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和牛奶不能一起吃吗,鸡蛋和牛奶不能一起吃吗

牵着乌龟去散步 广角镜 33 0
他们找了200名脂肪肝患者发现,吃了这类食物,肝脏都变好了!

脂肪肝已经成为众多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体检异常中总能看到“脂肪肝”三个字,但是千万别因为常见就将其忽视,如果不及时改善,也可能会发展成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

改善脂肪肝,生活中“管住嘴,迈开腿”必不可少,但是该怎么吃呢?最近一项200人的研究给出了一个答案。

吃了这类食物,脂肪肝减轻了

9月5日,上海第六人民医院贾伟平院士、李华婷教授联合德国汉斯诺尔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细胞代谢》(Cell Metaboli *** )期刊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显示,吃一些富含“抗性淀粉”的食物,可以减轻脂肪肝,并降低与肝损伤、炎症相关的甘油三酯以及肝酶水平。

研究截图

抗性淀粉,是一种难消化淀粉,存在于青香蕉、全谷物、土豆、红薯、豆类和全麦等天然食物中。虽然它不能被我们直接消化,但却可以被结肠中的微生物菌群发酵,对代谢有积极地影响。

研究共招募了200名脂肪肝患者,其中100名患者吃来自玉米的抗性淀粉;100名患者吃等能量的对照淀粉。两组脂肪肝患者每次饭前用20克淀粉与300毫升水混合食用,每天两次。

4个月后发现:

1. 脂肪肝和体重减轻了

与对照组相比,抗性淀粉显著降低了参与者肝内甘油三酯含量,绝对降幅为9.08%,相对降低39.42%。此外,还显著降低了参与者的体重、BMI等。

2. 肝损伤得到了改善

抗性淀粉组参与者的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和γ-谷氨酰转肽酶也显著降低,这表明,肝损伤得到了改善。

3. 血脂异常有缓解

抗性淀粉组参与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均有所改善,缓解了血脂异常。

哪些食物里含有抗性淀粉?

研究用的是专门的抗性淀粉产品,不过在生活中,我们也或多或少在摄入一些抗性淀粉。抗性淀粉主要存在于淀粉含量高的食物中,如:

谷类

豆类

薯类

根茎蔬菜类

青香蕉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营养科医师郑新杰2023年在大众健康杂志刊文介绍,未经加工的全谷物、生土豆、扁豆和青香蕉等富含抗性淀粉。如生土豆含抗性淀粉75%,而新煮熟的土豆仅含3%,但冷却后又增加到12%;再如薯类,生薯内含抗性淀粉50%~60%,而熟薯类降至7%,所以有“红薯生吃,土豆凉吃”的建议。

减轻脂肪肝,饮食“5吃5不吃”

减轻脂肪肝,管住嘴很重要,建议:

【“5吃”】

1.要吃优质蛋白质

一旦发现患有脂肪肝,不少人开始“戒肉”。但其实,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肝病科主任医师郭朋2016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提醒,蛋白质有保护肝细胞的作用,可以促使已经发生损伤的肝细胞恢复和再生。所以应增加豆制品、瘦肉,鱼虾等含有蛋白质的饮食,鸡蛋、牛奶不宜过多食用。

2.要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适当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全谷物、豆类、菌类、蔬菜、薯类、水果等都富含纤维素。

3.要吃低果糖食物

广西桂林市第三人民医院肝病科主任医师程书权2023年在“大众健康杂志”微信公众号刊文介绍,研究表明,从蔗糖、高果糖玉米糖浆等果糖补充剂中摄入果糖与肥胖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等流行病有着很强的关联。

脂肪肝者可以每天吃低糖水果控制在250克左右。比如,柠檬、柚子、樱桃、雪莲果、番石榴、梨、苹果等。

4.要吃八分饱

要注意控制饮食,吃饭吃到八成饱,减少热量摄入。

5.要吃饭有顺序

吃饭先吃蔬菜,再吃肉,最后吃主食,这样胃里已有能量低、饱腹感强的食物垫底,后面就很难吃得太多。

【“5不吃”】

1.不吃高脂饮食

郭朋医生2016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提醒,脂肪肝应限制油脂类食物摄入。通常进食油脂类食物每天按每公斤标准体重0.5~0.8克为宜。

2.不饿一顿饱一顿

一定要按时吃饭。在饥饿状态下,为了维持血糖的水平,机体会分解脂肪,导致血液中游离脂肪酸增高,大量脂肪酸进入肝脏,导致肝脏脂肪堆积。而熬夜吃夜宵、暴饮暴食易使肝脏脂肪储备能力上升,最终形成脂肪肝。

