病、类风湿关节炎等多种疾病的治疗,甚至还能用于男性避孕。

雷公藤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是经过验证的

雷公藤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可以追溯到1969年,通过对上万名类风湿患者的研究、观察一致确认了雷公藤的疗效。雷公藤具有抗炎、镇痛与免疫抑 *** 用,可以帮助患者缩短晨僵时间、缓解关节肿痛、改善关节功能、增加握力,以及改善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免疫球蛋白等生化指标。

雷公藤具有起效快、作用强等特点。在抗炎止痛方面,有类似糖皮质激素的疗效,但又没有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严重不良反应和依赖性,也没有停药反跳和戒断现象,病情复发后仍然有效。

雷公藤有这么多优点,难道还不是治疗类风湿的神药?还真不是,这是因为雷公藤仍然有“毒”的一面,患者并不能高枕无忧的任意使用。

雷公藤的这些毒性,患者要早知道!

雷公藤的毒性,主要来源于二萜类化合物,以损伤心、肝、消化道及骨髓居多,毒副作用伴随着药效,治疗效果和毒性作用都与剂量和疗程的长短有关,剂量越大、疗程越长,疗效越显著,但毒性反应的风险也越高。

雷公藤的毒副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胃肠道不良反应——最常见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上腹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 肝损害——需要警惕,雷公藤的肝毒性类似于病毒性肝炎,表现为乏力、恶心呕吐、厌食厌油、肝脏肿大和有压痛等。
  • 肾中毒——雷公藤可引发肾脏的一系列病变,表现为少尿、血尿、蛋白尿、浮肿、急性肾功能衰竭等。
  • 生殖系统损害——女性可出现月经失调甚至闭经,男性可出现 *** 减少,长时间服药可造成睾丸萎缩、生育能力下降等。
  • 血液系统损害——引起白细胞和血小板的下降。
  • 皮肤损害——可出现皮疹、皮肤色素沉着、瘙痒等。
  • 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如心悸、胸闷、血压升高或者下降、心率失常、心供血不足、休克。
  • 神经系统损伤——头晕、嗜睡、失眠、神经炎、听觉下降等。

为了保证用药安全性,类风湿患者在使用雷公藤前,要严格把控适应症和禁忌症。像胃、十二指肠溃疡活动期患者,严重心律失常者,心、肝、肾功能不全者,严重贫血、白细胞和血小板降低者,儿童、育龄期有孕育计划、孕妇和乳妇,要慎重使用甚至禁用雷公藤。一般患者,在使用雷公藤的过程中,也要做好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的定期检查。

使用雷公藤如何降低副作用?

之一个办法很简单,与降低口服止痛药副作用的 *** 一样,那就是先外用药。雷公藤除了口服的雷公藤多苷片,也有雷公藤外敷剂,相比于口服,外敷的安全性又要好不少,早期症状较轻的患者,也许外敷就能缓解症状。

第二个办法也不难,但许多患者并没有做好,那就是控制剂量。雷公藤的毒性作用和剂量与疗程的长短相关,控制正确的剂量是降低不良反应的 *** ,为此要做到以下几点:

  • 雷公藤多苷片的推荐剂量以每日3片为宜,患者不应自行加大摄入量;
  • 需要大剂量使用雷公藤的患者,应该从常规剂量开始,逐渐增量,并注意不良反应;
  • 使用雷公藤1~2个月仍无效,则不宜再服用;
  • 只可服用一种雷公藤制剂,要避免同时服用2种或2种以上雷公藤制剂;
  • 老年患者和类风湿晚期患者,伴有多器官损害者,剂量要少;
  • 出现不良反应者,应及时复诊,减少剂量或采用间歇疗法。

如果患者遵医嘱使用雷公藤,并做好不良反应监测,一般不容易发生严重的不良事件,怕就怕患者自行过量用药,虽然多数不良反应在停药后可恢复,但长期服药造成的生殖器官损害可能难以恢复,所以,类风湿患者一定要慎重、正确使用雷公藤。

雷公藤究竟是神药还是毒药,取决于患者如何使用,用对了能帮助患者大大缓解病情,用不对那就是毒药了。其实,任何药物都具有双面性,“是药三分毒”不是空话,而毒副作用也不是西药的专属,中药用不好同样会有严重的毒性,患者要辩证看待药效和毒性的关系,正确使用药物,既实现治疗目标又规避不良反应。

男性杀精,女性闭经,雷藤制剂有生育需求者别用!


