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国内平均每年白酒的消耗量高达300亿公斤,平均分到14亿人口上就是每人每年得喝完21公斤(相当于2大罐桶装水),同时也正是如此庞大的消耗量引来了投资人的眼红,纷纷加入白酒行列。
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劣质酒致人失明、散装酒假冒大牌、名酒倒灌……原本一片祥和的白酒市场开始变得乌烟瘴气,如今酒友们更是时不时得被“白酒刺客”重伤,表面上宣传是纯粮发酵的好酒,实际就是香精勾兑的酒精酒,又贵又难喝。
这不,眼看五一前用酒量增高,市面上又流出多款打着“纯粮名号”的香精酒,价格昂贵就连酒厂员工都不愿意喝,尤其下面这3种极为常见,赶紧看你家里有没?
【之一种】包装华丽的珍藏酒
临近节假多数都是喜宴、送礼,选酒时注重外观以“显大气、有面子”为主。
所以此时的黑心商贩们都在外观上下狠劲,专门找寻大牌名酒同款包装设计,或者以大金大红的配色,之后再起个“珍藏”一类的名字来凸显贵气。
但实际上就是“没有大牌命,一身劣酒病”,看着有钱人才喝得起的好酒,实际里边却是成本3块的“酒精酒”。
【第二种】通体发毛的洞藏酒
圈内流行“老酒香”,不少酒厂为了凸显自己“老”的气质,单纯的做旧已经不能满足了,更是直接采用糯米纸+酱油涂料的方式使其长毛,显示年代感。
事实上,洞藏酒本身是符合规定的储存方式,但所谓的20年洞藏、长毛酒早已存在过度宣传的成分,不被市场认可,而且此类瓶中的酒体多为新酒,不仅甲醇、醛类上头物质偏高,外表的霉菌更是不安全。
所以,不论多馋老酒,也一定不要买一些外表夸张的产品。
【第三种】扫码1988的高档酒
现代产品都讲究“扫码辨真伪”,但据315记者曝光,在不少地区都有着“二维码过度宣传”的行为:
灌装40元一斤的酒品,二维码信息却是1988元/瓶,出售时再打着低至1折只要198的名号。
不得不说,现在的科技技术确实让人佩服但又不能信服。
难道说我们挑酒真就没只能碰运气了?其实,一般市场都是按照白酒国标监管,只要在正规渠道里挑选:
①原料表里除了“水+粮谷作物”外没有食用添加剂的酒品。
②白酒工艺看标准号,数字是20821、20822的香精酒都不要。
③纯粮酒都是以质量等级区分,“优级”更佳。
总之,能够符合上面3条的一般都是纯粮放心酒,看着挑选准不会出错,而且现代白酒工艺完善,不少老牌酒厂酿造的白酒同样好喝不贵的纯粮酒,比如下面这2款,口碑高、口感好都是当地商超的热销头牌,感兴趣的不妨了解一下。
风云酱父
这是一款固态粮食酿制的优级酱酒,正是茅台老厂长李兴发创建的酒厂出品。
1960年,当时的茅台虽贵为全国有名的招待酒,但其产量一直都达不到供应目标,李兴发为解决困境,专门带队在茅台附近扩建新窖池,并在4年时间内总结出了酱酒3大典型体,攻克了酱酒品质瓶颈,自此业内纷纷尊称其为酱香之父。
1995年,其得意的独子李长寿顺利接手实验酒厂,采用茅台标准和12987工艺酿制出了这款茅香酱酒,在20%破损率的小红粮和5年窖藏的酿造下,此酒酒体饱满醇厚,细腻柔和,12年老酒的加入更使得此酒爆香突出,酸酯平衡,不辣不呛,生津感十足。
金剑南K6
浓香名酒中的后起之秀,这是一款剑南春旗下的亲民白酒,一直都是同兄弟间销量突出的一款。
圈内人表示,此酒性价比极高,其整体上颇具高端线水晶剑的影子,酒体透亮晶莹,倒出摇晃时有明显的厚重感,酒香中窖香、粮香丰富,入口时酒液温润细腻,甜味适中,留香幽雅自然。
行家提醒:甭管多便宜,只要瓶身有这“4记号”就是妥妥的勾兑酒行家提醒:甭管多便宜,只要瓶身有这“4记号”就是妥妥的勾兑酒
你平时有不小心买到过勾兑假酒吗?
平时想喝点小酒放松一下,却不小心买到了勾兑酒,整个人只剩下难受了,相信有这样经历的人不在少数。虽然现在市面上很多勾兑酒混在其中,让人防不胜防,可你只要仔细点,还是能轻松辨别出的。
接下来就教给各位如何区分,只要瓶身出现了这4个记号,不要管有多便宜,它就是勾兑酒无疑。
记号1:原料表上有“食用酒精”和“香精”
我们平时买食品都知道看配料表,不要以为白酒就不用看了,是不是勾兑的假酒,从配料表就能辨别。
所谓的纯粮酒,在其酿造过程中除了水外,不会添加其他有的的,其香气全部来自于粮食香,因为配料表很简单就是粮食+水。而勾兑酒会添加食用酒精或香精用来提香。
记号2:没有标注质量等级
平时喝酒的朋友们可能会发现通常白酒瓶身上会显示等级,比如常见的优级、一级等。要知道只有纯粮酒才会有质量等级之分,而勾兑假酒是没有的,因此这也可作为一个判定 *** 。
记号3:标准号是GB/T20821或GB/T20822
目前国内的白酒香型很多,但是不同的香型会有其不同的标准号,我们无需记住每种香型的标准号,只需要知道看到GB/T20821或GB/T20822时,就是勾兑酒无疑了。
记号4:液态或固液态工艺
从工艺上,白酒可分为三种,分别是固态法、液态法和固液态白酒。像有些酒只是添加了一部分粮食酒,然后用食用酒精勾兑的就是固液态工艺。
而那些完完全全不用粮食,直接用食用酒精和香精勾兑的,就是液态法工艺。而所谓的纯粮酒采用的都是固态法工艺,从瓶身标注就可看出来。
勾兑假酒不仅难喝,且上头快,甚至可能会影响第二天的安排,但只要记住以上说的瓶身4记号,就能帮你轻松辨别了。若是最近有购酒需求的朋友,不妨看下这2款白酒,都是100%纯粮酿造,且正规厂家出品,品质上也有保证。
文君酒
文君酒是多粮浓香型白酒,想当年也是辉煌一时,在之一次评酒会上就荣获了四川名酒称号,后续还蝉联了三次,本该一直风光下去的文君酒,却因错过第五届国家名酒评酒会后,知名度直线下降。
一路走来,文君酒可以说是十分坎坷了,三次改嫁,虽未回到当初的巅峰状态,可酒质还是不错的。
此酒采用五种粮食发酵,使用明代的窖池,酿造出的酒液更加醇香,整体给人一种优雅之感,正如它的名字一般,喝起来有一股甜润感,回味无穷。
风云酱父 封藏
这款酒是地道的坤沙纯酿酒,执行的是GB/T26760优级标准,而此酒的酿造师也大有来头,正是茅台老厂长李兴发的儿子李长寿。
李兴发在任职茅台厂长期间,潜心钻研出了酱香酒三大典型体,使茅台酒的品质和销量都得到了很高的提升,同时为整个酱酒界发展奠定了高基础。如今李长寿作为李兴发唯一的传人,秉承父志,继承了父亲的酱酒勾调技术特酿此酒。
这款风云酱酒沿用12987工艺,人工制曲,和茅台同出一脉。甄选淀粉含量极高的红缨子高粱,基酒窖藏5年,然后再加入保存了12年的老酒,最终的成酒更加老熟。
喝上一口,浓郁的茅香味在口中爆开,香气怡人,尤其是窖香和花果复合香层层递进,令人回味悠长,很是舒服。
写在最后,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以上的瓶身4记号你学会了吗?各位朋友们可在下方评论区处互相交流哦!
