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是我们老百姓家中常吃的食物。花生被我们炒着吃,煮着吃,煲汤吃,各种各样的吃法都有。
刚从地里采摘回来的带壳的新鲜花生,直接用清水煮着吃。新鲜花生水份足,颗粒饱满,粉粉甜甜的,营养丰富。
为了将花生保存长久,老百姓一般采用三种 *** :一种是将带壳的花生直接晒干,用布袋装好入柜。想吃的时候,就用木瓢舀一些出来,吃多少舀多少,剥壳吃花生米。
另一种是用大锅煮带壳花生,煮时,里面撒上盐,然后将入了盐味的花生晒凉,再晒干,这样就成了盐水花生,来客人,或自己嘴馋时,抓一把吃。这种盐水花生吃起来,甜中带咸,有嚼劲,虽然有点费牙,但好吃。
第三种 *** ,就是剥出花生米,装入密封袋,这样更方便,想吃了,不用剥壳,直接倒出来炒或煮就行了。
我们常见的花生米,有白皮花生和红皮花生,其实白皮花生米的外皮并不是全白的,应是淡淡的粉白。
白皮花生
红皮花生
除了常见的这两种花生,还有黑皮花生和七彩花生,顾名思义,黑皮花生就是花生米的外衣是黑色的。而七彩花生的花生米外衣是彩色的。
黑皮花生
七彩花生
虽然都是花生,但黑皮花生和七彩花生价格要远远高于白皮花生和红皮花生。这四种花生,到底哪种营养价值高?
红皮花生和白皮花生的营养价值相差不大。
红皮花生补血养胃,口感清甜,适合煮着吃或煲汤吃。但家乡桂林有一种小籽红皮花生,炒着吃,也挺香。
白皮花生补钙,口感酥脆,适合炒着吃或油炸着吃,下酒更好。
红皮花生脂肪含量比白皮花生高,热量也比较高。肥胖的人,就尽量不要选红皮花生吃了。
黑皮花生和七彩花生,营养价值比白皮花生和红皮花生高。黑皮花生的蛋白质含量高、精氨酸含量高、硒含量高、钾含量高,黑衣里富含花青素。
七彩花生中含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丰富的高质量蛋白和花青素。具有抗氧化、保护心血管、健脑、增强记忆力等作用。
所以,除了物以稀为贵外,黑皮花生和七彩花生营养价值比白皮花生和红皮花生高,价格也高。大家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购哦。
注:部分图片来自 *** ,如侵联系必删。
长期吃花生是降血压,还是升血压?一文讲清楚了花生素有“长寿果”的美誉。逢年过节很多家庭都会买一些花生,这也算是常见的坚果,营养丰富,不仅可以做下酒菜,更可做烹饪的辅助材料, *** 成各种各样的美食。
经常有人说每天吃一把花生能够养胃,更有人表示经常吃醋泡花生可以软化血管,对于高血压人群吃花生,还可以降低血压,但也有人表示反对说吃了之后会升高血压,那么花生真的有如此的功效吗?今天就再一次说清楚。
花生营养价值高
经过研究,不可否认花生属于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平均每100克花生当中含有蛋白质24.8克,膳食纤维达到了8.5克,不饱和脂肪达到了49.24克,同时它的热量也比较高,相对而言是性价比很高的坚果,所以才会被人们称为“长寿果”。
在2021年医学杂志《Stroke》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每天吃4~5粒花生有助于降低人体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这项研究当时招募了74,793名,年龄为45岁到74岁的日本志愿者,跟踪随访了15年。
最终发现,跟不吃花生的人相对比,每天吃4~5粒花生,可降低20%缺血性中风的发病风险,16%的脑卒中风险,13%的心血管疾病风险,这也足以证明花生是个宝,适量吃,的确对心血管有积极作用。
长期吃花生是降血压,还是升血压?一文讲清楚了
对于这个问题并没有明确的答案,到底是升高血压还是降低血压,更应该看你如何吃,还有一点就是你的血压情况是如何,如果你本身血压波动就比较大,特别不稳定,更好不要吃花生。
如果你控制不住摄入量,或者是吃花生的烹饪 *** 出现了错误,这种情况就更容易升高血压。但是对于本身血压不算太高的患者来说,适当吃花生还是比较不错的,因为它有利于降血压而不是升血压,花生当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更可保护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对血压产生积极作用。
花生当中的营养物质对调节血压也有益处,尤其是维生素膳食纤维,可提高人体对脂质的代谢,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管压力,辅助降压,但是想要通过吃花生来达到降血压的效果是很难办到的,只能吃的正确合理才能够帮助到你。
在食用花生的时候,还要注意这几点
花生更好不要高温油炸,虽然吃起来美味爽口,但是这样的烹饪方式却容易导致营养大打折扣,更佳的方式就是水煮或者是炖汤。如果你身体有跌打瘀肿等外伤,更好不要吃花生,因为它会加重肿胀的症状。
同时也不要生吃,花生长在土地里,外壳很容易被细菌和寄生虫污染,生吃风险高,生花生当中的脂肪含量也高,吃多了容易不消化。
对于减肥人群,更好也不要吃花生,花生属于高脂肪,高热量会让你的减肥过程越来越难,所以不能吃太多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吃10g左右即可。
花生的功效很多,吃花生对身体也有好处,但是不要自己对号入座合适不合适,还是身体素质说了算。
研究表明:每天吃4-5粒花生,有效降低中风、心血管疾病风险!花生是个宝,每天吃4-5粒,可降低中风、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
2021年9月9日,一项发表在《Stroke》(卒中)杂志的研究论文就指出,吃点花生(平均每天 4-5 粒花生)可以降低人们罹患缺血性中风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同样,9月9日,美国心脏协会官网也刊发了这一研究。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对 74793名年龄在45-74 岁之间的日本成年人关于生活方式和花生消费频率等方面,进行了大约 15 年的追踪调查。
研究显示,与不吃花生的人相比,平均每天吃 4 粒左右花生的人:
缺血性中风风险降低 20%;
全脑卒中风险降低 16%;
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 13%。
研究文章指出,花生富含有益于心脏健康的营养素,比如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矿物质、膳食纤维等。这些营养物质可以改善脂质/脂蛋白水平,增强对血糖的控制,从而能够有效抑制炎症。
尤其是亚油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等,这类营养物质不仅可以改善血脂状况,还能降低血压水平。
研究人员认为,花生这种看起来微不足道的食物可以预防由高血压、高血糖等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
花生的这些吃法,一般人真的不知道!