3.不要光吃素

如果只吃素,导致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影响脂蛋白的合成,导致转运脂肪出肝的“小船”不够用。

4.不要饮酒

郭鹏医生指出,因酒精进入体内95%以上在肝内分解代谢,大量长期饮酒还可引起酒精肝,使脂肪肝加重。

5.不吃重口味饮食

要少食辛辣 *** 性食物,如洋葱、姜、葱、蒜、辣椒、咖啡等,避免引起食欲增加。

转自:健康时报

来源: 扬子名医团

鸡蛋每天吃够这个量,可以降低这两种慢病风险

鸡蛋看起来平平无奇

但它的营养其实非常丰富

近期的一项新研究表明

每周吃够一定数量鸡蛋的人

糖尿病和高血压风险更低

划重点

01 吃够鸡蛋,两种慢病风险降低

来自美国波士顿大学的研究团队,在《营养素》(Nutrients)杂志上发表最新研究表明,每周摄入≥5个鸡蛋,患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的风险分别显著降低28%和32%。如果配合其他良好的饮食习惯,好处还能翻倍。

研究人员共招募2349名参与者,根据不同的鸡蛋摄入量将参与者分成3组:每周不超过0.5个,每周0.5~5个,每周5个或更多。

结果表明,与每周不超过0.5个鸡蛋的参与者相比,每周5个或更多鸡蛋的参与者发生空腹血糖受损或2型糖尿病的风险显著降低28%,罹患高血压的风险也下降32%。

此外,每周5个或更多鸡蛋的情况下,如果同时增加膳食纤维、鱼类和全谷物的摄入,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会降低26%~29%;保证乳制品、水果和蔬菜的摄入,则会使高血压患病率降低25%~41%。

现阶段,我国饮食指南建议每天吃一个鸡蛋,或每周摄入300~350克蛋类。

划重点

02 鸡蛋的4大好处

1. 补充营养:

鸡蛋中蛋白质含量丰富,含有人体所需的8种必需氨基酸,蛋白质质量和氨基酸构成都非常优秀,是饮食补充蛋白质的佳品。

此外鸡蛋还含有身体需要的维生素A、维生素B族、维生素D、维生素E等维生素,钙、磷、锌、硒等矿物质以及卵磷脂等营养成分。

2. 保护心血管:

鸡蛋蛋黄中所含的卵磷脂,可以调节和控制血液中的胆固醇,所含的脂肪中,单不饱和脂肪酸比例高,对调控血脂、保护心脑血管都有益处。

3. 健脑益智:

鸡蛋中含有丰富的DHA和卵磷脂,对神经系统和身体发育都很有好处。卵磷脂被消化后可以释放出胆碱,胆碱进入血液后很快就会到达脑内,可帮助延缓老年人的智力衰退,改善各个年龄段人群的记忆力。

4. 保护视力:

鸡蛋中含有叶黄素、玉米黄素等营养成分,有助于阻挡蓝光、紫外线等有害光线进入眼睛,对于缓解眼疲劳、预防老年黄斑变性、视网膜病变有一定作用。

划重点

03 鸡蛋怎么吃更有营养?

水煮蛋好吃又健康

水煮蛋口味清淡,不需要额外加入油盐,营养保留全面,好消化好吸收,属于好吃又健康的一种做法。煮蛋时,建议水沸后,再小火煮5分钟,过久易造成蛋白质过分凝固,胆固醇、脂肪酸氧化。除此之外,鸡蛋汤、蒸鸡蛋羹、水煮荷包蛋也是不错的吃法。

这4种鸡蛋吃的时候要注意

1. 煎鸡蛋:

煎鸡蛋是不少人喜爱的做法。不过相比煮、蒸、炒的做法,煎的做法对鸡蛋中营养的破坏更严重;另外,煎鸡蛋需要油,还容易导致脂肪摄入超标,因此建议少吃煎鸡蛋。

2. 卤蛋:

卤蛋在 *** 过程中,容易受细菌污染,同时会造成 B 族维生素的损失和钠含量的增加。

因此,一些需要控制食盐摄入量的人,比如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及肾病患者,就不要经常吃卤蛋了。

鸡蛋和牛奶不能一起吃吗,鸡蛋和牛奶不能一起吃吗-第1张图片-

3. 茶叶蛋:

茶叶蛋味道足、人气高,车站、街头巷尾等都是茶叶蛋的地盘。茶叶蛋其中所含的蛋白质、脂类等营养成分与新鲜鸡蛋相似,但它的钠含量会稍有增加。

如果真的特别喜欢吃茶叶蛋,更好可以自己做,可以把控钠的摄入;如果在外面买,也要尽量选择一些安全、卫生、有保障的地方买。

4. 皮蛋:

皮蛋在加工过程中会加碱和盐,导致钠含量上升,维生素 B1 和维生素 B2 损失严重。

如果是采用传统 *** 腌制的皮蛋,考虑到加了黄丹粉(氧化铅),还可能导致铅含量增加。

因此,相比其他做法来说,皮蛋并不是十分推荐的吃法,如果你实在爱吃,可以搭配新鲜绿叶蔬菜、杂粮、瘦肉、豆腐、以及醋等一起吃,偶尔来点也没啥问题。

生吃鸡蛋暗藏健康隐患

有研究表明,大约10%的鲜蛋会带有致病菌、霉菌或寄生虫卵。如果鸡蛋没有完全煮熟,那病菌和寄生虫卵就不能被杀死,容易引起腹泻和寄生虫病甚至引起食物中毒。

此外,生鸡蛋还含有抗胰蛋白酶和抗生物素蛋白等物质,抗胰蛋白酶会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吸收,抗生物素蛋白能与食物中的生物素结合,影响生物素的吸收。如果人体缺乏生物素,会产生精神倦怠、脱发、肌肉酸痛等症状。想要破坏这两种物质,必须把鸡蛋完全煮熟。

如果实在是喜欢吃溏心蛋等,更好选择可生食的鸡蛋。

划重点

04 吃鸡蛋有个“更佳时间”

早餐是吃鸡蛋的“更佳时间”

一方面,经过一个晚上的睡眠,人体需要补充营养,鸡蛋能迅速补充消耗掉的营养。另一方面,早上吃鸡蛋,全天的热量摄入更低,有利控制体重。

划重点

05 特殊人群需控制量

除患有高胆固醇血症、超重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的人群,需要对胆固醇摄入量加以限制外,其他人群平均每天吃1个鸡蛋,或一周吃5~7个鸡蛋皆可。

即便是上述“限制人群”,也不必完全拒绝鸡蛋,可隔天吃1个鸡蛋。

●生长发育期的儿童青少年、孕期妇女、哺乳期妇女、健身增肌人士,可每天吃1~2个鸡蛋;

●疾病康复期患者,当其他动物性食物摄入不够时,可每天吃1~2个鸡蛋。

健康小贴士

1、每周摄入≥5个鸡蛋,患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的风险分别显著降低28%和32%,现阶段,我国饮食指南建议每天吃一个鸡蛋,或每周摄入300~350克蛋类。

2、鸡蛋的4大好处:补充营养、保护心血管、健脑益智、保护视力。

3、水煮蛋是好吃又健康的一种做法。

4、早餐是吃鸡蛋的“更佳时间”。

5、除患有高胆固醇血症、超重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的人群,需要对胆固醇摄入量加以限制外,其他人群平均每天吃1个鸡蛋,或一周吃5~7个鸡蛋皆可。

编辑:张天一

资料:CCTV生活圈

打卡减肥第十天,早餐鸡蛋牛奶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

最近的体重又趋于平缓了,今早的空腹体重是62.6kg,昨天早上是62.4kg,相差不大。

这几天都坚持不吃晚饭了,吃过午饭后也尽量不吃零食。

今天早上吃的是鸡蛋、牛奶和火龙果。

煮鸡蛋吃了两个,因为蘸生抽味道咸香,一个没吃够又吃了一个。

火龙果吃了半个,红心火龙果味道甜甜的,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上厕所不要被红色吓到。

中午吃的是水饺。

韭菜鸡蛋馅的水饺称得上我的更爱之一了,蘸料只需要醋,饺子蘸醋,越吃越有。

晚上没有吃饭。

看了好几个减肥食谱,有的清汤寡水,看着都是难以下咽的程度,吃这样的减肥餐,怕是要暴躁异常了。

今天看到几个养生曲目,评论区戏称为“电子中药”,听了一下确实不错。有《梅花三弄》《紫竹调》《胡笳十八拍》《阳春白雪》《十面埋伏》,大家一起欣赏电子中药吧!

