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拌和麻辣香锅区别,麻辣拌和麻辣香锅热量

牵着乌龟去散步 生活 36 0
再也不用去饭店吃麻辣香锅了,在家只需几步就能轻松搞定,真香啊

大家好,我是懒惰的小厨娘

又到了跟大家分享美食的时刻了,你们都吃了吗?

不得不说这麻辣烫,麻辣香锅,麻辣拌,每一样都很好吃,好像跟麻辣沾边的都美味哦,但是今天咱们来说的是麻辣香锅,很多朋友可能就会想,这个还能在家里做?当然了,做法简单,而且味道可一点都不输给外面卖的哦,下面就跟着小厨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我们准备几根芹菜,杏鲍菇,金针菇,土豆,莲藕,豆腐皮,西兰花,青菜,火锅丸子,大虾等等你爱吃的蔬菜。洗干净该切片的切片,丝的切丝,虾取出虾线,剪掉虾须,在背部划开,方便入味。起锅烧水,水开将焯水的食材都放进去煮熟捞出控干水分备用。

起锅烧油,油热之后放入一小块海底捞底料,炒出香味,出红油后,放入葱蒜,花椒,红枣炒出香味,再把虾放进去,炒至变色,在下入芹菜段,翻炒均匀后在放入其他的食材。

大火翻炒3分钟,能够彻底入味,再加入食盐,白糖,翻炒几下,再把青菜放进去翻炒均匀,最后出锅前撒点白芝麻和香菜就可以了。芹菜段,虾和青菜不需要焯水哦。

是不是很简单,你们学会了吗?我是小厨,一个有个性的小厨娘!

外卖店分两类:

一类是小而美的外卖店,一类是大而全的外卖店。


这两类店铺我都做过,有准备做外卖的可以看看,这两类外卖店各有优缺点。


先说下大而全的外卖店,这是前两年做的,大而全指的是店面50~100平,多品类,覆盖早中晚、夜宵,早餐有豆浆、油条、包子、肠粉、粥、大饼,午餐有:炒饭、炒面、炒河粉、炒菜,晚餐有:炖汤、水果、面线糊、麻辣烫、麻辣香锅,夜宵有:臭豆腐、炸鸡、拌粉、拌面、火鸡面、炸串以及各种小吃,前两年高峰期的时候,店里有8个人,24小时营业,双平台单量在10000~15000单,优点显而易见:曝光高、转化好、单量高,直到疫情来临的时候,我发现这种店铺有它的缺点,一个是投入大,二是抗风险能力弱,三是固定成本高,每天的人工水电房租都是需要支出的,当单量下滑或者淡季的时候,有可能就是不赚钱的或者亏钱。


随着疫情的反复,发现小而美的店铺,更适合当下外卖店的主流,投入更少,抗风险能力更强,更灵活。小而美指门店在15~30平,房租控制在1500以下,这边指的是小县城,菜品数量控制在100~170个,外卖店人员2~3名,夫妻店更好,或者两个人合伙,营业时间一天10~15个小时,一天营业额1500~2000,一个月有一两万的收入,比上班自由一点,时间可自己支配。


新手建议从小店做起,积攒经验,听课永远是理论的知识,亏出来的才是经验,老手都是从小白走过来的,亏得多也就知道疼了,知道从中汲取教训,社会是更好的大学,教会了你更多。


火锅和它的子子孙孙们,你都吃过吗?

“吃最辣的火锅,住最老成都特色的院子,做最安逸的芙蓉旧梦”,勒就是成都。可是,作为吃货,火锅、麻辣烫、冒菜、串串香、钵钵鸡,你真的分得清吗?

图/图虫创意

火锅君的前世今生

文字记载里,最早的火锅,是涮兔肉,即“拨霞供”。还有观点认为,8000年前的中国陶鼎,是火锅最早的雏形。

图/ ***

先秦时候的古人,虽说惯吃生冷食物,也很聪明地发明了加热熟食的 *** 。这种加热 *** 称为“濡”。先把食物到煮到可以吃的程度,再放到热好的调料里入味,随后在盛满调料汁的染杯里二次加工。这个工序嘛,就有点像在火锅底料里涮肉了,可以让食物变得更加浓香。

南北朝时期,有了铜火锅的出现。到了唐朝,火锅已经是民间宴席上的当家之一。

图/图虫创意

明清的时候,更不得了啦,火锅更是头号流量网红。康乾盛世,曾有“千叟宴”的1550只锅,成为超级火锅大爬梯。就连乾隆几次下江南,都是每到一地,必须吃上一顿锅子才算罢休。

图/图虫创意

现在,火锅品种更多,各有风味。一星期不重样也是妥妥儿的,星期一毛肚火锅、星期二羊肉火锅、星期三白肉火锅、星期四牛肉火锅、星期五菌菇火锅……可以说,火锅让生活更美好!

