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被钓获的鱤鱼
近日,很多地方的水库都陆续开闸放水,正是钓鱼人的好时节,很多大鱼都会随着水流一起淌下来。鱼多了又比较集中,再加上沿途食物不足,此时作钓必然有所收获,而很多钓友在一年当中也都指望这两天能过过手瘾,爆护的几率还是比较大。
而每每钓到大鱼,大家都喜欢拍照上传到网上炫耀一下,最近重庆的一位钓鱼爱好者,就钓到一条体长1.4米,重达70多斤的鱤鱼。
该钓友因经常看到别人路亚上鱼,就想着从台钓转到路亚钓法来玩玩,于是就从网上买了一套路亚渔具,什么铅头钩、卷尾假饵、T尾假饵都一并置齐。
从网上自学了路亚技巧后,感觉心里有点底了,就选择一个下雨的傍晚,想借天公之美钓几条鳜鱼尝尝鲜。经过十几次的抛投,一次常规的假饵跳底之后,直接拉不动了,就像挂底一样。
即便是挂到石头也要给拽出来的,使劲往后拉几下,没想到线的那头居然有动静了,该钓友既激动又手足无措,因为这样的鱼肯定是条大鱼,稍微不注意就可能被切线。所以就不紧不慢地遛了2个多小时,才看到原来是一条大鱤鱼。
而这条鱼不仅解锁了新鱼种,还创造了自己的大鱼记录,但由于鱼太大,又是自己钓到的之一条路亚鱼,就有放生的念头,当然事先肯定要拍照录视频留作纪念。
当发到网上的时候,网友们的留言让大哥有点五味陈杂,有人赞同钓获放流,说这才是真正的路亚人,已经领悟到路亚的真谛。而一些人却持相反意见,说这种鱼不能放生,它是水中老虎,专吃小鱼小虾,对水域生态有破坏性。
无独有偶,最近合肥的一条野河也聚集了不少钓友,每天都有人能爆护,而能让人围观的肯定都是大鱼,这天很多人围着一个钓友在交谈,原来这位大哥也钓到了一条大鱤鱼,得有一米多长,但体型偏瘦,差不多在10斤左右。
在交谈中得知,能钓到这条大鱤鱼也是运气使然,如果没看到水面上有动静,自己也就不会去尝试抛投,而一旦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这条大鱤鱼就上钩了。围观的人也都投来羡慕的眼光,口中都是赞美之词。
就在大家意犹未尽准备离开的时候,一位大爷突然发话了:小伙子,这条大鱼千万不能放生啊,一定要吃了它!说话时,众人仿佛看到他眼中透露着些许仇恨。
没等大家问,大爷就接茬说下去了,说这要是鲤鱼,草鱼什么的我就劝你放生,但这种鱼一定不能放,它就是水老虎,能吃光水里的小鱼。我年轻的时候就干过鱼塘养殖,那年发大水鱼塘混入鱤鱼,一开始并不知道,直到捕鱼的时候才发现,但放的鱼苗都被它给吃了,那年损失惨重,至今记忆犹新!
2,鱤鱼是如何背负仇恨的?
鱤鱼是我国的本土鱼种,一开始是被人看好的,在历史文献中有较多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先秦时期就有诗云:敝笱在梁,其鱼鲂鳏。鳏就是指鱤鱼。
而人们对鱤鱼的观察也细致入微,发现它喜欢独行,且不喜欢眨眼睛,于是就用鳏鱼来指代鳏夫,意思丧妻之人。鱤鱼以其特殊的形象而成为一条文化鱼,在之后的文献中也有诸多记载。
鱤鱼属于鲤科鱼类,在不同地区的叫法也有所不同:黄钻、黄颊鱼、竿鱼、水老虎、大口鳡等。广泛分布于我国除西北、西南之外的各大平原水域。
鱼不可貌相,鱤鱼更是如此,它之所以被称作是水老虎,也是和长相有关,它的头部比较尖,嘴大,齿末端呈钩状,下颌前端正中有一坚硬突起与上颌凹陷处相嵌合。身型如梭呈亚圆筒形,鱼鳞细小泛微黄,眼睛小但却是名副其实的近视眼。
属于广谱广温性的淡水经济鱼类,能在16 -30℃的水温中生存,但生长迅速,一年就能长到2斤多重,食物充足的情况下,第四年的时候能长到30~40斤。标准体长80公分,更大能长到2米,重达67公斤。
自然水域的鱤鱼,其繁殖能力是非常强的,一米长的雌鱼怀卵量可达50万粒,鱼卵离开母体后迅速吸水膨胀,并随水流漂浮起来进入附属湖泊中完成发育。
而成长中的鱤鱼,之所以被人类所“仇恨”,就在于它们的吃相太难看,以至于和人类争夺有限的水生资源。原来鱤鱼喜欢在水域的中上层活动,以行动敏捷,游速出众著称,自己又是以荤食为主的大型凶猛食肉性鱼类,只要鱤鱼生活的水域,不管什么品种,只要比它小都能进肚。
我们国家人多资源少,不管什么自然水域,里面的鱼或多或少都成了人工养殖的对象,而鱤鱼就经常以吃鱼苗的形象被养鱼人所诟病。
但在鱤鱼的眼里,只要能看到的都被视作食物,包括人为放养的四大家鱼鱼苗,黑鱼,鳜鱼,鲈鱼等掠食性鱼类,甚至是其它鱼口中的食物,而这些都是人类的重要食物来源,如此蛮横不讲理的鱼,肯定会和人类产生矛盾。
不管人们如何描述鱤鱼,它始终以自己的方式生存在自然水域,水中老虎也好,淡水霸主也罢,而身上所背负的“仇恨”,可能就是和人类相遇后,被强加在自己身上的。
