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主们的感受一定是“好冷呀”。的确,随着秋老虎的下线,深秋气温逐渐降低,但秋日美景格外耀眼,此时的大街小巷皆为“金黄”。秋日中“美丽的银杏大道”,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观赏银杏,尤其爱它的扇形叶片;当片片金色的“小扇叶”随风飘落之时,我们总会拿出自己的相机对其“猎艳偷光”。美丽的背后总会隐藏着一些“危机”,就像那“美味的白果”一样;满地的银杏果并不能乱捡,更不能随意品鉴。郑重提醒大家:银杏果不能乱吃,否则必然会惹来麻烦。
值得重视,“银杏果中毒”是这个季节常发生的事情,所以您才会在网上看到许多类似“这种果子有毒,可致呼吸衰竭”的帖子。
如果您不信,我来给您列举一些:
2015年,浙江有位2岁的男孩欢欢,因一口气吃了20颗白果,一小时后倒地全身剧烈抽搐,最后到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2018年,在长沙某工地上班的四川人王先生因两天内连吃几顿白果炖肉后导致晕倒抽搐,之后被送至医院进行抢救。
2020年9月23日,四川成都的周女士因食用一斤半银杏果,诱发食物中毒,住进医院的ICU病房接受治疗。
2021年,长沙刘女士捡了一大捧树上掉落的白果,随之就出现了双手发痒、长红斑等症状,后被当地医院诊断为接触性皮炎。
银杏果真的有毒,吃银杏果风险高:
银杏果,又名“白果”。此果中含有较多“银杏酸(白果酸和银杏酚酸的总称)”,含量可以达到200毫克/千克;而这类物质具有明确的致敏性、细胞毒性和免疫毒性。而且,之前的一些科学实验早已证明“白果肉当中含有痕量(指代极小的量)的氰化物,且白果芯当中的氰化物比果肉当中高很多”;不仅如此,白果中同时还含有类似生物碱的毒物。当各种“毒素”在白果当中相聚的时候,必然会加重其毒性,食用后导致中毒的风险很高,严重者甚至会致死。
当机体摄入“银杏毒素”后,临床上可能会出现的中毒症状包括烦躁、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昏迷、抽搐、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银杏果有毒,银杏叶亦不善:
生活中有人钟爱于“银杏叶泡水”,因为总有人说“喝银杏叶水可以保健养生”。观其论点,银杏叶泡水可以保健的理论多以“银杏叶中含大量的黄酮类物质”进行佐证;但请大家注意,在银杏叶快要变黄的时候,黄酮类物质的含量的确很高,但黄酮类物质“养生能力”的实验研究非常初步,并非确定命题;更何况吃进体内的黄酮类物质绝大多数是“徒劳(95%的黄酮类物质并不会被吸收)”,其结果就是排出体外。黄酮(物质)本是一种植物中含有的普通物质,不奇特,也不会有多强的养生作用,各位明鉴。
值得注意的是,“养生”不得反被“毒”伤,银杏叶片与银杏果一样,其中同样含有毒物—“白果酸”,无论是哪种形式摄入,皆会增加中毒的风险,危险系数较高,请勿靠近。
案例中长沙的刘女士,其实是被“皮”所伤:
深秋的银杏果当属新鲜,其果皮当中同样含有较多的银杏酸,接触后对身体有很强的致敏性。手剥银杏皮的时候,毒物就容易入侵皮肤,导致皮肤出现红肿、瘙痒、皮疹等症状,甚至会诱发 *** 性皮炎和过敏性皮炎,更严重者还会引起过敏性休克。不可轻视的是,白果酸在 *** 皮肤和胃肠黏膜的同时,还会引起局部的炎症,经过小肠吸收之后,最后再由肾脏进行代谢,整个过程就会引起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和蛋白尿等肾脏损伤的症状,危害很大。
路边的白果不能“采”,更不能入嘴:
除了上述科普的“白果本身存在的毒素威胁”之外,马路边边的白果还会受到烟尘、汽车尾气以及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污染,再加上银杏树常年被施以药物防病虫害,“路边的白果”真心不能采,更不能吃,安全风险成倍上升,智者该远离。
