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气温逐渐升高,降雨逐渐增多。各种菌类进入生长旺盛期,每年关于采摘野生蘑菇而中毒的事件全国各地时有发生。
媒体报道#女子吃野生菌出现幻觉一直扯线#、#男子吃野蘑菇拿银镯试毒进医院#、#昆明一女子吃菌中毒后产生幻觉#等相关热搜话题引来上亿网友围观。
通过新闻报道梳理,多数发生在云南、贵州、四川、湖南、广西等地。
部分网友评论
野生毒蘑菇如何辨别?
野外生长的蘑菇
一些野生蘑菇中的毒蘑菇与食用菇外形相似,鉴别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并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仅靠肉眼和根据形态、气味、颜色等外貌特征难以辨别,极易误食而引起中毒。
另外,由于是在野外,无毒的蘑菇往往与有毒的蘑菇混生,无毒蘑菇很容易受到毒蘑菇菌丝的沾染。甚至部分附生在有毒植物上的无毒蘑菇种类也可能沾染毒性。所以即便食用的是无毒品种的蘑菇,仍然会有中毒的危险。
我国野生蘑菇广泛分布于森林、草原、平原、路边等。蘑菇种类繁多,超过3.6万种。已知可食用的蘑菇有1000多种,但毒蘑菇也达480多种,其中含剧毒可致死的蘑菇有40多种!
目前,还没有简易鉴别野生蘑菇是否有毒的科学 *** ,依据民间流传的“经验”,并不能保证避免误采误食野生毒蘑菇而发生中毒。
所以,在户外踏春郊游,不要采食野生蘑菇,也不要购买个人采摘售卖的野生蘑菇。
对于市场上售卖的野生蘑菇,不能放松警惕,特别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绝不要轻易食用。
野生常见毒蘑菇要认识
为了让公众认菌认得更清,吃菌吃得放心,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云南省真菌多样性与绿色发展重点实验室联合发布了《云南常见毒菌(毒蘑菇)2022版》。
《云南常见毒菌(毒蘑菇)2022版》部分图
监管部门发布消费提示
野外蘑菇尽量不采摘
为了预防野生蘑菇中毒
各地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了野生蘑菇中毒的消费提示
生产经营者做到“三不”
生产经营者在加工、售卖野生蘑菇时,应做到不采集、不加工、不经营不认识的蘑菇,要确保在加工、经营的蘑菇中,没有混入有毒蘑菇。
否则,要承担相应的经济与法律责任。
有关单位要警示风险
根据各地误食毒蘑菇中毒特点,结合气温、湿度、降雨量等因素,在蘑菇成熟期前进行预警预报,及时发布风险警示或消费提示。在发生过误食毒蘑菇中毒的地方,建议竖立附有毒蘑菇照片的警示牌。
菌类食品只能到正规的超市、农贸市场购买人工培育的菌类食品,并保存好购物凭证,不在流动摊点购买野生蘑菇。
一旦食用野生蘑菇后如出现头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幻觉等症状,应立即采取简易催吐方式,及时拨打120急救 *** 救治或前往附近医院就诊。
不小心误食了毒蘑菇,怎么办?
很多网友在看到吃了蘑菇出现幻觉后,觉得很好玩,竟然动了想尝试一波的歪心思,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提醒,不要小瞧毒蘑菇,毒蘑菇中毒没有特效解毒药,野生蘑菇的毒性成分复杂,即便通过烹调、加工或者晒干等方式也不能破坏其毒性。
病情危重的,就可能一命呜呼。如一旦怀疑中毒,记住以下几点建议:
1.催吐或导泻:在中毒者神志清楚的情况下尽快催吐。可用手指抠咽部或用器具(筷子、汤勺等)压迫舌根部即可引起呕吐。可反复多次,尽量把胃内容物呕吐出来,以减少毒素吸收,减轻中毒程度。催吐后,更好让患者饮用少量盐糖水,补充丢失的体液,防止脱水导致休克。腹泻较轻微的可少量服用泻剂,加快毒素排除。
2.立即就医:中毒后应立即到正规医院救治或拨打120急救 *** 。
3.保留毒蘑菇样本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更好将食用的蘑菇拍照并携带进食的剩余蘑菇样品。
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奇了!还是那个公安局!又双叒长出一朵巨型牛肝菌,重4.2公斤来源:春城晚报
7月初,景东县公安局职工在花园内捡到一朵2.8公斤的大型野生菌的新闻火爆 *** 。此前报道→这是今年云南的菌王?2.8公斤牛肝菌现身景东公安局
7月23日
景东县公安局花园内
又双叒叕长出一朵巨型野生牛肝菌
以4.2公斤的重量
一举打破了先前的记录
为揭秘此地为何连续长出大型牛肝菌
记者邀请到
云南无量山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景东管护局相关工作人员李续京
进行实地察看并进行解答
李续京作为景东县野生菌资源研究重要组成人员,他告诉记者合适的温度、湿度加上充足的光照是牛肝菌生长的必要条件,而大型牛肝菌则更需要确保环境生态、绿色、环保。
同时,黑牛肝菌是一种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野生食用菌,应用前景广阔。为此早在去年团队就已经对景东县公安局花园的土壤进行组织分离,菌丝培养,驯化栽培等研究,目前已成功培养纯的菌丝,林下仿生栽培,实现林菌双丰收指日可待。
景东县公安局出现巨型菌子
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
雨水充沛
菌子大量上市的时节
云南各处都发现了各种巨型的蘑菇
景东县公安局这朵4.2公斤
的巨型牛肝菌算不算更大的呢?