图/ ***

随着吃货们越变越懒,自热火锅也横空问世。加点水,就可以在短短几分钟内绽放成咕噜咕噜的饕餮美味。吃不到火锅时,拿它解解馋还是可以的。

图/图虫创意

而且就算吃不到火锅,我们还有麻辣烫、冒菜、串串香、钵钵鸡这些火锅的子子孙孙呀!

冒菜:一个人的狂欢

想吃火锅但没人陪?别担心,冒菜君可以解决你的烦恼。

图/ ***

在成都,冒菜是把菜放在竹篓里烫好后,放碗里吃。坐在大排档,守着老板的一口汤锅,看着肉、海鲜、豆腐、青菜、菌菇、粉丝先后在小竹篓和汤料中上上下下几个来回,堪称一场视觉盛宴。

老板会问:“重辣、微辣、还是不辣?”,根据口味要求盛到碗里,再舀一勺汤汁,一碗热乎乎的冒菜就出锅了。

图/图虫创意

冒菜的精华,在于汤。精心调制的独家香料,是店家吸引回头客的关键。冒菜的汤汁可以直接喝,这也是冒菜和火锅的主要区别。

麻辣烫:一地一味,人家不是来自四川的娃

成都的小伙伴表示了,一直很好奇到底啥子才是麻辣烫,只晓得冒菜、火锅和串串,最多加个钵钵鸡。

图/soogif

外地人眼里最有代表性的麻辣烫,应该是遍布全国的——张亮麻辣烫、杨国福麻辣烫。是将各种素菜、荤菜串成串,放在展示柜供顾客选,选好后交由店家烹煮,再加入各种调料、汤料加以调味的即食“麻辣烫”。

图/图虫创意

说起麻辣烫,又不得不提抚顺麻辣拌。

图/ ***

和麻辣烫原料相似,麻辣拌是在食材煮过后沥干水分,加盐、陈醋、糖、花生碎、辣椒、孜然、麻油等拌匀后食用的地方美食——抚顺人在麻辣烫的基础上发明的,改良过的甜酸口味,满足了无法吃辣的人想吃麻辣烫的愿望。

另一个麻辣烫的近亲是麻辣香锅。

图/图虫创意

将肉、海鲜、脆肠、笋片混合炒制,加入可以吸收各种肉类和海鲜鲜味的腐竹,混合起来,就成了让人垂涎三尺的“一锅香”。

图/图虫创意

串串香vs钵钵鸡:你俩为啥长得那么像?

串串香,是最接近火锅形式的炖煮美食,也因此有了“小火锅”之称。不过,它和火锅的区别,也是大大的有。

图/图虫创意

火锅锅底丰富,鱼火锅、鸡火锅、牛杂火锅、肥肠鱼火锅……锅的形状也多,有圆锅、同心圆锅、太极圆锅(鸳鸯锅)、九宫格锅等。而串串香通常只有红锅。

签子串起了串串,也串起了钵钵鸡。但钵钵鸡从容器到汤底,都更加讲究。

图/ ***

钵钵由土陶烧制而成(也有用红黄相间的瓷质龙纹仿古罐的),里面装着红底汤,浸着事先煮好的熟食。汤底为土鸡熬成,汤面上飘着一层鲜香四溢的土鸡油。“原始”的钵钵鸡,串上的料是香嫩的土鸡肉和杂碎。

图/ ***

钵钵鸡有红油和藤椒两种口味,可以选择一样来一钵。钵钵鸡区别于其他类似美食的一个重点是:它是冷的!

图/ ***

好嘛,讲了这么多,你晕了吗?麻辣烫、冒菜、串串香、钵钵鸡,大家同宗同族,都是火锅延伸品。

图/ ***

所以,现在是吃一顿涮肥牛、虾滑、羊肉、毛肚、豆腐、莴苣、菌菇......的火锅?还是串串香、冒菜、钵钵鸡?