改善脂肪肝应该如何饮食?“5吃5不吃”了解一下

脂肪肝已经成为众多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体检异常中总能看到“脂肪肝”三个字,但是千万别因为常见就将其忽视,如果不及时改善,也可能会发展成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

改善脂肪肝,生活中“管住嘴,迈开腿”必不可少,但是该怎么吃呢?最近一项200人的研究给出了一个答案。

吃了这类食物,脂肪肝减轻了

9月5日,上海第六人民医院贾伟平院士、李华婷教授联合德国汉斯诺尔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细胞代谢》(Cell Metaboli *** )期刊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显示,吃一些富含“抗性淀粉”的食物,可以减轻脂肪肝,并降低与肝损伤、炎症相关的甘油三酯以及转氨酶水平。

研究截图

抗性淀粉,是一种难消化淀粉,存在于青香蕉、全谷物、土豆、红薯、豆类和全麦等天然食物中。虽然它不能被我们直接消化,但却可以被结肠中的微生物菌群发酵,对代谢有积极的影响。

研究共招募了200名脂肪肝患者,其中100名患者吃来自玉米的抗性淀粉;100名患者吃等能量的对照淀粉。两组脂肪肝患者每次饭前用20克淀粉与300毫升水混合食用,每天两次。

4个月后发现:

1.脂肪肝和体重减轻了

与对照组相比,抗性淀粉显著降低了参与者肝内甘油三酯含量,绝对降幅为9.08%,相对降低39.42%。此外,还显著降低了参与者的体重、BMI等。

2.肝损伤得到了改善

抗性淀粉组参与者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γ-谷氨酰转肽酶也显著降低,这表明,肝损伤得到了改善。

3.血脂异常有缓解

抗性淀粉组参与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均有所改善,缓解了血脂异常。

哪些食物里含有抗性淀粉?

研究用的是专门的抗性淀粉产品,不过在生活中,我们也或多或少在摄入一些抗性淀粉。抗性淀粉主要存在于淀粉含量高的食物中,如:

谷类

豆类

薯类

根茎蔬菜类

青香蕉

未经加工的全谷物、生土豆、扁豆和青香蕉等富含抗性淀粉。如生土豆含抗性淀粉75%,而新煮熟的土豆仅含3%,但冷却后又增加到12%;再如薯类,生薯含抗性淀粉50%~60%,而熟薯降至7%,所以有“红薯生吃,土豆凉吃”的建议。

减轻脂肪肝,饮食“5吃5不吃”

减轻脂肪肝,管住嘴很重要,建议:

  • “5吃”

1.要吃优质蛋白质

一旦发现患有脂肪肝,不少人开始“戒肉”。但其实,蛋白质有保护肝细胞的作用,可以促使已经发生损伤的肝细胞恢复和再生。所以应增加豆制品、瘦肉,鱼虾等含有蛋白质的饮食,鸡蛋、牛奶不宜过多食用。

2.要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适当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全谷物、豆类、菌类、蔬菜、薯类、水果等都富含纤维素。

3.要吃低果糖食物

研究表明,从蔗糖、高果糖玉米糖浆等果糖补充剂中摄入果糖与肥胖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等流行病有着很强的关联。

脂肪肝者可以每天吃低糖水果控制在250克左右。比如,柠檬、柚子、樱桃、雪莲果、番石榴、梨、苹果等。

4.要吃八分饱

要注意控制饮食,吃饭吃到八成饱,减少热量摄入。

5.要吃饭有顺序

吃饭先吃蔬菜,再吃肉,最后吃主食,这样胃里已有能量低、饱腹感强的食物垫底,后面就很难吃得太多。

  • “5不吃”

1.不吃高脂饮食

脂肪肝应限制油脂类食物摄入。通常进食油脂类食物每天按每公斤标准体重0.5~0.8克为宜。

2.不饿一顿饱一顿

一定要按时吃饭。在饥饿状态下,为了维持血糖的水平,机体会分解脂肪,导致血液中游离脂肪酸增高,大量脂肪酸进入肝脏,导致肝脏脂肪堆积。而熬夜吃夜宵、暴饮暴食易使肝脏脂肪储备能力上升,最终形成脂肪肝。

3.不要光吃素

如果只吃素,导致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影响脂蛋白的合成,导致转运脂肪出肝的“小船”不够用。

4.不要饮酒

因酒精进入体内95%以上在肝内分解代谢,大量长期饮酒还可引起酒精肝,使脂肪肝加重。

5.不吃重口味饮食

要少食辛辣 *** 性食物,如洋葱、姜、葱、蒜、辣椒、咖啡等,避免引起食欲增加。

发烧不能吃鸡蛋,不能喝牛奶?这到底科学吗?#医学科普

发烧不能吃鸡蛋?不能喝牛奶?这到底科学吗?

