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若说最美不过重逢,他日久别偶遇故人;
话说三分,痛却十分,与你错失太多前尘……
——《黯然销魂》原唱:玄觞
02
暮色起看天边斜阳,恍惚想起你的脸庞;
毕竟回想,难免徒增感伤;
轻声叹,我们那些好时光……
——《爱殇》原唱:小时姑娘
03
我知卿本无双,此生未能,把酒当歌;
我知风陵一见,如露如电,人生几何?
——《情藏》原唱:HITA
04
路途长长长长至故里,是人走不完的诗句;
把悲欢谱作曲为你弹起,才感伤何为身不由己……
——《琴师》原唱:音频怪物
05
哪怕生死相伤,哪怕爱恨成殇,哪怕求而不得难以名状……
人生而固执倔强,偏执着等一个人轻扣心房……
——《草木》原唱:若以止白
06
前生今生来生,与你相遇,在每个梦里……回眸不舍离去,此情为你,在心上停栖,下一世,再与你永不分离……
——《遇莹》原唱:CRITTY(正式版);只有影子(首唱版)
07
从无话不谈,到相对无言,当初看灯的人终究走散!
虽年少轻狂,渐行渐远,你依然是心中最深的牵绊……
——《大美江湖》原唱:银临
08
看你飞远去,看你离我而去,原来你生来就属于天际;
每一滴泪水,都向你流淌去,倒流回最初的相遇……
——《大鱼》原唱:周深
09
是今生相伴,或来世再惜,为何你总不懂这谜题?
到蓦然回首,才默然长记,天涯路,只影向谁依?
——《寒衣调》原唱:河图
10
掷杯一痛笑,年少音信杳,将声光乱抛;
暗窗红火,言辞寥寥,叹戏散魂消……
——《归霞与客》原唱:双笙
倘若我心中的山水,你眼中都看到,我便一步一步莲花祈祷。――刘珂矣《半壶纱》
秋蝶此翩跹,倾心浮生缘,恨笑颜有谁愿,断桥上边半轮月。――格子兮、潘成《翩跹》
此生只为你一眼,愿错过繁华三千,斑驳锦绣天地间,独爱你素颜。――苑舍《烟影如画》
谁哼着小曲,还在青石巷,回荡转身,消逝在烟花茫茫。――少司命《黑白小巷》
从来风花雪月动人,千里雨霁水天难分,若说最美不过重逢,他日久别偶遇故人。――玄觞《黯然销魂》
闲谈岁月度似水年华,策马并肩走天涯,星月轮转看季节变幻,人间芳菲共看遍。――七朵组合《神武儿女国》
我曾借明月当头,寻得某个人,点漆眼眸,相对落座山口,无茶亦无酒。――司夏《千秋此意》
感谢阅读!祝亲生活似流水清澈,流水般明亮,走过春的气息,路过夏的烈日,望过秋的色彩,与冬同流。
1、河图:倾尽天下
2、音频怪物:琴师
3、刘珂矣:风筝误
4、小时姑娘 :爱殇
5、安九:礼仪之邦
6、银临:锦鲤抄
7、小曲儿 上邪
8、玄觞:黯然销魂
9、不才:参商
10、晃儿- 清商月
今天编发内容的主题是“我们的相遇,是对是错?”希望大家喜欢!
01
恍惚的我一路负笈,伞下的你却好美丽,仿佛小生傻了神情,能否借此小亭一避?敢问姑娘芳龄几许?我着迷……用一字一句的提笔,换一生一世来铭记,转身只留下了谁当年的叹息……
——《一介书生》原唱:江潮
02
那年长街春意正浓,策马同游烟雨如梦,檐下躲雨,望进一双深邃眼瞳,宛如华山夹着细雪的微风……
——《我的一个道姑朋友》原唱:lon
03
那一天,风缠绵,你误入门前;一青衫,一竹簪,却一尘不染;瞳孔里,清澈如星河璀璨!谁在命运的交错间,等对的人出现,自此一场缘,便一眼万年……
——《不归人》原唱:少司命
04
从来风花雪月动人,千里雨霁水天难分;若说最美不过重逢,他日久别偶遇故人,话说三分,痛却十分,与你错失太多前尘……
——《黯然销魂》原唱:玄觞
05
命中劫,劫后余生暂别;霜下约,约看四季花谢;三更鼓,谁用一生换得那一瞥?
