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看来,湿气是万恶之邪,与“风、寒、暑、燥、火”共称为六淫邪气,是导致身体出现各种不适症状的重要原因,当体内的湿气过重后,人不但会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的问题,还会大大增加关节炎、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出现的可能。祛除体湿是保证的健康的重要手段。
那么,如何准确判断自己是否存在体湿过重的问题呢?当身体出现下面这些症状表现时,就要当心了。
1疲倦困乏
在起床时,如果感到浑身疲倦,困意迟迟不肯消退,精神状态异常萎靡,常说的“湿气如裹”就是指这种感受。
2舌苔厚白
正常情况下,人的舌头表面上覆盖着淡白色的舌苔,而当体内湿气过重后,舌苔会加厚、颜色也会更深,呈现为乳白色或淡黄色。
3大便黏腻
当体内湿气过重后,排泄物的性状也会发生变化,一般情况下,人的排泄物湿度适中,可以成形;一旦体湿过重,大便会变得黏腻不成形,还会附着在马桶壁上,无法顺利冲下。
4身体浮肿
体湿过重还会导致人的体貌发生变化:
身体会出现眼袋加重;
面部、下肢出现浮肿;;
体重增加;
身材臃肿虚胖等表现。
当身体出现这些表现后,说明你体内所含的湿气已经过盛,这时就应及时排湿了。常言道:“千寒易除,一湿难去”,祛湿并不容易,要想高效地实现,首先要知道造成湿气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其实,体内大部分的湿气都是我们自己吃进去的,因此从饮食方面进行调理很有必要。首先要不免食用过量生凉、油腻、高糖等化湿食物。
最重要的是,食祛湿食物一样必不可少。下面就为大家推荐一款。
芡实,中医认为它味甘性平,具有补中益气、除湿止带的功效,是一种食药两用的食材,被誉为“水中人参”。它的祛湿效果比薏米等常见的除湿食材更为高效,而且富含氨基酸、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还具有健脾补肾的功效。
芡实如何食用呢?下面为大家推荐几种。
芡实银耳粥
准备适量的芡实、银耳、大米;
将银耳泡发、撕碎,大米洗净淘干之后留有备用;
在锅中加入适量清水之后,将食材全部倒入锅中;
开小火慢煮,直至食材变得软烂,粥变得粘稠后即可食用。
绿豆芡实汤
准备适量绿豆、芡实、莲子,将食材淘洗干净后,一起倒入锅中,添加足量清水,炖制2小时左右,等食材熟烂之后,加入适量白糖调味即可食用。点击蓝字了解更多:当莲子遇上芡实 不仅治愈脾肾气虚还把湿气一扫而光
这两种祛湿食疗,既简单有美味,体湿的朋友快来试试。
道教是中国人的根蒂,是东方科学智慧之源,是中国人自己的宗教,是天尊对人间最慈悲的叮咛,传承华夏文明,弘扬中国道教文化,道教的弘扬离不开您的支持与鼓励,福生无量天尊。
谷雨已过,立夏将至,现在正是春夏之交的时节。主要特点是雨量多+气温高,所以春夏之交多湿热,容易出现头脑昏沉、腿脚沉重,浮肿,肌肉关节酸重;精神不振;胃肠不适;皮肤湿疹、荨麻疹、过敏等常见病证。
还容易出现浮肿、眼袋、面黄、油光满面,易长痘等问题。我们应如何顺应时节,通过养生保健,进而美容养颜呢?
眼袋、面部浮肿、面黄怎么办?
