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周围越来越来多的女性朋友选择早上喝一杯蜂蜜水!一杯水里加两大勺蜂蜜,她自己喝得美滋滋,却看得我心惊胆颤。问她为什么喝,“因为清肠减肥啊!”
嗯……,好想大吼一声:“姐姐,你减肥喝个鬼蜂蜜水!”
似乎不管哪个国家,所有人都相信蜂蜜的各种「养生」传说。
比如,蜂蜜可以:
止咳平喘? 润肠通便?
润肤护理? 防止衰老?
至于为什么这么认为……原因嘛……
在各大蜂蜜厂家铺天盖地的广告和所谓养生专家的“不懈努力”下,终于洗脑成功了呗!以至于在大多数人根深蒂固的思想里,觉得蜂蜜中一定含有什么促进健康的“神奇成分”,这也是美容爱好者、养生爱好者都有了「早上一杯蜂蜜水」的 “好” 习惯。
除此之外,网上还有很多疑问:大家都说蜂蜜这么好,那我们能不能直接用它代替白糖呢?
今天就来和大家科普关于蜂蜜的真相!它真的有那么多传说中的效果吗?蜂蜜比白糖更好?身体健康的人到底该不该多吃?哪些人又绝对不能吃?
从营养成分看蜂蜜:99%以上是糖和水
经过现代科学研究,蜂蜜的组成并没有古代诸多文人骚客和把蜂蜜捧成“江湖圣品”的大侠们描写的那么神秘……至于很多人相信的“神奇成分”,看完下面你就知道了。
蜂蜜的主要组成成分:
根据 美国农业部营养数据库(USDA)的数据,100g蜂蜜中,含糖82.12g、水17.1g、蛋白质0.3g、膳食纤维0.2g、脂肪为0,此外还包括少量钙、磷、钾、铁、镁、锌等矿物质,以及维生素C等维生素。【1】
虽然根据不同的蜂蜜品种,以上数据会有些微变化,但是总的来说各种蜂蜜的各种营养成分含量大体差不多。
也就是说,在蜂蜜的各项营养成分中,糖和水 占了 99%以上,其他营养成分的总和不超过1%。
emmm~是不是跟各位想象的不太一样……不过事实就是如此,蜂蜜本质就是比较贵的糖!
所以,从现代营养成分组成的角度来说,蜂蜜只是一种热量很高、营养高度单一的食品……而已。
那么问题来了,除了糖和水,这些剩下不到1%的营养成分,真像蜂蜜厂家所宣传那样有各种特殊的神奇功效?
接着往下看!
不要迷恋蜂蜜,虽然它有美好传说
从上面的数据中,我们已经知道了蜂蜜的营养成分,接下来我们就从这些营养成分来看看它的功效。
糖
在所有营养成分中,光糖一项就占了80%以上。
根据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的测定,在这大约80%的糖分中,果糖约占39%,葡萄糖约占31%,其他糖类约占10%。
不论我们吃的是哪一种糖,进入消化道以后,都要转化成单糖才能被我们吸收。
所以,如果说蜂蜜中的糖和其他糖有什么不同,那就是蜂蜜中的大部分糖都是单糖,完全 不需要经过消化 就可以被身体吸收。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吃完蜂蜜后你的血糖升高效果会特别明显,胰岛素上升……
嗯……怎么又跟大家想象的不一样了,怎么听起来好像并不是什么好事?
糖和水以外的微量物质
除了糖和水,蜂蜜也就剩下那区区只占1%的矿物质、维生素,还包括一些消化酶(蛋白质)、芳香物质、有机酸等。这些物质也是被认为是蜂蜜具有特殊功效的原因。
但事实呢?嗯,话说粗一点,其实都是扯淡!
蜂蜜能止咳吗?
我们先追根溯源一下,关于“蜂蜜止咳”这个神话是从哪儿传出来的?
被美国蜂业协会和大多支持者引为“学术证据”的是来自于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一项「针对100多名2岁以上儿童的研究」【2】。
该研究的结论是:睡前30分钟左右服用一勺蜂蜜,有利于降低咳嗽的频率和强度,并帮助孩子入睡。并认为,蜂蜜在这方面的效果甚至要好于某些非处方药,如右美沙芬。
但是!同志们,动动你的小脑袋瓜仔细琢磨琢磨,这个研究简直BUG多多啊!
首先,从咳嗽本身来看。咳嗽绝对不是一种必须要去“治”的“病”,它是一种机体自我保护的本能反应,是我们清除呼吸道杂物(尘灰,病原体……)的唯一途径,就如同你摸到热水会缩手,遇到强光睁不开眼一样。
其次,再来看看这个研究。之一,该研究的研究 *** 是以走访调查的方式进行,以孩子父母的 主观描述 作为评价基础,(此处画重点)也就是说实验根本就不严谨;第二,右美沙芬耐受度存在个体差异,不能一棍子打死。
最后再来看看文章末尾标明的是啥?
该研究的更大赞助商:美国蜂业协会。是一个行业利益相关者,而不是独立的中立机构。
蜂蜜能润肠通便&排毒减肥吗?
至于传说中蜂蜜润肠的作用机制,可能只是与果糖不耐受有关。
当人体短时间摄入大量果糖,小肠来不及吸收而进入大肠中。由于渗透压的关系,大肠里的果糖会使得消化道的水分析出,造成渗透性腹泻——蜂蜜润肠通便的说法或许就与此有关。
换句话说,蜂蜜被广为推崇的“润肠通便”、“排毒养颜”等功效,其实只是轻微的“生理性腹泻” ?(严肃!不准笑!)
哈哈哈哈哈哈嗝。
听完是不是整个人都不好了……喂,挺住啊!
具有抑菌的作用?