总结一下“白果的毒性”,此物中含有白果酸、白果二酚等多种“毒物”,不仅毒性强,而且低剂量摄入即可诱发中毒,在未成熟或变质的白果当中含量尤其高。
对待“银杏果”,您该调整态度:
首先,从安全和健康角度考虑,更好可以不吃银杏果(白果),在更大程度上规避相关的食品安全问题,保护自己;如果非要(想)吃,请在更大程度上 *** (越少越好)品鉴“严格意义上彻底煮熟的白果”。
其次,富饶的秋天,银杏叶的确很美,但绝对不可以用其泡水饮用;降低受伤风险,收获安康,秋天适合饮用温热的白开水、牛奶、酸奶、完全加热后的豆浆以及谷物粥水等健康饮品。
最后,“想要去获取健康”是正常人的想法,但对于市面上那些“与银杏有关的保健品”,其研究理论并不完善、明确,与“治病”无关,甚至还会给身体带去一些不良反应,无用的同时还会增加风险,不建议选购。
“秋末盛美”,遥望远处全部变黄的银杏扇叶,赏心悦目;然而,此种美丽,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用科学的健康知识丰富自己的大脑,观“银杏”之美景可以;至于“吃”,还是算了。
注:王思露老师回归了,原创文章,首发于《科普中国》,继续以文章的形式给各位带去用心、有质量的科学普及;图片来源于 *** ,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银杏果虽好 劝君别采摘掌上曲靖讯 秋季正是银杏果成熟的季节,银杏树作为沾益区的绿化树木,在珠江源大道、龙华大道等多条主、次干道两侧都有种植。当下,正值银杏果缀满枝头的季节,黄澄澄的果子于绿叶中若隐若现,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然而,每到这个季节,市民恶意采摘、破坏绿化等不文明现象却时有发生,这些“野蛮”的采摘行为不仅影响树木生长还会破坏城市绿化景观效果。
近期,沾益城管队员在巡查中发现,很多用于观赏的银杏树惨遭“毒手”,部分市民为了摘到树上的果子,会摇晃树干,折断树枝,甚至不惜用木棍、竹竿进行敲打。执法队员随即上前劝阻制止,对其进行说服教育,对已摘取的银杏果全部予以收缴,告知这种不文明行为不仅会对树木造成影响,而且管理员在养护过程中会针对性喷洒农药,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也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同时也加大了环卫工人的工作量。并劝导大家文明观赏银杏,共同爱护我们的城市环境。
温馨提示:虽然银杏果药用价值很高,但是这些生长在城市里的果子也有毒副作用,市民自行采摘银杏果的行为,存在诸多隐患:城市里的银杏树主要作用是绿化和美化,因此其栽培的土壤、所施的肥料、喷洒的农药等,都与果园里种植的可食用的银杏树大不相同,而且城市行道树受汽车尾气等污染相对较重,城市中的银杏果可能会有重金属污染,市民食用后可能会中毒。
余乐 黄亚平
银杏,秋天的滋补宝物秋冬,身体也要转为休养生息。除了蜜糖和雪梨,银杏也是秋天的滋补宝物。
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提到银杏有解秋燥的作用:「熟食温肺益气,定喘嗽。」。银杏又名白果,英文叫 Ginkgo,生于江苏省泰兴市的,个子较大、品种更好,更有「大佛指」之誉。
秋天的银杏树,一树金黄,十分绚丽。
秋日的绚丽美景
银杏是银杏树的果实,外表呈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平滑而坚硬。银杏树原产于中国,拥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唐朝时传到日本,再从日本传到欧洲、美洲。中国的银杏主要产于山东、江苏、广西、河南、湖北等地。
银杏树寿命可达三千年以上,长成大约两三个成年人高,叶子薄身,形状像鸭掌般,表面翠绿色,背后淡绿色,像摊开的绿色扇子,非常漂亮。到了秋天,这些翠绿的叶子会变成金黄色,入秋后就会带来一片金黄色的绚丽景象。