1
眼袋是怎样形成的
浮肿、眼袋、面黄等问题,这些是如何产生的呢,其实跟脾虚都一定关系。因为春夏之交多湿热,而脾喜燥恶湿,这种湿热最容易伤脾,所以容易出现这些由脾虚引起的脸部问题。
很多人为了摆脱眼袋的困扰,选择了用手术去掉眼袋。实际上这是没有找到问题的根源,即使做了手术,眼袋还是会去而复返。中医有个说法叫「脾虚眼袋大,肾虚眼袋黑」,也就是说眼袋是由于脾肾虚弱而产生的。
脾主肌肉,脾气虚,运化能力就弱,眼睑上的肌肉会因为缺乏营养而变得松弛。同时,脾是运化水湿的,身体里面有水湿的,首先就会堆积在下眼睑这个地方,就会形成眼袋。
脾虚、脾湿容易形成眼袋,所以祛除眼袋的 *** ,首先就是要健脾祛湿。我们眼袋中间的地方,有一个穴位叫承泣穴,这个穴位很好记,就是哭泣的时候,眼泪会从这里流下来,所以叫做承泣穴。它是足阳明胃经上的一个穴位,艾灸承泣穴,对缓解眼袋效果非常好。
2
面部浮肿怎么办
我们早上起来都习惯照镜子,有的人起床后就发现自己自己脸部浮肿了。其实这个可能是睡觉之前喝水太多了,同时也是跟脾的功能失常有关。
因为脾主运化,管理着身体水液的运化。如果脾被湿邪侵袭,造成脾气虚了,运化水湿的能力就下降了。水分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就会出现脸部浮肿。所以健脾祛湿、助脾运化就显得非常重要。面部浮肿可以多吃山药玉米粥和赤豆薏苡仁粥。
3
面黄产生的原因
我们中国人是黄皮肤,黄色是皮肤的底色,正常的黄应该是明亮、润泽并略带红色,「红黄隐隐,明润含蓄」为人正常的肤色。如果无光泽、面色淡黄憔悴,这种萎黄的颜色就是病理的黄。
这种多是由脾胃气虚,气血不能上荣头面引起的。因为脾胃是气血之生化之源,脾胃气虚就会运化失常,吃进去的食物不能正常运化成五脏六腑的营养,面部气血滋养少了,就会产生面黄。食用人参当归炖乌骨鸡汤,对面黄有不错效果。
健脾祛湿的食物有哪些?
脾属土,对应的是黄色,所以日常当中很多常见的黄色食物,比如小米、黄豆、玉米、南瓜、红薯、胡萝卜、韭黄、黄花菜、柑橘、木瓜等,多吃可以补益脾胃。还有山药、薏米、芡实、茯苓、扁豆、赤小豆、豇豆等,有健脾祛湿作用。
山药:药食两用的食材,可健脾养胃,对脾气不足和脾胃虚弱有补益作用。
薏米:「健脾益胃,补肺清热、祛风胜湿,养颜驻容、轻身延年」。
芡实:健脾祛湿、固肾止泻,有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优势。
白扁豆:大白扁豆有「长寿豆」之称,和胃化湿、健脾利水。
赤小豆:它清热作用比绿豆弱,但利水祛湿作用更强。
豇豆:化湿而不燥烈,健脾而不滞腻,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利湿作用。
五个健脾祛湿方
1
薏仁山药粥
薏米50克,山药40克,粳米100克。将薏苡仁浸泡12小时,山药去皮切块,加粳米与水煮粥。可健脾补肾、益气祛湿。
2
薏米莲子百合粥
薏米50克,莲子(去心)30克,百合20克,先煮烂,再与粳米50克同煮粥。有健脾祛湿、润肺止泻、健肤美容作用。
3
五花祛湿茶
金银花、菊花、槐花、木棉花、鸡蛋花各10g。有清热、健脾、利湿的作用。
4
薏仁茶
炒薏仁10克、鲜荷叶5克、山楂5克。有健脾利湿、涩肠止泻的作用。
5
陈皮荷叶茶
干荷叶10克、干山楂20克、薏米10克、陈皮10克、冰糖少许。有理脾调胃,健脾利水的作用。
对于春夏之交的常见病证,还有如何有效祛除眼袋、面黄、浮肿等问题,石美大夫有自己独到的养生妙招。
白露后,不吃肉也要吃鸡头米!正在上市,一煮就上桌,错过等一年您好,我是小朋!每天为你分享美食菜谱,做菜窍门!
露从今夜白,夜自此日凉,一场白露一场霜,真正的秋天要来啦~
老祖宗的节气真的是很准,白露过后感觉一夜之间就变冷了。天气逐渐转凉,昼夜温差较大,气候干燥。
接下来的日子,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金秋。告别孟秋进入仲秋,看草木染路,嗅丹桂生香。等月圆人圆,待收获满仓。
亲,一定记得及时添加衣服,防止感冒!
