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蚌是现如今我国水产行业中重要的养殖项目,具有很高的养殖前景,因而吸引了众多养殖户进行养殖。河蚌按照不同的利用价值可以分为食用河蚌与珍珠河蚌。食用河蚌无论是烹还是炖、煮等皆都可以,其河蚌 *** 有很好的保健功效。而珍珠河蚌就是专门用来养育珍珠的,珍珠是种贵重的物品,价值很高。那么河蚌要怎么养呢?接下去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河蚌的养殖环境
河蚌在自然环境中一般生活在江河、湖泊、池沼、小溪等泥质、沙质或石砾之中。冬春寒冷时利用斧足挖掘泥汾,使蚌体部分潜埋在泥沙中,前腹缘向下,后背缘向上。仅露出壳后缘部分进行呼吸摄食。天热时则大部分露在泥外。无齿蚌一般生活在泥质底、pH值在5~9的静水或缓流的较肥的水中。
二、河蚌吃什么食物
河蚌的食物主要是单胞藻、原生动物和有机碎屑等,如轮虫、鞭毛虫、绿眼虫、绿粒藻、栅藻、舟形藻、甲藻、四角藻、纺锤硅藻、杆星藻、甲壳动物的残屑及植物叶片等,易被消化的主要是硅藻。蚌不能主动追逐食物,依靠蚌壳的开闭,外套膜内侧纤毛和鳃纤毛的摆动造成水流,食物便随水进入蚌体。食物随水进入外套腔,颗粒沿鳃丝向上移至鳃的基部,再向前移动至唇瓣,经唇瓣选择后小颗粒进入口中,大颗粒则由内鳃边缘向后移动,在两腮相交处,入外套膜痕至后端,两壳猛闭排出体外。据有人统计,每天流进蚌体的水可达40升。
三、河蚌的养殖技术
1、目前河蚌养殖方式多采用吊养和笼养。吊养 *** 有单个吊养和串养在一根线上吊养两只蚌以上。笼养数量依笼(网笼、网夹)的大小而定,一般以每只蚌都能接触笼底为适宜。
2、育珠河蚌一般亩养殖池塘为800~1200只,外荡为600~800只。养殖密度具体视体重肥度。水体流动、水体深度等理化、生物因随蚌体大小适量增减。
3、河蚌养殖已成为我市外荡渔业之体综合开发利用的主要生产内容。以育珠为主的池塘可以适量放养草鱼、鳊鱼、鲫、鳜鱼、黄颡鱼等及搭养少量鲢、鳙鱼,以充分挖掘水体生产潜力。
四、河蚌的养殖管理
1、暂养期管理:手术后的蚌,暂养于微流水、水质清爽的水域中,休复15~30天。在这期间,一般吊养后不要随意翻动,也不可离开水面,更不能开壳检查,以免影响其体质恢复和珠囊的形成。如水太肥,透明度小于30厘米,则需采取措施降低肥度。一个月后,对暂养水域蚌进行清查,发现死蚌及时清除,然后再重新吊养到育珠水域。
2、加强水质管理:在没有流水的封闭静止水域中养河蚌时,遇高温、水浅、低压后,会造成缺氧死蚌。因此必须及时加水,换水或保持水质新鲜和含氧量充足,以免育珠蚌缺氧、低氧情况下蚌、珠生长缓慢。
3、调节吊养深度:根据水位、水温及季节变化,应适时调节育珠蚌的吊养深度。冬季和夏季宜适当深吊(水面下40~60厘米),春、秋两季可吊养浅些(水面下15~20厘米)。
4、做好水域施肥:如育珠池塘水质清瘦,要及时施肥。肥料可用有机肥或化肥,或二者兼用。有机肥山鸡、鸭、鸟类为好,使用前需加1名生石灰和发酵腐熟后方可施用。化肥主要是尿素和过磷酸钙(用量比1:2或1:3),两种混合加水后泼洒,做到次多、量少,少施、勤施,一般亩用尿素1公斤。还可用泼施豆浆(饲料与肥料)。同时施用钙肥(生石灰),PH值低多施,PH值高少施。保持池水透明度在30百米左右。
5、清除附着物:育珠蚌经吊养一段时间后,在吊养网笼、网袋和蚌体上常附生大量的附泥和生物(如水藻类、淡水海绵、聚缩虫等),影响育珠蚌的生长,必须定期清洗。在4~10月份,每隔一个月涮洗一次。
6、维修养殖设施:在养殖过程中,发现养殖设施有破损情况应及时修复,以免造成经济损失。
以上就是有关河蚌的知识介绍。不管是食用河蚌还是珍珠河蚌,都是采用吊养和笼养的养殖户方式来进行养殖。如果是主要养珍珠河蚌的养殖户可以适量的放养一些草鱼或者鲫鱼等,可以充分的挖掘水体的生产潜力,从而增加经济效益。养殖户们在河蚌的养殖过程中,做好其管理工作是成功养殖河蚌的基础,养殖户们应当重视起来。
导读:河蚌能吃吗?为何过去没人吃的河蚌,如今也很少见了?