超市里更受欢迎的2种酒,都是“香精勾兑”的,老酒友从来不碰你在超市买过香精勾兑酒吗?
先别着急否定,在超市可能买不到假酒,但买到香精勾兑的酒精酒几率还是很大的。一不小心,你手里就拿着一瓶香精勾兑酒回家了。
“香精勾兑”的酒精酒在超市很常见,而且因为价格便宜,还广受欢迎,销量遥遥领先。但这样的酒添加剂太多,经常喝会给身体带来更重的负担。看完今天这篇文章,以后再去超市买酒,遇见这2种酒,更好还是绕着走开吧,老酒友从来不碰它们。
液态法白酒
液态法白酒就是把粮谷、薯类等原料,经过液态发酵、蒸馏成食用酒精,然后添加水和各种香精,勾调出来的白酒。
过程简单,成本低廉,所以买的也很便宜。
辨别 *** :瓶身上的标准代号是GB/T20821。
固液法白酒
固液法白酒是在纯粮酒中添加了液态法白酒。简单来说,就是纯粮酒加酒精。这样的酒比液态法白酒好一点,但里面还会添加食用香精等,多喝照样无益。
辨别 *** :瓶身上的标准代号是GB/T20822。
选择纯粮酒,喝着更放心
液态法白酒和固液法白酒虽然价格便宜的诱人,但对于一个爱喝酒的人来说,便宜不应该成为选酒唯一的标准,而是把安全放在之一位。
所以还是建议大家,喝酒更好选择纯粮酒。谷物酿造,自然发酵,不添加任何香精,喝起来自己放心,家人也不会担心受怕。
纯粮酒很好辨认:原料上只写粮食和水的就是纯粮酒了。如果写着其他成分,比如食用酒精,液态法白酒等,就不是纯粮酒,而是酒精酒。
很多人都觉得纯粮酒贵,其实纯粮酒的价格也很实惠。市面上有二三十块钱的纯粮酒,也有大几百的纯粮酒。没钱就选价格低的,有钱就选贵点的,选择多种多样,所以不用总觉得自己喝不起纯粮酒。就拿下面这2款纯粮酒来说,价格都不贵,想喝纯粮酒的酒友,不妨试试看。
伊犁特曲
伊犁特曲是产自新疆伊犁州的白酒,它不是一款国家名酒,也没有很多历史荣誉,但是它还是凭借自身努力,让自己在白酒市场拥有了一席之位。
我们都知道新疆昼夜温差大,所以当地的粮食,淀粉含量高,糖类物质多,再加上酿酒用水是冰山雪水,这就使得酿出的酒有一股独特的醇和、甘甜味道。
这款酒的香味闻起来十分纯净,打开瓶口,就好像面对了一座雪山,有一股凛冽之气扑面而来,让人为之一振。鼻子再细闻两次,窖香和果香也进入鼻腔,顿时又有春暖花开的感觉。
喝上一口,能够瞬间感觉它的酒体带有北方特有的豪气,醇厚又不失霸气。中段的时候甘甜才会凸显出来,感觉又温柔了,尾段干净,十分利落,就像当然人的性格一样,绝不拖沓。
一瓶50左右的价格,也很亲民,值得尝试。
君中元私藏酒
产自贵州仁怀,酒厂位于赤水河畔,紧邻茅台酒厂,这里独有的微生物环境和气候,是正宗酱酒的风味形成的关键。
酿造人是钓鱼台退休酒师曾传政,师承李兴发(茅台原厂长)。对原料和工艺有着严格的要求。
原料必须采用红缨子高粱,酿造工艺是需要历经整整一年的坤沙工艺,这样才能保证酱酒的品质。为了让酒中醛类等有害物质完全挥发,还需要窖藏6年,才能出酒。
等待如此漫长的时间才能换来一口正宗的酱香酒。打开瓶口,浓郁的酱香铺面而来,倒上一杯,齐眼观察,微黄的酒体澄净诱人,放在鼻下,再仔细闻闻,焦香味和窖底香又被发掘了。来到嘴边,喝上一口,酒体醇厚,顺滑入喉,舌尖萦绕着的酸甜味,令人意犹未尽。
这下,再也压抑不住肚里的馋虫了。一杯接一杯,非要喝个尽兴才行。不用怕喝酒误事,好酒不上头,第二天头不痛眼不花,和平常一样精神奕奕。
以上2款酒有你喝过的吗?你还觉得有哪些纯粮酒好喝不贵,不妨讨论一下!
超市3类白酒,全是香精勾兑酒,有钱人从来不喝,你可能不知道超市3类白酒,全是香精勾兑酒,有钱人从来不喝,你可能不知道
总是买到香精勾兑酒?
那是你没搞懂这3类白酒,在超市上有很多,有钱人从来不喝,你可能不知道。
之一类:原料中出现“食用香料”字样的白酒
所谓香精勾兑酒,其原料表中一定含有“食用香料”的字样。
而真正的粮食酒,里面只要出现粮食就够了。
香精勾兑酒里面食用香料的作用很大,如果没有香料,酒精酒的滋味跟纯酒精没啥两样,不过就算加了香料,也顶多能算是酒精饮料,严格来说,配不得白酒的称号。
第二类:原来种出现“液态法、固液法”的白酒
原料中出现这俩字样的白酒,酒内必含“食用香精”。
其中液态法的原料组成部分是:食用酒精+食用香料+水+食用糖精。
而,固液法的原料组成部分是:70%(食用香精+水+食用酒精)+30%粮食酒。
这2种白酒,均是以香精、酒精、水为主原料,有些喝起来的口感不错,但是毕竟基酒不是粮 *** 华,有条件的话建议少喝。
第三类:瓶身带有“20821、20822”的白酒
20821=液态法
20822=固液法
液态法、固液法和20821、20822的区别:前者是酒精酒的工艺,后者是酒精酒的执行标准号,总的来说,换汤不换药,遇见避开就好了。
小结:香精勾兑酒=液态法=固液法=20821=20822=食用香料。
酒精酒的记号找到了,但是我们学习这些的最终目的就是喝到珍品的粮食好酒,避开酒精酒之后,剩下的全部都是好喝的纯酿吗?
