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问‘鸡眼’到底是什么病,虽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很不舒服。好,今天就与大家一块分享一下什么是‘鸡眼’,怎么治疗,怎么预防。鸡眼俗称‘肉刺’,是由于足部皮肤长期受到压迫和摩擦而引起的局限性、角质增生性损害,多发生在脚掌前中部、小趾外侧或拇趾内侧,双足可同时发生,无传染性,与细菌、病毒无关,是外部物理因素长期的 *** 的结果。临床常表现为淡黄色或深黄色的角质增生物,或因汗液的浸渍而软化,可呈白色,中央可有坚硬或软的内核,可能会在行走或穿鞋时出现疼痛。鸡眼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多是成人患此病,青少年也有一定的患病率,且女性多于男性。由于长久的站立和每天步行走路较多,摩擦和压迫是主要诱因,鞋子太紧或足骨有畸形可使足的局部,尤其是受力部位受到长期的摩擦或受压而使局部角层增厚,且向内推进,成为顶端向内的圆锥形角质物。一般临床皮肤科要与‘跖疣’、‘胼胝’相区别。更好的治疗是手术切除,还可以用激光灼烧,鸡眼膏外贴或鸡眼软膏外敷,也可用10%水杨酸冰醋酸、30%水杨酸火棉胶及水晶膏等使鸡眼慢慢脱离,使用上述药物,要注意保护鸡眼周围正常的皮肤。预防发生鸡眼呢,应注意减少足部摩擦和挤压,鞋子更好柔软合脚,鞋内可用厚软的鞋垫,在相当于鸡眼处剪孔,增加全足的受力面,足趾畸形者应进行矫治,足部外生骨疣应予手术治疗,可以减少"鸡眼"的发生、发展。
“鸡眼”与“跖疣”,治疗可不一样作者:广东省药学会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 黄振杰
“鸡眼”学名叫肉刺,因足部皮肤局部长期受压和摩擦而引起的圆锥状角质增生,它长得极像鸡的眼睛,便有俗称—“鸡眼”。“鸡眼”中心有倒圆锥状角质栓嵌入真皮,容易 *** 神经末梢,又好发于足部的受力点和摩擦点,所以会引起疼痛。临床上除了切除之外常用的药物是鸡眼贴(主要成分是水杨酸、苯酚),一般用药过程中保持无感染伤口的情况下,可以达到完全祛除“鸡眼”的效果。
今天讲述的主角和“鸡眼”长得非常像,人们也常常把它误诊为“鸡眼”,它是什么呢?它就是跖疣。跖疣是发生在足部,诱因和鸡眼相似,因为长期摩擦和压迫,再由人类 *** 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一种疾病,可通过直接传染或者自身传染。跖疣具有传染性,虽然外观和“鸡眼”十分相似,但是治疗 *** 却大不相同。
案例一:
小明是公司白领,每天都要穿皮鞋跑业务,加上缺少锻炼,发现脚底下长了一个绿豆大小的疙瘩,一开始以为是鸡眼,自用鸡眼贴后发现疙瘩越来越大,甚至在脚底其他位置都长出了小疙瘩。
分析:小明的足部长期受到摩擦和压迫,加上身体免疫力下降,使用鸡眼贴后腐蚀了皮肤,HPV可以通过破损的皮肤相互传播,所以疙瘩会越来越多。
案例二:
小锋发现脚下长出一个小疙瘩,自诊为“鸡眼”,自己用小刀忍痛把“鸡眼的根部”挖出来,几天后发现疙瘩越来越大,更加疼痛。
分析:小锋把“根部”挖出来的过程是帮助HPV感染到更深的位置,所以疙瘩面积越来越来,越来越痛。
以上两个案例听了真的很可怕,原来脚下不起眼的小疙瘩会这么厉害,那么如何科学治疗和正确区分鸡眼和跖疣呢?下面请跟着我一起学习吧。
鸡眼与跖疣区别:
鸡眼
跖疣
生长位置
主要是受力点和摩擦的位置
没有固定的位置
外观