3,人人喊打的结局
以前的人们对鱤鱼所保持的态度就是看到就抓,抓到就吃,这样就能保护其它淡水养殖鱼种的安全,也是养鱼收入的保证。
而鱤鱼本身肉质结实细腻,营养丰富,以100克鱤鱼肉为例,含18.1-20.8克蛋白质,1.3- 5.4克脂肪,84-132千卡热量,富含钙,磷,铁,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
《中华本草》也将鱤鱼收录其中,新鲜的鱼肉能健脾益胃,温中止呕,主治脾胃虚弱、反胃吐食等症。而众多吃货可不管这么多,不好吃就拿调料来凑,红烧,清蒸,烧烤,香煎,干烧鱤鱼,怎么好吃怎么来。
而水中只要有鱤鱼,找到它的踪迹基本上就能钓到,尤其是每年7~10月,选择高温天气出钓,只要发现有小鱼聚集或者炸水的迹象,用路亚竿搭配米诺、波趴、VIB等假饵来作钓,就能轻松钓获。
在老一辈人潜移默化的教导下,再加上吃货们的推动,鱤鱼成了人人喊打的鱼类,而随着鱤鱼资源的锐减,其身价早已水涨船高,成为一种大型名贵的食用淡水鱼。
溱湖“鱼王”出水:46公斤鳡鱼!46公斤的鳡鱼。 顾俊摄
1月1日,在姜堰溱湖风景区,钓友滕祝峰在好友们的帮助下,将竞拍的“鱼王”放生。随着鱼儿游入深水区,围观的人群兴奋地鼓起掌来。
青鱼、草鱼、鲢鱼、鲤鱼、鳙鱼、鲶鱼……随着渔网不断收紧,成千上万鱼儿聚集在一起,溅起一串串水花。元旦小长假期间,溱湖启动了一年一度的冬捕节。
传统的渔猎文化和捕捞壮观场景,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摩。据了解,正常一网捕捞3万多斤,捕获鱼类有十多个品种。
元旦当天,一条大鱼出水,鱼长1.78米,重达46公斤!选为“鱼王”当之无愧。
这条“鱼王”,别名为“水老虎”,学名叫鳡鱼。鳡鱼身形如梭,体形细而长,游泳迅速,行动敏捷。在水中,专门追捕其他鱼类为食,是典型的凶猛鱼类。
在鱼王拍卖环节中,我市知名路亚钓手滕祝峰花5万元竞拍成功。滕祝峰是一位环保主义者,他没有去品尝大鱼美味,而是选择放生,让这条近百斤的大鳡鱼重回溱湖,在自然水域中生活。
“很多人以为鳡鱼是有害鱼,但它是本地水系生态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适当放生有助于保持生态平衡。”滕祝峰说,生态链需要完整性,陆地上的老虎要保护,水中的“老虎”也一样要保护。
记者 顾俊 通讯员 钱捷
江苏小伙小河里钓起50斤水老虎,随后放生,网友:大害鱼也放生?长江君:如今各地禁渔初见成效,各种小鱼小虾多了,原本罕见的大型肉食鱼也开始越来越频繁现身。
比如最近一位江苏镇江的钓友,就在一条不起眼的小河钓鱼时,就钓起一条50斤的“大型水老虎”.....
01钓鱼人:我被它拉着走了几百米??
“……(这鱼的)力气太大了,我在岸上被它拉着走了好几百米,还好河道不宽,要不然我线都不够用,肯定要跑鱼。”
这位江苏镇江的钓友开心表示,他怎么也没想到这样的小河里会有这么大的“水老虎”,而更幸运的是经过将近一个小时惊心动魄的溜鱼,也是终于将这条水老虎制服拉上岸。
——这条水老虎有1.3米左右,目测有将近50斤,
钓过这么大的鱼的人就知道,50斤的草鱼、鲤鱼就能把人拉下水,更别说鱤鱼。
这位钓鱼人被拉着走很正常,也幸亏路亚竿有渔轮泄力,假如是钓手竿碰上这么大的鱤鱼,大概率要跑鱼。
02随后将这条水老虎放生??
水老虎是货真价实的淡水之王,而在一条小河里钓到这么大的水老虎,对于钓鱼人来说绝对是值得铭记的高光时刻。
一般来说,正常的节奏是把这条几十斤的水老虎扛回家,现在街道转上三圈,晚上再叫来朋友一起“尝鲜”……
但令人吃惊的是,这位钓友在将这条水老虎钓上岸几分钟后,就马上把它放生回水里了。
这位钓友为何要这样做?
这种小河里钓到这么大的水老虎真不容易
03放生因为“没人吃”???
据长江君了解,这位钓友将这条“50斤水老虎”放生的原因,是因为“在当地没人吃这种鱼”,而且价格也不高(其实即使价格不高,这么大的鱼也值几百块),所以他就随手放生了。
“……以前钓了一条鱤鱼,带回去吃了,口感实在一般,所以现在钓到鱤鱼基本放流了。”
——这位钓友说,在当地很少有人吃这种鱼。
鱤鱼肉粗,并不好吃——资料图
其实如果不喜欢吃鱼,将钓起来的大型掠食鱼放生,在钓鱼人中并不稀奇——尤其是路亚爱好者。
这是因为本土路亚的目标鱼(各种掠食鱼)比较稀少,钓起来再放生,有利于这项运动的持续,因此从路亚钓法一开始兴起,钓获放流的口号就应运而生……
放流的做法在路亚运动中很常见——配图
04网友:大害鱼也放生???