一起来看看
那些被捡到的大菌子
↓
之一名:50公斤左右——北风菌
2017年10月22日,云南腾冲一个名为小罗倚平的村庄发现一堆巨型野生菌,植株有小孩子高。巨型菌子园叶直径34公分,叶片厚3.82公分,杆高94.3公分,直径17.2公分 ,总重量估计达到了50公斤左右。这朵巨型菌叫做北风菌(又名冷菌),经鉴定已变异,不能食用。
第二名:8公斤左右——尊重茂
2017年7月9 日,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清平乡的韩师傅与同伴在深山的竹林里发现一窝巨大野生菌,其中2朵巨大的菌子,高80厘米左右,重8公斤左右,景颇语称野生菌的品种为" 尊重茂 "。
第三名:
2021年7月23日,景东县公安局花园内长出一朵巨型野生牛肝菌,这次发现的菌子重达4.2公斤。
第四名:3.2公斤——鸡枞菌
2018年10月,大理南涧无量山发现一朵重达3.2公斤的大鸡枞,菌身长48公分左右,菌帽长12公分左右。
第五名:2.8公斤——牛肝菌
2021年7月1日至2日,在景东县公安局花园内,工作人员连续两天捡到五朵大型野生牛肝菌,更大一朵重2.8公斤。
并列第五名:2.8公斤——黑牛肝
2020年6月23日,4朵“巨无霸”黑牛肝菌亮相云南更大的野生菌交易市场——云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市场,其中更大的一朵重达2.8公斤,最小的一朵也有1.4公斤。
第六名:1.9公斤——马勃
2021年7月15日,市民徐先生和同事在呈贡梁王山游玩时,意外发现了一朵巨型"蘑菇",净重有1.9公斤。品种为马勃,也叫做巨大马勃,是属于担子菌类。
你们还发现过更大的菌子吗?
来源:都市时报、景东融媒、都市条形码、大理微新闻、楚雄网
手机壁纸|漂亮的蘑菇图片分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对云贵两省人来说
没有吃过野生菌的夏天是不完整的!
每到7、8月份
大自然的馈赠,美味的山珍
野生菌在山野间破土而出!
生活在野生菌的天堂
两省人在吃菌这件事情上
自然是当仁不让
然而
不是所有的野生菌都是山珍
美味背后也“暗藏杀机”
每年“食菌季”
野生菌中毒、死亡事件屡屡发生
据了解,今年以来
毕节七星关区人民医院
已接收野生菌中毒病例9例
相比往年的中毒数量虽有所减少
但野生菌中毒的情况依旧时有发生
野生毒菌中毒
目前尚无特效解毒治疗 ***
因此
毒菌中毒防控更好的措施
就是
不要采食不认识的野生菌!!
那么
哪些野生菌有毒呢?
这份权威吃菌手册
记得转给家人!
下面这些野生菌千万不要采摘和食用
有毒!有毒!
世界上食用野生蘑菇多达5000种,为何松茸和松露仍被吃出“天价”目前正值盛夏季节,气候潮湿而闷热,正是各种野生蘑菇大量生长的时候,因此现在也是采摘野生蘑菇和食用野生蘑菇的大好季节,同时市面上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野生蘑菇争相上市,品种非常丰富。如今的蘑菇早已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既有野生的,又有人工培育的,可以说无论春夏秋冬,我们都能见到各种蘑菇的身影。而今天我主要想同大家一起来聊一聊“野生蘑菇”中的两种“天价”蘑菇——松茸和松露。
野生松茸
总的来说,自然界的野生蘑菇品种真的多到你无法想象,仅在我国就已经发现了4000多种蘑菇,而可以食用的野生蘑菇品种全世界约为5000种,我国大约为900种。由此可见,野生蘑菇是一个多么庞大的家族,这也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天然美味。同时这些食用性野生蘑菇基本都具有“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低热量、高蛋白”的特点,所以自古以来它们就一直是人们餐桌上的珍品佳肴。
既然有这么多可食用的野生蘑菇,那为何“松茸”和“松露”两种野生蘑菇却成了世界上最昂贵的“天价蘑菇”?它们到底有何独特之处?我们不妨来详细聊一聊。
松茸的价格为何那么贵?