银杏白粥,微微甘苦,清香美味。
中日的不同吃法
银杏略带苦涩,口感清爽,可以煮、烤、炒,做配菜或做糕点。不同国家 *** 出的银杏菜式都各有风味,在日本居酒屋及串烧店,在秋天银杏当造时,经常可以吃到盐烧银杏,银杏味道带微苦涩,那种「苦后甘甜」就像苦瓜一样,很适合佐酒。
但说到银杏入馔,中国人算最擅长了,腐竹银杏白粥是其中之一,腐竹含有丰富蛋白质,煲粥时,腐竹融入其中,加十余颗银杏,增添白粥口感,微微甘苦味,令白粥变得更清香美味。另外还有以腐竹、银杏煮成的腐竹鸡蛋白果糖水,不但味道好,而且很有营养,一向被视为养生菜。腐竹的豆香、白果的绵软口感、鸡蛋的营养及冰糖的清甜,广东人相信它滋补润肺,更有令皮肤变滑的作用。
银杏肉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糖类、核黄素、胡萝卜素等,营养价值高。
具有深长意义的银杏菜式
汕头有一种以银杏制成的传统甜品小吃,名为羔烧白果,是汕头人年夜饭中必吃的节庆菜,通常是最后一道菜,除了借喻一年以甜蜜圆满结束,在年夜饭上以银杏作为甜品也有深长意义。银杏生长较慢,由栽种到结果最少二十多年,想要大量结果就要等四十多年,因此有「公种而孙得食」的说法,又被名为「公孙果」,于年夜饭时以银杏作甜点,有预示家人长命百岁,子孙相传的美意。
银杏虽小,营养不容小觑,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糖类、核黄素、胡萝卜素等,近年有不少健康食品公司推出银杏素。虽说银杏非常有营养,但不宜一次性进食太多。它的胚芽中含有少量毒素,吃过量会引起中毒。
银杏全身都是宝,怎么用你知道吗?注意!生吃有毒南雄因为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成为了中国岭南银杏之乡,也是广东省唯一的银杏主产区。南雄被誉为全国9个最美银杏观赏地之一。据专家介绍,南雄银杏中树龄最长的足足有上千年。每年的秋冬时节,是南雄银杏最美的时候。
白果是银杏的种仁,果实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平滑坚硬,一端稍尖,另端钝,边缘有2-3条棱线,中种皮(壳)质硬,内种皮膜质。一端淡棕色,另端金黄色。种仁粉性,中间具小芯,味甘、微苦。
熟知银杏的朋友都知道,掉在地上的白果总有种臭臭的、像鸡屎一样的味道,其实这是白果壳的味道,为的是保护里面的果肉不被动物吃掉。
配方:白果5枚,冬瓜子30克。
*** :将二者同放入砂锅中,加水适量,煎煮片刻,去渣取汁即可得。每日1剂,分3次服用。
白果熬粥
配方:白果10克,粳米100克。
*** :将白果去壳取仁,去心捣碎,与洗净的粳米同加水适量,煮至稀稠适当即可。每日1剂,随食服用。
止带方
配方:白果10克、黄柏10克,椿根白皮10克,茯苓30克,萆薢10克,水煎服。
功效:清热燥湿止带,用于治疗妇女湿热下注引起的白带发黄,腥臭,外阴湿疹等疾病。
粉刺又称痤疮、青春痘,是青少年发病率更高的皮肤病之一。中医认为,粉刺多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肺胃湿热、外感风热毒邪所致。采用白果汁涂擦治疗粉刺,有较好疗效。
具体 *** 是:每晚睡前用温水将患处洗净(不用香皂等 *** 性洗涤用品),将去掉外壳的白果种仁用刀切成平面,频搓患处,边搓边削去用过的部分,每次按粉刺的多少,使用1~2粒种仁即可,第二天早上洗脸。一般用药7~14次粉刺即可消失,且不留瘢痕。
方中,白果为银杏科植物银杏的种子。《本草纲目》记载“嚼浆涂鼻面手足,去鼻疽疱黑干黯皴皱及疥癣疳虫、阴虱。”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果含有白果酸、白果内酯、白果醇等成分,其中白果酸对于引起痤疮的痤疮丙酸杆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均有较强的抑制和杀灭作用,白果内酯则能抑制炎症反应。故对于因细菌感染发炎导致的痤疮有较好疗效。