在你的家乡可有人吃河蚌?笔者所在的村子里,就很少有人去捡河蚌来吃,当时的河蚌是真的多,好多大人都是拿它来喂猪,或者是喂鸡鸭了。这也让我长期以为河蚌是不能吃的。
还记得在几十年前,到了冬季的时候村里就会放干鱼塘的水来捞鱼,而当把水放干了,就会在泥巴、淤泥中发现很多的河蚌,并且是各有超大的那种。
如果有人去捡,一会儿就能捡一“谷箩”。有时候运气好,还会发现里面会有珍珠,但也不知道为什么当时很少人吃河蚌。还有不少人都是一脸嫌弃地说,这东西又腥又脏,还爱在淤泥中,它怎么能吃呢!
但是笔者在家乡已经好些年没有见到过野生的河蚌了。即便是每年依然还是会放干鱼塘来抓鱼,可是河蚌却很少了。运气好的话,才会在淤泥中发现几个,并且个头普遍都没有以前的大了。
那又腥又脏的河蚌真的能吃吗?为何现在河蚌也很少见了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河蚌真的不能吃吗?
河蚌当然是可以吃的,它可是经典的河鲜之一,味道是一点不输海鲜的,但前提条件是要没有受到污染的,并且是鲜活的河蚌。如果是生长在有污染水源,或者是已经死掉了不新鲜的河蚌就不能食用了,会滋生大量的寄生虫,吃了对身体没啥好吃的。
而在过去农村很少人吃河蚌,一方面是有些人对它有误解。好些人认为河蚌的腥味太重了,并且又喜欢在有淤泥的地方活动,所以认为河蚌很腥很脏。
但实际上河蚌处理干净了就没有腥味了,只是处理起来比较麻烦。如果不知道如何处理的话,它的确腥味很重。而且河蚌对水质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虽然它们喜欢在淤泥的环境中生存,但却对水质要求高,如果水质受到污染了它们就难以存活。一般有河蚌的地方就代表这个地方的水质不错。
另外一方面是河蚌没什么肉,很考验烹饪技术。
有些人说河蚌难吃,又腥又难嚼,根本就不好吃,所以嫌弃它。但这是因为它们对河蚌处理不当所致,真正会烹饪的人都知道,河蚌的肉质很鲜嫩,吃起来是相当美味的。但如果在烹饪的时候,火候稍微没有掌握好,就会把它“煮老”了,而且越煮就越老,这样的河蚌是真的难吃的。
至于有的人说河蚌没有什么肉,这个确实不假。一个大河蚌有的有几斤重,但是里面只有很少的肉。往往十几斤的河蚌,最后搞干净了连一斤肉也没有。这样的话,即便是一大桶河蚌,最后处理好了还不够一家人吃一顿的。
而且烹饪河蚌必须要多放油,各种调味料也不能少,不然是真的不好吃。而在过去生活条件本来不好,一般舍不得放油,也没有什么调味料,所以都是舍不得的,这样做出来的河蚌肯定不好吃。再加上以前的河鲜很多,各种各样的河鲜比河蚌好处理,也好吃,所以就很少人吃河蚌。
(2)为何河蚌现在少见了?
之一个是环境变化了。河蚌顾名思义是喜欢在河里,湖泊,水库和水塘等有水的环境,且它们对水质要求是比较高的。但是在近些年随着工业的发展,好些废水、废渣都是排放到了河流、湖泊里面,对水质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不只是河蚌少了,好些小杂鱼也很少见了。
另外还有就是农村的很多河流干涸了。在过去农村的环境好,有山有水的,到处都是青山绿水。但是后来有很多地方都在拦河筑坝,导致一些小河流、湖泊就断流了。尤其是在夏季的时候,长时间不下雨,导致河流、湖泊干涸了。而河蚌是离不开水的,没有了水它们就难以存活了。
还有一点,就是和河蚌特殊的繁殖方式有关。河蚌是一种雌雄异体的动物,它们主要是在夏季繁殖,并且繁殖的过程是需要鳑鲏等动物来帮忙的。
鳑鲏会把卵产在河蚌壳内,而河蚌也会趁机排卵,然后附在鳑鲏的身上。而鳑鲏鱼的皮肤在受到 *** 后会异常增殖,将其包裹起来形成囊状。经过2一5周,就会变态成幼蚌,然后离开鱼体并沉入水底生活。之后不断生长,经过5年方达性成熟。
而也是因为受到环境污染和破坏,现在很多地方的鳑鲏少了,自然河蚌也就少了。
另外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过去农村很少人外出打工,常有人去河里抓鱼、捞河蚌。而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也很少人去野外捕鱼捞河蚌了。
特别是现在的生活节奏更快,有些人宁愿购买也不愿意自己去抓河蚌了。如此一来接触河蚌的机会少了,也就感觉河蚌少见了。但河蚌减少了,却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
各位粉丝朋友,你们爱吃河蚌吗?你们家乡的河蚌还多吗?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抓住春天,尝一尝肥美的河蚌吧春天的河鲜,当数螺蛳和河蚌。两周前,我们写了“赛过鹅”的清明螺,今天,我们再带大家去尝一尝春季肥美的河蚌。
河蚌烧得好,不老也不腥气,一吃就上瘾。杭州春天短暂,一转眼夏天就快来了。气温高了,河蚌的口感就会下降。所以,吃货们赶紧抓住春天,去尝一尝美味的河蚌吧!