之一:产量稀少
松茸
松茸,又名“松口蘑”、“合菌”、“台菌”、“松蕈”等,享有“菌中之王”的美誉,是世界上公认为最贵的野生蘑菇之一。在我国只有东北地区、 *** 、四川、云南、贵州和台湾等区域有野生的松茸,而我国真正的松茸主要产区却只有吉林的延边和云南的香格里拉、楚雄这三个地方。由此可见,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却只有寥寥三个地方主产野生松茸,这就说明松茸属于十分稀罕的野生菌种,我国每年的优质新鲜松茸不足1000吨。
第二:纯野生,不可人工培育
松茸
对于产量稀少,而又市场广阔的物种,我相信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采用人工培育。因为采用人工大面积种植,不仅可以解决物种的稀缺性,同时又可以降低产品的价格,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增加种植人的收入,这样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然而对于松茸这种特殊菌种,偏偏就是不适合人工种植,至少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出现人工种植的松茸。因为松茸的生长养分只能是靠吸取与它共生的杉树、栎树和松树等树种中的糖类物质,才能保证其正常生长,所以这种特殊的营养供给方式是造成松茸无法实现人工种植的最直接原因。
第三:食用和药用价值极高,属于珍贵的药食同源类菌种。
松茸菜菜式
世界上的事情往往就那么奇怪,越是稀有的东西,它偏偏又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所以人们对它的需求就越来越大。对于松茸的药用价值,我们知道它用处很大就行了,在此不必讨论,而今天我们只谈它的食用价值到底有多大即可。
松茸目前的主要消费人群在欧洲和日本,松茸在日本被奉为“神菌”,价格可以卖到16万日元/公斤。研究表明,松茸吃起来香气芬芳浓郁、爽口润滑如鲍鱼。同时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达18种氨基酸、14种微量元素、49种活性营养物质、不饱和脂肪酸和肽类物质,以及松茸多糖、松茸多肽和松茸醇等珍贵而又独特的物质。由此可见,松茸的营养成分是一般食材难以想象的。
综上所述:具备产量极其稀少、无法人工培育、营养价值极高多种特点于一身的野生松茸,能被世人吃出天价,成为被公认的世界最贵蘑菇之一,也就不足为怪了。
松露为何被称之为“可以吃的白色钻石”?
云南黑松露
前面讲了松茸,现在为大家介绍松露。松茸和松露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它们却都属于世界公认的最昂贵蘑菇之一,二者之间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松露同鱼子酱、鹅肝并称为世界上的“三大珍肴”,同时还被称之为“可以吃的白色钻石”,是人们餐桌上少有的顶级美食之一。松露为何能拥有如此高的地位?无外乎以下几点原因。
之一:产量稀少
云南黑松露
松露分为黑松露和白松露,产量极其稀少,不管是营养价值还是市场售价,白松露均要高于黑松露,因此可以吃的钻石就是用来形容白松露的,足见其在世人眼中的珍贵。松露主要产地为意大利、法国、中国、西班牙和新西兰这几个少数国家,而白松露只在意大利的巴尔干半岛和克罗地亚北部区域才有,即使是收成好的年份,全世界白松露的产量只有3吨。法国的黑松露很出名,但并非法国特产,因为我国的黑松露品质一样不差,主要集中在云南永仁、四川攀枝花方圆200公里区域。比如我国金沙江流域的松露,就属于金沙江著名特产之一。
第二:不能人工种植
意大利白松露
松露同松茸一样,不但产地有限、产量稀少,关键还不能人工培育,因为松露的生长环境比松茸还要严苛。松露多生长在与之共生的栎树、松树、橡树、白杨树、柳树等阔叶树的根部,与共生树种、环境的温度、湿度以及土壤类型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为人工培育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造成至今仍然无法人工培育。而对于松露来说,采摘 *** 更是十分奇特,由于松露是生长在地下,人工挖掘和搜寻很困难,只能借助训练有素的猎犬来进行,可见采摘成本有多高!