值得注意的是,白果有微毒,对皮肤黏膜可能有 *** 作用,所以过敏体质者使用前更好先在耳朵下面的皮肤试用,若无异常,再用于痤疮患部。患者还应保持情绪乐观,睡眠良好,大便通畅,忌食油腻、辛辣 *** 性食物及甜食,忌饮酒;不要用手挤压和 *** 患处,少用或尽量不用洗涤用品。
都说吃银杏会对身体健康好 但是为何不能多吃冬天,银杏树叶发黄,风一吹满地都是叶子,很多人忙着采摘银杏果也就是白果,它药食两对身体好,不少人都喜欢。中医将银杏入药做成药物,食品加工场会用银杏 *** 食物。
更多的时候,你会拿起银杏将其外壳剥掉开始食用,而家人看到会说:银杏虽好但不宜多吃,吃多易伤身。这到底对不对呢?下面就介绍银杏,以及哪些人不适合吃银杏?
银杏的营养
银杏得到认可主要是营养丰富,其中包括:白果酸、白果醇、白果酚、脂肪、淀粉、蔗糖、还原糖、 *** 白、矿物质、纤维素、维生素E、核黄素、花青素、氨基酸等,可以说银杏的食疗价值超乎你的想象。
在中医看来,更加看重银杏的药用价值。药用银杏,早有记载,元朝时在《日用本草》对银杏果入药做了描述,《本草纲目》:银杏,入肺经、益脾气、定喘咳、缩小便。到了清朝,《本经逢源》:白果,降痰、清毒、杀虫。银杏性平、味甘、微涩、有小毒,入肺经、肾经,对身体调节、保健很有益处。
银杏营养丰富、药用价值很高,食用有哪些好处?
杀菌
吃银杏能吸收白果酸、白果酚,具有杀菌作用,抑制呼吸道感染,例如,把银杏泡水喝,帮助抑制细菌。
治疗咳嗽
在冬天咳嗽加重,吃一点银杏能缓解咳嗽,能不断收敛肺气、定喘咳。家中有咳嗽患者,可以让其食用。
除皱护肤
吃银杏还能吸收黄酮苷、黄酮醇,这些物质都是清除自由基的好手,能保护真皮细胞,促进血液循环,避免皮肤被氧化,出现皱纹,进而能除皱护肤。
不可否认,银杏营养丰富,吃银杏对身体好,但是,在食用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因为一不小心就可能有 *** 烦。
生吃不好
吃银杏不少人喜欢,特别是生吃。但是为了健康更好不要这样做,生吃银杏会引起中毒,表现出恶心、腹痛、腹泻等,银杏中的氰苷、银杏酚、白果酸都有毒生吃下去会引起中毒。
不要多
食用的量也有规范、要求的,例如,成年人的话每次吃20颗,儿童小于5颗,三岁以下的孩子不建议食用,新闻中有关于儿童吃银杏中毒的报道,需要引起重视。
这些人不能吃
除了婴幼儿不宜食用外,在生活中孕妇也不要吃,身体容易过敏的人也不建议多吃银杏。
银杏营养丰富、功效大,但是要遵循食用方式,要是错误的食用可能有较 *** 烦,需要大家多注意不宜吃多,同时注意食用的量,以免有更大危险。
银杏树是一种常见的景观植物,同时它的果实银杏果也是一种营养丰富的保健养生食物,不仅还有多种营养元素,而且还有着不错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那么,银杏果到底有哪些保健养生功效?进食银杏果又有哪些要点需要注意的?快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银杏果有可抗衰老防治冠心病
银杏果又称白果,含有维生素C,核黄素、胡萝卜素、钙、磷、铁、钾、镁等微量元素,以及银杏酸、白果酚、五碳多糖、脂固醇等成分,适当食用银杏果,可以美容抗衰、抑菌杀菌、祛疾止咳、保护血管,食疗效果可谓是十分突出。
一般来说,银杏果具有以下突出的食用疗效:
1、防治冠心病
俗话说“冠心病,吃银杏”,银杏果含有抗血小板活化因子,可以防止血液的凝集,改善血液循环,防止血栓的形成,黄酮则能扩张血管,消除自由基,防止动脉硬化,防止心肌梗塞等并提高人体免疫力。
2、治疗白内障
白内障患者可多吃抗氧化类食物,其中以微量元素葡萄汁(葡萄皮、葡萄籽精华)、银杏这两种食物对老年人抗氧化最有益处。
3、除皱抗衰老
银杏在保护脂质(细胞膜的组成部分)免受自由基伤害方面很有效,银杏可以降低脂质过氧化水平,因此,食用银杏果可以帮助女性对抗衰老,并能改善肤质、减少雀斑。
4、治疗多尿