文丨斯亮

本文图片来自 ***

街边小吃麻辣三宝之特色麻辣拌

在美食界有一个麻辣家族,它们就是麻辣烫、麻辣拌、麻辣香锅。前几期小编有写过麻辣香锅和麻辣烫,这边想写一下麻辣拌。简而言之,麻辣拌就是没有汤的麻辣烫,对于不喜欢汤汤水水的麻辣烫的人来说,麻辣拌简直就是福音。

麻辣拌的起源是在辽宁省抚顺市,时间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那个时候四川的麻辣烫已经进入抚顺,市内就能有那么十多家四川麻辣烫店,因为其麻辣口感适应一部分人喜好,加上它价格低廉,所以很快就遍及全市了。这个东西一火,从业的人数也就开始多了,因为这个东西成本小,利润高,没有复杂的管理程序,正好适合那些家里夫妻两人都下岗的家庭,所以一时间多出了不少夫妻店卖麻辣烫的。但是市场规律就是这样,竞争的人多了,就变成了过度竞争,一旦过度竞争了,这钱也就不好赚了。这么多家卖麻辣烫的,怎么才能赚到钱呢?于是就出现了一对聪明的夫妻,他们想,这麻辣烫毕竟西南地区流传过来的,它应该更适合那边人的口味,我们在东北,地方不一样,口味应该是有差别的,如果说能把这麻辣烫改得更加适应东北人的饮食特性的话,咱们是不是能卖得更好呢?东北人的饮食特征是怎样呢,就是为了适应天寒地冻的气候条件,增加自身的温度和抵抗能力,惯吃多油多盐和 *** 程度高的食物。但是多放油和盐也有点儿亏,因为麻辣烫有汤,有稀释作用,所以为了让这个麻辣烫的口味更重一些,干脆不加汤了,原料煮熟了直接拌,这样还降低了不少汤的成本!可是没有汤之后,它就不烫了呀,又怎么能叫麻辣烫呢?所以就改名吧,叫"麻辣拌"。

麻辣拌就这样慢慢的流传到了全国,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喜爱。店主在开麻辣烫店的时候也比较方便,可以同时满足两种口味人群。做法上和麻辣烫的区别就是把汤料变成了拌料,在口感上也更加丰富了。

【食材准备】:蟹味菇50克、海带100克、菠菜50克、金针菇50克、香肠1根、鱼丸100克、粉条(干)50克、虾50克、豆腐皮50克、油菜5棵。麻辣烫调味料

【做法步骤】:

1.所有原料准备好

2.将金针菇、 蟹味菇、油豆腐、鲜虾、豆腐皮、粉条,原料分别烫熟,沥干水分,粉条用温水泡了再煮软

3.将鱼丸、 火腿肠、油菜、菠菜烫熟,沥干水分,海带我是之前买的干海带,已经处理过了,直接切丝拌就好了

4.海带、豆腐皮切成丝,油豆腐切两半放进大碗,蘑菇和青菜沥干水分后放进去

5.鱼丸切成两半跟鲜虾、粉条一同放进去,放上香葱末、香菜末、蒜末

6.放入适量的麻辣烫酱料和麻酱

7.撒上孜然熟芝麻,有花生碎更好,拌匀即可食用

做麻辣香锅收入真的很可观

最近分享的美食小吃都是口味比较重的,但是能够 *** 我们的味蕾啊。可能有一部分人比较喜欢吃一些清淡的食物,这个后续小编也会为大家免费分享的。今天我们的重口味继续,再来为大家分享一款大学食堂经久不衰的美食,那就是麻辣香锅。提到麻辣香锅,一部分人可能嘴巴就要开始留口水了,味道真的是很独特。不仅能将我们想吃的各种食材放在一起,还能将汤汁及味道都能融入食材,不得不说麻辣香锅的发明人还是很不容易的啊,毕竟一直都这么受欢迎。

吃麻辣香锅都不忘配上一碗香喷喷的米饭和一碗清淡一些的汤,约上朋友一起,边品尝着美味,边聊着各自的生活和心事,也算是一种简单的享受了。

麻辣香锅的配菜基本上跟麻辣烫差不多,只要是大家喜欢吃的,都可以摆出来卖。只是这个并不是煮出来吃,而是炒出来吃。主要还是在配料上有所不同,现在给大家分享。

因为麻辣香锅的多数食材都是要过油轻炸一下的,所以这个油也就有要求,不能直接用我们普通的油炸,而是要用五香油来炸,先说说五香油的 *** *** 。

麻辣香锅五香油

锅中放入油,将八角、花椒、干辣椒、草果、山奈、桂皮、香叶放入,用小火加热,直到把香料炸成棕黄色,捞出香料不要,直接倒掉。只把油收起来放在一个单独装油的容器里面,留着炸食材备用。

