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枣馍的做法家常做法,

牵着乌龟去散步 万象 26 0
之一次尝试蒸枣馍,没想到这么好吃!

将面粉里加入干酵母、白糖和成面团,在室温下,面团发酵后有很多的孔,说明发酵好了;将发好的面团倒在面板上,面板上提前撒些干面粉,将面团揉光滑后松弛20分钟;将大的面团分割成小的面剂子揉圆松弛15分钟(面剂的大小,按自己喜欢的,我做的是70克一个);取一小面团压扁,擀圆;如图所示,先放上3粒红枣;将圆面片的一端对折过来盖在红枣上,再在中间放一粒红枣;将做好的枣馍放在盖帘上盖上湿屉布防止吹干了,二次醒发40分钟;将醒发好的枣馍凉水下锅,盖上锅盖后开大火上气后蒸20分钟就好了(蒸制的时间视枣馍的大小调整)。很漂亮吧喧软好吃馒头,一家三口,夜宵,早餐,锅具,蒸锅,主食,蒸,甜,凹造型

宝妈蒸的枣馍,回忆起小时候的年味了,吃起来好不香呀

{"rich_content":{"text":"","spans":null},"video":{"vid":"v028b0g10000c67vqcrc77u3u2fgaq90","duration":142.13,"width":960,"height":540,"file_size":19067960,"thumb":{"web_uri":"tos-cn-p-0000/f39b22f8e35240c1b35960dd0a19cda9","width":640,"height":360,"image_type":null,"mimetype":null,"encrypt_web_uri":null,"secret_key":null,"encrypt_algorithm":null,"extra":null},"video_size":{"normal":{"duration":142.13,"file_size":11313568,"w":640,"h":360}},"is_encrypted":null,"sp":null,"editor_project_id":null,"md5":"f57c9095eecdcc678403f025971e1814","tos_key":null,"secret_key":null,"encrypt_algorithm":null,"extra":null}}

山西民俗“蒸花馍”,各式各样的太惊艳了

不吃馍馍,怎么能叫过年?

逢年过节,面食当家

不管是小麦,还是其他杂粮

蒸枣馍的做法家常做法,-第1张图片-

面食永远是山西人餐桌的主角

这一点不仅表现在日常生活中

更在于年节庆典

春节假期才刚刚过去

打小编记事起

每年春节家里都要蒸枣馍、花馍

也不知道这种习惯已经延续了几代人

白胖的面团环抱着甘甜的大枣

蒸汽氤氲而起

麦香卷着一丝甜味蔓延开来

满满的幸福感

捏、贴、拼、剪、塑

心灵手巧的农妇三下两下

稍加摆弄就能写意化地表现出

形态各异的花鸟虫鱼、祥禽瑞兽

“腊月二十八,家家蒸花馍”

说起年馍

山西最出名也是最正宗的

当属霍州的年馍

霍州年馍

当地人称之为“羊羔儿馍”

有着“吉祥”的寓意

寄托了霍州人对来年的美好希望和祝福!

圆形面陀和红枣累加而成的是"高贵馍"

是款待贵客的必备主食

象征步步登高

中间粗,两边逐渐变细卷成圆环状

环内置枣象征心灵手巧

为年馍中的"方便馍"

枣花卷成五环,置五颗红枣

有"五福盘寿"之意

是年馍中的"吉祥馍"

用面团模仿揉捏成自然界的多种花型

有"花开富贵,如花似玉"之意

女孩子的"专用馍"

现在速食食品方便快捷

很少有人自己蒸馍了

到了年节也是超市买点

更别说自己蒸花馍了!

而说起花馍,当属闻喜的最出名!