外观光滑,可见到皮纹,没有小黑点
外观粗糙,皮纹消失,通常有小黑点
分布
主要是1个
通常会有很多个
鸡眼与跖疣的治疗:
鸡眼
跖疣
手术治疗
切除、二氧化碳激光灼烧
激光、液氮冷冻
药物治疗
外用腐蚀剂(鸡眼贴、鸡眼软膏)
外用或局部注射抗病毒药、外用或局部注射抗代谢药、外用免疫治疗药
在无感染的情况下无论手术治疗还是药物治疗都能有效治疗鸡眼,但跖疣的手术治疗容易复发,多数患者需要多次手术治疗才能完全康复,而且康复过程比较缓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临床上药物治疗的疗效往往比较好。
跖疣药物治疗
1. 抗病毒药物:重组人干扰素、阿昔洛韦
药理作用:
阿昔洛韦对单纯性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人类 *** 瘤病毒等病毒的DNA复制具有抑 *** 用。
干扰素具有广谱抗病毒的作用。
规格:3%阿昔洛韦乳膏。
用法:局部外用,每日4~6次,每次适量涂抹均匀。
适应症:轻度或单一跖疣。
(严重跖疣患者可局部注射干扰素)
2. 抗代谢药:氟尿嘧啶
药理作用:氟尿嘧啶能抑制细胞DNA和RNA合成,阻碍病毒繁殖。
规格:5%或10%。
用法:外用,每日3-4次,每次适量涂抹。(注意:孕妇禁用)
适应症:中度或数目多分布广的跖疣。
(严重跖疣患者可局部注射5-氟尿嘧啶)
3. 免疫治疗药物:咪喹莫特、卡介菌多糖核酸
药理作用:
咪喹莫特:在体内能诱导产生α-干扰素和肿瘤坏死因子等能抑制病毒的细胞因子,从而间接形成抗病毒作用。
卡介菌多糖核酸:主要作用是调节机体免疫水平,增强机体的抗感染和抗过敏能力。
规格:5%咪喹莫特乳膏、0.35mg:30ug 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
用法:
咪喹莫特:外用,每周3次,每次适量并使药物与疣体接触6-10小时。
卡介菌多糖核酸:肌肉注射,每次1ml,隔日一次。
适应症:中重度或数目多分布广的跖疣。
总结:跖疣具有传染性,确诊后切忌不可盲目使用鸡眼贴等外用腐蚀剂,这样会加速跖疣的扩散、传染。另外,跖疣可以自愈,在免疫力高的情况下(例如:作息规律、饮食均衡、锻炼充分、心情舒畅)可以因人而异自行康复。相反的,在免疫力低下的时候(例如:精神压力大、熬夜、生病)尽管已经康复了的跖疣也有可能会复发。所以,提高自身免疫力是治疗和预防跖疣的关键!
审稿专家:广东省药学会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 方健/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陈文瑛
以上为“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志愿者的原创作品,如若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
【药盾公益】以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中国药学会,中华医学会等共同发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组织——P *** 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广汇资源,凝聚力量,促进公众用药安全。
皮肤科医生:鸡眼怎么去除?