本报记者 黄葆青
盛懿,浙江轩尼珍珠有限公司CEO,是个吃过无数河蚌的资深吃货。1988年,公司开始养殖珍珠,养殖塘面积曾经达到一万余亩,每年塘里有四五百万只河蚌。盛懿也因此对河蚌比较有研究,经常吃河蚌,久而久之,就成了吃河蚌的行家。
盛懿说,春季是吃河蚌的极佳季节,因为此时河水温度低,河蚌很干净,肉质细嫩,也很肥厚。有时候遇到品质特别好的河蚌,盛懿会把蚌肉取出,然后放进冰箱速冻,想吃了就拿出来烧,这样就不会有“错过等一年”的遗憾了。如果有制冷到零下60℃的冷冻设备,冻的效果会更好,能更大限度保持河蚌的风味。
盛懿介绍说,我国有100多种河蚌,他养殖的多是三角帆蚌。河蚌好不好吃,能不能吃,全看水质。如果养殖塘过度投放肥料,水质就会被污染,河蚌就不能吃了。
盛懿告诉记者,到菜场里买河蚌,一定要挑蚌壳紧闭的青壳蚌,个头要适中,不能选太大的。很多人不吃河蚌,一般都是因为在之一次烧河蚌时留下了“心理阴影”。好端端的河蚌,处理的 *** 不对,烧出来就会又腥又老,咬不动。
河蚌要去除腮边和内部的淤泥,这些活儿菜场卖河蚌的老板一般都会代劳。但拿回家后,在烧之前,还是要用食盐把蚌肉身上的黏液反复揉搓掉,然后用清水冲洗,这样烧出来的河蚌才不会有土腥味儿。
野生的土河蚌也很美味。如果是自己从河里捞的,一定不要急吼吼就烧,要先在清水里养上三天,水里加一些盐,让河蚌尽量把泥沙吐尽,然后再揉搓蚌肉上的黏液,这样处理过的河蚌既干净,又鲜美。
还有一个重要步骤一定要做:用松肉锤反复敲打河蚌肉的边,也就是河蚌的斧足部分。这个部位比较硬实,也可以用刀背或大鹅卵石等硬物敲打,要把整圈厚厚的边都尽量敲松,敲到手捏时感觉柔软才可以。有的人喜欢用木质工具敲打,他们认为金属工具会影响口味。这个步骤不可缺少,不然,烧出来的河蚌肉会又老又硬,
河蚌的做法很多,盛懿最常吃的是加雪菜和咸肉炒着吃。他还推荐了另外两种做法,用的是当下的时鲜食材,做法简单又好吃。
河蚌腌笃鲜
这是一道老杭州耳熟能详的经典春季菜,“腌”指的是咸猪肉,“鲜”指新鲜猪肉,“笃”是小火炖煮食发出的声音。腌笃鲜的汤是一种难以言传、极具个性,不同于咸肉也不同于鲜肉的复合味,加入河蚌以后,和春笋一起炖,炖到汤色奶白,蚌酥笋嫩,这锅腌笃鲜就完美了。
春韭炒河蚌
韭菜在民间被称作“三月之一菜”,因为农历三月期间的韭菜颜色翠绿,茎叶很嫩,香气和口感达到极佳。春天的河蚌与鲜嫩的春韭一起爆炒,蚌肉金黄嫩滑,韭菜碧绿,色香味俱佳,令人垂涎,好吃又下饭。
盛懿最后还特地提醒吃货们,无论哪种做法都必须注意两点:之一,无论炒、烧还是炖,都要用旺火,尽量减少河蚌肉的受热时间,让河蚌肉质不变老,保持鲜嫩的口感。第二,河蚌本身就极富鲜味儿,所以不用加味精或鸡精,也不能多放盐,不然就没了自然的鲜味儿。
老人们常说“春天喝碗河蚌汤,夏天不生痱子不长疮”。吃货们,河蚌味美汤鲜,赶紧美美地去吃一顿吧!
坐拥四五百万只河蚌!珍珠CEO:这么好的河鲜为啥没人吃春季菜里,除了春笋、荠菜、马兰头这些蔬菜,河鲜就要数螺蛳和河蚌,很多人只知道“清明螺,赛过鹅”,却忽略了春季最为肥美的河蚌。
河蚌如果烧的好,不老也不腥气,一吃就上瘾。杭州的天气急急赶着入夏,吃货们赶紧抓住春天的尾巴,尝尝美味的河蚌吧!