银杏果有止带浊、缩小便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银杏果有收缩膀胱括约肌的作用,因此银杏果可辅助治疗小儿遗尿、气虚小便频数、带下白浊、遗精不固等病症。
吃银杏果要注意哪些禁忌?过量或可中毒
银杏果虽然功效多多,但却不能随便乱吃,银杏果实际上有小毒,它含有氢氰酸,一般以绿色的胚部毒性最强,一旦中毒,可出现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紫绀、头痛、昏迷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呼吸麻痹而死亡。
目前医药界认为,儿童生吃7-15枚,即可引起中毒,会否中毒与年龄大小、体质强弱及服食景的多少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成人每天吃生银杏果应以6-10粒为宜,熟食毒性会降低,进食量可增加至15-30粒,去心后食用量可适当加大,但一次食入量也不能过多,并更好不要擅自长期持续服用。
此外,5岁以下的幼儿、孕妇以及消化不良、发热病人建议更好不要服用银杏果。
来源:科技日报
银杏原产中国,是著名的长寿树种,在我国各地有大量分布。记者从扬州大学获悉,该校银杏研究团队、北京林业大学林金星团队和林木分子设计育种高精尖中心合作,历经7年时间,综合运用细胞学、生理学、多组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科学鉴定手段,发现银杏古树长寿并非某单一的长寿基因调控,而是生长与衰老过程中多个因素综合平衡的结果。该研究成果近日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杂志在线发表。
“长寿机制一直是生命科学领域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的热点之一。几乎所有多细胞生物都无法逃避衰老,并最终导致个体死亡。”扬州大学王莉教授说,人和动物的衰老被认为主要与端粒损耗、DNA损伤、DNA突变积累、表观遗传改变等因素有关,寿命一般只有几十年。自然界中,一些树种的年龄可达几百甚至上千年且依然生长旺盛,但其长寿机制却一直不清楚。
据介绍,该研究通过年轮测定技术结合DBHs的分析,发现与成年树相比,古树形成层细胞层数变少,新产生的年轮宽度变窄,生长素含量下降,脱落酸含量上升,细胞分裂分化相关基因表达下降,表明古树中维管组织生长变缓。然而古树树干的横截面积增加量仍处于高水平,显示银杏古树形成层干细胞仍具有较强的持续不断的分裂能力。
这些形态、生理和分子水平上的结果揭示,银杏古树在整体上仍处在健康的成年状态,依旧保持“青春活力”,尚未进入衰老阶段。由此认定,银杏古树维管形成层细胞的持续分裂能力,在避免衰老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树木的生长发育乃至衰老都需要应对环境胁迫、病虫害以及病菌等微生物的侵袭。该研究在银杏古树维管形成层细胞中,鉴定发现R基因的数量远远多于其他物种。此外,木质素单体、类黄酮和芪类化合物代谢通路的基因数量和表达在古树组中也没有下降。
由此推测,银杏古树可能通过持续合成木质素等物质,增加树干的密度和强度,以支撑不断增粗的树体,同时通过大量R基因的持续表达,以及积累具有特殊保护功能的代谢物来提高树体抗性,抵抗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从而大大延长了树体的寿命。该研究成果对揭示树木在个体水平上的生长与衰老调控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吴锡平 余磊 记者过国忠)
银杏果、银杏叶,如何正确食用银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植物之一,而其叶、其果更有着独特的药用价值。许多银杏制剂的中成药被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中,取得较好的疗效。