今天在儿科急诊上班,很多发烧孩子的家长问,发烧是不是不能喝牛奶?不能吃鸡蛋?学医这么多年,我还是之一次听说,但是问的人多了,我以为是不是医学上又有了最新的说法。下班后网上看了一下, *** 上还真有这种说法:发烧时不能吃鸡蛋不能喝牛奶。

据说,这是因为鸡蛋和牛奶的蛋白质含量高,蛋白质不容易被消化,而且相比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蛋白质明显增加基础代谢率,从而使体温无法下降。

对于这种说法,邹医生难以认同。首先,鸡蛋、牛奶确实富含蛋白质,但属于容易被消化吸收的优质蛋白质。虽然发烧可能影响消化酶活性,但消化酶本身就是蛋白质。同时发烧时,免疫系统需要合成抗、体细胞因子等等,以对抗细菌、病毒入侵,而抗体、细胞因子等,均以蛋白质成分为主。

发烧的孩子需要摄入足量的蛋白质,以促进康复。而关于摄入蛋白质增加基础代谢率,对于体温的影响,实际上是非常有限。饱餐后大家都有发热、汗出的感觉,但不会发烧。而对于发烧的孩子,会额外消耗不少能量,更需要足够的能量来补偿。所以说发烧的时候需要吃鸡蛋,喝牛奶。大家明白了吗?

早餐可不可以喝一盒牛奶,吃一个鸡蛋?

牛奶和鸡蛋的营养价值

首先需要肯定的是,牛奶和鸡蛋的营养价值非常高。

牛奶富含蛋白质和人体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全部氨基酸,消化吸收率可高达87%~89%。

且牛奶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牛奶的钙含量不仅高,135mg/100g,还含有促进钙吸收的因子,比如乳糖、维生素D等。

且牛奶中的脂肪是高质量的脂肪,以微脂肪球的形式存在,呈现高度乳化状态,消化吸收率在95%以上。

鸡蛋的蛋白质也属于优质蛋白质,平均每枚鸡蛋可以提供6g蛋白质,生物价高达94,容易被人体吸收。

除了优质蛋白质,鸡蛋还含有一部分卵磷脂,微量DHA,对于神经系统和发育有利,可以帮助健脑益智,改善记忆力。

虽然牛奶和鸡蛋的营养价值非常高,但是,早餐仅仅吃鸡蛋和牛奶是不够的。

早餐应当适当补充碳水化合物

早餐仅仅吃鸡蛋和牛奶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人体的主要能量来源为,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一个大家族,而我们最熟知的葡萄糖,就是其中一个最基本的单糖(不能再水解)。

去体检的时候,我们听的最多的是血糖,血糖是指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

它是机体最方便吸收、利用的单糖。有些器官实际上完全依靠葡萄糖供给所需的能量。例如,大脑中无能量储备,每日约需 100~120g 葡萄糖。要维持正常工作,必须保持一定的血糖水平。

而鸡蛋中的碳水化合物是非常少的,仅仅达到每1.5g/100g,加上牛奶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也才12g。

远远无法支撑上午正常的工作、学习,甚至运动。

早餐可以搭配适量主食

如果时间匆忙,可以在鸡蛋、牛奶的基础上,搭配一点主食,比如2片面包、1个馒头等等。

如果时间充裕,可以搭配一些粗杂粮,比如紫薯、白薯、杂粮粥等等。

当然了,加餐来点蔬菜或者水果,一天活力满满。

牛奶+鸡蛋最健康?错!这些早餐搭配别再吃了!

“一日之际在于晨”,这是我们从小听到大的一句话,因为一天中早上的精气神往往处于更佳状态,是激发学习和工作的更佳时机。

而对于身体来说,经过了一夜的消耗,早上也急需摄入能量,一顿健康营养又美味的早餐,可以为你打开通往活力的大门。

不过,吃早餐也有讲究,一些看似是“神仙搭配”,其实是“伪健康”的早餐,许多人坚持了十几年,却为身体埋下了“健康隐患”!