非也!非也!
粮食酒不一定好喝,好的纯酿,一定要满足下面这1个条件!
好喝的纯酿,需要满足的这一个条件是:等级足够高!
等级象征着酒的质量。
有人问,不就是酒精嘛,还有什么等级之分?
其实白酒等级里面包含了很多东西,等级高的白酒就好喝。
因为一瓶白酒里面其中有98%是乙醇+水,2%是呈香物质,等级高的白酒,其呈香物质就丰富,协调得比价合理,没有邪杂味。
相反等级低的白酒,喝起来会有杂味,如苦味、涩味、窖泥味等等。
所以在选酒时,一定要选等级高的纯酿,白酒的等级分为3种,优级、一级、二级。
市场上优级的珍品纯酿有很多,其中不乏有比较实惠的,大家抽空可以去市面上找一找,如果没空,或者自己附近的商超没有,可以给大家分享2个,个个经典纯酿,看看你喝过几个吧:
之一款:君中元私藏酒
酿造人是曾传政,师承茅台原副厂长李兴发。
开瓶喷香,浓郁的酱香绽放在空气中,令人沉醉,醇香怡人。
观其酒液,泛着些许微黄,晶莹剔透,清澈而见底,摇晃酒杯,酒花绵密丰富。
喝上一口,细腻丝滑,酒香布满整个口腔,味蕾瞬间体验了一把味觉盛宴,滋润无比,到中后段时,醇厚甘甜,层次感很丰富,一线入喉,瞬间感觉浑身舒坦,喝一口气,都是淡淡的粮香。
靠着其优秀的酒质,喝过的朋友,大都对它视若珍宝,频频回头,更有甚者,奔走相告。
可惜的是,为了能让老百姓都喝得起好酱酒,忽略了宣传成本,导致很多人不知道,甚至还因为太廉价,频遭质疑,好酒真可惜呀!
第二款:孔府家酒 子曰
产自山东曲阜,是典型的浓香型白酒。
孔府家酒的历史比较悠久,而这款子曰酒,不仅酒质上乘,外观也比较典雅,展现了儒家文化的内涵。
开瓶窖香浓郁,酒液清澈,无色,酒体饱满。
入口非常香,是那种带着焦香、花果香的复合滋味,协调很和谐。
味道很纯正,丝滑顺畅,饮后回香浓郁,中后段有微甜,酒液咽下很顺畅,咽后不久,嘴巴里还有淡淡的余香,回味悠长。
——笔者有话——
以上就是全部的内容了,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最后提醒大家,酒虽好喝,莫要贪杯呀!
别再乱买厨房调味品了!学会看配料表,厨房调味品囤货清单快收好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APP,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巴伐利亚南大王
618大促期间,除了大家电之外,就属日常刚需用品、以及吃食的折扣力度比较大了。
像我家基本一日三餐都是在家做,厨房里的各种调味品用的非常快,所以我平时采买这些比较多。
这次趁着大促,我把自己平时常买的种类全都罗列出来,都是我精选的配料表非常纯净的,还会附上选购技巧及日常好价,建议收藏!
一、学会看配料表,选对厨房调味品
在刚更新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新增了一条准则“会烹会选,会看标签”,着重强调了会看标签。
其实标签就像是食品的“身份证”一样,是我们能最快速直观了解它的方式之一了。
那对于炒菜做饭必不可少的厨房调味品来说,想要吃的健康,尽量别选配料表中含反式脂肪酸、人工色素、食用香精、甜味剂、防腐剂等成分的。
当然那些产品的配料表中,也不会直接标上这些名字,而是换一个名词代替,其实本质都是一样的,大家购买时一定要仔细辨认。
▲我把配料表中常见的那些不好的成分名词,总结在上图中,大家一定收藏好!
购买时除了看成分外,也可以看看配料表的顺序,一般排在最前面的,就是含量最多的,按照顺序依次递减。
像有些防腐剂在配料表末位,添加量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标准执行,其实是没关系的。
而且不加防腐剂的蚝油和酱油,开瓶后必须放冰箱冷藏,尽量快些用完!否则温度高一点就变质了,霉菌的伤害和添加剂不相上下...
至于每个调味品具体的选购技巧及推荐,我们接下来细说。
二、酱油选购技巧及入手推荐
▼酱油4大选购技巧
技巧1:先看配料表,选添加剂少的
酿造酱油必备的原料只有四种:水、大豆、小麦、食用盐。
我在超市走了一圈,发现很多酱油的配料表里可不止这四种,还会有其它的添加剂。
比如用于提鲜的谷氨酸钠(味精的主要成分)、呈味核苷酸二钠(超级鸡精)、酵母抽提物;用于增甜的三氯蔗糖、蔗糖素、甘草酸三钾;用于防腐的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
大家尽量挑选配料表纯净、没有添加剂的酱油。
技巧2:看等级,也就是氨基酸态氮指标
酱油根据国标是分等级的,我们可以看酱油瓶上的等级标注,也可以通过瓶身上的氨基酸态氮指标,来判断酱油质量的好坏。
“氨基酸态氮”堪称酱油的灵魂,它是黄豆发酵时,所产生的纯天然的鲜味物质,它的含量越高,酱油的鲜味越浓,品质越好。
氨基酸态氮≥0.4g/100ml,是三级酱油;
氨基酸态氮≥0.55g/100ml,是二级酱油;
氨基酸态氮≥0.7g/100ml,是一级酱油;
氨基酸态氮≥0.8g/100ml,是特级酱油。
酱油味道鲜美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
技巧3:看执行标准和发酵方式
酱油瓶身一般会标注是酿造酱油还是配制酱油,一定选酿造酱油。如果不明显或没标注,可以看执行标准。
酿造酱油的执行标准是GB/T 18186,而配制酱油的执行标准是SB/T 10336。
跟在执行标准后面的,就是酱油的发酵方式:高盐稀态要优于低盐固态。
因为高盐稀态的用料都是大豆或小麦,发酵周期为3-6个月。而低盐固态的用料多为豆粕和麸皮,发酵周期仅15-45天。
技巧4:看营养成分表中的纳含量
最后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纳含量。因为酱油中都含有盐,一不小心倒多了容易摄入过多的纳,所以购买时,在同样等级和配料的情况下,一定选纳含量更低的。
比如上图这两款,都是特级酿造酱油,但图左的钠含量比图右低了974mg,自然是首选。
总结:0添加+特级酱油+酿造+钠含量低=味道最鲜美、最健康的酱油。
▼推荐入手
①禾然有机特级酱油
参考好价:28.8元/500ml
推荐理由:大品牌,配料表非常纯净,只有水、有机脱脂大豆、有机小麦、食用盐。靠天然发酵就达到了比国标还高的氨基酸态氮含量(≥0.9g/100ml),属于特级酱油。高盐稀态,钠含量568mg/10ml,算比较低的。
我家自用的就是这款,优势在于采用的是有机脱脂大豆,有机小麦,且得到了4国有机认证。有机是指从播种到收割的整个过程不添加任何化学添加剂,比如农药、化肥、饲料添加剂等,吃着更放心。
我觉得它的酱油味很浓,不能直接蘸着吃,平时多用它来炒菜烹饪,还有做照烧汁等。瓶身做了收窄设计,持握舒适。总之成分是真没啥可挑剔的,平时略贵,赶上大促好价一定多囤点!