但鱤鱼既然被称为水老虎,本身就蕴含着“破坏力大、凶猛食量大”的意义在里面。在老一辈渔民和养殖户看来,水老虎是让人闻之色变的“大害鱼”,将其捕获、钓获等于“除害”,万万没有放生的道理。
因此,这位钓友将这条“50斤水老虎”放生的举动,也是招来一些网友的吐槽甚至是指责。
有人吐槽这位钓鱼人“大害鱼也放生?你知道这一条几十斤的水老虎一年要吃掉多少鱼虾哦?”
甚至还有人表示“现在很多钓鱼人真是虚伪,明明就是为了想自己以后钓鱼钓得爽,各种肉食鱼乱放生,生态破坏者!”
……
鱤鱼是鱼塘里必须清除的害鱼——配图
其实在长江君看来,鱤鱼虽然食量巨大、性情凶猛,但对于江河生态系统,也是有其积极的意义,从生态平衡的角度讲,放生也并没有错。
老司机们,你们对此怎么看?#钓鱼#
助力江河生态保护、科普各类野生鱼水族知识,我们是长江君说野生鱼,也欢迎大家吐槽投稿,如果你喜欢我们的文章,还请点击下方小火箭,让更多的人看到,谢谢!
安徽大哥腌咸鱼,一条鱼王200斤,100个工人腌10万斤,每天5吨盐安徽大哥腌咸鱼,一条鱼王200斤,100个工人腌10万斤,每天5吨盐.
咸鱼在很多地方都有 *** ,不仅口味好吃,还下饭而且更容易保存,成为很多大众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在安徽寿县的安丰塘,有一个大哥专门 *** 本地养殖的腌咸鱼,据说更高的时候每天要用到5吨食盐腌制。
在寿县有一个超大的鱼塘,不明白地乍一看还以为是湖泊,因为水域面积实在是太大了,一望无边的,而实则是一个非常大的人工鱼塘,而这里养殖的鱼主要以鱤鱼为主,而用养殖在这鱼塘里的鱼腌制出来的咸鱼每年上百万斤,而 *** 出来的咸鱼基本都只售卖在本地的居多。
而咸鱼的 *** 基本也就只在冬季进行,便于保存,每年也就 *** 10来天的时间,据老板说工人最多的时候一天上百个工人同时开工,一天要腌制10万斤左右的鱼,平时 *** 也都是二三十个工人同时宰杀、清洗、腌制。很多鱤鱼的个头都很大,基本都是20斤以上,生长周期比较长,都在3年以上,据说更大的鱼王有200多斤。
因为放养的时间足够久,所以打捞上来的鱤鱼都肥壮,每一天宰杀出来里边的肉质都很厚实,而且里边的还有很多的鱼油,单只鱼里边的鱼油都有1-2斤重,非常的肥硕。鱼足够的大,鱼肉里边的脊梁鱼骨都有指头大小的粗度。宰杀好的鱼肉下入大盆中,用清水冲洗几次,把整条鱼冲洗干净,抬上板车拉到腌制鱼肉的缸边,给每一条鱼的肉皮都均匀的涂抹上食用盐。
涂抹均匀食盐的鱼肉放入塑料缸中,据说最多的时候100多个工人一天要用5吨食盐,腌制5-6天后,然后取出冲洗干净,拿到室外挂起来晾晒干之后就可以了,老板说因为肉质够肥厚,鲜鱼肉还可以用来 *** 成刺身。
厂里除了 *** 咸鱼之外,还有腊咸鸭,每天也要 *** 几万只,都晾晒好之后包装保存,大部分腊鸭也作为本地的送礼专用。而常说开张吃一年,对于大哥的厂子来说这样的形容得最为贴切。
大家有吃过鱤肉咸鱼吗?欢迎在评论区讨论哦。
备受钓鱼人青睐的“鱼王”,味道鲜美却凶悍无比,运气好才能钓到前言
导读:备受钓鱼人青睐的“鱼王”,味道鲜美却凶悍无比,运气好才能钓到
对于钓鱼人来说,都有一个钓获“鱼王”的梦想,这也是属于钓鱼人的一种快乐。
那什么样的鱼能称得上“鱼王”呢?这个虽然没有标准答案,但是在多数人的眼中,“鱼王”至少要满足三个条件:
块头要大、力气要大,同时数量还不能太多,也就是比较稀有,要有难度这样才有挑战性。不然,随随便便就能钓到,那这样的“鱼王”也太大了。
作为一个有着快十年钓鱼经验的钓友,这里我也分享一下我心目中三种“鱼王”,大家看看有无道理啊!
青鱼
青鱼是四大家鱼之首,虽然它现在的知名度不如鲤鱼、鲫鱼和罗非鱼等一些小型的鱼类。但是在钓友圈里,青鱼可是很多钓友津津乐道的。
如果听说那个地方有青鱼出没,那会想方设法过去垂钓试试运气。原因就是现在青鱼非常的少了,就连养殖的渔民都已经不多了。而野生的青鱼,更是十分罕见了。
青鱼如此受钓友们追捧,一来是它的力气很大,在垂钓它的过程中,不亚于是一场生死较量。
很多人在垂钓青鱼的时候,都会被它的力气震撼到,并且还经常因为力气大而导致切线。正因为垂钓的难度大,很多人非常享受这个过程。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青鱼肉质很鲜美。这种鱼基本没有什么鱼腥味,并且肉多刺少,关键是小刺不多,用它做腊鱼堪称是绝配。
特别是很多人垂涎青鱼,还因为它的嘴里含有一块宝石——青鱼石,如果是年数大的青鱼,那嘴里的 青鱼石也比较大,这样的经过加工以后一块能卖数千元。
而且野生的青鱼价格也不便宜,越是个头大的就越值钱。这种鱼更大能长到一米多,体重超150斤,真的是胖如猪了。
不过提醒大家,青鱼虽然美味,但是青鱼的胆却是有毒的,在处理的时候可要小心了。各位朋友们,你们钓到过更大的青鱼有多少斤呢?
