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树简介100字,银杏树简介100字

牵着乌龟去散步 万象 39 0
河南唐河:千年银杏树的往年旧事


源潭何庄银杏树。旁为小庙。

在河南省唐河县城东北12公里泌阳河北岸的源潭镇何庄村,有一株近千年的古银杏树(俗称白果树)。树高25米,径围周长5.9米,大树主干高5.5米处分出六大分枝,向四周及上部蓬起,树冠遮荫地面约2000平方米。树下有一眼古井,其水甘甜,为村民们生活用水和菜园浇菜所用。几百年来,银杏树枝叶茂盛,树形优美,清早树冠上晨雾萦绕,远眺似白云笼罩。若春夏雨后天晴,登上城内泗洲塔向东北方向瞭望,在平坦辽阔的原野上,显得格外瞩目,一二十里外仍能看到银杏树的倩影。据河南省古树专家测定,树龄大约800至1000年之间,为目前唐河县树龄最长、树体更大的一株古树。1981年,被唐河县人民 *** 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高大的银杏树郁郁葱葱

20世纪80年代,我曾在源潭镇 *** 工作,每次下乡路过此地,都要到这株古树下看看,领略那高大雄伟的风姿,感悟她深厚的历史文化,聆听村中老人们关于白果树的神奇传说,对白果树有着由衷的感慨和崇敬。

关于白果树的来历,当地村民中一直流传着这样的传说:元末明初之际,江浙一带遭遇兵燹灾荒,百姓流离失所,一名叫何老贵的老汉带领家人,逃荒流落至唐州泌阳县(今唐河县)。恰逢该地区经过宋金百年战乱,地旷人稀,官府正在实行优惠政策招徕流民,开展军屯民屯,垦荒种地,发展生产。于是,何老贵一家就在泌阳河北岸搭茅庐定居下来,他除了耕种田地外,农闲时间还在河上打鱼、摆渡,服务两岸过河村民,日子倒也过得不错。有一年泌阳河涨大水,从上游比阳县(今驻马店市泌阳县)境白云山冲下来一棵白果树苗,说来也怪,树苗冲至岸边何老贵船旁也就不动了,老何看到漂来的这棵青枝绿叶、树干挺直的白果树苗,裹挟在泥沙浑水之中顺河漂流,他不由得联想到自己从江南流落到中原唐州的坎坷经历,顿生怜悯之情。于是,何老贵就将树苗捞起,带回家栽在居住的茅庵旁。

白果树成活后,在何老贵一家人的精心呵护下,生长旺盛,枝叶繁茂。有一年的寒冬深夜,两个盗贼来砍伐白果树,他俩折腾了一个多时辰,又是砍,又是锯,到天破晓时这株碗口粗的白果树还没砍倒,往树上一看,树干上连个斧锯的痕迹都没有,两个人吓坏了,便以为是神树,正要收拾工具逃跑时被何家人捉住送至县衙。此事传开以后再没人敢动它了。其后,随着人口增多,村庄的扩大,白果树下也成了历代村民们夏季遮荫乘凉和说书、唱戏等娱乐活动的更佳场所。

一棵白果树,历尽千年沧桑,记录着时代的历史,见证着社会的发展,也留下了很多美好的传说,村民们每每谈起,依然津津乐道。民国初年,唐河一带匪患丛生,某日傍晚,北乡一伙20多人的杆匪声言要攻打何庄,当行至村北3里宋沟村东时,顿时停止不敢前进了。土匪们老远看见何庄村东头白果树上有百余盏灯笼,耀眼明光,心想村民肯定有所准备,匪首在北边坟地里虚放几枪后便带着杆匪们撤走了。村人说这是白果树为保护何庄乡民而显灵,但究竟是何人怎样系上的灯笼却一直无人知晓,村民们仍然相信是神灵的作用,认为是白果树的功劳。

这件事虽然带有玄虚的成分,但后来发生的另一件事则是千真万确的。1945年6月,盘踞在唐河县城的一队日本鬼子到源潭街扫荡后回城途中,受到何庄“民先”队员何永立组织的地方武装的伏击,毙伤10余人。后日军到何庄进行报复性烧杀,有一位在白果树旁种菜的何姓村民未来得及提前撤离,日军进村时他急忙攀爬到白果树上,藏在茂密的枝叶丛中,才逃过一劫。日本侵略者在何庄烧毁民房300余间,打死打伤村民10人。白果树见证着日军的残忍暴行,家仇国恨成为何庄人心头抹不掉的沉痛记忆。


