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法国人是“嗜马者”。你会好奇的问,什么是嗜马者?恩,那可不是说吞食在非洲河边栖息的性情凶猛的大型厚皮动物(对于什么都吃的法国人来说,那地方太遥远了,他们才不去呢)。嗜马者很简单,就是马肉的消费者。英国人似乎坚信,法国人经常性、满不在乎地把人类第二好的朋友送上餐桌,配着黑椒牛排一起大快朵颐。人们普遍认为法国是一个随时准备射杀几乎一切活物的民族,在他们眼里,一切生物无论体形大小,都是潜在的可食之物,这是真的吗?
马肉香肠
然而令人惊讶的事实是,吃马肉在法国是社会打造的习惯,并且是在极其晚近才出现的现象。吃马肉在古代文化中有着漫长而卓著的历史:例如,传闻中亚的鞑靼人或者蒙古人早晨会将一块生马肉放在马鞍下,到了晚上这块肉会被捣成很好的肉馅,据说这就是著名的“鞑靼牛排”的起源。然而,在基督教世界,吃马肉在传统上是严格的禁忌,直到19世纪中叶前,法兰西人都像欧洲其他民族的人一样,一提到吃马肉就感到恶心。这是因为8世纪时,吃马肉被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三世作为“恶行”禁止。马肉作为一种食物,只有在人们身陷绝境时才会食用,比如,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法国农民在食物短缺时,或者拿破仑大军在严冬从俄国撤退时。
教皇格里高利三世的画像
实际上,法国人是直到19世纪60年代甚至更晚时候,才真正开始吃马肉的。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以为名叫艾蒂安·若弗鲁瓦·圣-伊埃尔的动物学家和以为狂热的老兵埃米尔·德克鲁瓦。德克鲁瓦痴迷于向不肯轻信的公众证明马肉是可食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当众大嚼大咽地吞食了好几百匹死马的肉。这些马都是因为各种可以想象的疾病而死的。为了比较,他甚至还吃过一条疯狗的肉,以证明如果吃了疯狗肉都能够活下来的话,吃马肉就更没问题了。德克鲁瓦和他的科学家同道们以冷酷无情的理性主义 *** 说服了人们:巴黎的穷人杀了他们可怜的马吃肉,总比挨饿要强。他们还认为对于一匹垂垂老矣的马来说,最终色香味俱全地呈现在餐盘里,比之令人厌恶地死在犁沟里,也许更为愉快、更加文明。不过,他们这番努力也许动机并不那么崇高,把廉价的马肉推给穷人,将产生长远的影响,这使得牛肉和猪肉对于富人来说就不那么贵了。
然而即便如此,法国公众仍然不肯相信。于是大量的“马肉宴”开始举办,并邀请新闻界参加,其中有一场特别著名,是1865年在巴黎的大饭店(Grand Hotel)举行的。根据权威媒体《拉鲁斯美食大全》的报道,这场令人难以置信的宴会的菜单据说是这样的:
意式细面马肉汤
马肉香肠和熟肉
清炖马肉
红烩马肉
蔬菜炖马肉
马肉里脊炒蘑菇
马油煎土豆
马油沙拉
马骨髓朗姆酒蛋糕
白马庄园红酒
尽管举办了不少活动,媒体也极力鼓吹,立法机构甚至还在1866年颁布了一部马肉消费法,但巴黎的穷人们就是不可理喻地不肯吃掉他们年迈的老马。直到法国食马史上一件举世震惊的事件发生——1870至1871年普法战争中的巴黎之围。巴黎在入侵的普鲁士军队的围困下,正常的食品供应被切断了。结果,饥饿和绝望导致一些从未被考虑吃掉的动物成为了巴黎人饮食的一部分。马肉首先被端上了餐桌,继而是猫肉、狗肉和鼠肉。最后,当圣诞节临近,在烤鼠肉将成为明星菜肴这一悲凉前景就要呈现时,轮到了巴黎动物园的珍奇异兽们。骆驼、袋鼠,甚至著名的双子星大象卡斯托耳和波鲁克斯,都被拍卖给了巴黎的屠户。屠户们靠把斑马肉片和象鼻子肉块卖给了巴黎的富人而赚了大钱。英国作家、政治家兼外交官亨利·拉布谢尔在1871年1月6日的日记中写道:”昨日,我吃了波布鲁斯的一片肉作为晚餐.......肉又粗又硬,还油腻腻的,只要英国家庭还能搞到牛肉或羊肉,我可不推荐他们吃大象肉。“当时一份著名的圣诞节餐厅菜单开裂了这样一些引人注目的特色菜:清炖象肉汤、英式烤骆驼肉、猫鼠斗和罐煨袋鼠肉。而收录从长颈鹿肉到狼肉的各种烹饪食谱的书也是这个时期面世的。
毫不奇怪,巴黎之围解除后,马肉作为食品似乎再寻常不过了,古老的禁忌终于被打破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人吃马肉的习惯变得1越来越强烈。1895年到1904年,法国的马肉的消费量增长了77%。1876年,巴黎的屠户共卖出了9000多匹马、骡子和驴肉,总重量超过370万磅。
巴黎之围时的肉店什么肉都卖
巴黎之围时的巴黎街头
20世纪上半叶,法国的马肉消费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1913年时,法国本土的马肉产量已经供不应求了,不得不从国外进口马肉。而法国的马肉业在上世纪中期仍然维持着强劲的势头,仅1964年就消耗了110290吨马肉。然而,灾难性的事情很快就发生了,魔鬼创造了碧姬·芭铎。20世纪80年代她作为动物保护主义者,像60年代她作为性感明星一样人气火爆,于是她对法国人吃马肉的习惯,发出了自教皇格里高利三世之后最无与伦比的沉重一击。她谴责食用已成为人类伙伴的动物的行为(20世纪50年代起,马的作用发生了变化,不再是一种用于驮物或作战的牲口了,而成为了一种非常不同的东西——宠物),痛斥马匹在运往屠宰场的途中所遭受的虐待,也许至少部分上应该归因于她,法国马肉的消耗量在20世纪90年代急剧下降了。
您阅读到这里,或许产生了一个疑问,法国人今天还吃马肉吗?答案是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还吃,不过人数已经不像你想象的那么多了。2004年,法国人吃掉了25380吨马肉(主要从国外进口),这个消费量还不到隔壁意大利人的一半。实际上,今天的法国人像过去一样,只是在有更可怕的事情逼迫下,,才倾向于吃马肉,比如疯牛病爆发时。事实上,再没有什么东西比疯牛病的幽灵更令乐芝牛奶酪的祖国感到害怕了。
1957年7-Up的美国广告。
汉堡包只是将牛肉切碎成肉饼,夹在两片面包之间。那么,美国更受欢迎的菜肴是如何进入世界各地的每一个快餐菜单的,它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10000年前,人类开始驯化牛,最终导致碎牛肉菜肴在全世界普及。与经典汉堡相似的食物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成吉思汗的军队和中世纪的欧洲。到20世纪初,汉堡包已成为美国各地流行的菜肴。它很快成为全球快餐菜单的主食,现在估计美国每年有500亿个汉堡被吃掉。
以下是汉堡包的历史,从古罗马到巨无霸。
古罗马和伊西西亚奥门塔塔
杰拉德·德·莱尔塞的《克利奥帕特拉的宴会》,约 1675-1680 年
汉堡包的古老版本可以追溯到公元1世纪左右的罗马,在一种名为Isicia Omentata的菜肴中。这顿饭类似于现代汉堡包,因为它是由碎肉,松子,胡椒,葡萄酒和garum制成的。这道菜的食谱发表在一本名为Apicius的食谱中,今天仍然可以 *** 。
成吉思汗和鞑靼牛排的起源
成吉思汗似乎与巨无霸有着奇怪的联系,但在12世纪,当他的士兵开始征服亚洲和东欧时,他的军队为汉堡包的基础做出了贡献。蒙古军队骑着马,有时好几天,没有下马,需要可以用一只手吃的饭菜。
作为解决方案,士兵们在他们的马鞍下面放了生的羊肉或羊肉碎片,使肉变嫩。他们会在继续骑车时生吃肉。当蒙古人在13世纪抵达俄罗斯时,俄罗斯人受到这些骑士餐的启发,创造了鞑靼牛排。
随着贸易路线的开放,鞑靼牛排将前往汉堡,在那里食谱将适应汉堡牛排。
汉堡牛排
在12世纪,汉堡成为德国一个重要的独立贸易城市。与其他贸易港口一样,文化和商品也是交换的,俄罗斯人可能将他们的鞑靼牛排带给德国人。
