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微观三农】
辣椒:你知道的和不知道的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邹学校
结缘仅400年,我国已成为世界之一大辣椒生产国与消费国。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让辣椒走上了更大的舞台。不仅餐桌上的江湖地位无人能替,辣椒还有了更多除饮食以外的施展空间。从辣椒中提取的高纯度辣椒素,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应用在防腐、医药等化工领域。特别是近10年,全球对工业辣椒的需求不断增长,辣椒已经变成一种重要战略物资。
全世界辣椒消费量更大的国家
辣椒传到我国之后,从消费的区划来说,形成了三个区域:一是重辣区,主要在西南和华中地区;二是微辣区,主要是华北、东北、西北地区;三是淡辣区,主要是东南沿海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前,辣椒的生产主要是在辣椒的消费区生产,而按我国气候分布,长江流域的气候不适合辣椒高产。因为辣椒生长发育的更佳温度是20℃—25℃,这个温度的时间跨度在长江流域,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比较短的,这个区域夏天很长,冬天也很长,春天和秋天很短。特别是湖南,春天温度适合,但是因为雨水比较多,所以病虫害也很严重。所以长江中下游地区辣椒产量是比较低的。自从我国的交通状况改善之后,辣椒生产在农业部的规划下实行优势产区生产,这样就大大提高了辣椒生产效率。
我国现在辣椒栽培保护地的面积已达800多万亩,辣椒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是调味品,但在我国不仅是应用最广泛的调味品,并且还是一种主要蔬菜。因此辣椒在我国的种植面积很大,而且我国的辣椒品种在选育的时候都是大量地选育微辣品种。我国辣椒消费量之所以成为应用最广泛的调味品,主要因为辣椒的生产成本相对花椒、生姜等调味品成本比较低,性价比比较高。据2019年一个大数据调查显示,辣椒消费量占我国调味品市场的30%。中国大量开始吃辣椒的时间在1820年左右,20世纪以后,辣椒在中国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主要是因为栽培技术的进步以及栽培水平的提高,实现了周年均衡供应,产品应有尽有,辣椒的发展达到了历史更好时期。特别是辣椒素、辣椒红素精加工研究的开发利用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这样使辣椒的种植面积、辣椒的消费量进一步增加,我国成为世界辣椒消费量更大的国家。
辣椒的种子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种子是农业生产的“芯片”,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源头”。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要从培育好种子做起,加强良种技术攻关,才能依靠中国种子来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小小“菜篮子”关系千家万户,紧系着粮食安全。洋葱、胡萝卜、西红柿等百姓餐桌上常见的这些蔬菜,很多都来自洋种子。相比之下,辣椒的种子却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而且资源丰富,品种多样,研发水平处于世界前列。
辣椒种子不“卡脖子”的原因之一是种质资源多。我国已经掌握了比较多的辣椒种质资源,中国农科院是国家种质资源库,它保存有2000多种,我们团队搜集了4000多种。这些资源中有不同辣度的品种,最辣的一个辣椒可以把人辣死,也有的一点辣味都没有、完全是甜味的甜椒。根据消费者的需求,需要什么辣度就可以育成什么辣度的品种。
原因之二是门槛低、研究人员多。辣椒相对来讲研究门槛比较低,所以从事研究辣椒的人也比较多,包括有知识的农民也可以开展辣椒育种。所以现在辣椒在我国蔬菜领域拥有最多的研究人员,在世界上亦如此。
原因之三是育种取得重大突破。更重要的是我国在辣椒育种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之一个是商业化育种,辣椒是最早开展商业化育种的,跟其他粮食作物不一样,其他粮食品种主要追求高产、优质。辣椒选育的最终目标不是高产,也不完全是优质,它的主要目标就是产生经济效益。在这种情况下,辣椒育种的目标是多元化的,有些是早熟,有些是晚熟,有些耐运输,我国的辣椒育种在产业的需求下,在品种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辣椒还有哪些鲜为人知的用途
很多女性朋友可能不知道,她们所钟爱的口红,竟然与辣椒有着非常直接的联系。喜欢远航的朋友也许不清楚,如果没有辣椒“发威”,那些乘风破浪的大船,可能会爬满海洋生物,严重影响船体寿命与航行安全。渴望减肥的消费者可能也并不清楚,您服用的减肥产品里也有辣椒的身影。目前,我国辣椒的深加工水平领先世界,其中辣椒红素市场占有率高达67%。为什么辣椒能有这些神奇的功效?
辣椒红素是一种最稳定的脂溶性红色素,是更好的食品着色剂,所以是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唯一允许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的色素,另外辣椒红素还是口红的主要生产原料。口红主要是用辣椒红素做原料来生产的,辣椒红素是脂溶性的,只有在油脂里面才能够溶解,所以它在口红里面就不会溶解出去。红色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脂溶性的,一种是水溶性的。水溶性的比如苋菜,它的红色素就是水溶性的。水溶性色素在有汗流下来之后,就没有办法看了,所以只能用脂溶性红色素 *** 口红。辣椒红素是脂溶性比较好的一种红色素,这种色素在其他植物里面是没有的。辣椒红素发育的时候,昼夜温差越大,辣椒红素的产量越高。据我们团队现在调查的结果,辣椒红素更佳原料基地在新疆南部,南疆地区生产的原料辣椒红素是含量更高的。
辣椒素的用途也非常广泛,它在军事上可以做催泪弹的主要原料,因为辣椒素一喷,人就马上受不了了。另外,辣椒素还有减肥、防癌、降血压等很多医学功能,它是很多医学产品的重要生产原料。
未来辣椒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调查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辣椒的种植面积约82.7万公顷,产量超过2000万吨。在辣椒的种植面积与产量不断攀升的过程中,中国辣椒产量已位居世界之一,但是辣椒消费依然供不应求。2018年之前,我国鲜辣椒与干辣椒出口量大于进口量,但从2018年之后,辣椒进口量却大幅增加。在国际市场上,印度已经成为我国辣椒产业更大的竞争对手。我国辣椒产业在商业化育种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杂交品种的推广利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在辣椒产业方面也有自己的短板:机械化程度不够、分子育种技术落后、重复性研究、知识产权保护难度大制约了辣椒产业的发展。