银杏树简介100字,银杏树简介100字-第1张图片-

树干周长近6米,五人难以合抱


人站在大树下,显得非常渺小

1958秋,大炼钢铁运动中,在砍光村中的大树之后,干部们又盯上了这棵大白果树。于是派十几人提着锯和斧头来锯树,由于树大,锯子根本就拉不开,锯了几下就拉不动了,像长进去了似的,怎么也拔不出来。用斧头砍,没想到被砍处竟流出了鲜红汁液,树上还掉下来几条小蛇,众人吓得一哄而散。有个人说,听老人们说过,白果树很神奇,几百年的古树怕是成精了吧!咱们还是算了,就说锯不成找干部们交差去吧。据说,拎斧砍树的那个人,不知是吓里或是心理压力大,不久后竟大病一场。于是便有了“砍不倒的银杏树”之说。

时光荏苒,岁月沧桑。几百年过去了,村民们终日与白果树为伴,辛勤劳作、繁衍生息,和谐相处。当初的何老贵一家,如今已繁衍成为1800多人的大村子——何庄。而白果树也在近千年的沧桑轮回中历经风霜雨雪,越发壮观。1975年8月,唐河、泌阳河发生百年不遇特大洪水,何庄村房倒屋塌,不少村民攀爬到白果树上得以救命。洪水过后,何庄北迁1.5公里高处另建新村,而与之相伴了几百年的白果树,仍然巍然耸立在泌阳河畔,成为何庄人的精神寄托和心灵家园。

2016年6月5日夜晚,唐北源潭一带遭受大风暴雨袭击,白果树因枝叶茂密,向东南方向一大分枝被大风甩劈;2019年8月1日下午4时左右,暴风雨再次袭击唐北一带,致使白果树中股干枝受损劈折。其后,县文物和县林业部门及时组织古树专家对银杏树进行修复加固。千年银杏树遭此两次暴风雨袭击,虽略显沧桑,但依然苍郁遒劲,屹立于唐北大地,换发着勃勃生机,以其独有的厚重文化魅力,成为唐河县一道亮丽的风景。


2018年9月24日(农历八月十五)唐河县历史文化研究会源潭分会在银杏树下举行之一届农民节民间文化艺术展演


银杏树遭遇暴风雨袭击后,县林业部门聘请古树专家进行了修复加固


作者简介:李中群,网名:唐河岸边,唐河县桐寨铺镇人。县人大退休干部,现任唐河县历史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从事县域历史文化的研究。2011年来,在《石柱山》《唐州风》《唐河文史资料》等刊物发表文章100余篇。参与《唐河胜迹》《 *** 唐河县历史(第二卷)》《唐河革命老区发展史》《史韵唐河》《漫话唐河》《南阳历史文化词典(唐河县部分)》《唐河县地名志》等书的编纂工作。

浮来山:天下银杏之一树,树龄将近4000年

浮来山又名浮丘,位于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城西6公里处,海拔298.9米,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国际绿色人文景区。这里冬暖夏凉,气候宜人,有“天然森林氧吧”之称,是夏季避暑胜地,冬季休闲佳处。

浮来山风景区是由飞来峰、浮来峰、佛来峰鼎足而成,三峰拱围相连形似卧龙,独具清雅灵秀之韵。景区集游览、餐饮、娱乐、购物、健身、古地质遗迹、古文化圣地为一体,景区内有八观、十二景、三泉、四园。修竹奇木,居谷繁茂,怪石嶙峋,溪流潺潺。

主要景点有千年古刹定林寺,为我国最早的文学评论家刘勰故居所在地;天下银杏之一树,树龄近4000年,堪称生物界中的活化石;校经楼,为刘勰遁迹校经藏书之处;三教堂,为山东省唯一的一座三教寺;千年古观朝阳观,相传高道张三丰曾在此炼丹传道;华人寻根馆,展出了以被列入世界吉尼斯纪录,具有8000年树龄的檀根王为代表的50余件根雕艺术品;景区内还有目前全国更大的室外五百罗汉群塑像群,自然动物区,隆重推出老 *** 马、驯狮等大型特色动物表演及高山滑草和采摘果实等众多参与性项目。