军鱼
军鱼也叫坚鱼、黄娟鱼,学名叫光倒刺鲃。这是一种个头不大,但是力气却很惊人的小型淡水鱼。
军鱼长得很像草鱼,但是鱼鳞却要比草鱼鳞片更大,并且更为漂亮得多。
这种鱼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都是以野生的,无法实现人工养殖。只因军鱼对生长的环境要求很高,只在水流清澈的并且活水的环境中生长。
军鱼在民间还有着“淡水鱼王”、“水中精灵”的美称,这不光是因为它长得漂亮,还因为它的力气大,比较的凶猛,同时肉质很鲜美,是淡水鱼中的上品。
如今野生的军鱼已经十分罕见了,好多地方已经难以见到它们的踪影了。可是对于很多钓鱼人来说,军鱼就是让他们如此的痴迷。
在我看来总结起来就是因为军鱼是力量和优雅的完美结合。虽然军鱼的个头不大,一般的也就是2-3斤重一条,而稀有的也就是10-15斤重而已,这样的体型还不如草鱼。
但是军鱼却非常的凶猛,它是一种凶猛的肉食性鱼类,这种鱼在被钓到之后,不但不会往水深处逃走,反而还会跳出水面,直接和你来拼命挣扎,给人一种直面危险的感觉。而这种和青鱼的较量中,是很多垂钓者更享受的。
值得一提的是军鱼不仅鱼鳞都可以吃,而且在过去两广地区还喜欢生吃军鱼,也就是把它做成生鱼片来吃,味道脆爽,并且还没有鱼腥味。
鱤鱼
鱤鱼在民间也叫它铜头鱼、黄颊鱼、鳏鱼、竿鱼、杆条鱼、大口鱤等,这可不是水中善茬,在有些地方直呼它为“水老虎”,可见它的厉害程度。
鱤鱼是属鲤科的一种中大型鱼类,并且它还是专门以鱼类为食的凶猛鱼类,从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它被称之为“水老虎”了吧,它的生长快、个头大,行动迅猛,并且力气超大,在淡水中基本是没有“天敌”,它就是水中的“王者”。
也是因为鱤鱼的这个特性,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民间一直把鱤鱼视为害鱼。如果水库、鱼塘里面混入几条鱤鱼,那里面的鱼就要遭殃了,如果不及时捕捞上来,它们会吃光这个鱼塘里面的所有鱼类。
鱤鱼的体型大,在我国的分布也很广,从被盗男的平原地区的水系中都有分布。不过近些年却比较少见了,很多地方已经绝迹了。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很多山区大修水里工程,拦河筑坝,再加上水域环境的恶化,更是导致鱤鱼的生存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使得鱤鱼的数量急剧下降。
目前除长江及与长江直接相通的湖泊中尚可捕到鱤鱼外,绝大部分的江河、湖泊已难寻鱤鱼踪迹。
大家都知道,喜欢吃肉的鱼类肉质一般不错哦,而鱤鱼也是如此,它自古以来就是一种高档食用鱼,在市面上野生的鱤鱼能卖到七八十元一斤,如果一条几十斤的鱤鱼,可以售价上千元。这种鱼更大的可以长到100多斤一条,称它是鱼王,估计没人会质疑。
在上面三种“鱼王”中,目前鱤鱼的数量是最少的,有不少网友也提议把它列为保护动物。不然以后会越来越少了,不过现在已经实现了人工养殖了,同时全长江十年禁渔,对于很多鱼类的恢复也是有利的。
结束语
以上这三种“鱼王”就是很多钓鱼人最想要钓到的鱼,它们肉质鲜美但是异常凶猛,每一条都很难钓到,运气好才能一睹真容。
各位朋友们,你们钓到过几种呢?更大有多大呢?欢迎大家在下面的评论区晒出你们的心目中的“鱼王”,让大家来一睹风采!
江苏男子野钓收获米级水老虎,直接把鱼头尾拴在一起,网友:虐鱼钓鱼,是一种传统的捕鱼方式,在我国已经延续了数千年。如今,钓鱼已经演变成为了一种大众的捕鱼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随着钓鱼人的越来越多,资源的越来越少,很多人垂钓的时候已经明显感觉到鱼已经越来越难钓了,还有人在水边从早坐到晚,回家的时候仍然是两手空空。
即使鱼儿不好钓,在每一个钓鱼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念念不忘的大鱼梦。近日,江苏的这名男子在户外野钓时,一不小心就实现了大鱼梦,可他接下来的操作让众人瞬间摸不着头脑了……
南京的这名男子是一个钓鱼爱好者,尤其是对近年来流行的路 *** 有独钟,哪怕是寒冷的冬日也不能阻挡他垂钓的步伐,有没有鱼获还是其次的,主要还是喜欢垂钓的感觉。
近日,闲来无事加之阳光明媚,是冬日里难得的好天气,南京的这名男子又出来钓鱼了。他选择的水域是当地允许垂钓的一条天然河流,找到了理想的钓点以后,就正式开启了垂钓模式。
不知道是资源变好了,还是运气太好。南京的这名男子还没有抛几竿就遇到了一个?猛口?,男子本能地意识到有大鱼中钩。当鱼儿被拉出水面以后,才发现竟然是一条有水老虎之称的鱤鱼。
经过了一个多小时的遛鱼,在朋友的帮助下,男子才成功地将这条大鱤鱼拉上岸,目测其长度超过了一米。
大家都知道,鱼儿只要一离开水很快就会死掉。鱤鱼性情暴躁,只要被钓出水死得更快。鱼儿新鲜的更好吃,因此每一个钓鱼人对待鱼获,都会千方百计地避免其死掉。
南京的这名男子做法却与大众的大鱼人不一样,普通的钓鱼人一般会把鱼获放在鱼护、鱼箱,或者用鱼绳拴住放在水中,而这名男子的做法却是将鱼头和鱼尾绑在一起。
一时间,路人和周围的钓鱼人纷纷凑过来看热闹,大家纷纷掏出手机记录下这一罕见的一幕,更有好事之人还把帖子发到了网上。很快就引来众人的围观,大家疯狂点赞的同时,纷纷留言评论。
有人说:同情这条鱼,临死之前还要被上刑,这是虐鱼啊!真不知道这个钓鱼人是怎么想的,不会是为了博人眼球吧;
也有人说:这个钓鱼人火了,不但一不小心就实现了大鱼梦,渔获保鲜的神操作更是刷新了大家的认知,到底是在做什么呢?