1. 润肠通便——喝花生粥
花生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加之适量的蛋白质和脂肪,如果米粥或其他粥中加入一些花生食用,就具有了促进消化液以及胃肠道蠕动的作用,还可软化大便,长期吃花生稀饭,有利于改善便秘、大便干结等症状。
2. 护胃——胃泛酸吃把花生
胃泛酸和出现嗳气症状是因为胃黏膜分泌过多胃酸所致,而花生因为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和脂肪能发挥中和胃酸的作用,同时花生也可以 *** 小肠黏膜分泌肠抑胃液素,因此吃一些花生对泛酸和嗳气症状确实有较明显改善作用。另外,花生富含磷脂,对胃黏膜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3. 减脂降脂——吃点花生芽
不喜欢吃花生的人,可以吃点花生芽。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舒兰婷2016年刊文介绍,提起花生芽,很多人可能对此不太了解。其实它是花生在培育之后长出的芽,外形酷似黄豆芽,洁白如玉,鲜嫩爽脆,清淡适口,是一种营养和口味不错的蔬菜。
花生发芽后,维生素含量全面提高,各种营养成分更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而且花生中的脂肪在发芽过程中被新芽消耗利用,脂肪含量相对花生米变少,总能量降低,饱腹感还会增强,非常适合高血脂和减肥人群食用。但需要提醒的是,花生是坚果类食物,脂肪含量相当高,尤其是油炸花生米,每日摄入量不要超过10克。
来源:健康时报
经常吃花生,对血管有利还是有弊?医生:保护血管,不妨远离5物导语:在屏幕面前的各位朋友喜欢吃花生吗?一包花生,一瓶酒,或许是许多成年人的爱好,花生是生活当中非常常见的坚果。
花生中的营养价值非常丰富,有着长生果,长寿果的美誉在民间,甚至有传闻经常吃花生,对血管有好处,而且许多老年人将花生作为家中常备的零食。
但是很多人表示吃花生也没见,对血管有什么好处,反而人的身材却变胖了,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一起来看一下吧。
01
先来看看长时间吃花生,会给身体带来哪些好处?
1. 营养丰富:花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纤维、维生素(如维生素E、B群维生素)和矿物质(如镁、铜、锰等)。这些营养物质对身体的正常功能和健康至关重要。
2. 心脏健康:花生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单不饱和脂肪酸(如油酸),对心脏健康有益。适量食用花生可降低患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3. 血糖控制:花生的低糖、高蛋白和高纤维含量使其成为控制血糖的良好选择。这有助于预防糖尿病和维持血糖平衡。
4. 抗氧化作用:花生含有丰富的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和多酚类化合物。这些抗氧化剂有助于对抗自由基损伤,减少慢性炎症和抗衰老。
5. 排便通畅:花生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消化系统的正常运作,预防便秘。
6. 骨骼健康:花生富含镁、磷和钙等矿物质,这些矿物质对于维持健康的骨骼和牙齿非常重要。
02
经常吃花生,对血管有利还是有弊?
适量经常食用花生可以对血管有益,但过量摄入可能对血管有害。
花生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单不饱和脂肪酸,如油酸,这些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促进血管健康,减少动脉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适量的花生摄入可以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胆固醇)水平,并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水平。
然而,花生也富含能增加胆固醇的饱和脂肪酸,例如棕榈酸和硬脂酸,过量摄入这些饱和脂肪酸可能导致胆固醇升高,增加动脉堵塞风险。
因此,虽然花生对血管的益处主要来自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但摄入要适量控制,以避免饱和脂肪酸的过度摄入。
此外,对于某些人群而言,如花生过敏者或存在胆固醇问题的人,应避免或限制花生的摄入。
在制定饮食计划时,建议咨询医生或营养师以确保个人情况和健康状况得到适当考虑。
03
医生:保护血管,不妨远离5物
1. 高饱和脂肪酸食物:如红肉、全脂奶制品、黄油、奶油等含有高量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摄入过多会增加胆固醇水平,增加动脉硬化的风险。
2. 高盐食物:过量摄入钠会导致高血压,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应减少食用加工食品、咸味零食和盐腌制食品。
3. 高胆固醇饮食:食用高胆固醇食物,如内脏器官、蛋黄等,会增加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提高动脉堵塞风险。
4. 高糖食物和饮料:摄入过多的糖会导致体重增加、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发展,进而增加心血管疾病和血管损伤的风险。应避免高糖饮料、糖果、糕点和甜品等。
5. 反式脂肪酸食物:如炸薯条、油炸食品和一些商业糕点和饼干等,摄入过多的反式脂肪酸会提高坏胆固醇水平,增加动脉硬化和心血管病的风险。
04
多做哪些事情可以保护血管?