滋补圣品——银杏果
银杏果俗称白果,是银杏科、银杏属落叶乔木银杏的成熟果实。
银杏果的性味、功效
中医认为,白果归经于肺、肾经,性味甘、苦,平,涩,有毒。
肺为华盖,处于人体各脏器的最上部。“益肺气,定喘嗽……去痰浊。”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白果收、补肺气的作用作了具体描述。不仅如此,肺外主皮毛,白果外涂亦有除皲裂、治疥癣等药用。
肾主藏精,是人体先天之本。白果之于肾,同样起着封藏补益、收涩去浊的作用,可用治带下白浊,遗尿尿频等症。
银杏果不能降脂、护心
作为秋冬滋补圣品,银杏果内可补益肺肾、降痰定喘、涩精去浊,外可润肤杀毒,其非凡功用可见一斑。同时,这也为大家打破了一个误区:尽管市面上有诸多银杏制剂中成药,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但由于不同的药用部位,银杏果的功效主要体现在对肺、肾的收敛与补益上,并不具有降脂、护心等作用。
银杏果不可多食
银杏果虽好,多食则会中毒伤身,甚则丧命。这是由于银杏果中含有白果酸、氢化白果酸、白果醇等白果毒素。生食、过量食用银杏果,轻则会导致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严重者甚至会抽搐、昏迷、死亡。
如何正确食用银杏果,发挥真正疗效呢?
首先,银杏果切忌生食,生果毒性程度高。
其次,对于自行购买的带壳白果,其有毒成分主要在果仁外包被的红色果皮中。因此,食用前需去皮处理,同时以高温充分的加热来灭活毒性,这也是必不可少的。每次的食用量成人每天应不超过10颗,儿童则宜更少。
最后,市场上可购买到的真空包装银杏果,是经过去壳去皮、蒸煮加工过的成品,其毒性成分大大降低,经过烹煮后可放心食用,但每次食用量仍不宜过大,可参照前法自行加工银杏果的用量。
白果时令菜肴推荐
白果牛肉汤
食材
煲汤材料:白果20克,百合50克,红枣8个,牛肉300克
辅料:姜片10克、精盐
做法
1、白果洗净去壳,浸泡去外衣洗净待用;
2、百合洗净待用;
3、红枣洗净,去核待用;
4、牛肉洗净切为小块后,冷水下锅煮沸后捞出待用;
5、将所有食材放入砂锅,加清水没过食材,煮沸后改小火慢炖1小时,出锅时加盐调味即可。
西芹白果炒虾仁
食材
炒菜材料:草虾10只,西芹1棵,白果10颗,胡萝卜半根
辅料:食盐,生粉,料酒,糖,胡椒粉
做法
1、虾洗净去壳去虾线,用生粉、料酒、盐和胡椒粉腌制30分钟;
2、西芹洗净摘掉叶子,切成菱形段。胡萝卜洗净,改刀成菱形段。白果去芯,洗净备用;
3、锅中加入食用油,油温6成热时,缓缓倒入虾仁滑炒;
4、依次加入胡萝卜、西芹段,翻炒一会再加入白果,最后撒少许食盐即可装盘。
是药非药——银杏叶
银杏叶作为药材收录在《中国药典》2015版,主要成分是黄酮醇苷和萜类内酯。
银杏叶的药用效果
其药用功效是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敛肺平喘、化浊降脂。可治疗瘀血阻络,胸痹心痛,中风偏瘫,肺虚咳喘,高脂血症等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疾患。
银杏叶有降脂、护心效果
从银杏叶的药用成分而言,银杏叶确有降脂、护心的作用。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与其他药材不同的,银杏叶并不作为中药饮片使用,而是通过提取加工成中成药应用于临床。
这是由银杏叶有效成分与有毒成分不同的水溶性质所决定的。银杏叶中含有的毒性成分银杏酸的水溶性高,而有效成分黄酮类、内酯类水溶性差,常规的中药饮片煎煮 *** 不仅不能使银杏叶的有效成分得以发挥,而毒性物质则会溶解入煎剂中。
因此,必须经过特殊技术工艺提取、制成的银杏叶中成药方能使用。如目前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的银杏叶胶囊、银杏酮酯滴丸等,有着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而银杏叶作为药材本身则绝迹于中药饮片的行列。