接下来就是一个 *** 的过程了。锅烧热,放入五香油,烧热以后放入干辣椒炸香,注意不要炸的太重或炸变色,以免影响美观及口感。等到油变红香味出来以后就马上捞出来,沥干油待用。然后放入五 花肉炒出油,慢慢煸得干一些好吃,如果不喜欢五花肉就可以直接炒郫县豆瓣和火锅调料了,炒出红油和香味,继续加入姜片、大蒜炒香。最后依次 放入食材,比较耐火候的要先放(比如蘑菇、花菜)不耐火候的要后放(比如青笋),手脚麻利地翻炒均匀,加入料酒炒匀。再将事先炸 过的干辣椒放入一起炒。加入糖、盐、鸡精调味,翻炒均匀就可以了,用大碗盛出,再撒上芝麻和香菜就可以食用了。

最后还是给大家简单的推荐一些食材供大家参考。

豆制品 :豆腐干、腐竹、冻豆腐等。

蔬菜类:青笋、莲藕、竹笋、圆白菜、蘑菇、金针菇、花菜、西兰花、土豆、红薯等。

干货类:木 耳、魔芋等。

海鲜类:鱿鱼、虾、螃蟹等。

肉类:五花肉、午餐肉、牛蛙、老肉片、鸭肠、脆皮肠、鳝鱼等。

这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其他的就看大家的口味了。

怎么样,是不是感觉 *** *** 也没那么复杂,一看就会的感觉。动起你们勤劳的双手,实际操作起来吧,相信你能做出很好的味道,这也是一个不错的赚钱的生意。希望能帮助到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朋友,有需要的尽快收藏。

麻辣香锅or麻辣烫

视频加载中...


现代年轻人外卖的两大爱好物——麻辣烫与麻辣香锅,这二者之间更大的区别便是烹饪方式,之所以受到广大年轻人的喜爱,大概是因为其食材的自由搭配性,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食材,再进行一锅烹饪,一人份也能吃到多种不同的食材,满足了许多现代独居者的需求。




麻辣香锅是干锅版本,而麻辣烫则是汤锅版本,麻辣香锅相对于麻辣烫来说多了一步烹饪步骤,除了焯水之外,还要把食材爆香,因此麻辣香锅吃起来的口味也更浓郁一些,焯水之后的食材更好是用厨房纸巾吸干一下,不然你就可以想象油锅里油四处蹦跶的画面了。





炒料这个步骤是为整套菜肴的口味奠定了基础的,放入干辣椒、胡椒粒、蒜末与豆瓣酱爆香,为了享受美味,你得先体验一番辣椒味弥漫且呛人的过程,动手 *** 就是一个感受做菜的过程,外卖很方便,但你无法感受这道菜是如何得来的。




现代年轻人在外独居之不易,感受着大城市里的繁华,却也承受着工作的压力与深深的孤单感,也许只有这重口的食物才能 *** 着味蕾,才能感受到自己生活的意义,唯有这口美味能治愈人心。



又或者在家感受了太多的安逸感,每天吃着平淡的家常菜,偶尔也想寻找一些味蕾上的 *** 感,会选择这道麻辣香锅,除了刚开始的炒料,食材翻炒均匀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适当添加一些生抽,加入少许水焖煮一会。



在静如止水的平淡生活中,我们总是愿意寻找一些 *** ,去趟游乐园感受一次过山车,进趟鬼屋;去趟火锅店吃上麻辣无比的火锅,吃上一锅麻辣香锅等等,我们通过这些都在极力的证明着,我们还愿意热爱生活,并且在寻找自己生活中的那些个存在感。

“?? ????!(太好吃了!)”

近年来在全世界范围内刮起麻辣潮流的麻辣烫、麻辣火锅等中餐厅正成为韩国各大热门商圈的新贵,到处都是“中国味道”。据韩联社16日报道,韩国农水产食品流通公社近日发布一项报告,总结过去10年韩国餐饮行业发生的“更受欢迎餐品及饮食潮流”的变化与动向。

韩国麻辣烫摊位(资料图)

韩国街头麻辣烫店铺

据Edaily新闻网报道,近两年,麻辣烫、黑糖奶茶等中国餐饮及其品牌连锁店在韩国多地呈井喷趋势。比如,韩国首尔弘益大学地铁站附近店铺价位之高在韩国数一数二,但该地铁站8号出口附近就有6家麻辣烫及火锅店,足见“中国味道”很受韩国人喜爱。

韩国更大美食外送APP发布的统计结果显示,韩国提供麻辣食品外卖服务的店家与2018年相比增加了近10倍。

我们看到的韩国麻辣烫店铺是这样

这样

这样

这样的

很正宗,很中国的感觉有没有!