第三:食用价值极高
法国顶级名菜——黑松露拌鹅肝牛排
松露与松茸一样,营养价值极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物质。世界上最喜爱吃松露的国家要数法国和意大利,而法国人更爱吃黑松露,意大利人更爱吃白松露。黑松露在法国被称为美食界的“三大天王”之一,虽然香味没有白松露那么浓郁,但总的来说香气还是十分浓烈而独特,既可以做菜吃也可以当做调味品,比如做松露盐或松露蜂蜜。不过黑松露的外观看起来有点丑陋,因为外面包裹着一层泥土,但是剥开外皮,就能看到清晰的纹路、闻到奇异的香味,黑松露在法国可以卖到600欧元/斤。
意大利白松露牛排
意大利人更偏爱本国的白松露,白松露相对于黑松露,营养价值和售价更高,而且香气更加浓郁,就像是一种大蒜味与马森干酪味的混合体,是意大利各种高层次宴会中必不可少的山珍美味。白松露也是一种高级调味品,不过一般只能生吃,如果煮熟,其香味就会消失殆尽。将白松露磨碎之后,撒在意大利面或煎蛋上面,也可以把它切成薄片之后同鹅肝、肉类一起烤制,很多的高级奶酪里面也添加了白松露。
综上所述:松露同样是具有产量稀少、不能人工培育、营养价值极高、味道鲜美、香味独特,采摘困难等特点。这些都是造成松露价格昂贵的根本原因。
结尾总结
松茸和松露虽然属于两种不同的野生菌种,但是它们之间既有相同、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本文主要从分布地域、消费区域、生长特性、食用价值和食用 *** 等多角度分析了两种食用野生菌为何能成为世界上珍稀天价蘑菇的真实原因。
有毒,别碰!贵州最常见的30种毒蘑菇曝光我是家常美味,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如果大家觉得有不正确的地方,欢迎留言指导,我每天在这里为大家讨论美食相关的话题;分享美食相关的知识和技巧,您的收藏+评论+转发,关注+点赞,将是我继续奉献优质美食内容的强大动力,下期再会!
每年6~10月,
美味的山珍野生菌在山野间破土而出。
不少贵州人都抵挡不住美味的诱惑,
因此,这段时间,
也是野生蘑菇中毒高发时期。
吃野生菌的季节又到了,
发布君特别提醒大家:
野生毒蘑菇中毒,
目前尚无特效解毒治疗 *** ,
野生菌不能随便吃!
那么,
贵州有哪些常见的毒蘑菇呢?
看准了,这30种蘑菇,千万别碰↓↓↓
贵州最常见的这30种蘑菇,有毒,别碰!
提醒!民间这些识别毒蘑菇的 *** ,不可信!
一、鲜艳的蘑菇有毒,颜色普通的蘑菇没毒?错!
从色彩判断蘑菇是否有毒是无科学依据的。部分色彩不艳、长相不好看的也有毒。
二、长在潮湿处或家畜粪便上的蘑菇有毒,长在松树下等清洁地方的蘑菇有毒?错!
大部分蘑菇生长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有的有毒,有的可食。有一些毒蘑菇的确喜生长在粪便上,如盔孢伞和花褶伞中一些有毒种类;但是鹅膏、口蘑、红菇中一些种类也生长在松树中。
三、蘑菇与银器、生姜、大蒜、生葱等一起煮,液体变黑有毒,颜色不变无毒?错!
因为蘑菇毒素与银器、生姜、大蒜等不会发生化学反应,不会产生颜色变化。
四、有分泌物或受伤变色的蘑菇有毒?错!
如松乳菇、红汁乳菇掰开或划伤后会流出乳汁,却是美味的食用菌。一些可食用的牛肝菌断面会变成蓝色,也是可食的。
五、生蛆、生虫的蘑菇没有毒?错!
许多剧毒的鹅膏成熟后同样会生蛆、生虫。
野生毒蘑菇中毒后,该怎么办?
野生毒蘑菇中毒目前尚无特效解毒治疗 *** ,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催吐或导泻:在中毒者神志清楚的情况下尽快催吐。催吐后,更好让患者饮用少量盐糖水,补充丢失的体液,防止脱水导致休克。腹泻较轻微的可少量服用泻剂,加快毒素排除。
立即就医:中毒后应立即到正规医院救治或拨打120急救 *** 。
保留毒蘑菇样本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更好将食用的蘑菇拍照并携带进食的剩余蘑菇样品,以便专业人员鉴定蘑菇种类,确定有效的治疗措施和判断预后。
重要的事情,再说一遍:
蘑菇虽美味,
但不能乱吃!
食用野生蘑菇,
一定要牢记这三个基本原则:
没有吃过的不要吃;
不认识的不要吃;
没有把握的不要吃!
转发,提醒!