还有人说:这不是弄着好玩,而是一种古老的“弓鱼术”。这样可以让鱼儿长时间不死,不过这种 *** 非常地残忍……
编者通过查询资料得知,弓鱼术是一项古老的技艺,在我国已经传承了数百年,甚至被福建省列为了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弓鱼术的其实很简单,把活鱼头尾掰成一道弯,用绳子相连。据说这样能让鱼儿脱水也能存活十几个小时乃至几天的时间。
弓鱼术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但并不是对每一种鱼都适用,鲤鱼、草鱼、鲢鱼等鱼适合弓鱼术,鱤鱼、翘嘴鱼等高氧性肉食鱼,弓鱼术就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了。
你喜欢垂钓吗?在钓鱼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一些记忆犹新的经历?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和大家一起来共同分享……
钓上的这条鱼俗称“水老虎”个体大,肉味鲜美这是本人有幸钓获的一条大鱼,已经切割一部分,钓友们猜猜有多重?
鱤鱼俗称“水老虎”我国除西北外从北至南平原地区的水系中皆有分布。是大型的淡水经济鱼类。该鱼生长快、个体大、肉味鲜美。
先说说这里的资源吧,湖是三湖连江其中一个湖泊—迷邂湖,里面翘嘴几乎绝种,我玩了两个月只上过一条,翘嘴少,但鱤鱼还是比较多的,大概还有百来条吧!
说说上鱤鱼的心得吧!在一处鱤鱼必会光顾之地等,人离岸边三米左右,以免惊走鱼,抛两杆,不中换饵,再抛,爆发出一团水花,发出沉闷的声响。
我知道也只有巨物才会在水里发出这种声响。继续抛投了几次,慢慢的摇轮收线,突然手感一紧,给人一种挂上牛背的感觉,扬竿使劲向左边一抽,不动。
再一拉,轮子发出吱吱的声响,只见鱼线直直地向江底拉去,这时候我知道遇上巨物了。线还在慢慢地拉动,巨物在水底显得十分的沉着。
在僵持了10分钟左右的时间,开始往回收线,接下来的10分钟左右只看见收回来的线又被一枪打出去,十几个来回。经过半个小时左右的周旋,这条鱼渐渐浮出水面,我当时傻了,这条鱼完全超乎我们的想象,太大了。多得不说了,大家看下图片。
钓友用抄网将鱼提上岸,初步估计七八斤左右。马上拍照留影。回家给鱼称重,量长度,大家不亦乐乎。此鱤鱼重10斤,长90公分。
吃后感觉鱤鱼肉还是有点老,不知是做的水平问题,还是鱼的本身问题。但味道还是不错的,主要是它是江里的鱼吧!
【留住乡愁】
作者:梁远辉(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文化馆馆长)
我的家乡有一宝,名曰浔江鱼。
在华南珠江水系中,黔江、郁江和浔江于家乡广西桂平交汇。可谓“得江独厚”,这里水产资源丰富,特别是鱼虾类。其中,家乡人耳熟能详的浔江鱼,便与合浦珍珠、容县沙田柚并称“广西三宝”,远近闻名。
江上“渔舟唱晚”杨一帆摄/光明图片
在浔江众多鱼类中,久负盛名的,要数鲥鱼。据老人说,鲥鱼原产太平洋,每年春夏之交便成群结队,经南中国海游入内陆河道,再沿珠江、西江一路逆流而上,穿越广东肇庆、广西梧州后,在广西平南、桂平一带的浔江停留产卵,繁衍后代。
家乡父老多称鲥鱼为“三来鱼”。这么特别的名字,由来颇为有趣,就是取其每年农历三月必来之意。
三月河滩,鱼儿乱翻。鱼汛期间,北回归线穿过的家乡桂平,天气多变,忽冷、忽暖,忽雨、忽晴。记得年少时,每逢春夏交接季节,降雨就多,江河涨水。在百里浔江宽阔的河面上,百舸争流,渔网竞相抛撒,机声隆隆,人声鼎沸,一片繁忙景象。渔民争相捕捞三来鱼,像是过“狂欢节”,场面蔚为壮观。我年纪虽小,但也兴致勃勃,跟着父亲、叔叔和哥哥扛罾抬网、挑筌提篓,到江河边或小溪、小沟旁捕鱼捞虾,每每收获颇丰。
三来鱼,形扁而长,背黑绿,腹部色白似银,有角鳞,多脂肪。无论怎样蒸煮,这鱼味道都很鲜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家乡生产队分的粮油不多,肉品也匮乏。三四月间,青黄不接,早稻刚插完不久,正是缺粮困难的时候。好在临近江河,家家户户时不时去捕得一些三来鱼、小河虾之类来吃,多少能填补一下口粮的不足。