大家好,我是皮肤科苏医生。我们脚上长了鸡眼,很多人之一时间就会去修脚店挖掉。其实我苏医生不建议大家这样做,不卫生而且容易复发。
那么正确的做法是什么?还有一个简单的 *** ,就是我们每天晚上打一盆温热水来泡脚,擦干以后,可以用水杨酸苯酚贴膏,贴在鸡眼上面,一天换一次。一般的贴膏会附带鸡眼刀,每次换药之前,可以用鸡眼刀,把鸡眼那种附近的上面发白的角质,轻轻的刮掉,这样就可以了。
我是皮肤科苏医生,关注我,了解更多的皮肤病小知识,我们下期再见,拜拜。
常有患者来就诊时会说:医生,我这个脚板底长了个鸡眼,时间很久了,越来越大,贴了鸡眼膏,自己也挖了好多次,但一直都好不了,现在在周围还长了很多小的鸡眼。
听到这里,其实就可以估计到,这些患者足底出现的皮肤问题,并不是“鸡眼”,而很有可能是“跖疣”,也就是说“此鸡眼非彼鸡眼”。
“鸡眼”和“跖疣”都是长在足底(“鸡眼”大部分都是长在足部),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治疗起来又有什么差别?下面我们来简单说说这个问题。
1、“病因”不同。
鸡眼是一种“物理性皮肤病”,是由于局部皮肤长期受到挤压及摩擦而导致,例如鞋子穿着不适宜(太紧或太松)、穿鞋 *** 袜、长期赤脚行走、某些基础疾病(例如关节变形)等,都可能是鸡眼发生的原因。
跖疣则是一种“病毒性皮肤病”,是由于“人 *** 瘤病毒/HPV”感染足部皮肤所引起,局部外伤、自行反复搔抓等因素导致表皮破损,以及自身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可能是跖疣发生的原因。
2、两者发生的部位以及临床表现有点不同。
鸡眼:主要出现在足底和趾侧关节部位,常表现为绿豆至蚕豆大小的黄色圆锥状角质增生,边界清楚,中心可有坚硬的小肿块,外周可见环绕有淡黄色环,外观呈“鸡眼状”,常会引起疼痛。
跖疣:可以出现在足掌各处部位上,但是在足掌中心、跖骨头、足跟和足跖等容易着力的部位会更容易出现,初起时常为边缘清楚的小丘疹,随后逐渐变大形成表面粗糙角化,布满棕黑色小点的斑块(是血栓形成的毛细血管袢)。跖疣初起时常无明显不适感,但随着足底持续的压力,导致疣体“往里生长”,就容易出现疼痛感。
3、治疗的 *** 有所不同。
鸡眼可以使用具有“剥脱表皮作用”的药物如“鸡眼膏、水杨酸软膏”等外敷或封包,促进皮疹脱落,也可以通过激光、液氮冷冻、手术切除等方式去除。但是要注意的是鸡眼是由于“局部皮肤长期受到挤压和摩擦”而导致,除了治疗以外,还要注意去除这些致病因素,避免皮疹复发,特别是对于某些“关节畸形”等因素导致的鸡眼,还需要在相关科室进行检查治疗。
跖疣是由于病毒感染所导致,对于“孤立”或者较少的皮疹,可以通过液氮冷冻治疗、电灼治疗、激光治疗、手术刮除等方式去除,也可以尝试使用一些具有“剥脱表皮”的药物外涂。对于皮疹较多、复发顽固的跖疣,还可以适当使用一些“调节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药物。
很多人应该都听说过鸡眼这种疾病吧,鸡眼一般主要长在脚底,它是因为脚部受到摩擦和压迫引起的。由于脚底长鸡眼是比较常见的,所以有很多人认为长鸡眼可以不必特别的去重视理会,它会自己恢复。殊不知鸡眼如果没有及时治疗是会带来很大的危害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鸡眼会引发什么危害?
脚底出现鸡眼会引发什么危害?
1、造成并发症。鸡眼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就会出现深度的溃疡,从而糜烂到其他完好的皮肤。
2、压迫到神经。由于在早期鸡眼没有什么特别的症状,很多人就没有去理会他,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鸡眼就会越长越大,就会慢慢的压迫到神经,到那时候要来治疗就比较麻烦了。
3、造成腿部畸形。由于鸡眼还会出现在儿童的身上,如果治疗不及时,就会造成儿童在行走的过程中出现隐患,从而容易导致患儿腿部畸形。
4、容易导致糖尿病足。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如果出现鸡眼就要特别的注意,它的出现会让糖尿病患者的皮肤不容易愈合,从而出现感染的现象引发糖尿病足。
鸡眼要怎么治疗?