“天下银杏之一树”在山中定林寺前院中央,树高26.7米、干粗15.7米,8人伸展双臂方能合围。据专家考证,此树至少已有四千多年历史。占地600多平方米,至今仍枝繁叶茂,生机盎然,堪称生物界中的“活化石”。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对此树进行专题研究并向全世界播放了其近影。

刘勰(约465年—卒年不详),字彦和,祖籍东莞郡莒县(今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东莞镇沈庄)人。南朝梁时期大臣,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刘宋越骑校尉刘尚之子。《文心雕龙》是刘勰撰写的一部理论系统、结构严密、论述细致的文学理论专著,全书共10卷,50篇,以孔子美学思想为基础,兼采道家,全面总结了齐梁时代以前的美学成果,细致地探索和论述了语言文学的审美本质及其创造、鉴赏的美学规律。

(据省旅游官网等资料整理报道)

银杏站成一树树风景

《青烟威文学》图片/诗文:李武兵

诗歌:银杏站成一树树风景

春天,银杏一树树绿装

掩映在相似的颜色中

并不那么醒目

而在初冬的季候里

披满身金币的光芒站着

一树树都是大院里

惹眼的风景

金黄金黄的成熟

风一摇,落叶纷纷

又是满地金币铺就的富有

寓意吉祥

走在落叶的小路上

好想双手抓起它们

抛撒一阵阵金雨

孩童般嬉戏

望着挺拔的银杏树

暮年的感觉不翼而飞

生命又逢黄金期

李武兵简介:

原名李武斌,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著有《李武兵抒情诗选》(上下册),散文集《太阳鸟》,长篇纪实文学《自然之子》等。

壹点号奎先达坂西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湖湘自然历丨年轮里的故事⑤2500年前,古越人种下这棵“湖南银杏王”

2022年3月16日 星期三 惊蛰第12日

东安县千年古银杏 岁月缓慢悠长,千年只是半生。

东安县南桥镇马皇村罗汉山上,有一棵古银杏,传说是春秋战国时期当地的古越人所种,距今已有2500年。

此树胸径3.84米,树高25米,冠幅21米,曾历经风雨,主干中空,四面透风,可谓“洞内可望月,满目皆沧桑”。据当地资料记载,古树原高60余米,明末清初时曾遭雷击,树干被拦腰击断,撕裂至根际,树梢架落在距树根55米远的山包上,如架天桥。

树大招风,这棵古银杏偏又长在山坡上。专家曾说,如不及时加以保护,它最多还能存活200年。

马皇村村民对此树爱护有加。村里专门制定村规民约,规定古树属于集体所有。如此一来,古树成为全村人的“家树”,破坏、损毁古树的行为渐渐被制止。

如今,古树枝繁叶茂,宛如翠伞。深秋时节,满树金黄,犹如一柄金色华盖。据村民介绍,这棵古银杏每年能挂果千斤。到果实成熟的时候,全村老少择吉日聚集采撷,如过节一般。

【小名片】

银杏(Ginkgo biloba)是银杏科银杏属乔木,高达40米,胸径可达4米。银杏为中生代孑遗的稀有树种,为中国特有。东安县千年古银杏生长缓慢,已进入衰老阶段,干径增粗极慢。古银杏的果实——白果所蕴含的营养价值非同小可,为普通银杏数十倍之高。据中国林学会银杏分会统计,在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300多个县、市都有银杏古树分布;100至999年生古银杏约有6万株,千年生以上古银杏约有500株。

文/刘奕楠 图/湖南省林业局提供 设计/李真明 智库/曹基武 统筹/周月桂 特别支持/湖南省林业局

<责编:奉永成>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你好,树先生丨火烧不死雷击不灭,1700余年古银杏仍披“金装”

视频加载中...