在所有作用中,被科学论证最多的一个功效就是:蜂蜜中含有葡萄糖氧化酶,能把葡萄糖氧化成葡萄糖酸,并释放出过氧化氢,而过氧化氢是常用的杀菌剂,因此蜂蜜可以用于外涂伤口抑菌。
关于这一点,也有不少质疑的声音:
因为,蜂蜜中的过氧化氢含量极低,超微量的过氧化氢,基本都会被人体中的过氧化氢酶分解掉,起不到抑菌效果。
其实在「这 1%的微量元素,究竟有没有营养」的问题上,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早就清楚表态:没有证据证实,蜂蜜的微量物质有突出的健康功效。【3】
声明文件里说明,“由于蜜源及蜜蜂种群的不同,蜂蜜中会含有不同的微量物质;但这些成分与声称的蜂蜜对于人体的健康功效 无关。”
2011年,EFSA再次发表文件称,没有证据表明,蜂蜜具有以下功效:细胞和分子抗氧化、病原体防御、维持血液胆固醇浓度。
蜂蜜吃多了会产生诸多问题
早晚来一杯蜂蜜水的作用,除了「生理性腹泻」,就是大量的游离糖摄入,这是有害的,不仅会导致长胖,还会衍生出很多其他毛病。
一杯蜂蜜水,以1:10的比例计算,一大杯 500cc的蜂蜜水等于吃下40克的糖,比一整罐可乐的糖还多!
特别是大家最喜欢早起 “空腹” 时候喝蜂蜜水,这时候没有和其他食物搭配进食,血糖飙升的速度,跟过山车差不多。
关于糖的其他危害——胰岛素抵抗、肥胖、糖尿病、伤肝、皮肤衰老……我们之前的很多文章都写过,了解一下?
基于这些危害,下面的人一定不能吃蜂蜜!不是多吃的问题,是不能吃的问题!
1岁以下的儿童
原因:蜂蜜中有肉毒杆菌的芽孢。
上世纪70年代,美国首先发现婴儿食用蜂蜜导致感染肉毒杆菌死亡的事件。
1978年美国加州对蜂蜜样品进行了检测,发现10%-15%的蜂蜜样品中含有肉毒杆菌的芽孢。
同年,美国加州卫生部门发出通告,劝告未满1周岁的婴儿不要食用蜂蜜。这一提醒直到现在仍然不过时,英国食物标准管理局在2012年也发出新闻公报,提醒家长切勿给 1周岁以下的婴儿喂食蜂蜜。
糖尿病人
原因:蜂蜜里面80%都是糖!你敢吃?
用再多天花乱坠、华丽词藻来形容它的神奇功效,记住:本质上 “蜂蜜=糖”。
果糖不耐受人群
原因:会拉肚子。
这个原因上面也说到过了,果糖不耐受的人,缺少可以消化果糖的酶,吃多了只会频频跑厕所...
痛风
原因:罪魁祸首还是果糖。
蜂蜜里占40%的果糖,会让身体代谢出尿酸,导致血尿酸水平增高。
说到这里可能又有人站出来了:哎,这不对呀,我们人类的祖先很早就开始吃蜂蜜了,怎么就不健康呢?
的确,9000年前,人类就开始拥抱蜜蜂大佬的大腿了……
来自布里斯托大学等机构的数十名研究人员分析了6400多件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残留物,发现至少在9000年前,人类就已经在利用蜂产品了。这一研究成果作为2015年11月12日的封面文章,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在盛产蔗糖的美洲被纳入世界贸易体系之前,蜂蜜一直是欧亚人奢侈的甜味来源。
但是,这并不表示蜂蜜就是健康的食品啊!
在这个大多数人不缺少营养甚至营养过剩的年代,营养成分全是糖的蜂蜜吃多了真的不好!
总结:
关于蜂蜜是否真的有保健作用,研究是做得不少,可「理想」的结果却不多。
总的来说,蜂蜜没有什么神奇之处,也没有特别的「营养价值」,为了那些镜花水月的「保健功能」,去承受那么多的糖和热量,并不是件划算的事情啊!
同志们!姑娘们!吃多了你会变很胖胖的!
参考资料:
【1】https://ndb.nal.usda.gov/ndb/foods/show/6287?fgcd=&manu=&lfacet=&format=&count=&max=35&offset=&sort=&qlookup=honey
【2】http://news.psu.edu/story/192001/2007/12/03/honey-proves-better-option-childhood-cough-otcs
【3】 http://www.efsa.europa.eu/sites/default/files/scientific_output/files/main_documents/1484.pdf
你想变得更健康吗?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野兽生活研究所,了解最前沿的生物学、营养学知识!
蜂蜜吃多了有什么好处?蜂蜜每天的食用量多少?
蜂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天然滋补食品,因口感香甜备受青睐。只不过再好的东西还是应该适量食用的,那么蜂蜜吃多了对身体还有好处吗?
蜂蜜中含有180多种人体可以直接吸收的营养物质,其中葡萄糖和果糖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为身体提供所需能量。抗氧化酶、淀粉酶等活性酶参与人体的多种生命活动,促进消化。矿物质则可以有效的纠正偏食的情况,可以说常吃蜂蜜对身体是有好处的。
但是万事都要有个度,长期过量的食用蜂蜜对身体不但没有好处,还有一定的坏处。毕竟蜂蜜中含有的营养物质非常丰富,人体一旦长期营养过剩,是会给身体的各个器官造成负担的,反而对身体不利。而且葡萄糖和果糖虽然属于单糖,但要是长期过量食用,人体消化不了,也是有可能出现肥胖的情况的,因此田野牧蜂提醒大家一定不要长期过量食用蜂蜜。
平时在吃蜂蜜的时候也要严格的控制下食用量,虽然每次吃多少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是一天的总食用量大家还是要克制一下的。成年人每天在50-100克之间,少年儿童在30-50克之间最为适宜。
另外在蜂蜜的选择上也要谨慎,毕竟现在蜂蜜市场比较混乱,蜂蜜的质量也是良莠不齐的。有些劣质掺假蜜是由糖浆和香精勾兑而成的,这样的蜂蜜对身体并无益处,大家在购买时要尤为注意,还是以科学检测为准比较靠谱一些。
常喝蜂蜜好处多多,但医生劝告:这2类人一口也不能吃!蜂蜜,一种受到大多数人偏爱的“养生饮品”。每逢你心情不好的时候,总会有人和你说喝点蜂蜜水吧;当你便秘时,也会有人让你喝些蜂蜜水;甚至市面上还流传着喝蜂蜜水可以抗癌的理论。其实而言,蜂蜜也是一种很普通的食物(饮品),可以喝,但请您各位不要过于神话它的作用。当然,饮用蜂蜜水也有一些细节需要大家注意。怎样喝更健康?冲蜂蜜用多少温度的水?什么时候喝更靠谱……
蜂蜜,饮用对于身体有何好处?