闻喜花馍

闻喜花馍已有1000多年历史

“花糕”、“花馍”、“吉祥物”、“盘顶”

四大系列200多个品种

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并于2010年在上海世博会展出

在2012举办的“中国·闻喜花馍文化节”上

创造了4项世界纪录

闻喜花馍在喜丧节典、

日常交往各种活动都可用

分大花馍、对对馍、馄饨馍、石榴馍等等

当地逢年过节总少不了花团锦簇的大馍

用天然色素染色

双手或者梳子、刀剪塑形

都是常年操持家务的主妇们必备的技能

“有馍就有事,有事就有馍”

闻喜花馍流传最盛

因为它始终和百姓的民俗文化紧密相连

如今生活好了

花馍的造型更是花样百出

体量也越做越大

更高龙王

龙王神像面塑由闻喜县畖底镇众村民 ***

高14米,创造了世界更高的面塑纪录

龙王用面粉、钢筋和泡沫三部分组合而成

历时半个月时间

20多个人才把它 *** 完成

最长飞龙

神龙面塑曲线长30.05米

创世界最长的面塑纪录

神龙面塑是由礼元镇阜底村 ***

共用白面100多公斤

用人力每天80到100人,时长达半个月

更大花馍

龙腾盛世大花馍

高4.06米,直径2.012米

最上层是天安门城楼的造型

下面盘着九条世龙

底座的第二层是象征着56个民族团结兴盛的向日葵

第三层是百花争艳

第四层是四季发财

第五层是五谷丰登

更大面塑群

裴氏宰相将军群塑

闻喜县礼元镇裴柏村村民一起 ***

共有113尊闻喜历史人物花馍造像

平均身高为1.8米

创世界更大的面塑造像群像纪录

用龙骨搭架,蒸熟以后用彩绘把像勾勒出来

共用白面2吨!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怎么样,是不是美呆了?

咱山西的面塑可不止这些呢!

忻州面塑

忻州面塑花样繁多,造型生动

是极具审美情趣的艺术作品

忻州一带,在婚娶之日

男女两家都蒸很多大“喜馍”

与此同时,还要蒸大“花糕”

摆在桌子上供人们欣赏、品尝

定襄面塑

在造型风格上具有随意性和灵活性

代县面塑

形式五花八门,内容丰富多彩

▲龙蟠凤盘栩栩如生的“龙凤呈祥”,专为结婚志庆

岚县面塑

▲王冬梅

▲刘丽丽

▲梁月琴

▲焦未秀

▲杨改英

山西花馍

已不再是一门手艺

它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

过年蒸枣花馍,和面只加水就错了,把经验都分享给你,凉了也不硬

不知道北方过年是不是都有这样的习俗。

在我们老家菏泽,临近过年是要蒸菜包子和花糕以及炸货的。我们家总是会和奶奶家、叔叔家一起蒸,我妈拌馅、叔叔揉面,奶奶和婶婶包包子,我爸负责烧锅拉风箱,小孩子不捣乱就算帮上忙了。

包子特别好吃,是红白萝卜、粉条、豆腐、猪肉、豆芽等一起炒的馅,吃起来特别香,不过最让人惊艳的还是花糕。有地方也叫“枣花馍”的,我们老家都是说花糕,一个个面剂用筷子、干净的梳子加上红枣,在大人手里一转一夹一捏,造型就出来了,格外漂亮。