1. 积极锻炼:常规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骑自行车等,有助于提高心血管健康,增强心脏和血管的功能,降低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的风险。
2. 控制体重:维持健康的体重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来控制体重,减少过重和肥胖对血管的压力。
3. 放松和管理压力:长时间的压力和焦虑状态会导致血压升高和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通过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瑜伽等来减轻压力,保护血管健康。
4. 戒烟和限制酒精:吸烟会导致血压升高、血管损伤和动脉硬化,应该立即戒烟。适度饮酒可以作为一种社交娱乐方式,但过量饮酒会增加心脏病、中风和高血压的风险,应该限制酒精摄入量。
5. 定期体检和监测: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包括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的监测,可以及早发现和控制可能存在的心血管风险因素。
6. 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充足的睡眠对血管健康至关重要。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提供给身体充分的休息和恢复时间。
综合采取这些措施,可以更好地保护血管健康,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花生和此物是绝配,百吃不腻,花生又酥又脆,待客特有面子今天分享花生米最美味做法——菠菜拌花生米。都知道冬季和春季是食用菠菜重要时机,菠菜到五月份就老了,菠菜不仅仅可以炒蛋和煮汤喝。花生米这样最非常下酒,吃起来酥脆爽口,美味又下饭。菠菜是高钙和高铁的蔬菜之一,搭配花生米营养价值更高,不仅仅吃起来不易上火,解油腻,小孩上桌就光盘。菠菜这样做美味翻倍,家里人都爱吃,花生米和此物是天生一对,做法相当简单,好吃不上火。你们有没有吃过菠菜拌花生米呢?下面教一教正确的做法吧。花生和此物是绝配,百吃不腻,花生又酥又脆,待客特有面子!
准备食材:准备菠菜400克,花生米250克,醋少许,芝麻油少许,食盐少许,大蒜少许,辣椒油少许,鸡精少许等等。
烹饪之一步:先将菠菜去掉根部,菠菜清洗干净,将菠菜切成段备用,准备一个锅煮一锅热水,煮开后加上菠菜煮一会儿,将菠菜捞出后待用。
烹饪第二步:将花生米去壳,将花生米放在凉水之中,加上八角少许,桂皮少许,转中火煮10分钟左右,等待花生米煮好后捞出备用。
烹饪第三步:先将生抽倒入碗中,加上一些辣椒油,加上一些醋少许,加上芝麻油和大蒜,用筷子搅拌一下。
烹饪第四步:将小米椒切成段,将菠菜放在碗中,加上调好的酱汁,加上花生米一起拌一拌,撒上一些食盐,将菠菜和花生米调拌均匀,开始食用。
推荐语:菠菜是春天最嫩蔬菜之一,抓住最后的食用季节,搭配一些花生米更加美味,吃起来营养健康,花生米酥脆可口。菠菜含有许多钙质和大量物质,为孩子提供能量,促进生长发育,而且还可以扩展血管,软化血管的作用,保持身体健康。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花生品种基础知识及期货合约介绍花生品种概况
花生,原名落花生,是我国产量丰富、食用广泛的一种坚果,又名“长生果”、“泥豆”、“番豆”等。属蔷薇目,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或匍匐,长30~80厘米,翼瓣与龙骨瓣分离,荚果长2~5厘米,宽1~1.3厘米,膨胀,荚厚,花果期6~8月。
花生主要分布于巴西、中国、埃及等地。可用于制皂和生发油等化妆品的原料。花生中的蛋白与动物性蛋白营养差异不大,而且不含胆固醇,花生蛋白的花生蛋白的生物价为58,蛋白效价为1.7,其营养价值在植物性蛋白质中仅次于大豆蛋白。
花生果实还含脂肪、糖类、维生素A、维生素B6、维生素E、维生素K,以及矿物质钙、磷、铁等营养成分,含有8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及不饱和脂肪酸,含卵磷脂、胆碱、胡萝卜素、粗纤维等物质。花生含有一般杂粮少有的胆碱、卵磷脂,可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记忆力,可益智、抗衰老、延寿。
花生品种分类
根据王子峰2008年编著的《彩色花生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花生的类型按花生籽粒的大小分为大花生、中花生和小花生三大类型;按生育期的长短分为早熟、中熟、晚熟三种;按植株形态分直立、蔓生、半蔓生三种;按花生荚果和子粒的形态、皮色等分为五大类:普通型、多粒型、珍珠豆型、龙生型和其他中间型。
但如果详细来看,花生的品种十分繁多,根据国家花生数据中心网站显示,农业部历年登记品种高达824个,新登记的花生品种(以前未通过地方或国家审定、认定或鉴定)有509个,农业部历年审(认、鉴)定品种也达到了148个。
花生生长的影响因素