银鱼是浔江鱼中的佼佼者。这种鱼身圆而纤细,有点像小泥鳅,但洁白无鳞,双目似小墨点,形如面条,家乡人亦叫为“面条鱼”。小时候,我和村里几个年龄相仿的伙伴常趁星期天放假,各自挑着一担竹篾编织的鱼筌去捕鱼。一般情况下,银鱼喜欢晚上沿小溪、小沟逆流而上觅食,吃饱后白天顺着水流游回江河。摸熟了它的生活习性,我们就在小溪、小沟里安装下鱼筌,用于拦截顺流而下的银鱼,然后悠然自得地躺在树荫底下纳凉守候。只要半天工夫,鱼筌里就会有不少银鱼,大家便心满意足地挑着鱼筌回家了。村里老人常训诫晚辈的:“但凡捕鱼,见好就收;适可而止,留些作后;保护生态,来年常有。”虽是至简至朴的顺口溜,但却十分管用、受用,无人逾越。
还有一种有名的浔江鱼,就是鳡鱼。鳡鱼可谓浔江水族中的一霸。这种鱼,体形长、圆,大的每条可达十来斤,力强口大,性情凶猛、鲁莽,以其他鱼类为食。古书曾有“池中有此,不能畜鱼”的记载。尽管如此,家乡人还是根据它的脾性总结出抓捕技巧:在小河、小溪通往浔江入口不远处,设置木桩、竹栅等物件作为障篱,一些大条、性急、鲁莽的鳡鱼发现挡道的障碍就会变得怒不可遏,后退三四多米后拼死往前冲撞,结果往往碰得头破血流,昏倒于水中,被渔民徒手收拾,成为餐桌上一道美味。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范仲淹的《江上渔者》,虽并非描写浔江捕鱼人,但想到从前家乡渔者那艰辛的劳作场景,仍然不觉肃然起敬,并愈发珍惜今日的美好生活。
如今,浔江鱼这份大自然给予家乡的厚重馈赠,不仅成为可令更多人一饱口福的美味佳肴,更是从家乡走出的万千游子挥之不去的记忆,一缕割舍不下的悠悠乡愁。
《光明日报》( 2022年11月05日07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江苏泰州钓鱼人钓到108斤鳡鱼,卖7000块,不好吃还能卖这么贵?2022年2月7日,也是农历的大年初七,江苏泰州的一个钓鱼人,一家人吃完饭后,他顶着风雨去家附近的河道里钓鱼。
江苏地处长江淮河下游,省内的淡水资源很是丰富,大小河道像蜘蛛网一样,而且还沿海,又有海钓便利,是十足的钓鱼人梦想的省份。
他本来是想钓着玩一玩,消磨时间。没成想,他太幸运了,钓了一段时间,就发现有大鱼上钩。凭手感,就觉得这条鱼不小。
他用的线组挺大,所以他有信心把鱼弄上来。
就这样,遛鱼遛了大概一个小时,他终于把这条大鱼钓上来了。
测量鱤鱼长度
他随身带着量尺,在河边就量了一下这条鱼,有1.67米长。因为没有秤,他把大鱼带回家,经过称重,这条大鳡鱼有108斤。
有网友留言,愿意花7000块钱买下来。
108斤的大鳡鱼能卖7000块,都说鳡鱼不好吃,为什么能卖70块一斤呢?
一条108斤的鳡鱼,能卖7000块?平均下来,70块钱一斤。
有人说这条鱼,低于10000块不能卖,很少有的。
也有人说鳡鱼平时就15块一斤,要是到了寒冬腊月,想做腊鱼,鳡鱼会贵一点,不过也就25块一斤。
在湖北,鳡鱼一般是用来做腊鱼,或者做鱼肉丸子。为什么不做红烧鱼块、香煎鱼块呢?因为鳡鱼肉质比较绵,不紧实,通过腌制,能让鱼肉更紧实一点,口感好一点。
长江流域用鳡鱼做腊鱼
要是直接做红烧鳡鱼,还不如鳊鱼、草鱼等好吃,甚至不如青鱼好吃。
所以一般有经验的人,钓到鳡鱼或者买了鳡鱼,都是先腌制一段时间,然后香煎,或者做烤鱼,或者干脆就做鱼肉丸子。
鳡鱼的食量很大,要是放回河道里,河道里的小鱼小虾就别想长大了。
这个钓鱼人以前钓到过鳡鱼,虽然没有这么大,不过他说觉得不好吃,而且家里人的看法也是一样,所以还是决定带回家卖掉,因此才发到网上。
有人说,这么大的鱼,太难遇到了,卖上万块都可以。
有人说,要是自己买回去吃,卖个六七千也行。
有的人建议按照20块一斤,卖2000多块还是可以的。
起风下雪的,这么冷的天,又是大年期间,想必大家都会呆着家里休息,但是钓鱼人不一样,他们对钓鱼是很执着的,哪怕钓不着,也要能钓,只要钓上了就行,享受的是钓鱼的过程。
钓获的大鱤鱼
这条大鳡鱼,卖个五千、七千,甚至上万,也是有可能的。毕竟如今的渔业资源,没有十几年、二十几年前那么好了,以前的长江水系、珠江水系,捕获钓获100多斤的大鳡鱼还是很常见的。
如今要说大鳡鱼资源好的地方,也就剩下湖北、湖南的水域了。
在湖南,鳡鱼又叫铜头鱼,因为鳡鱼头部的颜色,像是铜的颜色。
其实在过年期间,108斤的大鳡鱼,卖上10000块,也是可能的。过年期间,图个新鲜和彩头。要是在平时,估计是卖不了这么多的。
2021年10月5日,丹江口水库捕获了一条1.68米长的鳡鱼,重104.4斤。后来有人愿意花5000块收购,后来做了标本。可见平时鳡鱼卖不上价。
通常,养殖的鳡鱼都只能卖十几块、二十几块,为什么野生鳡鱼会卖到50块一斤,甚至更贵呢?