未来辣椒还有怎样的潜力有待发掘?满足未来不同市场需求是辣椒育种的之一目标。高品质的辣椒肯定会在下一轮市场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我们团队现在做的主要工作,就是引领全国辣椒育种工作者解决目前的短板问题。在辣椒消费市场上,不管是鲜食辣椒还是加工辣椒,今后要更加市场化,能够保证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都得到满足。
通过基因技术开发新品种是辣椒育种的第二目标。希望我国的辣椒育种技术、生产技术、加工技术都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样我们的产品才能够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现在辣椒分枝育种技术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基因组测序已经完成。另外在基因编辑方面育成了一些品种。在其他常规品种方面,通过穿梭育种,在不适合辣椒生长的地区进行抗病性鉴定、抗逆性鉴定,在优势产区进行高产鉴定,在海南进行南繁鉴定。通过穿梭育种,可以加快辣椒育种的速度,原来培育一个辣椒品种就要8到10年,现在可能3到4年就可以育成了。建立多抗性鉴定技术体系,通过基因聚合,抗5到8种病害的新品种都可以选育出来,这样的品种在全国适应范围会更加广泛,种植范围会更大。
在研究的时候,不能盯着某一个品种,要着眼于解决全国在品种方面存在的问题。比如我国现辣椒产业种植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个是机械化问题,因为原来的品种都是在精耕细作要求下选育的品种,人工劳动力消耗多造成成本很高,现在选育适合机械化生产的品种,就能解决这个问题。第二个要解决的问题是提高产品质量,所以要选育一批高品质的辣椒品种,现在螺丝椒就是这方面一个代表,下一轮正在选育薄皮樟树港辣椒,这种类型的薄皮辣椒有清香味,在市场上很受欢迎。另外,还准备选育一批高品质、适合加工的品种。更重要的是下一轮还要开发出功能性的辣椒品种,能够让人吃了之后有保健功能。现在准备研究降糖辣椒、减肥辣椒。因为所有的辣椒品种里面都有一种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但每个品种里面含量不多,所以效果不好。可以通过选择或者生物技术把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含量提高,吃了这种辣椒之后,能起到减肥、降糖的作用,使糖尿病人也能吃这种辣椒。
虽然辣椒是一种调味品,但是你一旦接受了辣椒,你就离不开辣椒,辣椒会改变你的生活,使你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日子更加红红火火。
来源:学习时报
编辑:张璟
监审:郭平稳、蔡薇萍
本文来自【微观三农】,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每天吃 1 根胡萝卜会发生什么?视力真的会变好?免疫力真的会变强吗?以下文章来源于科普中国 ,作者薛庆鑫
科普中国.
公众科普,科学传播
胡萝卜是大家心目中的健康食材,特别是对于每天频繁看手机和电脑的上班族、学生党,它可是保护眼睛健康的卫士。
要说每天吃胡萝卜对健康的影响,可不仅仅是护眼这么简单,还有很多哦!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聊聊胡萝卜。
01
常吃胡萝卜
有哪些好处?
1. 保护眼睛
要说胡萝卜的关键营养,那必须是 β-胡萝卜素,胡萝卜的 β-胡萝卜素含量为 2653 微克/100克,比绿叶菜韭菜要高,是韭菜的 1.4 倍,更是大白菜的 631 倍,而新疆胡萝卜的 β-胡萝卜素含量可达到 5739 微克/100克。<1>
这种成分可以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 A,也被称为维生素 A 原,对眼睛和皮肤的健康有益。
维生素 A 在保护视力方面尤为重要,是构成视觉细胞内感光物质的成分,必须得保证它的摄入充足,才能维持视紫红质的合成和整个暗视觉过程,缺乏会导致夜盲症,严重者可致眼干燥症,甚至失明。目前我国维生素 A 缺乏率较低,但也仍然要注意补充。<2>
虽然维生素 A 很重要,但摄入过量也不行,维生素 A 中毒会损伤皮肤、骨骼、大脑、肝脏等多个器官。好在通过吃富含胡萝卜素的食物来补充维生素 A 非常安全。这是因为 β-胡萝卜素可以贮存在肝脏中,可根据身体需要逐步转化为维生素 A,不用担心维生素 A 过量而导致的毒害作用。
另外,胡萝卜中也含有叶黄素和玉米黄素,二者是人类角膜中黄斑色素的重要成分,能够保护视网膜免受蓝光损伤,提高视觉灵敏度。
2. 增强免疫力
充足的维生素 A 不仅对眼睛的健康有益,对皮肤健康和免疫力也尤为重要。可以维持皮肤黏膜的完整性,缺乏会导致皮肤变得粗糙、干燥、易起皮。
维生素 A 还是免疫代谢细胞的调节剂,可以促进上皮组织的分化,可能会增强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的活力以及改变淋巴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对于维护人体上皮细胞的正常功能,预防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以及提高免疫力有重要作用。比如维生素 A 缺乏会导致呼吸道黏膜上皮萎缩、干燥、纤毛减少、抗病能力减弱;增加患呼吸道疾病的危险性;易出现喉咙发干、发痒、咳嗽等症状;还会导致患呼吸道疾病后不容易痊愈。<2>正因为它有这样的功能,所以也被称为“抗感染”维生素。
3. 预防便秘
胡萝卜的膳食纤维含量还算不错,根据美国农业部营养数据库中的数据,胡萝卜的总膳食纤维为 2.8 克/100克,是小白菜总膳食纤维含量的近 3 倍。<3>不仅能增强饱腹感,还能促进胃肠蠕动,预防便秘,也有助于肠道有益菌的增殖。
4. 可能预防癌症
关于 β-胡萝卜素与癌症之间关系的研究很多,比如可预防肺癌、乳腺癌、口腔癌等,不过很多结论不太一致。分子水平研究显示,胡萝卜素具有预防或延缓癌变进程、抗氧化和调节细胞生长的功能;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癌症风险与类胡萝卜素的摄入量有关,但会受到个体差异和测量 *** 的局限。<4>目前,关于补充 β-胡萝卜素是否能预防癌症,临床证据仍然存在争议。
不过对于吸烟者来说,服用 β-胡萝卜素补充剂则会加剧香烟烟雾凝聚物导致的 DNA 氧化损伤,使与抑癌基因相关的细胞增殖和凋亡途径发生改变,进而增加患癌风险。也就是说,对于吸烟人群,额外补充 β-胡萝卜素补充剂会增加患肺癌的风险,尤其是对吸烟饮酒较多的人群,这可能与摄入 β-胡萝卜素的剂量有关,补充剂的剂量往往较高。<4>
02
胡萝卜怎么吃更好?