银杏叶泡茶:有害无利
■
银杏叶虽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但正确的服用 *** 是关键,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的体质、疾病情况,选择适宜的药物及保养方式,才可起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作用。诸如银杏叶泡水等错误的服用 *** 是有害无利、不被建议的,务需慎之戒之。
本文作者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心病科主任医师沈琳、医师乔思雨
【中医养生】从外到内了解白果又到了欣赏银杏叶的季节,可是,人们在欣赏银杏叶的时候,总是会闻到一种臭臭的气味,同时,也可见到为采摘银杏果而忙碌的人。
很多人会问,白果真的是银杏的果实吗?臭臭的气味是谁散发出来的?用白果的时候应当注意什么?下面,我们带大家从外到内认识一下白果——
种子植物主要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大分支,两者的根本区别是被子植物的种子由果实所包裹,而裸子植物不具有果实,种子是 *** 的,随着进化产生了类似于被子植物肉质果实的种子。我们所谓的白果是银杏的种子,所谓的果肉是银杏种子的外种皮,含有多种脂肪酸,比如己酸、丁酸、棕榈酸、辛酸等,这些脂肪酸会散发出我们所闻到的类似于食物腐败的臭气。
随着银杏叶被被开发出多种治疗心血管的药物后,白果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线,并认为有很好的预防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作用。银杏叶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为黄酮苷和萜内酯。但银杏果实——白果和外种皮因黄酮苷和萜内酯含量较低,所以,它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治疗作用,还有待于更明确的考证。
白果的毒性早在南宋时期就有“生食戟人”的记载,目前,研究认为,白果的毒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银杏酸。是白果毒性作用成分之一,能够致过敏、诱导基因突变、胚胎毒性、引起肝损伤、肾毒性、神经毒性等。受热易降解,其降解率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增大,一般在70℃时开始热解。
2.吡哆醇类物质MPN(MPN-5′-glucoside),也称银杏毒素。是导致白果急性中毒症状的主要的毒性物质。
3.致敏蛋白。目前对白果中是否存在氰化物还存在争议。
那么,怎样食用白果,应该注意什么呢?
勿生食,高温煎煮(90℃、100℃处理下银杏酸才能降解);去胚芽(胚芽中的银杏酸占可食用部分的62.1%);利用白果自身的酶降解所含的MPN(须控制60℃下与50%湿度以上维持7小时,让酶充分发挥作用。经过这一步骤,白果中的MPN可降解90%以上),具体的操作比较繁琐,可简单的将白果堆积在一起自然发酵;7月底至8月初,银杏叶中的MPN含量更高,勿食过早采摘的白果;在水煮与微波加热后的白果中的MPN含量显著降低,而MPN-5′-glucoside含量显著上升。值得一提的是,MPN-5′-glucoside仍然具有致命的毒性,但相较MPN来说,毒性更小。故熟白果也勿多食。中毒患者银杏摄取量个体本身耐药性差异在 7~150 粒范围内,药典推荐剂量5~10g,大概6~10粒,食用建议少食,不超过10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