白露后,宜保暖防燥。在饮食方面,应多吃一些润秋燥的食物,对身体健康有益。像百合,银耳,秋梨,各种蔬菜等等。不仅制做法简单,美味可口,还能清热润燥。
白露后,宁肯不吃肉,也要吃它!正大量上市,一煮就上桌,祛湿健脾,错过再等一年!
今天我要给你推荐一种秋季美食,它就是鸡米头。
听到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也不了解。
鸡米头又被叫做芡实,属于睡莲科,是多年水生草本植物,一般生长在池塘和湖泊中。
它在每年的7月份左右开花,9月份结成果实。因为果实的外观像鸡头,所以起名鸡米头。
鸡米头成熟以后,人们从水里把它摘上来,然后拨开它的外壳,会发现里面露出像石榴一样的颗粒果实。这些果实去壳加工后就成了人们食用的鸡米头,就像莲蓬一样。
鸡米头也属于一种药材,具有祛湿健脾的功效。
长期食用能促进血液循环,使脸色红润,聪耳明目,美化肌肤,防老抗衰,是中国古人的抗衰老神物。
相传大诗人苏东坡爱养生,在他年老时依旧身体健壮,面色红润,思维皎洁,其中一个养生秘诀就是天天吃鸡头米。
鸡米头的口感跟糯玉米有点像,但是又比糯玉米有嚼劲。就感觉吃起来软软糯糯的,当作早饭或者下午小点心超级棒。
而且做起来也非常简单,冲洗一下冷水下锅煮开放糖即可,厨房大白都会做。
口感糯叽糯叽的鸡头米,搭配上桂花冰糖,有一种清腴的高级感。每一颗鸡头米在齿间爆裂的瞬间,是愉悦的,值得回味。
【糖水鸡米头】
食材:鸡米头,冰糖,桂花,蜂蜜
*** 过程:
之一步,成品鸡米花都是冷冻的,做之前先拿出来化冻。化冻以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备用。
第二步,锅内加入适量的清水,把鸡米花放入锅中。放入冰糖,蜂蜜,搅拌均匀。
第三步,用大火烧开后,煮上三分钟左右。
第四步,怕入一些干桂花,搅拌均匀,开锅后即可食用。
大家都知道,万物生长离不开种子。
不过,除了孕育生命,不少种子还能加工成常吃的各种米,不仅营养价值高,养生作用也不容忽视。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三样美味和养生作用兼具的米,春夏常吃,全家老少都受益!
一、薏米,祛湿健脾
如今正值春夏之交,雨水繁多,天气潮湿,外湿容易侵入人体,这湿气一重,各种问题就容易找上门。
人体五脏之中,脾主运化水湿,若脾脏虚弱,湿气便不易排出。因此,要想真正排出湿气,就要健脾祛湿双管齐下才有效。
说到健脾祛湿,薏米必须要有姓名。
薏米,又叫薏苡仁、龙珠米,性微寒,入脾、肺、胃经,有清热利湿、健脾补肺的作用。
尤其是炒薏米,健脾效果比生薏米更佳,更能达到健脾祛湿的效果。
炒薏米时需选用干净的薏米,用文火炒至微黄色、鼓起时取出,放凉即可。成品可略有焦斑,闻起来带有香气。
推荐食谱,薏米芡实粥:
做法:
1、准备芡实50g,炒薏米50g,粳米100g;
2、芡实洗净,提前浸泡2~3小时,粳米淘洗干净;
3、将准备好的材料一起放入锅内,加水没过食材约4厘米,大火煮开后,改小火继续炖煮约90分钟即可。
二、小米:补虚安眠
小米也称粟米,中医认为,小米味甘咸,有益肾和胃、除热安眠、助消化、补虚损等作用,十分适合内热者及脾胃虚弱者食用。
《本草纲目》中也提到,小米“治反胃热痢,煮粥食,易丹田,补虚损,开肠胃”。
从营养学的角度说,小米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居谷物之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2,有助于预防口角炎的发生。
选购小米时,以颗粒完整饱满、颜色金黄有光泽、闻起来有小米特有的香气、品尝时味道微甜者为佳。
注意:小米性偏凉,气滞者和体质偏虚寒者不宜多食。
推荐食谱,小米玉米糯米粥:
做法:
1、准备小米80g,玉米80g,糯米50g;
2、将小米、玉米、糯米淘洗干净,一起放入锅内煲煮成粥,待粥煮至粘稠,加入少量白糖调味即可。
三、燕麦:降脂通便
说到燕麦,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它凭借自身的“真材实料”,是谷物界里货真价实的“明星”。
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燕麦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在和禾谷类粮食中排名之一。其中含有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不仅含量丰富且配比合理,人体利用率很高。
此外,燕麦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
更重要的是,燕麦中含有丰富的β-葡聚糖,它是一种可溶性膳食纤维,不仅能润肠通便,还有助于降血脂、调血糖,十分适合3高人群食用。
市面上燕麦产品那么多,究竟怎么选?