——《紫川录》原唱:河图
06
为我解开脚腕枷锁的那个你,哼着陌生乡音走在宫闱里。我为君王抚琴时转头看到你,弦声中深藏初遇的情绪……
——《琴师》原唱:音频怪物
07
日月流转的清晖,尘寰又芳菲,竟许你相逢如萍水;某次同船避春雷,换我伞下一滴泪,还以为今生不须归!
——《别有天》原唱:排骨教主
08
高山流水间,相逢是前缘。听琴音飘渺,一曲风月闲,垂钓清溪畔,忽然雨连绵,急忙踮着脚来为你撑伞……
——《大美江湖》原唱:银临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数千年的传承,造就了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历史和文化。哪管斗转星移、日月浮沉,任他沧海桑田、世事变迁,中华民族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文明从未曾断绝!
就像《中华世纪坛序》中所言:
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
而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当中,古典文学,尤其是诗词歌赋,无疑是其中一朵耀眼的奇葩。历朝历代,无数的文人墨客,吟诗作赋,为后世留下了许多传唱千古的佳作名篇。
但是,时至今日,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传统文化正和我们渐行渐远。以文学领域中的诗歌创作为例,在当今的文坛上,已经很少能够看到传统“古体诗”的创作,更不用说词曲和文赋了。当然,现代人所写的诗,自然已经不能算是“古诗”了。
但在我看来,不管现代诗歌,其措词用句、意境营造等方面,是何等地优美自然,但只要一和古诗词相比,就总是会感觉少了那种“味道”。就如酒一样,年代越是久远的酒,品味起来就越是甘甜醇厚,回味无穷。
或许,现代诗歌同样需要经过时间的积淀和“酿造”,才能够和古诗词一样,拥有那种独特的“时间”韵味吧。
虽然,在今天的文学领域当中,古典诗歌已经逐渐走向没落。然而,在近些年的华语乐坛上,却出现了很多具有古典韵味、充满浓郁古风古色的歌曲,让人耳目一新。这些歌曲,不管是用词、造韵亦或是意境,都别具一格。聆听这样的歌曲,仿佛穿越回了古代,让人不知不觉,便沉醉其中,无法自拔。
而这样具有古典韵味的歌曲,在当下的华语乐坛中,不外乎这两种:中国风歌曲和古风歌曲。严格来说,古风歌曲其实可以归类到中国风歌曲当中,但是,两者又各有千秋,切不可一概而论。
中国风歌曲和古风歌曲,并不是凭空出现和产生的,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和历史文化原因的:
一方面,当今的中国社会,发展迅速,国力日渐强盛。但是,由于近代,国家和民族面临空前的危机,仁人志士为了救亡图存,转而学习西方政治和文化。但时至今日,西方的制度和文化,已经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因此,当今的社会,开始逐渐重视我们的传统文化,呼唤传统文化的回归;
另一方面,中国风和古风歌曲,本就是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当中的,受到数千年传统文化和文学的浸染和熏陶。可以说,古典的诗词歌赋和现在的中国风和古风歌曲,两者是同根同源、一脉相承的,只不过在表现形式上有所不同罢了。更何况,古典文化和文学的基因,历经数千年悠久的历史,一直深藏于我们的血肉和骨髓中,在每个中国人的血液里流淌。
因此,在进入正题之前,不妨先来了解一下,中国风歌曲和古风歌曲的文化起源及其历史发展,这样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中国风和古风歌曲。
中国风歌曲与古风歌曲的文化起源及其历史发展
前面提到,中国风和古风歌曲,深受传统文学和文化的影响。而在这其中,又以文学领域中的诗歌和词曲,表现地尤为明显。
先来说“诗”吧,“诗”之所以又叫做“诗歌”,是因为诗歌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因此,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和韵律美。《尚书·虞书·舜典》中记载: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这句话的意思是:诗可以用来抒发自己的志向,歌是唱出来的语言。而诗的创作,也要依据一定的节奏和声律,这样的诗才能称作“诗歌”。