牛奶+鸡蛋——高蛋白缺碳水

“牛奶补钙,鸡蛋富含蛋白质,搭配一起营养加倍”,这是很多人早餐选择“牛奶加鸡蛋”的原因,然而这样的搭配并不科学。

早晨的人体急需碳水化合物来补充能量,牛奶鸡蛋虽然富含蛋白质和脂肪,但却缺乏碳水,人进食之后很快就会感到饥饿,不仅影响肠胃,也会间接影响我们的工作效率和学习效率。

健康吃法:

早餐如果想吃牛奶和鸡蛋,建议同时搭配包子、馒头、面包等主食补充能量,比如顺记坊的包子,这类谷物食品可使身体得到足够的碳水化合物,并有利于牛奶吸收。


豆浆+油条——高油脂营养单一

豆浆油条可以说是国民标配早餐了,油条外皮可脆可软,泡在鲜甜的豆浆里格外让人欲罢不能,但是它却对健康十分不利。

油条在高温油炸过程中,营养素已经被破坏,而且它还属于高油脂、高热量,再加上豆浆也是中脂性食品,它们一组合,油脂明显超标,偶尔吃一顿可以,但千万不能长期食用。

健康吃法:

豆浆不加糖,油条也换成淀粉类食物,顺记坊的烧麦就是不错的选择,三种口味供你选择,不仅味道好能解馋,而且营养也更加均衡。


白米粥+咸菜——高钠缺营养

清粥小菜是多少人理想中清淡饮食的模样,但从健康的角度来说,白米粥的营养成分单一,缺乏蛋白质、维生素和膳食纤维,而且它的升糖指数较高,对糖尿病患者以及减肥人群不太友好。

咸菜更是属于高盐食品,再加上如果腌制工艺不合格,亚硝酸盐水平还容易超标,长期食用有潜在致癌风险,所以清粥配小菜,可一点儿都不养胃!

健康吃法:

早餐换成五谷杂粮粥,可以选择顺记坊的八宝粥,比白米粥营养,饱腹感也更强,咸菜少吃或者不吃,再搭配一个鸡蛋或是一点儿水果,营养就会比较均衡。


忙碌的一天

用一顿营养均衡的早餐开启

吃对早餐

让元气回归,为健康加分!


关注顺记坊面包会飞,了解更多早餐行业资讯!

豆浆和鸡蛋一起吃会“中毒”?提醒:4个食物相克谣言,别再信了

豆浆和鸡蛋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食用的两种食物,它们分别富含优质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对人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但是,近些年来,关于豆浆和鸡蛋相克的谣言却层出不穷,让很多人误解了这两种食物的搭配方式。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豆浆和鸡蛋相克的真相。

豆浆和鸡蛋搭配会中毒?

这个说法听起来似乎有道理:豆浆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剂,鸡蛋中则含有较多的胰蛋白酶,两者在一起就会产生化学反应,影响人体健康。

但是,实际上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豆浆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剂并不足以对消化系统造成重大影响,而鸡蛋中的胰蛋白酶也不可能与豆浆中的抑制剂完全结合。

因此,豆浆和鸡蛋可以放心食用,不必担心引发中毒或其他问题。

这4个食物相克的谣言,别再信了

1、火龙果和虾会中毒?

火龙果和虾不能同时食用,否则会引起过敏反应。这种说法也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事实上,火龙果和虾都是富含营养成分的食物,它们之间并没有什么相克关系。如果您对某种食物过敏,那么应该避免食用该种食物,而不是将其归咎于与其他食物的相克。

2、牛奶和柿子不能一起吃?

柿子是一种富含维生素C和纤维素的水果,而牛奶则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很多人认为这两种食物在一起会产生沉淀物,对身体不好。

然而,实际上这种说法也是无病 *** 。钙与鞣酸结合可以形成沉淀物,但柿子中的鞣酸不足以影响到牛奶,因此二者可以一起食用,不必有太大顾虑。

3、香蕉和牛肉不能一起吃?

有人认为,香蕉和牛肉一起食用会引起胃部不适,甚至会引发头晕、恶心等症状。这种说法的出处也是未知的。实际上,香蕉和牛肉并没有什么相克关系,二者一起食用也不会造成身体负担。当然,如果你本身对某种食物过敏或者有胃部不适等问题,那么还是要量力而行,避免加重身体负担。

4、西瓜和芝士不能一起吃?