一起来看看燕麦营养排名:原生燕麦、传统燕麦、快熟燕麦、即食燕麦、膨化燕麦。
简单地说,燕麦的加工程度越低,营养保留越完整。想要获取更多的营养,建议选择排名靠前的燕麦食物。
推荐食谱,燕麦红豆粥:
做法:
1、准备燕麦50g,红豆30g,粳米60g;
2、燕麦、红豆洗净,提前浸泡半天,粳米洗净备用;
3、将浸泡好的燕麦、红豆和粳米一同放入锅内,煲煮成粥即可。(本文转自道医)
中医认为,肾是“先天之本”,肾虚则精关不固,男子会遗精白浊、女子带下,以及小便频繁、遗尿等。广州中医药大学之一附属医院副主任药师谭汉添给大家推荐一个水陆二仙固肾汤来改善这些症状,适合趁着夏季阳气鼎盛,来补一补肾。
水陆二仙固肾汤
材料
芡实30克,金樱子30克,龙骨(猪脊骨)500克。
做法
芡实、金樱子洗净,龙骨斩段焯水。全部材料放入瓦锅,加水适量,煲1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点评
芡实味甘、涩,性平,归脾、肾经,可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
金樱子味酸、甘、涩,性平,归肾、膀胱、大肠经,可固精缩尿、固崩止带、涩肠止泻。
龙骨性微温,味甘,归肾经,可补肾阴、填补精髓。
此汤可益肾滋阴、固涩止遗。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辉 通讯员 刘庆钧
图/资料图
薏米靠边站,祛湿首选它!常吃“水中参”,远离湿气、肾好脾胃强随着气温升高,降雨增多,空气中湿度加大,人体内的湿气也开始增加,湿气过重还会伤及脾胃,影响脾胃的运化,所以健脾祛湿开始成为养生的重点。
说到祛湿的食物,很多人都会想到薏米,但今天小厨要给大家推荐另一种药食同源的好食材,被称为“水中人参”,不仅祛湿厉害,还能健脾补肾,养生功效特别好。
水中人参,养生高手
芡实又名“鸡头米”,和莲藕、茭白、荸荠等8种植物并称为“水八仙”。中医认为它性平,味甘、涩,具有固肾涩精、补脾止泻、利水渗湿、补中益气、滋补强壮之功效。
01祛湿
芡实具有利水渗湿的功效,而且它性平,不像薏米一样需要辨清寒热体质,食用更加方便。
02健脾胃
芡实既可以加强脾胃的消化能力,提高脾胃功能,还能缓解脾虚,调理因此造成的小便不利、大便溏泄等症。
03补肾
芡实甘补涩收,入肾经可以用于肾气不固的腰膝酸软,肾虚遗精、早泄,又固肾缩尿治疗尿频和小儿遗尿。
此外,芡实还具有“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特点,不至于因补过头而导致腹胀、便秘、厌食等不良反应,因此是非常好的食疗佳品。
芡实这样吃,功效翻倍
01薏米芡实粥 —— 祛湿
做法:芡实30g、薏米30g、小米100g,洗净后用水浸泡2~3小时,然后入锅中加适量水煮成粥即可。
薏米和芡实搭配,祛湿利水功效更强,可用于辅助治疗小便不利、水肿、脾虚泄泻等症。对于带下量多、腰膝酸软、全身乏力、手足不温的女性来说,常喝这碗粥也能起到较好的改善作用。
02补肾豆浆 —— 补肾
食材:核桃30克 、芡实15克、茯苓30克、黑豆和黄豆适量。
做法:核桃、茯苓、芡实磨成粉,黑豆、黄豆事先浸泡,五种食材一起放到豆浆机里打成豆浆。
茯苓具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湿的功效,核桃补肾固涩,核桃仁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及人体营养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这些成分皆为大脑组织细胞代谢的重要物质,能滋养脑细胞,增强脑功能。
