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正是养肝时,中医认为“春与肝相应”,因此养生应顺应春季肝气升发的特点,这样人体的气机就会通畅,气血就会和谐,各个脏腑的功能也能维持正常工作。广州中医药大学之一附属医院内科蓝森麟教授为大家介绍一款老少咸宜,能健脾疏肝、祛湿解毒的鸡骨草茯术老鸭汤!
鸡骨草茯术老鸭汤
材料:鸡骨草100克,茯苓30克,白术15克,广陈皮15克,无花果6只,老白鸭1只(约1250克)。
做法:先将白鸭宰杀,去除羽毛及内脏,洗净,斩大块,放进沸水中稍焯一下,捞出冲洗干净血沫。然后连同洗净的其他食材一齐置于砂锅内,加入清水3000毫升、白酒少许,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熬2小时,精盐调味,即可。
功效:诸物合用,清而不泄,补而不滞,共凑健脾益气、疏肝理气、去湿解毒之功,适宜于春季一般人群服食。(陈辉 张秋霞)
这味常见草药,用来煲汤可清热解毒疏肝止痛最近气温变化较大,容易肝火旺盛,导致心烦气躁。中医认为脏腑与草木相似,脏腑的阳气升发,肝脏属木,喜舒畅调达之性,最近功能更为活跃。从西医角度认为,肝脏是人体内更大的解毒器官,当前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下,这个时机养肝护肝尤为重要。
鸡骨草为豆科植物广州相思子Abruscantoniensis Hance的干燥全草,主产于广西南宁及广东的宝安、东莞、顺德等地区,远销全国。据《南宁本草概述》记载鸡骨草属“以广东佛山出产为佳”。鸡骨草具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疏肝止痛的功效,在两广地区常为春夏潮湿季节用做煲汤食材。鸡骨草煲猪横脷汤、鸡骨草煲老鸡汤等现在已经成为两广地区酒店的招牌汤,很受顾客欢迎。鸡骨草药材全年均可挖采,除去泥沙并干燥,以种植次年11~12月采收者为佳。其种子含毒蛋白,该蛋白有剧毒,采收及应用时,必须将荚果全部摘除,所以煲汤时也要检查是否有未摘尽的荚果。
两广民间用鸡骨草来治疗湿热黄疸病的历史由来已久,如《岭南采药录》载:“凡黄食证(即黄疸),取其根约七八钱,和猪骨约二两,煮四五点钟服,三四次便愈。”随着民间草药的发掘,自50年代以来,临床用鸡骨草来治疗各种类型的肝炎均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如《广州常用草药验方集解》就有记载荔湾区防疫站预防肝炎经验方:鸡骨草一味。预防用量每次1至2两,用水两碗,煎成一碗,儿童酌减;治疗用量每次1至4两,用水四碗,煎成一碗,儿童酌减。在肝炎流行期间,为某集体单位290人进行服食预防,结果无新病例发现。可知本品对肝炎有一定预防作用。以本品为主要原料,制成的鸡骨草胶囊,临床疗效确切,为治疗肝炎的良药。现已开发成复方鸡骨草丸,在全国大多数地区有销售。
图文:姜姜湖
疫情之下,全国都在谈论清瘟祛湿增强免疫力,最近在长沙喝到一款广东祛湿老火汤,着实令人感动,感动人的倒不是它散尽了我一身潮气,而是那浓郁且纯正的广东味,勾起了蛮多从前的记忆。
这一款猪横脷鸡骨草汤,汤色浓厚,老火感毕现,滋味微苦回甜,鲜美异常,我想捞出汤渣里大块的排骨唆一唆,又怕身边有正宗老广耻笑我,他们喝汤是不食渣的。
这煲猪横脷鸡骨草汤是在河西西站附近岭南家宴喝到的,看得出老火,微苦,鲜甜,68元一鼎,足够六个人分食。
小时候在录像厅看成龙的系列电影【奇谋妙计五福星】,除了记住了成龙,还记住了“鸡骨草”这个名字,当时不理解,这个身手矫健的国际刑警为什么会有鸡骨草这么挫的外号,贱嗖嗖的。
成龙扮演的鸡骨草