汉娜·格拉斯夫人的《烹饪书》扉页和扉页,约1777年
到19世纪,牛肉被切碎,与大蒜,洋葱,盐和胡椒混合,制成肉饼 - 没有面包或面包 - 制成美味的汉堡牛排,在德语中被称为“bulette”或“frikadelle”。这道流行菜肴的食谱甚至传到了英国,并在1763年汉娜·格拉斯(Hannah Glasse)的《烹饪的艺术,简单易行》(The Art of Cookery, Made Plain and Easy)中首次在一本食谱中详细介绍。
德国移民到美国
19世纪中叶德国各地的政治革命导致美国移民的增加。汉堡牛排,盐渍或轻度熏制,是穿越大西洋的长途海上航行的理想选择,许多德国移民都吃了。随着他们的到来,他们将德国文化的许多方面带到了美国,包括啤酒花园,当然还有“汉堡风格”的切碎牛排。
1845年,G. A. Coffman发明了一种绞肉机,可以在家中切碎牛肉。此外,工业革命引入了工厂劳动力,新的劳动力在饮食方面面临障碍,因为芝加哥和纽约的工人需要可以用手快速吃的饭菜。因此,人们认为肉饼之一次被放置在两片面包之间,制成了汉堡三明治。
由Landers制造,Frary&Clark,美国康涅狄格州新不列颠,1899年制造的通用食品切碎机广告。
从纽约一个县博览会上的两位绅士到康涅狄格州的一家餐馆老板,再到一对夫妇在俄克拉荷马州庆祝七月四日,都有许多人声称自己发明了汉堡包。实际上,我们所知道的汉堡包很可能在19世纪的最后几十年里几乎同时出现,新的劳动结构需要新的饮食方式。
快餐汉堡的出现
从午餐车到展台再到路边餐厅,当弗莱彻·戴维斯(Fletcher Davis)于1904年在密苏里州圣路易斯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上供应汉堡时,与许多其他新食品(包括华夫饼冰淇淋蛋筒和棉花糖)一起成为黄金时段的特色。
三明治的成功从那里起飞,尽管厄普顿·辛克莱(Upton Sinclair)出版的《丛林》(The Jungle)几乎阻止了汉堡的食用。在这部小说中,辛克莱揭露了芝加哥肉类加工行业,揭示了碎肉更有可能含有填充剂,防腐剂和碎肉,使其对美国人有潜在危害。
然而,在1921年,美国最古老的汉堡连锁店"白色城堡"(White Castle Burger)在堪萨斯州开业,引入了一个现场肉类研磨系统。这家餐厅成为卫生的堡垒,也是美国之一家快餐连锁店。White Castle的联合创始人之一沃尔特·安德森(Walter Anderson)甚至发明了一种专门用于汉堡肉饼的面包。White Castle帮助缓解了美国食用牛肉饼的任何不确定性,结果是汉堡的消费量增加,快餐在美国很受欢迎。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快餐热潮
当数百万美国士兵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他们带来了他们最喜欢的舒适用品,包括汉堡包。
战后,美国最古老的汉堡连锁店"白色城堡"(White Castle Burger)用于现场肉类研磨的方式被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业的其他连锁店复制,如麦当劳和In-N-Out汉堡:两者都成立于1948年。特许经营快餐现在是美国的主食,汉堡包位于菜单的顶部,麦当劳等连锁店之所以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扩张,是因为在战争年代引入了这种美国经典。
美国之一家免下车汉堡包酒吧,由麦当劳提供
1967年,吉姆·德利加蒂(Jim Delligatti)在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为麦当劳发明了巨无霸,现在每年在美国销售5.5亿个巨无霸。美国人对这种快餐经典的热爱源于数千年的农业,移民,新技术和适应。
它的受欢迎程度甚至导致了其他肉类和非肉饼肉饼的创造,如火鸡和素食汉堡。无论配料如何,配上薯条和软饮料,汉堡包都是美国饮食的主食。
汉堡包:源自蒙古西征军口粮 却成为美国文化扩张的代表在洋文化无孔不入的今天,本土的文化保守主义群体不乏担忧的论调。尤其在饮食领域,因为有营养学背书,对本土博大精深饮食文化的民族自信加持。于是,以汉堡为代表的洋快餐“垃圾食品”,是他们重点批判和 *** 的对象。
今人复刻的古埃及饮食 里面就有类似汉堡的肉饼
吊诡的是,另一些大谈民族自信的所谓学者,却执着于证明之一块汉堡诞生于什么国家。西班牙学者克拉西奥-塞尔德兰就在著作中指出,埃及墓葬中出土的4000年前的夹肉饼,是已知最早的汉堡包。这个结论无疑是在为中东的民族主义者打气。但也有《赫芬顿邮报》提出,肉夹馍才是汉堡包的真正起源。结果,自然是汉堡的东方起源成为了新的关注焦点。
肉夹馍也一度被认为是汉堡包的起源
严格地说,以上这些食品与如今的汉堡有一定差距,也不可能是当代汉堡的直系祖先。由于汉字的翻译习惯问题,很多人都将汉堡理解为夹肉的面包。但这种食物的真正含义,却在于中间部分。也就是说,只要肉质符合标准,没有两片面包也能被叫做汉堡。
当代爱好者复刻的古罗马牛肉饼
早在4世纪初的古罗马食谱中,有一种名为isicia omentata的牛肉饼。其中还混有松仁、胡椒与葡萄酒等成份。这是最接近现代汉堡的古代食品,但严谨的欧洲学者还是没有认可其历史地位。因为在他们看来,现代汉堡真正的发源地,是在欧亚大陆的东部。
欧洲的汉堡 最初只是蒙古西征军的口粮
公元13世纪,蒙古军队在草原上崛起,并短时间内横扫大片区域。因为需要长时间行军,游牧战士不得不 *** 一些便于保存和携带的应急食物。于是,他们便将肉弄碎,挤压成肉饼,制成了最原始的汉堡肉饼。
汉堡一词的愿意 就是当中的牛肉而非面包
由于其材料和 *** 方式,也在西方被称为鞑靼牛排steak tartare。长期遭蒙古统治的俄罗斯人,就是首先采纳了这种食品。以至于在今日,你还能在俄罗斯境内吃到这种最接近原始风貌的汉堡先祖。
最接近原始风貌的 鞑靼牛排
通过汉萨同盟的波罗的海经济圈,德意志商人也将鞑靼牛排从东欧带到了西方。本地厨师改良了这种原始食物,加入了配料酱汁,使其变得更加美味,并初步脱离了黑暗料理风格。经过多次革新,这种食物最终因在著名的城市汉堡Hamburg大卖,从而得到一个全新的名称--hamburger。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汉堡包一词,就源自这个过程。到1763年的《简单烹饪艺术》出版,汉堡的 *** *** 开始在全欧洲扩散开来。
现代汉堡包的出现 还要归功于三明治文化
当然,真正让汉堡搭配上面包的做法,还要归功于三明治。大约在19-20世纪之交的美国,汉堡肉饼被塞进三明治面包,彻底形成了今人都喜闻乐见的汉堡包。
许多餐厅中的汉堡 实际上都没有面包
最后,随着美国文化在全球的商业性传播,现代汉堡包几乎在大部分地区都压制了传统手艺。至于在过程中产生的鸡肉、鱼肉汉堡,无疑都是后来者的创新之作。更加离奇的素汉堡与米汉堡,也是极具颠覆性的味觉开发。正因如此,很多人才会忘却汉堡的本意,弄不清美味的真实源头。
现代汉堡的流行 也是美国文化扩张的结果
纵观整个人类军事发展历史,兵马未动而粮草先行的道理,始终在动态中不断发展。前有嚼着半生不熟肉饼的蒙古骑兵,后有靠土豆和肉干过活的日不落帝国,再到今天可以大快朵颐汉堡肉的美国。看似不起眼的食物,都以微小的贡献推动历史进程。
这或许也是有人不断争夺食物原产地的动因,但却不能解释为何总有好事者会努力拒绝味觉升级。
35种法国经典美食一网打尽!看看你吃过几种?法国的烹饪技术世界闻名,法国料理从餐具、摆盘到味道都堪称一门艺术。如果你要去法国旅行,除了参观胜地和时尚购物之外,美食也是绝对不能错过的哦!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那些必须品尝的法国美食吧!