胡萝卜素属于脂溶性维生素,需要搭配脂肪才能更好地促进吸收,所以很多人认为吃它必须得和烹调油一起炒着吃才行。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虽说需要和脂肪一起搭配,但也并不是说必须得油炒。食物的消化吸收是在人体的小肠里,只要胡萝卜素和脂肪能在小肠里相遇就好。在吃胡萝卜素含量丰富的食物时,同时搭配富含脂肪的食物一起吃就行,比如肉类、坚果、有烹调油的炒菜等,尽量要细嚼慢咽,让胡萝卜素更好地释放出来。
注意烹调方式也很重要,有研究表明:烹调加热有利于提高深色蔬菜中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利用率。而且不同的烹调方式也会导致 β-胡萝卜素在保留率上有差异,虽然胡萝卜的吸收需要脂肪的协助,但以油为介质的烹调会增加胡萝卜素的损失。
有实验表明:加油炖煮和炒制、炸制烹调时,会导致胡萝卜中的 β-胡萝卜素保存率显著下降,比如先加油炒 2 分钟再加水炖煮 8 分钟,其保留率为 75%;油炸胡萝卜其保留率为 76%;而煮胡萝卜保留率较高,煮 7 分钟其保留率高达 91%。<5>另外,混合在餐盘菜汤里的胡萝卜素经常会被扔掉,进一步造成损失。
所以,吃胡萝卜还真不建议用先炒再炖的烹调方式,倒是更推荐直接蒸煮,不仅吸收利用率高,损失也小。
03
不想“变黄”
该吃多少?
虽然吃胡萝卜对健康益处多多,但吃太多真的会变“小黄人”!这是因为摄入了太多 β-胡萝卜素,导致其不能充分迅速在小肠黏膜细胞中转化为维生素 A 而引起的。血液中胡萝卜素水平升高致使黄色素沉着在皮肤内和皮下组织内,表现为皮肤黄染,以鼻尖、鼻唇皱襞、前额、手掌和足底部位最为明显,这种情况被称为“高胡萝卜素血症”。<2>
不过不用担心,并不会危害健康。只需要停止大量摄入富含 β-胡萝卜素的食物,经过 2~6 周的时间症状就能够自行消退,逐渐恢复原来的皮肤颜色。
如果要想每天都吃胡萝卜不变黄只需要控制好量即可,一项人群干预性研究显示:每天从食物中摄取 30 毫克的 β-胡萝卜素,可在 25~42 天内出现皮肤发黄。<2>
如果以 β-胡萝卜素含量丰富的新疆胡萝卜来说,1 根 200 克的胡萝卜约含有 12 毫克的 β-胡萝卜素。要想不变黄,每天胡萝卜更好控制在 2 根以内,当然也可以吃得更少一些。毕竟饮食中含有 β-胡萝卜素的食物不只是胡萝卜,常见深色蔬果都有,比如菠菜、西兰花、苦苣菜、南瓜、芒果、哈密瓜、木瓜等。
眼睛看累了吧,今天加餐个胡萝卜呀~
参考文献:
<1>杨月欣.中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第1册
<2>杨月欣,葛可佑.中国营养科学全书第2版(上册)
<3>https://fdc.nal.usda.gov/fdc-app.html#/food-details/170393/nutrients
<4>翟艳丽,惠伯棣,蔡靳,刘蕊,王英明.类胡萝卜素与癌症风险相关性的研究
<5>王璐,范志红,陈然.烹调对深色蔬菜中类胡萝卜素的影响
作者:薛庆鑫 卫健委首批营养指导员 中国注册营养师
审核:张娜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副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不是所有的萝卜都是一家人,胡萝卜和青萝卜、白萝卜(十字花科萝卜属)就不是一家人。
胡萝卜是伞形科胡萝卜属植物,它和孜然、茴香(伞形科植物)是亲戚。
胡萝卜的原产地在西亚一带,野生胡萝卜是被阿富汗人驯化成蔬菜胡萝卜的,时间在公元10世纪。
胡萝卜进入中国的时间,普遍的说法是在公元13~14世纪。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元时始自胡地来,气味微似萝卜。”
最早的野生胡萝卜大多是白色或浅黄色,驯化后出现了黄色和紫色。
紫色胡萝卜褪色,易污衣物,染物品,所以,黄色的胡萝卜更受欢迎。
橙色胡萝卜是荷兰育种学家人工选育而出的,不得不说荷兰人对橙色是真爱。
胡萝卜营养丰富,其中,β-胡萝卜素是一种最常见的维生素A补充剂,人缺少维生素A的摄入会导致夜盲症。
新疆人民从不担心β-胡萝卜素的摄入问题,我们有胡萝卜做的抓饭;我们有胡萝卜炖的羊肉;我们有胡萝卜榨成的胡萝卜汁……
我们有黄萝卜,我们有惠远胡萝卜。
作者:不着调
文字版权?乌鲁木齐灼华在兹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由乌鲁木齐灼华在兹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头条官方帐号《新疆极品风物》发布。
图片来源「头条官方」
排版:星辰
校对:九天玄猫
农庄案例:一个关于胡萝卜的传奇故事▲ 点击上方关注本号,更多行业内容推送
“Eat them like junk food(像吃垃圾快餐一样多吃些胡萝卜吧)”,是美国百年农产品企业博特农庄(Bolthouse Farms)为其核心产品水果胡萝卜(Baby Carrot)确立的推广标语。现已发展成为美国最重要的生鲜预包装零食产业之一。
“Eat them like junk food(像吃垃圾快餐一样多吃些胡萝卜吧)”,是美国百年农产品企业博特农庄(Bolthouse Farms)为其核心产品水果胡萝卜(Baby Carrot)确立的推广标语。现已发展成为美国最重要的生鲜预包装零食产业之一。
从好莱坞瘦身配餐,到华尔街白领健康午餐,影院零食,校园学生餐,以及普通家庭的冰箱常备,水果胡萝卜生鲜食用作为消费习惯已成为美国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一根普通配菜胡萝卜何以如此成功呢?