封面新闻记者 于婷 视频拍摄剪辑 罗彬月 徐瑛蔓 邓景轩

几丝秋雨、几阵北风,遍布天府蓉城的市树银杏在转眼之间,就呈现出令人温暖沉醉的满眼金黄。每到这个时节,成都人的手机里一定少不了成片“银杏”的美照,如果再恰逢今天这样的冬日阳光,那有银杏的地方就将成为大家不约而同的“打卡目的地”。虽然受到大家轮番“阳了个阳”的影响,今年银杏树下的身影明显减少,但这也不妨碍它准时呈现自己的美丽。

近日,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发布2022成都银杏观叶指数。目前,成都大邑县白岩寺、崇州市罨画池、都江堰市金羊村等地的银杏观叶指数已达到Ⅲ级,是观赏的更佳时期,其他知名银杏观赏点位如人民公园、望江楼公园、百花潭公园等的银杏叶观赏指数已达到Ⅱ级,叶片较多变黄,适宜观赏。

银杏树是成都市的市树,冬日里换上“金装”的它,绝对是成都人的心头爱。而成都之所以能随处可见银杏树,背后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成都的地理位置十分关键。成都地处四川盆地,在青藏高原的过渡地段,拥有着山地、平原还有丘陵等丰富的地形;其次成都的海拔高差也非常大,达到5000米,降雨量充沛,四季分明,这些都为银杏的生长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根据成都市银杏树叶的色相变化过程和市民的观赏习惯,成都市公园城市植物科学研究院专家组对全市主要银杏观叶点位进行全时段观测,并制定了2022年公园城市银杏观叶指数。

“银杏为银杏科银杏属落叶乔木,温度是影响其黄叶和落叶的重要因素。”成都市公园城市植物科学研究院院长刘晓莉介绍。银杏叶片里含有很多色素,人们看到春天的时候银杏叶是绿色的,这时就是因为银杏的叶片里面叶绿素含量比较高,到了秋冬季节,温度降低,光照也比较好,这时银杏内的叶绿素会分解。叶片里面还有另外一种色素叫做类胡萝卜素,在秋冬季节,叶绿素的分解会比类胡萝卜素更快,银杏叶片会呈现出黄色。

此外,从地理位置来看,银杏受所处地“小气候”影响,即便是在一个城市,不同位置的银杏变色速度也不尽相同。例如,位于开阔地带或风口的银杏树,白天得到更多阳光,夜晚遭受冷风吹打,变色程度更加明显;其次,同一地段的银杏树因个体差异,变色速度也会有不同,比如有些银杏“身体”好,能经受更久更强的折磨,叶片变黄的速度就会较慢。

银杏为何被称为植物界的“活化石”?

2021年,成都曾发布“天府十大古银杏”,其中,青城山天师洞银杏树龄最久,长达1900多年,树龄最少的,据估算也长达1000多年,均为成都有名的古树名木。据了解,作为一种植物,银杏门下只有1个纲——银杏纲;该纲之下只有1目——银杏目;银杏目下也只有1科1属1种——银杏。也就是说,现代的银杏没有任何现存于世的亲属物种,因为它所有的亲属都在两亿七千万年以来的无数场“浩劫”里,消失在地球舞台上了。据科学家研究,银杏大约起源于3.5亿年前,化石的证据也表明银杏当时可以说是地球上的一个优势物种,从亿万年前的银杏化石可以看出,那个时候的银杏叶片结构和我们现在看到的银杏叶片基本上是一模一样的,所以它能被称作“活化石”。

图据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 *** ,报料 *** :3386405712】

一棵2500岁的树,一刻金色浪漫

乡村度假研学游

线路简介:重庆市巴南区二圣镇集体村以万亩梨园、白象山茶园及云林天乡四季花海为载体,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游。王良故居及纪念馆所在地綦江区中华村人文底蕴深厚,境内有“凤冠石”“綦风士气”题刻,有始建于清朝、四合院布局的古建筑及芙蓉书院。南川区以金佛山古杜鹃公园、头渡镇方竹村、德隆镇银杏村、德隆镇茶树村为载体,推出金佛山178环山自驾线路,方竹、古银杏、杜鹃王、银杉、古树茶被誉为“金佛山五绝”。