后来在广州生活的一段时间,晓得了鸡骨草是一味药,这种豆科植物晒干后跟一把枯枝无异,由于有清热利湿的作用,老广最钟意拿来煲汤。原来成龙在【五福星】里的角色叫做鸡骨草是为的是彰显他地道广东人的身份,就像在湖南有某人绰号“猫鱼别”,你一定会知道他是纯正沙马子一样。
鸡骨草 图片来源网咯
广佬说的猪横脷怕是大多数人也不晓得是什么玩意儿,那就是猪的胰脏,长沙人喊“盐贴”,只见过有人熏了吃,没听说过炖汤的,这东西中医说有清肺,补脾和润燥的功效,和鸡骨草一锅煲了,相信湖南人不去广东是尝不到这个味的。
猪胰脏 图片来源 ***
煲汤这件事万万不要跟广东人争高低,好歹人家一辈子顿顿不能少,就像在吃辣这件事上跟湖南人讲叫脑壳一样,你服也得服,不服也得服。
广东主妇不会煲汤可能会招家人白眼,随便找一个请她开张汤单,应该比超市大采购的购物单都长,看看她们用的材料:苹果,雪梨,木棉花,柚皮,五指毛桃,鸡骨草,陈肾,粉葛,土茯苓,南北杏……对于湖南人来说怕是好多种都闻所未闻,但对于她们来说平常如九九乘法表,张口就来,这种技能源自始于儿时的耳濡目染。
各种煲汤药材 图片来源 ***
广东人把汤分三种,一滚二炖三老火。煲三炖四滚熟说的是做汤的时间,其实也是根据食材有变化的,不会一概而论。所谓滚即滚汤,讲究材料新鲜,一般15分钟搞定,类似西红柿鸡蛋汤,鱼头豆腐汤既是最典型之代表。
鱼头豆腐汤 图片来源 ***
炖汤就是隔水炖蒸,将材料放入炖盅密封后置蒸柜中长炖是也,炖汤是 汤中贵族,一般用于炖制大补的名贵食材,一人一盅,汤清味鲜。
广式炖汤 图片来源 ***
老火煲汤才是真正的主角,老广顿顿都要喝,当地人觉得湿气重,家家都煲来祛湿养生,生个小煤炉,取一只瓦煲,文火慢慢地煲,香醇滋补,要说像什么,那就是熬中药,只是良药未必苦口罢了,经典家常老火煲汤有:薏米北芪粉葛汤、猪横脷煲鸡骨草汤、冬瓜赤小豆河蚌汤、五指毛桃老鸡汤、参须排骨汤......
各种老火汤 摄于岭南家宴
湖南人靠辣椒祛湿,没必要像广佬一样每日一煲,一个礼拜来那么一碗老火汤,品尝那淡淡的中药清苦里透出来的鲜,不光心里面舒服,嘴巴里也是很有滋味的。
(全文完)
鸡骨草——清热解毒,利胆退黄,给你的肝脏满满的呵护今天,我们来聊一聊湿热。
其实吧,湿热这个话题之前我们也有聊过,有和大家介绍过清热燥湿之黄连,二妙散。
今天再和大家介绍一味专清湿热的药材——鸡骨草。
鸡骨草
鸡骨草主要生长于广东、广西等地,为豆科植物广州相思子的干燥全株,全年均可采挖,去除泥沙和荚果即可入药。
鸡骨草味甘微苦,偏凉,具有清热解毒、利湿的功效。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岭南地区气候多温热潮湿,因此,在两广地区的人都喜欢用鸡骨草煲汤、或是煮凉茶来作调理。
鸡骨草
鸡骨草入肝经,具有舒肝止痛,退黄的作用。
在临床,常常将鸡骨草用于治疗肝胆湿热引起的黄疸,也可用于肝气郁结之胁肋不舒人群的日常调理。
《南宁市药物志》:"消炎解毒。治传染性肝炎,跌打驳骨。叶:捣绒敷乳疮。"
《中国药植图鉴》:"治风湿骨痛,跌打瘀血内伤;并作清凉解热药。"
《岭南草药志》:"清郁热,舒肝,和脾,续折伤。"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利湿,舒肝止痛。治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胃痛,小便刺痛,蛇咬伤。"
不难发现,鸡骨草对于肝病人群,极为友好,不仅有非常有效的辅助治疗作用,同时,也有养肝护肝,疏肝解郁之功效。
此外,鸡骨草还入胃经,与两面针共用,可治疗胃脘疼痛。
鸡骨草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了,那如果我肝不好,平时多喝点鸡骨草汤或鸡骨草茶是否可以改善呢?
其实不然,鸡骨草的确是有养肝护肝的疗效,但若只是零零散散的喝点鸡骨草煲的汤或凉茶,用量并不大,服用时间也不规律,并无疗程可言,何来疗效之说呢?