雷公藤制剂不建议用于有生育需求的人群!

雷公藤制剂是国内临床常用的免疫抑制剂之一,常用于治疗自身系统免疫性疾病。然而,随着雷公藤制剂应用的增多,有关不良反应的报道也逐渐增多。雷公藤类制剂虽然疗效好、感染少,但对于年轻患者来说,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副作用:生殖毒性!

雷公藤制剂,有效成分即毒性成分!

《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中记载:雷公藤,卫矛科雷公藤属,又名黄藤、黄腊藤、菜虫药、红药。性味:苦、涩,温。有毒。

研究表明,雷公藤治疗自身系统免疫性疾病效果显著,但因其有效成分同时也是毒性成分,所以对消化系统、肾、生殖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都存在较大的毒性。

《中国药典》2015版并未将雷公藤收录在内。药材饮片受产地、采收季节、炮制工艺等因素的影响,直接使用危险性较大,现在主要使用提取物如雷公藤片、雷公藤多苷片等,毒性较小,不良反应少,但是一般也不建议用于有生育需求的人群。


雷公藤

雷公藤多苷是中药雷公藤的去皮根经提取分离得到的活性组分混合物,具有止痛、抗炎、抗肿瘤、抗生育及免疫系统抑制等作用。雷公藤多苷广泛用于肾内科、风湿免疫科、内分泌科、呼吸科、皮肤科、眼科、妇科及其他领域。

  • 广泛用于肾脏疾病:如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紫癜性肾炎、多囊肾囊肿、狼疮性肾炎;
  • 风湿免疫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等;
  • 甲状腺疾病;
  • 支气管哮喘等。

2012年4月,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公布了2004年-2011年9月雷公藤片(主要用于类风湿关节炎)不良反应病例报告201例,其中严重者四例(约占2.0%),主要表现为药物性肝炎、肝肾功能异常、肾衰竭、胃出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闭经等,严重不良反应病例平均用药时间为32d,且各文献报道的雷公藤片安全性问题与此基本一致。

不良反应累及8个系统,

生殖系统损害需格外注意!

表1 雷公藤多苷不良反应累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


胃肠道不良反应:

雷公藤多苷所致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高,如口干、恶心、呕吐、乏力、食欲不振、腹痛、腹泻等,严重者出现消化道出血、结肠炎等。既往报道雷公藤多苷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44例观察组中,有4例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35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使用雷公藤多苷进行治疗,4例(占11.43%)出现腹胀、恶心等不良反应。

肝损害:

雷公藤可引起肝毒性,临床表现为黄疸、转氨酶升高、肝脏肿大等,严重者可致肝功能衰竭。 研究提示,42例患者服用雷公藤多苷半年至2年,出现肝功能障碍的有3例,服用雷公藤多苷超过两年的患者,出现肝功能障碍的有5例。

肾毒性:

雷公藤的有效治疗量与最小中毒量接近,过量服用可引起肾毒性,临床表现为少尿、血尿、蛋白尿、浮肿、急性肾功能衰竭等。 不同产地的雷公藤药效和不良反应差异较大,体外肾毒性研究结果显示,福建、湖南和云南产雷公藤毒性较大。

生殖系统损害:

长期使用雷公藤制剂的女性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月经减少、闭经、卵巢早衰; 男性主要表现为少精、死精、生育能力下降、 *** 减退等,一般情况下停用药物即可恢复正常。