下面,再来说说“词”。词,又叫曲子词、曲词、长短句等,词是诗的一种变体,最初是配合筵宴上的乐曲而填写的歌词。与诗歌不同的是:词有固定的词牌名,不同的词牌名,在词的填写、声律、格调和平仄上,都有着严格的规定,所以也就有了“倚声填词”的说法。也正因为这样,词相较于诗歌,更具音乐美。
这里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故事:柳永是宋代著名的词人,当时的皇帝由于对柳永的词有所不满。因此,在柳永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故意不录用他。后来,又有人向皇帝推荐他,皇帝的回复是:“且去填词”,柳永也因此自号:奉旨填词柳三变。由此可见,在当时已经有了“填词”之说。
诗歌,最早起源于先秦的商周时期。当时的诗,已经有了一定的节奏和韵律,最典型的代表作品是——《诗经》。《诗经》是我国古代之一部现实主义诗歌总集,从内容上分,可以分为《风》、《雅》和《颂》三部分。
《风》是当时各个诸侯国当地的民谣;《雅》是周人的“雅正”声乐;《颂》则是用来歌颂先王和用于祭祀的乐歌。因此,与其说是“诗经”,还不如说是“歌经”,或许更为恰当和贴切。可以说,《诗经》中的每一篇诗,都是一支婉转动听的歌。
而在《诗经》中,也有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篇目,像是《蒹葭》、《关雎》等。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春秋战国时期,《楚辞》则是这一时期诗歌的代表作。《楚辞》由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首创,经过后人的整理补充,在西汉初年最终成集。这是一部具有浓厚楚国地方色彩的浪漫主义诗集,开创了浪漫主义诗歌的先河。
在《楚辞》当中也有很多著名的诗篇,诸如《九歌》、《九章》、《离骚》等。
到了汉代,则出现了《乐府诗集》。“乐府”是当时负责收集、整理各地诗歌民谣的机构。所谓的汉乐府诗,是由当时的乐府,收集、保存、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
其中著名的诗篇有:《上邪》、《白头吟》、《陌上桑》、《孔雀东南飞》等。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而后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这一时期特有的民歌民谣,也收录在当时的《乐府民歌》中,主要的代表作品有《子夜歌》和《企喻歌辞》。
《子夜歌》,相传是一位名叫子夜的女子所作,诗歌内容都是描写男女之情的恋歌。因其所在的地域,主要是在吴地,因此又叫“子夜吴歌”,代表的诗作是《西洲曲》: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企喻歌辞》是北方地区少数民族的民歌,虽然其中也有收录 *** 的诗歌,但还是以少数民族创作的诗歌为主,代表诗作有《木兰诗》和《敕勒歌》等。
敕勒川,天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唐宋时期,则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高峰时期。这一时期,伴随着唐诗和宋词的出现,将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推向了高峰。相信大家对于唐诗和宋词,都已经很熟悉了,这里便不再一一赘述。
而后的元曲、明清诗歌,还有近现代的诗歌,都有其自身的特点。
那么,诗歌的文化起源和发展历程,又与中国风歌曲和古风歌曲有什么关系呢?不管是中国风还是古风歌曲,都深受传统的诗词文化的影响,在这些歌曲的歌词当中,也都能看到古典诗词的影子。
而在当下的文学领域中,已经很少能够看到古典诗词的创作了。不仅诗人、词人稀缺,而且也鲜有佳作。韩非子说过: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现在不仅没有古代的那种诗词创作的环境,而且以评判古人的眼光看待今人的诗作,或许也略有不妥吧。
而古典诗词,不在文学领域,而是在音乐领域中得到继承和发展,其实并不用感到意外。因为诗歌和词曲本身,就是兼具文学性和音乐性的,只不过我们通常更加注重诗歌的文学性,习惯站在文学性的角度,对诗词进行解读,从未或者是很少涉足诗词的格律、韵律等方面。
诗歌作为文学作品,所表现出来的特性,就是诗歌的文学性。而诗歌的音乐性,则主要是在于诗歌的韵律,像是押韵、平仄等。要知道在古代,一位好的诗人或者是词人,都是同时精通文学和音律的,不然何以创作出对仗工整、韵律和谐的诗词作品呢?