虽然不同品种的花生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都具有不同的生长条件,但花生生长发育需要的自然条件离不开五大项,分别为:水分、温度、光照、土壤以及氧气。
水分,播种后,要在温暖湿润的土壤中吸收自重的50%的水分才能萌发;出苗后,田间持水量需要在40%到50%,低于该标准会影响花芽分化;在花芽分化期间,田间持水量为60%时花芽会增加显著,开花量多;开花期夜间空气相对湿度为95%时的成针数约为相对湿度为50%到70%时的5倍;结荚期为花生生长期中所需水分最多的时期,要求田间持水量在60%到70%,低于该标准会影响开花受精、果针入土、荚果发育,高于该标准则会影响根系,开花减少;饱果期,田间持水量需要在50%到60%,低于该标准会影响出仁率和含油量,高于该标准会造成大量烂果。总结来说,花生整个生育期所需的水分要求特征为:苗期和成熟期需水量较少,开花结荚期需水量较多。据测定,在花生全生育过程中,每生产1kg干物质约需耗水450L。
温度,花生为喜温作物,不同的品种与生育期阶段对更低、更高、最适温度的要求都十分严格。出苗期,珍珠豆型和多粒型花生发芽更低温度为12℃,最适温度为23℃;普通型和龙生型花生发芽更低温度为15℃,最适温度为25℃到35℃;苗期适宜温度为20℃,温度过高会影响发芽;开花期低温会推迟花芽分化,开花数量减少,最适温度为23℃到28℃;下针期适宜温度为21℃到30℃,过高或过低会导致不能受精结荚;荚果发育期适宜温度为25℃到33℃。不同品种的花生生长发育所需有效积温也不同,据测定,普通型全生育期所需为3300℃到3600℃,珍珠豆型约为3000℃,多粒型为2700℃到3000℃,龙生型为3300℃到3500℃。
光照,花生为短日照作物,在日平均8到10小时的日照时数即可满足花生生长需要,光照为直接影响花生产量的重要因素,体现在光照面积、光照时间、光合能力、产物在花生植株的利用和分配、日照长短和光线强弱上。
叶片为花生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花生产量由叶面积系数决定,系数过大下部叶片接受光照不足,产量下降;系数过小则光照面积小,光能利用率低,产量也会下降。光合作用时间越长,光能利用率越高,合成的有机物质越多。一般中、晚熟品种由于生育时间长,光合作用时间也更长,产量比早熟品种高。花生的光饱和点高,对弱光也有一定适应能力,影响花生光合能力的因素有光合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水分和营养物质等。花生的生长中心会随着生育时期的变化和变化,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质会按照叶位就近运输,首先分配到生长中心。花生苗期和开花下针期需要良好的日照条件,可使花芽分化良好,花量增多;但结荚前期需要黑暗条件下才能结荚,荚果发育。
土壤,花生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土壤应是排水良好、空气流通、有机质含量适宜、土质松散、易于收获荚果的沙质壤土;含钙量充分的壤土可增加荚果中花生仁的占比。花生生长发育需要有30cm深的土壤耕作层,干时不散不板,湿时不粘结。表土层10cm处为下针结果层,要求为浅色松散的沙质壤土或粗沙质壤土;心土层根系较少,起供水和养分作用;底土层起排水作用。
氧气,土壤水分过多,氧气不足时花生植株会进行无氧呼吸,放出能量少且产生有毒物质,易出现烂种烂果,生育不良的情况。
花生的种植区域
目前花生种植主要分布在南纬40°至北纬40°之间的广大地区。主要集中在两类地区,一类是南亚和非洲的半干旱热带,另一类是东亚和美洲的温带半湿润季风带。世界花生基本上分布于亚洲、非洲和美洲。其中,亚洲种植面积超过世界种植总面积的60%,非洲种植面积约占世界面积的30%,亚洲、非洲、美洲共占世界种植面积的99%以上,欧洲和大洋洲仅零星种植。
世界花生主产国有印度、中国、美国、印度尼西亚、塞内加尔、苏丹、尼日利亚、扎伊尔和阿根廷等。中国和印度的花生产量分列世界前两位。
我国花生的分布非常广泛,南起海南岛,北到黑龙江,东至台湾,西达新疆,都有花生种植,但主要分布于山东、河北、河南、辽宁、江苏、福建、广东、广西、贵州、四川等地区。
我国花生种植可划分为七个花生主产区:黄河流域花生区、长江流域花生区、东南沿海花生区、云贵高原花生区、黄土高原花生区、东北花生区和西北花生区。
花生的生长过程
从花生种子的发芽到荚果的成熟大致经过五个阶段:
出苗期。从花生播种到50%的幼苗出土,并展开之一片真叶,为发芽出苗期。发芽出苗期需要5—15天,具体出苗时间跟气温有关,春播花生出苗期长,一般需要8—15天,夏播花生出苗期则短很多,一般5—10天即可出苗。这一时期花生的生长特点以生根、分枝、长叶等营养生长为主。花生种子发芽出苗后,应立即查苗以便发现缺苗,根据缺苗情况及时进行补种或补苗。
幼苗期。从50%种子出苗到50%植株之一朵花开放为幼苗期。幼苗期一般在20—35天,具体时间因品种和种植季节差异比较大,春播幼苗期一般在25—35天,夏播幼苗期在20—25天,一些夏播早熟品种甚至只需要20天。这一时期生长特点是营养生长为主,花芽分化,开始形成根瘤。
开花期。自50%植株开花到50%植株出现鸡头状幼果为开花下针期,简称花针期。开花下针期在15—35天,根据种植季节和品种,差异很大,春播花生下针期在25—35天,夏播花生下针期则在15—20天,在花生开花期要细心地进行养护。这一时期生长特点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根瘤大量形成,固氮能力增强。下针期要保证花生光照和肥水充足,以保证果针入土。