这个说法听起来就很荒谬,但却在 *** 上广泛流传。有人说,西瓜中的维生素C会与芝士中的蛋白质结合,产生化学反应,引起身体不适。

然而,事实上,这种说法完全站不住脚。维生素C并不会影响芝士的消化和吸收,更不会与蛋白质发生反应。因此,想要同时享用西瓜和芝士也没有问题。

综上所述,食品相克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担忧的问题。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如过敏或者严重消化系统问题时,才需要注意搭配食品。

如果没有特别的健康问题,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和需求随意搭配食品,不必过于拘泥于传统的食品搭配说法。

当然,在饮食中,还是要注意营养均衡和量的控制,避免过度摄入某种营养素而导致健康问题。

同时,对于那些流传着的“食品相克”谣言,我们也需要保持科学的思维,不要盲目跟风。应该多听信专业人士的意见,或者通过科学渠道了解食品相关知识,正确对待食品搭配。

鸡蛋、牛肉是“发物”,生病了不能吃?真正的肿瘤“加速器”是它

“发物”,应该是生病时常能听到的两个字。像查出结节、肿瘤,化疗放疗期间,刚做完手术等情况下,很多人都觉得牛羊肉、鸡蛋海鲜、鸭鹅一类的“发物”都是不能吃的。

生活中关于各种发物的禁忌,实在太多了~但你知道常说的“发物”到底是什么?又真的不能吃吗?

01

究竟什么是“发物”?

发物是中医学上的概念。中医认为,慢性病是由于人体内有“伏邪”,而发物可以诱发这些“伏邪”,使疾病反复发作,甚至加重。

而这种现象,从现代医学的角度解释,不外乎三个原因:

01

过敏

有些食物含有的异性蛋白会引起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复发,像海鲜、鸡蛋、花生等都是常见的过敏原之一,过敏者可引起荨麻疹、湿疹、神经性皮炎、脓胞疮等过敏现象。

02

激素

有些动物类的食品可能含有某些激素,这些激素可能会使某些体内的机能亢进或者代谢出现紊乱,从而诱导疾病的发作。

03

***

辣椒、葱、姜、蒜、胡椒等辛辣 *** 的食物,也是发物榜上的前几名。它们可使皮肤、粘膜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加速,加重原有的炎症反应。

02

肿瘤患者,别被“发物”吓着了

有些患者确诊肿瘤后,从家人朋友那里听来了很多不能吃的“发物”,比如说有“鸡”字的不能吃,也有说肉不能吃,更有甚者要“饿死癌细胞”。

01

食物并不会 *** 肿瘤,不吃也不会“饿死”癌细胞

我们要明白癌症复发或者转移的因素,主要是因为体内的抵抗力低下,原有的癌细胞没有被完全消灭,从而出现血行或淋巴播散的结果,并不是吃某一种食物导致的。

另外,也不是说吃得好,就会加快肿瘤的生长速度;吃得少,没有营养来源,癌细胞就“饿死了”。

癌细胞相比于普通细胞,有着更加强大的分裂活性,因此获取营养的能力也越高。换句话说,在减少能量和营养物质供应的情况下,有限的资源仍大部分被癌组织摄取,所以癌细胞还没被饿死之前,机体器官和组织功能已经受损,危及健康。

01

盲目忌口,易致营养不良,加大治疗难度

肿瘤患者由于病痛折磨、味觉改变、放化疗或药物不良反应等原因,本就食欲不佳,若是再盲目忌口,不吃牛肉、鸡肉等优质蛋白食物,很容易出现营养不良。

肿瘤专家表示,营养不良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反应、康复时间及生活质量,而且因为营养不良,患者可能耐受不了部分治疗手段,从而导致治疗方案受限、效果打折。

因此,与其迷信“发物”,肿瘤患者真正需要关注的是饮食配比,均衡营养,像鸡蛋、牛奶、瘦肉等优质蛋白质来源不能少,因为蛋白质能够协助破损的组织和细胞修补,提高免疫力,是抗癌的不二选择;果蔬也要足量,因为其中的维生素A、C、D、K等,在调节人体运转,协助抗癌方面,都有着不错的效果。

03

肿瘤患者真正不适合吃的食物

01

西柚

肿瘤患者在进行靶向治疗时,服用的靶向药往往有不同的禁忌,但大多数靶向药有一个相同的禁忌——西柚。

“一颗药与西柚同服,等同于服用了数倍的药量”,这绝不是夸张的说法。

通常来说,肿瘤患者通过口服靶向药物时,药物会经过胃肠系统进入血液,而后血液将药物带到肿瘤细胞。

但在这个过程中,药物会发生化学结构的变化,最终形成易于排泄出体外或发挥药效的代谢产物。

而西柚中所含有的呋喃香豆素会抑制人体内肝脏、肠道系统中CYP3A4酶(负责药物代谢作用)的活性,减少药物在肠道的代谢和外排,使药物以平常的数倍乃至几十倍的量进入血液,从而增加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建议大家在服用以下药物时更好不要进食柚子类的食物。