鹅肝(Foie Gras)
说到法国美食,很多人之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鹅肝。连法国人自己都说不清楚鹅肝最早是什么时候摆上法国人的餐桌的,有人就开玩笑,鹅肝是上古传承下来的美食。
法国人推荐的吃鹅肝 *** 是把鹅肝放在一片布里欧修面包(一种黄油鸡蛋圆面包)上,加上一点洋葱或无花果果酱一起品尝。
生蚝(Hu?tres)
生蚝跟鹅肝一样是法国圣诞节和除夕夜常见的食物。生蚝可以煮熟以后再吃,而真正的生蚝迷更喜欢生吃。
法国人吃生蚝会加上少量柠檬汁、醋或火葱酱一起吃,或者直接品尝原汁原味的生蚝。
法国锅菜(Cassoulet)
这可以说是一道乡村菜,最初来自法国的朗格多克-露喜龙地区,由白豆、鸭腿和猪肉等组成。
法国锅菜有几个世纪的历史了,法国人很喜欢一家人一起享用它。
巴斯克式炖鸡(Poulet Basquaise)
法国的巴斯克是美食密集的地区。那里饲养的家禽,有许多稀有品种的鸡鸭。
这是一道很丰盛的菜,使用一种由巴约讷火腿、胡椒、西红柿和埃斯佩莱特胡椒制成的调味料,达到让肉变软变嫩的效果。
香草黄油蜗牛(Escargots au Beurre Persillé)
如果你去勃艮第,除了红酒以外,还可以品尝这道特色美食。
这道菜法语叫“escargots à la bourguignonne”。顾名思义,就是先用黄油、欧芹酱等把蜗牛肉煮熟,然后再放回壳里,端上桌享用。
夏朗德穆卡拉贻贝(Mouclade Charentaise)
这是法国普瓦图-夏朗德大区的特色菜,当地人和游客都很喜欢这道菜。把法国蓝钓黄金紫贻贝和葱、蒜瓣、香草、香料、鸡蛋、一些奶油以及最重要的一些夏朗德皮诺酒一起烹制而成。
布列塔尼荞麦煎饼(Galettes Bretonnes)
这是一道适合素食主义者的美食,而且深受美食家的喜爱。布列塔尼荞麦煎饼在法国几乎无处不在。
它是一种用荞麦粉制成的咸味可丽饼。传统的馅料是火腿、奶酪、鸡蛋或辣熏肠和洋葱。不过现在,法国人赋予了这种美食各种各样的创意,所以有很多馅料可以选择。
弗拉芒炖牛肉(Carbonnade Flamande)
法国北部和比利时相邻,因此这里的美食文化会受到比利时的影响。弗拉芒炖牛肉就是一道法国北部和比利时都有的一道菜。
它的 *** *** 是用淡啤酒和香料慢慢炖熟牛肉,在最后添加传统的芥末姜饼酱,这道菜是甜咸口味,风味独具。
洛林咸挞(Quiche Lorraine)
这是阿尔萨斯的一道菜。根据阿尔萨斯的传统做法,它是在挞上放奶油、牛奶、鸡蛋、肉豆蔻和烤火腿。这个挞带着一点烟熏味,在法国各个地区都广受欢迎,因此在任何面包店或餐馆里都能找到。
奶酪板烧(Raclette)
奶酪板烧源自瑞士,是一种用奶酪(拉可雷特干酪)做成的美食。具体做法是先把奶酪煮化(传统上是用柴火煮,现在一般用小电锅煮),并且土豆、冷肉、洋葱和咸菜一起食用。
奶酪火锅(Cheese Fondue)
奶酪火锅和上面的奶酪板烧一样,都很适合冬季品尝哦。
奶酪火锅是把三种不同的奶酪在一个锅中一起煮化(博福尔奶酪、孔泰奶酪和埃曼塔奶酪),然后再加入白葡萄酒。吃的时候可以用面包去蘸奶酪火锅,不过传统上,是不允许把面包放进火锅里的哦。
勃艮第牛肉火锅(Fondue Bourguignonne)
这种牛肉火锅的吃法我们并不陌生,就是把生肉(通常是牛肉)块放在沸腾的油锅里煮熟。
虽然牛肉火锅在法国非常流行,但是它并不是来自法国勃艮第,而是来自瑞士的美食。之所以叫勃艮第,是因为它的原材料是牛肉,而勃艮第以养牛而闻名。
法式奶油焗土豆(Gratin Dauphinois)
在法国格勒诺布尔地区,奶油焗土豆是冬季绝对不能错过的一道菜。传统上,它是用切成薄片的土豆制成的,用奶油、牛奶和肉豆蔻煮熟。传统食谱中是不添加奶酪的,但是现在很多人习惯加入奶酪。
奶酪烤土豆(Tartiflette)
这是一道来自法国萨伏依地区的菜,由土豆、培根、洋葱和瑞布罗申奶酪做成的。
在法国,还有一种叫干酪焗荞麦面片(croziflette)的改良做法,用小荞麦面来代替土豆。
马赛鱼汤(Bouillabaisse)
这是一种法国马赛的海鲜汤。这一开始只是一道平民菜,当地的渔民把剩下来的鱼类和贝类煮成了一道菜,就是马赛鱼汤。
马赛鱼汤里可以加西红柿、法国南部的辛香料、芥末和蛋黄,然后和面包以及土豆一起吃饭。
我们之前有一篇马赛鱼汤专题文,感兴趣的可以看看哦↓
普罗旺斯杂烩(Ratatouille)
在普罗旺斯,杂烩是一道传统菜肴,使用当地的新鲜食材以杂菜煲的形式烹饪。因为食材都是蔬菜,所以很受素食主义者的欢迎。而很多餐馆会用普罗旺斯杂烩来搭配鱼或肉。
如果你看过《料理鼠王》,应该会对这道菜很熟悉~
勃艮第炖牛肉(Boeuf Bourguignon)
这可以说是一道名菜,它也是传统的家庭菜。它由慢炖牛肉、红酒、块根蔬菜和蘑菇组成。
这道菜是勃艮第地区的典型菜肴,因为牛和红酒都是勃艮第的特产。
白汁炖小牛肉(Blanquette de Veau)
这也是法国的传统菜,用小牛肉的肩部或胸部、奶油和胡萝卜和洋葱慢慢炖成。一般,里面还会有蘑菇,但是蘑菇并不是必须的。
“Blanquette” 这个词是指因为浇在炖肉上的调味酱汁是白色的。
蔬菜牛肉汤(Pot-au-feu)
蔬菜牛肉汤也是法国非常典型的家常菜。把牛肉放在胡萝卜、萝卜和韭菜汤中慢慢煮熟,直至其变嫩为止。
红酒炖公鸡(Coq-au-vin)
Coq-au-vin(字面意思是“酒中的公鸡”),它可以说是法国美食文化的象征表现。因为根据传说,该食谱的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52年的阿莱西亚战疫时期,在这场战疫中高卢领袖维钦托利击败了凯撒大帝。它可以说是勃艮第炖牛肉的改良版,把牛肉换成了公鸡肉。
土豆泥焗牛绞肉(Hachis Parmentier)
这道菜一共有两层:底层是有香料的碎肉,而顶层是自制的土豆泥(通常是焗烤)。搭配土豆泥焗牛绞肉的一般是蔬菜沙拉。
鞑靼牛排(Steak Tartare)
鞑靼牛排是法国典型的酒吧菜。它是由切碎的生牛肉或马肉制成的,再加入香料并在上面放一个鸡蛋。
法国人一般是用鞑靼牛排搭配薯条一起食用。
阿尔萨斯酸菜炖猪肉(Choucroute)
酸菜最早来自中国,匈人把它带到了奥地利,然后才到了法国的阿尔萨斯,现在已经是当地美食的代表菜了。它是用腌白菜搭配土豆、猪油和各种香肠组成的菜肴。
有一种改良的“海酸菜”,把猪肉用鱼类(鲑鱼、白鲑和烟熏鱼)代替,跟酸菜一起食用。
奶酪舒芙蕾(Souffléau Fromage)
奶酪舒芙蕾是经典的甜点,但 *** 工艺非常复杂。成功与否取决于烹饪时间和烤箱温度。再升高几度,结果都可能会导致灾难。因此,还是由专业甜点师来完成比较好!
