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式甜品名称,西式甜点有哪些

牵着乌龟去散步 万象 68 0
夏日旅游‖精选西餐菜品推荐

在繁忙的工作闲暇之余,与自己心爱的人或者三两个知心的好友一起逛街吃饭、买买买,从中享受独一份的简单快乐时光简直再好不过了。


而在这个时代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有自己的思绪想法。有人喜欢城市街区的喧闹声喜欢夜市的叫卖声,因为那里有烟火气息也会更加的有生机;有人却喜欢郊外的宁静逃离喧嚣,因为在那里可以使自己整个人都处于放空状态,拥有自己的一片天地。但民以食为天,即便如何放松自我,都离不开享受食物所带来的治愈感。



在放松自我享受生活的同时,再搭配上美食触动味蕾所带来的快乐真的太满足了。而西餐厅就是首选,坐在装修精致且安静的西餐厅里,听着舒缓放松的轻音乐,然后再点一份独具特色肉质鲜嫩的牛排,同时还可以再拍几张美美的照片留做纪念。



接下来就让小编为大家分享几款代表性极强,而且都是西餐中的极品特色美食吧!生活中的自己需要精致,享受的美食当然也要做到精致啊!


惠灵顿牛排(Beef Wellington)


相信这款牛排大家都非常的熟悉,它的做法在众多种类口味牛排当中是非常注重做法,而且最能够考量厨师水准的一道英国经典华丽牛排。



在 *** 选材方面所利用的是上好的菲力牛排,大火上色之后再裹上一层鹅肝酱的蘑菇泥,然后再包裹一层优质的火腿丁,外边裹一层酥皮之后再将鸡蛋液均匀的涂抹在牛排上。最后放入烤箱烤制而成,其中烤制的火候以及时间也是非常值得考究的。


西冷牛排(Sirloin)


每一道经典菜品的背后想必都有一段典故,这同样也是菜品能够传承已久的原因吧!相传西冷牛排是由亨利八世在享受过牛排的美味之后,给牛排封了爵士,即Sir+loin。


西冷牛排同样非常考验厨师的水平,而最完整精致的西冷牛排煎制之后,也会散发着一丝丝淡淡的香气。再将醋汁浇在牛排的四周,牛排会呈现一种暗金色,显得非常高贵。切上一小块放入口中,你会感觉到牛排里面的汁水会随着你的咀嚼而四溢散发出来,将牛排本身的味道展现的淋漓精致。


菲力牛排(fillet mignon)


菲力牛排的营养价值是非常高的,所采用的也是上等的牛里脊肉所制,口感酥软劲道。而filletmignon这不仅仅是菲力牛排的英文名,它更代表的是牛 *** 体取自于牛的哪个部位。


“嫩”是菲力牛排的主要特色,如果是姑娘们想和 *** 妹或者是心上人一起去西餐厅打卡,那菲力牛排则是更佳首选,好吃还不容易发胖。因为菲力牛排本身所采用的肉品所含脂肪量很低,所以在烹饪的过程中厨师都会尽可能的保留肉质本身的鲜嫩,点餐的时候一般推荐三分熟。


意大利面(Spaghetti)


相传,意大利面从古至今的数量种类是全世界面点之中最多的一个,其千变万化,而且口味也非常的独特,据说至少有500种口味。在西餐厅里,当然也少不了意大利面的身影,而且每一款都有独到之处。



意大利面不仅是意大利的主食之一,同样也是我们每逢去西餐厅必点的主食之一。意大利面与中国传统面有所不同,又被简称为“意粉”,口感非常的紧实有弹性,很有嚼劲。



在意面的 *** 方面也是非常讲究的,为了达到色香味俱全的效果,给人视觉味蕾上的冲击,一般在 *** 过程中会加入五彩缤纷、各式各样的蔬菜水果。


提拉米苏(Tiramisu)


经过特色牛排 *** 味蕾之后,在整个品尝西餐的过程中,当然也少不了西式甜点的收尾。以前菜开场最终以甜点收尾,是西餐最为传统正式的就餐享受顺序。甜品口味的适宜程度,则影响着整个就餐的感觉。



而深受大众喜爱、风靡全球的提拉米苏则是西餐厅里餐桌上的常客。它与一般的甜品有所不同,打破了大众对甜品的之一认知度“甜”。在入口时,提拉米苏所呈现出的是带有酒腥味且非常诱人的气味,入口之后是咖啡苦中带甜的感觉。香、滑、甜、腻、苦涩几乎一切可以 *** 味蕾感受到幸福的味道都是来源于提拉米苏。



提拉米苏(Tiramisu)之所以能够被大众熟知、让大众喜欢,还在于它的寓意非常柔美,有梦幻感。其意为“马上把我带有”,这也再一次应证了它给人所传达的独特幸福感。


卡布奇诺(cappuccino)


品尝享受美食的同时,当然还要再来一杯浓香四溢的咖啡作为点缀。而卡布奇诺则是众多品种咖啡种比较出众的一款,意大利特浓咖啡与蒸汽泡沫牛奶相互融合,口感香醇浓厚,回味无穷。


卡布奇诺无论是颜值还是口味都给人一种非常奇妙的感觉,让人为之心动不已。之一口,口感是牛奶所带来的香醇绵密;第二口,口感是给人咖啡豆本身的苦涩。




工作忙碌没有时间尽情的享受美食,但这并不能作为亏待自己不享受生活的理由。空闲之余也不能只是宅在家里看手机,无论是一人、还是和小伙伴们,都要出去走走享受美食带来的乐趣。而平时吃惯了快餐、面条等家常便饭,也要换换口味,西餐就是首选啊!


各位小伙伴们,不知道小编分享的这几款西餐厅打卡必选菜品吃够,有没有你特别Pick但是没有列出的美味呢?欢迎大家分享呀!



图片来源于 ***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盘点15种超美味的新加坡本地特色糕点

初来乍到新加坡的人

一定会对这些花花绿绿的糕点

感到非常迷茫和好奇


这是啥?什么东西做的?

什么味道?好不好吃?


即使东南亚e生活小编这样的坡岛老司机

很多也不能完整地念出名字来

娘惹糕的种类实在太多了!

今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下

新加坡著名的“娘惹糕”

无论是旅游还是逢年过节

娘惹糕点都是必须尝试的好东西


娘惹糕是什么?