②遵循自然原酿酱油
参考好价:21元 /500ml
推荐理由:配料表足够干净,只有水、非转基因脱脂大豆、小麦、食用盐。和上面那个禾然比,原料只是非有机的区别。氨基酸态氮含量≥1.15g/100ml,实打实的特级原酿酱油。钠含量570mg/10ml,高盐稀态。
瓶身同样做了收窄设计,另外我发现它和禾然都是同一个制造商
...所以对有机、非有机没特别要求的小伙伴,也可以考虑这款,哪个活动力度大就囤哪个!
③六月鲜轻盐酱油
参考好价:9.9元 /280ml
推荐理由:配料表同样只有水、非转基因脱脂大豆、小麦、食用盐。氨基酸态氮含量≥1.0g/100ml,特级原酿酱油,钠含量306mg/10ml,高盐稀态。
我日常把它当作生抽使,钠含量非常低,鲜而不咸,口感回甘,点蘸、凉拌、热炒都可,多次回购!
它的包装含量非常妙,因为考虑到0防腐剂,所以开封后需要冰箱冷藏,尽快吃完,280ml的小瓶装刚刚好。
另外六月鲜的专利减盐技术,能减盐精准至8g,盐分对比六月鲜红烧酱油至少低45%,家里有娃的可以入手这款。
④京东京造有机酱油
参考好价:18.9元 /1L
推荐理由:看牌子就知道主打性价比,虽是代工,但各项参数真是没得挑。400天酿造,原料只采用有机脱脂大豆、有机小麦、水和食用盐,得到4国有机认证。氨基酸态氮含量≥1.2g/100ml,特级原酿酱油,钠含量520mg/10ml,高盐稀态。
⑤千禾特级生抽
参考好价:16.8元 /1L
推荐理由:我家回购次数最多的一款,这瓶又要见底了...380天特级酿造,原料水、非转基因黄豆、小麦、食用盐。氨基酸态氮含量≥1.2g/100ml,钠含量633mg/10ml,高盐稀态。
在意配料表中采用脱脂大豆的小伙伴,可以选千禾这款,它直接用的黄豆。我个人吃下来,觉得用原粒黄豆酿造的千禾酱油,口感更丰富,我把它既当生抽又当酱油使。
脱脂大豆一般都是大豆经过榨油之后的豆渣,再进行发酵和生产的,成本会低一些,口感相对更加单薄。
⑥中坝口蘑当鲜
参考好价:12.45元/1.08L
推荐理由:产自四川江油的中坝酱油,中华老字号。配料表有水、非转基因脱脂大豆、小麦、食用盐、口蘑。氨基酸态氮含量≥0.9g/100ml,特级酱油,钠含量608mg/10ml。
但它的执行标准是DB5107/T97,仅符合地方标准,比GB/T18186代表的酿造酱油国家标准低一个档次,所以价格便宜。口蘑属于野生蘑菇,味道鲜美,这款酱油在降低盐分和酱油色度的基础上,采用口蘑提鲜,味道比较独特,口感比普通酱油清淡许多。
▼当然它家也有中坝有机酱油可选,成分更纯净,执行标准符合国标,高盐稀态,钠含量712mg/10ml。
三、食醋选购技巧及入手推荐
▼食醋3大选购技巧
技巧1:同样先看配料表,选成分简单的
真正好的酿造食醋,原料主要就是水和粮食,没有杂七杂八的东西。
所以配料表中如果出现冰乙酸(食用醋酸)、焦糖色(色素)、谷氨酸钠(味精)、三氯蔗糖(甜味剂)、苯甲酸钠(防腐剂)、山梨酸钾(防腐剂)等字样,就尽量别买了。
技巧2:看 *** 工艺,优选“固态发酵”的酿造醋
根据2019年底颁布的食醋新国标,已经删除了配制食醋,所以现在正规渠道买到的基本都是酿造食醋,瓶身应该都有显示,国标通用执行标准是GB18187,而那些工业醋行标准是SB/T10337。
不过像山西老陈醋(GB/T19777)、镇江香醋(GB/T18623)、永春老醋(GB/T26531)、保宁醋(Q/BNC0001S)这四大名醋,是有自己的专用执行标准号。大家购买时要看清楚,可不是什么醋都能被称为四大名醋的。
那酿造食醋又分为“固态发酵”和“液态发酵”两种,“固态发酵”大都采用纯粮食酿造,发酵的时间更长,营养更多,是优先之选。而“液态发酵”因发酵时间短,一般都会添加食品添加剂。
技巧3:看总酸度
总酸度这个指标最能说明醋的品质,国标里食用醋的总酸度要≥3.5g/100ml,甜醋的总酸度要≥2.5g/100ml,低于这个标准就别买了。如果总酸度≥6g/100ml,那就可以不标保质期了,能长期储存。
▼推荐入手
①恒顺镇江香醋
参考好价:8.45元/500ml
推荐理由:我家最常回购的一款,四大名醋之一,中华老字号。配料原始纯净,总酸≥5.0g/100mL,固态发酵,性价比高。
记住一定要买恒顺牌的,个人觉得它的味道酸中带鲜,有一股独特的香气。因为配料中加了糖,所以带一点甜,很能提升酸的口感。它不像山西陈醋那么浓烈,我喜欢拌凉菜或做糖醋类菜式时加点进去,味道很棒。
上图可以看到粮食酿造的优质醋,摇晃后泡沫持久且均匀。而如果是配制的化学醋摇晃后泡沫瞬间消散,或者基本没泡沫。
②紫林白醋
参考好价:5.9元/500ml
推荐理由:大名鼎鼎的紫林白醋,配料只有水、大米、白砂糖、食用盐,简单干净。我常买的是4度的,可凉拌、可做菜,也可做苹果醋,酸酸的非常入味,尤其适合做酸辣土豆丝。
如果是买5度以上的白醋,还可用于杀菌消毒,或是 *** 泡菜、腌菜等。
③东湖精酿老陈醋
参考好价:17.5元/500ml
推荐理由:东湖老陈醋,之前去山西玩时在当地感受过,五年陈酿,原料与辅料非常纯净,总酸≥6.5g/100mL,接近天花板的存在。拌老醋花生离不开它,酸味贼浓郁,喜欢正宗老陈醋口味的,一定试试这个牌子。
④保宁国醋
参考好价:23.6元/700ml
推荐理由:四大国醋之一,中华老字号,推荐这款是保宁国醋高端系列,配料纯净,总酸≥6.2g/100mL,放置时间久了也不用担心过期。比起山西老陈醋,它的口感比较清香柔和,还带点回甜,不浓不腻。
⑤广味源大红浙醋
参考好价:8.9元/630ml
推荐理由:我日常吃饺子更爱蘸的一款醋,醋这个东西有时真不是光靠配料表来选,个人口味也会占一定比例。
大红浙醋的优点是我非常爱吃,缺点是液态发酵,配料中含有萝卜红、红花黄,不过这俩是我国允许使用的天然食用色素,非人工色素,可放心食用。
它的味道不像白醋那么直溜溜的酸,也不像陈醋那么浓郁,倒是和镇江香醋有些接近,酸爽清甜,个人更爱。
四、料酒选购技巧及入手推荐
▼料酒2大选购技巧
技巧1:先看配料表
好料酒的原料只有黄酒、水、大米或糯米、盐、香辛料简简单单几样。而不应该有“食用酒精”、“焦糖色”、“谷氨酸钠”、“呈味核苷酸二钠”等添加剂。
酿造料酒的配料表,要么黄酒排在之一位,要么是“水+糯米”。而如果是“水+食用酒精”排在之一位,百分百是配制料酒,千万别买!