中国风与古风歌曲
在为大家介绍了古典诗歌的文化起源和历史发展之后,接下来就带大家了解一下,什么是中国风歌曲与古风歌曲。首先是中国风歌曲,通常来说有以下这些特点:
一、在歌曲中常常会以古代的故事典故,做为创作背景;
二、歌曲的配乐,会大量使用中国古典的乐器,像是古筝、箫、琵琶、琴、二胡等;
三、需要符合“三古三新”的创作标准。所谓的三古,指的是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三新指的是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
一首歌是否是中国风歌曲,只要依据以上这些特点来判断即可。在当今的乐坛上,著名的代表歌手和代表作有:周杰伦的《东风破》、《青花瓷》等;林俊杰的《曹操》、《江南》等;许嵩的《庐州月》、《半城烟沙》、《清明雨上》、《南山忆》、《宿敌》、《如果当时》等等。
接下来,再来说一说古风歌曲。为什么说古风歌曲可以算是中国风歌曲的一个分支呢?因为,古风歌曲不仅和中国风歌曲一样,深受传统文化和文学的影响,而且在歌曲中也同样会使用文学典故和采用古典乐器演奏。但相较于中国风歌曲,古风歌曲有着自身的特点:
一、歌词古典淡雅、对仗工整、注重押韵,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在听一首完整的古典诗词;
二、配乐曲调唯美动听,有着中国古典音乐独特的美感和韵味。
而两者之间的区别,也很明显:中国风歌曲相较于古风歌曲,更加通俗易懂;而古风歌曲则更加注重典故的使用,注重押韵,在歌词中会大量化用古诗词。如果听者缺乏一定的文学修养做为支撑,那么在听歌过程中,或许就会不知所云,很难理解歌曲想要表达的意思和营造的那种意境。
周杰伦和《东风破》
说到中国风歌曲,就要说到周杰伦——这位中国风歌曲的奠基人和之一首中国风歌曲作品——《东风破》。
《东风破》是周杰伦在2003年7月,在专辑《叶惠美》中推出的一首歌曲。这是之一首完全符合“三古三新”标准的歌曲,歌曲中所表现出的那种古香古色、古风古韵,都表明这是一首中国风歌曲。
而周杰伦和方文山,对于中国风歌曲的贡献无疑是巨大的。周杰伦奠定了中国风歌曲的基本唱法,而方文山则是确立了中国风歌曲歌词创作的古典意境。中国风歌曲,自此正式确立成型!
而之后的《青花瓷》、《菊花台》等,则是在多个方面,进一步完善、发展了中国风歌曲,使得中国风歌曲更加成熟,也更具有中国的古典韵味。
在《青花瓷》中,那句“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不知撩拨了多少人的心弦,也使得这首歌一时间广为流传。很多人这才认识到,具有中国古典韵味的歌曲,原来可以这么美!
林俊杰《江南》、《曹操》
继周杰伦之后,林俊杰也在中国风歌曲这一领域,迈出了自己的步伐。
《江南》和《曹操》,是林俊杰发布于2004年6月和2006年2月的中国风歌曲,分别收录于专辑《第二天堂》和《曹操》中。在当时中国风歌曲各方面都尚未成熟的时代,这无疑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很多人都不看好林俊杰,但他还是坚持把这两首歌收录在专辑中。后来也证明了林俊杰的眼光,是正确的。
《江南》是一首表现男女之间爱情的恋歌。歌曲中的男女主人公,由于错乱的时空,得以相恋相爱,但仍无法改变生离死别的命运。纵使是这样,仍然不改他们对于爱情的忠贞,并且期待着有一天,能够再次相见。
《曹操》从歌名来看,就能知道这是一首咏唱曹操的歌。在这首歌中,也使用了很多《三国演义》中的故事。这一点,我们在歌词中,就能明显看出,部分歌词如下:
独自走下长坂坡 月光太温柔
曹操不啰嗦 一心要拿荆州
用阴谋阳谋 明说暗夺的谋
东汉末年分三国
烽火连天不休
儿女情长 被乱世左右
谁来煮酒
相信熟悉《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这些词背后的故事。歌词中出现的“长坂坡”,讲的是赵子龙浑身是胆,在长坂坡七进七出,杀得曹军闻风丧胆的故事;“拿荆州”则说的是曹操在官渡之战后,决定南下江南,荆州则是首当其冲;“煮酒”,讲的是刘备和曹操在许昌,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故事。
林俊杰的这些尝试,可以说对中国风歌曲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许嵩的《千百度》和《庐州月》
在我的眼中,中国风歌曲真正迎来属于自己的时代,离不开许嵩。这位才华横溢的音乐才子,用自己独树一帜的唱法和绝美的歌词意境,把中国风歌曲推向了发展的高峰。
许嵩的风格,既不像周杰伦那样,充满宫廷高贵典雅的气息;又不像林俊杰那样,哀婉凄切。他的歌给人的之一感觉是:清新自然、温文淡雅,具有厚重的古典江南文人的气息。
下面就以《千百度》和《庐州月》这两首歌为例,做简单的分析,部分歌词如下:
关外野店 烟火绝 客怎眠
寒来袖间 谁为我 添两件
三四更雪 风不减 吹袭一夜
只是可怜 瘦马未得好歇
怅然入梦 梦几月 醒几年
往事凄艳 用情浅 两手缘
鹧鸪清怨 听得见 飞不回堂前
旧楹联 红褪墨残谁来揭
我寻你千百度
日出到迟暮
一瓢江湖我沉浮
我寻你千百度
又一岁荣枯
可你从不在 灯火阑珊处
这首歌的歌名——《千百度》,取自宋代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的这句,“众里寻他千百度”。通过歌名,听者不仅可以直观地认识和了解歌曲的主旨,而且可以深切地感触到歌曲中所营造的那种意境。
前四句歌词,从“关外野店”到“瘦马未得好歇”,营造了一个哀婉凄清的氛围,凄凉沧桑之感,扑面而来;后四句,“怅然入梦”到“谁来揭”,着重刻画了男主人公,在失去自己心爱之人后的惆怅和哀伤,而今睹物思人,如何能不触景生情呢?