娘惹糕(Nyonya Kuih)是

娘惹发明的一系列糕点的总称

流行于马来西亚、新加坡

文莱、印尼及泰国南部一带


娘惹(Nonyas)

是中国人和马来西亚人通婚的后代

大多居住在马六甲

槟城和新加坡海峡等地

男的称为“峇峇”,女的称为“娘惹”

这个融合文化的种族

在他们的食物、服装、节庆文化

等各方面都能看到

华人和马来人的影子

“娘惹”秉承了中国人

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

出嫁前就是一个烹饪能手

她们平常做的菜就叫“娘惹”

"娘惹糕"是这些女性发明的




这种文化融合下的甜点

多半都采用马来西亚的椰浆

和华人的米粉来 ***

充分体现融合的文化

其种类及口味繁多

有蒸、炸、烤、甜、咸、辣等

主要 *** 原料为糯米、米、木薯粉等

并依照不同的口味添加不同的特殊材料

班兰、椰浆、椰丝

绿豆泥、红豆泥、花生粉

椰糖、叁巴

大多数娘惹糕因使用糯米粉

或木薯粉的缘故

口感较为软糯

都会看到红龟粿

利用各种植物的汁液为糕点染色

鲜艳的色彩及混合各种香料的

强烈香味为娘惹糕的更大特色


让东南亚小e给你详细介绍几种

在新加坡常见的娘惹糕


Ang Ku Kueh

红龟粿

在新加坡很受欢迎

像农历新年,婴儿满月或者生日

等不同的场合

都会看到红龟粿

红龟粿状貌扁平约巴掌大小

红色糯米外皮内包馅

以植物叶为垫

经常在表皮压龟印


其材料主要是糯米粉团

加入一些色素或班兰叶汁液

再包入煮好的甜馅料

(如:绿豆、红豆、椰丝、花生)

或咸馅料(眉豆、菜头)

然后放在剪好的香蕉叶上拿去蒸熟

有时 *** 糯米粉团时

会使用椰浆代替水

使其带有清淡的椰香味


因为红龟粿代表福气、荣禄和长寿

所以新马华人在祭拜时

也把它当成必备的贡品



Lapis Sagu

九层糕

九层糕也是一个道地娘惹的美食

在新加坡非常受欢迎

由于其彩虹色

九层糕在儿童中非常受欢迎

如果你以为它是水果糖一样的味道

那你就错了

九层糕味道其实很传统

通常有红豆,椰奶,榴莲和 chendol

口感不Q,软趴趴的

有人喜欢一口咬下

有人喜欢一层一层揭开慢慢吃

好玩又好吃

九层糕在有些场合中

也被作为礼物赠送


Gula Melaka Kuih Kosui

蒸椰糖椰丝糕

这个糕点顾名思义

就知道椰子味非常浓郁


椰糖糕像布丁一样Q软

外面裹了厚厚一层椰丝

既不粘手也增加了风味

有时候也会做成圆形的


Pulut Tekan

兰花糯米糕

在娘惹糕柜台上

有时候你会看到

像青花瓷一般的饭团

那是兰花糯米膏

使用蝶豆花汁液

将糯米饭染蓝

再压成四方扁平状

或者圆饼形状

通常会搭配咖椰浆吃

将部分的糯米饭染成蓝色

双层糯米糕

是娘惹社群的著名传统甜点

其马来名称意为“漂亮的脸孔”

此糕点的外形为两层式

上层为使用班兰叶汁液

染色的绿色玉米粉糊

其下层为煮熟的糯米饭


Kuih Ketayap

将部分的糯米饭染成蓝色

增添不同的色彩

椰浆是这糕点的重要食材

享用时可以明显地感受到

班兰叶与椰浆的香味


此糕点是娘惹社群的代表性糕点之一

在各喜庆场合可见其踪影

也可作为早餐或下午茶点心

Kuih Talam

达兰糕


达兰糕和双层糯米糕

长得有点像都是两层颜色

椰子一开始总是傻傻分不清

但仔细看还是不一样的

达兰糕上层是雪白色

下层是更翠绿的颜色

这款糕点可以理解成

上层白色的有添加椰奶

口味带少许椰奶咸香

下层绿色的是带甜的

由于有添加少许碱水

所以口感带Q弹

口感上来说和双层糯米糕

有很大的不同

达兰糕还有许多变种

比如说下层使用椰糖做成

白色和棕色的

talam gula merah

椰糖达兰糕

或者是白色和黄色的

芒果达兰糕等等


Putu Ayu

椰丝小松糕


椰丝小松糕是娘惹糕点中


较为大众化的


除了峇娘惹一族

马来同胞也极为擅长于 *** 这款糕点

浓浓的椰丝香

配上松软的口感

有点椰子味小蛋糕的感觉

让人吃上一口就欲罢不能了

Kuih Ketayap

香兰椰丝卷

这款糕点可以理解成

南洋风味的班戟

将香兰汁、面粉、鸡蛋和盐

混合搅拌成面糊并过滤

加入油搅拌均匀

在平底锅中煎成薄饼

将椰浆、香兰叶(剪段)、椰糖和盐

一起煮至糖溶解

加入椰丝炒均匀

待水分稍干

用少量水与生粉勾芡

取出香兰叶,馅料就做好了

将香兰汁、面粉、鸡蛋和盐

混合搅拌成面糊并过滤

加入油搅拌均匀

在平底锅中煎成薄饼

最后放入馅料包起来


电视剧《小娘惹》中

女主角就曾给婆家做这个糕点

被婆婆赞不绝口


Spekkoek

千层糕

准确来讲

千层糕是印尼的特色糕点

不过在很多娘惹店有售

千层糕通常都会超过18层

而且要做出浓香四溢的千层糕

需要把香料磨成粉分次加入

烘焙的时候还要不断翻面

也是因为 *** 工序的复杂

在印尼只有节日和庆典

的时候会吃到


相较于其他蛋糕而言

千层糕的价格不菲

不要看薄薄的一片

一次吃一片刚刚好

两片会饱,三片以上会撑…


Pulut Inti

椰丝糯米饭

蕉叶里面包的是糯米饭和椰丝

用椰糖炒过的椰丝很香甜

搭配口感 *** 的糯米饭

既成了一道风味十足的传统甜点

不仅是传统娘惹糕点之一

几乎所有购买娘惹糕点的摊位

或店面都能找到它

Kuih Bingka Ubi

香烤木薯糕

木薯糕是将木薯磨成泥后

加入砂糖和鸡蛋

等材料 *** 出来的

只要留意一下

口感属于Q软和绵密

木薯香十足

Kuih Sago

椰丝西米糕


使用小粒状晶莹剔透的西米

所 *** 出来的西米糕

口感Q爽有劲

搭配新鲜的嫩椰丝

就成了南洋风味浓厚的糕点小吃

通常会加入食用色素

把它变成鲜艳的红色或者绿色

或者一半红一半绿

正好可以跟椰糖椰丝糕

从颜色上区分开来


椰糖小球

又香又甜的滋味真的超赞

包裹着的是椰糖融化后的椰糖浆

将一整颗小球放进嘴里

咬下去的同时椰糖浆在嘴里爆开

又香又甜的滋味真的超赞

Rempah Udang

叁巴糯米卷


就是把加入椰浆的糯米

蒸熟后包入炒香的叁巴虾米椰丝

用香蕉叶包好烤香即可

这个糯米卷的味道香辣中带点甜

而这个甜味主要是来自糖冬瓜


Kuih Tako

香兰椰汁马蹄糕

这是一款清爽的夏日甜品

下层充满班兰香气

和爽脆的马蹄粒

上层是满满的椰奶香气

用蕉叶围成正方形

做好后放置冰箱内

夏日饭后来一个

不要太惬意哦!