不少朋友在蒸枣花馍的时候容易塌陷而且变形严重,也不松软亮白,今天就教给大家几个花样,顺便给大家分享一下怎么样蒸出来的枣花糕好看又亮白。

过年枣花馍

食材:400克中筋面粉(普通家庭面粉)、4克酵母粉、10克白糖、200克温水、10克猪油、红枣适量

*** :

1、酵母粉和白糖都倒在温水里,充分地搅匀,让白糖融化备用。

z2、搅拌好之后直接用酵母水和面就行了,考虑到每家用的面粉品牌不同,和面的时候少量多次地添加酵母水,大家适量增减。

3、搅拌成面絮加上猪油,下手揉成面团。面团含水量少,如果一开始揉不光滑,就盖上保鲜膜先饧上5分钟,之后再揉就非常容易光滑了。这里必须把面团揉到位,揉匀。

4、把面团移到面板上搓成长条,下面剂。

5、把面剂搓成长条,三个为一组,然后把长条的两端捏合在一起,两端各塞一颗红枣进去。

6、用筷子夹住中间挤压,这样花型就大致出来了,备用。

7、再擀两个圆饼,叠在一起分成4份,把两个面片叠在一起,注意错位一点,把底端捏合在一起。

8、然后把做好的花瓣放在两个枣中间,用筷子再整理形状,最后中间塞一颗红枣即可。

9、所有的生胚都做好之后,放在蒸屉里醒发到1.5倍大即可。之后大火烧开转中火蒸20分钟后关火闷5分钟出锅。

这样做的枣花馍不仅好看,而且整体都是亮白的,也非常松软,不变形不塌陷,就算凉了都不会发硬。

山西省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之我见--特色旅游餐饮(面食系列)

提到山西,首先想到的总是「煤老板」。不过对于山西人来说,之一位的不是煤而是面食。有人说,「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

拉面

在做面这件事上,山西人的想象力十足丰富,在山西,面食种类繁多,一般家里能用小麦粉、高粱面、豆面、荞面、莜面做几十种,如刀削面、拉面、圪培面、推窝窝、灌肠等。

栲栳栳

接下来,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山西的面食:

刀削面

“刀削面”是山西人民日常喜食的面食,因其风味独特,驰名中外。刀削面全凭刀削,因此得名。用刀削出的面叶,中厚边薄。棱锋分明,形似柳叶;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粘,越嚼越香,深受喜食面食者欢迎。它同北京的打卤面、山东的伊府面、河南的鱼焙面、四川的担担面,同称为五大面食名品,享有盛誉。

刀削面

剪刀面

剪刀面,顾名思义,用剪刀剪出的面条,犹如吴淞江水中的银鱼,不仅民间喜食,还成为历代御面。剪刀面,因制面工具用剪刀而名,又因剪出的面条呈鱼形,亦叫剪鱼子,其制法起源于隋末。民间相传,太原公子李世民读书练武、聚才谋义,武士彟慕名拜访,时值晌午,李世民私留书房用餐。正在裁衣的长孙氏来不及备饭,急和面团用剪刀细细剪下,煮后呈食。武士彟叹曰:纷乱当世,公子大略;面如天下,亦当速剪。后来李世民父子起兵大唐故地晋阳,以“剪面”之势攻取长安,统一了山河。后来杜甫身处藩镇割据,有诗 “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一言睹王宰作画如剪裁风景,二言思太宗英武盼朝政一统。

剪刀面

猫耳朵

用手指把小面块按成猫耳朵形状,在开水锅里煮熟,再配上各种打卤,浇头,或者炒着吃,这种面食形状美观,与猫的耳朵极为相似,劲道十足,故得名“猫耳朵”,为山西美食的一大特色。

猫耳朵

焖面

焖面真的可没什么典故,看名字就知道了,直接把做法“焖”做为面的名字了。焖面更好吃的吃法是做素焖面,用豆角配菜更好,产于山西的土豆也很好,然后再拿肉炒。 公元13世纪,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两次来到山西,沿着“丝绸之路”将面食传入意大利。后来,意大利人也喜欢上了面条,将面条种类发展到了四百多种,大多是空心面,粗者如指,细者如丝。风靡世界的意大利“通心粉”,就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


焖面

饸络面

饸饹是将压制饸饹的机械置于锅上,把和好的面团塞入木制、铁制的压制机械筒内,强力下压,挤出圆柱型面条,下锅煮熟,打捞出锅放入凉水盆中,稍凉捞出,搓少许食油,放在浅形容器中使用,吃时在调料锅内加热浇稍子即成。

饸络面

疙瘩汤

山西家常饭食,这也是我非常爱吃的饭,做法是拌湿面粉,搓成小颗粒状,配以盐、姜末、花椒粉、葱末等佐料,边入沸水,边搅拌,做成稀饭样的汤,并依据个人口味适当加入香菜、萝卜小丁、小菜片、鸡蛋等即完成,以清淡为主。