*降压药(氨氯地平、硝苯地平、尼莫地平)

*降糖药(瑞格列奈、沙格列汀)

*降脂药(阿托伐他汀、洛伐他汀、辛伐他汀)

*糖皮质激素(甲泼尼可、布 *** )

*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环孢霉素)……

长期服药的人群,更好询问医生能不能吃西柚。

02

含棕榈油的食物

棕榈油由于价格低、热稳定性好,在各类食物中很常见,如方便面、面包、饼干、薯条、炸鸡、蛋糕等。

Nature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棕榈油中的棕榈酸会让肿瘤转移灶的侵袭性和大小显著增加;

而且后续研究还发现,经过棕榈油处理过的棕榈细胞,依旧会保持高转移的活性。这说明棕榈油即便不是长期的使用,也能促进肿瘤的转移。

因此,肿瘤患者在购买一些零食时,更好看一下食物配料表,避开含有棕榈油的食物。

03

含有致癌物的食物

这类食物无论是癌症还是健康群体,都应该少吃或不吃:

①与酒精饮料摄入有关的乙醛、含酒精饮料;

②二手烟草烟雾、吸烟、无烟烟草;

③加工肉类,包括腊肉、酱卤肉、熏烤肉、火腿肠、培根等;

④中式咸鱼;

⑤苯并芘:在不完全燃烧的状态下产生,常见于炭烤的食物、烟熏肉类或鱼类;

⑥黄曲霉毒素:主要污染粮油及其制品,发霉的花生、玉米等粮食一定不要吃;

⑦槟榔果:含烟草的槟榔嚼块、不含烟草的槟榔嚼块。

来源: CCTV回家吃饭

远离二阳,该如何吃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身边陆续有亲朋好友出现新冠病毒二次感染,这也让不少读者非常关心,生活中除了戴口罩、勤洗手、少熬夜、注意通风外,还可以做些什么降低发生“二阳”的风险。广东药科大学附属之一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赵泳谊主任医师从营养的角度为读者支招。

提高免疫力,注意补充优质蛋白质

赵泳谊主任介绍,要预防“二阳”就要注意提高我们身体的免疫力,而提高免疫力的 *** 之一就是要注意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因为所有的细胞,包括免疫细胞、免疫组织器官,都要靠蛋白质构成。

早餐时可以吃些牛奶、鸡蛋、豆浆,午餐、晚餐可以吃些肉类(鱼肉、鸡肉等白肉要优于牛肉、猪肉等红肉,后者脂肪含量更高)。这里要补充提醒,广东人最喜欢煲汤,很多人认为,滋养人体的成分主要在汤里,而炖了汤的鸡肉鲜美程度下降,吃起来比较“柴”,往往把它丢弃。其实,无论鸡汤、肉汤还是鱼汤,汤的蛋白质含量远不及肉块本身。虽然味道鲜美,但大部分肌肉纤维蛋白质难以溶入汤中,其中蛋白质的含量通常只有1%—2%。和蛋白质含量占15%—20%的肉块比,逊色不少。

是否需要通过吃蛋白粉来补充优质蛋白质?赵泳谊介绍,健康人群只要有均衡的饮食,合理的搭配,不需要额外增加蛋白质,过多地增加蛋白质会加重肾脏的代谢负担。

均衡饮食,老生常谈有原因

提高免疫力,远离“二阳”,注意补充优质蛋白质的同时,还不能忽略饮食均衡。也就是说每餐中都要有优质蛋白、碳水化合物、适当的脂肪、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一说起饮食均衡,很多读者会觉得是老生常谈,其实反复强调是有原因的。

赵泳谊解释,营养学中也有木桶效应,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此前有位健身爱好者,每餐吃10个鸡蛋加两个苹果,其他什么都不吃,很短一段时间他就瘦了30斤,但健康出现各种问题,不得不找赵泳谊主任求医。

均衡饮食并不难做到,赵泳谊建议,早餐可以有牛奶(或豆浆)、鸡蛋、主食,再搭配一两个水果;中餐和晚餐有主食、蔬菜、肉类、豆制品即可。

维生素A和维生素C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另外,还可以适量增加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摄入,也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维生素A主要存在于深色的蔬菜、水果里,如菜苔、西兰花、胡萝卜等;蔬菜水果中的维生素C含量都比较高。此外,铁、锌、硒也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可以从肉类、虾类、坚果中摄入。(记者陈辉 通讯员 林锐锐)

来源: 羊城晚报

标签: 牛奶 鸡蛋 一起 不能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