娘惹糕的主要材料就是

有时候会有颜色和口味上的变化

要记住万变不离其宗

不要被五花八门的颜色给吓住了


娘惹糕的主要材料就是

椰浆,椰糖,班兰叶,糯米等

只要你不讨厌这些食材

只管勇敢地尝试娘惹糕

绝不会有什么太惊吓的味道

说不定还会收获更爱


价格如何?

比起昂贵的西式甜点

娘惹糕的价格可以说太良心了

基本上都是在1新币上下/每块


去哪里买?

著名的Bengawan solo糕点店

在各大商场和机场都有分店

小贩中心和食阁里

也有销售传统糕粿的摊位

只要留意一下

很难不发现这些花花绿绿地糕点



绿绿地糕点





古代甜食丨蛋糕是从近代流传过来的,那古代人都爱吃哪些甜食

说到甜食,许多人之一时间就会想到蛋糕。确实,口感甜滑绵软的蛋糕足可以称得上是甜食中的典型代表了。一般意义上的蛋糕是一种古老的西式甜点,最早起源于西方,直到近代,西学东渐之风盛行,蛋糕同西点一起由早期的传教士传入中国。

虽然蛋糕在中国出现的时间比较晚,但是并不意味着我国古代甜食史的空白。在我国,甜食是指所有非正餐食品的总称,体型分量小,一般不能作为主食。甜食为满足人的味觉嗜好而创造,从字面上可分为糖果、糕饼两类。古代中国人都会吃哪些甜食?

纯天然的甜食——蜂蜜与饴糖

我国上古并无蔗糖,《礼记·内则》中提到甜食时,举出的只是“枣、栗、饴、蜜”。饴(又称饧)一般指现在所说的麦芽糖。北魏时,《齐民要术》中记载了“白饧”、“琥珀饧”等品种的 *** *** ,表明熬饴的技术此时已经成熟。

甜蜜的巧合—饴糖

饴的诞生是极其偶然的。相传,在那个粮食十分紧缺的时代,先民们不舍得丢掉因受潮而发芽的谷子,想要把它们拿来加水后煮着吃,结果却发现谷汤意外的甘甜。于是人们开始有意的将发芽的谷子拿来熬汤,将汤里的渣滓过滤掉后暴晒或熬煮浓缩,饴就这样诞生了。在我国传统的饴糖制造技术中,南北选用的原料并不相同,南方以稻米为原料,北方最早是以黍米为原料,后来还选用高粱、红薯来充当原料,比如我们今天吃的高粱饴。

饴糖

早在3000年前的《诗经·大雅》篇中就有“周原膴膴,堇茶如饴”,这表明当时的人们已经会制造饴糖。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礼记》等著作中都出现了饴糖的身影,此时的饴糖是中国人祭祖祭神的主要物品。

到了汉代,中国的饴糖制造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当时能够大规模制糖的多是显赫的富豪人家,但是饴糖可不是普通人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这与我们的邻国日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的古代乃至近代的绝大部分历史上都将糖与一切带有甜味的食品当做是奢侈品。

香滑可口的蜂蜜

蜂蜜是来自大自然的恩惠,数千年前,原始人就开始从树洞或岩石的裂缝中的蜂巢中获取蜂蜜了。那时候的人类主要以采集天然果蔬植物和打渔捕猎为生,野生蜂巢也是他们的采集对象。在当时,蜂蜜是唯一的甜味来源,有关于蜂蜜最早的文字记载出现在距今约4000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中。在西周的《诗经》中还写有“莫予荓蜂,自求辛螫”,这样告诫人们不要去激怒蜜蜂的诗句,这也是“蜂”字最早出现在历史文献中。

公元二至一世纪的《神农本草经》一书中把“石蜜、蜂子、蜜蜡”列为上品,称其有“除百病、和百药”的作用,且“多服久服不伤人”。

到了西晋,蜂蜜被用来入药以调和其气味,郭璞曾在《蜜蜂赋》中写道:“百药须之以谐和,扁鹊得之而术良”。唐宋以后,蜂蜜的应用有了更加广泛的发展,蜜也开始进入了人们的家庭,成为餐桌上的常见物。大文豪苏东坡就喜啖蜂蜜,据说他每天都要吃上五合,还写下了“不食五谷惟食蜜”的诗句,可见苏轼对蜂蜜推崇备至。

蜂蜜

百吃不厌的果脯蜜饯

我国果脯的历史

我国的果脯蜜饯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传统的果脯蜜饯是以水果或蔬菜为原料加工 *** 而成的。我国有关于蜜饯最早的文字记载是战国时期《礼记·内则》中的“子事父母,妇事姑舅,枣、栗,饴蜜以甘之”,意思是说,晚辈孝敬长辈,要用饴蜜浸渍枣、栗,使其变得味道甘美。可见当时人们已经知道拿蜜来作甜味剂,这也是我国蜜饯 *** 的雏形。

蜜饯生产技术的发展

到了汉代,人们已经能用甘蔗汁熬制糖膏,糖膏的出现极大的推动了蜜饯生产技术的发展,将新鲜花果在糖膏中煎熬,逼出其中的水分,故蜜饯原被称作“蜜煎”,这样做不仅能够增加果品的甜味,还能够延长其保质期。宋代是蜜饯发展的兴盛时期,这一时期的蜜饯品种已经十分丰富。

比如《梦梁录》中记载的“十色蜜饯”、《西湖老人繁胜录》中记载的“蜜金桔、蜜木瓜、蜜林檎”等,还有发展到现在仍旧十分受到人们喜爱的冰糖葫芦,《燕京岁时记》中载:“蘸以冰糖,甜脆而凉”,可以说当时既可以解馋,又能开胃助消化的冰糖葫芦在宋代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

果脯蜜饯

花样百出的各类糕点

传统的中式糕点,可以分为烘烤制品、油炸制品、水蒸制品以及熟粉制品,其 *** 工艺有蒸、煮、煎、炸、烙、烤等多种类型。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民族众多,风俗习惯各异,中式糕点在大体上逐渐形成了南北不同的风格,如以“八大件”为代表的北点与主要分为广式和苏式的南点。中式糕点的特点就是高深的 *** 工艺与其所具有的深厚的文化内涵。