01
尽享加州阳光的种植庄园
博特农庄的水果胡萝卜产自阳光加州,庄园所在地拥有被世界消费者所认可的适宜土壤跟健康好水,再加上加州的阳光,使其口感脆甜且营养丰富。好的产品、好的阳光加上休闲的采摘氛围每年都吸引大批的老中青游客前往,带动了当地旅游。
农产品品质最肯本的保证土壤与种植环境,加州昼夜温差大和日照时间长的独特气候条件使这里非常适合农作物的生长,仅加州一地就有四个大型胡萝卜集中种植地,覆盖面积非常广泛,美国一流的农产品生产商几乎都愿意选择这里作为自己的农庄;优质的土壤、纯净的水资源等都是加州农作物品质保障的先决条件——数据显示,美国全国胡萝卜产量的四分之三集中于加州,而博特农庄的水果胡萝卜全部来自这里。
02
极简业态,不需要太多的“建设用地”
相比国内庄园的“大兴土木”,这里的庄园更像是一个单纯的“菜园子”。除了餐厅和小商店,很少再有其他配套休闲设施。总的来说,美国生态农场“轻建筑,重农业和内容”,没有太多休闲设施,并不代表着没有“第三产业”。每周末,这里会有大量的市民和孩子到休闲庄园来体验田园生活。
03
三产消费:简约,而不简单
一片简单的种植园,除餐厅外没有大型设施、也缺乏休闲娱乐配套,这样的农场是不是太LOW了?事实恰恰相反,很多美国这样的生态庄园,“高端”得连总统都慕名光顾。除此之外,很多这样简陋的“菜园子”还是举办婚礼、社交PARTY的理想圣地。准确的说法是:越田园,越时尚。
相对于工业化农业的食品味道、相对于车水马龙的城市,生态农场里的有机蔬菜、田园环境才是最稀缺、更时尚、最有价值的内容。
04
细致考究的全业链生产线
博特农庄早期的经营者发现,胡萝卜的甜味大部分集中于肉质根的中心位置,而表皮和顶端的部分口感上会有些苦涩。去皮加工后的胡萝卜生鲜使用的口味大大提高。在推出水果胡萝卜这一产品后,博特农庄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从育种、栽培、收割、加工、冷链甚至包装上投入了大量的研发资源。
博特农庄在加工和包装水果胡萝卜上拥有20多项科技专利,可以做到采摘加工后有长达30天的保鲜期,完全保证水果胡萝卜的口感和营养成分不流失。
作为一种即食新鲜果蔬,水果胡萝卜的加工和保鲜非常重要,要求包装后的产品既要保持跟空气接触,又要保持胡萝卜的理想的湿度。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博特农庄水果胡萝卜看似简单的包装塑料袋,蕴藏着肉眼看不到的专利高科技成分,袋上密布着激光小孔,在保持透气的同时可以防止水分散失。
博特农庄专利开发的生鲜包装,其对消费者的意义不是一般花哨的普通塑料袋所能比拟的,而中国国内市场上号称可长期保持的水果胡萝卜包装,实际上存在着以可能丧失了消费者的口感和质量为前提。
05
发起著名的“Baby Carrots“运动
博特农庄带头的50多个胡萝卜生产者曾联合发起了一场”Baby Carrots“运动。这个运动的主题是要用”Baby Carrots“去取代美国儿童书包中的垃圾食品,让孩子们吃得更健康。他们把普通的胡萝卜用机器打磨成拇指大小的小胡萝卜,用严格的生产/加工/包装工艺保证食品安全,然后把这些胡萝卜包装成可以方便携带和食用的小包装。
在成功的打入儿童市场后,”Baby Carrots“又通过性感的包装和广告打入成人零食市场。”Baby Carrots“运动通过多种市场推广手段,包括电视广告,学校门口的胡萝卜售卖机,手机上的游戏等等,成功把这个普通蔬菜打造成了一款风靡欧美的健康零食。这个活动之所以能成功,除了成功的营销推广,产品的加工改造,还有赶上了美国当下健康饮食的风潮。
06
推广渠道与口味多元, 主打年轻及时尚圈
在口味上,博特庄园还推出了“青柠辣椒味”和“田园酱味”水果胡萝卜。这两种口味的水果胡萝卜是在原有的水果胡萝卜的包装里装入不同风味的调味料,食用时只需将调料包打开与小胡萝卜混合后即可食用,非常方便和有趣。
随着中国消费升级的趋势,健康饮食瘦身塑形等观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07
营养功效加持成明星更爱
以前需要油乎乎吃的胡萝卜,原本才是肠道吸脂神器!中国娱乐圈内,博特水果胡萝卜已作为一种减肥代餐的小零食在圈中人之间兴起。虽然是零食,却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它不仅有助于明目、增强自身免疫力、而且低热低脂低盐,对于拍摄工作繁重又需要保持体力与身材的明星们来说,几乎成为了保持身材必备的代餐食品。
将高端科技用于农业生产,美国当属世界之最。博特农庄的水果胡萝卜采用的是“物理密集种植技术”,在保障胡萝卜是非转基因产品的同时,也降低种植土壤的负担,节约水资源的消耗;另一方面,密集型种植也保证了胡萝卜生长成熟之后的在营养沉淀以及外观上的统一性,以方便后续的采摘和食用。
“比其他胡萝卜都更甜一些”是美食评论家对博特小胡萝卜的评价,而更甜的秘诀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博特农庄“取其精华”的采摘工艺。通常来说,一根成熟的胡萝卜中,甜味的部分集中于中心部分,而接近表层和顶端的部分吃起来会略带苦涩——博特农庄的采摘工艺是从成熟的胡萝卜中切割提取出其最中心的部分,同时也是为什么此种胡萝卜看起来比较小的原因——那么去除了含有苦涩的部分,博特小胡萝卜自然会更加甘甜一些。
08
更爱广泛研发或萝卜制品,推广健康甜品
水果胡萝卜目前每周由直达公司经空运进口到国内,销售渠道为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目前线上已经与多家知名电商,例如京东、天猫等开展合作;线下也进入多家知名高端超市上架销售。作为一款“健康、时尚、科技种植”的潮流生鲜零食,博特农庄的水果胡萝卜如今正式进入中国市场线上线下市场,京东、BHG高超等众多渠道,想必会很快把风靡北美的这一健康饮食习惯带给全中国的消费者。
回顾博特庄园的成功之路,品牌推广上,深化IP ,全场景全人群覆盖,发力学生群体、时尚娱乐圈;庄园建筑设计上,轻建筑,重内容。你 get 到了吗?