技巧2:摇一摇、闻一闻、捻一捻
和我上面给大家摇晃的镇江香醋一样,料酒也可以用此法。优质料酒的颜色是很清亮的琥珀色,摇晃后会产生持久绵密的泡泡。
另外以陈年黄酒为酒基的料酒,闻起来酒香味更浓,而酒精勾兑的料酒只有 *** 性的酒精味。最后还可以用手捻一捻,优质的酿造料酒是有粘稠度的。
▼推荐入手
①老恒和五年陈酿料酒
参考好价:9.6元/500ml
推荐理由:可闭眼入的一款老牌酿造料酒,成分几乎是顶配,无食用酒精和添加剂。一级谷物自然发酵,正宗陈年黄酒为酒基,摇晃后泡沫丰富细腻绵长,闻起来是自然醇香。酒精度≥10%vol,去腥效果不错,性价比非常高。
②古越龙山花雕酒
参考好价:30元/3L
推荐理由:自信点,直接上古越龙山花雕!除了配料表中含有焦糖色这个天然色素食品添加剂外,其它都是优点。
花雕酒本身就属于黄酒的一种,酒性柔和,可当料酒用,尤其清蒸鱼时使用,去腥效果一绝。这款保质期三年,可直接饮用,也可用于烹调。酒精度≥12.0%vol,时间越久越香,有好价可按箱囤。
五、蚝油选购技巧及入手推荐
▼蚝油选购技巧
细看配料表,之一位是水的不推荐
蚝油的优质程度主要取决于蚝汁含量的多少,像上图这种水、白糖、食用盐排在前三位,基本都是勾兑的,它的味道主要来源于谷氨酸钠(味精)、增鲜剂等,千万别买!
追求性价比的话,可以选蚝汁排在之一位,含量在50%以下的蚝油。真正优质的蚝油肯定是蚝汁含量在50%以上,鲜味完全依靠蚝汁的鲜味,无增鲜剂,但价格会贵一些。
▼推荐入手
①千禾蚝油36%蚝汁
参考好价:15.7元/550g
推荐理由:我家目前在用的就是这款,蚝汁占比36%,主打性价比。配料表中含酵母抽提物,一种天然的食品鲜味剂,除此以外无任何味精、色素、防腐剂、增味剂、增稠剂。
我平时拌饺子馅、炒菜、调汁时都会用到它,另外千万记得开封后放冰箱冷藏保存。
②挚诚蚝油70%蚝汁
参考好价:22.4元/260g
推荐理由:蚝汁占比70%的优质蚝油,没有任何味精类增鲜剂,是醇正的蚝鲜味。配料表干净,赶上大促价格,可以入手体验试试。
③沙井蚝油100%蚝汁
参考好价:91.5元/450g
推荐理由:蚝油界的天花板!优势非常明显,100%蚝汁,配方只有蚝汁、水和食盐,所以味道一定特别鲜美!但缺点也很明显,就是贵!大促有好价的话,还是值得一冲的,有值友留言说吃了能飞升?那还不得亲身体验试试嘛
...
六、香油选购技巧及入手推荐
▼香油2大选购技巧
技巧1:看配料表上是否只有纯芝麻
纯正香油的配料表中只有一样:芝麻。
配料表中芝麻只占一部分的,属于调和香油,浓香较低,尤其是含植物油的,不推荐(一般我们去火锅店吃的油就是这种调和油)。
技巧2:看生产工艺,首选水代法
香油的生产工艺分传统水代法和机榨法,像小磨香油就属于水代法生产的香油,低温慢速研磨,可以更大程度的保留香油的香味和营养,但是贵。
那机榨法是用机器来压榨香油,当转速高,温度达到200℃以上时,芳香物质受到了破坏,闻起来就没那么香了,但是价格便宜。
▼推荐入手
①崔字牌小磨香油
参考好价:22元/448ml
推荐理由:小磨香油的标杆,中华老字号,可闭眼入。配料纯净,只做国产的黑、白芝麻,用纯正的水代小石磨工艺,香味更浓郁。炒莱、白灼、蘸油碟时加点,特香!
②金龙鱼小磨香油
参考好价:5.6元/220ml
推荐理由:性价比非常高的一款小磨香油,来自食用油巨头金龙鱼大品牌,配料纯净,水代石磨工艺。达到国家一级标准,香味浓郁,夏天到了,做各种凉拌菜都离不了它,有好价冲!
③鲁花压榨香油
参考好价:14.9元/350ml
推荐理由:鲁花只用白芝麻做原料,它家既有5S物理压榨工艺的香油,也有传统水代法做的香油。我家这款已经用的快见底了,开瓶后香气还蛮浓郁的,吃起来却不腻口,主打性价比。
OK,以上就是本篇的全部内容啦,花了好几天时间,详细整理了酱油、食醋、料酒、蚝油、香油这5大品类的选购技巧,并附上了20款值得入手的单品推荐,大家一定收藏好!