提到蜂蜜,伴随它出现最多的词语就是酶类、抗癌、美白等。其实而言,无论是蜂蜜当中的酶类物质还是其中所含的一些矿物质元素,含量非常有限,而且日常生活中我们的饮用量也非常有限,喝到身体当中根本不会起到您各位所想的那些作用。抗癌并不靠谱,美白效果也一般。
对于蜂蜜来说,其中含有的更多物质就是糖类,这些物质在进入身体之后会提供很多的能量,这是蜂蜜进入身体后起到的最直接作用。
除此之外,如果您本身不爱饮水,如果您本身的饮用量不足,然而加上少许蜂蜜之后就可以增加饮水量,那这也是一个很好的作用。蜂蜜和其他一些甜饮料、不健康的零食相比,还是一种可以时常少量饮用的饮品。
什么时间喝蜂蜜水更靠谱?
其实来说,什么时间喝都可以,没有太过明确的限定。蜂蜜当中含有的营养物质就是那些,早上喝晚上喝都可以,只不过您晚上饮用蜂蜜水之后可能就很少会再有能量的代谢(活动减少),建议大家尽量不要在睡前饮用;很多人依赖蜂蜜水可以助眠,其实而言,没有啥太大的作用,更多的是一种心里寄托,建议您睡前可以喝些温开水。
也就是说,啥时候喝都行,但是要适量,糖类较多,喝得多了难免会增加肥胖的发生几率。
喝多少?
蜂蜜当中含有较多的糖类物质,饮用过多容易导致能量过剩,增加肥胖的发生风险。
说到具体,建议大家单日饮用蜂蜜的量不超过100克,喝可以,淡蜂蜜水更加靠谱。
冲蜂蜜水的温度?
热水和蜂蜜接触后并不比对其造成影响;其他所谓的酶类、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含量甚微,直接可以忽略不计。也就是说,就算您用热水冲泡,影响也并不是很大,不用过多考虑冲泡蜂蜜水的温度。 当然为了您的食道和肠胃健康,冲泡蜂蜜水,建议使用60℃以下的温开水。靠谱饮用蜂蜜水,需要您科学冲泡。
有些人不建议喝蜂蜜:
肝硬化患者:
肝硬化患者不建议饮用(大量)蜂蜜,避免加重肝脏的纤维化。
婴幼儿:
蜂蜜在酿造、运输过程中,容易受到肉毒杆菌的污染,因为蜜蜂在采取花粉过程中有可能把被肉毒杆菌污染的花粉和蜜带回蜂箱。肉毒杆菌芽孢适应能力很强,在100℃的高温下仍然可以存活。婴儿胃肠功能较弱,肉毒杆菌容易在肠道中繁殖并产生毒素,从而引起中毒。
靠谱饮用蜂蜜水,请你拒绝谣言,科学看待。愿您的生活安康幸福。
注:文章内容属于原创,希望给您带来帮助;图片来源于 *** ,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东汉建安年间,南郡涅阳县(今河南省南阳县)一名叫张机的大夫发现有的人进食蚕豆后会皮肤发黄,他把这一现象命名为“谷疸”,并将其记录在一本叫做《金匮要略》的书里。
上世纪50年代,四川医学院(现华西医院)的儿科医生杜顺德,在收治了8例进食蚕豆后出现酱油色尿、贫血和脾大的患儿之后,将这种病命名为蚕豆病,也就是俗称的胡豆黄。
蚕豆,又名胡豆、罗汉豆、兰花豆等。丨 图虫创意
现代医学已经证实,蚕豆病的本质是因为基因缺陷。可俗话说物竞天择,为什么这么一种无比糟糕的遗传特性会世世代代地传递下来,而没有被我们的生存环境所淘汰呢?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得了蚕豆病的人,似乎对疟疾更有抵抗力。至于说蚕豆病和疟疾有什么共同点,那就是它们都会作恶于红细胞。
蚕豆,用毒攻击红细胞
蚕豆姑娘随身携带的一些“氧化类物质”对红细胞来说是有毒的,可以击溃红细胞的骨架结构,使得红细胞在血管内大量溶解,从而引起急性溶血性贫血。
不过,人体内一种叫做“还原性谷胱甘肽(GSH)”的终极武器,可以修复染了毒的红细胞。得益于这一终极武器,我们才能和蚕豆相安无事,并把它们当做果腹之物。
蚕豆病人的三大临床表现:贫血、黄疸和尿色改变。 丨 图虫创意
然而人类的演化也总是有缺陷的。1954年,粤东地区蚕豆病大流行,杜顺德医生的儿子杜传书对蚕豆成分进行了研究,证实蚕豆病是由于患者红细胞内缺乏一种叫做“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的物质。
在正常人机体内,G6PD与终极武器还原性谷胱甘肽的活性有着很大关系。但蚕豆病人由于基因缺陷,G6PD合成不足或者活性降低,影响到了终极武器的效果。这样一来,当蚕豆姑娘来到这一小部分人体内时,红细胞们只能放下武器。
疟原虫,一次次地冲破红细胞
和红细胞纠葛缠绵的,还有引起疟疾的疟原虫。
疟原虫拥有一个庞大的家族,其中和人类相关的有四种。疟原虫虽然天生弱小,但有一个强大的保姆团——按蚊作为后盾。
疟原虫在按蚊的胃和唾液腺里分裂增殖,然后经由蚊虫叮咬的过程潜伏进人体,开启波澜壮阔的传奇一生。一开始,疟原虫会藏在肝细胞里,还会以肝细胞里的物质为食。而当它修成大道时,会从肝细胞破体而出进入血液,寻找她的终极目标——红细胞。
按蚊可以传播疟疾。丨 图虫创意
在红细胞内,疟原虫历经36~72小时的闭关,将本体化作无数个裂殖子,并冲破红细胞膜的束缚(溶血发生),融入澎湃的血流中,继续寻找新的红细胞。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G6PD缺乏给蚕豆病人带来了很多痛苦。他们需要终身回避蚕豆以及氧化类药物,蚕豆病宝宝甚至会因为接触放有樟脑丸的衣柜而发生急性溶血。但早在19世纪80年代就已经有科学家开始关注一个现象:蚕豆病发生率高的非裔居民对疟疾有明显优于其他种族的抵抗力。
直到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出现了这样一个观念,即包括G6PD缺乏症在内的红细胞遗传缺陷性疾病可能对疟疾感染具有遗传抗性。通俗地说,也就是罹患蚕豆病这类疾病的患者,更不容易感染疟疾或感染后症状更加轻微。但由于另外一些研究的结果并不一致,所以其相关性还有待进一步证实。