版权声明:图文来源于庄主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需注明,仅用于学习交流,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有涉及明显独创性摄影作品等存在侵犯著作权的,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并表示歉意。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道文旅很荣幸和您分享这篇文章!不落地,不创意,如果您有好的素材案例,也欢迎下方留言分享~
【续表】主要食物来源的名称及其生理功能续表列出了主要食物来源的名称及其主要生理功能,这些食物是构成牙齿和骨骼的重要成分。牛奶、大豆、带骨的鱼类以及虾等食物,对于骨骼的正常生长和维持骨骼健康至关重要。而部分深绿色蔬菜则富含铁质,有助于预防缺铁性贫血的发生。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构成成分包括牛肉摄入制品、红肉动物肝脏以及动物血等。这些食物是体内多种酶的辅酶,对于维持正常的免疫功能、促进激素分泌以及味觉发育和认知发展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麦麸、动物肝脏、全脂奶和蛋类等食物含有维生素B12,可以维持正常的视觉功能和皮肤黏膜的健康。深绿色蔬菜、橙黄色蔬菜以及水果等富含胡萝卜素,可以在人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有助于保护消化系统和泌尿生殖道的上皮组织。维生素D可以调节钙磷代谢,促进钙磷吸收,而维生素D主要来源于动物肝脏、脂肪含量高的海鱼以及蛋黄和奶油等食物。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促进胶原蛋白和抗体的合成,同时还能保护食物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不被氧化。维生素C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可以促进免疫功能和伤口愈合,同时还能增强铁的吸收。此外,维生素C还能预防感冒和牙龈出血等疾病。
伞形科—芹亚科(十五):胡萝卜
91.大瓣芹属
大瓣芹属,学名Semenovia Regel et Herd. ,伞形科。本属约10种,分布于中亚、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我国有4种,全部产于新疆。
(1)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纺锤形,增粗。茎通常单一。叶羽状全裂或二回羽状分裂,裂片全缘或具齿。复伞形花序生于茎枝顶端;小伞形花序有花10-30;萼齿不显著或不等大,边缘花外面的萼齿为线状披针形;花瓣白色或淡黄色,边缘花外面的1瓣明显地大于其它花瓣,顶端2深裂或全缘,外面被短柔毛;花柱基扁圆锥形,花柱延长,外弯。分生果椭圆形或长卵形,背腹扁压。果棱丝状;每棱槽内有油管1,合生面油管2,心皮柄2深裂,分生果胚乳腹面平直或中间稍向外突出。
(2)大瓣芹
大瓣芹(学名:Semenovia transiliensis)是伞形科大瓣芹属的植物。分布于哈萨克斯坦以及中国新疆等地,生长于海拔1,900米至3,200米的地区,常生于河谷草甸、山地草坡及草甸上,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92.四带芹属
四带芹属(学名:Tetrataenium)是伞形科下的一属植物。在中国植物志和不丹植物志中被并入独活属(Heracleum)。2011年又重新恢复该属。本属约7种,中国产2种,主要分布于印度、尼泊尔和中亚地区。
(1)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通常高大。基生叶和茎下部叶有柄,叶片一回或二回羽状分裂,三出式掌状分裂或很少不裂或近于浅裂;茎上部叶逐渐减化。总苞片缺乏,小总苞片通常发育良好,不早落。花杂性,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顶生花序含两性花,侧生花序有时仅含雄花;萼齿大或小而明显;花瓣黄色或绿黄色,很少白色,倒卵形,顶端内卷,很少倒心形,外缘花瓣有时为辐射瓣,但不明显;花柱基圆锥形,花柱丝状。分生果背部扁平,背棱与中棱呈龙骨状突起,彼此距离相等,侧棱线形,边缘有翅结合,种子与侧棱之间透明;油管短而尖,不呈球棒状,每棱槽中油管1枚,有时具分管,合生面油管2-4 (6),很少缺乏。
(2)大叶四带芹
大叶四带芹(学名:Tetrataenium olgae)是伞形科四带芹属的植物。分布在俄罗斯以及中国新疆等地,多生于山区砾石质山坡上,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93.防风属
防风属(学名:Saposhnikovia)是伞形科下的一个属,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本属1种,主要分布西伯利亚东部及亚洲北部地区。中国产1种,分布于东北、华北等各地。
(1)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粗壮直立,分歧。茎自下部有多数分枝。叶片二回或三回羽状全裂。复伞形花序顶生,疏松,无总苞片;有小总苞片数片,披针形;萼齿三角状卵形;花瓣白色,全缘,无毛,顶端有内折的小舌片;花柱基圆锥形,花柱与其等长,果期伸长而下弯;子房密被横向排列的小突起,果期逐渐消失,留有突起的痕迹。双悬果狭椭圆形或椭圆形,背部扁压,分生果有明显隆起的尖背棱,侧棱成狭翅状,在主棱下及在棱槽内各有油管1,合生面有油管2。胚乳腹面平坦。
(2)防风
防风,又称作牛防风、屏风、回草、青防风,是中药材,是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产于黑龙江、四川、内蒙古、东北、华北等地。根为著名中药材之一,有发汗、祛风、镇痛的功效。
防风耐寒、耐干旱,忌过湿和雨涝, 防风对土壤要求不十分严格,但应选择地势高燥的向阳土地,土壤以疏松、肥沃、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最适宜。粘土、涝洼、酸性大或重盐碱地不宜栽种。
产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宁夏、甘肃、陕西、山西、山东等省区。生长于草原、丘陵、多砾石山坡。
根供药用,为中国东北地区著名药材之一。有发汗、祛痰、驱风、发表、镇痛的功效,用于治感冒、头痛、周身关节痛、神经痛等症。