尽管很多人认为雷公藤导致的性腺抑制是暂时的,停药后可逆转。但发表在《中华肾脏病杂志》这项36例雷公藤引起卵巢早衰的研究显示:36例月经紊乱和闭经的患者,只有15个人月经自然恢复。

另有报道称42例患者服用雷公藤多苷半年至2年,女性发生月经紊乱的有9例,出现闭经的有2例。服用雷公藤多苷超过2年以上的,女性发生月经紊乱的有11例,出现闭经的有5例。 由此可见雷公藤不良反应的发生与用药持续时间有相关性。

综上,雷公藤的生殖毒性是不是可逆的,跟个体差异、累积量关系很大。若使用时间长、累积量大者可能对生殖系统造成不可逆伤害。

表2 仅15(n=36)例患者停药后恢复正常月经


血液系统损害:

雷公藤具有骨髓抑制和细胞毒作用,临床表现为白细胞、血小板下降,严重者可出现粒细胞缺乏和全血细胞减少。

皮肤损害:

皮肤过敏反应是常见的一类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皮疹、瘙痒、多形性红斑、黏膜疱疹、面部色素沉着等。

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

临床表现为心悸、胸闷、血压升高或下降、心律失常等,严重者可能出现心供血不足、血压骤降、休克或心衰。用雷公藤多苷联合环孢素A治疗难治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有3例(n=20)发生血压升高,药物减量后症状完全消失。

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主要表现为头晕、头昏、嗜睡、失眠、神经炎、听力减退、复视等。

警惕毒性,掌握这5点!

常见的防治 *** 雷公藤多苷的不良反应多数较轻微,为一过性,停药后可以自行恢复,长期大量服用可能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针对雷公藤多苷引起的不良反应,常见的防治 *** 有以下几点:

(1)严格掌握适应证,注意禁忌证,对有心、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对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等。

(2)用药前应做好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和心电图检查。

(3)用药初期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雷公藤多苷的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接近,应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和疗程。

(4)用药期间定期复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和心电图。

(5)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减量或停药,并予以对症治疗。

近年来研究雷公藤减毒增效的 *** 越来越多,在临床应用中可以采用减毒增效的 *** 来降低雷公藤的不良反应。比如:雷公藤剂型不同,疗效和毒性也不尽相同。 选择合适的剂型可以降低毒性,研究表明滴丸剂与片剂疗效相当,但毒性明显降低; 缓释片、双层栓剂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来源:医学界风湿与肾病频道


雷公藤是类风湿的克星?植物药制剂可以放心使用?医生来辟谣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过程中,患者可能会遇到治疗效果不佳、药物不良反应等问题,因此就迫切地希望有一种药物,既能有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又没有药物副作用,可以放心大胆的使用!有人说雷公藤是类风湿关节炎的“克星”,加上雷公藤又属于植物药制剂,联想到中草药副作用一般较小,雷公藤是不是就是患者渴求的药物呢?

什么是雷公藤,是类风湿关节炎的克星吗?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常用的五种药物,分别为:

  • 改善病情类抗风湿药——在止痛和消肿上效果不好,但对关节内部的炎症有持续的消炎作用,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治本”药物。如: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羟氯喹等。
  • 非甾体抗炎药——患者最关注关节肿与不肿、痛与不痛,非甾体抗炎药的主要作用就是抗炎止痛,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治标”药物。如;布洛芬、双氯芬酸、塞来昔布等。
  • 糖皮质激素——可迅速改善关节肿痛及全身症状,以往也被认为是“治标”药物,但近年发现,小剂量糖皮质激素也有延缓关节内破坏的作用。如: *** 、甲泼尼龙、 *** 龙等。
  • 生物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靶向药”,与传统药物联合使用,可以快速控制症状,并延缓病情的发展。如:阿达木单抗、依那西普、托珠单抗等。
  • 植物药制剂——植物药制剂是从传统中药材中提取活性成分,经现代工艺精制而成,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症状和病情的缓解。如:雷公藤多苷片、白芍总苷胶囊、盐酸青藤碱肠溶片等。