唐代的花式点心

唐代是我国经济社会高度繁荣的时期,开放包容的大唐王朝,与其他民族之间的互利往来相较于其他朝代是最频繁的,中原饮食文化与异域色彩相互交融碰撞,呈现出一副丰富多彩的图景。在许多古典文学著作都涉及到了唐朝甜点的重要信息,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唐代的花式点心。

  • 冷冻奶油甜点

出土于唐代章怀太子墓的“仕女图”中有两位手捧着“酥山”的侍女,根据文献记载,其 *** 工艺被称为“滴酥”:将白酥微微加热到近乎融化,拌入蔗糖浆或蜂蜜,然后将甜酥滴淋在器皿里,一边淋一边做出山峦的造型,做好后再将其放到冰块中冷冻。

王泠然有诗云:“索手淋沥而象起,玄冬涸沍而体成”。除了白色的“酥山”,受到人们青睐的还有被染成粉红色的“红酥”,在当时大名鼎鼎的“烧尾宴”中就有一道拿掺有香料的红酥制成的甜点。唐代卖酥山的小贩在街市上非常普遍,平民百姓也能够享用。

章怀太子墓“仕女图”

  • 油炸类点心

唐代用油煎炸的点心也不算少,如在当时被叫做“寒具”的食物,就是用酥油、蜜水和面后,将其拉成细长条状,或扭成粗辫子状,在外层沾上黑芝麻后下油锅炸熟,这也就是后世的“馓子”,直到现在仍是西北地区的常见小吃之一呢。做法类似的还有一味“过门香”,就是把各种能炸食的米皮、面片、果干肉干统统切成薄片,投入沸油中一烫即出,霎时间各种香气喷涌,诱人极了。

宋代种类繁多的花色甜点

  • 米面制成的糕点

宋代市井业饮食十分发达,糕点业发展很快,种类多到难以枚举的程度。仅《武林旧事》所记就有“糖糕”、“蜜糕”、“栗糕”、“花糕”、“小甑糕”等等。而且从宋代开始,人们还会有意识地往糕中加入一些药品,使之成为滋补食品,如《易牙遗意》中的“五香糕”就加入了人参、白术、茯苓、薄荷等,这样的糕点十分近似于食疗食品。

  • 节日专供美食

宋代生产力进一步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都丰富了许多,在各种反映风俗民情的节日中,甜食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上元节又称元宵节,北宋以前,元宵是实心的,其中没有内馅,煮好后配以蜜糖、枣子、桂花、蜜饯等物食用。

自南宋开始,有了中间包糖馅的“乳糖圆子”(宋人间元宵煮熟后浮于水面,故而当时元宵又被称为“浮团子”),也就是有内馅的元宵。此外,宋人还会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晚上祭月、拜月,其祭品正是我们今天吃的月饼。苏东坡在《留别廉守》中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来描写月饼。

“京八件”

清代的京式糕点—传统的“京八件”

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各式南味糕点开始出现在北京的街头,随后满人入京,在几百年的时间里,不同风味,不同制法相互影响磨合,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京味点心。“京八件”即指八种口味与形状各不相同的糕点,是京式糕点中的上品,以枣泥、葡萄干、玫瑰、豆沙、白糖、椒盐等八种原料为馅,用猪油、水与面做皮,以皮包馅,烘烤而成的。寓意着福、禄、寿、喜、财、文等喜事的京八件色泽洁白,口感酥松绵软,口味纯正甜、咸,至今仍受到人们的喜爱。

总结

通过上文的叙述,我们大致了解了在近代以前,没有蛋糕的古代人也能够享用到各式甜食,从最开始食用的纯天然蜂蜜与饴糖,到后来用糖渍的 *** 加工各种新鲜花果,再到用糖作为佐料添加到种类繁多,做工精巧的各式糕点中,中国古人的甜食世界是极其丰富的。

可以说,我国古代的甜食不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到了今天,不少甜食的 *** 工艺因年代久远或是做工繁杂已经失传了,我们只能通过古代文献中的文字记载一窥那些芳香四溢的古代甜食,而那些流传下来的甜点,至今仍充斥着中国人的味蕾。

3款美味甜点,好吃到停不下来,唇齿留香

3款美味甜点,好吃到停不下来,唇齿留香

你爱吃甜点吗?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甜点大多都是西方传过来的,凭借着甜美的味道和漂亮的外观,受到了许多女孩子的欢迎,但是尽管甜点在美味,价格也是有一些偏高的,像马卡龙、千层蛋糕、黑森林布丁等等价位都在几十元不等,所以女孩子们想要,实现甜点自由的话,还是有一些力不从心的。

其实除了从西方传过来的美食甜甜以外。我们国家也有很多好吃的糕点,传统的糕点与西式甜点相比,味道也是非常出众的。近年来凭借高超的技术,许多美食 *** 者将中国的传统糕点与西方甜点相结合, *** 出了许多美味的新型糕点,今天就盘点了三个大家比较喜欢的创新型甜点,向大家分享。


蛋黄酥。蛋黄酥近几年来是非常受欢迎的一种甜点,甚至也出现了各大网红的带货直播间里,口感吃起来鲜香软糯,甚至李佳琦都极力推荐这款蛋黄酥,在他的直播间里,这款蛋黄酥成交量高达40000单,从这一点就足以看出大家对蛋黄酥的喜欢了。香酥的脆皮包裹着一颗整整的蛋黄,一口咬下去,唇齿留香,味道美极了。


榴莲饼。网红榴莲饼是近几年的新品,采用传统的手工 *** *** ,将榴莲与糕点相结合,用松脆的表皮包裹浓浓的榴莲肉,吃起来松脆与软糯相结合,榴莲的味道在唇齿间流淌。很多榴莲爱好者对这款美食都欲罢不能,十几元的价格就可以吃到醇香的榴莲饼,很多人都表示非常值得。

桂花糕。桂花糕在我国历史上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了,采用传统的手工技艺,从选材,再到搅拌,直至成型都遵循着几百年传承下来的传统工艺。时间沉淀的味道,更增加了桂花糕的魅力。除了传统原味的为花糕,还进行了创新,增加了红糖、芝麻和红豆的味道,多种口味,多种选择让更多喜欢桂花糕的人有了不一样的味觉体验。美味的桂花糕,无论是当作早餐还是当作下午甜点,都是非常适合的。更佳选择,开启一天的甜蜜时光。



以上就是几款受大家欢迎的甜点的 *** ,喜欢吃的小伙伴可以买来尝一尝,在枯燥的生活里,偶尔吃一点甜食也是给生活增加一些甜。甜食虽好,也不宜多吃,大家要适量食用哦!

美剧中爆款美食,软萌可爱的甜甜圈,不用烤箱也能做的西式甜点

有多少吃货跟我一样,看美剧一定会盯着他们在吃什么?举个爪来~

甜甜圈在美剧中出镜率蛮高的,无论男女老幼,都能看到他们在吃——甜甜圈!