除了奶酪舒芙蕾外,还有柠檬舒芙蕾或者巧克力舒芙蕾,都很不错哦!
田鸡腿(Curenses de Grenouilles)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这道菜的,但是如果你喜欢吃牛蛙,应该不会排斥它。做法是把田鸡裹面包屑油炸,再加入一点洋葱。田鸡腿肉质柔软细腻,有点像禽类的味道。
洋葱汤(Soupe à l’Oignon)
洋葱汤一直是典型的法国菜,它从18世纪开始在法国流行。以前,这种汤被视为“穷人的菜”。
而后来,很多法国厨师开始重新审视它,并把它端上了高级餐厅的餐桌。
法式长棍(French bread)
法式长棍面包是法国的象征,而且享誉全球。它的起源目前还不清楚,但一般认为它在20世纪开始流行。
在法国,一般面包店和超市都能购买到长棍面包,但是因为 *** 简单,所以你也可以在家里自己 *** 。
可颂面包(Croissant)
可颂面包也叫羊角包或者牛角包。它起源自奥地利维也纳的月牙饼干(kipferl),大概十九世纪才在法国扎根,后来逐渐发展到我们熟悉的可颂面包。
大概五十年代开始,可颂面包成为了法国早餐的传统内容之一。
法国奶酪(French cheeses)
法国人很喜欢奶酪,那里有好几种闻名世界的奶酪类型。但是法国究竟有多少种奶酪,没人说得清楚。
法国人说,一年中的每一天都有不同的奶酪,可以知道奶酪在法国的“泛滥”了。
巧克力熔岩蛋糕(fondant au chocolat)
据说,巧克力蛋糕是在18世纪才发明的,而在那之前,巧克力仅仅用于饮料中。
巧克力熔岩蛋糕是巧克力蛋糕的变种,这个蛋糕因为高浓度高甜度还有它独特的造型,这几年来在国内也非常流行。
反烤苹果派(Tarte tatin)
焦糖苹果派是加上焦糖的苹果派,在烤熟后会颠倒过来,所以也叫反烤苹果派。
这种苹果派没有加苹果泥,也没有奶馅,它只是把新鲜的苹果块和焦糖一起加热,搭配酥脆的千层面皮。趁热的时候一口咬下,松软香甜,一本满足~
马卡龙(Macarons)
马卡龙其实就是杏仁小蛋糕,在中世纪时就已经出现,16世纪时意大利的女贵族凯瑟琳·德·梅第奇嫁到法国成为王后,也把这种甜点带到了法国。
很多国家都有马卡龙,而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马卡龙版本。
焦糖布丁(Crème br?lée)
焦糖布丁是一种香草甜点,顶部是焦糖。它的起源众说纷纭,有一种说法它是西班牙甜点Catalan cream的改良版本,Catalan cream是自17世纪以来西班牙法雅节的传统甜点。
浮岛(?le flottante)
这道甜点的法语名字翻译过来就是“漂浮的岛屿”,它的主要成分是鲜奶蛋白和英式蛋奶酱。这种混合搭配看起来有漂浮的小岛的感觉。
浮岛是一道冷吃的甜点。
泡芙(Profiteroles)
泡芙就是奶油面皮中包裹着蛋奶沙司或奶油的甜点。它可以和冰淇淋、鲜奶油或巧克力一起食用。
泡芙自17世纪以来就存在,然后一直流行到现在。
美食不可辜负,以上这些法国美食你吃过多少种呢?
内容和名字极不相符的外国菜,千万别点错,否则容易引起极度不适出去游玩,品尝当地美食是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有些国外的菜肴,在你没有弄清楚是什么之前更好不要随便点,不然会引起极度不适。
今天就为大家列举几样听名字很好,实际上吃不下的外国食物。
1、鞑靼牛排
这个牛排是一道法国菜。听名字的话应该是一种民族风味的菜肴,但是牛排是大家都会吃的。点一个试试吧。
菜上来后,你估计马上会后悔。
因为这个牛肉,是生的。
它的做法就是一团生牛肉搅碎,加上一些香料和调料,最上面再卧上一个生鸡蛋,吃的时候用生鸡蛋拌着牛肉吃。
鞑靼牛排
2、蓝纹奶酪
奶酪近年来大家越来越熟悉,会吃的人也越来越多。这款奶酪在国外可是非常出名的。我自己就听说过,也很想尝一尝。
只看名字,感觉很浪漫,想象中醇厚的奶酪上,布满了蓝色的花纹。
但是实物并非你的想象。那些蓝色花纹,是在奶酪里的霉菌生长形成的。而且这款奶酪并不是通常的奶香味那种,而是咸、辣、酸等多种味道混合,闻起来还觉得冲鼻子。说实话,国外的奶酪品种太多了,不要尝过几种就以偏概全,品尝需谨慎。
蓝纹奶酪
3、日本白子
这个东西只听名字是猜不出来是什么的。听说可以生吃,可以做汤,也可以烤。是鱼身上的东西。
想到日本习惯吃鱼生。以为是其中某一种鱼的鱼生而已。看到样子觉得也是,软软的很柔滑的样子。
实际上这个是雄鱼的精巢。因为外表洁白柔嫩而得名。日本人真的很爱吃,誉为无上美味。但是我们却有点接受不能。
河豚白子
4、韩国八爪鱼
八爪鱼不就是章鱼嘛,这个有什么好怕的,烤出来肉还很香很有嚼劲。这是太多人的认知。
但是在韩国,这个是活的,生吃,哪怕已经被切成了小段。章鱼还会在你的嘴里动来动去,吸盘会粘住你的舌头。
真心没有勇气把还在扭动章鱼触角放到嘴巴里。
这些美食,我看完了实在是一样也不敢点,你还遇到过什么名字好听,实际上简直不敢下口的美食,欢迎留言分享。
(食言素语,资深少女,热爱生活,执着于人间烟火,致力于文字故事。走过130多座城,有很多好吃好玩的故事想要讲给你听。)
西餐,可以一窍不通,但汉堡绝对无人不晓。
那问题就来了。
汉堡好吃,不过吃相真是非常难看,不是酱撒一身,就是菜掉了一地。所以,今天本格就给大家讲讲汉堡的正确吃法。
「 什么是三明治?什么是汉堡?」
说到汉堡,很多人都毫不犹豫地会回答,这是美国人的特色菜。此处,要感谢KFC,谢谢你把汉堡带来中国。
实际上,成吉思汗才是汉堡的老祖宗,只是美国发扬光大了而已。
▲古代的蒙古骑兵
十三世纪时,成吉思汗四处迁徙,蒙古族战士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难题,那就是他们所在的大草原上没有食物,也没有木材。相传因为缺乏猎物和烹煮器具,迫使蒙古人绞尽脑汁想出一个绝妙的办法——把肉存放在马鞍下,这样做的原因是:一、便于携带;二、他们知道骑马时马鞍的不断撞击会使肉软化。
▲放在马鞍下的生肉(模拟)
他们是之一批将这种 *** 带去西方的人。最初是传授给了俄罗斯人,慢慢就演变成了鞑靼牛排。
▲鞑靼牛排
这种烹饪 *** 后来又传到了德国北部,也就是汉堡这座城市,那里的人开始尝试去做汉堡牛排;接着德国人移民到美国,很多移民依然会把牛排做成汉堡式的风格。
▲汉堡牛排
直到1920年,汉堡终于遇见它的面包搭档。在当时的一场州博览会上,摊贩的盘子正好用光了,于是开始用面包盛放食物,在这些偶然的行为与灵光乍现中,新料理诞生了。
慢慢的,这种面包夹着牛排的汉堡成为了大众美食。而在经济大萧条时期,因为买不起昂贵的食材,汉堡对人们的吸引力就更大了。
▲当时售价只有39美分的汉堡
仅仅几十年后,美国变成汽车大国,有效率、更美味的汉堡再次迎来巅峰,美国人民要吃、要立刻吃到,怎么办?于是就有了——“食物革命者:麦当劳”。
▲位于加州的全世界首家麦当劳
今天的人们要批评麦当劳很容易,但若你生在1950年代的美国,麦当劳无论做什么都散发出一股“我们是赢家”的味道。
汉堡如此受欢迎,那么三明治呢?两者似乎都是面包夹肉。
首先,我们明确一下,国人一般认为的三明治是长这样的。
但有的时候这样的也叫三明治。
其实汉堡是三明治的一个分支。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三明治才可以被称为汉堡呢?答案不在于面包,而在于内部的食材。
只有内里夹的是绞牛肉饼的三明治,才能被称为Hamburger,也就是汉堡。所以夹着炸鸡腿肉的KFC真的不能叫汉堡。
▲烹制中的牛肉饼
「 吃汉堡,你的姿势正确吗?」
怎样才能做到优雅地吃完一整个汉堡呢?你首先要遵循“三光原则”,即手光、脸光、盘光,也就是当你吃完汉堡时,手上是干净的、脸上是干净的,盘子也是干净的。
下面就先指出两个错误姿势:
· 错误姿势一:
???