盛懿,是浙江轩尼珍珠有限公司的CEO,也是个吃过无数河蚌的吃货,他的公司从1988年开始养殖珍珠,珍珠养殖塘面积曾经达到一万余亩,每年塘里有四五百万只河蚌。因为工作的原因,盛懿对河蚌比较有研究,也经常吃河蚌,久而久之,就成了吃河蚌的行家。
盛懿说,春季是吃河蚌的更佳季节,因为这时候河水温度低,河蚌很干净,肉质细嫩,也很肥厚。有时候遇到品质特别好的河蚌,盛懿会把蚌肉取出,然后放进冰箱速冻,想吃了就拿出来烧,这样就不会有“错过等一年”的遗憾了。如果有制冷到零下60度的冷冻设备,冻的效果会更好,能更大限度保持河蚌的风味。
我国有100多种河蚌,盛懿在珍珠养殖过程中最常接触的是三角帆蚌和褶纹冠蚌,河蚌好不好吃,能不能吃,全看水质,如果养殖塘过度投放肥料,水质就会被污染,河蚌就不能吃了。
盛懿告诉记者,自己到菜场里买河蚌,一定要挑蚌壳紧闭的青壳蚌,个头要适中,不能选太大的。很多人不吃河蚌,一般都是因为在之一次烧河蚌时留下了“心理阴影”,好端端的河蚌,处理的 *** 不对,烧出来就会又腥又老,老到咬都咬不动。
河蚌要去除腮边和内部的淤泥,这些活儿菜场卖河蚌的老板一般都会代劳,但是烧之前还是必须要用食盐处理蚌肉身上的粘液,要用盐反复的揉搓,然后再用清水冲洗,这样处理过以后,河蚌烧出来就没有土腥味儿。
野生的土河蚌也很美味,如果是自己从河里捞的,一定不要急吼吼的烧,除了前面的清洗 *** ,还要在清水里养上三天,水里要加一些盐,让河蚌尽量把泥沙吐尽,这样河蚌既干净,烧出来还更有鲜味儿。
还有一个重要步骤,非做不可,要用松肉锤反复敲打河蚌肉的边,也就是河蚌的斧足部分,这个部位比较硬实。也可以用刀背或大鹅卵石等称手的硬物,最讲究的人只使用木质工具敲,他们认为金属工具会影响口味。要把整圈厚厚的边都尽量敲松,敲到手捏时感觉柔软就可以。这个步骤至关重要,不然,烧好的河蚌肉会又老又硬,
说起河蚌的做法就更多了,盛懿最常吃的做法是,加雪菜和咸肉炒着吃。他还推荐了两种河蚌的做法,都是当下的时鲜食材,做法简单又好吃。
河蚌腌笃鲜
这是道老杭州耳熟经典的春季菜,“腌”指的是咸猪肉,“鲜”指新鲜猪肉,“笃”是小火炖煮食发出的声音。腌笃鲜的汤是一种难以言传,极具个性,不同于咸肉,也不同于鲜肉的复合味,加入河蚌以后,和春笋一起炖,炖到汤色奶白,蚌酥笋嫩,这锅腌笃鲜就完美了。
春韭炒河蚌
韭菜在民间被称作“三月之一菜”,因为农历三月期间的韭菜颜色翠绿,茎叶最嫩,香气和口感达到更佳。春天的河蚌加上鲜嫩的春韭一起爆炒,炒的蚌肉金黄嫩滑,韭菜碧绿,香到叫人垂涎,色香味俱佳,好吃又下饭。
盛懿还特地提醒吃货们,无论哪种做法都必须要注意两点。
之一,无论炒、烧还是炖,都要用旺火,尽量减少河蚌肉的受热时间,让河蚌肉质不变老,保持鲜嫩的口感。
第二,河蚌本身就极富鲜味儿,所以在烹饪过程中可以不用加味精、鸡精,也不能多放盐,不然就没了自然的鲜味儿。
老人们常说“春天喝碗河蚌汤,夏天不生痱子不长疮”,杭州的夏天说来就来,只要温度持续走高,河蚌的口感就会下降。所以,吃货们趁着河蚌美味的季节,赶紧美美的吃几顿河蚌吧
导读:随处可见的河蚌是什么动物?同为“河鲜”为什么不受食客欢迎?它们又有哪些价值呢?
儿时夏天,在河里洗澡的时候,除了抓河虾,摸螺蛳,河底松软淤泥中的河蚌也是收获的“战利品”之一!
不过这河蚌却没能被端上餐桌,拿回家通常都是砸壳取肉喂了鸡鸭,那么河蚌这种个体不算小,肉又多的“河鲜”为什么就不像螺蛳那么广受大众欢迎呢?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话题!
农村塘坝,沟渠内随处可见的河蚌是什么动物?
河蚌是农村塘坝,沟渠内很常见的软体动物,在小编家乡,河蚌有个古怪的名字,歪歪,它们通常在塘坝湖泊的底部淤泥中,半掩半埋地过着底栖生活,在我国几乎所有的淡水水域中都有分布!
虽然河蚌生存的环境很污浊,但是并不代表它们能忍受污染的水体,它们反而喜欢生活在水域面积宽广,底泥松软,干净无污染的水体中,在有河蚌生存的湖泊里,往往鱼虾和其它的水生动物种类也很多样!
就是这种随处可见,遍布大大小小湖泊沟渠内的河蚌为什么没有人去吃它们呢?
河蚌为什么没有人吃?
河蚌没人吃的主要原因就是食用价值低而且很考验厨艺水平!
河蚌虽然可以吃,肉也很肥厚,但是大部分都是腮,肠和一些污秽物,能吃部分只有挖泥沙的斧足,十几斤的河蚌清洗干净只能弄很少的肉,并且河蚌的斧足肉质硬,煮熟后更硬,柴,还很腥,根本嚼不动!费了半天劲烧好的河蚌最后还是倒掉的居多!