一、涂药膏。在早期出现鸡眼的时候可以买鸡眼膏进行治疗,把鸡眼膏取适量擦在对准鸡眼的位置,更好早晚各涂一次。
二、激光去除鸡眼。可以使用激光进行去除鸡眼,激光治疗通常是二氧化碳对于鸡眼进行烧灼来达到治愈的效果。激光治疗鸡眼一般会出现疼痛的感觉,所以患者要选择前要慎重考虑下。
三、手术切除鸡眼。手术切除鸡眼一般是用手术刀在鸡眼周围做一个环状切口,再用镊子夹住,将鸡眼挖出,挖出后伤口消毒包扎即可。
总的来说,鸡眼并不是一种什么大病,但是如果没有及时治疗那它所带来的就是很严重的危害,所以,出现鸡眼就要及时治疗,不能一拖再拖,以免后面出现严重的危害。而没有得鸡眼的朋友在平时要注意脚部的卫生和鞋子的合适度,在每天晚上更好用热水泡下脚,软化下脚底的死皮,从而来预防鸡眼的出现。而且治疗好鸡眼的朋友不要以为患过鸡眼后就不会再发作,鸡眼没有什么免疫的,只要平时护理不当还是一样会复发的,所以,预防鸡眼很重要,千万不能马虎对待。
鸡眼是比较常见的皮肤疾病,一般多发于脚部,主要表现就是局部皮肤的胶层变厚,或者是局部的隆起以及疼痛,虽说不是什么大病,却也给我们的患者带来不小的麻烦和影响,所以一旦患了鸡眼还是要积极的治疗。然而,总是有些患者会问,这个鸡眼会不会传染呢?下面我就来和大家详细地说一下鸡眼这个事儿。
其实,鸡眼主要多发于经常行走或站立的人,主要就是因为脚部受到压迫或者摩擦,皮损部位呈椭圆形或圆形的角质增生,从针头到蚕豆大小,并且呈有深黄或淡黄色,其表面较为光滑,有的和我们皮肤表面持平,也有的稍稍隆起,尤其是当我们站立或行走的时候有疼痛感。
有患者会担心鸡眼会不会传染,其实这个真的是你多虑了,因为这个疾病根本不存在传染性,所以根本就谈不上传染,也不用担心传染的问题。但我们不能因为不具有传染性而放弃治疗,毕竟鸡眼还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不便,尤其是在走路时的疼痛,就让我们很不舒服。所以,接下来我就和大家聊聊我们该怎么治疗鸡眼。
首先,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患了鸡眼,我们就要尽量少走路,更不能穿高跟鞋走路了,也不能久站,这样的话呢可以让我们的脚有充足的时间休息。选择鞋子的时候呢,一定要买那种柔软的,宽松的,这样会让我们的脚更舒适,也有利于鸡眼的预防。
其次,在饮食方面,多吃些新鲜的水果或蔬菜,对于我们进口的食物一定要确保干净卫生,已经发霉或变质的食物就不要吃了。低油低脂饮食,尽量不吃动物油,多补充一些维生素,尤其是A族或B族维生素。
- 打磨变厚的皮肤,可以稍稍温一点的肥皂水泡脚,一般2分钟左右即可,这样可以让我们的脚部皮肤得到软化,然后用浮石轻轻地对鸡眼进行打磨,这样可以较好地把表明最硬的那部分皮肤打磨掉。
2.当我们脚部的鸡眼疼痛难忍时,我们可以用冰块进行冷敷,这样可以有效地缓解鸡眼给我们带来的各种不适,但这只是缓解疼痛,不能从根本上治疗鸡眼。
3.软化鸡眼,然后打磨。软化鸡眼有很多种 *** ,像用蓖麻油就可以软化鸡眼,并且易于使鸡眼感染的部位脱落,另外,用粗盐来泡也可以软化鸡眼,使一些死皮或者干皮剥落。当然,我们也可以把阿司匹林碾碎,敷在鸡眼上,这样也可以较好地溶解鸡眼顶层的死皮或者角质层。
4.专业的药物治疗的话,我们可以咨询医生,如果鸡眼感染的话,我们可以服用一些抗生素药物,需要专业的医生开处方,切不可自己随意使用某种抗生素药物。
总之,对于鸡眼这个疾病呢,虽说没有传染性,但我们还是要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尽早地摆脱鸡眼给我们脚部带来的不适,让我们正常的行走在人生的大道上!