这和苏轼的这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两者异曲同工之妙。最后的“寻你千百度”和“灯火阑珊处”,则都是在时间和空间的维度上,描写了寻觅之苦。那种尝试千百次,却终不可得的失望和惆怅之感,宛若余音绕梁,久久不能忘怀。
歌曲的最后,给听者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空间。正所谓:留白天地宽,这不仅和中国传统的书画创作有共通之处,而且用唐代钱起《省试湘灵鼓瑟》中的这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来阐释,也最是贴切和恰当。
如果细细品味歌词,便可以发现在歌词中,化用了很多古诗词:
“瘦马未得好歇”,出自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古道西风瘦马”;“鹧鸪清怨”,出自唐代许浑的《听唱山鹧鸪》,“鹧鸪清怨碧烟愁”;“灯火阑珊处”,同样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许嵩的《千百度》和周杰伦的《青花瓷》,一同入选何二元主编的《大学语文》教材中,由此可见,这首歌歌词的文学性,是得到承认的。接下来要分析的,便是《庐州月》这首歌,部分歌词如下:
儿时凿壁偷了谁家的光
宿昔不梳 一苦十年寒窗
如今灯下闲读 红袖添香
半生浮名只是虚妄
三月 一路烟霞 莺飞草长
柳絮纷飞里看见了故乡
不知心上的你是否还在庐阳
一缕青丝一生珍藏
桥上的恋人入对出双
桥边红药叹夜太漫长
月也摇晃 人也彷徨
乌蓬里传来了一曲离殇
庐州月光 洒在心上
月下的你不复当年模样
太多的伤 难诉衷肠
叹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
庐州月光 梨花雨凉
如今的你又在谁的身旁
家乡月光 深深烙在我心上
却流不出当年泪光
《庐州月》是一首表现男女之间,相思别离之情的歌曲。在歌中,男主人公回忆了与心爱之人,相知相恋的情形。而今看到桥边的恋人入对出双,而自己却孑然一身,如何能不黯然自伤呢?男主人公在烟花三月,回到自己的故乡,而当时的那个人却早已不在。物是人非之感,油然而生。
仔细品味歌词,可以发现在这首歌中,也化用了很多古诗词和典故。歌词的首句,便化用了汉代匡衡“凿壁偷光”的典故;“红袖添香”,出自清代蒋士铨的《念奴娇二十六首其二十六》,“但须红袖添香,绿衣司砚,何物夸金紫”。
而后笔锋一转,在“莺飞草长”的时节,回到了故乡。“莺飞草长”,出自宋代徐元杰的《湖上》,“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桥边红药叹夜太漫长”,出自宋代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当时只道是寻常”,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物是人非,怎堪追忆呢?“ 梨花雨凉”,出自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梨花一枝春带雨”,面对此情此景,如何能不暗自泪垂呢?