防风以根入药。味辛、甘,性温。有解表发汗、祛风除湿作用,主治风寒感冒、头痛、发热、关节酸痛、破伤风;此外,防风叶、防风花也可供药用。
94.胡萝卜属
胡萝卜属(学名:Daucus)是伞形目伞形科下的一个属,为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该属共有约60种,分布于欧洲、亚洲、非洲和美洲。我国有1种和1栽培变种。
(1)形态特征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根肉质。茎直立,有分枝。叶有柄,叶柄具鞘;叶片薄膜质。羽状分裂,末回裂片窄小。花序为疏松的复伞形花序,花序梗顶生或腋生;总苞具多数羽状分裂或不分裂的苞片;小总苞片多数,3裂、不裂或缺乏;伞辐少数至多数,开展;花白色或黄色,小伞形花序中心的花呈紫色,通常不孕;花柄开展,不等长;萼齿小或不明显;花瓣倒卵形,先端凹陷,有1内折的小舌片,靠外缘的花瓣为辐射瓣;花柱基短圆锥形,花柱短。果实长圆形至圆卵形,棱上有刚毛或刺毛,每棱槽内有油管1,合生面油管2;胚乳腹面略凹陷或近平直;心皮柄不分裂或顶端2裂。
(2)主要价值
野胡萝卜的果实入药,有驱虫作用,又可提取芳香油。胡萝卜全国各地广泛栽培。根作蔬菜食用。并含多量维生素甲、乙、丙及胡萝卜素。用种子繁殖。
(3)野胡萝卜
野胡萝卜(学名:Daucus carota),又称 鹤虱草、南鹤虱,为伞形科胡萝卜属的植物,原产于欧洲和西南亚。胡萝卜(D. c. subsp. sativa)就是本种最常见的人工栽培亚种。
野胡萝卜抗寒、耐旱,喜微酸性至中性土壤,喜肥喜光,适生在肥沃潮湿的开旷地上。幼苗在零下38℃可安全越冬。
分布于欧洲及东南亚地区。中国四川、贵州、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等省也有分布。
药用:果实入药,有驱虫作用,又可提取芳香油。
饲用:野胡萝卜可青饲、青贮和调制青干草,在其全生育期可随时刈割利用。
(4)胡萝卜
胡萝卜(学名:Daucus carota subsp. sativus),又称红萝卜、番萝卜、丁香萝卜、胡芦菔金、赤珊瑚、黄根、甘笋、金笋、红菜头(闽南语、潮汕话、客家语)等,是伞形科胡萝卜属二年生植物,以呈肉质的根作蔬果食用。
①历史
胡萝卜原产于亚洲的西南部,栽培历史在两千年以上。公元8世纪由摩尔人引入西班牙,10世纪时西亚人、印度人和欧洲人食用的胡萝卜是紫色的,现代的胡萝卜也在10世纪出现于阿富汗。11世纪犹太学者西蒙·息斯的记载中已经出现红色和黄色的胡萝卜。16世纪传入美洲。
胡萝卜传入中国的时间不晚于12世纪,南宋《绍兴本草》已记载胡萝卜“处处产之”。根据李时珍《本草纲目》的记载,因为从胡地传来,味道像萝卜,故名“胡萝卜”。中国的胡萝卜以山东、河南、浙江、云南等省份种植最多。胡萝卜于16世纪从中国传入日本,当时汉字名为“人参”,现今在日本仍以“人参”或“参”做为胡萝卜的和名。
②生长习性
胡萝卜的种子在20-25℃温度条件下易发芽,所需时间约为5天;茎叶最适宜在23-25℃条件下生长,幼苗可耐27℃以上的高温;直根膨大期的适宜温度是13-18℃。 <5> 花期4月。
原产亚洲西部,阿富汗,10世纪时经伊朗传入欧洲大陆,15世纪英国已有栽培,16世纪传入美国。12世纪经伊朗传入中国,日本在16世纪从中国引入。胡萝卜适应性强,易栽培,种植十分普遍。
③主要价值
胡萝卜的营养价值已被人们所日益重视,这主要是胡萝卜中的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的主要来源,而维生素A可以促进生长,防止细菌感染,以及具有保护表皮组织,保护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系统等上皮细胞组织的功能与作用;缺乏维生素A会发生结膜干燥病、夜盲症、白内障等,还会发生肌肉、内脏器官萎缩、生殖器退化等疾病。对一般成年人来说,每天需摄入维生素A达2200国际单位,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它有防癌的作用,并认为这主要是胡萝卜素在人体内能转化成维生素A的功劳。
胡萝卜含有一种檞皮素,常吃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促进肾上腺素合成,有降压、消炎之功效。胡萝卜种子含油量达13%,可驱蛔虫,治长久不愈的痢疾。胡萝卜叶子可防治水痘与急性黄疸肝炎。长期饮用胡萝卜汁可预防夜盲症、干眼病,使皮肤丰润、皱褶展平、斑点消除及头发健美。特别是对吸烟的人来说,每天吃点胡萝更有预防肺癌的作用。
胡萝卜营养丰富。人们一般食用其肉质根,有时也食用胡萝卜叶。胡萝卜种子内含有挥发性油。胡萝卜根可以直接生食,也可加工成块、丁、丝同其他食材一同烹饪。胡萝卜汁也是一种常见的胡萝卜加工制成品,胡萝卜汁或胡萝卜泥也可和面粉或米粉等淀粉类物质混合做成糕饼类食物。还可腌制、酱渍、制干或作饲料。其风味主要来自于萜烯类物质,该物质味道较为独特,并非所有人都能接受。
胡萝卜的营养成分中,最重要的就是因其得名的胡萝卜素,胡萝卜根内含有α、β(大多藏在外皮)、γ、ε-胡萝卜素和番茄烃、六氢番茄烃等类胡萝卜素,胡萝卜素有治疗夜盲症、保护呼吸道和促进儿童生长等功能。此外,胡萝卜还含较多的维生素,钙、磷、铁等矿物质,淀粉、纤维素等糖类物质。
④文化
有些时候,胡萝卜被视作是赏赐的代名词。如政治用语胡萝卜加大棒,意为恩威并用,以使对手同意自己的要求。
在源自西方的流行文化中,胡萝卜被视为兔子最喜欢的食物,但事实上胡萝卜不是兔子理想的食物,甚至吃太多胡萝卜会让兔子生病,而兔子真正主要的食物是干牧草和专用饲料。兔子与胡萝卜的这一组合,如同老鼠与奶酪一样,已成了常见的刻板印象,并经常用在寓言、笑话、动漫插画设计甚至管理学中。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
难怪我不爱吃胡萝卜 它和香菜是一家的说起萝卜,大家的脑海里肯定首先会浮现我们常吃的一橙一白两种萝卜,两者都是深受人们喜爱的蔬菜,白萝卜煲汤自带一股清甜,胡萝卜切丝炒肉也是一道可口的家常菜。
但直到小编前两天和朋友聊天,才偶然发现原来真的有小伙伴认为胡萝卜和白萝卜是同一类植物!真的是这样吗?咱们今天就来研究研究。
来源丨pixabay
1 胡萝卜不是萝卜
虽然都叫“萝卜”,但这两种蔬菜在分类学上却没啥联系,两者并不属于同一科属,甚至胡萝卜讨喜的橙红色也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过了人类漫长的选育栽培。
胡萝卜虽然也叫萝卜,但它和白萝卜、红皮萝卜、青皮萝卜等真正意义上的“萝卜”的关系不大,后面几种萝卜属于十字花目,十字花科,萝卜属;而胡萝卜则属于伞形目,伞形科,胡萝卜属。论起关系,胡萝卜反倒和同属伞形科的香菜、茴香等香料的关系更近。
其实如果留意胡萝卜和萝卜的叶子也很容易发现两者之间的差别——萝卜的叶子分布更像白菜,叶子宽大,而胡萝卜的叶子则更像芹菜或香菜,会在一根茎上分散开出许多细小的叶片。