食用香精是食品用香精的简称,是一种能够赋予食品香味的混合物。
食品香料香精是指能够用于调配食品香精,并使食品增香的物质,有利于消化吸收。简介 食品香料不但能够增进食欲,有利消化吸收,而且对增加食品的花色品种和提高食品质量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消费者完全没有必要担心过量使用食用香料、香精会带来安全问题。食用香精在使用时还具有“自我设限”特性,当超过一定量时,其香味会令人难以接受。
食用香精 是参照天然食品的香味,采用天然和天然等同香料、合成香料经精心调配而成具有天然风味的各种香型的香精。包括水果类水质和油质、奶类、家禽类、肉类、蔬菜类、坚果类、蜜饯类、乳化类以及酒类等各种香精,适用于饮料、饼干、糕点、冷冻食品、糖果、调味料、乳制品、罐头、酒等食品中。食用香精的剂型有液体、粉末、微胶囊、浆状等。
现代食品工业为了追求利益更大化,需要添加相应的香精来强化或改善其产品的香味,诱导消费,扩大销售。香精作为一种可影响食品口感和风味的特殊高倍浓缩添加剂已经被广泛应用到食品生产的各个领域,它可以弥补食品本身的香味缺陷,赋予部分食品生动的原滋味,加强食品的香味,掩盖食物的不良气息,香精的这些优点使其日益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随着现代分析技术的发展以及分析手段的不断改进,越来越多香气物质的结构被鉴定出来,尤其是含硫化合物等这样含量微小但对香型却不可缺少的成分被发现后,合成香精与天然香精的香气更加接近,从而使得合成香精产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食品香精已经成为现代食品工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期以来香精一直因其用量少,同时具有自我 *** 的特性,因而不像化学合成甜味剂、防腐剂、色素那样受到人们的强烈关注。然而近二十年来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食品香精并不安全,大部分香精的危害经过长期的积累就会表现出来,这些物质常常危害人类的生殖系统,同时多数具有潜在的致癌性。如丙烯酰胺、氯丙醇等对人体的生殖毒性、致癌性等。因此,世界各国都对香精香料的使用制定了严格的法规加以管理。
简单讲是没有任何害处的。香精只是赋予食品美好的香气,不能多加。因为香精有一个“自域性”——加多了让人闻着不舒服,就象一个女人用了过多的香水,让人觉得味道不愉快一样。食用香精在食品中的添加量是0.1%-0.6%,就是你吃一吨的冰激凌或是饼干,到人身体的香精才1公斤到6公斤,而且香精里面的成分还有载体,一般的香精载体占整个香精的80%以上,载体的成分是酒精,蒸馏水,色拉油等,都是能食用的,所以含有香精的食品是不会对人有什么危害的。
2021全球食用香精香料企业50强,奇华顿、芬美意、IFF霸榜前三2021年FoodTalks全球食用香精香料企业50强(以下简称食用香精香料50强)是由FoodTalks团队策划的项目。本次榜单通过对国内外超过300家企业的信息搜集与对比,评选出此次的食用香精香料50强。本次食用香精香料50强综合考量企业食用香精香料业务的营业额、规模、科研、品牌认知度、以及全球化程度等指标进行排名。
我们希望通过这份榜单,为食用香精香料行业提供一份更加全面的信息地图。关于详细制榜标准,您可在本文第二部分的“制榜依据”中看到。
目录
之一部分:榜单综述
第二部分:制榜依据
第三部分:关于作者及FoodTalks
第四部分:参考来源
一、榜单综述
此次上榜企业中,前三甲依次是奇华顿,芬美意,IFF。根据Leffingwell & Associates发布的市场份额占比数据来看,奇华顿稳居之一,芬美意、IFF和德之馨紧随其后,仅这四家便已占据了全球香精总市场的约45%的份额。<2>
其中,奇华顿在2020年收购了美国香精公司恩格乐(Ungerer & Company)。IFF在2018年5月以71亿美金的价格收购了以色列天然香精原料巨头Frutarom,并在2021年初完成了和杜邦营养的业务合并。排名第五的Kerry在2021年3月宣布完成对国内咸味香精巨头天博配料母公司的收购,扩大了其在亚太地区的咸味香精产品线布局。
此次入榜的企业,中国25家,美国8家,日本和法国各4家,德国3家,瑞士2家,爱尔兰、印度和西班牙各1家。由于海外企业的可参考信息不足,本次中国企业上榜数量较多,其中华宝以2019年中国市占率*约4.9%的数据排名中国区之一,位列本榜第11位;爱普以2019年中国市占率约1.7%居中国区第二,位列本榜第13位。(*市占率皆根据2019年该公司香精香料营收占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所得的2019年中国香精香料行业市场规模计算得出)<18>
全球食用香精香料企业50强
二、制榜依据
本次2021年全球食用香精香料50强榜单综合考量企业食用香精香料部分的营业额、规模、科研、品牌认知度、以及全球化程度等指标进行排名。关于食用香精香料的产品标准,我们参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文件GB30616-2020的定义内容,同时还有北美FDA的21CFR501.22标准文件以及欧盟的REGULATION (EC) No 1334/2008标准文件,以确保入榜企业的业务范围的一致。(了解标准文件请戳这里)
为确保排行榜企业的全面性,我们基于下方已列出的参考来源中的<7>到<17>,共调查了300多家企业。同时,为方便大家理解本次的入榜依据和数据来源,特说明如下:
a) 上市企业业绩我们仅统计业务相关部分(即,仅食用香精香料业务相关营业收入,采纳标准主要参照国标文件及国际标准文件),且企业业绩主要来源于企业年报。
b) 基于之一条原则,上市企业年报中,我们仅采纳细分类目相关部分业绩;针对部分上市年报中业绩数据不够细分的问题,我们通过联系企业,询问内部数据来作参考。另外,在企业年报中,如主营产品应用于食品,则我们会将其判断为食品相关业务计算在内;如不是,我们会排除此项数据。
c) 未上市企业由于大部分未公布营业额及具体营收构成,因此通常情况下默认通过产品比重估算业绩,并结合已得知的产量、专利数等其他维度数据综合考量。若主营业务中有其他非相关类目业务,并且可能占据3/4及以上且不是为人熟知的业务的(主观判断),该企业将不加入本次排行。
*货币单位与汇率标准:
排行榜内统一货币为人民币,单位为亿元。海外企业2020年业绩数据统一按照2021年2月25日汇率进行换算。
汇率对照
三、参考来源
<1> Statista (2019) Market share of the global flavors and fragrances industry in 2019, by leading vendors
<2> Leffingwell & Associates. (2017). 2013 - 2017 Flavor & Fragrance Industry Leaders
<3> 中国调味品协会(2009)《食用香精香料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4> 国家卫健委(2020)GB 30616-202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用香精
<5>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the Council of the European Union. (2008). REGULATION (EC) No 1334/2008
<6> FDA. (2020). CITE: 21CFR501.22
<7> 浙商证券(2020)《华宝股份深度报告》
<8> 未来智库(2020)《香精香料行业深度报告:消费飘香,龙头掘金,国产崛起》
<9> 嘉肯行业研究部(2020)《2020年中国香精香料行业市场竞争分析报告》
<10> 食品商务网食用香精香料供应商列表
<11> 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食用香精香料参展供应商列表
<12> 中国轻工业协会(2019)《中国轻工业十强企业评价结果公告》
<13> 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第六届理事会成员名单 (2019)
<14> 食用香精香料专业委员会单位名单 (2020)
<15> 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单位名单 (2020)
<16> MarketWatch. (2021). Custom Flavor and Fragrance Market 2020 Global Leading Companies Analysis, Revenue, Trends and Forecasts 2026
<17> Leffingwell & Associates. (2017). Flavor & Fragrance Companies
<18> 前瞻产业研究院. (2020). 2020年全球各国香精香料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19>华栋香精此处根据华栋(中国)有限公司旗下增城华栋咸味香精与广州华栋甜味香精的综合数据更新至排名29
如果你有在酒厂上班的亲戚,在与他攀谈白酒的时候他会告诉你“少喝牛栏山”,因为牛栏山虽然是远近闻名的名酒,但其身份依然是香精勾兑酒,像这种“内情”,也只有酒厂员工才知道。
现在随着人们对“食品添加剂”的进一步认知,很多曾经被标榜成“纯粮酒”的勾兑酒浮出水面,其中不乏有熟悉的面孔,比如说四川名酒绵竹大曲、老朋友“老村长酒”等等,除了这几种酒外,酒厂还有这3种酒,自己员工都不喝。
不仅是香精勾兑的,而且口感很差,看看你喝过没有?