手拿的位置集中在汉堡中上部,这样一口咬下去,肉饼啊配菜啊,就会顺理成章的从下面被挤出去。
· 错误姿势二:
???
手握着汉堡的底部,这样一口咬下去,势必会挤得满手酱汁,肉饼和配菜还会从两边挤出来。
· 正确姿势:
???
用大拇指、小拇指托住汉堡底部;
食指、中指、无名指按住汉堡顶部;
大拇指和食指、中指负责锁住汉堡两侧;
无名指和小拇指负责锁住汉堡后侧,然后送入嘴中。
值得注意的是:吃汉堡时,请尽可能张大嘴巴,一口咬断横截面,这样可以吃到更多的食材,在充分 *** 味蕾的同时,获得梦幻般的享受。就像这样。
「 帝都汉堡店推荐 」
1?? Slow Boat Brewery
(店铺地址:南三里屯路6号白家庄小学西门北行80米路东)
推荐汉堡:薯条汉堡
推荐指数:★★★★★
推荐理由:凭借着这款薯条汉堡,悠航(别称)奠定了自己“京城汉堡界霸主”的地位,连续两年荣获北京汉堡大赛的冠军;这款汉堡拥有着标准美式的尺寸与风格,纯牛肉制成的肉饼,配上新鲜出锅的炸薯条,半融化的芝士包裹在四周,咬上一口是肉嫩多汁,满足感爆棚。
2?? WasPark
(店铺地址:雍和宫大街179号交道口北二条进10米)
推荐汉堡:牛肉芝士汉堡、蘑菇蛋汉堡
推荐指数:★★★★
推荐理由:本格最推荐牛肉芝士汉堡。个头够大、分量够足、肉饼够鲜嫩,口感松而不散,并且配菜新鲜丰富,酸黄瓜更是恰到好处;而蘑菇蛋汉堡呢,蘑菇是现烤的,蛋是溏心蛋,咬一口蛋黄就会流出来。而且是老板亲手 *** ,诚意满满。哦对了,他家还有一道羊肉三明治的“隐藏菜单”,是葱爆羊肉加麻酱的口味,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试试。
3?? 本垒美式烤肉
(店铺地址:霄云路35号后院远洋新干线南侧美食一条街)
推荐汉堡:切牛肉汉堡
推荐指数:★★★
推荐理由:切牛肉汉堡,顾名思义,是选用整块的厚切牛肉,而并非牛肉饼,我们都清楚牛肉的口感是相当耐嚼的,但这款汉堡的牛肉却十分软烂,搭配浓郁的酱汁,整体感受令人回味无穷。(对了,如果管这款汉堡叫切牛肉三明治,也没有错哦)
◆ 写在最后的话
一个男人如果想要经历更为精彩的人生,多去了解事物背后的历史与文化,不仅是加分项,更能使你无限接近满分!但别总装逼。
互动话题
“你吃过的‘最美味的汉堡’,是什么?在哪里?”
(请留言与本格分享吧)
本文首发百瓶APP。
“威士忌治百病”,朴实的苏格兰人民认为,威士忌不仅可以延缓衰老,治疗痴呆,利于减肥,甚至还能治疗癌症。
首先我要说明的是,酒精是一级致癌物,喝多了只会让人得病。只不过各国人民都对自己民族的传统美酒有着深厚的感情,法国人还说葡萄酒能软化心脑血管呢,对吧?
蒸馏术在公元8世纪被波斯炼金术师们发明。12-13世纪,欧洲修道院的僧侣们把这种技术从 *** 地区带回到欧洲。以谷物和水果为原料的蒸馏烈酒被称为“Aqua Vitae”生命之水,僧侣们最初把当它做了治疗疾病“万灵药”。
我们在英国15世纪的各种偏方中,会发现威士忌正是它们的核心成分。
治疗耳聋: 取等量的野兔胆汁,威士忌,母乳混合之后,倒入耳中。(不知道现在有没有类似配方的鸡尾酒。)
治疗肩膀疼: 将蜂蜡,橄榄油,黄油,动物脂肪,黏胶,50种草药,乳香,草根,以及威士忌,混合在一起,涂抹在肩部,即可痊愈。(难道不应该烤来吃吗?)