此外,胡萝卜相对于萝卜会带有一种特殊的香气,这种味道来源于其所含的萜烯类化合物,就跟香菜一样,并不是人人都喜欢。
来源丨 *** /Bi-frie
胡萝卜(Daucus carota sativa)起源于近东和中亚地区,即亚洲西南部阿富汗一带。
从史料分析,胡萝卜引入我国的时间应该不晚于12世纪,此后便逐渐成为我国常见的蔬菜。胡萝卜的做法十分多样,不仅可以直接凉拌生吃,也可以用来炒肉、炖汤。
胡萝卜因口感甘甜爽脆而深受人们喜爱,本身所含有的浓郁香气和微甜的味道,用来煲汤再合适不过,用胡萝卜加上甜玉米煲出来的排骨汤不仅鲜香浓郁,还带有丝丝甘甜,十分美味。
2 胡萝卜最早不是橙色
胡萝卜鲜甜的口感和讨喜的橙红色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过了人为的干预。实际上不止胡萝卜,我们现在所食用的几乎所有蔬菜水果都经过了人工选育。
在没有选育之前,这些蔬菜的野生种要么果实瘦小,要么口感不好,胡萝卜也是如此。胡萝卜的野生种也被叫做野胡萝卜,野胡萝卜埋在地下的块茎瘦小,颜色多为白色或浅黄色,因为切碎后带有香气,所以最初曾被作为香辛料使用。此后人类开始对胡萝卜进行选育,最后成功将其培育成了一种蔬菜。
最初选育出作为蔬菜的胡萝卜有黄色、紫色和红色,分布在不同的地区,各地区的人口所喜欢的种类也不尽相同,东方人比较喜欢食用紫色的胡萝卜。
来源丨 ***
关于现在我们常见的橙色胡萝卜,有一种说法称荷兰的农民在16世纪就已经开始选育培养橙黄色的胡萝卜。他们这么做的原因也很简单,橙色是荷兰皇室尤其钟爱的颜色,这来源于荷兰国父——威廉一世(荷兰语Willem van Oranje)的封号,即奥兰治(orange 即橙色)亲王。
然而,虽然胡萝卜成功地被培育成了橘黄色,但没有任何文献可以表明他们培育橙色的胡萝卜是为了纪念威廉一世。甚至根据西班牙的文献记载,早在威廉领导荷兰独立运动之前的200年,欧洲农民就已经开始种植胡萝卜了。
经过长时间的选育,橙色的胡萝卜被栽培出来,自此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行,逐渐演变成了后来经典的胡萝卜形象。
当然光凭鲜艳新奇的外表,橙色胡萝卜是无法风靡全球的,这主要归功于当时荷兰强大的贸易地位,以及荷兰农民过硬的种植技术,被选育出来的橙色胡萝卜不仅口感更好,产量也高,因此逐渐取代了其他颜色胡萝卜的地位,成为风靡全球的蔬菜。
3 胡萝卜的营养价值
胡萝卜除了具有鲜艳的外表和鲜甜的口感,也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胡萝卜富含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在进入人体后,会在体内酶的作用下转变成维生素A。维生素A对于维持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如果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出现生长迟缓,皮肤干燥,还会导致夜盲症,严重时甚至会失明;维生素A能够促进人体骨骼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对于正处在成长期的青少年,以及正在发育的婴儿来说十分重要。
维生素A的球棍模型 来源丨 ***
维生素A也存在于各种深黄色、深绿色的蔬菜水果中,动物的肝脏、蛋黄当中也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如果实在不喜欢胡萝卜,那么这些食物也可以作为合适的补充维生素A的来源,正常人每天需要摄入约700μg的维生素A。
此外,胡萝卜还含有丰富的纤维素,纤维素拥有良好的吸水性,能够吸收毒素,限制糖分吸收,还能促进肠道蠕动,保障人体正常的肠胃功能。
不止胡萝卜,几乎所有如今能够出现在人们餐桌上的食物,各种可爱的宠物,甚至用于观赏的花草,景观植物等,都经过了人类的驯化和选育。
实际上,我们一个几乎完全生活在人类社会中的人,要是想吃到或者见到完全“纯天然”的食品,难度确实不小。
北京科学中心
审核专家:史军
植物学博士,知名科普作家
小小红萝卜让乡村振兴路“别样红”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乡村振兴局】
作为传统优势种植业——红萝卜种植让乡村振兴之路“别样红”,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乌素图镇的红萝卜种植户抢抓农时,加紧农作物的播种,在田间地头处处可见忙碌景象。
在乌素图镇井卜子村种植户陈林的红萝卜地里看到,一台装有北斗终端的拖拉机缓缓前行,在北斗系统的辅助下红萝卜播种机实现了无人驾驶,陈林今年种植的50亩红萝卜,全部采用膜下滴灌、水肥一体技术种植,后期管理起来省时省工省水。“今年用现代化机器种植了50多亩红萝卜,并且使用了高垄覆的无纺布,相比以前使用平垄覆的无纺布,红萝卜能更早销售到全国各地。”陈林激动地说道。
乌素图镇耕地是沙壤土,土质好,适宜红萝卜生长,种出来的萝卜脆甜、口感好,倍受市场青睐。近几年来,察右中旗立足资源禀赋,着力探索乡村振兴发展路径,坚持市场导向,突出特色鲜明、布局合理、规模经营,持续推进红萝卜产业提质增效。党建引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指导规范土地流转增加村民收入,盘活闲置土地资源,促进红萝卜规模、规范生产。察右中旗红萝卜注册了“草原参”商标,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A级绿色食品,使小小红萝卜“长”成了大产业。如今,红萝卜产业已经成为全镇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主导产业之一。
察右中旗乌素图镇党委书记高卫东介绍说:“红萝卜是我们乌素图镇的主导产业,也是村民们增收致富的主要来源,从1994年试种成功后种植面积也在逐年扩大,近年来,为了进一步延长红萝卜产业链条,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我们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探索红萝卜种植、仓储、深加工、销售等新路径,着力加大产品附加值,全面提升产业效益,实现产出好质量、创出好牌子、卖出好价钱,带动村民走上致富路。”
本文来自【内蒙古自治区乡村振兴局】,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一张“胆固醇含量表”,照着吃不给心血管添堵家里人总跟我说别光吃肉不吃菜,小心胆固醇高,胆固醇究竟是什么呢?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什么影响呢?