雷公藤就属于植物药制剂,是一种具有中国传统特色、很有前途的抗风湿药

雷公藤是卫矛科雷公藤属的一种植物,又叫作黄藤、红药、水莽草、菜虫菊、断肠草等,在我国各地都比较常见。在《本草纲目拾遗·卷七·藤部》中,对雷公藤的形态、性能及药理作用有详细记载(见下图)。在民间,雷公藤最常用的功能是驱虫。

雷公藤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是从1969年开始的。通过对全国各地几万名患者的研究、观察,一致认为雷公藤对类风湿关节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雷公藤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主要作用为抗炎、镇痛与免疫抑制。在抗炎和止痛方面,其作用于糖皮质激素有相似之处,但又没有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严重不良反应和依赖性,没有反跳和戒断症状,病情复发后再次使用仍然有效。雷公藤具有起效快、作用强的特点,可以达到关节晨僵时间缩短、关节肿痛得到缓解、功能获得改善、握力增加、血沉减慢、C反应蛋白降低、类风湿因子滴度下降或转阴、免疫球蛋白下降的治疗效果,让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雷公藤能用来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这是经过验证的,但说雷公藤是类风湿关节炎的“克星”却言过其实,雷公藤并不能从根源上解患者的免疫异常,让患者再无后顾之忧,而且,雷公藤并不能完全无限制地使用,在下一部分我们就会讲到雷公藤的副作用。

患者担心药物的副作用,植物药制剂是否例外?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多具有不良反应,这是患者关心且担忧的问题,但我们在 *** 上或在民间,经常能听到中药没有副作用的说法,这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是不是可以无限制地使用雷公藤?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西药,如常用的抗风湿药、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都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如:

  • 甲氨蝶呤——胃肠道症状、口腔炎、皮疹、脱发、骨髓抑制、肝脏毒性等,偶有肺间质病变。
  • 来氟米特——腹泻、瘙痒、转氨酶升高、脱发、皮疹等。
  • 非甾体抗炎药——胃肠道不良反应、肾功能损害、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升高等。
  • 糖皮质激素——满月脸、水牛背、高血压、糖尿病、白内障、向心性肥胖、骨质疏松、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

西药有副作用,那么中药就安全了吗?

雷公藤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植物药制剂的代表,但雷公藤如果用药不当,同样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反应!

关于雷公藤的毒性,《本草纲目拾遗·卷七·藤部》早有记载,其中是这样说的:“采之毒鱼,凡蚌螺之属亦死,其性最烈,以其草烟熏蚕子,则不生,养蚕忌之,山人采熏壁虱”。所以,民间常用雷公藤来驱虫。

雷公藤的不良反应包括:主要表现为性腺抑制,女性月经失调甚至闭经,男性 *** 生成减少,此外还有口腔炎、胃部不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氨基转移酶升高、肌酐清除率下降、皮疹、皮肤色素沉着、指甲脱色或变软、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胸闷、心悸、气短、心率失常等。

要引起重视的是,雷公藤的不良反应在停药后可以恢复,但长期服药造成的月经不调、闭经和 *** 减少可能遗留永久问题!

如何正确使用雷公藤?

雷公藤中毒的事件,每年都有报道,如广西的一位患者,治疗湿疹时服用雷公藤多苷片,10mg的药物,每天服用2次,每次服用了20片,不但皮肤症状没有好转,反而出现了胸闷、恶心、乏力等症状,继而身上出现了浮肿,到医院一看,才发现雷公藤中毒造成了严重的肝肾损伤,在ICU经过抢救才脱离了生命危险!

雷公藤是中毒事件最多的中草药之一,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一定要正确用药!

雷公藤的治疗效果和毒性作用与剂量和疗程的长短有关,简单说,剂量大、疗程长,效果虽然显著,但也更容易发生毒副作用!因此,患者应该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严格把握药物的剂量!