目前这种现象的具体机制还不明确,科学家们提出了两种假设。一种假设是蚕豆病这类病人的红细胞本身就很容易遭到破坏,从而导致潜伏在其内的疟原虫也被杀死。
另一种假设是患者红细胞内的GSH水平较低,因此无法产生疟原虫生长所必需的物质,最终导致疟原虫因生长抑制而死亡。
蚕豆病发生率高的非裔居民对疟疾有明显优于其他种族的抵抗力。丨 图虫创意
G6PD缺乏症以及其他的红细胞遗传缺陷性疾病,比如镰状细胞病,在背负着千古骂名的同时,却也默默记载了人类于疾病压力下挣扎求生的历史画面。
那些曾经在历史长河中被选择出来的优势性状,在沧海桑田的今天,或许已然逐渐呈现出了劣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如今我们可以通过基因疗法和细胞治疗来人为地改变这些遗传性状,人类与生存环境的交锋,或许又多了利器。
参考文献
1.Luzzatto L.Genetics of red cells and susceptibility
tomalaria
2.Nagel RL, Roth EF Jr.Malaria and red cell genetic defects
3.Roth EF Jr, Ruprecht RM, Schulman S,et al.Ribose metaboli *** and nucleic acid synthesis in normal and 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deficient human erythrocytes infected with Pla *** odium falciparum
4.Roth EF Jr, Schulman S, Vanderberg J,et al.Pathways for the reduction of oxidized glutathione in the Pla *** odium falciparum-infected erythrocyte: can parasite enzymes replace host red cell 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J].Blood,1986,67(3):827.
5.Ruwende C, Khoo SC, Snow RW,et al.Natural selection of hemi- and heterozygotes for G6PD deficiency in Africa by resistance to severe malaria
6.Tishkoff SA, Varkonyi R, Cahinhinan N,et al.Haplotype diversity and linkage disequilibrium at human G6PD: recent origin of alleles that confer malarial resistance
作者:雨汀
编辑:黎小球
本文来自果壳,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果壳
ID:Guokr42
靠谱科普
就看果壳
如果可以进行基因改良,你眼中的“完美人类”是什么样的?
AI和同事们等你来玩哦~
早餐长期吃燕麦加蜂蜜的坏处?燕麦片加蜂蜜喝了起什么作用?早餐长期吃燕麦加蜂蜜的坏处?燕麦片加蜂蜜喝了起什么作用?
大家常说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要营养均衡,早餐对于身体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过由于现在工作比较忙,有些人就会选择燕麦加蜂蜜这种比较方便的早餐,那早餐长期吃燕麦加蜂蜜有什么坏处吗?
蜂蜜性质温和,含有丰富的葡萄糖、矿物质、果糖、维生素以及活性酶等180多种营养物质,这些成分都可以被身体吸收利用,而燕麦中含有丰富的亚油酸、蛋白质和纤维素等成分,也都对身体有益,所以早餐长期吃燕麦加蜂蜜没什么坏处,反而对身体有很多好处。
如果想要达到通便的效果,可以用水白蜜加燕麦,水白蜜中含有丰富的活性酶,可以促进胃肠道的蠕动,调节胃酸的分泌,促进食物在肠胃内的消化,搭配其他多种成分可以润滑肠道,增加排便次数,燕麦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也可以促进胃肠蠕动,能够帮助加快消化,二者搭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便秘。
另外很多人因为身材问题备受苦恼,为此一直都在减肥,早上吃燕麦加蜂蜜则有辅助减肥的作用。蜂蜜中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进入身体后可以很快被身体吸收利用,转化为身体活动所需的能量,快速帮助大家恢复体力,还可以产生一定的饱腹感,不会堆积在体内形成脂肪,燕麦片属于低热食品,食用后易引起饱腹感,搭配上述的促进消化作用,长期食用具有减肥效果。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蜂蜜能通便?蜂蜜能止咳?蜂蜜能护肤?别傻了,蜂蜜只会让你更糟夏天到了,周围越来越来多的女性朋友选择早上喝一杯蜂蜜水!一杯水里加两大勺蜂蜜,她自己喝得美滋滋,却看得我心惊胆颤。问她为什么喝,“因为清肠减肥啊!”