结荚期。从50%植株出现鸡头状幼果到50%植株出现饱果为结荚期。结荚期一般在20—40天,春播在30—40天,夏播在20—30天。这一时期生长特点是大批果针入土形成幼果或秕果,营养生长达到最盛期,水肥消耗量达到最盛。要保证水分充足,防治死苗和害虫。根外施肥防止早衰,促进荚果发育。
成熟期。从50%植株出现饱果到大多数荚果饱满成熟为饱果成熟期,简称饱果期。春播花生饱果期在40—50天,夏播则在30—40天。这一时期生长特点是营养生长日渐衰退,以生殖生长为主,根瘤停止固氮。这一时期可以根外施肥,以延长叶片功能期,提高饱果率。应当注意适时采收,防止果实发芽。
花生的收获与处理
花生一定要在更佳时期收获。收获过晚,则过熟果大量形成,使得烂果、落果、发芽果大量增加,导致减产。
花生收获期应根据如下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植株长相:植株中下部叶片脱落,而上部1/3叶片开始变黄,产量基本不再增长,这是花生收获的更佳时期。
植株上荚果发育情况:荚果饱果率超过80%,花生壳内壁大面积出现黑色斑块是收获的适宜时期。肥水条件好、病害轻的地块,植株衰老不明显,则应主要根据荚果发育情况确定收获期。
气温变化或花生后作播种要求:气温下降到15℃以下,亦应及时收获。
新收获的花生,成熟荚果含水量50%左右,如不及时晾晒,易发生霉烂、变质或遭受冻害,需要将其降到8%以下才能进行安全贮藏和流通。
现有的花生生产体系中主要存在3种采后干燥方式:
在株晾干法:即花生挖掘收获后将荚果留在母株上进行自然晾晒完成干燥。
鲜摘晾干法:即花生挖掘收获后将荚果与母株分离,然后自然晾晒完成干燥。
鲜摘催干法:即花生挖掘收获后将荚果与母株分离,然后利用干燥设备进行催干完成脱水干燥。
种用花生一般以荚果贮藏为妥,种子有荚壳保护,虫霉危害小,晒干后不易受潮,容易鉴定种子品种,缺点是体积大。
作为食用或工业用的花生,一般都以种仁(花生米)贮藏。须待荚果干燥后再行脱壳。种仁贮藏体积小,但容易吸湿发霉,需要注意安全储存的水分和温度条件。
花生的季节性特征
和所有农产品一样,花生的种植和生产也具有固定的周期性特征,特定的季节性供给特征使得花生的消费呈现出典型的季节性特征。
每年7月至次年1月为花生销售旺季。主要原因有:一是7—8月天气炎热,市场对水煮花生、油炸花生等食用花生需求量较大。二是每年10月至12月,新季花生上市,油脂加工企业一般集中采购全年用量,花生销售量较好。三是当年9月至来年1月,我国传统节日较为集中,如中秋、国庆、元旦及春节相继到来,花生食品及油脂加工企业备货需求较大。
每年2—6月为花生消费淡季。主要原因有:一是2—6月正值花生种植生长期,市场花生流通多为往年陈果,质量不高,导致消费需求不高。二是4月以后,各地气温回升,花生霉变风险加大,花生储存成本较高,因此油厂一般在3月之前加工完花生,4月以后以花生油的形式流向市场出售。
全球花生供需情况
从美国农业部给出的全球主要生产与供应花生的国家数据分析,中国以占总量比约50%位居两个指标的之一,国内产量及总供应量占比都比处在第二位的国家高出30%以上,中国不仅是全球更大的花生进口国,同时也是全球更大的出口国与供应国。花生产量排在后面的分别是印度、尼日利亚、美国、印度尼西亚、阿根廷和巴西。
按2005年-2020年的花生消费量排名,依次为中国、印度、尼日利亚、美国、印尼、阿根廷、巴西。其中,2005年-2020年中国的消费量占这几个主要消费地区总量的55%,远超排在第二位印度的19%,是其花生消费量的约3倍。
根据2005-2020年近15年的数据统计,印度、阿根廷、中国是全球前三大花生出口国,2020年三个国家的花生出口量分别占全球花生出口总量的22.6%,22.4%和18.5%。此外,花生主要出口国还有美国和巴西。
据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花生出口总量为426万吨,其中阿根廷花生出口量为98万吨(占比23%),印度花生出口量为85万吨(占比19.95%),美国花生出口量为68万吨(占比15.96%),中国花生出口量为60万吨(占比14.08%),巴西花生出口量为30万吨(占比7.04%)。
不同国家的出口与产量结构差异较大,中国作为世界更大的花生生产国,但由于国内消费量大,2020年出口量仅占本国产量的3.43%,出口量均小于阿根廷、印度和美国。
随着国内产量供不应求,中国花生进口量已经超过出口量成为花生净进口国。同样的尼日利亚作为全球第三大花生生产国,其花生全部用于国内消费,出口量基本为0。与中国和尼日利 *** 况相反,阿根廷花生国内消费量较低,因此产量大量主要用于出口,2020年阿根廷的花生出口量占本国花生总产量的70%,与阿根廷相似的出口量占产量比例较高的国家还有巴西,花生出口量占本国产量比例为56%。
根据近15年的数据累计统计,印度尼西亚、中国、美国是全球前三大花生进口国,2020年三个国家的花生进口量分别占全球花生进口总量的12.76%,10.9%和1.99%。2020年全球花生进口总量为398万吨,按照排名,其中中国花生进口量为100万吨(占比25.13%),印度尼西亚花生进口量为45万吨(占比11.31%),美国花生进口量为5.2万吨(占比1.31%)。