别看现在很多美食自媒体都会教你如何把河蚌烧制的美味鲜香,但事实情况是河蚌肉腥味极重,烧制的时候需要很重的口味,添加酱料,调味品多达十几种,都不能保证河蚌肉不难吃,更不要说在农村家庭物质条件简单的情况下,用那些简单的调料就能把河蚌烧的有多么好吃,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况且可以替代河蚌的河鲜种类也很多,生活在淤泥环境中,肉少又腥,所以河蚌没人吃也就可以理解了!数量多又不能吃,那河蚌有哪些价值呢?
河蚌的价值!
河蚌是天然的水体过滤器!
河蚌的食物主要是淤泥中的有机碎宵,各种藻类和微生物,由于它们移动缓慢,不能主动追逐食物,所以它们干脆躺平利用蚌壳的开合过滤水中的食物为生,而且河蚌喜欢聚集生活,数量众多的它们在控制藻类爆发,对水体的净化有很大的作用,大家有没有感觉,有河蚌的生存的水域水质都不错,其它的水生动植物都特别地繁盛!
河蚌是许多鱼类产卵的庇护所!
河蚌与许多鱼类的繁殖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其中我们最熟知的就是鳑鲏鱼,繁殖期的鳑鲏鱼会把卵产在河蚌体内,让河蚌充当鱼卵的孵化房,但河蚌也会把自己的幼体喷射出来附着在鳑鲏鱼的鱼腮和体表靠鳑鲏鱼来扩大种群的生存范围,这是典型的利它共生关系!
河蚌是珍珠培育的母本!
自然界的珍珠是河蚌受到异物 *** 分泌的珍珠层包裹后形成的,几乎所有的河蚌种类都会此项技能,只是形成的珍珠品质差异的区别,品相好的珍珠不但是名贵的饰品,还是一味药物!珍珠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能产出高品质珍珠的河蚌种类在一些地区已有规模化养殖!
结语!
河蚌其实很脆弱,它们对环境的变化适应性差,在河流干涸,水体受到污染的情况下,它们基本上只能等死,除了养殖的,野生的河蚌也没有多少人去关心它们的死活!
好了,朋友们,你们吃过河蚌吗?你们还知道哪些因素导致没有人爱吃它们呢?
射阳河鲜河蚌射阳河两岸人们旁水而居,依水而取,小河港汊边,经常会看到人们或卷起裤腿,或穿着皮裙胶靴,用网兜、长竿在河边捞着摸着什么,一网下去,出来的有螺蛳、河蚌、戳蚬等,这就是初春的河鲜。河鲜肥美,对于连同螺蛳一起“趟”出来的河蚌,正当令时。当地有“春天喝碗河蚌汤,不生痱子不长疮”这样的俗语。
河蚌,在一些地方称为蚌壳,生活在淡水湖泊、池沼、河流等水底,半埋在泥沙中。体后端的出入水管外露,水可流入流出外套腔,借以完成摄食、呼吸及排出粪便和代谢产物等机能。河蚌是生活在河里的。多栖息于淤泥底、水流缓慢和静水的水域,分布于江河、湖泊、水库和池塘内。雌雄异体。3月份性腺成熟,成熟卵在雌体外鳃中受精发育,约在4~5月钩介幼虫发育成熟排出体外,寄生于鱼体,待发育成幼蚌后,沉落水底生活。河蚌滤食水中的微小生物及有机质颗粒等。在我国分布很广。河蚌的活动能力不强,并且活动范围横很小,容易捕获。河蚌分为三角帆蚌、褶纹冠蚌,为淡水育珠的优良品种。蚌壳为中药药材,还是贝雕工艺品的好原料,又是青鱼、鲤鱼疼鱼雷的重要天燃饵料,同时还可作畜、禽的饵料,亦可人食。河蚌还可用来监测重金、有机杀虫剂及放射形物质的污染。更需要的一个用途是用它培育珍珠,价值高昂,
河蚌富含蛋白质,脂肪酸、糖类、钙、磷、铁、维生素A,B1、B2等多种营养素,尤其富含锌健脑益智、滋阴平肝、息风止痉、安神养颜。河蚌营养价值很高,河蚌肉对人体有良好的保健功效,如具有滋阴平肝、明目防眼疾等作用。具有维持钾钠平衡;消除水肿。提高免疫力。调低血压,缓冲贫血,有利于生长发育,富含磷,具有构成骨骼和牙齿,促进成长及身体组织器官的修复,供给能量与活力,参与酸碱平衡的调节。富含钙,钙是骨骼发育的基本原料,直接影响身高;调节酶的活性;参与神经、肌肉的活动和神经递质的释放;调节激素的分泌;调节心律、降低心血管的通透性;控制炎症和水肿;维持酸碱平衡等。