鸡骨草
其实吧,鸡骨草最擅长治疗的是急性患者,如急性黄疸性肝炎或者慢性肝炎急性发作伴发黄疸者。
为什么呢?
慢性肝炎的患者,久病体虚,常常伴有面色萎黄、身倦乏力、食欲不振等诸多不适。
而鸡骨草味微苦,偏凉,久服必伤脾胃,易加重患者食欲不振等情况,还会导致腹泻,影响肝酶反复,反而不利于肝炎的康复。
鸡骨草
最后,给大家作一简单的总结:
鸡骨草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疏肝解郁,对于黄疸或肝炎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
此外,鸡骨草偏于寒凉,所以一些脾胃虚寒人群使用疗程宜短不宜长,以避免腹泻症状加重。
肝胆、结石类疾病联合用药手册
乙型肝炎
常识判断
肝炎分为慢性肝炎和急性肝炎,而急性肝炎中又分为黄疸型和无黄疸型。通常所说的乙型肝炎属于病毒性肝炎。典型症状有:食欲下降、厌油腻食物、消化不良、恶心或呕吐、右上腹隐痛、乏力、低烧、巩膜或皮肤黄染,尿似浓茶。病毒性肝炎的患者或病毒携带者都可以传染这种疾病。
用药原则
抗病毒+防止肝纤维化药+降转氨酶药+提高免疫力药
一般用药
甘利欣、乙肝清热解毒胶囊、泛昔洛韦、干扰素、晶珠肝泰舒、肝泰乐、联本双脂滴丸、护肝片、鸡骨草
联合用药:
(1)转氨酶高:甘利欣+肌苷片+维生素C
(2)晶珠肝泰舒+肌苷片+维生素C
建议
肝炎病人要注意充分的休息,吃易消化、高蛋白质、富含维生素的清淡饮食。注意消毒,重要的忌饮酒,酒精会加重肝脏的损害。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期可能较长,一定要有耐心,坚持服药。
胆囊炎
常识判断
浓缩的胆汁、胰液经化学性物质 *** 或细菌侵蚀感染引起的。进食油腻后疼痛加重,右上腹疼痛,放射至右肩,症状有:恶心,呕吐,发热。
用药原则
对症药物+解痉药+抗生素
一般用药
鸡骨草、消炎利胆片,金胆片、胆乐胶囊、胆康片
联合用药
(1)复方胆通胶囊+盐酸左氧氟沙星+甲硝唑
(2)胆康片+头孢克肟+甲硝唑
(3)右肋区胀痛:金胆片+柴胡舒肝丸
建议
胆囊炎在急性发作期禁食油炸、煎的食物;禁食蛋类、肉类。胆囊炎患者应定时进餐,不宜过饱,进食应选择低脂肪低胆固醇食物。
胆结石
常识判断
胆道内结石:右上腹疼痛,放射至右肩,恶心,呕吐。
胆囊内结石:腹胀,进食油腻食物症状加重。胆总管结石:黄疸症状出现。
用药原则
对症药物+解痉药+抗生素
一般用药
胆石通胶囊、排石颗粒、柠檬烯胶囊(按疗程)、熊去氧胆酸(按疗程)
联合用药
(1)利胆排石片+头孢克肟
(2)胆石通胶囊+盐酸左氧氟沙星
建议
多吃含维生素A的蔬菜和水果,少吃鸡蛋,少饮茶。经常运动,防止便秘。禁食辛辣 *** 的食物,切忌暴饮暴食。
夏季天气潮湿闷热,昼长夜短,高温“烧烤”模式不但让人脾气暴躁,睡眠质量也有所下降。中医认为“怒伤肝”,睡眠不足导致子时肝经当值时,流经肝脏的血流不足,再加上食物易腐败,滋生大量细菌,使肝病患者在夏季病情容易反复、加重,尤其是中医辨证为肝胆湿热型的患者。推荐这类人群在夏季常喝鸡骨草煲猪横脷汤,能清肝利胆、舒肝健脾、利湿退黄、下火解毒。
取鸡骨草50克、猪横脷1条、瘦肉200克、蜜枣2个、生姜3片。先将猪横脷去筋,清洗干净,焯水后捞起切块备用;鸡骨草洗去灰尘后浸泡30分钟左右;瘦肉切成小块。上述全部材料放进汤煲中,注入清水,大火煲滚后转中火再煲一个半小时,调味后饮用。