中国花生供需情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0年到2019年期间的数据,2019年全国花生播种面积4633.48千公顷,同比增加13.82千公顷,从2014年起逐年增加,其中2016年到2017年的增加速度迅速。2019年全国花生产量1751.96万吨,同比增加18.76万吨,2019年全国花生单位面积产量3781.09公斤/公顷,同比增加29.29公斤/公顷;两个指标都在经历过2013年到2014年的下降后恢复逐年回升。
2019年花生及花生仁出口数量19.14万吨,同比减少0.86万吨,同年出口金额263.84百万美金,同比减少14.74万吨;其中2010年到2013年期间虽然出口数量逐渐下降,出口金额仍逐渐上升,平均单位金额上升,影响其出口数量;随后出口情况在2013年到2016年期间比较低迷,但在2017年后有所回升。而近3年的花生生产价格指数仍未给出,按以往几年的数据来看,2013年到2014年花生行情不是十分景气,价格、出口金额和年产量相对往年都下降了。
此外,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9年中国花生产量分省数据和数据地图,年产总量排名前五的省分别是:河南(576.72万吨)、山东(284.76万吨)、广东(108.69万吨)、河北(96.46万吨)、辽宁(96.44万吨);年播种面积排名前五的省分别是:河南(1223.11千公顷)、山东(666.49千公顷)、广东(340.52千公顷)、辽宁(289.16千公顷)、河北(250.21千公顷)。而年单位面积产量的排名会有些出入,安徽(4962.26公斤/公顷)位居之一,随后是河南(4715.21公斤/公顷)、山东(4272.57公斤/公顷)、江苏(4124.92公斤/公顷)、新疆(4071.59公斤/公顷)。
从年产量这个指标来看,排名前两名的河南省和山东省总和高达49.17%,占全国产量的将近一半,其余大多部分省只能占到6%及以下,可见河南与山东在我国花生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近15年中国花生产量占总供应量的比例除了19年和20年较低,其余年份基本保持在96%以上,国家供应量大部分来自于本土生产。在14年及以前,中国花生供应量极大部分依靠本土生产,只有低于1%的量来自于外国进口,但从近5年的情况看,中国进口比例逐渐增加。
近15年中国花生的国内消费量占总供应量的比例一直保持在93%以上,国内对花生的需求量大,出口量所占比例比国内消费量少很多,仅有2%-6%左右。在2015/16年期间,中国花生的国内消费呈现减少趋势,但在下一年又以缓慢的速度重新上升,19年更是达到了97%的高峰。
对比近几年中国的花生生产消费、进口出口情况,在2014年之前,中国国内产量基本能够维持国内消费需求量,因此进口量较少。2015年开始进口量迅速增加,国内产量增长速度不及消费增长速度,并且通过对比历年的国内产量和国内消费量,2015年、2019年及2020年更是出现了国内产量供不应求的情况,因此中国需要大量进口其他国家的花生,2019年还达到了近15年来中国花生进口量的高峰,进口量远远高出出口量,使中国成为了花生净进口国。尽管创造了高峰,2019年进口量仅占同年国内消费量的7.4%,中国首次成为全球更大的花生进口国。2019年,中国花生进口量高达约140万吨,同比增加约1000万吨,占全球花生贸易量的31%。
花生期货合约介绍
花生交割适用国家标准、国家相关规定及本细则规定。
基准交割品:45.0%≤含油率(以湿基计,下同)<46.0%,酸价(以脂肪计,下同)≤1.5mgKOH/g,杂质≤1.0%,水分≤9.0%,霉变粒≤1.0%,7mm上层筛(长圆孔筛板)筛上比例≥60.0%,5.5mm下层筛(长圆孔筛板)筛下比例≤20.0%,色泽气味正常的花生仁。
花生术语和定义、卫生要求及检验 *** 等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花生》(GB/T 1532-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油用花生》(NY/T 1068-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长圆孔、长方孔和圆孔筛板》(GB/T 12620-2008)及相关规范性引用文件执行。
替代品及升贴水:
43.0%≤含油率<44.0%的,贴水200元/吨;44.0%≤含油率<45.0%的,贴水100元/吨;46.0%≤含油率<47.0%的,升水100元/吨;含油率≥47.0%的,升水200元/吨。
1.5mgKOH/g<酸价≤2.0mgKOH/g,贴水200元/吨;2.0mgKOH/g<酸价≤2.5mgKOH/g,贴水500元/吨。
1.0%<霉变粒≤1.5%,扣量0.5%;1.5%<霉变粒≤2.0%,扣量1.5%。
花生期货拟采用“车(船)板+厂库”交割方式,交割地点拟设在花生主要产区及贸易区域,具体包括河南、山东、河北、辽宁、吉林等五省。在上市初期拟将河南、山东及河北三省设置为基准交割区域,待花生期货上市运行稳定后,考虑将辽宁、吉林两省设置为非基准交割区域。
郑州商品交易所花生期货合约(征求意见稿)
本文源自广发期货
壹邦小知识:花生可以保存多久 哪2种花生不能吃花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吃到的一种食物,花生的营养价值很高,很多人都喜欢当下酒菜,那么花生可以保存多久?哪2种花生不能吃?