皮肤问题:鸡眼、老茧有啥区别?又该怎么办?一篇文章告诉你经常走路的人,可能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脚会磨出老茧,甚至是鸡眼。鸡眼的本质是什么?又该怎么办?
鸡眼是怎么形成的?
鸡眼是我们的脚,长时间摩擦或受到压迫而产生的一种皮厚增生,要怎么理解呢?就像你要是经常干活的话,手是不是会变粗?是不是会磨出老茧?鸡眼的形成跟老茧差不多是一个道理,只不过鸡眼一般是长在脚的小趾或者拇指内侧的边上,还有脚趾的关节上、足跟上。
如果你经常需要走路、或者站着,特别是一些女性还经常穿高跟鞋走路,脚趾容易被磨到,这种情况的话是比较容易磨出老茧,严重的话就会出现鸡眼。
那么要怎么判断是不是长了鸡眼呢?我们打个比方,假设你经常穿高跟鞋,有一天发现脚趾缝的位置,出现一个小圆点,大概针头至蚕豆大小,颜色有点发黄,并且走路挤压到的时候会有刺痛感,那么,可能就是长鸡眼了。
长鸡眼后,最常用的应对 *** 就是贴鸡眼贴了。
关于鸡眼治疗的5个问题
1、鸡眼可以怎么治?
鸡眼的治疗 *** 包括贴鸡眼贴、涂抹药膏,比较顽固或严重的情况下,可能需要通过激光、冷冻等方式来祛除鸡眼,但一般来说贴鸡眼贴就够了。
2、为什么鸡眼贴能够软化鸡眼?
鸡眼贴的有效成分一般是水杨酸,水杨酸能够软化并溶解角质,然后使鸡眼慢慢脱落.
3、贴鸡眼贴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由于水杨酸有腐蚀性,它能软化鸡眼,同时也会腐蚀周围好的皮肤。市面上所受的鸡眼贴,很多都是有尺寸大小的,在买之前先好好看看你的鸡眼大小,买个大小合适的,减少对周围皮肤的伤害。
4、鸡眼贴要贴多久?
一般来说,每天在洗完脚之后,贴上鸡眼贴,3~7天鸡眼就可以好了。要注意的是,鸡眼好了之后,如果没有改掉之前长鸡眼的坏习惯,还是会长的。
5、 如何避免再长鸡眼?
发生鸡眼的原因,是因为患处长期受到摩擦、压迫,简单来说就是鞋没穿对。因此,想要避免再长鸡眼,那么,还是要乖乖换上一双舒适的平底鞋。
脚上长的这个东西,医生说不是鸡眼,是另一种病!点击「了解更多」查看更多内容
不少人来医院看病的时候说,“医生,我脚上这个东西是不是鸡眼啊?去修脚店修过一次,也没什么变化,好像还严重了,怎么回事啊这是?”
这是跖疣,跟鸡眼是完全不同的疾病。
疣是由人 *** 瘤病毒(HPV)感染皮肤黏膜所引起的良性赘生物,跖疣因发生部位在脚上得名。临床上常见的还有寻常疣、扁平疣、尖锐湿疣以及疣状表皮发育不良等。
本病有传染性,传染源为患者或病毒者携带者,可经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免疫力功能低下的儿童、青少年等更加易患。此外局部多汗、穿不舒适的鞋等,也会促使其发生。
跖疣可以发生在脚底的任何部位,但以掌跖前部多见。皮损初起为细小发亮的皮疹,逐渐增至黄豆大小或更大,因受压形成淡黄色或黄褐色斑块或扁平丘疹,表面粗糙,界限清楚,边缘为稍高的角质环。
去除角质层后,其下方有疏松的角质软芯,可见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而形成的小黑点,若含有多个角质软芯,称为镶嵌疣。皮肤镜检查可见皮损中央褐色或黑褐色线状或点状出血征。
跖疣疾病鉴别要点
进行诊断时,应注意跖疣与鸡眼、胼胝的鉴别。三者都生长在脚部,形态相似,如果不注意区分,很容易出现混淆的情况,如果按照其他疾病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很可能导致病情加重。因此,一定要注意区分。
简单来说,鸡眼和胼胝是单纯机械性 *** 导致的,去除外在因素(如穿舒适的鞋袜、减少站立行走等)后将不会继续扩大发展。
而跖疣是HPV感染导致的,有传染增性,可增多、增大,中央黑色出血点可作为主要鉴别点。
跖疣需要治疗吗?