这方面,我国早就有研究了。
因为养殖的鳡鱼食物比较单一,活动量比较少,所以它们的摄食量也比较小,所以长得慢,一般养殖2年左右就卖掉了,个体也只有十几斤,二十斤。
但是同样的年头,野生鳡鱼,能长到三四十斤了。
还有一点,野生鳡鱼的脂肪,是常规鱼种的好几倍,所以很多人觉得不劲道,口感比较绵软。经过腌制、风干,口感就能好不少。
也正是因为这些差异,所以野生鳡鱼的价钱比养殖鳡鱼要贵上不少。
为什么风雪天这种天气,还能钓到大鳡鱼呢?
从这个钓鱼人发的照片可以看到,他把大鳡鱼抱起来,显得很吃力,毕竟是108斤的重量。要是大鳡鱼挣扎的话,估计他站稳都难。
从他发布的照片,我们也可以看到,当时还在下雪,身后的菜地里,已经堆了一层白白的雪了。可以推测,当时的气温应该是很低的。
在这种寒冷的天气里,钓到这么大的鱼,真的是很不容易,当然,资源好的地方除外。
这么大的鳡鱼,是很多钓鱼人的理想的目标鱼,单是想想它叫水老虎,就知道遛鱼的手感。
大鳡鱼鱼头形状
鳡鱼到底是一种什么鱼呢?
鳡鱼是一种肉食性鱼类,它的食量很大,所以很多鱼塘,要是有一条鳡鱼,小鱼小虾几乎都能被吃光。大鳡鱼能长到2米长。
鳡鱼是属于中上层水层的鱼类,喜欢江河、湖泊等大水域。它的游泳速度很快,被它当做目标食物,几乎是难以逃脱的。就连黑鱼、鲶鱼,都是鳡鱼的食物目标。
目前有养殖鳡鱼的,但是不多,因为虽然它是经济型淡水鱼,但是喂养成本太高了,而且它还不是很好吃,肉质不如翘嘴鱼、黑鱼等肉食性的鱼类,所以市场上并不多见。
又因为它不耐低温,活跃温度要到16℃以上,所以一般北方鳡鱼很少。
很多说这么凶狠的鱼类,是外来物种吧?
其实,鳡鱼是本土鱼种,属于长江流域的鱼种,比较前面说的鄱阳湖就有很多大鳡鱼,湖南湖北也经常捕获100多斤的大鳡鱼。
而这次钓鱼人出钓,几乎是在冰点。
不过野生鳡鱼的活动范围大,每天活动量大,所以食量也大。百斤的鳡鱼,每天的进食量需要20斤以上。
鱤鱼
养殖鳡鱼,每天进食量,吃得多,一般也不超过自身体重的1/10,而野生鳡鱼则直接翻倍,每天进食量为自身体重的1/5。
这么算下来,这条108斤的大鳡鱼,在3-12月份,每天要吃掉不少于20斤的小鱼小虾。一个月就要吃近千斤。
即便是1月份到3月份,这个低温季节,野生鳡鱼也要吃不低于自身体重1/10的食物,维持生存。
也因此,如果鱼塘、水库这种养殖水域,一旦有鳡鱼进入,且不说鱼苗,就是大鱼都可能被鳡鱼吃光。
所以这么大的鳡鱼,如果钓到了,再放回河里,是得不偿失的。
因此,即便是气温低,野生鳡鱼也是要进食的,不像养殖鳡鱼,低于14℃,基本就不喂养了。
这也是这个钓鱼人能钓到鳡鱼的原因。
参考资料
头条百科:鳡鱼
鳡鱼:丹江口特产
“水老虎”——鳡鱼的养殖技术!
罗庆华,宋英杰,王海磊.低温结晶法富集鳡鱼内脏油中多不饱和脂肪酸
蒋小珍,黄金华.鳡鱼的人工繁育技术和营养需求研究进展
冬至过后,武汉有一轮降温雨雪天气,所以,我提前同爸妈商量,我们家今年腌制咸鱼腊肉应该如何安排?
爸妈的态度比较简单,他们上了年纪,身体也是一年不如一年了,况且今年我爸因为腰椎疾病住院做过一次小手术,如今已经康复,但老爸还是非常谨慎,不敢让腰部受力,所以,今年也就不打算亲自去菜市场肩挑背扛将鱼摊宰杀好的活鱼扛回家;
任务就交给了我们小夫妻,征询爸妈意见之后,我们家今年准备腌制15斤五花肉、腌制7-8条10斤以内的咸鱼;
腌制的过程还是爸妈亲自操刀,老妈负责清洁卫生工作、在铁锅中将食盐和花椒炒香,老爸负责腌制工作,我和我媳妇负责采购;
有些事情自己不做的时候,就会觉得什么事都特简单,不当家不知油盐贵,我确实是有这个感觉,每年坐享其成,吃着爸妈辛苦 *** 的腊肉咸鱼还要挑三拣四,这个不好吃、那个鱼刺多,通过今年的购买,加上我在菜市场遇到一个所谓的“内行人”指点,结合我们家的实际情况,我总结了这四种鱼最适合腌制腊鱼,当然是武汉的风干腌制 *** ,尊重 *** 俗的前提下,味道好还不贵;
一、四大家鱼,都适合腌制腊鱼吗?