花生可以保存多久
6个月左右。
储存 *** 决定了花生保存时间,将花生放置于常温下的阴凉通风干燥处,注意防潮,可以将其保存六个月左右。也可以将花生放置于塑料袋中密封保存后放置于冰箱内保存,也可以存放几个月,或是食品干燥剂和花生米放在一起,之后再将袋中空气给挤出来,一般来说可以存放一个月左右。
哪2种花生不能吃
1、发霉的花生,其中含有黄曲霉毒素一级致癌物质,是引起肝癌的高危因素之一。另外有哈喇味的花生也不能吃,花生中有大量油脂,氧化酸败后会有哈喇味,以免吃了引起食物中毒。
2、发芽的花生,花生在高温高湿以及氧气充足的情况下易发芽发霉。发芽的花生可破坏其外皮,产生寄生霉和黄曲霉等霉菌,具有很强的毒性,甚至会引起肝癌。
吃花生会胀气吗
一次性摄入大量花生有可能会导致胀气。
花生相对比较硬,是属于难以消化的食物,吃太多时消化系统不能够及时将花生排入进肠道,在胃内停留时间过长,会导致花生中的蛋白质与消化液发酵,产生大量气体,从而出现胃部发胀感。
红皮花生可以补血吗
花生本身不具备补血的功效,但是花生的外皮又叫红衣,有一定的补血效果。所以如果出现贫血的症状通过吃花生来补血,建议带着花生的皮一起吃,而且是红色皮的花生效果更好。但是花生不建议多吃,吃多会引起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
今天讲的这个方子,全是食物组成,很简单,却大补血气。
它的名字叫五红汤。
所谓五红,其实是由红枣,红豆,红衣花生,枸杞子,再加上红糖,熬煮而成。因为是食疗方,所以剂量也没有什么严格的要求,五种食材各等份,各抓一把,熬成一大碗就可以了。至于红糖,可以根据个人的口味来调放,不过不要放太多,适口就可以。
中医自古就有药食同源一说,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药以祛之,食以随之” 的治病原则。所以,千万不要小看我们身边这些普普通通的食物,它们就是良药,良药也并不全都苦口。
图片
五红汤之所以能补血,是因为它能养心脾。
在中医看来,治血不局限于治血,而是要系统性、全面性的去调理。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是气血的生产车间,心有行血的作用,心负责把脾生产出来的气血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心脾虚了就等于运送到全身的气血减少了。
红豆,李时珍曾说它是心之谷,可见,红豆有养心的功效,经常吃一些红豆制品能帮助补养血气。
红豆养心,红枣养脾,红枣是脾之果,《本草纲目》里说红枣“能补中益气、养血生津”。通常来讲,中医大夫在开方子时如果遇到药力较猛或有 *** 性的药物时,常常会加一味红枣来顾护脾胃。红枣不仅适合脾虚,同样适合久虚劳损。百病虚损到最后,没有不殃及到脾胃的,而脾胃强大起来,没有不惠益于周身的。
有一个妇人,贫血的很厉害,当她找到张锡纯的时候,已经是“人比黄花瘦了”,张锡纯就让她把枣放到米饭上面蒸熟来吃,不需要多吃,每天两三颗就够了,就这样妇人吃了三个月,再见面,张锡纯甚至都认不出她了。
红枣在民间也很受欢迎,有“一天三枣,终身不老”、“要使皮肤好,粥里加红枣”的说法。
枸杞子是滋阴的,血虚严重一点就是阴虚,在一派补血药中加一点点滋阴的枸杞进去是很有必要的。自古以来,中医对枸杞的认识,就是一个字,润。
《本草经疏》说“枸杞子,润而滋补,兼能退热。”《本草备要》说它“,平补而润。”
红糖就不用说了,味道甜甜的,这些甘甜的东西吃了以后,可以把脾胃慢慢养起来。
最后,红衣花生。为什么一定要强调红衣呢?因为花生外面那层红皮可是一味不可多得的良药,中医叫“花生衣”。花生有调和脾胃,补血止血的作用,其中补血止血靠的就是花生仁外面那层红衣,很多人吃花生的时候总是习惯把皮搓掉,实在是太可惜了。
这五种食物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红色的,懂得养生的人都知道,五色入五脏,比如黑色入肾,肾不好可以多吃些黑豆;白色入肺,肺不好可以多吃些山药。而红色刚好入心,每天供血,心脏也是很累的,红色的食物可以入心,可以产生能量,为心脏提供动力。
什么样的人要喝五红汤呢?
气色不好的人可以喝。中医有句话叫“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注于面”,就是说,人的气血盛衰都会表现在脸上。气血旺盛,面部肌肤就红润有光泽;气血虚弱,面部肌肤就会显得枯槁而起皱,就像秋天的落叶一样。所以有些人说最近看上去气色不太好,很没精神。五红汤,喝上个十天半个月,血气一足,面色会红润很多。
贫血的人可以喝。五红汤补气血的效果非常好,而且补而不腻,又能安神。
产后调养的女性可以喝。女性在生产过后是最虚弱,也是血气最不足的时候,因为生产的过程非常容易动血、伤血、耗血,五红汤可以把失去的气血补回来,而且作为食疗方也比较容易接受。
大病久病后体虚的人可以喝。五红汤虽然用料简单,都是寻常之物,但寻常之物用好了就是不寻常。五红汤其实是一种大补的汤,体虚的时候喝五红汤再好不过了,每次喝完之后身体会立马热乎起来。
不过,五红汤虽好,千万不要贪多,一般来说每天一碗就足够了,物无美恶,过则为灾。一次喝太多,脾胃也吸收不了,时间久了,反倒是雪上加霜了。
花生到底是心血管疾病的祸根,还是营养佳品大家好,我是武医生,很多人呢,都觉得花生啊可以榨出来很多花生油,吃的过多了,是不是就很容易会导致啊心脑血管的疾病,那到底正不正确呢?我今天给大家仔细讲一讲
那其实在我们中医看来,花生也是一味补益效果很好的功效,花生呢味甘性平,归脾肺经,可以健脾养胃,润肺化痰。那平性的药其实是适合的大部分人呢来去使用的。 首先比如说脾虚的人,平时呢特别容易反胃,消化不好的这类人。因为啊花生有健脾养胃的功效,对于呢这种脾虚反胃的人啊,他呢是比较的合适,
那第二点呢,花生可以润肠通便,因为呢这种啊果仁类的这样的食物啊本身的油脂含量比较丰富,所以说如果你平时爱便秘呢就可以把他当成小零食吃。
那最后一个呢,就是啊肺燥咳嗽了,那指的就是我们平时说的那种干咳,嗓子干干的,有时候甚至可以咳出血来。因为花生主要归肺经,可以润肺降噪,那咳嗽本身就是肺宣发肃降功能的失调,所以花生就可以缓解我们的肺燥咳嗽。
但是呢,我们在用花生的时候也是要注意的,首先呢,之一个如果说呢,你身体中湿浊过重,大便溏稀,不要吃太多的这种花生,那吃的过多了,有可能会导致便溏腹泻更加的加重
第二点呢,就是啊这种霉花生,发了霉的花生啊,一定不要吃,那这种花生呢,里面呢,有可能会含有黄曲霉素,有可能是致癌的,
那第三点我们吃花生的时候,可以用一点像水煮的花生,或者呢生花生,尽量呢别吃油炸的,因为花生本身油脂含量就挺高的。那油炸的花生是不是就更油了。容易升高我们身体里的血脂,没有处理过的花生,对于我们身体的这个血脂啊影响不大,因为它属于植物类的油脂,含有比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其实对于血脂的影响啊并不是很大。
那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我们下次再见
花生是长寿果,还是癌症“加速剂”?提醒:3种人尽量少吃64岁的陈阿姨之前因为胃癌,身体做过手术,已经过去3年了,身体还算恢复得不错。前一阵子,她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说花生有养胃的功效,于是开始每天吃一小把花生。
大概吃了半年,陈阿姨忽然出现了腹部胀痛、恶心、呕吐的症状,这可把陈阿姨吓坏了,心想毕竟自己可是得过胃癌啊,不会是复发了吧?于是急忙打车去了医院。
医生赶紧安排做了腹部CT,通过检查结果诊断为“肠梗阻”,考虑到陈阿姨有胃癌的病史,医生也不能排除是不是肿瘤复发造成了梗阻。最终通过急诊手术,医生发现梗阻的凶手竟然是粪石,因为花生不消化而堆积在陈阿姨的肠道内。
民间常说花生是长寿果,还能养胃,这是一个误区。
一、花生真的能养胃吗?