行程路线:巴南二圣镇集体村→王良故居及纪念馆(中华村)→金佛山古杜鹃公园→头渡镇方竹村→德隆镇银杏村→大观原点

插画:呱咕

自古以来,文人对银杏树赞美有加。1942年,郭沫若在重庆《新华日报》发表散文诗《银杏》,用充满感情的笔触讴歌银杏树的端直、蓬勃、坚牢,意在唤起民族斗志。

如今,重庆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银杏树,尤以南川区德隆镇的古银杏最为有名。据说德隆镇的银杏树总量达3000株,其中更大的一株树龄约2500年。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怀揣满满的期待,我决定去德隆,与银杏来一场约会。

下了车,我们沿着水泥公路往上走。远处隐隐可以看见几户人家,周围是金灿灿的一片银杏树,宛若藏在深山的“黄金乡”。

德隆的银杏树果然名不虚传,粗大的树要三四人才能合围,也有细小如碗口粗的,无一不身披金甲,在周围的大山绿树中,格外引人注目。站在银杏林中,磨盘粗的银杏树成排生长着,树干笔直,树枝粗壮,树叶遮天蔽日。脚下的大地也似穿上了金色的霓裳,隐约透出些许深绿色的苔藓,能嗅到一股植物夹杂泥土的味道,清新宜人。

太阳钻出来了,灿烂的阳光从稀疏的银杏叶穿过,无数束粗粗细细的光柱从天而降,把飘荡着轻纱般薄雾的林子照得如同仙境。漫步林间,片片黄色的银杏叶中,间或还能看见橘红的果实,仿佛一串串风铃挂满树梢。

铺天盖地的璀璨金黄是那样惊艳,使人仿佛置身仙境。三三两两的游客在树下嬉笑、流连,或仰望,或俯视,或摆各种造型,留下美好的瞬间。地上仿佛铺着金色的地毯,几位女子踩着轻盈的舞步旋转一圈,慢慢蹲坐地上。衣袂飘飘,红裙飞舞,轻轻飘落,覆盖在金色地毯上,构成一幅幅乡间最美油画。

小孩们童心十足,玩得更尽兴。他们在软软的地毯上打起滚来,一圈、两圈、三圈,不时变换身姿,开心笑着。玩累了,躺下,捧起身边的落叶,把整个身体覆盖,只露出头和手,宛如盖了一床金色的被子。

一阵风吹来,银杏叶,这些深秋里的可爱精灵簌簌落下,一片片在空中交集、飞舞、缠绵,如风中金蝶翩翩起舞,装点着人间秋色,演绎着金色浪漫,让人迷恋不已。

不觉已是中午,我们到一户农家吃饭。银杏果炖鸡汤,鲜美可口,营养丰富。我好奇这里怎么有这么多银杏树,八十多岁的老奶奶笑呵呵,满脸慈祥,给我们讲起她从小听到的传说……

曾经,德隆的银杏养在深山,静默无语。古银杏伴着小溪水,小溪水缠绕着古银杏,带着原始的气息,留着自然的味道,任由它的美丽淡然于世。随着乡村旅游的开发,这片土地焕发新的生机,人们终于掀开它神秘而美丽的面纱。随着德隆银杏惊艳于世,越来越多的人爱上这片金色浪漫。

夕阳西下,我们依依不舍。痴痴回望,远处幽静的银杏林在落日的余晖中,散发出古典、浪漫的美。(作者:宋六梅;编辑:杨硕)

原题:《金色浪漫》

白果的介绍

白果,学名银杏(Ginkgo biloba),是一种古老而珍贵的植物。以下是对白果的简述:

1. 科属分类:白果属于银杏科(Ginkgoaceae)植物,是该科唯一的一种。

白果

2. 外观特征:白果是一种落叶乔木,具有长势强健、直干、树冠丰满的特点。其特有的扇形叶片和坚硬的果实是其显著的特征。成熟的果实呈黄色或淡绿色,外形像一个小球,内含果肉和种子。

白果

3. 生长环境:白果起源于中国,目前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和韩国等地区。它能适应各种气候和土壤条件,可在海拔较高和寒冷的地方生长。


4. 历史意义:白果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种子植物之一,已经存在了2.2亿年。它在地质年代中出现过多次,并且经历了恐龙时代的生存。因此,白果被称为“活化石”。


白果不仅仅是一种珍贵的植物,更是具有药用价值和历史意义的树种。它的独特外观和多种功效使其被人们广泛关注和利用。

标签: 银杏树 简介 100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