像是这样的诗词化用,在许嵩的歌曲中还有很多。在《如果当时》中,歌名和其中的歌词“与你若只如初见”,分别化用清代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中的“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和《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中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惊鸿一面》这首歌,歌名和其中的歌词“恩怨都似飞鸿踏雪泥”,则是分别化用曹植《洛神赋》中的“翩若惊鸿”和宋代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中的“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如果说周杰伦和方文山,开创了中国风歌曲的基本唱法和歌词的创作意境,那么许嵩则是用自己的方式,把中国风歌曲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金莎和《相思垢》
《相思垢》这首歌,由金莎演唱,许嵩作词,于2010年10月发行,是一首表现恋人之间相思离别之苦的中国风歌曲。这首歌中的歌词,也值得我们仔细玩味分析,部分歌词如下:
元夜琴鼓奏 花街灯如昼
欢歌笑语飘上船头
被你牵过的手,揽不住永久
雨过方知绿肥红瘦
欲除相思垢 泪浣春袖
船家只道是离人愁
你送我的红豆 原来会腐朽
可惜从没人告诉我
寒江陪烟火 月伴星如昨
可你怎么独留我一个人过
若你想起我
不必抱愧当时承诺太重
聚散无常怨谁错
“元夜琴鼓奏,花街灯如昼”,出自宋代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今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营造了灯火繁华的意境,与后面的“独留我一人过”,形成鲜明的对比。
“绿肥红瘦”出自宋代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抒发了女主人公因相思感发的那种愁思。“红豆 ”,出自唐代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与这首歌的歌名——相思垢,遥相呼应,也点明了这首歌的主旨——相思。
古风歌曲的代表之作——《长安忆》
前面说到,相较于中国风歌曲,古风歌曲在歌词中,会大量化用典故和古诗词,也更加注重押韵、格律。这里便选取由音频怪物填词、演唱的这首《长安忆》,来做简单的分析,歌词如下:
长安雨 一夜落秋意
路千里 朔风吹客衣
江船夜雨听笛 倚晚晴
平沙漠漠兮愁无际
长安堤 垂杨送别离
千山月 一片伤心碧
长门又误佳期 声清凄
朱颜染尘兮梦中语
二十三弦急 落花人独立
惟有此曲能寄心中意
月落子规啼 飞絮衔霜去
然诺重 只愿君从此记
长安去 辞家三千里
杳无音 却问愁几许
试剑更须钟吕 伴君起
风渡萧萧兮烟迷离
长安居 陇头谁吹笛
灯花落 瘦尽又一夕
醉乡路隐难行 风露清
君向潇湘兮我向秦
醉笑三千席 不诉离别意
惟有此曲能忘人间景
年华落丹青 一片碧空洗
知音稀 弦断有谁来听
落日孤城闭燕然归无计
惟有此曲能解断肠情
边声连角起 人去无留意
羌管难续 悠悠霜满地
去留两无意 停云杯难息
此曲声成 自有身后名
长安忆 重楼倚城隅
陌上雪 沉醉复又醒
早知如此相遇 不如不遇
笙歌歇尽兮人散去
《长安忆》是一首抒发别离之情的叹歌,从歌词中意象的使用、用词等方面,就可以明显看出:像是“垂杨”、“子规”、“笙歌歇尽人散去”等。
而在这首歌中,大量化用了古诗词和典故。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每一句歌词,都化用了相应的诗词和典故,这里就为大家细细分析。
“路千里 朔风吹客衣”,化用明代偶桓《岁暮》,“忽忽岁云暮,朔风吹客衣”;“江船夜雨听笛”,化用宋代蒋捷《虞美人》中的“壮年听雨客舟中”和宋代黄庭坚《寄黄几复》中的“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平沙漠漠兮愁无际”、“一片伤心碧”,则是化用唐代李白《菩萨蛮》中的“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片伤心碧”。
“长安堤 垂杨送别离”,化用唐代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中的“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长门又误佳期 ”,化用宋代辛弃疾《摸鱼儿》,“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朱颜”,化用唐代李白《蜀道难》中的“使人听此凋朱颜”。
“二十三弦急”,化用唐代李贺《李凭箜篌引》中的“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落花人独立”,化用宋代晏几道《临江仙》中的“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月落子规啼”,化用唐代温庭筠《菩萨蛮》中的“花落子规啼”;“然诺重 只愿君从此记”,化用纳兰性德《金缕曲·赠梁汾》中的“然诺重,君须记”。
“却问愁几许”,化用宋代贺铸《青玉案》中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灯花落 瘦尽又一夕”,化用清代纳兰性德《采桑子》中的“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醉乡路隐难行”,化用南唐后主李煜《乌夜啼·昨夜风兼雨》中的“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君向潇湘兮我向秦”,化用唐代郑谷《淮上与友人别》中的“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醉笑三千席 不诉离别意”,化用宋代苏轼《南乡子》中的,“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知音稀 弦断有谁来听”,化用宋代岳飞《小重山》中的“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落日孤城闭”到“悠悠霜满地”,则是化用了宋代范仲淹的这首词——《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此曲声成 自有身后名”,化用宋代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早知如此相遇 不如不遇”,化用唐代李白《秋风词》中的“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不相识”;“笙歌歇尽兮人散去”,化用宋代欧阳修《采桑子》中的“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
两相对比,中国风歌曲与古风歌曲的区别,不言自明。这也印证了上文所说,如果听者缺乏一定的文学知识,是很难理解古风歌曲中,歌词的意思、所要表达的情感和营造的意境,也就很难引起共鸣。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古风歌曲,不像中国风歌曲那样,流传广泛,而只是囿于古风歌曲这个圈子当中。
但是,毫无疑问,古风歌曲不管是在音韵、意境、格律等各方面,都具有浓郁的古典气息。优秀的古风歌曲歌手和作品还有很多,像是河图的《倾尽天下》、银临的《锦鲤抄》、玄觞的《黯然销魂》等,也都在圈内有很高的知名度。
结语
传统文化和古典诗词,看似离我们很遥远,其实一直都在我们的身边,从未曾远去。而古典的文化与诗词,在当下的乐坛中得到继承和发展,这无疑为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开创了新的形式,注入了新的生命!