河蚌我有的好感,一个是能产珍珠使人富贵,二个是能成精变成蚌蚌精无所不能。对河蚌的记忆,还是从河蚌舞开始。盛行于里下河区域。传统的河蚌舞都是两个人表演,一人扮渔翁,一人扮蚌精,渔翁捉蚌,蚌精躲闪逃避。小时候记事起,只要农村唱大戏或 *** ,少不了蚌蚌精出场,人脸画得很夸张青眉绿眼红腮帮子,全身青衣背部背上一个能将一个人罩起来蚌蚌壳,左右手一开一合向前走,前面一个红衣老汉手拿划桨作戏弄状,蚌蚌精一个劲想把老汉夹大蚌壳内,老汉前后躲闪,后面是划旱船的,人将红绿闪闪纸船穿在身上左右摇摆作前后奔跑状,记得一有节日或庆祝喜讯都这个节目要么放电影。到现在50年过去了,里下河地区农村还有这一节目,经久不息。我想我们先民来到水网密布此地靠打渔为生,船是营生工具,河蚌是食物,所以要崇拜纪念,要向河蚌精一样祈福多子多福。射阳河畔河蚌大肉厚而鲜美,对水质有要求有污染的地方则不生,据说它要和鳑鲏鱼共生,野生河蚌繁殖,离不开淡水中鰟鮍鱼等。鰟鮍鱼会产卵在河蚌的外套腔中。河蚌的钩介幼虫也趁此接触鰟鮍鱼,寄生在鱼的鳃、鳍等处。鱼皮肤受其 *** 而异常增殖,将幼虫包在其中,形成囊状。幼虫通过外套膜上皮吸取鱼的养分。经2一5周,变态成幼蚌,破囊离鱼体,沉入水底生活。经5年方达性成熟。以后仍继续生长。也就是说农村河沟里河蚌繁殖,不仅仅需要水,也需要借助鰟鮍鱼等水生物,在它们的外套腔中产卵繁殖,河蚌和鰟鮍鱼等属于共生关系。鳑鲏鱼繁殖需要将受精卵产到河蚌内,河蚌将卵子产到小鳑鲏腮内才能繁演生息,过程复杂,但合作很成功,所以河内能钓到鳑鲏鱼就有河蚌。当一片水域中生物的多样性受到破坏,它们共生的繁殖链断裂,河蚌的数量就会明显下降,当然也会影响到需要寄生河蚌产卵繁殖的鰟鮍鱼等。而且河蚌通过滤食一些藻类、原生动物和有机碎屑等作用,可以很好的维持水环境的平衡。所以,当一个地方池塘河沟里的河蚌消失了,就会给当地的水生物族群带来毁灭性打击,进而给当地的水环境带来消极影响。
吃河蚌,更好是用它和咸肉一同烩汤。先用开水烫一下使蚌肉收缩。要想吃到他肉需用刀片迎着微张开缝隙快速开启切断与蚌壳相连的肉柱,将微黄色蚌肉到入盆中清洗,再用开水烫刷一下使蚌肉收紧切块装盘备用。接着就是“拍”。拍河蚌肉一边厚厚硬硬的肉和类似鲜贝的“砧板肉”,不拍煨不烂。放木砧板上,用木质的锅铲柄、擀面杖等慢慢拍,老人们说经了铁器就不行了。将锅烧热,放少许油,投入葱姜在锅里爆,待香味窜起,就将切块的河蚌肉倒入锅内翻炒。少时,肉缩汤出,泛现白色。这汤汁强似用味精、鸡精等调料所作的人工“添加剂”,自然生成,其鲜无比。再把预先切好块的咸肉,和煸炒好的河蚌肉,连汤一同倒入砂锅,再加上黄酒、盐、糖,大火猛烧,直至滚开。然后再用文火,渐渐煨炖。待到肉已酥烂,撒上一把蒜末和白胡椒粉,滴上数滴麻油,顿时,香味扑鼻而来,“鲜得掉眉毛”,如放些青菜同烧,碧绿青翠的菜叶,配上微黄嫩滑的蚌肉,交相映托,鲜润耀眼,俨然是一道令人垂涎的佳肴,足可让你多扒进几口饭呢!这样的美味,即便放在五星级酒楼,也毫不逊色,烧杂侩烧肉炒制都行。家常吃法烧蚌肉非菜汤,和肉膘一齐烧制成杂侩,鲜美无比虽生长在河底污泥中毫无土腥味。小时候夏天放暑假就在河边浅水区摸河蚌,木水桶飘在水面上小伙伴们扎猛子将捞出河蚌清洗污泥放入水桶里,有时轻轻走近河蚌旁看到蚌壳微张吐出白肉好象在休息稍一惊扰‘就紧闭蚌壳,任凭怎样弄都打不开,希望能抠出珍珠来,捞得少就放入家里水缸里静养也能使水缸里水不发臭。现在海河轧花厂前面一条大河里河蚌多,夏天去工作看到很多人在河里洗澡摸河蚌,很大肥美,几个人不一会儿就能摸到半脚桶,大河水流动快水质好的原因吧。河蚌壳也有用,农家里米袋面粉袋就有蚌壳作装盛米面工具,老千秋供销站北边有个蒸米糕的就是王达孔她妈,就端坐在路边热气腾腾草棚里白白胖胖的大脸小眼,整个脸慈眉善目,熟练拿着大河蚌壳盛着米粉向蒸米糕模具里敲,再垒叠成小宝塔放炭炉上蒸气孔中蒸,10分钟不到再将一层层模具脱胚,上面有两道圈洁白米糕一一呈现在你眼前,拿一个吃吃,相了好久我也不客气吃一个带一个,那时米糕那家婴儿奶水不够买回去用开水冲泡给婴儿吃。九几年去建湖查粮,那里饭店招待特色菜就是河蚌烧咸肉,味道独特,隔年咸肉的咸香与新鲜蚌肉生鲜碰撞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囗感和味道真是一绝,几乎大小饭店都有而且每顿必吃。但家常烧法要掌握火候既不能使蚌肉煮得太老变柴失去口感也要能使咸肉释放天然的肉香相得益彰,我在家烧制过但未成功,以后也很少吃,早些年去南京中途必到盐阜饭店吃饭一是菜价适中,100多元4个人5个菜吃不完,二是此饭店二十四小时营业,去了必点河蚌烧咸肉这道菜,汤白味醇咸鲜不油不腻,吃了令人难忘,现在走高速了基本4个小时也到南京了,也就不拢那里了。
城里人眼中的河鲜,在农村捉到也不要:不知怎么做好吃每天清晨,皖北地区的一条内河岸边都非常热闹,很多市民起个大早来到这里购买刚上市的河鲜。对这里的居民而言,由于全年降雨量偏少,水系没有南方丰富,所以水产品不是太多,要想买到好的水产品必须要勤快一些。据了解,旁边这条河的水质越来越好,各种野生的河鲜,如河虾、龙虾、鲫鱼之类的特别受市民欢迎。