对于甜甜圈的喜爱,始于颜值,终于味道!

很多人都是更先被它胖墩墩、软萌软萌的外形吸引,咬一口却被它外酥里嫩的口感吸引,清新的奶香味道更是诱人!

其实,这个美味的西方甜点做起来一点都不复杂,基本上都是家庭最常用的食材。甜甜圈是新手都可以做得很好,不用打发不需要烤箱,简简单单搅拌均匀就可以了。

快来储备你的烘焙食谱,一起来做好吃的甜甜圈吧!做早餐、做零食孩子们孩子们都很喜欢吃,稍加点缀也可以在Party上大放光芒哦!

先在37°-40°的80g温牛奶中(摸上去跟人体体温差不多)放入4g糖和4-6g酵母粉(根据季节和温度适当调节),搅拌均匀初步发酵,表面浮现一层酵母的浮沫。

将35g糖、1g盐、1g肉豆蔻粉倒入250g面粉中,搅拌均匀,用初步发酵好的酵母水和面,揉成面团,再加入室温软化的20g黄油继续揉,揉至表面光滑,把面团盖上保鲜膜室温发酵。

面团发至2倍大,手指按下不会反弹就发酵好了。放案板上擀成1.5cm左右的面片,用圆切模切出甜甜圈的形状。如果没有切模就用小碗先切出外圆,在圆面片中间掏出一个洞,用手整理成甜甜圈的形状。

都整理好之后放在案板上继续发酵,发到2倍大就可以把它们放进热油锅里去炸,炸至两面金黄就可以捞出来控油,再撒上喜欢的装饰,老夫的少女心都融化了!


让美食变得家常,与家人一起分享,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

想了解更多精彩,欢迎关注我哦!

关于西点的分类,你知道多少种?

西式糕点简称西点,是由国外引入的一种糕点。

由于西点的脂肪、蛋白质含量较高,味道香甜不腻口,且样式美观多样,因而近年来销售量逐年上升。西点主要分小点心、蛋糕、起酥、混酥和气古五类。

小点心类

是以黄油或白油、绵白糖、鸡蛋、富强粉为主料和一些其他辅料(香料、可可等)而制成的一类形状小、样式多、口味酥脆香甜的西点。如腊耳朵、沙式饼干、杜梅酥、挤花等。

蛋糕类

是西点中块形较大的一类产品。它具有组织松软、香甜可口、装饰美观等特点。在其配料中鸡蛋、黄油含量高,因为营养丰富。

起酥类

产品的主要原料是面和油,产品式样美观大方,种类很多,如冰花酥、奶卷如意酥、小包袄、糖粉花酥等。

混酥类


是糖油面、鸡蛋混合制成的多形甜品,绵软酥脆、口味香甜。产品表面可以加上其他辅料以增添各种风味,适合食客的口味。

气古类

产品很多,形状小,有绵软和艮酥两种。


现在你知道了吗?

爱厨指数第十五期|甜甜圈:甜品中的“万人迷”

记者 张洁清 实习生 张力苑

五月过半,盛夏将至。精致美味的甜甜圈在本次山东人周末爱厨指数榜单中再入前十,它也是历次爱厨指数榜单前十中唯一一道甜品。

甜甜圈是西式甜品中的经典,有人甚至以甜甜圈作为早餐的主食。在中国,甜甜圈主要是被当作点心类的食物,以享受美味而非填饱肚子为主要目的。

甜甜圈能成为甜品界的“万人迷”,得益于它简单的做法和老少皆宜的味道。甜甜圈是一种用面粉、白砂糖、奶油和鸡蛋混合后经过油炸的甜食,材料并不复杂,适合在家尝试。首先准备好原材料:高筋面粉200克、蛋液25克、酵母4克、牛奶110克、砂糖25克、盐2克。随后将牛奶加热到40摄氏度左右,溶解酵母,静置几分钟,并将所有原料混合均匀,加入油,揉成面团,揉十几分钟后至扩展阶段。接下来把面团套保鲜袋放至温暖处发酵至两倍大,取出排气,松弛10分钟左右。将面团擀成1厘米左右的方形面饼,用模具印出甜甜圈形状的饼胚,放入发酵箱二次发酵40分钟,发酵至手指轻轻按下去,面饼会慢慢弹起来,才算发酵好。油至七八成热,把饼胚放入油锅里,待油炸激烈反应过后,翻面,再炸30秒左右,翻面就可以起锅滤油。

除了甜甜圈,还有很多简单易学、适合在家尝试的甜品,比如提拉米苏、蛋挞、双皮奶等。如果偏爱中式甜品,也不妨尝试一下姜撞奶、烧仙草、杨枝甘露、绿豆汤等。当然,甜品味美,也不能贪食,否则容易导致肥胖和蛀牙,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也要注意少吃甜食。若是担心不小心吃太多甜品,可以在吃之前先喝点白开水或淡茶水,增强饱腹感,减少甜食摄入。

炎炎夏日,来一份甜品吧,抚慰一下忙碌整日后疲惫的身心,从糖分中汲取能量。至少在一瞬间,把一切烦心事抛诸脑后,只需要好好享受眼前的美味。

爱厨指数TOP30具体名单及分值如下。

西红柿炒鸡蛋

8.16

佛跳墙

7.99

红烧肉

7.88

可乐鸡翅

7.82

红烧排骨

7.66

西红柿炖牛腩

7.54

红烧茄子

7.44

拍黄瓜

7.44

甜甜圈

7.39

糖醋排骨

7.37

油焖大虾

7.37

蛋炒饭

7.35

麻辣小龙虾

7.33

地三鲜

7.31

宫保鸡丁

7.30

鱼香肉丝

7.28

牛肉炖土豆

7.25

水煮肉片

7.20

锅包肉

7.17

糖醋里脊

7.12

四物汤

7.10

京酱肉丝

7.05

酸菜鱼

6.96

木须肉

6.92

麻婆豆腐

6.90

毛血旺

6.90

把子肉

6.90

烤羊肉串

6.86

炖排骨

6.83

麻辣烫

6.83

“山东人周末爱厨指数”以自然周为监控周期,是一款由壹点智库Brand-C数字实验室推出的轻量化生活指数产品。据了解,该产品将在数据成熟后,适时推出多维度多方向的分类榜单。

齐鲁晚报旗下壹点智库Brand-C数字实验室,是一个以大数据分析为手段,从事数字化时代“品牌竞争力提升”研究、实践和咨询工作的开放性联合实验室,业务包括市场调研及3I6S品牌战略管理系统、指数评价系统(包括“INC指数”)、 *** 传播数据智能分析系统、电商及消费者大数据分析系统、互联网产品流量分析及优化系统、品牌竞争力对比分析系统等六大板块。

湾区最最最最最让人幸福的甜品,你选哪个?