之一种:名不副实“大曲酒”
大曲好酒有很多,比如说洋河大曲、宝丰大曲等。但大曲和纯粮根本不沾边,许多打折大曲名号招摇过市的白酒,实际上都是香精勾兑酒。
大曲指的只是“曲药”,也就是帮助高粱发酵的,并不能觉得白酒是不是纯粮食酿造的,而且大曲也并不是比小曲和其他曲药好,只是白酒的酿造工艺使然,需要大曲去发酵,需要大曲增香等。
而不少酒厂正是看中的“大曲”这个概念,与纯粮进行混淆。所以不少酒友都默认纯粮酒就是大曲酒,但抱着如此念头买到的,很有可能是一款香精勾兑酒!
第二种:“茅香”散酒,茅香原浆酒
所谓的茅香,其实就是茅台香,不过是因为某些原因现在提起来就显得很隐晦。很多散酒店都卖茅香白酒,价格只有几十元一斤,相对品质好,窖藏年份久的也只要刚过百的价格。
但是想要喝到地道的茅香风味,却要至少1499去买茅台酒。
如果几十元就能复刻茅香,那茅台也不可能成为万亿市值的酒企,茅香的背后其实就是用到的“茅香”香型勾兑,其味道、品质对比真茅台都差的远。
第三种:一字之差的“傍牌酒”
牛栏山十几元一瓶,而且已经是成本压缩到极致的结果;它的假酒、傍牌酒是什么成分相信不用多说了。傍牌酒的真面目其实就是“没钱贴牌”的酒,包装做的极其相似去冒充名酒,上到五粮液下到牛栏山全都有。
而且基本上套路都很相似,都是酒瓶差不多,而酒质却是食用香精与酒精勾兑的,这种酒买一次后悔,买两次心碎,但第三次还是能买到。
因为套路多变,虽然换汤不换药,但是人家换酒啊,注意辨别白酒产地。
想要买到好白酒,真要听听酒厂员工的推荐;笔者认识的一位从业30年经验的老酒师,经常买自家酿的酒,酒质好酒还便宜,如果你也想喝这种级别的好酒,可以试试这款风云酱父封藏
酱父酱香——茅台原厂长李兴发嫡传酱酒
这款酒酿造与贵州茅台镇核心产区,酒质是酱香之父李兴发亲传的技艺酿造的,酒质是毋庸置疑的;而且是李兴发唯一的儿子李长寿亲自操刀,品质靠谱。
工艺上在坤沙工艺上改良,用红缨子糯高粱为原料;辅以赤水河水;经过三高三长工艺,不仅使用了大曲工艺,而且还是高温大曲,口感在上一层楼;而且为了满足老酒友对于老酒的需求,这款酒还要再窖藏5年的时间。
之后为了塑造口感,再用5年酒体在与科学勾调法与12年的酒体进行勾调。
这套勾调法正是李兴发在任茅台酒厂老厂长的时候,归纳总结出的,在当时不仅解决了茅台酒质不稳定的问题,更是直接提升了茅台的酒质。
如此品质的酱酒,自然茅系风味十足;入口酱香突出,酒体挺拔老熟透。
食品添加剂系列——食品用香料说起香料,大家可以说再熟悉不过了。在日常炒菜,不管是炖、煎、炸、涮,香料能让饭菜可口不少。
但今天我们说的食品用香料,大家可能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见它,说陌生,是因为我们经常疑惑,这些香料到底是怎么 *** 出来的?尤其是大家对于食用香精的安全性,一直存在担忧。今天,咱们就聊一聊食品用香料。
说香料,就先说说香辛料。
图1 现在做菜少不了香辛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调味料
其实很多人把食品用香料跟香辛料搞混了。从分类上来讲,香辛料属于原料,不属于食品添加剂,但香料属于食品添加剂。从来源上来讲,很多食品用香料来源于香辛料,是从香辛料中提取出来的。只是由于我们的日常习惯,有时候一说到香料,我们都默认为是香辛料。这就类似于我们平时说的盐,跟化学中的盐,其实并不是一回事。
在执行标准上,香辛料的使用执行的是《GB/T 15961 香辛料调味品通用技术条件》,而食品用香料的使用执行的是《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目前,已规定的香辛料共有58种。
香辛料的历史由来已久,因为它关系到我们的吃饭问题。如果你真的像穿越剧里演的那样回到古代,以我们现在刁蛮的小嘴儿,估计你很难活到第二天,更别提什么轰轰烈烈地去爱一场了。先不说古代能吃的食物种类严重不足,就单单没油没盐的日子就能让你发疯。在古代能吃饱饭就不错了,想吃点美味饭菜,那你都得祈求祖坟着火!