适合人群:肾虚精力不足,记性变差,头发变白容易脱落的人。
03黄芪芡实饮 —— 健脾补肾
做法:生黄芪20克、芡实6克、玉米须3克、防风3克、生山楂3克,煮水做代茶饮即可。
黄芪补益脾肾,芡实健脾益肾、收敛止泻,玉米须利水消肿,防风祛散风邪,生山楂活血化瘀、健脾开胃。适合表现为脾肾亏虚的亚健康人群日常调理。
脾肾亏虚的常见症状:疲倦乏力、腰脊酸痛、便溏、肢体困重、耳鸣、浮肿、畏寒肢冷等。
四步选出高品质芡实
01看色泽
带内种皮的以颜色棕红为佳,不带内种皮的以色泽白亮为佳。颜色偏黄、偏暗的是陈货,不建议购买。
02看形状
整粒的芡实更好选择形状圆整、大小均匀的,经加工后的芡实多被切为两瓣,宜选断面色白、碎屑少、无杂质的。不建议买有破损、表面带颗粒的。
03闻气味
品质好的芡实气味清新无异味,闻起来略带酸味或 *** 性气味,那可能是经硫磺熏制过的产品。
04尝味道
取一粒芡实咬一口,松脆易碎的是干燥的,建议购买,带潮的不建议买,这种容易霉变。
儿子一见这菜不走了,每次煮粥加一把,营养高易吸收,常吃脾胃好小孩子最喜欢热闹了,每次周末去买菜,儿子都要跟着我一块,一路上问东又问西,满眼里全是好奇。这个菜瞧瞧,那个菜看看,仿佛发现了一个新奇的世界。没见过吃过的蔬菜,不管是啥,他总想让我买一点。看!果然是亲生的,这吃货属性遗传得一点没差。这不,路过买莲藕的小摊,这小家伙不走了,盯着地上一袋袋浅褐色的小“豆子”一动不动,非要让我买一点。
其实这个小豆子就是芡实,一斤28块钱,比莲子还贵。芡实的名字很多,有人叫它鸡头米,有人叫它鸡头苞,它和莲子都生长在水里,是秋天的时令美食,但功效却很是不同。莲子性寒,而芡实“补而不峻”、“防燥不腻”,更适合秋天进补。在古代药书中,芡实更是“婴儿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的食补佳品,可以当粮,可以当菜。芡实营养很高,古人认为它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的功效,而现代科学发现它营养成分丰富,极易被人体吸收,能够调补脾胃、强壮体质,很适合体虚、贫血、脾胃虚弱的老人和女人食用。儿子一见这菜不走了,每次煮粥加一把,营养高易吸收,常吃脾胃好。
深秋前后,正是芡实上市的季节,遇到这东西可别错过了,一斤28块钱,贵是贵了点,但再贵也要吃,滋补防燥不寒凉!芡实的做法很多,但小煮今天给大家分享一道家常简单的芡实薏米南瓜粥做法。薏米,可以清热补肺、祛湿增食欲,和芡实一起搭,祛湿效果翻一番,而南瓜口感清甜,营养也全面,煮成粥,好吃又营养。
【芡实薏米南瓜粥】
【食材】:芡实、薏米、南瓜。
【菜谱】
步骤1,准备1小碗薏米、1把芡实,放入干净的杯子或是碗里,淘洗干净,加入多一点的清水,蒙上保鲜膜,提前浸泡1夜。浸泡的时间更好不要少于1小时,不然煮烂会久一点。
步骤2,第二天早上,拿出我最近的新宠:臻米升降电火锅,把芡实薏米全部倒入锅中,加入半锅多的清水。不要问我没有电火锅怎么办,没有的用电饭锅、砂锅、高压锅都可以的呀~
步骤3,盖上盖子,通电,选择“火锅”模式直接煮沸。等待个3分钟左右,水就滚了,调小火力,用中火熬煮15分钟。这也就是我为什么喜欢用它的原因,因为快啊,火力超足,用其他锅1个小时的菜,它半个小时左右就搞定。而且一键升降,省去了满锅捞东西的麻烦,吃火锅不用找食材,煮粥还能在上面蒸饺子,超方便的。
步骤4,熬煮的时候,把南瓜拿出来,削去外皮,洗洗切成块。然后,打开盖子,放入切好的南瓜。
步骤5,煮沸后,转小火继续煮10分钟,一道自带甜糯的营养粥就可以上桌享用了。秋天的早上有点冷,暖暖的来一碗,暖心又暖胃,真舒坦!