嗯……,好想大吼一声:“姐姐,你减肥喝个鬼蜂蜜水!”
似乎不管哪个国家,所有人都相信蜂蜜的各种「养生」传说。
比如,蜂蜜可以:
止咳平喘? 润肠通便?
润肤护理? 防止衰老?
至于为什么这么认为……原因嘛……
在各大蜂蜜厂家铺天盖地的广告和所谓养生专家的“不懈努力”下,终于洗脑成功了呗!以至于在大多数人根深蒂固的思想里,觉得蜂蜜中一定含有什么促进健康的“神奇成分”,这也是美容爱好者、养生爱好者都有了「早上一杯蜂蜜水」的 “好” 习惯。
除此之外,网上还有很多疑问:大家都说蜂蜜这么好,那我们能不能直接用它代替白糖呢?
今天就来和大家科普关于蜂蜜的真相!它真的有那么多传说中的效果吗?蜂蜜比白糖更好?身体健康的人到底该不该多吃?哪些人又绝对不能吃?
从营养成分看蜂蜜:99%以上是糖和水
经过现代科学研究,蜂蜜的组成并没有古代诸多文人骚客和把蜂蜜捧成“江湖圣品”的大侠们描写的那么神秘……至于很多人相信的“神奇成分”,看完下面你就知道了。
蜂蜜的主要组成成分:
根据 美国农业部营养数据库(USDA)的数据,100g蜂蜜中,含糖82.12g、水17.1g、蛋白质0.3g、膳食纤维0.2g、脂肪为0,此外还包括少量钙、磷、钾、铁、镁、锌等矿物质,以及维生素C等维生素。【1】
虽然根据不同的蜂蜜品种,以上数据会有些微变化,但是总的来说各种蜂蜜的各种营养成分含量大体差不多。
也就是说,在蜂蜜的各项营养成分中,糖和水 占了 99%以上,其他营养成分的总和不超过1%。
emmm~是不是跟各位想象的不太一样……不过事实就是如此,蜂蜜本质就是比较贵的糖!
所以,从现代营养成分组成的角度来说,蜂蜜只是一种热量很高、营养高度单一的食品……而已。
那么问题来了,除了糖和水,这些剩下不到1%的营养成分,真像蜂蜜厂家所宣传那样有各种特殊的神奇功效?
接着往下看!
不要迷恋蜂蜜,虽然它有美好传说
从上面的数据中,我们已经知道了蜂蜜的营养成分,接下来我们就从这些营养成分来看看它的功效。
糖
在所有营养成分中,光糖一项就占了80%以上。
根据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的测定,在这大约80%的糖分中,果糖约占39%,葡萄糖约占31%,其他糖类约占10%。
不论我们吃的是哪一种糖,进入消化道以后,都要转化成单糖才能被我们吸收。
所以,如果说蜂蜜中的糖和其他糖有什么不同,那就是蜂蜜中的大部分糖都是单糖,完全 不需要经过消化 就可以被身体吸收。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吃完蜂蜜后你的血糖升高效果会特别明显,胰岛素上升……
嗯……怎么又跟大家想象的不一样了,怎么听起来好像并不是什么好事?
糖和水以外的微量物质
除了糖和水,蜂蜜也就剩下那区区只占1%的矿物质、维生素,还包括一些消化酶(蛋白质)、芳香物质、有机酸等。这些物质也是被认为是蜂蜜具有特殊功效的原因。
但事实呢?嗯,话说粗一点,其实都是扯淡!
蜂蜜能止咳吗?
我们先追根溯源一下,关于“蜂蜜止咳”这个神话是从哪儿传出来的?
被美国蜂业协会和大多支持者引为“学术证据”的是来自于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一项「针对100多名2岁以上儿童的研究」【2】。
该研究的结论是:睡前30分钟左右服用一勺蜂蜜,有利于降低咳嗽的频率和强度,并帮助孩子入睡。并认为,蜂蜜在这方面的效果甚至要好于某些非处方药,如右美沙芬。
但是!同志们,动动你的小脑袋瓜仔细琢磨琢磨,这个研究简直BUG多多啊!
首先,从咳嗽本身来看。咳嗽绝对不是一种必须要去“治”的“病”,它是一种机体自我保护的本能反应,是我们清除呼吸道杂物(尘灰,病原体……)的唯一途径,就如同你摸到热水会缩手,遇到强光睁不开眼一样。
其次,再来看看这个研究。之一,该研究的研究 *** 是以走访调查的方式进行,以孩子父母的 主观描述 作为评价基础,(此处画重点)也就是说实验根本就不严谨;第二,右美沙芬耐受度存在个体差异,不能一棍子打死。
最后再来看看文章末尾标明的是啥?
该研究的更大赞助商:美国蜂业协会。是一个行业利益相关者,而不是独立的中立机构。
蜂蜜能润肠通便&排毒减肥吗?
至于传说中蜂蜜润肠的作用机制,可能只是与果糖不耐受有关。
当人体短时间摄入大量果糖,小肠来不及吸收而进入大肠中。由于渗透压的关系,大肠里的果糖会使得消化道的水分析出,造成渗透性腹泻——蜂蜜润肠通便的说法或许就与此有关。
换句话说,蜂蜜被广为推崇的“润肠通便”、“排毒养颜”等功效,其实只是轻微的“生理性腹泻” ?(严肃!不准笑!)
哈哈哈哈哈哈嗝。
听完是不是整个人都不好了……喂,挺住啊!
具有抑菌的作用?