来源:贵州发布 综合自云上七星 健康贵州 多彩贵州网
贵州高考生注意!志愿填报今天截止,省招生考试院发布五条特别提醒
这些人,到手的工资要变多了!
83298元!2019贵州城镇非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公布,这些行业涨得最快→
这3种菌菇一下锅,鲜香美味营养丰富,大鱼大肉都要靠边站大家好,我是之一美食的阿飞,关注阿飞有更多的家常菜供大家参考!
今天我们做一道简单的菜,把3种营养丰富的菌菇下锅一炒,做出虽然无肉,口感胜肉的黑椒菌菇。主要用到杏鲍菇、香菇、白玉菇,做法十分简单省事,下锅一炸外酥里嫩,最后配上丰富味料,吃上一口不再馋肉。
1.首先准备一下食材
准备青椒、红椒各半个,把籽去除以后切成宽条备用。
准备白玉菇一把切掉根部,杏鲍菇半个切成粗条,香菇几朵去除香菇柄以后切成厚片,全部放在一起。
2.锅内烧水倒入切好的菌菇焯烫一下去除土腥味
水烧开后下入菌菇,大约煮1分钟把菌菇捞出来,再清水洗一遍。
然后加入食盐、鸡粉抓拌均匀,码一层底味。
然后放入适量的淀粉抓匀,尽量让菌菇一个个散开,处于干燥无水的状态,这样下锅炸的时候不易炸锅,并且口感更好。
3.锅内烧油开始油炸
油温五成热时把菌菇依次撒入锅中,开小火炸制。
炸的时候用勺子经常搅动,让菌菇均匀受热,有粘在一起的用勺子打散。
直至菌菇中的水分炸干,炸至金黄酥脆时倒出来控油。
4.锅内留底油,烧热以后放入青红椒翻炒至断生,再倒入炸好的菌菇撒上黑胡椒,开大火快速翻匀。
最后边颠锅边淋入辣椒红油撒入白芝麻,翻匀后即可出锅装盘。
关注阿飞,每天都有简单又实用的家常菜供您参考,我们下期见!
颜色朴素的蘑菇没有毒?不可信!这十几种蘑菇都有毒,要认清每年6月-9月是误采误食有毒野生蘑菇引起中毒的高发期。今天,市市场监管局联合浙江大学和浙江华丹农业微生物资源应用研究院开展了现场科普,带大家一起认清野生毒蘑菇!
毒蘑菇难以辨认,网传辨认 *** 不可信!
在我国食源性疾病的病死率统计中,毒蘑菇牢牢占据着头把交椅。一些野生的毒蘑菇与食用菇类外形相似,鉴别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并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仅靠肉眼和根据形态、气味、颜色等外貌特征难以辨别,极易误食而引起中毒。
毒蘑菇所含毒素较复杂,或因地区、季节、品种和生长条件的不同而各异。目前对有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且中毒症状严重,发病急,死亡率高。
据专家介绍,网传“鲜艳的蘑菇都是有毒的,无毒蘑菇颜色朴素”这样的传言就很不靠谱,比如长得白白净净的鳞柄白毒鹅膏就属于剧毒蘑菇。还有一个传言“毒蘑菇虫蚁不食,有虫子取食痕迹的蘑菇是无毒的”很容易让人相信,实际上这个传言也是错误的,比如对人有毒的豹斑鹅膏,蛞蝓食用该蘑菇不会中毒。
不采、不买、不吃野生蘑菇是预防和控制毒蘑菇中毒的关键。大家不要轻信民间或网传的一些没有科学依据的毒蘑菇鉴别 *** ;不要轻易采食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的蘑菇;不要轻易购买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若误食野生蘑菇后,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和视力模糊等症状,须马上就医,争取更佳治疗期,及时抢救。
杭州市市场监管局警示各类餐饮单位、食堂等食品经营者,要落实主体责任,严格把好原料进货关,进货渠道要正规,并做好原料进货登记台账。各类单位食堂,尤其是学校食堂严禁采摘、采购野生蘑菇,严禁使用野生蘑菇作为食品原料。
这些杭州常见的毒蘑菇认清啦!
杭州的森林和生态保护很好,因此,野生菌类非常丰富,其中最常见和分布比较广的毒蘑菇有:白橙黄盖鹅膏菌、斑纹丝盖伞、块鳞灰毒鹅膏菌、肥脚白鬼伞、纯黄白鬼伞、鳞柄白毒鹅膏菌、角鳞白鹅膏菌、毒鹅膏菌、土红鹅膏菌、苦粉孢牛肝菌、拟卵盖鹅膏菌、亚稀褶红菇、黄斑蘑菇、细褐鳞蘑菇、赭红拟口蘑、污白鳞鹅膏菌等。
专家介绍说,这类毒蘑菇大多生长在野外的树林里、杂草丛中或城市公园、校园的树下、草丛中,杭州五云山、小和山、玉皇山、孤山等靠近山岭的区域都可能有,误食后毒性很大。
下面带大家认识一些毒蘑菇,一定要远离!