其实中国食用香辛料的食用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也就是神农尝百草的故事。当然,神农尝百草就跟我们历史当中的 *** 开天辟地一样,毕竟都只是个传说而已,真正有能让人信服的文字记载,基本都是在夏商周以后了。比如在《楚辞》中就提到“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香。”这里的蕙、兰、桂、椒其实就是香辛料。
图2 楚辞中提多了多种香料
再比如胡椒。“胡”,说明这不是中国本土特产,而是舶来品。汉朝打通丝绸之路,开辟了中国与世界的贸易之路,各种外来商品大量涌入中国,这其中就包括胡椒。但那时候的物流费可是贵得很,你想商队一路上风风雨雨不说,还要担心劫道的,说得夸张一点,那真的是拿命在做生意,所以价格也是非常的贵,普通老百姓还真的支付不起。胡椒在现在是再平常不过的香辛料,但在那时可是真正的硬通货。喝个加了胡椒的羊肉汤,那是有钱人才能享受的待遇。
图3 《长安十二时辰》,胡椒在那时可是硬通货。宰相元载被抄家,搜出800石胡椒,可见胡椒多么珍贵。
随着历史的一步步往前走,慢慢地更多的香辛料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了。茴香、八角、桂皮、白芷、芫荽(yán sui)等都慢慢被我们炒进了菜里。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葱姜蒜其实都属于香辛料系列,当然大葱可能特殊点,因为它也是菜。但不管怎么说,这些带有特殊香味的植物,确实让我们的饭菜口味有了质的飞跃。
接下来,我们再说说食品用香料是怎么一回事。
- 先看定义
在《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以下简称GB 2760)中,食品用香料的定义是并入在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中的: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食品用香料、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也包括在内。
从定义中,我们就能看出,食品用香料就是属于食品添加剂,这是它跟香辛料的本质区别。它的使用要求,在GB 2760中,单独设立了(附录B 食品用香料使用规定)。
- 食品用香料的分类
在GB 2760-2007版本中,食品用香料分为三种:食品用天然香料(328种)、食品用天然等同香料(1002种)和人造香料(198种)。
但从GB 2760-2011版开始,以及现在使用的GB 2760-2014版本中,食品用香料分为了两种:食品用天然香料(393种)和食品用合成香料(1477种)。
食品用天然香料
图4 天然香料源于天然提取,看名字基本就知道天然原材料是什么
我们看看GB 2760中规定的部分允许使用的食品用天然香料名单,你会发现,名单中并没有八角、丁香、茴香、蒜等香辛料,对应的是各种XX油、XX酊、XX树脂等。
食品用天然香料,顾名思义,都是从天然存在的动植物香辛料中提取的香味物质。提取的 *** 有很多,得到的制品形体也不一。比如各种油、浸膏等。
食品用合成香料
图5 合成香料,满满的全是化学名,联想不到天然原材料
从表中我们看出,合成香料基本上全是化学名称了。这些人工合成的香料,有的在我们的天然香料中是真实存在的,或者是模拟天然物质合成的,也就是以前版本中提到的天然等同香料;而有的则完完全全是天然香料中没有的,甚至在自然界中不存在,完全人造的,也就是以前版本中的人造香料。人造香料也是争议更大的一类香料。
食用香精与食品用香料
有人想起来了,文章最开始提到了食用香精。我们平时在超市购物,饮料、糕点等配料表中经常看到的是食用香精,一般是在配料表的最后一项。但我们很少看到有标注食品用香料的。那么食用香精与食品用香料究竟又是什么关系呢?
先说结论:食用香精其实就属于食品用香料,或者说食用香精是由食品用香料和其它附加物(溶剂或载体等)调和而成的。
图6 这一段可能有人看了会迷糊,明明是食品用香料的使用规定,正文中怎么又蹦出个食用香精?
食用香精是指由香料、溶剂或载体以及某些食品添加剂组成的具有一定香型和浓度的混合体。说到“精”字,在汉字中解释为精华,用通俗的话讲,就是浓缩的。所以香精的香味浓度非常高,只要小小的一滴,满屋都是清香。
那为什么不直接用香料,而用香精呢?这是因为香料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各种食品的独特风味其实是由许多独特风味相辅相成而形成的,但通过各种方式获得的天然香料,在处理过程中往往会丢失一些成分,使得香料制品不能真实的反映当初原料中的风味,所以不能直接用于加香。
所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香料是不能直接使用的,人们采用不同的香料模仿天然的香味,由此产生了食用香精。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食品配料表中看到最多的是食用香精的原因。
关于食品用香料的争议
- 安全性
这是很多消费者关心的问题,尤其是对合成香精,仍有很多人比较担心其安全性。其实,无论是天然香料还是合成香料,都是经过验证,没有食品安全危害的。这也是为什么除了某些特定产品不允许添加食品用香料外,其它产品都可以按生产需要适量添加食品用香料的原因。
图7 以上食品,是不允许添加食品用香料、香精的。
- 食品造假
先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你在超市里买一瓶水蜜桃味的饮料,看一下配料表你可能会发现,里面压根儿就没有水蜜桃,而是单纯地使用食用香精呈味。这时候你肯定就会不满:不是说水蜜桃味吗?水蜜桃呢?让你自己给造了?这不明显是坑人吗?
在消费者看来,这就是 *** 裸的造假蒙人。先不说食用香精有没有危害,单就以香精味代替水果原有气味,大多数消费者就不买账。
但不管你服不服,生产厂家还真就不算造假,这类饮料有一个专属名词:风味饮料。
在《GB 10789 饮料通则》中,对风味饮料的定义为:以糖(包括食糖和淀粉糖)和(或)甜味剂、酸度调节剂、食用香精(料)等的一种或者多种作为调整风味的主要手段,经加工或发酵制成的液体饮料,如茶味饮料、果味饮料、乳味饮料、咖啡味饮料、风味水饮料、其他风味饮料等。
看到这定义,你的想法可能和大多数人一样,这不就是妥妥的食品添加剂勾兑吗?这就类似于酿造酒与勾兑酒的区别。
- 之一个争议的焦点其实在于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上!按照GB 2760的解释,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为: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 然物质。食品用香料、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也包括在内。
注意“改善”二字!什么叫改善,按照字面理解,是在原有物质基础山,改变原有情况使其更好。如果没有原有物质,又何谈改善二字?这不就是造假吗?
针对这一尴尬情况,很多饮料生产企业不得不做了一些配方上的改变。你在购买很多饮料的时候,会发现某些饮料用的最多的 *** 其实是添加少许的浓缩果汁,但基本用量很少。尽管用的少,但你不能说我没有
- 另一个争议的点是食用香精的滥用。之所以有争议,其实还是因为食用香精的使用范围问题。在GB 2760中讲得很明确,除特定食品,食品用香料、香精在各类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图8 食品用香料、香精的使用范围规定
这里注意对B.1.2的理解,很多厂家滥用食用香精其实是对这一条款的错误解读。
这一条款包括三层含义:
1. 某些特定食品坚决不能添加食用香精,就是图7 中所列举的食品名单。
2. 除以上列举食品,其它产品可以按生产需求适量添加。
3. 某些特殊情况也不能随便添加食品用香料。
例如在2011年9月,北京查封多家“蒸功夫”包子铺,原因是媒体报道商家在包子馅中添加了食用香精。但关键问题在于,并没有明文规定,包子馅中是不能添加食用香精的。所以严格来说,包子馅中添加食用香精并没有违法。
再比如2010年7月,媒体曝光“五常香米”竟然是使用其他种类大米添加食用香精生产出来的。这就是严重的食用香精滥用问题。因为在GB 2760中明确规定,大米属于不得添加食品用香料、香精的食品。只要添加,就属于违法。
总结
1. 食用香辛料不是食品用香料,二者不可混为一谈。香辛料属于调味品原材料,而食品用香料属于食品添加剂。
2. 食用香精属于食品用香料,或者说食品用香料属于食用香精的原料。
3. 在食品加工中绝大多数情况下用的是食用香精,直接使用食品用香料的很少。
4.生产厂家之所以使用食用香精,主要是出于口味及成本的综合考虑。汇源果汁确实是纯果汁,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口感及价格上,汇源果汁确实没有优势。这也就造成了汇源果汁的尴尬地位,明明是好东西,却终究败给了大众消费饮品。
5.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一点,食品用香料的安全性其实非常高,我们真的没有必要对食用香精如此的排斥。
标签: 食用香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