汤中主料鸡骨草有“岭南佳草”之称,在南方地区生长旺盛,因其有清热利湿之功,经常被长年湿热的岭南地区民间当做“护肝奇草”而入膳。中医认为,鸡骨草微苦、性寒,入肝、胃、心肺经,具有清肝热、解湿毒、健脾胃、退黄疸、散瘀痛的功效。临床上,鸡骨草被广泛用于治疗肝胆湿热引起的口苦咽干、两胁疼痛、胸闷不舒、纳呆腹胀、小便色黄涩痛、带下腥臭而黄等症,尤其是乙肝、丙肝、脂肪肝患者伴肝区不适、口苦、尿黄、脾气暴躁等症。不少研究也证实,鸡骨草富含的粗皂甙对四氯化碳等有害物质引起的肝损伤可起到一定的保护效果。猪横脷是猪的胰脏,也是鸡骨草的“更佳拍档”。据《神农本草》记载,猪横脷甘平无毒,有清热祛湿、利胆退黄、健脾养胃的功效,两者配伍相得益彰。生姜性温,既可辟腥,也可制约鸡骨草的寒凉。蜜枣味道甜润,入脾、胃二经,除了有补益脾胃的作用,还可缓和药性。诸物合用,能清肝利胆,祛湿退黄,最适合湿热蕴蒸肝胆之人饮用。
鸡骨草煲猪横脷汤材料简单易得,烹煮便捷。证属体质湿热之人可每周饮用2~3次,2周后观察,若湿热体质已转变,当效验辄止,不宜长期饮用。因鸡骨草性偏寒凉,平时有手脚不温、怕冷、大便溏薄、小便清长等体质虚寒者不宜饮用,以免寒上加寒。
春夏之交湿热重,鸡骨草靓汤来帮忙中医认为,肝属木,春季正好对应着木,所以春季是养肝好时机。春季阳气升发,升发的阳气可激活乙肝或丙肝病毒,可诱发或加重肝炎,因此应积极防病。春季养肝并不是很困难,只需做到以下几点即可。
春季如何科学养肝?
1、决明子
决明子入肝经、大肠经以及肾经,能起到清肝明目和润肠通便效果。从中医的角度上来说,肝开窍于目,过度用眼可消耗肝血,所以应多喝决明子茶。不过决明子性寒,体质虚寒者应少喝为妙。
2、蒲公英
蒲公英能入肝经和胃经,起到养护肝脏和清热解毒效果;蒲公英中含有多种维生素以及蒲公英素,可提高肝肾功能。可以把新鲜的蒲公英 *** 成凉拌菜,也可以把干燥的蒲公英煮茶喝。
3、鸡骨草
鸡骨草能起到清热利湿和护肝养肝功效,不过并不适合体质虚寒和胃寒者。鸡骨草炖排骨是不错的选择,把适量的鸡骨草、夏枯草和枸杞子、排骨和薏米一起放在锅中煮就行,一天喝2~3次。
4、红枣桂圆茶
把适量的红枣、桂圆肉和山楂全部洗干净,放在茶壶中,以开水冲泡10分钟,然后再闷10分钟左右就行,能起到养肝血效果,特别适合长期熬夜所引起的肝血不足者,其主要症状是口干口苦、眼干以及心烦意乱、失眠等。
5、黑豆桑葚茶
把适量的黑豆、桑葚、贡菊以及核桃仁和罗汉果放在砂锅中,加入适量水,大火煮开后,再用小火慢煎一刻钟,每天喝一到两次,能起到养肝护眼功效。
6、 *** 穴位
通过 *** 肝俞穴,能促进气血流通,帮助调节脏腑,起到疏肝理气和养肝明目效果。
温馨提示
春天不冷不热的天气应多户外活动,如骑自行车、快步走、慢跑或跳绳等,能加快全身血液循环,提高肝脏新陈代谢。运动时间尽量安排在早晨,因为早晨肝气最为活跃,通过运动能调动气机,把肝脏功能调整到更佳状态。日常生活中应调整好饮食,严格控制每天总热量摄入,着重补充优质蛋白质和矿物质以及维生素,能增强肝脏修复和解毒能力。学会释放压力,保持心平气和和积极乐观心态,这样能让气血调和,改善血液循环。另外,保证有足够睡眠,拒绝熬夜;做到滴酒不沾,不可滥服用会伤害肝癌的药物。
来源:家庭医生在线
广州相思子,种子不是红色是褐色,也叫鸡骨草,广东汤料养肝利湿广州相思子
广州相思子,别名鸡骨草、光眼藤、山弯豆、地香根。为豆科,相思子属攀援灌木植物,高可达2米。羽状复叶互生;小叶6-11对,花冠紫红色或淡紫色。荚果扁平长圆形,种子为褐色。喜生于阳光充裕和干燥的环境,常生长疏林、灌丛或山坡等地,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湖南等省。相思子是红色,但是广州相思豆是褐色的,不是同一品种,但是两者种子都有毒。