【小煮叨叨】
1、这道粥,不用加糖就会很甜,如果不喜欢南瓜,还可以换成红薯、紫薯、红枣这类的食材,同样美味。
2、南瓜煮到最后已经入口即化了,所以吃之前可以搅拌一下,让汤汁变得金黄金黄的,会更有食欲哟~
我是煮菜婆,用美食记录生活百味,用文字与你分享一日三餐。恰若我的美食与文字,能激起你心中的缕缕涟漪,欢迎点击上方“关注”按钮,关注我评论我,让我们一起切磋交流,烹饪出更多温暖的舌尖美味!图文原创,一菜一文皆不易,未经许可禁止转载,盗用、洗稿必究!
水中人参:鸡头米
鸡头米,学名叫芡实,因果球上的绿瓣状如鸡头而得名。 《本草纲目》 中这样描述鸡头米:状如鱼目,煮食如芋。在民间,鸡头米享有“水中人参”的美称,可以补脾益气,固肾强精,使人耳聪目明,延年益寿。有人曾问苏东坡:唐宋八大家,你们宋家就占了三位,究竟有何秘方?苏东坡笑曰:“家传益智强身之法,日嚼芡实一枚,后缓缓咽下。”
鸡头米
我们平时能买到的大多是干燥的鸡头米,也就是芡实。但要是没吃过“软温新剥”的鸡头米,实在是个遗憾。 《红楼梦》 里有一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说贾宝玉让人给史湘云送吃的,其中有两样时鲜货,其中一样就是鸡头米 (另一个是红菱)。
鸡头米好吃,可剥鸡头米很辛苦,绝对靠手工,可谓“粒粒皆辛苦”。鸡头米的壳都很硬,只能戴上特制的铁指甲,用手一粒粒地剥出来。据说,最能干的人一天里最多也只能剥7斤左右。而且,目前为止,还没有一样可以代替人工的机器出现。把鸡头米红果子的皮剥开,里面就是白色的“鸡头米”了。但是红色的皮很滑,汁液还很粘,剥开的时候,力气大了不行,小了也不行,都会伤到里面 *** 的鸡头米。新鲜的鸡头米价格不菲,完全是因为手工的关系。
苏州的鸡头米是一绝。这种鸡头米刺很少,香气浓郁、吃口软糯,被称为“南芡”,不像“北芡”那样浑身是刺,很难采摘和剥肉。 鸡头米属水生植物,口味清淡,所以最适合清水略过。如果要炒,多是和虾仁、荸荠、白果这样的清淡当季之物,万万不可混了重味一起烹炒,否则便是浪费了。说到吃法,苏州人最推崇的是清水煮鸡头米,淡淡的清香,却令人惊艳。也有人喜欢在鸡头米煮开后,撒上一小撮桂花和白糖,香气四溢,更加甘甜。
鸡头米怎么吃
养生之道网导读:鸡头米怎么吃?鸡头米是一种药食同源的食物,就是我们所说的芡实,鸡头米能补肾,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那么,鸡头米怎么吃好呢?下面小编将告诉你一些鸡头米的食谱。
鸡头米就是芡实米的别名,学名芡实,是睡莲科植物芡成熟后的干燥种仁,是国内外都久负盛名的常用中药材。
鸡头米有许多别名,如卵菱、鸡头肉、鸡瘫、鸡头实、雁喙实、鸡头、雁头、乌头、鸿头、水流黄、水鸡头、鸡头莲、刺莲、刺莲蓬实、刀芡实、鸡头果、苏黄或黄实。
芡实剥开之前的外形很像鸡头,所以人们才把里面的种仁叫做鸡头米,很形象。它和莲子是近亲,但没有发苦的莲芯。
1、鸡头米食谱之芡实扁豆老鸭汤
做法:老鸭半只约800克,生姜3片,芡实20g,扁豆50g,盐适量。老鸭洗干净剁成鸭块,扁豆提前半小时用清水泡软,芡实冲洗干净就可以了。鸭块冷水下锅,不加锅盖,大火烤开以后用中小火继续煮5分钟,把鸭块中的血沫完全煮出来。捞出煮好的鸭块冲洗干净,和所有食材一起放在砂锅里,加足量的清水后盖上砂锅盖。大火烧开后小火煲汤1.5~2小时,最后加盐调味即可上桌。