  • 一般给予雷公藤多苷片30~60毫克/天,即3~6片(每片10毫克),分三次饭后服用;
  • 常规剂量为每日3片,如果需要大剂量,应该从常规剂量开始,逐渐增量;
  • 如果应用1~2个月仍然无效,则不宜再服用;
  • 要避免服用2种或2种以上雷公藤制剂,比如患者一边服用雷公藤多苷片,一边服用含有雷公藤的中药;
  • 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多伴有器官损害,要小剂量服用雷公藤;
  • 有肝、肾功能损害者应禁止服用雷公藤;
  • 出现不良反应应减少剂量或采用间歇疗法;
  • 服用雷公藤的过程中要定期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以及心电图,早期发现不良反应。

总结

雷公藤是一种植物药制剂,是我国的传统瑰宝,帮助过许多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缓解关节肿痛症状。但雷公藤不是万能的,能否缓解关节破坏就缺乏证据,也不说能帮所有患者缓解症状。而且,雷公藤的安全性也值得担忧,长期用药可能会遗留永久性的问题,过量服用更是可能造成肝、肾损伤等严重副作用。所以,雷公藤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患者更好不要自行用药!况且,中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遵循辩证治疗,不是随便用药的!

一碗山豆根水让南阳11岁小姑娘手脚变形、严重脑损伤!

来源:都市频道

11岁的文文是个漂亮的南阳小姑娘,曾经的她活泼开朗,爱跳爱笑。可是一夜之间她的 手脚变形、身体抽搐,活动无法控制。她到底经历了什么?

2018年1月,文文放学后因为口渴,一口气喝下了妈妈泡的一碗山豆根水(约50克山豆根),随后出现口角紧闭、头晕、呕吐等症状,后被医院诊断为中毒性脑病......

文文的母亲十分懊悔,原本煮山豆根水是想给自己治嗓子疼,没想到孩子会变成现在这样,医生表示正常人饮用含有6克以上的山豆根水就会出现中毒的症状。

女孩因为脑损伤严重,基底节区严重受损,治疗难度很大。

患病近一年来文文饱受病痛折磨,经历了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家人带着文文全国各地四处求医。

经过治疗文文虽然清醒了,但无法说话,肢体运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不如一个3-4个月大的婴儿,全靠家人照顾。不过幸运的是,经过家人的精心照顾和文文的努力她终于站起来了。

一场意外,不仅改变了孩子的命运,也让这个家陷入困境,文文的爸爸和妈妈告诉记者:再苦再难也会坚持下去直到文文恢复健康。

现在文文终于能站立了

也能简单的交流

山豆根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毒性?

医生说表示:山豆根在不少中药处方中都会用到,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之功效,但这种药含有苦参碱,所以有毒性。在处方中,山豆根的用量一般控制在6克以内。 过量服用山豆根,不仅对孩子有影响,大人同样也会引起不良反应。

还有这些中药具有毒性,请慎用!

记者查阅资料及咨询多位医生后,向大家介绍一下具有毒性的多种中草药。

外用有毒中药常分为四种:

一、软坚散结类:生半夏、生南星、巴豆、斑蝥。治疗体表漫肿不红、久不消散的阴疽。

二、平喘止咳类:芥子、细辛、冰片等。常被用做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

三、通痹止痛类:露蜂房、雷公藤等。用于治疗风湿痹痛、骨关节退行性改变。

四、提脓去腐类:多选用含有重金属汞、铅的升丹制品。治疗顽固的肢体慢性溃疡、压疮、脱疽等。

内服有毒中药常见的有六种:

一、强心类:附子、川乌、草乌、万年青、夹竹桃、黄花夹竹桃等。

二、化痰止咳平喘类:麻黄、细辛、苦杏仁、半夏、天南星、白果、罂粟壳等。

三、抗癌类:蟾蜍、喜树、长春花、山慈姑等。

四、抗风湿类:马钱子、雷公藤、天仙子、昆明山海棠等。

五、虫类药:全蝎、乌梢蛇、蜈蚣、水蛭、虻虫等。

六、外用药:蟾酥、斑蝥、露蜂房、红升丹、白降丹。

此外还有文献报道,马桑叶、四季青、地榆、萱草根、何首乌、肉豆蔻、丁香等都会导致肝损伤;含有甙类、毒蛋白类(种子类)、生物碱类(千里光、紫草)重金属类(铅、砷)、动物类(蜈蚣、斑蝥)等成分的中药也都可能造成肝损伤。

是药都有三分毒

家长一定要看护好孩子

不要让悲剧

再次发生在孩子身上!