01
胆固醇过高会有疾病隐患
胆固醇对于咱们人类和动物来说都非常重要,因为它能参与细胞膜的形成,在构造细胞的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也是合成胆汁酸、维生素D、以及类固醇激素的原料。
人体每天大概需要1000毫克左右的胆固醇,其中通过饮食摄入的约占20%~30%,其余需要通过肝脏自主合成。
胆固醇不溶于水,只有在与脂蛋白结合后,才能随血液在身体内运行。
脂蛋白分为两种,分别是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将胆固醇运输至动脉,高密度脂蛋白却是从动脉中移除胆固醇,通过肝脏作用排出体外。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通常就被视为“坏胆固醇”,所以它的增多通常就会增加动脉硬化,心脑血管堵塞的风险。
02
不同人的理想胆固醇水平不一样
不同人的理想胆固醇水平是不一样的。
血液里的胆固醇总量正常范围应为3.6毫摩尔/升~5.2毫摩尔/升,含量若在5.2毫摩尔/升~6.2毫摩尔/升表示有中度患病风险,超过6.2毫摩尔/升则有高度风险。
“好胆固醇”正常值(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男性为1.16毫摩尔/升~1.42毫摩尔/升,女性为1.29毫摩尔/升~1.55毫摩尔/升。
在标准范围内,好胆固醇是高点好,但也不能过高,那样总胆固醇也可能相应偏高,对健康不利。
“坏胆固醇”正常值(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应该低于3.4毫摩尔/升,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则要控制在1.8毫摩尔/升~2.6毫摩尔/升以下。
“坏胆固醇”指标也并非越低越好。低于正常值太多,可能意味着两个问题:一是严重营养不良,二是合成功能障碍(如严重肝病)。如果胆固醇过低还伴消瘦,要排除肿瘤的可能。
食物胆固醇含量一览表
“适量”是任何营养素和食物摄入都应当遵循的原则。
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以下常见食物每100克可食用部分中,胆固醇含量如下表↓
图片来源:生命时报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强调“营养均衡”和“食物多样化”,其中就对蛋类、内脏类、脂肪类有明确的建议:
蛋类建议每天40克~50克(大约1个鸡蛋的量),吃鸡蛋不弃蛋黄;
动物内脏含丰富的脂溶性维生素和一些微量元素,建议每月食用2次~3次,每次25克(半两)左右;
脂肪尤其是动物性脂肪(动物油、肥肉)摄入,建议每天烹调用植物油,摄入量为每人25克~30克(半两左右)。
03
6种营养素是“坏胆固醇”的克星
日常饮食中,以下6种营养素可谓“坏胆固醇”的“克星”,不妨在均衡饮食的前提下多加补充。
1、膳食纤维
主要来源包括:蔬果、杂粮、坚果、豆类等。
建议成人每日摄入25克~35克,大约为3碟蔬菜、2份水果,并以杂粮饭代替白米饭,便可轻松满足一天所需。
2、类胡萝卜素
主要来源包括:木瓜、芒果、西红柿、南瓜、红薯、胡萝卜等。
推荐大家每日摄入6毫克类胡萝卜素,大约食用6份蔬果(大约500克),其中必须包括2份~3份黄色、绿色、红色的蔬果,就能达标。
3、维生素B2
建议大家每日摄取1.6毫克维生素B2,动物肝脏、深绿色蔬菜、豆类、坚果类、五谷杂粮、牛奶制品等都是富含维生素B2的大户。
4、烟酸
主要来源包括:动物肝脏、猪瘦肉、家禽肉、鱼肉、蛋类、花生、鳄梨、核桃、全麦食物等。
每日更好摄入12毫克~18毫克,大约等于100克猪肝、一碗半五谷饭。
5、维生素C
建议每日摄入100毫克维生素C,其更佳膳食来源是新鲜果蔬,每天吃两个橙子、两个猕猴桃就能满足所需。
6、钾
瘦牛肉、鱼肉、贝类、花生、木耳、黄豆、口蘑、西红柿、豌豆等都是膳食中钾的优质来源。
将主食的一部分换成薯类和豆类,并多吃果蔬,就能满足人体需要。
小贴士:《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是指导大多数人的,已经患有高胆固醇血症的人群,特别是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必须严格控制膳食中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
此外,每人都应养成每年定期体检的习惯。建议20岁以上健康人每5年化验一次血脂,45岁以上的每年都要查血脂。
(CCTV生活圈)
高考地理素材:窑洞养牛、莲花盆、豌豆尖、草毡层、胡萝卜等#夏日生活打卡季#为大家分享的是:高考地理试题素材 | 窑洞养牛、莲花盆、豌豆尖、打火机、草毡层、胡萝卜,在平时学习和考试答题中提供思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窑洞养牛
窑洞养牛具有冬暖夏凉、通风干燥的天然优势,能够增强红牛机体的抵抗力,减少病害,提高肉牛品质。同时,废旧窑洞远离群众居住区,开放的养殖环境和先进的管理方式,解决了“脏乱差”的现象。有效节约了土地资源,降低了投资成本,增加了养殖效益。
按照‘党建+牛产业协会+合作社+产业基地+致富带头人+养殖户’发展模式,持续延链补链强链,高标准建成集畜牧产业与农耕文化为一体的实践教育基地,有效带动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真正做到了党组织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
- 喀斯特“莲花盆”
2023年高考新课标卷地理试题,第7~8题:围绕莲花盆的发育环境、发育过程,考查学生对喀斯特地貌形成过程的理解。以莲花盆为代表,反映喀斯特地貌景观的特殊自然过程和文化审美价值。
广西乐业罗妹莲花洞,神奇的喀斯特地貌,洞内乳石悬泻,石帘惟妙惟肖,石瀑栩栩如生,其发育的莲花盆数量及规模堪称世界之最。
- “飞”出大山的豌豆尖
2023年高考地理全国乙卷第4~5题,针对龙里豌豆尖的销售特点和市场特点设计问题,充分体现了传统农业、交通运输业、区域发展差异等多个地理事象间的联系。
- 邵东“打火机”产业
2023年高考全国乙卷第1~3题,展现劳动密集型、附加值低、产业链短的打火机产业,在区位条件并不突出的湖南邵东市诞生、成长、壮大的历程,考查产业链、产业竞争力、产业附加值、地区发展优势等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我国轻工业或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邵东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打火机的模具在此研发、生产。
产业成功转型升级,产品质量和知识产权双提升,为邵东打火机在国际市场。2022年邵东打火机龙头企业,湖南东亿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加强研发,打造自有品牌,获得海关知识产权备案,打火机出口量比上年增长20%左右。
- 青藏高原“草毡层”
青藏高原常见的草毡层,由交织缠结的植物活、死根系与细颗粒物混杂而成。草毡层的厚度约20~30厘米,随地表起伏无明显变化。草毡层中的细颗粒物与下伏物质(粗碎屑或基岩)的矿物、化学成分显著不同。草毡层对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与基岩风化而成的土壤不同,草毡层中的细土物质多来自风尘输入,其来源可能是附近的冰川与河流沉积物,也可能是千里之外的干旱区。细颗粒物在带来大量矿质养分的同时,大大改善了土壤的持水能力,为植物生长及有机质积累提供了有利条件;而草被的生长又有利于对降尘的捕获与固持。
- 沙田种植“胡萝卜”
来源:匠心地理,文章内容图片来自 *** ,贵在分享交流学习,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