韩国人吃起麻辣烫,是这样

这样的

麻辣烫为何如此“红”

韩国网友纷纷表示:“麻辣烫好吃到人神共愤啊!”

甚至在韩国的社交论坛上,许多韩国网友还科普起了麻辣烫、麻辣拌、麻辣香锅的区别。

麻辣烫为何能在韩国多地区大行其道呢?据韩国流通业界相关人士介绍,韩国国内消费者对麻辣烫其实并不是很熟悉,但出国尝过这种特色风味的消费者正逐步增加。他们回国后对这种味道依然念念不忘。

其次,麻辣还能满足韩国年轻人的猎奇心理。花椒对舌尖的麻痹让他们欲罢不能。

最后,中国游客数量的增加也带动了麻辣食品在韩国的销量。

中国网友表示:中国美食谁不爱呢?

监制:安岚

主编:戴爽

编辑:赵静雅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客户端 中国新闻网 环球网 中国青年网

火锅、冒菜、麻辣烫、串串香、钵钵鸡,你晓得有啥子区别吗?

丨我管它什么分别,都想吃!丨

- 风物君语 -

四川美食有N宝

火锅、串串香、钟水饺

麻婆豆腐、夫妻肺片、三大炮

甜水面、钵钵鸡和凉糕

“吃最辣的火锅

住最老成都特色的院子

做最安逸的芙蓉旧梦”

勒就是成都

可是,作为吃货

火锅、麻辣烫、冒菜、串串香、钵钵鸡

你真的分得清吗?

1

火锅君的前世今生

文字记载里,最早的火锅,是涮兔肉,“拨霞供”

南宋理宗淳祐年间,福建泉州人林洪撰《山家清供》一书中记载:

游武夷六曲,访至止师,遇雪天,得一兔,无庖人可制。师云:山间只有薄批,酒、酱、椒料沃之,以风炉安座上,用水少半铫,候汤响一杯后,各分以筋,令自夹入汤,摆熟、啖之,乃随宜各以汁供。

还有观点认为,8000年前的中国陶鼎,是火锅最早的雏形

▲名为“染器”的汉代文物,由杯、炉、盘组合而成。

先秦时候的古人,虽说惯吃生冷食物,也很聪明地发明了加热熟食的 *** 。毕竟,大吃国人的智慧不是盖的!

这种加热 *** 称为“濡”。先把煮烹食物到可以吃的程度,再放到热好的调料里入味,随后在盛满调料汁的染杯里二次加工。这个工序嘛,就有点像在火锅底料里涮肉了,可以让食物变得更加浓香。

▲电视剧《十三格格》里慈禧太后更爱的菊花火锅在此(暴露年龄系列)!

南北朝时期,有了铜火锅的出现。到了唐朝,火锅已经是民间宴席上的当家之一

明清的时候,更不得了啦,火锅更是头号流量网红。康乾盛世,曾有“千叟宴”的1550只锅,成为超级火锅大爬梯。就连乾隆几次下江南,都是每到一地,必须吃上一顿锅子才算罢休。

▲ 潮汕牛肉火锅中牛肉丸、牛筋丸、匙柄肉、吊龙伴、五花脚趾都是必不可少的。

现在,火锅品种更多,各有风味。一星期不重样也是妥妥儿的,星期一毛肚火锅、星期二羊肉火锅、星期三白肉火锅、星期四牛肉火锅、星期五菌菇火锅……可以说,火锅让生活更美好!

说起火锅,最有群众基础的还要属成都重庆的火锅。麻辣空间、川西坝子、大龙燚、小龙坎、骉骉老火锅、重庆袁老四火锅,总有一家能让你的胃沸腾

随着吃货们越变越懒,自热火锅也横空问世。加点水,就可以在短短几分钟内绽放成咕噜咕噜的饕餮美味。吃不到火锅时,拿它解解馋还是可以的。毕竟,口味上还是和真正意义的火锅差得远。

好多好吃火锅,在这里哟

背的锅那么多,再多个火锅又如何?

▲ 自热火锅

没关系,就算吃不到火锅,我们还有麻辣烫、冒菜、串串香、钵钵鸡这些火锅的子子孙孙呀!