治疗严重咳嗽: 将威士忌,盐,混入麦酒,在火上加热,在睡前用它泡脚。(下次咳嗽可以试试,说不定有效呢。)
中世纪的欧洲之所以会有这些“奇形怪状”的药方,是因为当时的医学还停留在古罗马时代的水平。
当时欧洲的僧侣们治病的理论,来自古罗马的医学家Galen盖伦,他认为人的所有疾病都是由于体液不平衡导致的,体液分四种,即黏液,黄胆汁,黑胆汁,血液,治疗疾病需要把有病的体液排出体外,主要就是放血,服用泻药和催吐。
说实话,虽然我不是中医粉,但是我觉得中医的“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要比这些古代欧洲的奇思怪想高得多了。
虽然现代医学已经非常发达,但是中世纪的偏方依然影响着整个西方文明。到现在许多英国人和美国人依然认为一杯Hot Toddy就可以治愈流感,甚至新冠病毒都不在话下。这种热鸡尾酒的配方,包含整整50毫升的威士忌,以及热水,蜂蜜,柠檬,肉桂,丁香等,与上面的中世纪药方还真是“师出同门”。
与各种不靠谱的偏方相比,无论是烈酒还是酿造酒,对全世界来说,影响更大的还是我们的食物。酒在各国国家的饮食文化中,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在欧洲任何一家餐馆的厨房呆一晚上,你就会知道葡萄酒和烈酒对西餐来说是多么重要。
西餐厨师烹饪海鲜的 *** 大同小异,比如蛤蜊,贻贝之类的贝壳类海鲜,都是橄榄油爆香洋葱粒,倒入贝壳翻炒,最重要的是趁热烹入一杯白葡萄酒或雪莉酒,贝壳被酒气一逼,迅速张开口,取出装盘之后,再用锅中留下的汤汁,加入黄油,柠檬汁,盐调味后,淋在贝壳上,就可以上菜了。白葡萄酒不仅可以让贝壳迅速开口,还可以去腥提鲜。这种烹饪海鲜的 *** 来自意大利,现在已经是西餐厨师的基本功了。
中餐厨师在处理海鲜的时候也会用到酒,只是使用的方式与西餐不尽相同。青岛有一款非常受欢迎的海鲜菜式“醉蟹钳”,使用的是海中花蟹的蟹钳,白酒与花雕酒按1:4的比例调入,再加入花椒,辣椒,大蒜,香菜根,糖,盐,生抽等腌制至少24小时即可上桌。这种“生食”蟹钳,口味麻辣鲜甜,很容易让人上瘾。据说这种做法来自于常年生活在海边的渔民们,看似调味很重,却很好的保留和突出了小海蟹最自然的清甜滋味。
我还吃过一种醉虾,与江浙一带的糟醉法不同,这种醉虾是用白酒浸泡活基围虾,让虾进入麻痹状态,直接蘸芥末和酱油生吃,在虾入嘴之时依然“活着”,然后就可以感受一个“鲜活生命”在唇齿间迸发出的甜美与鲜嫩了。
生吃海鲜其实没什么大不了,毕竟有日本在那做模板,但是吃生肉似乎就不是很多人能接受的了,然而当尝试过一款“生牛排”之后,我的看法改变了。
Steak Tartare鞑靼牛排,据说是当年蒙古骑兵发现的一种吃法,后来蒙古入侵的时候,被带到了欧洲。它使用最新鲜的牛内脊肉,用刀细细剁成肉糜,加入洋葱末,欧芹碎,刺山柑,塔巴斯科辣酱油,伍斯特郡辣酱油,第戎芥末酱,以及最重要的一盎司威士忌。搅拌均匀后摆盘,最后在牛肉上加一个生蛋黄,搭配烤的略焦的面包片或者薯条来吃。吃的时候,将生蛋黄与牛肉搅匀,抹在面包上或者直接吃。
这道生牛排的味道非常丰富,咀嚼它的时候,各种配料与生牛肉在齿间不断交融碰撞,复合出各种香甜,而威士忌的就像融合剂,它的加入使得各种味道更加和谐,同时又赋予了整道菜特殊的木质香气。
其实我认为生牛肉是不需要太多调味的,我吃过非常新鲜的生牛肉片,没有任何调味料,没有经过烹煮的牛肉非常的软嫩,咀嚼它的时候,淡淡的血腥味混合蛋白质的咸味,给人一种“原始的愉悦感”。
西餐的精华的当然是甜品,我认为这是西餐唯一超过中餐的部分,而所有西式甜品的巅峰必然是巧克力。我爱所有含有巧克力的甜品,谁会不爱吃巧克力呢?如果你对西餐甜品稍有研究,就会发现所有的巧克力甜品配方中,都有一个相同之处,那就是威士忌。威士忌是给巧克力带来灵魂的点睛之笔,它让巧克力的味道升华到另一个境界。
我更爱的甜品是布朗尼蛋糕,那种扎实,浓郁,香甜,厚重的口感,满足了你对巧克力所有的期待。但是最让我难忘的,还是当年在打工的厨房里,拿着装巧克力酱的瓶子,直接倒入口中的那种极致 *** (当然是在大厨看不到的时候)。
酒是造物主馈赠给人类的珍贵礼物。酒精可以舒缓我们的情绪,让我们面对明天的未知无所畏惧。各种酒中的丰富的味道,为我们那难以被满足的味蕾,带来了各种难以想象的体验。一旦领略到了酒的美妙,你就会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多么广阔而精彩的领域。去探索吧,在这个美妙的世界。
重口味的山羊奶酪配黑暗料理界的王者鞑靼牛排Tartar steak山羊奶酪Goat Cheese,是以山羊奶为原料做成的奶酪,内部颜色纯白,外部有和白霉奶酪一样的表皮,还有一些山羊奶酪会在外部撒上木炭粉。
山羊奶酪的口感柔润滑顺,咸味、酸味沉稳柔和。并且伴有浓郁的羊奶香味。
当然由于山羊奶独特的味道,也早就了山羊奶酪如同蓝纹奶酪一般,强烈的风味。
山羊奶酪质地比较柔软,基本上在烹饪时都采用清煎,或者搭配蔬菜水果直接食用的方式。
香草腌渍山羊奶酪及甜彩椒
step1 选择红黄甜椒,放入微波炉或烤箱中加热5分钟左右,拿出后用冷水浸泡,去除表皮和辣椒籽;
step2 将彩椒和山羊奶酪都切成1.5cm左右的片放入盘中备用;
step3 *** 腌渍酱汁,取朗姆酒100ml、橄榄油三勺、白醋一小勺、大蒜沫一勺、洋葱沫一勺、沙糖一勺、盐少许、黑胡椒碎少许,浓汤宝半包;
step4 将腌渍酱汁导入彩椒和山羊奶酪中,点缀香草枝,封入保鲜膜放至冰箱中冷藏一小时后即可食用。
山羊奶酪芦笋培根卷
step1 选芦笋的嫩根部分,去皮后焯水,切寸断;将黄色彩椒切成和芦笋差不多大的片;
step2 将培根一分为二后,放入平底锅煎至金黄,用培根包裹住芦笋,用一根竹签分别将培根芦笋、彩椒和山羊奶酪串起,撒上黑胡椒碎即可食用。
?当然这都不算真正的重口味。
下面我要介绍的是,著名的暗黑料理界的王者!
Tartar steak鞑靼牛排
Tartar steak鞑靼牛排,一道野蛮与血腥的神菜代表着茹毛饮血、不知礼仪教化,嘿嘿,但系重口系就介么任性?!
传说中,Tartar steak鞑靼牛排的起源,是曾经打到多瑙河畔的蒙古大军。对于欧洲人而言,不论是匈奴人还是蒙古人或者突厥人,都一样被称为鞑靼。这种传统大概与我们把所有西方人叫做洋人一样。在匈牙利,捷克,波兰等这些昔日被蒙古大军荡平过的地方,鞑靼牛排早已摆脱了侵略者食物的身份,在漫长的历史演化中变成了国粹,要价甚高。在欧洲的许多地方,这道菜一样受到欢迎。用更好的菲力牛排肉,不能有一点血水渗出,不能有筋也不能有肥肉,细细的一刀一刀切成肉泥。用盐和柠檬汁调味,加上整个的绿胡椒,切碎的洋葱,欧芹一类的香草碎,还有一个全生的鸡蛋黄,就这么生生的吃下去。
在法国的小酒馆中,经常可以看到一盘生牛肉,上面放一个生鸡蛋,旁边点缀着炸薯条和绿叶菜。这道菜的名字就叫做鞑靼牛排。一定会有人浮想联翩:马背上的民族,把牛肉,马肉挂在马鞍上,或放在 *** 下面,骑着骑着,硬生的牛肉纤维被颠呀颠呀,肉质变得细腻,再“哒哒哒哒”剁碎了,撒上胡椒碎,拌上香料和盐,一定很美味吧。
#日本味道之十六——肉类篇# 蒙古鞑靼肉与日本汉堡牛排笔者是“ハンバーグ”(汉堡牛排)的铁粉,自然对它的的出处感兴趣。
不说不知道,一说还真就会吓人一跳,原来这表面上源自西方的汉堡牛排,其始作俑者却是十三世纪铁蹄几乎踏遍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鞑靼族(蒙古族)骑兵远途作战,为解决食物问题,只好食用战死或受伤的战马及老马等,但因马肉太硬,鞑靼人就只好把马肉剁碎食用,这应该算是后来汉堡牛排的雏形吧。