跖疣有一定的自愈性,但是自愈周期较长,一般要3年之久,正因此古人也称之为”千日疮”。但部分患者皮损部位会有明显疼痛,走路压迫到时,疼痛加剧,难以仍受。而且对于免疫力低的人,疣体可能逐渐增多、增大,甚至可能传染到健康的脚,或通过衣物等间接传染给家人。
因此,对于轻度的、单发的跖疣可以不进行治疗,等其自愈。但如果皮损有扩大的趋势,或已经影响到正常生活,还是建议尽早治疗,以免带来更多的不便。
跖疣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主要为破坏疣体、调节局部皮肤生长、 *** 局部或全身免疫反应。目前治疗方式有药物、冷冻、激光、手术,免疫治疗等,具体治疗方式,要根据数量和大小来判断,建议到医院咨询主治医生。
同时,治愈后也需积极锻炼身体、增强自身免疫力,防止再次感染。还要避免外伤的出现,因为HPV常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进入机体,进而导致感染,所以避免外伤也是其有效的预防手段。
健康普及:鸡眼?跖疣?傻傻分不清楚可不行!(健康普及)天桥上,马路边,总有手艺人坐在小板凳上,手持小刀,面带微笑,一旁的木板上用马克笔写满了各种能提供的服务。
但大部分记忆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忘却,板子上唯一记得的只有三个加大号的字:修鸡眼。
鸡眼是什么?
之一次听到修鸡眼,还以为是鸡的眼睛近视了需要修理修理。
但天桥上高跟鞋女士的叫声把我拉回了现实,看着那把小刀在她的脚上打转,吓得我一段时间看到鸡字都有些恐惧。
其实,鸡眼是因为脚部外层皮肤频繁受到摩擦并长时间承受压力导致的,为物理性皮肤疾病,形状像鸡的眼睛才得这个名字。
鸡眼也有两种类型:
硬鸡眼:干燥、尖刺型鸡眼。较小、质地较硬,好发于脚趾关节处、与鞋子经常发生摩擦的部位。
其尖端可以到达皮肤的 *** 层,行走时疼痛感明显。
软鸡眼:质地较软,略高于皮肤表面,好发于经常相互挤压的相邻两个脚趾趾间。
什么人易得鸡眼?
① 长期穿不合脚鞋子的人,增加了脚与鞋子的摩擦时间。
② 长久站立和行走的人,约1/4的军人会受到鸡眼的困扰,尤其是刚入伍的新兵战士,越野行军等长距离徒步训练都会给脚部带来摩擦和压力。
③ 神经系统失调、糖尿病、超重也跟得鸡眼有一定关系。
鸡眼容易和什么搞混?
胼胝(pián zhī):胼胝也就是俗称的老茧,两者都是因为反复摩擦引起皮肤过度角化导致的,但其实并不难区分。
老茧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常见于脚底,呈大片状,一般不会引起疼痛,相反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跖疣(zhí yóu):跖疣是由人类 *** 瘤病毒引起的,和鸡眼发病原因不同,因形状有一些相似会令人混淆。那应该如何区别它们?
看数量:鸡眼因摩擦引起,数量很少超过三个,而跖疣有传染性,常多发。
看部位:鸡眼发生于易受挤压和摩擦的部位(脚趾内外侧),以及足背和足跟,偶见于手部,而跖疣在足部的任何部位都可以出现。
看长相:跖疣表面粗糙,皮纹消失;鸡眼则表面光滑,可以看到皮纹。
看黑点:跖疣表面常见由于出血引起的小黑点,而鸡眼则没有。
看症状:一般鸡眼疼痛明显,跖疣疼痛相对较轻,甚至没有疼痛。
鸡眼、胼胝、跖疣对比图 图片来源:阿程
鸡眼贴靠谱么?