2

冒菜:一个人的狂欢

想吃火锅但没人陪?别担心,冒菜君可以解决你的烦恼。

在成都,冒菜是把菜放在竹篓里烫好后,放碗里吃。坐在大排档,守着老板的一口汤锅,看着肉、海鲜、豆腐、青菜、菌菇、粉丝先后在小竹篓和汤料中上上下下几个来回,堪称一场视觉盛宴。老板会问:“重辣、微辣、还是不辣?”,根据口味要求盛到碗里,再舀一勺汤汁,一碗热乎乎的冒菜就出锅了。

躲在大排档的挡风布后面,咀嚼着麻辣爽口又带着骨汤香味的冒菜,就像是在味蕾上绽放一朵烟花,兴奋 *** 到连流汗都顾不上擦。吃,就对了。

冒菜的精华,在于汤

精心调制的独家香料,是店家吸引回头客的关键。冒菜的汤料以多种动物骨头为主材,再辅以纯动植物绿色调味品,方能做到麻不刺喉、辣不上火冒菜的汤汁可以直接喝,这也是冒菜和火锅的主要区别。

有人说“火锅是一群人的冒菜”,其实这两者还是有差别的。

吃火锅的标配是香油碟。如果把毛肚、鸭肠、肥牛比作红花,那香油就是绿叶,没了它真不行。将香油、蒜泥、香菜、小葱、盐巴、醋混合调制酱料,如果你想加入花椒面、花生沫、芝麻、香菇酱、海鲜酱,也是极好的选择。配着香油吃火锅,可以中和火锅的麻辣 *** ,蘸过之后就不会觉得过于辣和麻了。

冒菜呢,一般是不打油碟的。“民间”有私传最为讲究的吃法,是在小碟中放置辣椒粉、盐等调料,再将锅里烫好的菜在干碟里轻轻一蘸。送进嘴里的一瞬间,香辣俱全,就像在口腔里来了场精彩绝伦的混合双打。

不过,一般吃冒菜也是不加味碟的噢

3

麻辣烫:一地一味,人家不是来自四川的娃

“麻辣烫是没有冒菜好吃的一种奇奇怪怪的存在。为啥会有‘麻辣烫’这种说法?”

成都的小伙伴表示了,一直很好奇到底啥子才是麻辣烫,只晓得冒菜、火锅和串串,最多加个钵钵鸡。

▲四川乐山牛华的“麻辣烫”。

传说中四川“麻辣烫”的起源——四川乐山牛华的“麻辣烫”,其实是外地人口中的“串串香”,带着签子吃的。外地人眼里的麻辣烫可不长这样儿。

他们眼里最有代表性的,应该是遍布全国的——张亮麻辣烫、杨国福麻辣烫。是将各种素菜、荤菜串成串,放在展示柜供顾客选,选好后交由店家烹煮,再加入各种调料、汤料加以调味的即食“麻辣烫”。

夏天吃麻辣烫是最爽的,我就试过!

炎热的天气里,来个重辣,吃得眼泪鼻涕一起流,吃相估计是没眼看了。不过,管他呢,那种麻辣到让人头皮、嘴唇、浑身一起发麻的感觉,我怕是能记一辈子。

现在,只敢吃微辣了。

▲麻辣拌里更好吃的是啥?土豆嘛!两边网状,交叉处是小孔,吃起来又香又脆。

说起麻辣烫,又不得不提抚顺麻辣拌

和麻辣烫原料相似,麻辣拌是在食材煮过后沥干水分,加盐、陈醋、糖、花生碎、辣椒、孜然、麻油等拌匀后食用的地方美食——抚顺人在麻辣烫的基础上发明的,改良过的甜酸口味,满足了无法吃辣的人想吃麻辣烫的愿望。

▲吃麻辣香锅一般是要配米饭的,汤汁的辣味吸进食材里,米饭可以压一压 *** 的味觉 *** 。

另一个麻辣烫的近亲是麻辣香锅

将肉、海鲜、脆肠、笋片混合炒制,加入可以吸收各种肉类和海鲜鲜味的腐竹,混合起来,就成了让人垂涎三尺的“一锅香”。当然了,麻辣香锅也没啥“套路”,你可以尽情放飞选择食材,挑自己喜欢的吃呗。

4

串串香vs钵钵鸡:你俩为啥长得那么像?