疙瘩汤

广灵糊糊面

广灵糊糊面以偏远山区无公害、无污染的优质碗豆、山扁豆、东方亮谷子、玉米等纯天然小杂粮为原料,在传统配料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加工技术精制而成,其营养成份搭配齐全、配方合理、口感细腻、味道香浓,含有植物高蛋白氨基酸和多种微元素,被人们称之为“广灵咖啡”。

广灵糊糊面

花馍

打我记事起,每年春节或者每家办喜事的时候,家里都要蒸枣馍、花馍,不知道这种习惯延续了几代人,但全家人都保持着如此做法。和面,发面,饧面,白胖的面团环抱着褶皱但甘甜的大枣。

在我小时候就非常期待妈妈、姥姥手里捏合出来的刺猬、兔子、蛇。一旦蒸汽氤氲而起,外面的一切都变得朦胧,麦香卷着一丝甜味蔓延开来,一家人才定下心,过年了。

花馍

我想每一个山西人都对面情有独钟,山西面食300种,家家户户基本每天都会吃那么三四种。作为一个在山西上学的山西人,总会在学校附近找到各种好吃的面食,会和同学分享。

山西的面食对山西人来说,不仅仅是食物,更是割舍不断的乡愁,也是家乡思念的寄托。

疫情过后,为了山西面食,一定要来山西旅游!

山西传媒学院网新三班

过年,新手做枣花馍,试试这个 *** ,简单好看寓意吉祥

过年蒸枣花馍,是河南、山西、山东等一些地方的春节风俗,花馍(也有称之为花糕)造型各异,寓意吉祥,有很好的祝福意味在里头。

我家婆婆每年过年也会蒸一些花馍,各种造型看起来美美哒,她做起来总是十分简单的样子,但一到了我手里却总是捏不好,常常没法看<捂脸>。

▲山东人做的寿糕真是太漂亮了

前两天,我在网上发现了这个简单的花馍做法,只用擀开、折叠、压花就可以了,花型立体好看。

在家试做了一下,果然很适合新手呀!


采用一次发酵法,简单轻松,压花过程易上手,做出来的花型立体美观,蒸好后也柔软好吃,很值得大家在新年来尝试哦~

简单易上手的枣花馍

【准备食材】:

面粉300g、酵母粉3g、温水170g、红枣适量

注:面粉的吸水性不同,温水的具体用量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一般300g面粉,温水用量不低于150g

【操作 *** 】:

1、温水放入杯中,倒入酵母粉,搅拌至完全融化。

2、将融化好的酵母水倒入面粉中,搅拌成絮状后,揉成光滑柔软的面团。

3、取出揉好的面团,搓成长条。

4、切成大小差不多的小剂子。

5、取一个小剂子,揉一揉

这个过程可使蒸好的花馍表面更加光洁。

揉成更加光滑的小圆团。

6、取小圆面团擀开成圆面片。

重要:注意要在砧板上洒一些面粉防粘。

7、将小面片平均切分成八份。

8、将八个小面片叠起来。

9、用筷子从中间向下按压。

10、将花形竖起来,轻轻旋转成图片的样子。

11、取一个洗好的红枣按压在中心。

一个很好看的小枣花就完成啦!

12、做好全部的小枣花,摆在蒸笼中。


13、静置发酵至两倍大

开中大火,蒸15分钟,关火焖3分钟左右,开盖即可。

枣花馍完成!

花型立体好看,口感蓬松柔软,一上桌就立马吸引了大家~

【小贴士】:

1、面团擀开成圆面片时,记得一定要在面板上洒铺面,这样面片叠在一起时才会层次分明,做出来的花型才会更加立体好看。

2、如果做的馍个头比较小,记得用小枣会更加好看(我用的这个就是小灰枣哈)。

3、因为咱们采用的是一次发酵法,所以更好提前在蒸笼里放一些温水,这样可促进花馍快速发酵至两倍大(没有暖气的房间尤其适用)。

简单又好吃的枣花馍,过年来给家人试试吧!