葡式蛋挞

去到澳门,不吃上一口刚出炉的蛋挞简直白来。在你还没走到澳门蛋挞店时,一股让人欲罢不能的蛋奶香就主动往你鼻子里钻。新鲜出炉的葡式蛋挞香气浓郁,层层酥松的挞皮包裹住焦香金黄的蛋浆,咬上一口,甜而不腻,简直是嗜糖者的福音。

香港鸡蛋仔

鸡蛋仔在五十年代时已经出现,是以鸡蛋、砂糖、淡奶等制成蛋浆,然后夹在铁制模板中在炭炉上烤烘而成。正宗的鸡蛋仔,一定要即!吃!即!做!爆浆夹心、芋泥、巧克力……如今的鸡蛋仔口味越来越多,无论是本地人还是游客,都会被它的香气俘虏。

广式桂花糕

以鲜花入馔,做成正菜或点心,古人称为“花馔”。现代广式早茶中duang来duang去的椰汁桂花糕,结合了广式、潮式和西式点心工艺,先用吉利丁分别混合椰汁和桂花糖浆,蒸熟一层,再铺一层,最后撒上金黄的桂花碎。这清甜,穿越千年……

港式 *** 奶茶

对许多香港人来说,“可以一日不饮酒,却不能一日没有奶茶”,是常常被提及的一句话。锡兰红茶与淡奶的奇妙邂逅,开启了味道与文化的双重交融。高密度的白色布袋,经过不断冲撞浸泡的茶水,让奶茶的口感更加浓郁丝滑。而原本的白色布袋渐渐被红茶染成棕色,远远看去和 *** 的颜色非常接近,因此港式奶茶也有了别称—— *** 奶茶。

姜撞奶

姜撞奶,这种甜品的精髓全在一个“撞”字,将新鲜的沙湾水牛奶煮沸后,控温在60度左右,高、快、稳地将之倾倒入装了姜汁的碗中,一瞬间的 *** 碰撞,决定了牛奶鲜甜与姜汁辛辣的融合,使得温和与 *** 并存其中。舀一勺姜撞奶,入口后,姜的辣味与奶的甜香相互激荡,你会惊奇地发觉,甜味辣味的“混搭”竟如此般配!

顺德伦教糕

人称“岭南之一糕”,说的就是伦教糕。“玫瑰白糖伦教糕”的叫卖声,在鲁迅的《弄堂生意古今谈》里就有记载。米是偏糯的籼米,赋予米糕十足的韧劲,蔗糖则选用细腻的白糖,使得通体洁白晶莹,在简单的食材背后,是对米浆反复的打磨和时间的酝酿。

制图/宋鑫

来源: 大湾区之声

中世纪欧洲贵族的宴会上都能吃到什么?炫富他们是有一套的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中世纪的欧洲是遥远而又黑暗的。说到中世纪的美食,很多人也没有太多的遐想。


但是我们必须知道的是,无论是哪个时代,贫富差距都是存在的,中世纪也不例外,在这个时期,穷人能够顿顿吃饱已经是奢求,更别说其他的追求了,而贵族和富人的餐桌上却满是珍馐美味,甚至有很多现在看来十分“猎奇”的东西。


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聊中世纪宴会上都能吃到哪些美食吧!


精心 *** 的雕塑食物

在正式用餐前,客人可以享受一系列由糖和其他材料(比如杏仁糖或糕点)制成的雕塑食物。


这些食物是用来提醒客人们盛宴即将开始。通常,这些食物会被雕琢成珍稀鸟类、奇异动物、纹章甚至某个名人的样子,另外,可能这些雕塑还会加入诗歌、歌曲、短剧等元素——仪式感满满。


比如在亨利五世的加冕宴会上,就有20多只天鹅形状的雕塑食物登场,它们的嘴里衔着诗句字条。


其他有意思的还有把食物雕成朝圣者和骑士的场景——“朝圣者”是用狗鱼肉做成的,手里拿着七鳃鳗制成的权杖,“骑士”则是一只装饰着纸质头盔的公鸡,它的坐骑是煮熟的小猪。


在宴会上布置活体动物

中世纪的厨师们还试图用动物来爆出奇特的造型,比如一头完整的牛或鹿的样子。


厨师可能会把小猪的后腿缝合到家禽的上半身,营造出类似神话里动物的形象——就像是鸡头蛇身的寇克奇斯。


有的厨师还会借助棉花和酒精,在客人面前制造出野猪头或鱼在喷火的错觉。


童谣《六便士之歌》有一句“二十四只黑鸫被藏在烤好的馅饼里”很可能就源于中世纪宴会上用动物来制造奇观的现象。


其实在现在看来,很多此类设计已经不仅仅是恶作剧了,而因为过于猎奇影响人的胃口,比如把彩色的活龙虾和煮熟的龙虾混合在一起的菜肴,或者直接是一盘蠕动的鳗鱼……


据说还曾经有厨师把一只睡着的活鸡放在热水里,再覆盖上酱汁,看起来像是煮熟的鸡——当和烤鸡一起端上桌时,客人刚想要去享用,鸡醒过来制造了一系列的混乱……


用孔雀来炫富

中世纪的宴会很流行用珍稀的禽类来炫富,比如孔雀。


这些孔雀的皮毛先被去除,然后肉被煮熟,再加上一层香料,最后把原来的皮毛装上……更华丽的版本是再用金箔和其他东西装饰。


贵族们很喜欢把各种美丽的鸟类端上餐桌,包括苍鹭、天鹅、野鸡和鹤等,他们认为这些鸟类的肉非常适合端上贵族和王室的餐桌。至于味道如何,那已经不重要了。


宴会上的肉山

中世纪的宴会上有各种动物制成的美食,比如兔子、牛、猪、羊、家禽、鹿和野猪等,有时候还会有刺猬和豪猪。


一份遗留下来的中世纪宴会菜单甚至可以组成一个小型的动物园,包括十二只鸽子、十二只鸡、六只兔子、两只苍鹭、一只鹿、一头猪、一只山羊、一条鲟鱼等等。


有些宴会可能还好提供一头塞满了香肠的烤野猪,当野猪被切开时,就可以看到里面的香肠。


在中世纪的宴会餐桌上经常能看到馅饼,里面一层一层地夹着鸽子肉、兔肉或猪肉,然后搭配烤肉和炖肉一起出现。


就像上文提到的,一些肉的外面会有精美的装饰,但这也不仅仅是装饰而已,它更重要的作用是为了保持里面的肉质更新鲜。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宴会上的肉更受欢迎的还是新鲜的肉,而不是那些腌制的肉块。