白橙黄盖鹅膏菌
Amanita citrina (Schaeff. ) Pers. Var.alba
子实体较小。菌盖初期卵圆形至钟形,后渐平展,中间稍凸起,白色。菌褶黄色,菌柄圆柱形,内部松软至空心。菌托大、苞状、白色,有时破裂而成片附着在菌盖表面。夏秋季于林中地上散生或单生。
斑纹丝盖伞
Inocybe maculata Boud.
子实体小菌盖直径2-6厘米,扁半球形、钟形至斗笠形,顶部凸起,黄褐棕色纤毛状长条纹幼时有白色纤毛,边缘开裂。菌肉污白色。菌褶浅灰褐至褐黄色,边缘白色,直生。菌柄长3-8厘米,粗0.5-1.2厘米,污白至浅黄褐色,有纵条纹,弯生,基部稍膨大且色浅内部实心。秋季生林地上。
块鳞灰毒鹅膏菌
Amanita spissa (Fr.)Quel.
子实体一般中等大,呈灰色。菌盖扁半球形,灰色,具深灰色易脱落的鳞片,边缘无条棱。菌肉白色。菌褶白色,菌柄污白色,基部膨大呈球形,菌托由灰色环带组成。夏秋季于针叶、阔叶林中散生或群生。
肥脚白鬼伞
Leucocoprinus cepaestipes(Sow: .Fr.) Part.
子实体小,白色。菌盖直径2-5厘米,扁半球形,开伞后中央凸起,具有细小、松软易脱落的污白色鳞片。菌褶白色,菌柄细长白色,空心,基部膨大呈球形。菌环生菌柄之中部。无菌托。常在园中地上或稀疏的林地上群生或近丛生。
纯黄白鬼伞
Leucocoprinus birnbaumii (Corda) Sing.
子实体较小,柠檬黄色,菌盖直径2-5厘米初期钟形或半笠形,后期稍扁平,表面有一层柠檬黄色粉末,边缘有长条棱。菌肉黄白色。菌褶淡黄色至白黄色,菌柄细长。菌环膜质,薄而脆,生菌柄之上部。夏秋季于林地上散生或群生。
鳞柄白毒鹅膏菌
Amanita virosa Lam.:Fr.
子实体中等大,纯白色。菌盖中部凸起略带黄色,边缘无条纹。菌肉白色。菌褶白色,菌柄细长圆柱形,有显著的纤毛状鳞片,基部膨大呈球形。菌环生菌柄之上部或顶部。菌托苞状。夏秋季于阔叶林地上单生或散生。其毒性很强,含有毒肽及毒伞肽毒素。与栗、高山栎以及松等树木形成外生菌根。
角鳞白鹅膏菌
Amanita solitaria(Bull.: Fr. )Karst.
子实体较大,白色。菌盖初期近半球形,开伞后布满角状鳞片。菌肉白色。菌褶离生,较密。菌柄圆柱形,较粗壮,基部膨大,有时向下延伸似假根,内部实心。菌环生靠菌柄顶部。菌托由呈片状至近似角状鳞片组成。夏秋季常常于阔叶林地上单生。
毒鹅膏菌
Amanita phalloides(Vaill. :Fr. )Secr.