“草根影像”在这个市场转了一圈,发现除了常见的河鲜之外,这里还有一位大叔在卖稀罕的水产品——河蚌。大叔介绍,这一大盆河蚌都是他从河里摸上来的,售价为十元钱一斤。旁边的一个瓶子里的物件更是稀奇,它的名字叫蚂蟥,下河游泳的时候如果被它叮上,会是一件比较恐怖的事情。
对于很多城里人而言,这一大盆河蚌绝对是稀罕河鲜,别说吃了,就是见也没有见到过啊,更不知如何做才好吃了。“草根影像”的家门口有一条河,以前曾经河水清清,下河的时候可以摸出很多的河蚌来,可是由于以前缺乏相应的调料,怎么做也去不掉浓浓的腥味,所以对吃这种肉类不是很感兴趣。
这就是我们农村老家门口的那条河,中间大约有20年时间污染严重,再也没有人下河捉鱼了,不过最近几年在国家的大力治理之下,水质慢慢由黑变清了。图为近期连续降雨,水质变浊,水流也比以前湍急了不少,一位大哥在家耐不住寂寞,来到河边撒鱼。
不过这一网一网地撒下去,却不见多少收获,除了一些个头较小的鲫鱼和“鲢子”之外,就是一些螺蛳、河蚌之类的河鲜了。大哥介绍,自己其实不会用传统的撒网,这种从网上买来的网虽然操作容易一些,但覆盖面不大,所以捉不住几条鱼,一些专业人员使用传统撒网捕鱼,每天的收获还是比较可观的。
不过这些螺蛳和河蚌之类的就比较可怜了,捕鱼的人对这些物品明显不感兴趣,即使打捞上来,也是随意扔在河边的羊肠小道上,旁边这个河蚌在太阳的暴晒之下,已经“渴”得张开了嘴。想想打鱼的人真是暴殄天物,你不要的话可以直接扔进河里,或者收集起来送给其他人啊。
一位农村大姐看到水泥路上扔的河蚌实在可怜,就在路边捡拾一些,准备拿回家食用。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出,最上面这只河蚌比手掌还要大,估计至少有一斤多重。而从一圈一圈的年轮上看,这只河蚌至少要生长了十年以上。
大姐介绍,河蚌虽然看着比较大,其实可食用的部分比较少,就是唇边的一些肉比较好吃,其它的部分腥味太重,口感也不好。大姐笑称,她自己也不知怎么做好吃,只是随便加一些葱姜之类的材料,而且这种肉口感比较硬,似乎怎么也嚼不烂,不知是不是自己的做法有问题。
“草根影像”沿着河边溜达了一圈,发现被遗弃在河边的河蚌还真不少,看来在城市里被视为稀罕物的河蚌,在农村的河边即使捉到都没有几个人愿意食用呢。你认为这东西怎么做才好吃,欢迎关注交流,更多草根生活故事分享。
野生河蚌就是要这样吃才过瘾,肥而多汁,吃完还想吃{"rich_content":{"text":"","spans":null},"video":{"vid":"v028b0g10000c7c6uijc77ue5umn0j6g","duration":243.647,"width":960,"height":540,"file_size":33914233,"thumb":{"web_uri":"tos-cn-p-0000/1cb1403cabdb4e429c9ac965257ed9c0","width":640,"height":360,"image_type":null,"mimetype":null,"encrypt_web_uri":null,"secret_key":null,"encrypt_algorithm":null,"extra":null},"video_size":{"normal":{"duration":243.647,"file_size":22758083,"w":640,"h":360}},"is_encrypted":null,"sp":null,"editor_project_id":null,"md5":"0c00fa269ecc9d6b04e5675556486459","tos_key":null,"secret_key":null,"encrypt_algorithm":null,"extra":null}}
朋友送的河鲜,晚餐做了三菜一汤,比海鲜吃着过瘾,太香了本期导读:晚餐做了三菜一汤,都是河鲜,小时经常吃,现在很久都没吃过了
朋友送来一些河鲜,打开一看都是我喜欢吃的,这些河鲜都非常新鲜,有着鲜味,有河蟹、老头鱼、河蚌、记得小时候,家附近的小溪小河流里,总有许多的鱼虾,嘴馋了,找几个小伙伴,河蚌,小鱼小虾,一会功夫就收获满满,简单的烹调一下,鲜味十足,成为了童年里的一种回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野生的河鲜食材越来越少,小时候溪河里的这些野味,慢慢消失了。
朋友送的这些河鲜可是让我可以大吃一番了,晚餐做了三菜一汤,都是河鲜,比海鲜吃着过瘾,太香了,下面看看我是怎样做的:
?