而这些宴会对动物的利用也是比较充足的,那些动物器官——比如猪的膀胱、胃和子宫等,通常会被用来制成肠衣。


炖浓汤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炖浓汤是中世纪人的主要食物,几乎在每场宴会上都能找到。这道菜通常会出现在宴会的之一部分,一般由谷物、肉块、蛋黄和卷心菜或菠菜等时令蔬菜组成。


西式甜品名称,西式甜点有哪些-第1张图片-

厨师们会把这种浓汤炖煮几个小时,直到所有原料都融为一体。它通常和啤酒、葡萄酒以及面包等一起食用。在中世纪,这道炖浓汤还是富人们的开胃菜。


颜色鲜艳的食物风靡一时

中世纪的厨师为了取悦主人,也会玩一些“小花样”,比如给食物上色。因为用来给食物染色的原料往往非常昂贵而且难以获得,所以这种食物几乎只有富人和贵族可以享用得起。


厨师可能使用藏红花和蛋黄来添加亮黄色,用檀香来添加红色,用煮沸的动物血液来添加黑色。


一些日耳曼人喜欢蓝色菜肴,所以厨师就用耧斗花来染色。


当时的人们喜欢色彩浓郁的酱汁,一些食谱和烹饪书甚至规定了成品菜肴应该具备的颜色。


所以参加上流社会宴会的客人就可以看到绚丽多彩的餐桌,显得格外精致。


他们用面包当盘子

中世纪的欧洲餐桌上没有叉子和盘子,任何不能用勺子食用的东西都会被放在一块叫做“trencher”的干燥粗面包上,然后用手抓着吃。这种面包通常已经放了三天左右,而且质地非常坚硬。


在用餐过程中,各种肉汁和酱汁就会渗透进面包里,虽然也可以在最后把面包吃掉,但是大多数上层阶级的人会把湿漉漉的剩菜剩饭连带面包施舍给仆人或穷人。


而在下层阶级的家庭里,人们没有什么面包盘子,只会直接吃掉餐桌上的食物。


香料越多越好

我们之前聊中世纪的美食也有提到过,那时候的人们会用香料来彰显自己的特权和财富。


当时的香料比如藏红花、生姜、肉豆蔻、肉桂和丁香等都是从中东和亚洲进口的,所以只有极其富有的人才能负担得起香料。比如,一磅藏红花在当时的价格已经相当于一匹马了。


在贵族和富豪的宴会上,人们会传递一个香料盘,客人们可以品尝到那些稀有和特别的香料味道。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盐在当时是最珍贵的调味品之一,甚至会用它来划分身份和地位。


在英文中有一个词叫“below the salt”,意思是“地位低下”,其实就是来自中世纪宴会的餐桌布置——主人和家人用餐时坐在可以拿到盐的地方,而不太重要的客人和仆人则坐在远离盐的地方。


水果和蔬菜必须煮熟后食用

中世纪的卫生问题是十分严重的。因此,吃了生的水果和蔬菜很容易出问题。


所以现在在欧美国家很流行的蔬菜水果沙拉在那时候是不可能出现的,一不小心可能真的会吃死人。


当时,把水果和鱼、肉以及蛋一起烹饪的情况并不少见,不过中世纪的上层阶级却经常不吃蔬菜。蔬菜通常出现在下层阶级的餐桌上,并且经常把蔬菜和穷人联系在一起。


贵族的厨师们对豆类尤其不屑一顾,因为豆类很容易引起肠胃胀气。


用果冻和蜜饯来增加甜味

虽然现在正式西餐里都有甜点的部分,但是在中世纪并非如此。


通常肉类、鱼和奶酪会和糖果一起供应。当时的贵族和富人会用水果来招待客人,尤其是梨,而这些水果通常不会直接供应,而是淋上蜂蜜或糖。


此外,还有装饰着花瓣的甜汤,以及鲜艳的果冻。


在亨利八世的宴会上,就有被制成动物和城堡形状的果冻,以及玫瑰水味的美食。


这种果冻是由动物骨骼和软骨制成的,通常和小龙虾、鸡蛋和其他食物搭配在一起。当时厨师们很喜欢把五颜六色的果冻摆成棋盘状。


季节决定菜单

在中世纪,时令食物被认为和一个人的健康和快乐息息相关。


中世纪的美食家在什么时候吃什么东西这件事上非常讲究。而医生们还编写了关于“应急食品”的手册,根据温度和湿度来推荐某些食物。


比如,在春天要避免可能使人过热的食物,所以菜单上就有羊奶、生菜、鹌鹑、鹧鸪和鸡蛋等。


在夏天,人们提倡食用有助于身体抵御高温和干旱的食物,因此人们经常食用苹果、石榴、黄瓜和醋煮牛肉或羊肉。


而用藏红花烹制的鸟类、加酒的无花果和肥羊肉是凉爽干燥的秋天的理想选择。


在冬天,人们认为更好用浓酒做饭,食用烤野味和鸡肉等,并且为了防止感冒还可以用胡椒来给食物调味。


中世纪的贵族喜欢蜂蜜酒和香料甜酒

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认为中世纪的人不喝水却很爱喝酒,当然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但酒精饮料确实是当时贵族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东西。


他们每顿饭(包括早餐)都可能会喝啤酒,但那时候的啤酒酒精含量没有现代啤酒那么高。而葡萄酒则是上流社会最常喝的饮料,在餐桌上几乎都能看到装满葡萄酒的水壶。


但是贵族和富人们不甘心只是简单的酒精饮料。在很长时间里,蜂蜜都是欧洲部分地区唯一的甜味剂。


所以中世纪的上流社会非常喜爱喝蜂蜜酒,这是一种由发酵的蜂蜜和水制成的饮料。蜂蜜酒有时候也会用香料和水果来调味,被认为是当时的贵族和军人最喜欢的饮料。


除了蜂蜜酒,上流社会还喜欢被称为“希波克拉斯”的香料甜酒。这种甜酒含有丰富的香料,比如肉桂、丁香和生姜等。


当时的人还认为希波克拉斯不仅是一种有效的药物,还是一种壮阳药——嗯……有些事情真的是古今中外都通用啊。


斋戒日的时候厨师充分发挥创意去烹饪“鱼”