子实体一般中等大。菌盖4-13厘米,初期近卵圆形至钟形,开伞后近平展,灰褐绿色,烟灰褐色至暗绿灰色,表面光滑,边缘无条纹,往往有放射状内生条纹。菌肉白色。菌褶白色,菌柄细长,长5-18厘米,粗0.6-2厘米,圆柱形,白色,表面光滑或稍有纤毛状鳞片及花纹,基部膨大呈球形,内部松软至空心。菌托白色,苞状,较大而厚。菌环白色生菌柄之上部。极毒。
土红鹅膏菌
Amanita rufoferruginea Hongo
子实体小至中等。菌盖初期半球形,开伞渐平展或边缘翻起,具明显长条棱。密被土红色、锈红色粉末,老后渐脱落。菌肉白色,具清香气味。菌褶白色。菌柄细长,柱状,基部稍膨大。菌环生菌柄之上部。有几圈粉粒状鳞片组成的菌托。
苦粉孢牛肝菌
Tylopilus felleus(Bull.: Fr. )Karst
子实体较大。菌盖直径3-15厘米,扁半球形,后平展,褐色为主、豆沙色、浅褐色、朽叶色或灰紫褐色,幼时具绒毛,老后近光滑。菌肉白色,伤变不明显,味很苦。菌柄较粗壮,长3-10厘米,粗1.5-2厘米,基部略膨大,上部色浅,下部深褐色有明显或不很明显的网纹,内部实心孢子印肉粉色。孢子近无色或带肉色,平滑,长椭圆形或近纺锤形。
拟卵盖鹅膏菌
Amanita neoovoidea Hongo
子实体一般中等大。菌盖幼时半球形或扁半球形,后期扁平,污白色,有粉末状物,往往覆盖大片浅土黄色菌托残片,边缘无条纹,表皮延伸撕裂成附属物。菌肉白色,伤后稍暗且带红色。菌柄呈棒状,基部延伸后近纺锤状,白色至污白色,表面似粉状或棉毛状鳞片。菌托浅土黄色(同菌盖鳞片),苞状,内部实心或松软近白色。
亚稀褶红菇
Russula subnigricans Hongo
菌盖直径5-12厘米,初扁半球形,后近平展至中部下凹呈浅漏斗形,浅灰色、灰褐色至灰黑褐色,有时边缘色浅,表面干燥,有微细绒毛,无条纹。菌肉白色,伤后变红色。菌褶直生或近延生,近白色至浅黄白色,伤后变红色,稍稀疏,不等长,厚而脆,不分叉,往往有横脉。菌柄长36厘米,直径1-3厘米,圆柱形,灰色,较菌盖色浅。夏秋季散生或群生于阔叶林及针阔混交林中地上。剧毒。
黄斑蘑菇
Agaricus xanthodermus Genev.
菌盖直径4-8厘米,初时凸镜形或近方形,后渐平展;表面污白色,中央带淡棕色,光滑;边缘内卷,浅黄色。菌肉白色。菌褶淡粉色至黑褐色,较密,菌柄长5-15厘米,直径1-2厘米,圆柱形,近基部膨大,白色光滑,幼时实心,成熟后空心,基部球形膨大处黄色。
细褐鳞蘑菇
Agaricus praeclaresquamosus Freeman
子实体中等至较大。菌盖直径5-10厘米,初期半球形,后期近平展,表面污白色,具有带褐色、黑褐色纤毛状小鳞片,中部鳞片灰褐色,边缘有少量菌幕残物。菌肉白色。菌褶初期灰白至粉红色,最后变黑褐色,菌柄污白色,基部膨大,伤处变黄色。菌环白色,薄膜质,双层。
赭红拟口蘑
Tricholomopsis rutilans(Schaeff.: Fr.) Sing.
子实体中等或较大。菌盖直径4-15厘米,有短绒毛组成的鳞片,浅砖红色或紫红色。菌褶带黄色,弯生或近直生,褶缘锯齿状。菌肉白色带黄。菌柄基部稍膨大。
污白鳞鹅膏菌
Amanita castanopsis Hongo
子实体小至中等。菌盖直径3-8厘米,半球形至扁平,表面白色至污白色,被角锥状鳞片且中部密而大,边缘鱗片少而其顶端灰褐色。菌肉白色,菌褶离生,边缘有粉粒状,不等长菌柄长6.5-8厘米,粗1-1.5厘米,白色有粉粒状或棉絮状鳞片,基部膨大呈纺锤状且有数圈角锥状菌托残片。菌环膜质,易破碎,附着在菌柄或盖缘。
资料/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夏天到了,16种云南野生蘑菇辨别图片,带你认识不同的蘑菇和吃法提起云南地区更具特色的美食,一定少不了各种野生食用菌。当地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给野生蘑菇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其分布之多、之广,素来享誉盛名,因此云南还有“真菌王国”之称。
夏天到了,也是云南大山中野生蘑菇生长的好时节。下面就跟大家分享18种云南野生蘑菇的辨别图片,带大家认识不同的野生食用菌和吃法,一起来看看,你见过几种?吃过几种?