随着鞑靼人在十六世纪攻进欧洲,这种把马肉剁碎的食用法也传进了欧洲各国并流行开来,而且,欧洲人还给这种肉起名为“鞑靼肉”(Tatar meat,日本料理的汉堡牛肉系列里至今还有这道菜,称作“タルタルバーガー”,只不过,鞑靼人吃的马肉在这里被换成了牛肉、鸡肉和猪肉等)。喜欢吃煎香肠的德国人很聪明,就琢磨出了把这种剁碎的鞑靼肉(已主要是牛肉)煎制食用的 *** ,结果发现美味无比,这应该是汉堡牛排最初的具现了。实际上,就是煎没有面皮儿的牛肉馅饼。而取名“汉堡牛排(Hamburger steak )”,则是因为这道煎制鞑靼肉的做法是出自德国汉堡地区之故。
自此,煎鞑靼肉渐渐成为了德国人喜爱的一道美味菜肴,至18世纪为止,据说煎鞑靼肉这种料理法已经流行到了整个德语圈的几乎所有欧洲国家。想想也是,欧洲国家的人以牛肉为主,而欧洲属于海洋性的国家又多,那么,剁碎后便于航海冷冻储存食用的牛肉自然大受欢迎了。
十八世纪开始到二十世纪前半叶,包括奥地利、瑞士、卢森堡,列支敦士登、等德语圈的人掀起移民美国风,于是,这道源自蒙古鞑靼肉的欧洲煎制牛肉馅饼也被带到了美国,并在美国流行开来,美国人称这道菜为“汉堡风牛排”,这也算是给源自蒙古的这道汉堡牛肉饼的正式定名吧。不过,估计这道“美国汉堡牛排”在当时也已经被美国化为“美式煎牛排”,而不是“煎牛肉馅饼”了。
至于汉堡牛排传入日本的时期,最早的说法是在明治时代,当时江户的一家洋食店菜单里出现了“日式牛排”这道菜,不过,这道日式牛排到底是不是美国的“汉堡风牛排”却是无据可查,最终这种说法也就不了了之。有据可查的则是在1905年(明治38年)出版的《欧米料理法全书》书中有了“汉堡牛排”的记载,据说这是日本关于汉堡牛排的之一次文字记录。不过,据记载,当时这道所谓的“汉堡牛排”不是真正的肉馅式的汉堡牛排的味道,而更接近于整块牛肉煎制的“牛排”味道。而且,同样有记录显示,那时候日本人基本上是不大认可半生不熟的“牛排”的,因此,在当时似乎也没什么人吃,自然也就没有流行开来。
而真正让汉堡牛排“牛”起来,那已经是大正中期至昭和初期的事儿了。那时候,日本人已经完全接受了牛肉,于是,善于改良的日本人也渐渐开始琢磨在汉堡牛排里加入如洋葱、奶油、鸡蛋甚至日本特有的野菜等食材,以创作出各种各样的新式汉堡牛排。比如,在明治时期成立的日本最早的料理学校赤堀割烹教场,在他们1911年的讲义记录中就记载了当时 *** 汉堡牛排的食材为:牛肉、洋葱、鸡蛋、黄油、盐、胡椒粉、面包粉等,使用的酱则汁为番茄酱汁。
其实,真正让汉堡牛排火起来,确切地说应该是从1960年代开始。自1960年代起,日本人发扬光大了许多汉堡牛排,下面我们就来数数日本汉堡牛排的家珍。
1969年,借日本经济腾飞之东风,日本之一家百分之百使用牛肉 *** 汉堡牛排的连锁店“ハングリータイガー”(饿虎)在横滨开业,这是一家专注牛肉汉堡的小型连锁店形式的商家,其主打商品就是其拥有的独特秘方之汉堡牛排。这种只专注做好一件事的做法,本就是日本人的优良传统,因此,受其影响,现在在全日本这种专门以汉堡牛排为主打产品的小型连锁店或独家经营的汉堡牛排店,可以说是遍布列岛上下。1970年,成立于1945年(昭和20年)的石井食品开始别出心裁的制造销售鸡肉汉堡排,由于该公司是为餐馆、食堂等提供半成品的食品公司而不是经营餐馆,因此,他们批量制造出来的“汉堡鸡排”就必须需有可以冷藏的功能,这使得日本冷藏汉堡排技术得以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1980年,制造汉堡牛排的又一家食品加工企业“マルシンフーズ”(MARUSHIN FOODS)公司在栃木县诞生了,不过,这家的汉堡牛排的“牛”字就必须去掉了,因为他家的拳头产品是把牛肉馅、猪肉馅和鸡肉馅混合在一起 *** 汉堡排的。这样做的优势是使得汉堡牛排的价格得以下降,而且还能让购买客吃到混合口味的汉堡排。当然,这也使得这家公司成为了日本混合型汉堡排的先驱。
接下来还想说说与“マルシンフーズ”(MARUSHIN FOODS)公司有关系的日本丸大食品,这是一家成立于1958年,以 *** 火腿和香肠而闻名日本的大型食品公司,为上市企业。该公司可以说是日本火腿、香肠业的巨无霸,据统计,去年该公司总营业额达到了1600亿日元。自从2011年买断了“マルシンフーズ”(MARUSHIN FOODS)公司,将其纳入伞下后,该公司开始强势进入汉堡牛排市场,目前该公司 *** 销售的汉堡排系列几乎囊括了汉堡牛排、汉堡鸡排和混合型汉堡排等所有汉堡排系列产品,成为了日本更大的汉堡排供应商。
最后我们再来看在汉堡排业后来居上的“ハウス食品”(家庭用食品)公司,这是一家历史悠久到1913年(大正2年)的老牌公司,但却又是新成立于2013年的食品、饮料、调味料等制造销售公司,而且是上市公司。之所以想说说它,是因为他家虽然不 *** 汉堡牛排,但他家 *** 销售的“汉堡排助手”却受到了日本主妇们的极大欢迎。所谓的“汉堡小助手”说穿了就是汉堡牛排的“浇汁”。“汉堡小助手”的出现,使得主妇们只需把买来的汉堡肉馅煮好,然后浇上“汉堡小助手”,再摆上点配菜,就成了家族皆大欢喜的汉堡牛排餐,这当然令家庭主妇们“要老恐怖”(欢喜)了,关键是归宅的“御主人”(丈夫)、“息子”(儿子)和“娘”(女儿)还都爱吃。自此,汉堡牛排真正以日本方式完成了蜕变,成为了日本“国风化”食文化的又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不过要说汉堡牛排的真正日本化,还得提发自美国的连锁家庭餐厅“爹妮斯”( デニーズ,Denny's),这家连锁餐厅被日本人引进开出连锁店后,之一次推出了“和风汉堡牛排”。所谓的“和风汉堡牛排指的就是采用以酱油为主、加入芝麻油等特殊酱汁销售的汉堡牛排,这道牛排体现了较为明显的日式风格。有样学样,接下来日本的许多家庭餐厅也都推出了各具自己特色的汉堡牛排,也籍此大大光大了日式汉堡牛排的家族。比如淋在上面或加到牛肉饼内的芝士汉堡排;咖喱饭汉堡排;以酱油、柑橘、醋等为主的日式特色酱汁、照烧酱汁、日式咖喱、白萝卜泥等搭配调成的各种日式口味汉堡排,此外还有以豆腐泥 *** 的“豆腐汉堡排”;上面盖上鸡蛋摊饼的“蛋包汉堡排”等等、等等……而在关西,即大阪地区,还派生出了“ミンチボール”(音若“民启暴露”,即肉馅球、肉糜球)等新的汉堡排产品。
时至今日,汉堡牛排在日本不要说蒙古人根本不可想象这就是他们当年剁碎生食的鞑靼肉,即使在西方,虽然汉堡牛排成名于那儿,但相对于日本那品种齐全、美味美观的日式汉堡牛排来说,也只能是自叹弗如。而且,在日本,不仅仅是汉堡牛排内容被日化了,即使名称也早已简称为“汉堡”,不像西方那样还叫“汉堡牛排”,在日本如果加上“牛排”二字,倒是容易让人想入非非被误解成铁板牛排了。
日本还有家全国连锁的汉堡排专门店,叫“びっくりドンキー(Bikkuri Donkey,音近“比哭哩动剋),“比哭哩”就是“吓一跳”的意思,至于“动剋”嘛!就是“驴”喽!连起来就似乎可以译作“吓死驴”。本来呀,这家店名的本意是指该店提供的汉堡排之巨大,是会让客人吓一跳的,一种炒作噱头而已,可你把“吓”的对象虽然形象地比喻为“驴”,让人们驰骋无限想象,能理解你家汉堡排的个头之巨,可你考没考虑过食客的感受,这可是拿食客当驴呵!不过,虽然不忿该店这名字的侮辱之意,但还是经不住它家汉堡牛排,尤其是放上一根巨辣小树椒的和风汉堡牛排的诱惑,屡屡光临,你瞅我这驴脾气。
埃及墓葬曾出土过4000年前的夹肉饼,恐怕是已知最早的汉堡包了吧。早在4世纪初的古罗马食谱中,就有一种名为isicia omentata的牛肉饼,其中还混有松仁、胡椒与葡萄酒等成份,不知道吃起来是个什么味。