老头鱼,也叫:山胖头,沙姑鲈子,还阳鱼,其肉质细嫩,刺少味美,是绝对的美味,它在较浅的泡子里也能越冬,只要老头鱼扎堆,就冻不透,也冻不死。冬天,它被捕捞出水,冻硬了,回家放在凉水盆里一暖,很快就活了,因此还有人叫它还阳鱼。老头鱼过去白送都没人要,如今在市场上的价格却是翻倍上涨。去江鱼馆吃一盘得100多块一盘。
?
河蚌又名河歪、河蛤蜊、鸟贝等,更大众最价廉物美的春季河鲜莫过于河蚌了,河蚌肉对人体有良好的的保健功效,它有滋阴平肝、明目防眼疾等作用,河蚌适合烧、煮、炖等,河蚌是珍珠的摇篮,不仅可以形成天然珍珠,也可人工养育珍珠。
?
【酱焖老头鱼】把老头鱼用酱焖的做法,酱焖是东北得一种地方做法,鱼肉鲜嫩,酱香味浓,特别下饭。
?
【河蚌炒韭菜】用河蚌和韭菜一起炒制而成,这两种食材一起搭配,鲜上加鲜,鲜味十足,在烹煮蚌肉前,还要将蚌的斧足尽量敲松,敲得发软为宜,炒出的蚌肉就不会嚼不烂。
?
【河蚌豆腐汤】用河蚌肉和豆腐一起做成汤,汤色奶白,汤鲜味浓,河蚌与豆腐部分营养功效相近,两者属于宜搭的食材,因此食疗价值也更高。
?
【清蒸河蟹】把河蟹简单洗一洗,蒸一蒸,配些调料,吃一口,蟹肉细嫩,鲜美可口。
?
晚餐都介绍完了,是不是觉得很好吃呢?你喜欢吃这些河鲜吗?
喜欢这篇文章,别忘了点赞、收藏、转发,也欢迎在评论区发表您的看法,或者分享您的做法,欢迎关注:冬至雪夜,每天都会发布原创家常美食做法
你敢相信吗?黄花大闺女,独自一人去山里摸河蚌卖,一天就能赚到5000多块钱!越南姑娘小丽今年刚满18周岁没多久,今天她要一个人进山去搞钱。只见她身穿草绿色的水鞋和水裤,左手提着家里的祖传篮子,来到了人迹罕至的荒山野岭中。
她趟进小水沟里,弯下身子,在水里摸索几下,就掏上来一只大河蚌,足足有三斤多重的大河蚌。她又来到一块长满水草的河沟里,用脚踩踏几下,又踩到了一块河蚌。这地方的野生河蚌就是多,据说味道非常鲜美。
可这里的河蚌再多,一个人一天也最多也就能捡个几十上百斤,而且河蚌的肉也不贵。她是如何靠捡河蚌一天就能赚到5000多块钱的呢?
小丽以前在海边生活,是个见识过大风大浪的人。她知道如何寻找到最有价值的水产品。只见她拔开遮挡的树枝,滑进深水坑里继续摸河蚌。小鸟在树枝上鸣叫,潺潺的水流在脚下流动。清澈见底的水沟里,河蚌无处藏身。
小丽趟过小水沟,来到一块空地上。她将篮子里的河蚌全部倒出来。拿出一把锋利的小刀,开始在野外给河蚌做外科手术。在一边快速划上一刀,在另一边再划上一刀。趁河蚌还没反应过来,她两手一用力,就将整个河蚌给掰开了。
她如法炮制,将剩下的几个河蚌也一一掰开,放在草地上。现在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了。紫红色的大珍珠,光彩夺目。半边河蚌整整产出达4颗珍珠。将4颗珍珠放好后,小丽继续在另半边的河蚌里查找。这边更加令人惊喜。一下子又得到了九颗大珍珠,这下发财了。这还没完。我的天呀,这河蚌该不会是去偷了别人的珍珠了吧。
接下来的这个河蚌,到底能产出多少颗珍珠呢?数了一下,好像总共是二十一颗又大又亮的白珍珠。后面的河蚌,全都是满肚子的白珍珠。看样子,这里的河蚌应该都是吃了双胞胎珍珠饲料,特能产出珍珠。
半天的功夫,小丽一个人就收获了一大碟珍珠。这闪闪发光的珍珠,拿到珠宝市场上去卖,至少能卖出5000块钱了。这钱来得也太快了吧!你想去越南摸珍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