此药是治疗慢性肾病的“特效药”,降低尿蛋白的首选

大部分慢性肾脏病的主要病因是免疫异常,从而产生免疫复合物、免疫炎症损伤肾脏,导致尿蛋白漏出,治疗也常常从免疫入手。

「免疫抑制剂」可以抑制人体免疫系统,阻止过于活跃的免疫系统损伤肾脏,快速而有效地降低尿蛋白,保护肾功能、减缓肾衰竭进展,是最强力的慢性肾脏病治疗药物。

免疫抑制剂包括哪些药物?

1.经典的免疫抑制剂

包括:

老牌、便宜、征战半个多世纪至今仍活跃在一线的环磷酰胺;

降低尿蛋白见效快的他克莫司;

当其它免疫抑制剂效果不理想时的底牌:环孢素;

还有90年代后期才应用于临床的新锐药物吗替麦考酚酯;

以及副作用小、安全性高的来氟米特;

等等。

2.糖皮质激素

也就是肾友们常用的激素药物,比如 *** 、甲泼尼龙等,名称中带有“可的”“泼尼”或是“米松”。价格便宜,副作用可控,常用作首选药物。

3.雷公藤多苷

雷公藤多苷是从中草药“雷公藤”中提取出的、具有抑制免疫作用的成分,可用于多种肾病。

4.单抗类药物

一类单克隆抗体药物,比如利妥昔单抗、贝利尤单抗等等,费用较贵,但疗效突出。

免疫抑制剂治肾病,该怎么用?

1.治疗微小病变

由于10个儿童肾病综合征患儿,有9个是微小病变肾病,所以一般不需要肾穿刺。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15天到2个月内,尿蛋白会转阴,显效率极高。

激素会带来多种副作用,比如变胖、骨质疏松甚至股骨头坏死等等。如果担心激素的副作用,可在医师指导下尝试单纯免疫抑制剂治疗,比如单纯环孢素治疗,可避免激素的副作用,疗效和激素类似。

由于尿蛋白容易控制,肌酐升高也可以恢复,预后一般较好。规范治疗的微小病变患者,肾脏病变可恢复正常,也就是说可以完全治愈。

2.治疗膜性肾病

膜性肾病单用激素无效,需联用其它免疫抑制剂,首选环磷酰胺,次选其它药物,如来氟米特、吗替麦考酚酯、环孢素A及他克莫司等药物。

如果激素不适用,可单用环孢素或他克莫司。

少数患者应用上述药物不见效的时候,可以考虑使用利妥昔单抗,显效率更高。该药能进一步提高缓解率达60%~65%;也可考虑贝利尤单抗,显效率与利妥昔单抗相当,而显效时间更快。

3.治疗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一般推荐足量长期(建议12周以上)激素治疗,效果不明显时还可加用环孢素,60%的患者的尿蛋白会得到缓解。如果无明显疗效,可使用立妥昔单抗,显效率更高。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患者要小心药物副作用。因为这种肾病往往必须用免疫抑制剂,不用不行,而且要长期大剂量用激素。激素、环孢素治疗期间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特别需要高度警惕其可能发生的严重副作用。

4.治疗IgA肾病

尿蛋白较高的IgA肾病,常用激素治疗。

但是,IgA肾病很有“韧性”:如果尿蛋白较高,用激素后尿蛋白下降幅度不太大,很多患者降不到24小时尿蛋白定量0.5g以下的安全范围。和较大的副作用相比,获益不多。

