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希仲,号稼轩,汉族,江南临安(今浙江杭州)人,南宋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画家。其作品以豪放、慷慨、激昂、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著称,代表作品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青玉案·元夕》、《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等。
辛弃疾的名字来源于《史记·卫青蹑于骊山》中的一句话“辛毗,疾之子也。”辛毗是汉代的名将,他的儿子辛疾也是一位杰出的将领。辛弃疾的父亲辛雄,是南宋开国功臣之一,曾经为南宋立下赫赫战功。因此,辛弃疾的名字取自于他的祖先,寓意着家族的荣耀和辉煌。
,表示姓氏;“弃”字读音为 qì,表示抛弃、舍弃;“疾”字读音为 jù,表示疾病、病痛。整个名字的意思是“舍弃疾病”,寓意着辛弃疾不畏艰难险阻,积极向上,勇往直前,为和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qì jù,寓意着他不畏艰难险阻,积极向上,为和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南宋文学家、书法家、军事将领。他的诗文以豪放著称,有“词中之龙”、“诗中之虎”之称。他的名字来源和读音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
辛弃疾的名字来源于他的祖先。据史书记载,辛国公是周朝时期的一位,其后代一直延续南宋朝代。辛弃疾的父亲辛彦弼,是南宋宰相,为了表彰他的功绩,宋高宗特地赐给他儿子一个名字中带有“彦”字的名字,即“幼安”。
”,意为“新鲜”、“辛勤”等;“弃”字读音为“qì”,意为“抛弃”、“离弃”等;“疾”字读音为“jí”,意为“病痛”、“忧愁”等。辛弃疾的名字意为“离弃病痛”,寓意深刻。
qì jí”,意为“离弃病痛”,反映了他一生中曲折离奇的经历和深刻的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