回想过去的一百多年间,由于救亡图存的需要,我们一直都在向西方学习。现在,是时候呼唤传统文化的回归了,也是时候重新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对古典诗词的热爱了,从而真正实现民族文化的复兴!
那些惊艳众生的古风歌曲山外小楼夜听雨 ---任然
打开百度APP看高清图片
数着春去熟透的红豆 无人黄昏后
庭前寒冷深秋为谁消瘦
月下惟有我的身影投 该与谁厮守
酒入喉却解不了愁
芙蓉花又栖满了枝头 奈何蝶难留
漂泊如江水向东流
望断门前隔岸的杨柳 寂寞仍不休
我无言让眼泪长流
我独酌山外小阁楼 听一夜相思愁
醉后让人烦忧 心事难收
山外小阁楼 我乘一叶小舟
放思念随风漂流
芙蓉花又栖满了枝头 奈何蝶难留
漂泊如江水向东流
望断门前隔岸的杨柳 寂寞仍不休
我无言让眼泪长流
我独酌山外小阁楼 听一夜相思愁
醉后让人烦忧 心事难收
山外小阁楼 我乘一叶小舟
放思念随风漂流
我独坐山外小阁楼 窗外渔火如豆
江畔晚风拂柳 诉尽离愁
当月色暖小楼 是谁又在弹奏
那一曲思念常留
那一曲思念常留
那一曲思念长留
倾尽天下---河图
刀戟声共丝竹沙哑
谁带你看城外厮杀
七重纱衣 血溅了白纱
兵临城下六军不发
谁知再见已是 生死无话
当时缠过红线千匝
一念之差作为人嫁
那道伤疤 谁的旧伤疤
还能不动声色饮茶
踏碎这一场 盛世烟花
血染江山的画
怎敌你眉间 一点朱砂
覆了天下也罢
始终不过 一场繁华
碧血染就桃花
只想再见 你泪如雨下
听刀剑喑哑
高楼奄奄一息 倾塌
是说一生命犯桃花
谁为你算的那一卦
最是无瑕风流不假
画楼西畔 反弹琵琶
暖风吹处 谁心猿意马
色授魂与颠倒容华
兀自不肯相对照蜡
说爱折花 不爱青梅竹马
到头来算的那一卦
终是为你 覆了天下
明月照亮天涯
最后谁又得到了蒹葭
江山嘶鸣战马
怀抱中那寂静的喧哗
风过天地肃杀
容华谢后 君临天下
登上九重宝塔
看一夜流星飒沓
回到那一刹那
岁月无声也让人害怕
枯藤长出枝桠
原来时光已翩然轻擦
梦中楼上月下
站着眉目依旧的你啊
拂去衣上雪花
并肩看 天地浩大
回到那一刹那
岁月无声也让人害怕
枯藤长出枝桠
原来时光已翩然轻擦
梦中楼上月下
站着眉目依旧的你啊
拂去衣上雪花
并肩看 天地浩大
梦中楼上月下
站着眉目依旧的你啊
拂去衣上雪花
并肩看 天地浩大
琴师---音频怪物
若为此弦声寄入一段情
北星遥远与之呼应
再为你取出这把桐木琴
我又弹到如此用心
为我解开脚腕枷锁的那个你
哼着陌生乡音走在宫闱里
我为君王抚琴时转头看到你
弦声中深藏初遇的情绪
月光常常常常到故里
送回多少离人唏嘘
咽着你喂给我那勺热粥
这年月能悄悄地过去
灯辉摇曳满都城听着雨
夜风散开几圈涟漪
你在门外听我练这支曲
我为你备一件蓑衣
琴声传到寻常百姓的家里
有人欢笑有人在哭泣
情至深处我也落下了泪一滴
随弦断复了思乡的心绪
你挽指做蝴蝶从窗框上飞起
飞过我指尖和眉宇
呼吸声只因你渐渐宁静
吹了灯让我拥抱着你
冬至君王释放我孤身归故地
我背着琴步步望回宫闱里
你哼起我们熟知的那半阙曲
它夹杂着你低沉的抽泣
路途长长长长至故里
是人走不完的诗句
把悲欢谱作曲为你弹起
才感伤何为身不由己
月光常常常常照故里
我是放回池中的鱼
想着你喂给我那勺热粥
这回忆就完结在那里