在所有作用中,被科学论证最多的一个功效就是:蜂蜜中含有葡萄糖氧化酶,能把葡萄糖氧化成葡萄糖酸,并释放出过氧化氢,而过氧化氢是常用的杀菌剂,因此蜂蜜可以用于外涂伤口抑菌。
关于这一点,也有不少质疑的声音:
因为,蜂蜜中的过氧化氢含量极低,超微量的过氧化氢,基本都会被人体中的过氧化氢酶分解掉,起不到抑菌效果。
其实在「这 1%的微量元素,究竟有没有营养」的问题上,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早就清楚表态:没有证据证实,蜂蜜的微量物质有突出的健康功效。【3】
声明文件里说明,“由于蜜源及蜜蜂种群的不同,蜂蜜中会含有不同的微量物质;但这些成分与声称的蜂蜜对于人体的健康功效 无关。”
2011年,EFSA再次发表文件称,没有证据表明,蜂蜜具有以下功效:细胞和分子抗氧化、病原体防御、维持血液胆固醇浓度。
蜂蜜吃多了会产生诸多问题
早晚来一杯蜂蜜水的作用,除了「生理性腹泻」,就是大量的游离糖摄入,这是有害的,不仅会导致长胖,还会衍生出很多其他毛病。
一杯蜂蜜水,以1:10的比例计算,一大杯 500cc的蜂蜜水等于吃下40克的糖,比一整罐可乐的糖还多!
特别是大家最喜欢早起 “空腹” 时候喝蜂蜜水,这时候没有和其他食物搭配进食,血糖飙升的速度,跟过山车差不多。
关于糖的其他危害——胰岛素抵抗、肥胖、糖尿病、伤肝、皮肤衰老……我们之前的很多文章都写过,了解一下?
基于这些危害,下面的人一定不能吃蜂蜜!不是多吃的问题,是不能吃的问题!
1岁以下的儿童
原因:蜂蜜中有肉毒杆菌的芽孢。
上世纪70年代,美国首先发现婴儿食用蜂蜜导致感染肉毒杆菌死亡的事件。
1978年美国加州对蜂蜜样品进行了检测,发现10%-15%的蜂蜜样品中含有肉毒杆菌的芽孢。
同年,美国加州卫生部门发出通告,劝告未满1周岁的婴儿不要食用蜂蜜。这一提醒直到现在仍然不过时,英国食物标准管理局在2012年也发出新闻公报,提醒家长切勿给 1周岁以下的婴儿喂食蜂蜜。
糖尿病人
原因:蜂蜜里面80%都是糖!你敢吃?
用再多天花乱坠、华丽词藻来形容它的神奇功效,记住:本质上 “蜂蜜=糖”。
果糖不耐受人群
原因:会拉肚子。
这个原因上面也说到过了,果糖不耐受的人,缺少可以消化果糖的酶,吃多了只会频频跑厕所...
痛风
原因:罪魁祸首还是果糖。
蜂蜜里占40%的果糖,会让身体代谢出尿酸,导致血尿酸水平增高。
说到这里可能又有人站出来了:哎,这不对呀,我们人类的祖先很早就开始吃蜂蜜了,怎么就不健康呢?
的确,9000年前,人类就开始拥抱蜜蜂大佬的大腿了……
来自布里斯托大学等机构的数十名研究人员分析了6400多件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残留物,发现至少在9000年前,人类就已经在利用蜂产品了。这一研究成果作为2015年11月12日的封面文章,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在盛产蔗糖的美洲被纳入世界贸易体系之前,蜂蜜一直是欧亚人奢侈的甜味来源。
但是,这并不表示蜂蜜就是健康的食品啊!
在这个大多数人不缺少营养甚至营养过剩的年代,营养成分全是糖的蜂蜜吃多了真的不好!
总结:
关于蜂蜜是否真的有保健作用,研究是做得不少,可「理想」的结果却不多。
总的来说,蜂蜜没有什么神奇之处,也没有特别的「营养价值」,为了那些镜花水月的「保健功能」,去承受那么多的糖和热量,并不是件划算的事情啊!
同志们!姑娘们!吃多了你会变很胖胖的!
参考资料:
【1】https://ndb.nal.usda.gov/ndb/foods/show/6287?fgcd=&manu=&lfacet=&format=&count=&max=35&offset=&sort=&qlookup=honey
【2】http://news.psu.edu/story/192001/2007/12/03/honey-proves-better-option-childhood-cough-otcs
【3】 http://www.efsa.europa.eu/sites/default/files/scientific_output/files/main_documents/1484.pdf
你想变得更健康吗?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野兽生活研究所,了解最前沿的生物学、营养学知识!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蜜粉源植物产地识别与控制团队发布研究成果,揭示了有毒蜂蜜致人中毒的物质基础及其毒性作用机制。这将为我国有毒蜂蜜的风险管控和中毒人群的诊断与救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有害物质杂志》上。
长期以来,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存在因食用蜂蜜而引发的群体性中毒事件。这不仅危害了蜂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还严重阻碍了蜂产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为摸清我国蜂蜜中毒的高风险地区和季节情况,该团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有毒蜜源植物的调查和研究,结果发现,钩吻是导致我国华南地区蜂蜜中毒的重要有毒蜜源植物之一。为探究相关物质基础和毒性作用机制,研究人员采用先进技术对钩吻开展了详细研究,从中识别和鉴定出4种钩吻生物碱,其中新发现的化合物14-羟基钩吻素占到总生物碱的90%以上,是钩吻有毒蜂蜜致人中毒的关键化合物。
随后,研究人员系统开展了该化合物在模式动物中的急性毒性、毒代动力学、药物代谢和毒性作用机制等研究。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属于剧毒性化合物,其半数致死剂量为0.125毫克/千克(体重);在机体内易于吸收且发生了广泛代谢,生成众多代谢产物,而γ-氨基丁酸是其关键的毒性作用靶点。该项研究成果不仅将为我国有毒蜂蜜的风险管控提供科学依据,也为食用含钩吻蜂蜜中毒后的救治措施提供参考手段。
早晨到底应该喝蜂蜜水,白开水,淡盐水?有啥利弊很多人都关注早晨应该喝什么水。到底是喝一杯蜂蜜水、还是喝一杯白开水、还是喝一杯淡盐水呢?