我是豆妈,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赞、转发、关注哦,您的认可是我更大的动力!

自己做的枣馍好吃有营养,孩子更爱吃

我没有结婚之前也是一个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女孩,自从结婚之后,从什么也不会,到现在的会了许多的做饭技能,再加上有了自己的孩子,会变着法儿做他们喜欢吃的东西,做枣馍是我自创的,自己做的孩子们吃着放心。宝妈们来看一看我的枣馍是怎么做的吧!

准备一些又大又甜的红枣,把枣核去掉,一个大枣分成四小份,洗干净,放一旁准备


起好的面,上面有了好多点点,闻上去酸酸的,那就说明面已经起好了,如何起面上一篇文章已经简单的介绍过


在起好的面上面放上一些小苏打,不要放太多,拿筷子不停地搅拌,然后闻一闻,没有酸味了,就正好了,

小苏打放的太多的话,就会有一股不好闻的味道,所以大家放的时候先少放一些,不够了再慢慢地加。味道正好的时候,加入适量的干面粉和起好的面搅拌在一起,不能太湿,也不能太干,正好你的手放在上面,可以和起来为止,太湿了,手上会粘粘的,太干了,蒸下的馒头会硬硬的,这一步是非常重要的。


我买的是这种小苏打


保险起见的话,和好的面揪上一小团,放到锅里蒸一会儿看一看有没有酸味?如果还有酸味的话,可以再加一点点小苏打,如果小面团变黄的话,下次放小苏打的时候就要注意了,要比这次少放一些,总结下来是能黄,不要酸。之一次肯定不会一下完美,多做几次就会有经验了。


揪下一团面擀成长长的,在上面放上准备好的枣,爱吃的可以多放一点点


然后给它卷起来,一个一个放到蒸锅里


出锅喽,白白的,自我感觉很不错哦

希望宝妈们都能做出宝宝们爱吃的枣馍哦!我们一起加油!

商丘人1年只做1次的3道特色小吃,却是过年必备,少了就没年味了


在商丘,有些美食平常很少吃,甚至很少见,但是在过年的时候,仿佛定好了闹钟一般,时间一到,又会准时纷纷出现在各家各户的餐桌上!你说是不是很神奇?

这些平时很少吃,几乎都是过年才吃的美食,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这三种了——麻叶,蜜三刀,枣馍!麻叶平常日子里基本不会做,但是过年的前几天,很多商丘人家里都会炸上几锅麻叶!可见在商丘,炸麻叶是标准的过年保留项目之一。

炸好的咸麻叶

麻叶是用面粉加鸡蛋以及芝麻和面,切成叶子状,然后用油炸制的,做法简单,口味可甜可咸,不过说实话,麻叶虽然口感很酥脆,细嚼起来也很香,但是你要说有多好吃也未必,但是在商丘,其传统年味小吃的地位,至今仍然不可动摇。

炸好的甜麻叶

还有以蜜三刀为代表的豫东和周边一带的传统特色点心,商丘人也叫果子。相传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以其甜和其表面的三刀划痕而得名。以前奶奶在过年的时候都会做上几斤,(不过大多数人还是在街上买现成的),和麻叶一样,蜜三刀也是一种面点,是用面粉加麦芽糖和芝麻做成的,最后也要经过油炸这道工序,可以说是一种高油高糖的小吃,口感虽香甜绵软,但因为比较甜,吃多了也会有些腻。

极具商丘特色的蜜三刀

虽然现在的商丘人,特别是年轻人平常很少吃这种点心了,但是过年的时候,蜜三刀作为一种传统小吃,也照样会堂而皇之的回归很多商丘人的年货必备清单。特别在农村,还有不少买来当作礼品,送礼走亲戚的,可见其在人们心目中的“年货地位”也很高。


当然还有枣馍,商丘人也叫枣花馍,平常更是难得一见,但是现在过年,仍然会有很多商丘人家里,还会在蒸馍时,做上几个枣花馍,以示喜庆!