2、鸡头米食谱之鸡头米排骨汤
做法:将排骨洗净斩成块,用沸水氽一下捞出;鸡头米拣去杂质,洗净待用;将油倒入锅中,油热后倒入排骨、鸡头米,加入料酒、葱、姜和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后,改用小火炖至肉烂;最后加入调料即可。
3、鸡头米食谱之鸡头米虾仁
做法:鲜虾去壳,用牙签挑去肠泥,加盐、入鸡蛋、清料酒腌制均匀以备用;将鸡头米放入开水中煮两分钟捞出;锅中放入少量油,爆炒姜、蒜再将腌制的虾仁倒入锅中翻炒变色;加入鸡头米翻炒1-2分钟,加入调料即可。
4、鸡头米食谱之川贝芡实鹧鸪汤
做法:川贝、圆肉各20克,芡实50克,鹧鸪1只,猪月展肉150克,老姜片2~3片。各配料洗净,稍浸泡;鹧鸪宰洗净,去肠杂,置沸水中稍滚片刻(即“飞水”);猪月展肉洗净,切大块状。然后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约10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约2小时,调入适量食盐便可。
5、鸡头米食谱之芡实猪肚汤
做法:熟猪肚一只,芡实30克,莲子30克,红枣、姜片、盐各适量。芡实、莲子洗净,提前用清水泡软,大约要浸泡1小时左右。红枣洗净,去核备用。把熟猪肚切成肚丝,放入煲汤的砂锅中,加入准备好的芡实和莲子,再加入适量清水,先用大火烧开,除尽浮沫后,放入红枣、姜片,转小火慢慢煲至芡实开花,加适量盐调味就可以出锅了。
鸡头米的功效与作用
古药书上曾经记载到:芡实,婴儿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补而不峻,防燥不腻。所以说这是补药中的极品。并且在性能这一方面来说,芡实与莲子是非常相似的,但是收涩性要比莲子强,所以经常与莲子一同食用,这样的组合可以有效的延缓衰老,进而有永葆青春的功效。
同时,经常食用芡实可以补脾止泻、固肾涩精,对妇女的带多腰酸也有一定作用,因此,芡实也是一方良药。医学上有这样的说法,经常食用芡实的人,可以消除炎症。
此外,芡实中还含有一些淀粉,少量的油脂和一些人体所需的元素和维生素C等。但是芡实中的蛋白质的含量却是非常的丰富,除了蛋白质还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和一些微量元素,而这些正是人体内所需的成分;芡实对小肠的吸收有很大的作用,这样尿糖的排泄率也会跟着提高,进而血清胡萝卜素的浓度也就会跟着增加;医学实验证明,血清胡萝卜素的浓度关系着癌症的发病率,而浓度提高就会有效的防止癌症的发生。
食用鸡头米的禁忌