四大家鱼是指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鳙鱼在武汉又叫做胖头鱼,冬季用这种鱼的鱼头炖萝卜才是美味,鳙鱼除了鱼头好吃,鱼身上的鱼肉口感比较柴,鱼刺也多,首先排除掉;
鲢鱼我们家是真吃得少,餐桌上几乎就没有鲢鱼的身影,往年我爸妈腌制的腊鱼也没有见过鲢鱼,虽然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但在武 *** 家的餐桌,我几乎就没有吃过用鲢鱼 *** 的腊鱼,所以,这个也排除;
草鱼是我爸妈最喜欢购买的,日常生活中,红烧草鱼块也是他们的更爱,腌制咸鱼,草鱼也是首选;
青鱼,在我的记忆中,我爸妈往年的经验教训是这样的,青鱼肉质肥美,腌制腊鱼是非常好吃的,不过武汉腊月里的天气多雨水,青鱼个头过大,鱼肉又厚实,晾晒过程中稍微不注意,鱼肉就会有味道,是那种非常让人难受的“哈喇子”味道,非常影响食欲,所以用青鱼来腌制腊鱼,还是要有一些运气成分的;
二、除了草鱼和青鱼之外,还有适合腌制咸鱼的活鱼品种吗?
我同学家习惯用鲫鱼,去他们家吃过几次,可能是内心里的排斥,反正我是不喜欢,但我今年遇到了“内行人”,在他的指点下,我选择了鳊鱼,也就是用武昌鱼来腌制;
这种鱼的好处比较明显,更大的鳊鱼也就在5斤左右,而且不太容易买到,超市和菜市场最常见的都是3斤左右的,而且价格不贵,9元钱每斤,晒干之后一条鱼一家四口可以吃两天,我们家今年购买了8条,腌好之后,预计在春节之前就能吃完;
往年家里腌制咸鱼的痛苦经验还历历在目,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受,老一辈人都喜欢腌制的多多的,但吃腊鱼腊肉就图个新鲜劲,过了春节,天气暖和了,也就不再喜欢吃,往年咸鱼腌制的多,放在冰箱可以吃到来年的秋天,有时还会发愁,浪费的时候也有,所以,今年我家只安排了8条3斤左右的鳊鱼,腌制5天,晾晒5天,大约一月8号左右,就可以出现在我家餐桌上了,今年1月31日是大年三十,这其中有二十多天,8条3斤重的鳊鱼,勉勉强强够吃,肯定不会出现往年浪费的情况;
除了鳊鱼适合腌制以外,我今年还购买了2条青鱼,去超市比较过价格,超市的价格不便宜,还都是大鱼,12斤以上的。一条12斤左右的青鱼,差不多就要150元钱,如果天气不好,遇上阴雨天气,晒不干就很有可能浪费,所以果断放弃了;
又比较了几家大型超市,得到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最后去了几处菜市场,总算找到了一家卖青鱼的,买到了两条8斤左右的,鱼不是很大,想必很容易晒干,这两条是用来春节期间待客的;
三、“内行人”腌制腊鱼,都爱买这四种鱼,他们是鳊鱼、青鱼、草鱼和鳡鱼
我们家今年腌制了8条鳊鱼,另外还腌制了3条草鱼和3条青鱼,草鱼我购买的时候,也没有选择很大的,差不多都是8斤左右的,青鱼也是8斤左右的,晒干之后,个头不大,过春节的时候,待客是足够了,鳊鱼鱼块比较小,自家人吃没有问题,待客就少了一点卖相,而青鱼和草鱼确实比较合适待客,口感也好,鱼块也大,鱼肉肥厚,特别是青鱼不得不说,是真肥美;
重点说说鳡鱼,这是一种野生鱼类,经济价值高,好像在50元每斤的样子,肉质比青鱼更加结实细腻,味道也十分鲜美,但普通人家很少会使用鳡鱼来腌制腊鱼,主要原因还是太贵,一条十多斤的鳡鱼,差不多就要600元左右;
虽然“内行人”推荐了这四种最适合腌制腊鱼的品种,但受经济原因,我们家今年只腌制了草鱼、鳊鱼和青鱼,鳡鱼太贵,没有购买,希望有一天我能有能力腌制鳡鱼;
写到最后,还想啰嗦几句,理性腌制腊鱼还是非常重要的,以一家四口举例,吃得最频繁的日子,也就是春节前的20多天和春节期间的10多天,前后加起来不超过40天;
即使是这40天,每餐都吃腊鱼,确实是会吃腻的,武汉的腊鱼是风干的做法,晒得半干不干的时候,剁成小块,清洗干净同腊肉一起上锅蒸熟,腊鱼吸收腊肉的油脂之后,会更加美味,但春节过完,就不再喜欢吃腊鱼了,可能是吃多了缘故,每年家中都会有很多剩余的腊鱼块放在冰箱冷冻层保鲜,最后不出意外的就是浪费了,着实可惜,所以我今年购买的少一些,但本着不浪费的原则,大家认同我这个做法吗?
最后的最后,感谢大家的阅读,大家可以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聊一聊您的看法?分享带来的快乐,我们在评论区等您!
我们尽量做到恰如合适、通过原创图文,在文字与图片之间为您分享一道道菜肴,它们美味、漂亮、营养,您要什么样的美食,在这里希望我们能够给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