上网搜索鸡眼治疗方案的途中,不难见到“鸡眼贴”这一治疗药物。
但网上相关产品百花齐放,大部分产品甚至看不到成份,患者购买时也会产生困惑。
常见的鸡眼贴包含了水杨酸苯酚,通过软化角质,使鸡眼脱落,在治疗上的确拥有一定效果。
但有人使用时感觉没有好转,甚至发现越长越多。这应当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因为可能是自诊出错,将跖疣误认为鸡眼,两者治疗 *** 不同,需采取针对性治疗。
除此之外,使用鸡眼贴应注意范围,避免伤害鸡眼周围的正常皮肤,并且皮肤有破溃处的话不建议使用。
应该如何治疗?
首先需解决形成鸡眼的外部因素,避免再次复发。
可以换上舒适宽松的鞋袜,并且不能自行剪去鸡眼,避免伤口感染,不要自行涂抹具有腐蚀性的药膏。
可以穿足踝专科医师推荐的高质量鞋垫或针对鸡眼的鞋垫,以及只用脚趾分离器。
糖尿病患者治疗后发现脚部依旧出现茧子或鸡眼,应当及时到皮肤科就诊。
药物治疗,角质剥脱剂:40%水杨酸,40%尿素乳膏、12%乳酸乳膏,需要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
HPV病毒综述及目前治疗手段
人类 *** 瘤病毒(HPV)是一组病毒的总称,目前已经确定的HPV病毒大约有130多种亚型,依其感染的所在部位分为皮肤型HPV和粘膜HPV,能引起人体皮肤粘膜的鳞状上皮增殖,根据侵犯的组织部位不同可分为:
皮肤低危型:包括HPV1、2、3、4、7、10、12、15等,常见寻常疣、跖疣、甲周疣、扁平疣、丝状疣等。
皮肤高危型:包括HPV5、8、14、17、20、36、38等,可能引起的恶性肿瘤有外阴癌、 *** 癌、 *** 癌、前列腺癌、膀胱癌等。
粘膜低危型:包括HPV6、11、13、32、34、40、42、43、44、54等感染生殖器、 *** ,引起尖锐湿疣。
粘膜高危型:包括HPV16、18、31、33、35、39、45、51、52、53、56、58、59、66、68、73、82等,与宫颈癌、直肠癌、口腔癌等相关,尤其HPV16、18与宫颈癌直接相关。
临床治疗寻常疣、跖疣、甲周疣、尖锐湿疣、扁平疣、宫颈HPV阳性等常采取如下 *** ;
1、激光:激光灼烧疣体,患者比较痛苦,费用高,创面愈合周期长,影响工作和生活,容易复发。
2、冷冻:通过液氮冷冻,将疣体低温冻死,临床最常用治疗手段,患者比较痛苦,价格低廉,创面愈合周期长,影响工作和生活,容易复发。
3、微波:通过微波加热,将疣体烧死,疗效不确切。
4、光动力:是用光敏药物和激光活化治疗疣体的一种新 *** 。用特定波长照射疣体部位,能使选择性聚集在疣体组织的光敏药物活化,引发光化学反应破坏疣体。价格高昂,治疗费用高,治疗时,患者比较痛苦。
5、手术切除:将疣体、炎性以及疑似癌变部位手术切除,患者比较痛苦,因为手术切除不干净,迁延不愈,复发率高,常因治疗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6.注射:常用药物有氟尿嘧啶、聚肌胞、平阳霉素(抗癌药)等,采取疣体内注射,患者非常痛苦,治疗周期长,副作用比较多,比如发烧。
7.外用西药:咪喹莫特乳膏、维A酸乳膏、阿昔洛韦乳膏、酚丁胺乳膏、水杨酸酊(膏)剂、重组干扰素凝胶及栓剂等,并没有对病毒有直接杀灭作用。
8.口服药:阿昔洛韦、胸腺肽、甘露聚糖肽、转移因子、维生素等。
9.中药制剂有:鬼臼毒素、五妙水仙膏等以及一些中药方剂泡浴。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很难根治。
10.植埋:将疣体手术切下,植埋于皮下,让机体产生抗体,达到治疗目的,疗效不确切。
11.饮食疗法:吃薏米粥等.