我相信大家在不同的科普文章上看到了一些不同的介绍,甚至不同的科普文章会有不同的推荐。那么,到底喝些什么水比较好呢?今天大家来谈谈这个话题。
水是生命之源
早晨喝水的原因:无论是你们感受到,还是不能感受到,人体都的的确确在经历着水分的丢失。于是起床后喝一杯水就可以对于夜间丢失水分给予一定的补充。这也是很多人认为早晨需要喝水的主要原因。
但是,要在这里提醒大家一句:对于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来说,早晨起来不要过量饮水,否则容易引起心功能恶化。
冠心病患者在做造影检查
1.现在该谈喝什么水更好的问题?其实更加推荐白开水,因为白开水经过多层过滤,同时又已经经过煮沸,对身体不好的微生物都被杀灭和去除,而白开水中的钙和镁等微量元素也是对于身体有好处的。
2.有些人认为早晨喝一杯淡盐水比较好,其实这种饮水方式并不推荐,因为咱们很多中国人平时吃盐多,并最终导致高血压。平时本身就吃盐比较多,早晨再来一杯淡盐水喝,这样身体摄入的盐就更多了,这样对于血压的影响应该说非常不好。
病毒可以通过饮水感染人体需要积极预防
3.而蜂蜜水也是很多砖家推荐,其实也不推荐早晨起来喝一杯蜂蜜水。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是现代会很多人都有血糖的异常,早晨再来一杯蜂蜜水,这可能导致血糖异常加重。
其实早晨起来喝水是很多人的习惯,您只要没有心衰和一些消化道问题,早晨喝杯白开水应该对身体补充水分很有好处。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蜂蜜或成治疗咳嗽的黑马?最新研究这样说与非处方药和抗生素相比,蜂蜜能有效地治疗咳嗽吗?因非处方药治疗对咽喉痛、咳嗽和流鼻涕的缓解作用并不强,所以蜂蜜治疗成功的门槛并不高。8月18日,《英国医学杂志》(
BMJ
)日发表的一项牛津大学的综述研究了蜂蜜对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缓解有效性的回顾性和荟萃分析,该研究认为与常规护理相比,蜂蜜可有效改善症状。
蜂蜜常作为家庭疗法用于咳嗽的治疗。指南建议将蜂蜜用于儿童急性咳嗽,但尚未评估蜂蜜对其他上呼吸道感染(URTIs)症状和人群的证据。该研究系统性回顾了所有年龄段患者使用蜂蜜缓解URTIs相关症状的 *** 。
该分析共纳入14项研究,其中5项包括成人。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护理相比,蜂蜜可改善综合症状评分,咳嗽频率和咳嗽的严重程度。
与安慰剂相比
涉及两项研究,共计372名患者。蜂蜜在改善症状方面并不优于安慰剂,并且异质性较大,见表1。Waris等不包含荟萃分析的进一步研究显示,蜂蜜降低综合症状评分的幅度明显高于安慰剂(平均差
图1 蜂蜜与安慰剂相比,咳嗽综合症状评分改变森林图
与常规治疗相比
服用蜂蜜的患者,咳嗽综合症状评分、咳嗽频率、咳嗽严重程度均比常规护理有显著改善,异质性较低(图2)
图2 患者接受蜂蜜治疗与常规治疗相比,综合症状评分、咳嗽频率和咳嗽严重程度评分森林图。
与右美沙芬相比
两项研究共计137例患者,只有1个研究报道了综合症状评分,2个研究均报道了咳嗽频率和严重程度。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右美沙芬,蜂蜜并不能更显著地改善综合症状、咳嗽频率或咳嗽严重程度。与常规治疗结果总体一致。
图3 蜂蜜与右美沙芬相比,咳嗽综合症状、频率和严重程度森林图
与苯海拉明相比
共有四项研究,共计385人。其中,只有1项研究报告综合症状评分,另三项研究报告咳嗽频率和严重程度。结果显示,蜂蜜这三方面的改善作用优于苯海拉明,图4。
图4 蜂蜜与苯海拉明相比,咳嗽综合症状、咳嗽频率和严重程度的森林图。
蜂蜜治疗咳嗽其他相关研究
1. 儿童相关研究
Paul等于2004年,在《儿科学》Pediatrics发表的文章表明,与安慰剂相比,右美沙芬和苯海拉明对于缓解咳嗽患儿症状没有更优的表现。而且两种药物均有嗜睡等副作用。2007年,Paul等在该杂志上发表的另一项研究,比较了右美沙芬、蜂蜜和未治疗对患儿夜间咳嗽的作用,结果显示与未治疗和右美沙芬相比,蜂蜜在降低咳嗽频率和严重程度及改善夜间睡眠方面得分更高。
2012年《儿科学》发布的一项双盲研究表明,与安慰剂相比,治疗第二晚,蜂蜜可使咳嗽患者得到更大的改善。
2018年4月, Cochrane发布了有关儿童蜂蜜和咳嗽的所有结论,得出蜂蜜可能比安慰剂更能减轻儿童咳嗽症状并改善夜间睡眠。
2. 成人患者服用蜂蜜
大多数上呼吸道感染是病毒引起,抗生素对病毒感染没有作用。而且,过度使用抗生素会引起微生物耐药。根据2014年Cochrane评论认为,没有大量证据表明非处方咳嗽药对成人患者起作用。
讨论
作者认为,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护理相比,蜂蜜可更有效的改善URTI症状,但与安慰剂的比较有限。蜂蜜与安慰剂相比的3项研究中,有2项研究表明蜂蜜作用有益。与常规护理相比,蜂蜜的综合症状评分,咳嗽频率和咳嗽严重程度明显降低。与苯海拉明和右美沙芬相比,综合症状、咳嗽频率和严重程度均能改善,但是与右美沙芬相比,改善并不显著。
以往的研究多关注儿童咳嗽,这项分析纳入的标准更加广泛,使我们能够确定成人在研究数量和有效性及症状(如咽喉痛)等更加有限的数据。
现有的研究表明,大多数常规护理对URTI症状没有改善或影响很小。频繁处方抗生素与成人和儿童显著不良反应有关。因缺乏替代疗法,及需要保持医患关系,在临床背景下,此研究结果的有效性非常重要。大多数使用蜂蜜的患者未见不良反应,且相对较轻,如恶心。除过敏及1岁以下的婴儿外,大多数人服用蜂蜜是安全的。但目前证据仍然局限,尤其对于成人患者,需要进一步大型、安慰剂对照试验。
结论
研究发现蜂蜜可能改善URTI症状,而且蜂蜜是一种常用的传统治疗措施,价格低廉,不良反应有限。当临床医生处方URTI时,作者建议蜂蜜作为抗生素的替代品,避免抗生素滥用造成的危害。
医脉通编译整理自:
1. Ishoney really a miracle cure for coughs and colds?-livescience.
2. Effectivenessof honey for symptomatic relief in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a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 *** ysis-bmj.
蜜蜂喂养白糖有3大坏处,具体坏在哪里?有何科学依据?全面了解说起蜜蜂喂养白糖,不得不说这是现代化蜜蜂养殖中的一个重大突破,只要我们科学地喂养,不影响蜂蜜的质量,那确实对于我们高产蜂蜜和预防盗蜂是有着非常明显的效果的。
虽然说科学地给蜜蜂喂养白糖好处多,但是不得不说确实长时间地用白糖喂养蜜蜂,对蜜蜂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其中比较常见的就是3个,虽然很多朋友都知道蜜蜂有问题,但是要具体的说到底是什么问题,或者说有什么科学依据,很多朋友又说不上来了,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详细的分享这三个问题。
之一:引发烂子病
蜜蜂喂养白糖的时候,其中一种说法就是容易引发烂子病。关于这种说法,到底是不是正确呢?从蜜蜂吃白糖和蜂蜜的两个角度来说,这个问题应该说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我们看看其中原理。
不管是白糖还是蜂蜜,我们都知道,蜜蜂都是当成食物的,作为蜂蜜,这是蜜蜂采集蜜源植物的花蜜酿造而成的,我们所谓的纯天然蜂蜜,指的就是这种。
虽然白糖水蜜蜂也经过了加工,但是从原材料上来说,白糖是蔗糖,其成分是相对单一的,而花蜜是蜜源植物分泌的甜汁,其中含有的营养物质也更加丰富,而作为小昆虫,吃的东西营养价值高,相对来说抵抗力就强,如果吃的东西没有营养抵抗力就差。
我们再来看看烂子病。烂子病是在蜜蜂养殖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蜜蜂疾病,其实产生的情况比较多,比较常见的比如中蜂欧洲幼虫腐臭病、意大利蜂美洲幼虫腐臭病等等,其实这些蜜蜂的疾病,都是具有传染性的,所以不规范的喂养或者蜂具的不科学的管理,都有可能让蜜蜂染病,但是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没有科学的养殖。
这里要说蜜蜂喂养白糖出现的问题,只能说是白糖的营养价值低,蜜蜂长期食用导致抵抗力下降,染上疾病的概率高于吃蜂蜜的蜜蜂。
第二:蜜蜂会变懒
这也是蜜蜂养殖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说法,想要知道我们长时间的给蜜蜂喂养白糖是否会导致蜜蜂变懒,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知道蜜蜂采蜜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
倘若蜜蜂采蜜是一个主动的过程,那么就算我们喂养,蜜蜂也是勤劳的,倘若蜜蜂采蜜是一个被动过程,则我们喂养蜜蜂,确实会导致蜜蜂变懒,但是蜂部落小编认为喂养蜜蜂会造成蜜蜂变懒的说法,其实并不科学,因为大量的实验证明,蜜蜂采蜜,实际上是一个被动的过程。
关于蜜蜂采蜜是不是主动的问题,曾经蜜蜂研究人员把一些平时蜜源不是很多的蜜蜂搬运到蜜源很丰富的地方喂养过,经过几年的时间以后,蜜蜂的储蜜习性就会发生变化,最后变懒,这足以说明蜜蜂采蜜并不是一个主动过程,而是一个被动过程。
前苏联养蜂专家塔兰诺夫曾经有勤取蜜和不取蜜的方式实验过蜜蜂采蜜的主动性,最后发现,蜜蜂是否采蜜,与蜂群中的空巢房数量有关,如果蜂群中的巢房空的越多,蜜蜂采蜜就越积极,如果蜂群中蜂蜜数量充足,则蜜蜂采蜜就会懈怠,甚至出现分家的情况。
由此可见,蜜蜂喂养白糖理论上来说与蜜蜂变懒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关系大的是蜂群中蜂蜜的储备量,很多养蜂人在养蜂的时候积极的给蜜蜂取蜜,哪怕不成熟的都取走,虽然蜂蜜质量不高,但是却是提升了蜜蜂的产蜜量。
第三:蜜蜂体质变差
最后一种说法是蜜蜂喂养白糖过多,蜜蜂的质量会变差,采蜜能力以及哺育能力都会受到影响,这有没有道理呢?
其实这个问题和上面我们提到的蜜蜂喂养白糖容易引发烂子病是一个道理,蜜蜂的体质变差,其中一个关键原因就在于蜜蜂吃的东西营养差,而我们用白糖来喂养蜜蜂,换走了本该属于蜜蜂食物的蜂蜜,由于吃的不好,又要进行高强度的采蜜工作,在这种情况下,蜜蜂的体质变差也就可以理解了,所以说长时间的采用白糖喂养蜜蜂,蜜蜂的体质变差是有道理的。
你还知道用白糖喂养蜜蜂的哪些坏处呢?这些说法有没有科学依据?不妨也在下方给我们分享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