治疗IgA肾病,可以用“来氟米特+小剂量激素”方案,比足量激素更加安全且有效。(小剂量激素是指 *** 片20mg/日,或甲泼尼龙片16mg/日)。

除了以上肾病外,免疫抑制剂治疗狼疮性肾病、紫癜性肾病等继发性肾病也有显著的疗效。

最后要说的是,治疗慢性肾脏病,尽管免疫抑制剂是众多药物中效果最强的,但仍有一部分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后效果不明显,或是尿蛋白下降后又出现复发。所以免疫抑制剂还不能算是真正的特效药,只能是带引号的“特效药”。

严格意义上讲,慢性肾脏病没有一用就能治好的特效药。实际的临床治疗中,大量蛋白尿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免疫抑制剂联合中药效果更好,中药可提高疗效、减轻西药副作用、降低复发率。

肾友们如果还有肾脏病的治疗问题要解决,可以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动物实验揭示雷公藤所含物质减肥功效的奥秘

新华社柏林9月3日电(记者田颖)德国研究人员通过动物实验证实,中草药雷公藤中含的活性物质——雷公藤红素不仅有助减肥,还可缓解肥胖小鼠的糖尿病症状,有望用于新型减肥药物的研发。不过专家提醒,雷公藤红素对人类毒副作用较大,万不可为了减肥而随意服用。

雷公藤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关节炎、麻风病、湿疹等。近年来有研究发现,雷公藤对治疗肥胖、癌症等有一定效果。

德国亥姆霍兹慕尼黑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近日在美国期刊《糖尿病》上发表论文说,通常情况下,肥胖小鼠会因一种名为瘦素的激素不起作用而没有饱腹感,而雷公藤红素能够激活小鼠大脑内的饱腹中枢,让瘦素重新发挥作用,产生饱腹感,使小鼠能控制饮食,进而更好地调节体重。

动物实验显示,超重小鼠摄入雷公藤红素后食量明显下降,体重在一周内平均下降10%。雷公藤红素的减肥作用是否适用于人类尚不清楚,但研究人员认为,瘦素在人体内和小鼠体内的作用差别不大,因此雷公藤红素可能也有助于人类减肥。

研究人员说,先前已有多项研究关注雷公藤红素的减肥作用,本次研究进一步予以证实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其机制。目前美国已开展相关临床研究,有望为肥胖治疗提供一种新选项。

不过专家提醒,雷公藤及其所含雷公藤红素对人类有毒副作用,绝不能因为要减肥而随意服用,任何误用、滥用中草药的做法都可能导致健康受损甚至危及生命。(完)

怎样对付“雷公藤”的毒副作用?

文献中记载的有关雷公藤毒性的资料大多是误食雷公藤食物(作为野菜食用)中毒,而雷公藤多甙片和中药雷公藤是以其地下的部分(根)为原料,因此按规定剂量服药,并无严重中毒事例,但由于目前雷公藤制剂不够规范,各厂家其有效成分不尽相同,从而影响了其副作用的发生率。- -般认为雷公藤多甙片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有:引起转氨酶升高,或是皮肤色素沉着,血白细胞减少,有的容易产生性腺的抑制,女性易引起闭经,还有的患者引起胃肠道反应,表现为腹痛和恶心等,极个别的患者出现指甲变薄、齿齦增生。中药雷公藤的煎剂可出现口角、眼角黏膜糜烂。如果出现上述表现者提示需减量或停药。雷公藤多甙的剂量研究证实:作为诱导剂量,双倍剂量(40mg, 每日3次)更为合适,为了减少雷公藤多甙的毒副作用,临床用药过程中需考虑以下问题:①更好选择已婚或已有子女的患者,但总疗程控制在半年左右;②在疾病活动期不宜单独使用雷公滕制剂;③肝.肾功能异常及造血功能低下者慎用。


标签: 雷公 副作用 什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