关于鸡眼的那些事儿来源:西医一附院皮肤科
人们常说,婚姻如鞋,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生活中,很多爱美的女性朋友,每天都踩着“高跷”工作、生活,优雅了自己,取悦了他人,却委屈了双脚。纤柔的双脚,被一双漂亮而时尚的鞋子“软禁”。而每天的行走,已经让双脚很累,再加上这样的“软禁”,很多疾病都选择默默地来“陪伴”双脚,比如鸡眼,说大不大,但却很难受,而这顽固的鸡眼又不易被征服,该如何是好?
“什么是鸡眼?”
鸡眼是由于皮肤长期受到摩擦和压迫引起的机械性皮肤病,也叫“肉刺”。
1)大小如针头或蚕豆,颜色呈淡黄或深黄色,周围有透明的淡黄色环,中央有坚硬的角质栓,形如“鸡眼”所以有了这一形象的名字。
2)站立或行走时可发生疼痛。
3)不易自愈,容易复发。
好端端的为什么会长“鸡眼”?
6大高危人群需警惕
①长期穿不合脚的鞋子走路的人:尤其是女性,喜欢穿尖头鞋、高跟鞋,脚部受压过大;
②长时间站立的人:超市售货员、火车乘务员、门卫等;
③运动强度大者:跑步、跨栏等运动员,脚底摩擦比一般人大,长鸡眼的几率也更高;
④骨骼或关节变形的人:像是拇指外翻、扁平足或弓形足等,双脚受力不均,会造成足底某一处受压特别大,也就更容易出现“鸡眼”;
⑤肥胖:体重超标,腿脚处的负担就会加重,脚底的摩擦力就会增多,容易出现鸡眼;
⑥对于年纪大、病程长的糖尿病人:由于下肢血管病变等,会影响局部组织的血液供应,“鸡眼”问题会加重。
“为什么“鸡眼”反反复复?”
1)没有彻底将鸡眼的根部挖出:鸡眼可能长到了皮肤深层内,而你剪掉的只是表层部分,所以容易复发;
2)脚部受到的摩擦依旧存在:继续穿着不合脚的鞋、长久站立,鸡眼也就反复出现了因此,预防反复,首先要做的是避免使脚部受压,穿合适的鞋、正确走路姿势等,另外就是用科学的手法将鸡眼的根部除去。
“如何诊断鸡眼?”
1)好发于摩擦及受压部位:以足底、趾间等多见,有明显压痛;
2)皮损呈豌豆大小,微黄,圆锥形硬结,质坚实,略高于皮面,表面光滑,有明显皮纹鞋履不适、长时间摩擦受压、足畸形、长期步行者易发本病 。
“不幸中了“鸡眼”的招,怎么办?”
1)外用鸡眼膏:效果因人而异,部分人效果较好,部分人无效;
2)物理治疗:
液氮冷冻:可缓解因鸡眼增厚造成的疼痛症状,适用于较小、较浅的皮损,需要多次治疗; 激光治疗:用激光祛除皮损,可祛除中间的角质栓, 具有时间短、创面小、易愈合的优点;
3)手术切除:药物和物理治疗无效者,可行手术治疗。
“鸡眼、跖疣,傻傻分不清”
鸡眼:多由摩擦、挤压等机械性因素引发,本身不具有传染性。
跖疣:则是人 *** 瘤病毒感染引起的赘生物,是病毒疣的一种, 因此可通过微小的皮肤破损自身接种传染,这也正是“跖疣”患者误抹鸡眼膏不见好转反而加重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