花生养胃的说法,其实来源于中医——《本草纲目》记载:花生悦脾和胃……清咽止痒;《药性考》记载:食用花生养胃醒脾,滑肠润燥。
从西医来看,花生养胃的功效有多大?生花生有中和胃酸的作用,对于胃酸过多的胃病,适当食用生花生,可以帮助症状得到改善。不过,不仅仅是花生,饼干、馒头等食物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中和胃酸,所以花生并不具有特殊养胃功效。
需要注意,花生并不适合所有人,有些患者若未充分嚼烂花生,花生硬块可能会对胃粘膜造成伤害,加重病情。
二、拓展阅读:花生或有促进癌拓展风险,癌症患者要少吃
花生甘甜香脆,营养丰富,有“长生果”的美誉。然而有研究发现,花生有促进癌症扩散的可能,这又是怎么回事?
该研究发表在《癌变》,来自利物浦大学的研究人员提取出一种叫花生凝集素的碳水化合物结合蛋白,这种物质可迅速进入血液循环,与血管壁细胞产生相互作用,继而产生白细胞介素6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这两种细胞因子则是“癌症转移促进剂”,进而增加癌症扩散的可能性。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研究发现只有大剂量食用花生(约半斤花生),才可能会增加转移风险,低剂量食用花生(约35克左右),则对肿瘤转移无影响。
处于谨慎的角度考虑,不建议癌症患者吃太多花生,此外一部分人群也要注意:
1、腹泻的人
花生里丰富的膳食纤维和油脂可以起到润肠通便作用,但对于本身有腹泻症状和消化道急性感染症状的人,吃花生则可能加重症状。
2、胆囊炎患者
花生属于高脂肪食物,而脂肪对胆囊有 *** 作用,对于胆囊炎患者,在手术后、发作期都要尽量少吃。
3、痛风患者
花生与其他坚果相比,嘌呤含量较高——85毫克/100克,因此痛风患者在发作期间,更好避免食用,以免加重不适。
根据膳食指南建议,坚果每周控制在50—70克左右,每天大概10克的量。花生每天吃一小把即可。另外,花生本身油较多,尽量避免用油炸、煎炸等方式烹饪,含盐多的椒盐、怪味、鱼皮花生等,也尽量少吃。
三、养胃不靠偏方,教你正确养胃
中国胃癌新发病例数已经接近全世界胃癌人数的一半,怎样养胃才健康?这些建议不妨收藏:
1、饮食规律,切忌一顿饥一顿饱
饮食规律是养胃的关键,不建议暴饮暴食,每餐更好做到八分饱左右,避免吃过硬、过冷的食物。
2、细嚼慢咽,不要狼吞虎咽
食物在胃部进行消化,需要把大颗粒转化成小颗粒,再分解成小分子,顺利通过消化道黏膜进入血液,其他无法消化的就通过粪便排出。也就是说,越大颗粒的食物,消化时间越久,越容易消化不良。
3、多样化饮食,不迷信细软食物
要想胃部健康,还是需要营养充足,除非是胃病急性发作期,日常应保持多种类食物摄入,如杂粮、蔬菜、水果、肉类、奶类,都应该适量食用,但不要一次性摄入过多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如洋葱、韭菜、番薯等容易产气的食物。
值得注意的是,过软的食物也不要吃太多,很多人总是觉得胃不好,就要多吃软烂容易消化的食物,这样反而会减弱胃本身消化和处理食物的能力。
4、饮食不宜过寒、过烫
防寒暖胃,进食含量的食物容易导致胃部需要消耗更多热量来完成消化工作,无形增加肠胃负担。胃部黏膜也很娇嫩,过烫容易 *** 胃粘膜增生,时间久就容易导致胃粘膜异变,因此养胃应该以温热食物为主。
对待食物应辩证看待,单一靠某种食材达到养生保健的效果有限,想要健康养胃,还是需要饮食均衡,配合运动以及合理的生活方式,多管齐下,才能见效。
参考资料:
<1>Weikun Wang et al. Appearance of peanut agglutinin in the blood circulation after peanut ingestion promotes endothelial secretion of metastasis-promoting cytokines. Carcinogenesis, 2021, doi:10.1093/carcin/bgab059.
<2>《胃病都是“养”好的,记住9个养胃方式,以后再也不用吃胃药了!》.山西省中医院.2022-06-09
<3>《胃怕这“8个字”,养胃护胃用好这些招》.广东中医药. 2022-11-14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