这年月依然悄悄过去
锦鲤抄---银临、云の泣
【银】
蝉声陪伴着行云流浪
回忆开始后安静遥望远方
荒草覆没的古井枯塘
匀散一缕过往
【云】
晨曦惊扰了陌上新桑
风卷起庭前落花穿过回廊
浓墨追逐着情绪流淌
染我素衣白裳
【银】阳光微凉 【云】琴弦微凉 【合】风声疏狂 人间仓皇
【银】呼吸微凉 【云】心事微凉 【合】流年匆忙 对错何妨
【云】
你在尘世中辗转了千百年
却只让我看你最后一眼
【银】
火光描摹容颜燃尽了时间
别留我一人 孑然一身
凋零在梦境里面
【银】
萤火虫愿将夏夜遗忘
如果终究要挥别这段时光
裙袂不经意沾了荷香
从此坠入尘网
【云】
屐齿轻踩着烛焰摇晃
所有喧嚣沉默都描在画上
从惊蛰一路走到霜降
泪水凝成诗行
【云】灯花微凉 【银】笔锋微凉 【合】难绘虚妄 难解惆怅
【云】梦境微凉 【银】情节微凉 【合】迷离幻象 重叠忧伤
【合】
原来诀别是因为深藏眷恋
你用轮回换我枕边月圆
我愿记忆停止在枯瘦指尖
随繁花褪色 尘埃散落 渐渐地渐渐搁浅
【云】多年之后 我又梦到那天
【银】画面遥远 恍惚细雨绵绵
【合】
如果来生太远寄不到诺言
不如学着放下许多执念
以这断句残篇向岁月吊唁
老去的当年 水色天边 有谁将悲欢收殓
【云】
蝉声陪伴着行云流浪
回忆的远方
白石溪---VOCALOID中文曲
微露点滴 沾衿落袖
丽日绰约 轻解莲舟
蒹葭荣毛 燕雀啁啾
白石溪畔 斜阳逐流
可怜 金风玉露 兼程久
灵犀心念 便相谋
前路崎岖 躞蹀攀援
亦同守
共你百年暮昏 到白昼
依山临水 景看旧
而你美胜 山水万筹
尽入一人眸
琴瑟愿与 共沐春秋
涧溪潺潺 炊烟悠悠
敢请东风 玉成双偶
遥递佳信 知否知否
为理云鬓 为簪银钩
明月可鉴 情深亦寿
此生相依 人间白首
千金不易 清茶淡粥
前缘既断 便再无求
云泥之异 难越鸿沟
相思不扫 久积弥厚
他年君归 我葬南丘
逢春 枯木忽生 花飞柳
纷纷绵绵 结作愁
随风四散 却又轻易 染眉头
当时 一双鸳鸯 入深藕
荷香绕水 乐同游
月下花前 本来无酒
对看竟忘忧
何年何夕 两相执手
蚀骨相思 风侵寒透
仙人近侧 怕倚小楼
金缕为笼 歌乐成囚
凉夜凄长 应怨更漏
数得千枚 零落红豆
遗君一心 一心怎收
杳无音讯 余我孤奏
何年何夕 共沐春秋
银汉邈邈 炊烟悠悠
敢请东风 小住暂留
图书天地 安否安否
尘心如练 长悬银钩
鱼雁不闻 斯人难候
九霄一曲 人间白首
隔世相问 忆否忆否
黯然销魂---玄觞
枝头薄雪尚存 远山传来暮鼓声声
斜阳散了余温 凉意入骨几寸
渡口半盏摇灯 经历多少日落月升
流水脉脉 淌过世事浮尘
向来风花雪月动人 相偎桃林醉闻晚风
抚琴对饮仗剑红尘 冬去春来寒暑几更
情深一寸 伤多一分
如梦江湖如戏人生 是我沉沦
桃花绯雨故城 荡着烟波十里纷纷
疏影斜月河灯 湖畔悠悠琴声
仿若昨夜星辰 随风摇落弦月微冷
浮光掠影 最是黯然销魂
从来风花雪月动人 千里雨霁水天难分
若说最美不过重逢 他日久别偶遇故人
话说三分 痛却十分
与你错失太多前尘嗯哼~
从来风花雪月动人 千里雨霁水天难分
若说最美不过重逢 他日久别偶遇故人
话说三分 痛却十分
与你错失太多前尘 嗯哼~
如梦江湖如戏人生是我 沉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