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乾(1918年-2009年),字仲文,江苏南通人,中国历史学家、教育家。曾任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南京师范学院院长、南京大学校长等职务。
萧乾是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领域的知名学者,其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和近代史。他的著作涵盖了从商周到清末的中国历史,曾出版《中国历史通论》、《中国政治制度史》、《明清史论》等多部著作,深受学界和读者的好评。
萧乾在学术上一直强调历史研究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他认为历史研究必须以实证为基础,不能够夸大历史人物的作用,更不能够随意歪曲历史事实。他的学术观点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尊重,为中国历史学术界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除了在学术领域的杰出成就外,萧乾还在教育界有着的贡献。他曾经担任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和南京师范学院院长,致力于推进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他的教育理念是“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强调实践和创新,对当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影响。
萧乾是中国历史学术界和教育界的杰出代表,他的学术成就和教育贡献对中国现代化进程和文化传承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的离世是中国学术界和教育界的巨大损失,但他的学术思想和教育理念将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
萧乾(1916年-1997年),江苏省常州市人,历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士,享受国务院 *** 特殊津贴。
萧乾于1916年出生在江苏省常州市一个书香门第之家,家中祖父和父亲都是知名的书法家和学者。萧乾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自幼喜欢读书研究历史,成为家族中的学术翘楚。1935年,他考入南京中央大学文学院历史系,师从历史学家钱穆先生。1940年,他获得了南京中央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1946年,萧乾前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深造,成为美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的研究员。在美国期间,他广泛阅读了欧美各国的历史文献,深入探讨了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的关系。
1951年,萧乾回国,开始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成为中国近代以来杰出的历史学家之一。他曾主持过多项重大研究项目,如《中国古代社会形态的演变》、《中国近代史》等。他的研究领域涉及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等多个方面,对中国历史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萧乾在学术研究上一直秉持着严谨求实的态度,对历史事实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力求还原真实的历史面貌。他的学术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和重要的启示作用。
萧乾先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士、中国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现代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史学会副会长、国际汉学研究会副主席等多个学术组织的重要成员。他曾荣获科技进步特等奖、自然科学奖、中国社会科学院成果奖等多项荣誉。
1997年,萧乾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他的逝世对中国历史学界和社会科学界是一次不可估量的损失。萧乾的学术成就和人格魅力将永远铭刻在中国现代史的史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