芡实虽营养成分丰富,但也不是所有人群均适宜时用芡实。芡实性涩,有较强的收涩作用,能使便秘患者排便更加困难,尿赤患者小便淋漓不尽,妇女产后恶露排出不畅,故而便秘、尿赤患者及妇女产后皆不宜食用。此外,芡实虽有营养,但婴幼儿不宜食用,可能会导致小儿性早熟。在食用芡实时,尚需注意按照正确的 *** 食用。吃芡实要用慢火炖煮至烂熟,细嚼慢咽,方能起到充养身体的作用。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翁淑贤通讯员方宁、张秋霞)近期广州阵雨频频,雨后暑湿更盛。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基础理论分会首届副主任委员、广州中医药大学之一附属医院内科蓝森麟教授支招,想解暑热湿毒困扰,不妨试试下面这道八宝冬瓜水鸭汤——
食材:御暑八宝:莲子、芡实、山药、茯苓、炒薏苡仁各15克,白扁豆、绿豆各50克,干荷叶30克;广陈皮15克,冬瓜1000克,水鸭1只约750克;调味品适量。
做法:水鸭宰杀去羽毛及内脏,洗净斩块,放进加有陈皮的沸水中焯过,捞出冲净血沫;冬瓜去皮洗净切厚块,连同洗净的其他食材一齐置于砂锅内,加3000毫升清水,用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熬2小时,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清热解暑,除烦止渴,和胃消食,一般人群都可服食。
银耳加一宝,天天吃就不显老!银耳是滋阴润肺的滋补佳品,然而大家买了银耳,都习惯做银耳羹。银耳雪梨羹、银耳冰糖羹、其实银耳还有很多新吃法,搭配不同,味道不同,功效自然也不同。
紫薯百合银耳羹
抗衰老
材料:
紫薯1个,百合2个,银耳适量,冰糖适量。
步骤:
1、银耳用冷水泡发后,去黄色根部,撕成小块;
2、砂锅内加足量的水放入银耳,煮开后转小火炖1.5小时左右;
3、百合掰成小瓣,清洗干净后浸泡在清水中备用,紫薯去皮切成小丁;
4、银耳煮至软烂,汤汁浓稠;
5、加入百合、紫薯以及适量冰糖煮5分钟左右即可关火(百合和紫薯很容易烂,煮的时间不要过长,否则就糊成一锅粥了)。
6、可趁热吃,也可彻底放凉入冰箱冷藏半天再食用。
凉拌银耳
补脾开胃,益气清肠
材料:
银耳10g、柠檬1个、小米椒、橄榄油、香菜、玫瑰盐、胡椒粉适量。
步骤:
1、银耳泡发五分钟,焯水!
2、柠檬挤汁,小米椒、香菜切段。
3、拌入橄榄油、胡椒粉、玫瑰盐。
桂圆玫瑰银耳汤
美容,养颜
材料:
银耳半个,辅料红枣5个,桂圆干适量,枸杞适量,玫瑰花5棵。
步骤:
1、银耳提前泡十五分钟,撕碎。
2、辅料洗净,同时放入锅里,兑水两小碗。
3、煮至有点黏黏的就差不多,也可以加少许冰糖。
4、盛碗里即可食用。
银耳炖土鸡
滋补强身
材料:
银耳50g、土鸡半只 配料:百合10g、芡实10g、沙参10g、生姜1块、枣、山药、枸杞、红萝卜、莴笋、玫瑰盐、油适量。
步骤:
1、斩鸡,切姜片。油烧热后,将鸡油、姜片下锅。再将鸡肉下锅炒干;
2、加水煮沸,换入瓦罐。加入百合、芡实、沙参、山药、玫瑰盐,炖一个半小时,将药材和食材的味道与精华在小火慢炖中融合入汤料中;
3、泡发银耳将银耳、红萝卜、莴笋、枣、枸杞放入瓦罐。
4、为追求银耳口感爽脆不粘稠,最多需要继续熬炖十分钟左右,然后关火,盛入盘中。
公众号
蓝猪坊
蓝猪坊,一个集健康美味、有机生活为一体的美食工作室;是抒写美食与爱、诠释生活态度的地方,更是大家相互学习交流,体验分享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