串串香,是最接近火锅形式的炖煮美食,也因此有了“小火锅”之称。不过,它和火锅的区别,也是大大的有。

火锅锅底丰富,鱼火锅、鸡火锅、牛杂火锅、肥肠鱼火锅……锅的形状也多,有圆锅、同心圆锅、太极圆锅(鸳鸯锅)、九宫格锅等。而串串香通常只有红锅

讲真,串串香吃九宫格锅,签签估计放不下。

串串香有冷锅串串热锅串串之分。

冷锅是煮好的串串浸在红油里,撒上芝麻。吃冷锅串串不需现煮,只要将串串选好交给店员,悠闲地等着后厨端来一锅热气腾腾的串串就好。

热锅串串是生的,要自己煮

一桌一锅,红亮亮的汤锅里,郡肝、毛肚、牛肉是主角。吃完串串嘴巴一抹,喊一声喊“老板,数签签!”才算得上吃串串的仪式感。

▲重庆森林家的钵钵鸡,是川大学生的心头爱。

签子串起了串串,也串起了钵钵鸡。但钵钵鸡从容器到汤底,都更加讲究

钵钵由土陶烧制而成(也有用红黄相间的瓷质龙纹仿古罐的),里面装着红底汤,浸着事先煮好的熟食。汤底为土鸡熬成,汤面上飘着一层鲜香四溢的土鸡油。“原始”的钵钵鸡,串上的料是香嫩的土鸡肉和杂碎。

用成都人的话说:钵钵鸡里头食材丰富啥子都有

鸡爪、鸡心、肉皮、鸭舌、海带、郡肝、豆腐皮等等各种混入,你喜欢吃啥子,就挑出来吃,最后数签签。

麻辣拌和麻辣香锅区别,麻辣拌和麻辣香锅热量-第1张图片-

钵钵鸡有红油和藤椒两种口味,可以选择一样来一钵。藤椒油麻麻的香香的,个人觉得比红油还要好吃。

钵钵鸡区别于其他类似美食的一个重点是:它是冷的!钵钵鸡配上一碗凉糕,辣和甜的滋味相互交融,整个口腔都是清凉的味道,在苍蝇馆里就可以体会到这绝美的味道。当然,搭配甜水面也很不错。

好嘛,讲了这么多,你晕了吗?麻辣烫、冒菜、串串香、钵钵鸡,大家同宗同族,都是火锅延伸品。

火锅

自己煮,不数签签,热食

火锅的底料定出基本味道

后续汤味会因为下的菜不同发生变化

冒菜

别人煮,不数签签,热食

吃的是一个人的寂寞,但心是热的

冒菜的味道,确定后就不会变了

麻辣烫

别人煮,选的时候有签签,做好之后没签签,热食

遍布全国还能兼收并蓄,实惠又便捷

串串香

自己煮,数签签,热食

我们来拼一拼谁吃的签子多!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味道

冷锅串串

别人煮,数签签,热食

我的出现是为了展现串串还有更多的变换可能

钵钵鸡

别人煮,数签签,冷食

钵钵鸡不是一只鸡哟

所以,现在我们要不要组队去成都,吃一顿涮肥牛、虾滑、羊肉、毛肚、豆腐、莴苣、菌菇......的火锅?或者串串香、冒菜、钵钵鸡?

实在不行,那就来约一发六块钱的麻辣烫吧

火锅、冒菜、串串香、钵钵鸡

麻辣烫、麻辣拌、麻辣香锅……

你最喜欢哪一个?

风物君在评论区等你哟~

文丨斯亮

编辑丨酱子

参考资料丨祁守华《火锅史话》

沈涛《四川麻辣火锅起源地辨析》

《中华遗产》2015年第06期

本文图片来自 ***

百度也搜不到的香料知识,史上最全最专业的解答

我一直认为香料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你如果把它们看作为一场交响乐,那么每个香料在这个乐队中都是一种乐器。彼此搭配创造出激昂交错的演出。

人有高低贵贱,料有主辅君臣(别百度,这句话是我自创的)。主料奠定了基础味型,比如我们最熟知的八角,他的别名叫大、料。通过名字就能看出这种料注定了属于君料其他香料的搭配则是为了辅佐他。

当然我所说的君并非是以突出它为主,而是该料在香辛料领域的地位。

任何一种香辛料的配方,最为合理的搭配是为了和味,而非突出哪种料的味道。不然势必会掩盖食材本身。那么这种香料的搭配就不算太完美,当然也有极少数的配方确实会突出某种香料的特点,这里我们不要以一代面。