事实上,中世纪的生活是有很多宗教相关的食物禁忌的。


大多数人在周五和周六以及四旬斋期间都不能吃肉、蛋或奶制品。


不过,在这种时候却可以吃鱼,但是这种“鱼”很多时候却不是现在常识里的“鱼”。


除了梭子鱼、鳕鱼和鳟鱼,贵族们还会吃鼠海豚、鲸鱼、海狸尾巴(因为它的鳞片而被认为是鱼)和藤壶雁……


别的不说,藤壶雁实际上是一种鸟,但是人们认为这种雁是从藤虎中孵化出来的,所以是一条鱼……


那些习惯了大鱼大肉的人们总能找到合理越界的办法,并且创造了各种替代菜肴。厨师们也会各显神通,把鱼烹饪得像是烤肉或煮熟的鸡肉。


还有厨师会在空蛋壳里塞满梭子鱼籽,然后敲碎蛋壳吃里面的鱼籽,这样会给人一种在吃蛋的错觉。


很多贵族和富人都会想尽办法聘请有才能的厨师来让自己度过难熬的四旬斋。


他们十分注重健康

因为时代的关系,中世纪的人对健康的大多数看法都是错误的,但是那时候的上层阶级真的很注重健康。


当时的人们认为人体内含有四种“体液”:血液、粘液、黑胆汁和黄胆汁,所以需要通过适当的行为和饮食习惯来保持体液平衡。


所有的食物都被归类为具有一定程度的热量或水分。贵族们认为要保持平衡,就要按照正确的顺序食用正确的食物,这样才可以保证食物被“正确”地吸收。


宴会会以一种能“开胃”的食物开始,通常是一种性质又热又干、辛辣或甜味的食物。


接下来吃泡饭和生菜等较“轻”的食物,用来缓冲较“重”的肉类和水果(比如猪肉、牛肉、梨和坚果等)。


他们认为,如果较“重”的食物先吃,那么可能会阻塞消化道,并使体液失衡。


最后,再吃像奶酪、调味糖块等食物来“关闭”胃,完成一顿饭。


以上就是中世纪宴会上的一些饮食内容和规则~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里分享哦~

焗蜗牛、鹅肝、油封鸭……这些法式经典美食你了解吗?

法国总统马克龙4月5日至4月7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一提到法国,精致优雅的法式美食被不少人津津乐道,美味的焗蜗牛和鹅肝、鲜美的洋葱汤、脆甜的马卡龙……这些经典的法式美食,你了解多少?如果想要在北京体验法餐,又有哪些好选择呢?

焗蜗牛

蜗牛在法国人心中可是最美味的食材之一。作为法式大餐的开胃菜和国宴名菜,蜗牛与鹅肝酱、松露并列为法国的三大国宝级菜式。法国人将食用蜗牛视为时尚与身份的象征,每逢重大节日,法式焗蜗牛必然是餐桌的亮眼存在。据统计,法国一年要消耗三亿多只蜗牛,可见法国人对于蜗牛的热爱。

焗蜗牛是法国最常见的烹饪 *** ,地道的法餐前菜中,最不能错过的就是法式焗蜗牛。 *** 时,厨师将食用蜗牛先涂上一层奶油,再将蜗牛肉与葱、蒜混合,拌上调料后塞进蜗牛壳中,放入专用焗盘烘焙。不过,不是任何蜗牛都可以食用,法式蜗牛一般是当地养殖场专业养殖的蜗牛,才可以进入市场售卖。

鹅肝

法式鹅肝。 新京报资料图

法国鹅肝是世界公认的法式美食,法语为“Foie gras”。很多法国人有腌制鹅肝的习惯,其主要材料有鹅肝、黑菌、松茸菌、红蒜等,采用烤的烹饪工艺,味道鲜香。

鹅肝的吃法多样,可作为前菜配烤热的面包吃,也可以与牛肉搭配作为主菜吃。法国人在吃鹅肝的时候,一般还会搭配红酒。

油封鸭

法国人还爱吃鸭肉,知名菜肴是油封鸭。这是一道法国传统菜肴,由鸭肉、盐和大量柠檬皮制成。油封鸭的烹饪方式是浸泡在盐水中腌制,然后慢火烹饪,这样做出来的鸭肉会变得非常滑嫩。油封鸭通常会和蔬菜或者土豆煮在一起食用,可以将这道菜盛在盘子里,撒上一些芹菜叶或者香菜。

鞑靼牛肉

法餐中必不可少的另一重要角色就是牛肉,鞑靼牛肉也是知名的法式美食之一。这道菜主打原汁原味的口感,是用新鲜的牛肉,加上盐、鲜磨胡椒粉、塔巴斯科辣椒酱、辣酱油、洋葱末、酸黄瓜等调味料,最后打上一颗鲜生蛋黄。

这样的生吃方式可能有人接受不了,尤其是生鸡蛋搅拌之后,有点像中国的饺子馅,但也有很多人热衷于这道菜,觉得肉汁鲜美,可谓“彼之砒霜,吾之蜜糖”。

马卡龙

说起法式甜点,马卡龙是最为大众熟知的一种,初次尝试的人可能会接受不了甜味。

马卡龙用蛋白、杏仁粉、白砂糖和糖霜 *** ,并夹有水果酱或奶油,形状是圆形饼干,颜色多样,它的口感丰富,外脆内柔。

洋葱汤

浓郁鲜美的法式洋葱汤是法国家庭经常做的一种前菜汤。这是用洋葱、奶酪等 *** 的一道美食,人们在吃的时候经常搭配松软的小面包,或者加点儿“佐料”,比如牛肉高汤、胡椒粉、香韭末、磨碎的奶酪和干面包,然后趁热喝。

法国洋葱汤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据说国王路易十五在上山打猎时,迷失方向,到深夜才回到林中小屋,又累又饿的他找到一些奶酪、洋葱和几片干面包,于是就把它们混在一起煮成了洋葱汤。后来,美味的洋葱汤就成为经典佳肴,流传至今。

有历史的北京法式餐厅

法式美食还有法国生蚝、烤吐司、法棍、鸭胸肉、可丽饼等。随着国际交流,法国美食也被带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如今,国内就有很多正宗法式餐厅,不出国便可以感受到异国美食的风味。在北京的法餐厅里,福楼法餐厅、马克西姆都是有故事的打卡地。

北京最为知名的法餐厅莫过于福楼法餐厅。1999年,福楼法餐厅在北京东三环开业。这也让很多北京食客之一次品尝到正宗法式美食,成为他们的法餐启蒙地。

据悉,北京福楼法餐厅属于巴黎福楼集团,这家公司是法国餐饮界的领军者,在全球拥有超过300家餐厅。焗蜗牛、鹅肝酱、鞑靼牛肉、油封鸭等法式美食都可以在这里品尝到,并且是由法国厨师来 *** ,可以保证口感正宗。

另一家老式法餐厅便是位于北京崇文门的马克西姆餐厅,1983年9月营业。马克西姆餐厅现设有正餐厅、咖啡厅。在正餐厅,可以品尝到由法国厨师烹制的法式洋葱汤、鹅肝、阿尔贝黑胡椒少司牛排等法式大餐。不少北京人小时候吃过马克西姆的蛋糕,这里的蛋糕以高品质赢得了人们的喜爱。

近年来,很多新式法餐厅相继进入北京,在北京吃正宗的法式美食不再是难事,人们可以自由选择想去的法式餐厅,体验法式美味。

新京报记者 刘欢

编辑 李严

校对 赵琳

标签: 西式 甜品 甜点 哪些 名称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