公元13世纪,蒙古军队在草原上崛起,短时间内横扫欧亚大陆。因为要长时间行军,战士不得不 *** 一些便于保存和携带的应急食物。他们将肉弄碎,挤压成肉饼,制成了最原始的汉堡肉饼。长期遭蒙古统治的俄罗斯人,也接受了这种食品,管这个叫鞑靼牛排steak tartare。通过汉萨同盟的波罗的海经济圈,德意志商人将鞑靼牛排从东欧带到西方。当地厨师改良这道原始食物,加入配料酱汁,使其更加美味。
1869年,汉堡市旅店老板Heinrich Heckel发明了热圆包(Rundstück warm)这道美食。据说是有一天晚上,老板需要给一些客人送饭,但厨房已经关门,没其他食材了。情急之下他把剩的烤肉与酱汁一起加热,放在面包上,没想到大受欢迎。
“美国版”汉堡包
19世纪和20世纪初,超过500万德国移民从汉堡港出发,前往美国。早期的移民航行中,乘客需在三等舱的甲板间中自备食物。旅行者把热圆包作为补给品带在身边,因为它便于运输,且价格便宜。到了美国后,人们对这道菜稍作修改,把肉饼塞进三明治面包,以移民曾经出发的地方命名,称为“汉堡包”,并在新大陆流传开来。
上世纪50年代,美国社会庞大的中产阶层形成,电影、电视、体育比赛、文艺演出,丰富的生活方式和更快的工作节奏,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在外边,而不是在家里解决一日三餐,连锁快餐业开始席卷美国。
西方快餐更大的特点是工业化、标准化。从食材,用料、烹饪火候、时长等都有严格的数字化标准,一种食物不管在哪里,谁来操作,都能保持同一种口感口味。食品味道拷贝不走样,除非是后厨操作人员喝多了。你点一份套餐:汉堡、鸡腿、可乐都有了。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立等可取,摄入超过你一天所需的能量,简直是上班暴走族的心头好。
1956年,《财富》给出的中产阶层定义是年收入达到5000美元以上的美国家庭。杂志预测,半数的美国家庭很快就会达到这个水平。如果按照每个家庭月收入400美元来测算,吃一顿麦当劳套餐——一个汉堡、一袋薯条和一杯可乐是30美分,他们一个月总共可以吃1300份。
不过,麦当劳很长时间都是路边摊的标配,直到1966年在美上市,才在新开的门店内增设了座位,成为真正的连锁餐厅。1967年,麦当劳在加拿大开设首家国际餐厅,不久成立国际业务部。在北美小试牛刀之后,上世纪70年代,麦当劳走出美国,走向世界。某种意义上,麦当劳已是美国文化的一部分。
克林顿、小布什、奥巴马,近几届的美国总统无不是汉堡包的爱好者。奥巴马把去麦当劳作为政治秀的一部分,除了自己排队买汉堡,还把时任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请到街边的汉堡店一同就餐。特朗普则是妥妥的“垃圾食品”收集者,最喜欢的品牌有四个,依次是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和可口可乐。在白宫、空军一号和其他场合,你总能在特朗普身边看到吃完或者没来得及开封的汉堡包纸盒。特朗普甚至还用垒得像小山一样的麦当劳汉堡包和薯条,去招待白宫的贵客。他不惜溢美之词评价汉堡包:伟大的美国食品。
麦当劳1971年进入日本、荷兰和德国;1972年进入法国;1975年进入中国香港;1984年进入中国台湾;1990年进入苏联和中国大陆;1993年进入沙特 *** ;1995年进入土耳其;1996年进入印度;1997年进入乌克兰;2006年进入伊拉克……在全球拥有40000多家门店,分布于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麦当劳会依据各国的人均收入水平、工业化水平、市场发育水平和社会安定水平来制定进军各国的节奏,带着它的一票产业链小弟,一起进入一个国家市场打江山。
麦当劳进入苏联市场,一波三折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麦当劳就想进入苏联市场,但谈着谈着,苏联先入侵阿富汗。美国要求全面 *** 苏联的一切,谈判眼看就这样被搅黄了。麦当劳不死心,换成加拿大麦当劳继续跟苏联谈。
苏联的条件是所有原材料必须用当地供应商,麦当劳方面则坚持,就算要用当地的供应商,也得保持麦当劳一贯品质。于是,苏联同意进口西方的黄瓜、西红柿种子,麦当劳方面选拔了一批苏联农民,花两年时间去培训他们怎么种植。麦当劳还投资4000万美元,在莫斯科郊外的一家食品加工和配送厂,包括一个符合麦当劳标准的烘焙区、乳制品和肉类加工区,甚至还有个小实验室。
尽管麦当劳卖的是垃圾食品,但这套管理体系货真价实,在苏联方面看来简直是闻所未闻。得到开店批准后,麦当劳决定先开一家试水,地点选在莫斯科市中心,科维尔大街的普希金广场。
苏联的餐厅商店本来就不多,售货员服务员都是按部就班。工作心态大都是“他们假装付钱给我们,我们假装给他们工作”。麦当劳在报纸上刊登 *** 公告,以每小时两卢布的高薪 *** 员工,并加以系统培训。吸引了3万多人前来报名,最终600名应聘者脱颖而出,他们主要是大学生,不仅年轻热情,还懂外语。
1990年1月31日,在经过14年的漫长争取后,麦当劳在苏联的之一家门店终于开门迎客。那是个零下15°的寒冷日子,屋檐上还残留着薄薄积雪,5000多名莫斯科市民有序地排着长队,将普希金广场绕了足足3圈,只为“尝一尝资本主义的味道”。
这一天里,每个光临的顾客都至少要排队3小时,而且必须在20分钟内吃完走人,因为后面还有大队人马在寒风里躲着脚等着吃呢!多达480名麦当劳员工分班倒,门店取消了传统的“麦当劳菜单”,所有的消费者只能选择一种5卢布套餐:一个巨无霸、一个中可乐和大薯条。
900个餐位、27个点餐台的普希金广场店,这天服务了38000人次的顾客,营业额超过15万卢布,按当时汇率约20万美元。最疯狂的一位年轻人居然花了15小时,来回排了5次队,用25卢布吃了5个5卢布套餐(老百姓一个月工资也就200卢布)。进入餐厅后,有的莫斯科市民回忆:“我们排长队等待,不是因为饥饿,而是因为苏联人几乎没见过外面的世界,我们想看看‘外面的世界’。”
10周年、15周年、20周年、30周年,麦当劳普希金店都举行过隆重的纪念仪式,戈尔巴乔夫(Mikhail Gorbachev)、叶利钦(Boris Yeltsin)和普京(Vladimir Putin)都曾是这里的座上宾。
1987年11月12日,之一家肯德基在北京前门开业。1990年10月8日,之一家麦当劳在深圳东门开业,咱们也经历过这种美国快餐文化的疯狂。一块肯德基吮指原味鸡就要卖到2块5,一份土豆泥要8毛钱。相较普通干部不过百元的月薪,吃肯德基算得高大上的消费了。
说实话,真是为吃那一口汉堡包吗?年轻人都喜欢看美国大片,但时间长了,我们也品出来了,美国也拍烂片。故事情节俗套,千篇一律的爆米花电影也不在少数。美国的软实力跟随它的经济铺满全球,开一个汉堡连锁店、咖啡店、手机店,就让大家迷失的跟自己也到美国体验了一样。经过这30年的发展,美国全球实力衰退,新一代的中国年轻人,已经可以理性地评价和平视西方了,美国货摘掉了当年那种光环。汉堡包也变回了肉夹馍。
河北的驴肉火烧、河南的胡辣汤油馍头、陕西的肉夹馍、湖北的热干面、苏州的阳春面、广州的早茶……中国人的胃,绝对不是简简单单一个汉堡,一块牛肉饼能摆平的,我们要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