最早的香料使用并非提味,而是为了掩盖异味,因为狩猎的肉一顿可能吃不完,又没有冰箱,在夏天仅需一天肉就会有淡淡的臭味。

于是人们开始用辣椒来掩盖这种异味。

慢慢延伸到现在的无数种香料。

像中国的传统五香味,这种五香味是最早期的卤肉方子,他们分别有:八角、桂皮、小茴香、花椒、丁香。

接下来我们来讲讲五香味的特点

八角

八角的香味醇厚,吃起来略甜,在肉类 *** 中起到最主要的地位,它的特点是出香快、易入味。

桂皮

孤僻香气特别浓,入口的感觉比较甜,但是回味略辣,但这两点都比较温和不太突出。他在卤肉的领域使用比较广泛,入味比较快。

小茴香

小茴香这个东西跟孜然在外观上好像有点血缘关系,也不知道他们的老祖宗是不是跟隔壁老王发生了什么故事当然这不是我们关心的,小茴香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吃起来有点略甜,但同时又带着一丝辛辣。它的特点是用来提味。也是因为清淡在各种配方中用料比较大,它的特点也是出味比较快。

花椒:

花椒有青色和红色之分,在中国很多地区花椒、麻椒傻傻分不清楚。不信你百度一下,问问花椒和麻椒的关系

百分之80的回答都说他们是一样的,只是叫法不同,其实花椒通常指红的色,麻椒指青色的。花椒的特点是麻度不如麻椒(这不废话么)但是它有淡淡的香味,麻椒就不同了,这厮只负责麻,且巨麻。放在嘴里嚼碎麻度都不会低于20分钟。

特点出味快,在卤肉以及麻辣烫、麻辣香锅,算了凡是带有麻字的领域这厮就是山代王。

丁香:这厮属于调味品中的芳香型输出ADC,在任何配方中用量都十分小,因为只需几颗就能带来非常浓郁的香味。

以上就是五香味的特点和作用,这几款料在配方中多用于君料。因为香味大、出香快而获得好评。

接下来介绍一些其他臣料,以便于给各位同行在 *** 配方时提供一些参考。

肉蔻

去异味、增加香味、增加鲜味,肉蔻在鸡肉中使用不多,因为无鸡不鲜,鸡肉本身就鲜所以没必要再增鲜。

但是肉蔻在猪肉领域应用比较广泛(知识点啊朋友们)

草寇

这个东西假的特别多,真的反而很少很少,德州扒鸡,就用这个东西来脱骨,味道淡香。

白蔻

白蔻在卤肉范围内是必备的,他的更大特点是去腥,有一点点薄荷味,微苦。

香叶

此料除了增香外还有中和香料的作用,一般用量不大,香味浓郁。

草果:去腥、解腻、有辛辣味,用多么发闷。

山奈

这种香料一般人用的比较少,怎么形容那,这个东西吃到嘴里很舒服,但是用多了就有种辛辣味。

陈皮:陈皮的清香和解腻特点无可替代,卤肉中的方子里几乎必

良姜:香味柔和,去腥,香甜。

白芷

像名字一样,香味比较温柔,用多了发苦,主要用于去腥增香。

麻辣拌是什么?你能接受麻辣拌的口味么?

麻辣拌在以前都没有见到过,我们只见过麻辣烫、麻辣香锅之类的东西,但是近年来,一种叫做麻辣拌的美食开始涌入我们的城市,什么是麻辣拌呢?

所谓的麻辣拌其实发源于东北,根源还是麻辣烫,只不过要在麻辣烫之后沥干水分,拌上盐,醋,糖,花生碎,辣椒,孜然,麻油等调味品而成的。

麻辣拌诞生的初衷就是店主为了节约成本,要知道,麻辣烫好吃全靠汤底的味道,汤底味道不好不管怎么吹嘘都难以吸引吃货,但是麻辣拌不一样,就是白水煮出来,拌上常见的调料即成。

而且很多麻辣拌现在宣传说让顾客自己依照自己的口味添加调味品,连口味的控制成本都省下来了

这样的小店一般面积很小,装修也一般,也不需要什么厨师

事实上这样的麻辣拌谁都做的出来,相比麻辣烫真的简单很多了

调料都是自己放的原因还有一点,麻辣拌的酸甜口味传到其他地方后并没有受到其他地方食客的欢迎,索性就让食客自己添加好了

这种麻辣拌的利润很高,甚至会高过麻辣烫,但是事实上麻辣拌的市场还是不如麻辣烫好,爱吃麻辣烫的人远远高过爱吃麻辣拌的人

你能接受麻辣拌的口味么?

标签: 麻辣 拌和 热量 区别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