1、松茸
松茸,学名叫松口蘑,是一种非常名贵的野生食用菌,它对生长环境要求极高,只能生长在无污染的高海拔林区,因此产量非常稀少。品质好的新鲜松茸,闻起来带有一股特殊的清香味,可以做刺身食用,也可以炖汤或烤着吃。
松茸
2、松露
松露,是一种长在土里的茎块菌类,常附着于松树根下,它的质地比较坚硬,不像普通的蘑菇那样柔软。我国出产的松露,主要集中在云南永仁和四川攀枝花一带。云南人吃松露,习惯切块炖鸡,或是整块放火里烤。
云南松露
3、竹荪
竹荪,又叫竹笙、竹参,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外形非常特别,带有雪白色的、网状型的菌柄,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菌中皇后”、“雪裙仙子”。竹荪味道香甜脆爽,非常适合煮汤食用。
竹荪
4、干巴菌
干巴菌,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2800米的松林下,是产自云南地区的一种非常珍贵的野生食用菌。干巴菌从外表上看干巴巴的,但是口感却一点也不赖。它吃起来带有一股类似腌牛肉干的香味,适合炒、蒸、凉拌等吃法。
干巴菌
5、羊肚菌
羊肚菌,外观看上去很像羊肚,属于食药兼用菌,在云南当地还有“年年羊肚菌吃够,八十还能满山走”的说法。羊肚菌的质地较酥脆,香味特别,适合炖汤吃或拿来蒸鸡蛋。不过,市面上卖的很多羊肚菌,都属于人工种植菌,野生的羊肚菌产量较小。
羊肚菌
6、虎掌菌
虎掌菌,学名叫翘鳞肉齿菌,因外形酷似老虎的虎掌,就有了这个昵称。虎掌菌主要生长在高山针叶林中地上,个头较大,菌体肥壮,较难人工栽培,以野生的居多。虎掌菌一定要趁新鲜吃,放的时间长了会带有苦味。
虎掌菌
7、青头菌
青头菌的菌盖呈灰绿色,看上去非常像毒蘑菇,但其实它是在云南当地非常常见的一种食用菌,价格也相对便宜很多。青头菌的口感细嫩,带有浓郁的香味,跟鸡肉一起炖汤吃,味道尤其鲜美。
青头菌
8、鸡枞菌
鸡枞菌,应该属于大家比较熟悉的一类菌种,它是和白蚁共生的菌类,内部带有纤维结构,很像鸡肉,吃的时候也有跟鸡肉类似的香味。鸡纵菌适合的吃法非常多,可以拿来炖汤,也可以小炒或是烤食。
鸡枞菌
9、鸡油菌
鸡油菌,又叫鸡蛋黄菌、黄菌,它的色泽呈杏黄色,菌肉较厚,多在夏、秋季节生长在林中地上。鸡油菌的口感鲜美,还带有一股水果的香味,可以煎着吃,也可以拿来炒肉。
鸡油菌
10、红菇
红菇,属于草腐土生菌类,主要生长在红棕壤或赤红壤坡地上,在我国主要产自云南、福建一带,其中以云南产的红菇最为出名。红菇较难实现人工栽培,因此我们现在在市场上看到的红菇,基本都是野生的。红菇可以拿来泡水喝,也可以用来炖鸡。
红菇
11、黑牛肝菌
黑牛肝菌,主要生长在阔叶林地中,被誉为“最香的牛肝菌”之一,它的菌肉和外体皆为黑色。黑牛肝菌的个头较大,肉质肥厚,菌柄粗壮,吃起来又香又甜,可以炒着吃,也可以用来煲汤或是油煎食用。
黑牛肝菌
12、黄牛肝菌
黄牛肝菌,也属于牛肝菌里的其中一种,外观色泽呈黄色。黄牛肝菌的吃法跟黑牛肝菌差不多,如果从口感上去区分它们,黄牛肝菌吃起来肉质要更厚实一些,黑牛肝菌吃起来味道要更香一些。
黄牛肝菌
13、红葱菌
红葱菌,又叫红葱牛肝菌,属于牛肝菌属大家庭里的一员,是云南地区非常出名的一种野生食用菌。用手触碰这种野生菌后,菌子会变成紫青色,因此它还被叫做“见手青”。红葱菌的菌体肥厚,口感甜中带少许酸味,可以炒食,也可以煮食。
红葱菌
14、白葱菌
白葱菌,属于树木的外生菌根菌,也是牛肝菌属大家庭里的一员,带有一股特殊的酱香味,在云南的大山里经常能看到它。白葱菌适合拿来炒肉吃,也可以用来炖汤吃,味道都非常鲜美。
白葱菌
15、奶浆菌
奶浆菌,主要生长在松林或针阔叶混交林地上,因其菌体部位断裂后,会流出跟牛奶一样颜色的乳白液体,就有了“奶浆”这个名字。奶浆菌也属于食用菌中的一种,口感鲜美,比较适合爆炒的吃法。
奶浆菌
16、油黄口蘑
油黄口蘑,在云南地区又被叫做黄荞面菌,属于树木的外生菌根菌,色泽呈柠檬黄色。这种蘑菇的产量比较少,偶尔能在山上捡到,不过要靠运气了。油黄口蘑吃起来很有嚼劲,比较适合煮汤的吃法,也可以拿来炒食。
油黄口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