腊月二十八,家里做的枣馍

俗话说,二十八,蒸枣花,过去一般选在腊月二十八这天 *** ,而且以前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在做枣馍的时候,是不许乱讲话的!一是怕说错话不吉利,二是对祖先不够尊重,而且做好的之一锅枣花馍一般是要先拿来供奉祖先的,整个过程充满了仪式感。

这三样食物,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是和面有关,这也不不难解释,因为我们商丘本来就是小麦的主产区,所以以面食作为基础的小吃,自然也是花样繁多,而且历史悠久。

蒸馒头的时候,顺便蒸几个枣花馍

因为这些小吃,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会回归到人们的视线和餐桌上,所以也有人它们已经变的可有可无,但是过年少了它们,还真不行!因为它们潜移默化已成为人们心目中的传统年味小吃,缺了这几样,总觉得家里的年味也少了一大截!

就像小时候,每当家里长辈开始忙着蒸馒头,蒸枣馍,过油炸丸子,炸麻叶,炸带鱼,炸酥肉,蒸甜米饭,做扣碗的时候,就知道马上又要过年了,心里是莫名的开心。

商丘人的年味——扣碗

炸带鱼

正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传统小吃,才让我们嗅到了年味,才勾起了我们关于过年的儿时回忆,才让我们感到过大年的欢喜。

只不过对现在的人来说,与其说它们好吃,还不如说它们更具年味的象征和情感意义,就像贴春联一样,有了它们,过年的仪式感才更丰富,所以它们不是鸡肋,也不是可有可无,它们也代表了传统的一部分,有时候即便吃的不多,但只要过年期间往桌子上一摆,单单只是看着心里也感觉高兴!


你家里今年准备了这些年味小吃了吗?商丘还有哪些必备的特色年味小吃和美食,欢迎留言!

#天南海北过大年##吃在中国# #吃喝玩乐在商丘#

商丘美食攻略原创出品

欢迎关注,带你吃遍商丘

枣馍就要这样做,10分钟学会,赶快收藏吧!

酵母加适量的温水和面放到温暖的地方发酵,发酵到2倍大扒开面团成蜂窝状就可以揉面了。蒸枣馍的面不能太软,不然容易变形。用了小个头的红枣,根据需要量洗干净备用。往发好的面里加适量苏打粉,跟酵母的用量差不多,加苏打粉会使蒸出馒头的口味更好,而且在上锅蒸时即使揉好的馒头没有二次发酵好也同样能蒸出蓬松的效果。把面团使劲揉到光滑,切开后的断面蜂窝越少越好。揉好的面搓成均匀的长条,用刀切成包包子面大小的块。用手把面块整理成圆形然后直接用手掌压扁,不需要用擀面杖。用三个枣成三角状摆放在一个面饼上,枣柄朝里摆。在之一层面饼摆好的枣上再放一个面饼,同样再摆三个枣,跟之一层的枣交叉摆放。摆好的第二层枣上再放一个面饼,用小梳子在面饼上压十字,稍微用劲压出明显的齿印。一只手扶住枣馍,另一只手用小梳子在枣馍侧面有齿印的地方侧压收边,最后在顶端中间竖立一个枣稍微往下按。这款枣馍就做好了,漂亮吧!把揉好的面搓条切成蒸普通馒头大小的面块,拿一个面块在案板上搓成锥子形状的长条然后压扁,取一个大枣放在宽的一头。把面条裹着枣竖起来沿着底部绕圈围起来就好了。做好的枣馍放起来进行二次发酵。开水坐锅30分钟。蒸好的枣馍,看着很诱人吧!无水印,原味,蒸,主食,馒头,蒸锅,锅具,一人食,二人世界,一家三口

过年蒸枣馍

?之一年结婚,之一次在东北过年,作为一个山西的妹子,做面食当然是最拿手的,腊月二十八做了枣馍,受到了大大的称赞

标签: 做法 家常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