鸡骨草植株
广州相思子的荚果
正宗的相思子
广州相思子的食用价值
广州相思子的干燥全株,被称之为鸡骨草,鸡骨草是药食两用食材,用于煲汤佐料,广东人在潮湿的季节用鸡骨草来煲汤作食疗,具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疏肝止痛等功效。需要注意的是,其种子有毒,不能直接食用,用时必须把豆荚全部摘除干净。
鸡骨草
此外,与广州相思子相似的植物还有相思子、 *** 思子等。相思子是一种有毒的藤本植物,种子颜色红黑相间,叶、根有毒,其中种子有剧毒。 *** 思子属于藤本植物,带根全草称为毛鸡骨草,种子为褐色,也有剧毒,干燥的全株可以食用,具有清热解毒、舒肝止痛等功效。
相思子
鸡骨草的食用 ***
鸡骨草茶
材料:鸡骨草茶叶。
做法:用沸水冲洗一遍茶叶,将洗好的茶倒入煮茶器中,煮沸后静置几分钟即可盛出饮用。
鸡骨草茶
鸡骨草瘦肉汤
材料:猪瘦肉、鸡骨草、蜜枣、盐、鸡精。
做法:鸡骨草浸泡洗净,猪肉洗净后切片,准备一个砂锅,加入清水,加入瘦肉、鸡骨草、蜜枣,大火煮沸后转小后,慢煮四十分钟,出后前加适量盐、鸡精,搅拌均匀即可出锅。
鸡骨草瘦肉汤
该文已于微信公众号“惠州市健康饮食文化协会”同一作者原创发布。
觉得文章有价值的,那就请您点点关注点点赞!
也可以把文章转发给身边的朋友,让更多的人学习科普!
春季易肝火旺,我家常用这树根煲汤喝,祛湿又养肝,喝完有回甘春天虽然气候很温暖,但是湿气很大,气候的原因加上环境的因素,体内容易上火,尤其是我们的肝,稍不注意,就动了“肝火”。如果肝上火了,就容易莫名的烦躁和焦虑。这时候,我们日常多煲一些清热祛湿护肝的汤水尤为重要,我推荐给大家一道鸡骨草薏米汤,这是以一种野树根为主料,配以赤小豆、薏米为辅料煲的汤,为春末夏初的周末家居靓汤,男女老少皆宜。
鸡骨草又名黄头草、猪腰草等,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多生长于两广地区的山林边,由于岭南气候多温热潮湿,因此人们喜欢用它煲汤,以调理身体。鸡骨草汤可以清热利湿、清肝去火,喝起来有股淡淡的甘味,对于经常熬夜、经常喝酒应酬的朋友,能够减轻肝脏的负担,对身体健康极为有益。再搭配赤小豆和薏米这“祛湿双雄”,对于调理脾胃、清热祛湿有很好的作用。
鸡骨草薏米祛湿汤
【食材】:鸡骨草 适量、猪骨 350克、赤小豆 30克、薏米 30克、姜 2片、盐 适量(家庭煲汤是件灵活的事,按人口适当下料就好)
【做法】:1、赤小豆和薏米提前浸泡一会,有利于发挥赤小豆和薏米中的营养成分,没有赤小豆可以换红豆,但赤小豆祛湿效果好一点;
2、我买的是新鲜的鸡骨草,捆成一坨坨的,把鸡骨草拆开泡水五分钟清洗灰尘,然后绑好,避免煮出来的汤全是汤渣。
3、猪骨指定动作冷水下锅汆水,煮沸2分钟后撇去浮沫,捞起猪骨备用。
4、将洗干净的鸡骨草放进汤锅,放入泡好的赤小豆和薏米,加入焯水的猪骨;
5、倒入适量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煮,煲汤的时间段1.5小时~2小时。
6、最后记得加盐调味,除鸡骨草,其他的材料都可以吃的;
喝上一碗亲手煲的靓汤,感觉特别不一样,清香回甘,如果放点蜜枣,会更加好喝。
【小提示】:
1、注意,新鲜鸡骨草如果有豆荚,要摘除扔掉,不可食用,如果条件不允许,可以买干货,药店都有售。
2、与鸡骨草一起搭配煲汤的食材,可换成蜜枣、猪横利、土茯苓等,不仅口感好,对养肝护肝有着非常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